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社

2024-05-22

教育出版社(精选十篇)

教育出版社 篇1

1 传统教育出版社的劣势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劣势, 主要有:观念滞后、人才缺乏、资金缺乏等, 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1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观念滞后

面对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 传统教育出版社最大的劣势是观念上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就是对数字化冲击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数字出版未来替代传统图书的必然性估计不足。传统教育出版社大多是纸质教辅图书时代的佼佼者, 靠教材和教辅图书的规模效应和丰厚利润过着安稳日子, 对咄咄逼人的互联网企业缺乏认知, 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互联网思维

尽管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上喊口号已经很久了, 但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纸质图书的电子化、网站建设等浅层次上, 根本没有介入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这与传统教育出版社普遍缺少互联网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互联网思维中, 用户体验备受推崇, 传统教育出版社却普遍缺乏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尊重和了解, 产品的研发基本还基于经验和小范围的市场调研, 营销更是缺乏基于大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精准营销, 为用户提供售后服务的理念更是少得可伶……

1.3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乏力、资金缺乏

传统教育出版社无论是现有人才储备, 还是在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的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缺陷, 无法应对以技术见长的互联网企业。在资金方面更是如此, 互联网企业依靠其卓越的经营理念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 传统教育出版由于在传统纸质图书经营过程中利润微薄, 自有资金和引进外资均无优势可言。

2 传统教育出版社的优势

尽管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劣势, 但是传统教育出版社也一定要看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优势。

2.1 传统教育出版社更加熟悉基础教育的生态环境

作为我国教育出版行业的主力军, 传统教育出版社比任何企业都更加熟悉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传统教育出版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渠道, 也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需要什么, 以怎样的销售模式才能更有效, 制定怎样的定价策略才能够既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 又不至于增加家长的负担, 产品是适合零售还是适合征订……所有这些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2 传统教育出版社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

无论数字出版发展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呈现方式如何新颖, 对于用户来说, 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 用户最希望出版商所提供的内容能够帮助他解决自己最棘手的问题。传统教育出版社经过多年积累, 积累了丰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资源, 这些内容涵盖了同步、专题、考试等各个领域, 延伸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

2.3 传统教育出版社具有畅通的线下销售渠道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纸质图书时代就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进行了长期的合作, 在了解教育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建设了畅通的线下销售渠道。这些销售渠道为教育出版社在纸质图书时代创造很好的销售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这些线下销售渠道依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3 传统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尝试

在互联网时代, 教育出版社必须要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在思想上取得统一的情况下, 更要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要积极主动, 决不可固步自封, 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途径, 争取取得一定的成就。

3.1 量入为出, 以点切入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纸质教辅时代积累的丰富资源为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种基础不仅仅是内容的储备, 也包括成熟的线下销售渠道, 更重要的是有终端客户的大量信息, 这些信息在纸质图书时代是读者的阅读行为、购买习惯等信息,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则转化为读者 (用户) 对数字产品的需求和体验等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将引导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产品的开发上准确定位, 取得先发优势。例如, 某出版社的作文图书一直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以作文类图书的数字化开发为投入点, 或打造作文类APP, 或打造作文类图书资源库, 这样既有针对性, 又避免了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风险。

3.2未雨绸缪, 建设资源数据库

传统教育出版社积累的丰富内容资源一直为在线教育企业所觊觎, 传统教育出版社也一定要对自己的宝贵资源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利用。所谓利用首先要从纸质图书的数据化做起, 在出版之初就要做好纸质图书文件的数据化处理, 这个数据化处理绝不仅仅是将图书的封面、扉页、内文等存储成数字格式那么简单, 一定要引入大数据的思维, 将核心的内容资源进行分类、标引、建构, 将其转化成可以进行分类、检索和组合的数据文件, 为未来对内容进行数据化利用做好准备。

3.3建立教育出版数字云服务平台

实力强的传统教育出版社可以尝试建设自己的教育出版云服务平台, 当然也可以通过资金众筹、版权抵押、对外合作等方式, 筹集足够的资金和资源, 整合建设教育出版数字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集成传统教育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化的优势——大范围、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源聚合, 为自身优势内容资源的合理增值打下坚实基础,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其实, 包含海量内容的教育出版云服务平台在给与纸质图书强有力支持的同时, 也是目前少有的已经有能够取得盈利的数字出版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何化危为机, 推进融合和转型升级, 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所有新闻出版行业从业者面临的核心问题。除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传统教育出版社更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劣势和优势, 解放思想, 更新思维模式, 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和尝试, 争取做教育出版的弄潮儿。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清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要扬长避短,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路径。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优势和劣势

参考文献

[1]陈沛.东海出版社数字化出版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叶奕.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困境与出路[J].出版参考, 2013 (25) :37-38.

