苏南苏中苏北

2024-05-05

苏南苏中苏北(精选四篇)

苏南苏中苏北 篇1

随着土地流转的日渐增多, 关于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早在2004年, 余新民、丁家钟就提出了规范土地流转和维护农民权益的建议[1]。徐元明认为,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 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2]。马茹萍认为,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缺失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缺位、政府与农民争利、农民失去了务农收入和农民失去最低人权保障几个方面[3]。

对于造成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 主要是由于土地流转与土地流转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造成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土地流转非市场化, 土地价格严重扭曲, 不能体现土地的价值, 同时政府职能越位,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难以实现等共同导致了农民权益受损。对于如何维护农民权益, 概括起来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4], 第二种认为应该强化法律的作用[5], 第三种认为应该减少行政干预采取市场化的手段[6]。

总体来看, 学者们总结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的类型以及造成损害的原因, 还对如何保护农民权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 对于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全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选取不同区域的样本进行分析, 希冀能较全面的反映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二、调查地域与方法

本文的调查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农村的调查与比较》, 该项目由苏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完成。2010年7—8月, 项目组选择苏州、南通、宿迁进行了调查, 三市分属苏南、苏中、苏北, 区位条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群众富裕程度以及群众对于土地的观念的差别都很大, 在江苏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取偶遇抽样 (方便抽样) 的方法发放问卷共500份, 实际有效调查问卷为466份, 本文研究以这些比较完整的466份的调查问卷为基础。

三、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针对土地流转前、土地流转中、土地流转后三个时间段设置了十余个问题, 较全面反映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问题。

1. 关于土地流转方式。

在受调查者中, 大部分农户是在集体的劝说下将土地转给种植大户耕种, 占总数的40.7%, 其次是政府征用土地, 占总数的23.7%, 在农户之间私下流转的情况也很常见, 占总数的21.3%。总体来说, 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或种植大户的人不多, 分别为6.2%和8%。

2. 关于土地流转后的谋生方式。

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农户选择务工, 在当地企业上班或外出打工, 占59.38%, 但是部分农民失地等于失业, 靠补偿金生活, 占11.46%;再就是为种植大户做帮工的, 占11.46%, 也有自己创业开厂、进行个体经营的, 占9.58%, 部分农民的土地并没有完全流转, 仍然在种自己家剩余的田地, 占5.63%。

3. 关于土地流转的决定方式。

对于开展土地流转的决策过程, 除了5个人没有回答外, 近40%的人不清楚, 6.9%的为私下流转, 16.7%的人表示经过民主决策, 22.1%的人说未经民主决策, 还有14.3%的人指出是政府要求村集体这么做的。

4. 关于流转目的认知。

因为青壮年外出工作或求学, 老人无力耕种而致使土地无人耕作的比例最高, 达32.7%, 其次是迫于集体或者政府的政策被迫流转的, 占17.9%, 再次就是迫于集体压力而不得不流转的, 占14.2%, 因流转后土地获得的收益比原先自己种地多的, 占11.2%, 另外, 也有10%的人存在从众行为。

5. 关于补偿满意度。

大多数农户对于补偿还是比较满意的, 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66.4%, 比较不满意的, 占21.2%, 非常不满意的, 占8.4%, 还有4%的人没有评价。

6. 关于土地定价。

对于土地流转的定价方式, 34.4%的农户表示是由双方协商定价, 自愿流转, 30.3%的被调查者表示由集体定价, 集体流转, 10.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定价, 而由集体流转。但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不知道土地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占总数的23.6%。

7. 关于土地流转后收入。

关于土地流转后农户收入的变化, 大部分农户表示收入差不多, 没有太大的波动, 占43.8%, 增多和明显增多的占37.6%, 收入稍微减少的占15.5%, 大幅度减少的为3.1%。总的说来, 收入增多和没有大波动的占81.4%, 总体情况较好。

8. 关于补偿金发放。

关于补偿金的发放问题, 绝大多数是能按时发放的, 占77.8%, 加上稍微拖延的, 达95.2%, 经常拖延不能忍受的只是部分现象, 占4.8%, 只是部分地区的问题。

9. 关于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

调查农户关于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 68.2%的农户表示自己平时不太关注这类信息, 集体怎么说就怎么做, 27.3%的农户表示自己有所了解, 多是通过媒体获知, 由集体宣传得到信息的只占3.9%, 而特别关注此类信息的人比例非常小, 不到0.1%。