[3]李敏.教育出版及其出路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 .

教育出版社 篇2

1.什么是信息技术? 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相关技术。

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存储信息 处理信息 显示信息

信息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

2.什么是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利用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传输、发送和接收的技术。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

如: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手机、通信卫星等。

电报 电话 收音机 电视机 手机 通信卫星

从电报、电话到现在的手机、计算机上网,享受网上的资源。充分体现了通信技术在飞速的发展。3.什么是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研制、生产微小型电子元件及产品的技术。它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4.什么集成电路技术?

集成电路是以半导体晶片为材料,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微小电路或系统。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注:晶体管、电阻、电容器各只是一个元器件)

晶体管 电阻 电容器 电感线圈

集成电路内部只有几十个元器件的,称为 小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个元器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

上千个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上万个元器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小规模集成电路 中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如家用电器、手机、电视机、计算机等设备都少不了使用集成电路。

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发展之快。5.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计算机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6年,由美国生产的第一台(ENIAC)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元件、硬件结构、程序系统(软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基于教育资源的教育出版社运营战略 篇3

[关键词]教育资源 教育出版社 数字出版 出版品牌

在我国三大出版领域(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中,最好做的是教育出版。多年来,在我国整个出版业的图书销售份额中,教材约占40%以上,教辅约占30%左右的份额,教育出版资源可能是最优质的出版资源。得益于专业分工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拥有中小学教材租型、出版以及地方教辅出版业务的教育社,一直是我国出版业中出版能力和经济实力最强的专业出版社,几乎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是当地最强的出版社,教辅出版商也是民营书商中实力最强的出版商。

然而,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出版技术的进步削弱了教育出版社在出版产业链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跨地域、跨媒介、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际的整合重组将会进一步展开,资源将向媒介形态先进、品牌价值凸显的地方流动。那么,我国教育出版社应该如何发展呢?

一、教育出版环境的变化

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出版技术的突破,改变了教育出版业的发展方向,给教育出版社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1. 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冲击

教育出版社曾依靠教材教辅的专有出版权和独特的教育体制,过着富裕的日子,但是,自本世纪初期以来,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出版领域,都进行了以市场竞争为取向的改革。这种改革首先体现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方面,这引起了教育出版社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材的微利经营状态不利于教育出版发展。教育是国家投资的公益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说明:“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与此相对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材由国家统一采购免费向学生发放,各相关部门针对教材定价也出台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等部门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神话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01]34号)、《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01]94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06]816号)。从国家投资办教育的角度讲,这固然没错,但是站在出版的角度,过于微薄的利润给出版企业生存发展产生了很大压力。

(2)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压缩了利润空间。2008年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在全国全面铺开,招投标本来是件好事,但对上游出版单位影响很大,主要体现为:

第一,它没有打破区域垄断,中标单位控制了下游。从已经实施招标的省份看,教材的区域垄断有强化的趋势,如重庆市的出版中标者大多是重庆出版社,浙江省的出版中标者多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这种地域垄断会严重损伤出版者对教材出版的积极性。

第二,2005年《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发布,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是教材采购的唯一买方。因教材版本众多,竞争激烈,出版方实际上在招投标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对等的发言权,这就造成了教育出版事实上的买方垄断。

第三,因为有多家供给者,所以发行者既要以渠道、服务取胜,同时也要降低供货折扣以价格取胜,所压缩的利润空间都将转移到出版者身上,使出版单位雪上加霜。

此外,随着新课标改革推进带来的教材区域化、命题当地化,一些小型公司也利用熟悉的渠道以及人脉资源在区域市场占有很大优势。

(3)教材教辅使用方式变化也产生了冲击。教材教辅使用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教材循环使用。作为免费教材的一项配套措施,教材的循环使用正在被提倡,这也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据悉,国家将规定免费教材的年破损率在15%-20%之间,政府每年财政只拨付这一部分教材的费用。这意味着下一年教科书市场的利润将减少80%-85%。假如教材循环使用全面推行,教材的市场规模将降低为30多亿元。