1 0. 关于纠纷处理方法。

关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方法, 66.8%的农户选择通过村委会解决, 其次是通过合同进行协商, 占13.7%, 通过上访和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都只占6.5%, 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有4.1%, 其余的选项人数较少, 不足0.1%。

1 1. 关于合同制定。

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时签订的合同起草问题, 24.3%的农户参与了起草, 但大部分农户未参加起草, 占59%, 完全不知情的也有16.6%。

四、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 农民缺位现象突出。

农民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农民对承包的土地享有自主的流转权。然而, 由于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多, 难以正确评估土地预期价值, 导致在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中, 主要依靠政府和村委会推动。土地流转的方式、流转的程序、流入方等都由政府和村委会选择与决定, 农民被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 无法主导土地流转过程, 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导致农民自身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不高, 合法权益存在受到损害的可能。

2. 配套政策不完善。

土地流转过程中, 农民的收入波动较小, 大部分农民能够获得与流转之前相当或者更多的收入, 这与一些研究中得出的土地流转导致农民收入降低的结论并不完全吻合。其原因不难解释, 主要是由于农民的主要收入不再依靠土地取得, 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农民对土地失去眷恋,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但是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现有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的状况下, 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倘若不能融入城市, 就只能回到农村, 如果此时土地已经流转出去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能完全跟上, 就有可能激化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

3. 流转合同不规范。

农民对于流转合同的参与度低, 大部分农民们有参与合同的制定,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合同完全不知情。而且, 很多农民对合同的认知仅停留在“别人让签就签了”上, 不能认识到合同对于双方的约束性作用, 农民对自身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明, 一旦发生纠纷, 调解难度很大。

五、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 土地更多地作为农民福利的主要的保障, 土地流转出去之后, 农民失去了土地的使用权也就失去了保障。要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土地流转, 必须解决土地转出农户的后顾之忧, 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2. 建立实质性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

为提高土地流转运作效率、保护农民利益, 应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机构履行土地流转工作宣传, 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 指导、监督土地流转行为, 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打击, 规范土地流转过程, 尤其是要重视土地流转中合同签订情况, 建立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制度, 确保土地流转能合法进行。

3. 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土地流转与一般的商品交易不同, 运作过程比较复杂, 涉及评估、谈判、签约、登记等多个环节, 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中间人去规范操作, 农民一般缺乏专业知识, 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估价土地, 造成流转价格偏低等现象出现。因此要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咨询、预测、资产评估、土地托管等各类市场中介服务组织, 并完善相关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土地高效、公开、公平、快速流转, 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 保护农民的权益不致受到侵害。

摘要:土地流转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决定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通过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证调研, 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实际状况, 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指出应该由政府、中介组织、市场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协同合作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权益,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余新民, 丁家钟.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护[J].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

[2]徐元明.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江苏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 .

[3]马茹萍, 孙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 2009, (4) .

[4]李钢.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 2009, (3) .

[5]黄金文, 熊吉陵.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J].改革与开放, 2009, (5) .

苏中苏北环境整治现场会解说词 篇2

尊敬的,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这收获的金秋,我镇各项工作硕果累累,环境整治工作更是一枝独秀。八万顺河人民热诚欢迎你们莅临顺河视察指导。

顺河镇行政面积76平方公里,现辖6个社区、8个居委会,人口8.2万。自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活动以来,我镇紧紧咬住“全省领先、苏北样板”的目标不放松,始终坚持“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不动摇,结合“美好宿迁建设行动”的计划,顺河镇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了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培育典型与全面整治相结合、镇居联动与发动群众相结合、改善环境与特色提升相结合的“四个坚持”原则,成立环境保洁、绿化管养、河塘管护、违章巡查、改水改厕、平坟还田等“十支队伍”,建立健全长效保洁、资金投入、挂钩共建、督查考核、层层问责等“五大推进机制”,全员发动、集中整治,着重加强以林苗圃、张圩肖庄两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点为代表的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综合提升,突出以宿沭一级公路、张家港大道、宿泗路、宿关路等重点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掀起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止目前,全镇共出动劳力6.8万人次,清理垃圾6000多吨,拆除猪圈、厕所2400多个、草垛3000多个;整治汪塘60个、沟渠8万多米;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二级垃圾中转站5座,水冲厕所12座,改厕1640个,新增垃圾箱4200余只;粉刷出新民房1900户约56万平方米、粉白树木15万株;新建停车场3个;安装路灯156盏,累计投入资金950余万元。

在我镇村庄环境整治活动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居委会,尤其以林苗圃为最。顺河镇林苗圃居委会位于宿沭一级公路南侧,陆塘河以西,宿关路、洋新高速穿境而过。下辖4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241户,社会人口1030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246亩,其中果园占60%,花卉苗木占40%。近年来,林苗圃居委会紧紧围绕“挖掘自身资源、创建特色旅游乡村”这一目标,按照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居面貌焕然一新。

确定目标,统一思想,完善村庄环境整治制度建设。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林苗圃居委会以此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省、市、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实事求是,加大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制定合理的环境整治工作标准。一是坚决杜绝工作只停留在点上的问题,深入村庄内部以及背街小巷,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治理。二是健全村规民约和和管理制度,实行动态整治,做到整治无反弹。三是招募专人进行保洁工作,坚持环境保洁工作划片整治,专人专管。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扎实村庄环境整治措施实施。

按照顺河镇提出的“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学习借鉴其它社区、居委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林苗圃实际,确定了“硬化道路不留断点、绿化全线不留空点、净化环境不留污点、美化家园不留盲点、亮化村庄不留暗点”的“五化”整治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第一轮整治重点是集中清理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实现村庄环卫保洁、绿化管养等“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林苗圃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强化社会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召开村民会议、院坝会议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印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入村入户,广泛教育,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面源污

染处置工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改变垃圾乱扔乱堆、杂物乱放等生活陋习,自觉参与到改善自身生活生产环境中来,村民知晓率与参与度不断提高。二是强化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备。1.加大对卫生保洁的配置型投入。配备专职保洁人员5名,垃圾清运三轮车5辆和足够数量的垃圾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外运集中处理。2.集中整治境内河塘沟渠。共动用大型机械100余台次,清理土方2万余方,修整护坡2万多平方米;3.完善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共安装太阳能路灯62盏,新建水冲厕所及公共停车场各1个,铺设道路4000米、下水道3000米,粉饰出新墙面8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采摘园、农家乐、赏花阁等旅游项目;4.完善村庄绿化。对全居所有道路沟渠两旁、池塘周围、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庭院进行绿化,新栽银杏等高杆乔木400余株,其它乔木1000余株,村庄绿化率达62%;第五轮整治重点是全面完成户厕改造,建设污水处理站1个,生活污水处理率100%。三是增加经费投入,提供经费保障。在利用省、市、区配套补贴资金的基础上,镇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先后自筹资金280余万元对村庄环境实施全面高标准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四是落实保洁人员,确保村容整洁。村级保洁工作基本做到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切实履行好了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职责。

狠抓落实,长效监督,强化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机制。

积极落实市、区、镇等上级部门的指示,始终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放在居委会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不放松、不懈怠。鼓足干劲,加快环境整治工作的进程。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攻坚作战。积极迎接市治理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室、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乡镇、村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动员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的督查督导,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不推诿、不拖沓。积极展开自查、自省工作,勤于发现,敢于改正。结合顺河镇星级考核制度有关规定,制定林苗圃居委会环境整治考核制度,按照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奖勤惩惰,增加相关人员环境整治积极性。

经过整治后的林苗圃居委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再换新颜。处处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醉美画卷,成为整洁型、生态型、观光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亮点。2009年该居委会被确定为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010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12年4月顺利通过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林苗圃能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真诚关怀,离不开顺河镇党委、顺河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虽然林苗圃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有始无终的长期工作,环境整治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能多给我们提一些宝贵的建议,真诚的邀请各位领导和嘉宾多到顺河镇,多来林苗圃,视察、指导工作。

苏南苏中苏北 篇3

扬州地处苏中,与苏南虽然一江之隔,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很大。扬州人一直奋力追赶,期盼“跨越长江、融入苏南”。为促进苏南、苏中协调发展,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扬州市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扬州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两个率先”。扬州人不负众望,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业绩,特别是人均GDP超过江苏省人均水平,首开苏中、苏北各市之先河,而且这是在经济质态升级、民生水平提高、自然生态优化基础上的超越。扬州市为实现“跨江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迈出了可喜一步。