第二,教辅由学生自愿购买。按照《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定购,中小学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

2. 技术突破所产生的冲击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和丰富着出版的意义,催生着以内容原创和信息增值为特点的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这些技术使教育出版领域产生了深刻变化。

(1)出版产业链变长

传统出版产业链很清楚: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发行—零售—读者。在数字出版时代,手机厂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电子书制造商、通信运营商都会介入教育出版业,并且他们在开发研制的过程中就深入到教育出版核心业务。因此,随着新加入的关联行业厂商越来越多,新的教育出版产业链会变长,竞争会更加激烈。

(2)出版社的出版角色被弱化

传统出版时代,出版社对作者具有评价权和市场准入权,而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版行为不再为出版社所垄断。从理论上讲,任何个人都可以实施出版行为,因为通过Amazon、eBay等提供的网络服务,任何人可以将自己的教育出版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而且也不再由出版社来选择作者,教育出版社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出版角色将会弱化。

(3)出版社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在传统教育出版中,教育出版社处于主导地位,印刷和发行等环节都为出版社服务。而在数字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兴起,其强大的实力大大削弱了传统出版机构在下游图书销售领域的话语权。2010年,当当网在纽交所上市,京东网强力进军图书销售市场,当当、卓越、京东三大网站的“价格战”也打得如火如荼。在电子商务时代,出版社不得不倚重网络书店的销售,而后者实行的各种低价销售、无条件退货等原则,无疑给出版社带来很大冲击和困扰。

二、教育出版社的重新定位

鉴于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出版技术的突破对教育出版业的冲击,教育出版社应该进行重新定位,凸显核心“价值点”,服务教育。我们认为,教育出版社可以定位于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所谓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并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增值服务的运营机构。

在我国教育出版领域,已出现了一些出色的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了“内容、技术和服务”数字化战略,建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立了数字化内容管理系统(CMS)。教育出版社定位于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的可行性在于以下两点:

1. 从教育需求看,现代教育要求出版业能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而不是仅仅提供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

传统的教育出版模式是围绕着纸介质教材的出版而展开,并且注意力集中在学历教育上,其特点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教材的编写、加工、印刷、推广、销售,这是典型的制造业的运作模式。未来的教育出版应该以教育资源的集成服务为龙头,其特点是以需求为中心,集成最优质的教育内容资源,以最适当的表现形式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出版业原本就属于服务业,从这一角度上看,教育出版将首先回归服务业。

2. 从出版社存在的价值看,出版社价值点存在于原有的教学资源之中。

进入数字时代后,众多教育出版社处于微利经营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政策改革压缩了教育出版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出版是靠规模经济赢利,即依靠海量资源及其所对应的无数差异化的小众需求所积聚的海量市场来实现赢利。在聚集海量内容资源的基础上,教育出版社就能根据教育多样化需求确定教学资源各个组成部分,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院校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服务。

因此,未来教育出版社的关键是转变观念,以教育需求为中心,以教育资源为基础,从提供教材教辅书转变为提供数字化教学服务。

三、资源流动性与教育出版社的运营战略

如果教育出版社定位于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那么资源对于出版社而言变得更为重要。出版社发展的实质在于资源的多寡和优劣,而在一定时空下,优势资源是相对的和有限的。所以,教育出版社应该科学把握资源流向,实施合适的运营战略。

1. 资源向媒介形态先进的地方流动与出版数字化战略

教育出版资源转化为内容产品,不能离开传播介质这一载体。目前,在传统纸介质出版物趋向饱和的同时,多元化、分众化的新介质媒体不断出现,如电子书包、手机报、流媒体、网络杂志等。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情况下,出版资源的利用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主要表现在:

(1)谁拥有多介质媒体,谁就拥有利用教育资源的多种工具。当媒介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整合,就能产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移动学习等。

(2)谁率先拥有先进媒介形态,谁就在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方面获得先发优势。如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占据了大块教育图书零售市场份额;IT终端厂商(如汉王、联想、华为等)和通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也在抢占移动教育出版市场份额。