一、思维方式大变革,以深化改革为跨江融合发展增添动力

扬州与苏南的差距实质上是两种生产方式和两种思维方式的差距。长期以来,扬州人以农业为本,种粮、产棉、养蚕;苏南人则以工商为重,纺织、刺绣、经商。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苏南人忙碌于“接轨上海、拓展海外”,工业化强势推进;扬州人则忙碌于“农闲出门打工,农忙回乡种地”。扬州人也想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但苦于“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人才、缺交通”,引进外资困难重重、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扬州融入苏南的第一道障碍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扬州从“头”抓起。一是抓“头脑”。扬州人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小生产思维方式、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二是抓“领导”。转变思维方式关键是领导班子摆脱“保守思维”。其主要表现是:思路打不开,传统观念太强;政策松不开,约束措施太多;合作放不开,对外联系太窄。

扬州与苏南融合发展的首要战略是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以深化改革摧生发展动力。“政策”是人们在对客观形势、发展趋势、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产物。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决定政策的宽松程度,而宽松的政策又会引领更多的人们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解放思想就是甩掉陈旧观念,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搞改革,在改革中发展扬州经济社会基础,推进与苏南融合。

扬州市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扬州是农业大市,农民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农村发展潜力巨大。扬州融入苏南首要任务是要发展农村经济、盘活土地资源,把农民潜能、土地潜力充分发掘出来。一是探索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体系。在操作层面实行“净地上市、摇号主持、现场直播、全程跟踪”的阳光出让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先拆迁安置、使农民安居乐业,然后再出让土地。二是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途径。创新土地出让和经营模式,区别情况,执行优供、限供、不供政策,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进行重点培育;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同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保障。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权、森林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方式方法,扩大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户个人资产抵押贷款的业务规模。采取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本和农村资源对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扬州市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二是取消、放宽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是规范也是约束,不必要的审批约束会挫伤人们创造精神和创业热情。扬州市积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开展“先照后证”试点,削减资质认定,取消企业年检制度、实现报告公示制度,从而迎来创业热潮、“个转企”(个体工商户转为私营企业)新潮。2014年扬州市新发展私营企业1.5万多户、个体工商户3万多户,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实际到资500多亿元,增长15%以上。同时,畅通企业上市服务的“绿色通道”,2014年扬州市新增4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扬州市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三是紧紧围绕“跨江融合发展”这个主题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人心齐,泰山移。”思想统一才会有步调一致。统一思想不能靠领导强制,而要靠民主协商。扬州市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融合发展协调委员会”等平台沟通协调,深化对跨江融合发展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的研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加速扬州与苏南地区、其他省市以及海外的交流合作。二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协调发展的双方是平等主体,没有乞求方也没有恩赐方。扬州与苏南跨江融合发展是发挥各自优势,“互利共赢”的合作。这种合作机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统一运营、协调发展”。三是建立空间、人口、经济等数据信息统一收集、成本共担、跨地区共享的机制。四是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实现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二、现代交通大发展,以互联互通为跨江融合发展畅通道路

交通是经济运行的动脉。交通的“通畅、便捷、快速”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向而行。扬州有过历史辉煌,主要得益于长江和运河;扬州也有过近代衰弱,主要落后于现代交通。扬州兴衰史可谓是“兴也交通、衰也交通”。特别是,当苏南进入“火车时代”之时,扬州基本上处于“内河水运时代”;当苏南进入“高铁时代”之时,扬州还刚刚迈入“火车时代”。

跨越长江、融入苏南,交通是关键。进入21世纪,扬州的现代交通快速发展。2004年宁启铁路通车,扬州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2005年建成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为扬州跨越长江架起了一道彩虹;2012年扬州(泰州)机场通航,开启了走出扬州的空中航线。“铁”(铁路)“公”(过江公路)“机”(机场)从无到有仅仅是跨越的开始,真正融入苏南还需要现代交通有更大发展。

扬州发展现代交通的目标之一是构建“市域”内的快捷交通网络。具体目标是县县(市、区)有高速公路、有铁路运输;村村有硬质公路,汽车运输畅通无阻,一直延伸到乡村末端,保障百姓外出便捷、企业外联方便、商品外运快速。这个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扬州发展现代交通的目标之二是建成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无缝对接的快捷交通网络。“闭则隔、通则融。”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构建“长三角一小时、宁镇扬半小时”区域快速交通圈,实现与“长三角”各个城市的高速联通,从而激发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长三角”甚至与“长江经济带”的融合。现代交通不仅是“人流”往来的快捷,“物流”运输同样需要便捷。扬州既要借助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水系,加强水路航道运输,更要大力发展苏中沿江交通、发展临近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发展高速公路、发展“高铁”、发展航空运输,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扬州真正融入到苏南交通运输网络之中,这个目标正处于加速建设之中。

扬州发展现代交通的目标之三是拓展通联范围、提高通畅程度、提升快捷水平。交通“外拓”非一市之力能够实现,需要有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规划和资金支持。长期以来,扬州市政府竭尽全力跑“部”进“京”,主动出击,同江苏省以及中央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推荐高速公路、铁路、机场、高铁、过江大桥等建设项目。经过不懈努力,首批重大项目终于通过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立项。扬州市正借助东风,全力投入、积极施工。扬州市当前交通“外拓”的重点是:(1)加快推进扬州“跨江通道”重大工程建设。在建项目主要有淮扬镇“跨江铁路”、京沪高速公路扩容南延“过江工程”等。(2)加快推进扬州“出口通道”重大工程建设。在建项目主要有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沪陕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等。(3)加快推进“城际轨道”重大工程建设。包括沿江城际轨道交通,特别是宁(南京)扬(州)城际、扬(州)(南)通城际、扬(州)镇(江)城际,使扬州通过快捷交通连接南京南站、镇江高铁站,融入全国高铁网。(4)加快推进“水上交通”重大工程建设。建设长江深水航道工程,实现扬州港、镇江港和南京港错位发展、联动发展、集团化发展;推进大运河干线航道建设,打造江河联运枢纽港,形成集装箱吞吐量百万标箱、亿吨大港。(5)加快推进“空中运输”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扬州泰州机场建设运营、开放一类航空口岸、开通国际航线、进一步发展国内航线。

三、经济合作大提速,以重大项目为融合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扬州与苏南融合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基础、在重大项目。扬州的经济发展思路是“抓两头”。一头抓中小企业(包括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扬州市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放宽创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上,激活“大众创业”的热情。特别是通过知识技能培训、资金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创业、城市居民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让中小企业在扬州遍地开花。另一头抓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在这方面,扬州市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对外联络,主动推介扬州,为项目牵线搭桥、为企业排忧解难”上。鼓励相关企业跟踪对接,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跟踪服务,直到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扬州市坚持“围绕特色产业、突出‘项目为王’”,做大做强扬州经济,增强扬州与苏南融合发展的底气。发展大项目不能随意盲目。一是立足扬州现有产业作为合作基础。因此,扬州主要针对汽车、机械、化工、船舶、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类”产业寻求合作伙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二是新建大项目必须有“大股东”作为合作支撑。扬州市着力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努力在沿江县(市、区)寻求总投资100亿元的大项目、沿河县(市)总投资50亿元的大项目。当前,重点抓好上海大众仪征工厂二期30万辆整车、潍柴亚星10万辆客车和江淮30万辆皮卡及SUV(Sport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

搞大项目既需要解放思想,也需要科学论证,既需要立足自身实力基础,也需要寻求对外合作。扬州市对外合作的主攻方向有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对外“项目”合作。发达地区(包括苏南、上海、海外等地区)产业升级后某些过剩产能需要对外转移,或者受其发展条件(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制约需要对外联合。扬州坚持“三不”原则(不接受高污染项目、不接受高耗能项目、不接受产能过剩项目),有选择地引进和合作。2014年有一批项目合作取得成功。

扬州市把对外合作的区域重点定位于苏南,这是扬州融入苏南的主攻地区。项目合作坚持“市场动作、互利双赢”原则。2014年,扬州与苏南地区一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诸如,在工业方面,(扬州)金陵船舶公司租赁(苏州)苏豪重工场地进行分段制造扩大生产;扬州协鑫公司从常州协鑫公司搬迁和购买先进设备,企业产能成倍扩大;在旅游业方面,扬州与常州市合作,联合推出苏南景点5A景区联票,同时开发两条以扬州为主要节点的“新华东线”旅游线路;在农业方面,扬州成功引进江苏雨润、苏州恒燕等11家苏南农业企业进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总投资13.86亿元,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等等。

值得称道的是,扬州在项目合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倡导“跳出苏南融合苏南”的“跨越”思维。从全局来看,苏南经济质态高于扬州。苏南需要转移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扬州难以承接;而苏南拥有的高新科技项目又不太愿意向扬州转移。因此,扬州既要依托苏南又要跳出苏南,放开全国、放眼世界,向中国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甚至向海外先进企业寻求项目合作。通过这条途径可以迅速提升扬州对外项目合作的科技含量,用更先进的技术发展扬州经济,从而更快捷地融入苏南。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二是有序推进“园区”合作。经济技术开发区往往是地方重大经济项目、新型产业、先进科技的重要载体。发展园区经济和科技,对于地方经济“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具有“领头羊”作用。总体而论,苏南经济技术开发园区的质态和体量都大大超过扬州。为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园区的功能,扬州市园区采取“各自为战与联合作战”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各展优势、合作共赢的原则,有序推进与发达地区的园区联合开发、合作共建。

精诚所至,玉石为开。2014年以来,扬州市及其县市园区主动出击,以诚信感人、以互惠“诱”人,对外园区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苏南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宁经济开发区、钟楼经济开发区、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成为扬州县(市区)开发区的合作伙伴。高邮市开发区与波司登集团签署了园区层面的合作协议。此外,扬州市及其县市区的园区还借助上海的项目和技术力量,同上海许多园区开展合作。(扬州)张江国际医学园区与上海签订的合作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上海松江开发区、上海真如服务发展中心、上海青浦出口加工区、上海民营科技园、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上海交通电子行业协会等都已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扬州园区的合作伙伴。

扬州市园区对外合作的后续思路是:一要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特别是提升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合作项目的科技层次、合作共赢的完善机制。二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一个园区可以同时与外部多个地方、多个园区、多个方面进行合作,以增强园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三要进一步拓展开放思路,扬州市园区合作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竭力推进“科技”合作。习近平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1]谁占据科学技术至高点,谁就占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苏南经济社会比扬州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总体科技水平发达。加强科技合作,是缩小扬州与苏南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扬州与苏南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合作,既要注重科技园、实验室、工作站等“综合”形式的科技合作平台,也要注重企业对外“专项”科技合作平台,两者不可偏废。2014年以来,扬州着眼于与知名高等院校、高端科研机构、高级科研人员加强合作,新的科研合作载体不断涌现。短短一两年时间,先后成立了东南大学扬州科技园、东南大学扬州研究院、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建成了宝胜公司省级重点实验室,扬锻(扬州锻压机厂)省级院士工作站和17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同时,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总成测试基地等36家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扬州市创成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322个,列全省第三位。广陵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江都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四、自然生态大改善,以秀美环境为跨江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健康生存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物质产品(包括农业产品、工业产品、信息产品等)生产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基础,还是吸引外资、对外合作、引进人才的重要优势。总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1]

生态环境优美是扬州“名片”、扬州特色。扬州的生态“小环境”不比苏南差,甚至超越苏南许多地区。强调生态环境与苏南融合,是指共建生态“大环境”。主要内容是加强与苏南在环保规划、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协同解决跨界环境保护问题。事实上,建设优美的“生态小环境”就是为建设优美的“生态大环境”做出贡献。

扬州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把扬州市区建成全国最优美的城市。多年来,扬州市人大制定多项决定保护市区生态地域;市政府在“金钱”与“绿地”面前选择“绿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寸土寸金的成片地域禁止或限制商业开发、拓展自然生态范围、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核心区,扬州市注重园林扩展、绿地保护、河道治理、废气限排、污水处理等系统生态工程建设;注重小区、家庭、庭院、道路、沿河绿化美化等精细生态工程建设;注重在核心区外围进行森林生态区建设、公园休闲区建设、园林式文体场所建设等系统工程,从而建成了面积广阔的市内外生态区域,形成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花园式城市。环境优美是扬州成为“世界宜居城市”的重要因素。扬州市决心,要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公园,把扬州市建成全国最优美秀丽的生态城市。

扬州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二,把扬州市行政地域建成生态文明市。建设生态文明市的重点在农村。扬州市把生态文明乡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交通网络建设、河道网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程、推进有机肥料科学使用工程、推进河道整治工程、推进乡镇企业绿色环保工程等。扬州已经入围全国新能源示范市,入选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公布的全国首批5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目前已经建成一批生态文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庄。

扬州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三,在扬州市域“周边范围”推进绿色环保工程。长江是扬州与苏南共有资源。扬州特别加强长江岸线节约集约利用及生态岸线保护,大力推进大江风光带建设,打造沿江生态走廊。污水和废气具有区域流动性。扬州特别注重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重点的防治工程建设。同时与周边地区建立区域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合力推进长江流域水、气污染防治,共建“长三角”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目前,为推进环境协同治理,已经签署《宁镇扬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秸秆禁烧、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方面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五、民生水平大提升,以人民幸福为跨江融合发展确立根本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扬州推进跨江融合发展,从发展目标上讲,是以苏南发达地区为榜样,加快扬州与苏南地区协调发展进程,在全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从根本宗旨上看,是使扬州人过上像苏南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努力使扬州人的幸福指数超越苏南。当然,扬州人十分清醒,扬州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苏南有一定差距,改善民生必须从扬州的实际出发,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领域改革,构建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体系,提升扬州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扬州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与苏南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主要是:

其一,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显其能,多元结构增加民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扬州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构建创业就业的公正平台、提供创业就业的便捷服务上面。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对内对外联合创业;支持人们就地就业、外出务工,在务工中学习技术技能、管理经验、积累资金,返乡创业、扩大就业。总之,扬州正在努力创造宽松环境和公平机会,使人们在创业和就业中各显神通、施展才能、增长财富、增加收入,收获快乐和幸福。

其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总体而论,农民、农村、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后进状态。农业生产的先进程度、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农村面貌的文明程度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尺。苏南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比扬州快。扬州在学习和借鉴中,从实际出发,狠抓三个环节:一是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和服务业,逐步把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扬州坚持因地置宜,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包括农产品深度加工业;发展为地方生产、农民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把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规模经营、机械操作、科学管理”,发展农业合作社、专业承包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济组织。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把“村组”转化为“社区”,使乡镇居民和乡村村民共享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目前,扬州市在沿江地区(包括广陵、邗江、江都、仪征)的部分乡镇已经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沿河(大运河)地区(包括高邮、宝应)的县市郊区和部分乡镇“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展露新姿。

其三,发展公共社会事业,使民生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建设,既要靠民众自身奋斗,更要靠政府提供公共资源。扬州市有比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通过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全市人民共享教育、医疗、旅游等优质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跨江融合”途径,与苏南以及其他地方分享扬州的优质资源,同时也使扬州人民享受苏南和其他地方的优质资源,提升扬州人民的民生质量。近年来,在社会领域的合作已经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扬州对接南京图书馆省级分中心,建成1个地市级支中心,6个县(区)级支中心;扬州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扬州市体育局与镇江体育局签署了体育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在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体育健身设施共享试点,以及大型赛事承办、体育科研等方面展开合作与交流。扬州市“一卡通”工程加快建设,各县(市、区)都完成定点药店的安装授权工作,全市45家定点药店启用“医保一卡通”刷卡服务;扬州市区各定点医院正积极对接开发宝应、高邮、仪征的医保刷卡服务。此外,正在启动扬州市医保卡与江苏省医保卡管理系统对接。这些“对接”和“合作”,能够使扬州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享受优质的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扬州与苏南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的方向已经明确、途径已经打开,并且取得初步成果。融合发展正处于“进行时”。许多深化改革措施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还需要不断克服困难和障碍。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扬州需要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1建设。特别要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扬州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强”起来,与苏南融合发展的步伐才能“快”起来。(2)省委、省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跨江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供给、财政支持的力度。跨江融合发展,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共建,涉及范围广、主体多,既需要地方之间协调,也需要省委、省政府统筹。相比较而言,省委、省政府对苏南与苏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力度更大,财政援助更丰厚、政策支持更优惠、对苏南对口帮扶苏北的考核措施更得力。这些好的举措也应当用于扬州与苏南跨江融合发展战略中来。(3)苏南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的主动性。事实上,融合发展战略是“互利双赢”的战略,也是落实邓小平关于“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3]战略思想的重要措施。如果苏南人与扬州人协力同心地共同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扬州与苏南协调发展的步伐更快、融合度更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209.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苏南苏中苏北 篇4

关键词:苏南,苏北,产业转移,物流对策

产业转移是对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重新布局, 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在推动力。苏北作为江苏的欠发达地区, 抓住苏南产业转移的契机, 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通过外力增值产业基础和优化产业结构,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产业作为制造产业链中关键的环节, 其发展水平成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能否成功的瓶颈。

一、物流发展对产业转移作用分析

1、降低成本促进产业转移。

物流发展加速了物品从始点到终点的流动, 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特别是物流园区的建设, 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降低整个地区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及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 使区域具有更强的产业竞争优势, 极大地增强产业转移后的发展动力, 并且能够吸引更多产业转移到区域内部来。

2、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物流产业发展将对所在区域的生产、商贸、零售、外贸以及配套服务等行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带来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人才与技术的集聚, 同时进一步促进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甚至人才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吸引外来直接投资。

由于吸引外来投资可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 加强产业转移进程, 所以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以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的效果逐步减弱的趋势下, 物流业发展水平在吸引外来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完善成熟的物流业对于国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作用。

二、苏北物流发展情况分析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等5个地级市, 面积5.23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总面积52%, 地处我国沿海和沿陇海兰新两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 区位条件独特, 战略地位重要, 土地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虽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苏北物流业总量平稳增长、供需衔接趋优、发展态势良好, 主要表现在:

1、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苏北货运总量为55203万吨, 比上年增长12.6%;货物周转量为24134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8.9%;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8546万吨, 比上年增长7.7%。

2、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苏北交通运输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公路、铁路及港口建设得了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物流人才培养有了较好的发展、物流机械装备自动化水平及物流信息网络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苏北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物流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在江苏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下, 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 出台了税收等一些鼓励政策, 为现代物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有了长足进步, 继2007年江浙沪两省一市共同建立“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布《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的若干措施》后, 2008年又共同成立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联盟, 促使物流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4、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 苏北工商企业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 实施流程再造和物流服务外包, 努力挖掘“第三利润源”。工商企业的需求推动了苏北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促使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除了原有的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外, 还提供采购、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

三、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中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苏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仍然偏低, 亟待提升;二是缺乏具有领军作用的大型的物流企业, 大部分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太小, 企业运作范围较窄, 发展空间较小, 社会物流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和集聚;三是物流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 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是依靠人力从事基础性工作, 缺乏高标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 物流硬件、技术和信息化等装备需要提升;四是体制性障碍依然表现得非常严重, 物流产业主管部门比较模糊, 行政体制间的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的社会化进程;五是由于物流企业承担的税收和各种规费较重, 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一定程度上造成物流企业普通赢利状况较差、经营困难。

四、加快苏北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创新物流发展模式。

综合应用集成闭环供应链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 优化物流流程, 整合物流资源, 分析自营物流与社会物流使用的成本、效益, 积极使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通过企业转型、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 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方式, 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和集疏运体系, 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 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无逢对接”。大力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满足苏北产业向苏北转移中的物流需求。

2、继续增强物流基地集聚效应。

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基地 (园区) , 这些物流基地 (园区) 应能体现用地节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基本特征, 方能充分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 确立物流产业在承接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中的关键地位。

3、全面推进物流联动发展。

一是针对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 循序渐进地构建与苏北物流产业紧密配套的物流联动体制;二是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构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沟通平台, 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引导物流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三是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业互动发展, 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4、大力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苏北地区应以政府为主导, 以GPS、EDI、RFID、SCM等先进技术为载体, 着力构建区域物流信息网络服务共享平台, 建立统一的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逐步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传递, 打破地区间的界限, 实现苏北地区的“无缝连接”。

五、结语

总之, 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北地区无疑要比其他地方更具有优势, 但这种优势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吸引力就必须克服现存的物流障碍, 提高物流产业在GPD中的比重, 构建发达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从而实现苏北的真正“崛起”。

参考文献

[1]李兰.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2009年苏北五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郝朝军.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 (5) :52-56.

[4]谢毅, 谢莉.基于SWOT分析的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J].北方经济, 2009, (1) :65-67.

[5]张冕, 彭玲.产业转移进程中湖北物流业发展策略探析[J].物流科技, 2008, (11) :22-23.

上一篇:防火墙技术发展研究下一篇:能源污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