把握这一规律,面对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出版社必须实施数字化战略,应根据内容资源本身的属性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数字出版策略。

(1)客体性内容资源与定制出版策略

“客体性是可以从量上加以比较的概念”,即可以按照内容“对其反映客体的归属程度”来判断其客体性的强弱 。客体性强的内容主要指揭示物质规律的科学知识、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这类内容资源因为较少受到作者写作意识的影响,所以可以被分解成意义完整的独立知识单元,以数字内容资源库的形式存储,然后按照读者需求进行重组与加工。这类客体性内容资源适合采用数据库定制出版策略,如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在这种出版模式中,教育出版机构将以专业定制出版商的形象出现,集中资源构建个人教学数据库、个人学习资料库、移动教材等多种数字产品,再根据学习者的移动终端提供多元化的内容知识,满足“随时、随地、在任何情况下学习任何内容” 的学习需求。

(2)主体性内容资源与电子书出版策略

相对于客体性内容资源,主体性内容资源是作者在创作内容时发挥了重要主体作用的内容资源,如文学作品、人文社科类著作。这类资源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如果将完整的作品分解,就会破坏文本的原意。主体性内容资源与印刷书籍的固态线性特征相匹配,而电子书最接近传统阅读方式,适于完整长篇内容的阅读,因而成为与主体性内容最适宜的数字出版形式。此外,电子书除阅读、批注功能外,还能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创设形象的教学场景,在语言学习中辅助听读,在理论学习中辅助理解过于抽象的高难度内容。

(3)互动性内容与在线交互出版策略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媒介—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互动性是教育出版物的应有功能。通过教育资源集成平台,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比传统教学更及时的、更具针对性的师生互动或人机互动。例如在教辅出版领域,许多教育出版社已经开发了与数字化教材相配套的自学平台,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借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力量打造的“在线数字教育”、“在线图书编辑平台”等数字出版平台 。

2. 资源向品牌价值凸显地方流动与品牌集群化战略

成为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需要依靠海量教育资源,仅仅依靠教育出版社自身的原始积累远远不够,那么教育出版社如何积聚资源呢?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出版社品牌来汇聚教育资源。品牌既是企业的外在形象,也是其内在实力的表征。作为文化企业,教育出版社除要获得显在的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获得社会效益,这就需要使品牌效应最大化。品牌对教育出版资源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1)对优秀内容资源的吸引。出版社的自身优势资源,会吸引相对稀缺的其他内容资源,进一步获得资源领先优势。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与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教养书系,把台湾的教养资源引进内地。

(2)对主流消费资源的牵动。在教育图书品种极大丰富和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力相同的前提下,品牌决定着消费者的选择。如买义务教育教材首先会想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买教辅类期刊首先会想到江苏教育出版社,买字典工具类图书首先会想到商务印书馆。这些品牌既能带来良好的品牌形象效应,也具有较高的市场效应。

把握这一规律,品牌集群化是教育出版社的必然选择。通过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出版优势和市场空间,开发特色品牌产品,建立以品牌产品为核心的产品结构体系,实现对优势教育出版资源的垄断吸引。实施品牌集群化战略的关键是培育品牌产品和做好品牌服务。

(1)培育品牌产品。通过细分市场调研,找到核心读者群,针对其特定需求,聚合资源,立体化开发多介质的品牌产品,在特定的目标市场形成品牌集群。如近年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辅出版在教辅类图书零售市场位居前列,这是该社实施品牌战略的成果。陕教社经过周密的细分市场调研,将第一目标市场确定为陕西中等城市、县镇及相对富裕的农村地区读者,这一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是强调素质教育,重视教材的培训与服务,需要教材和能力拓展类读物。针对这一情况,该社采取产品线扩展、多品牌、合作品牌等品牌战略,配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际教材,联合天利公司成功运作了《教材全解》、《导与练》等品牌教辅图书。

(2)做好品牌服务。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创新方式,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读者对图书品牌的忠诚度。目前,一些实力较强的教育出版社已经在开发数字化出版产品和提供教学服务方面实施了新举措。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教学内容集成”的理念,建立了多媒体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形成数字化的服务方式和营销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基础教育课标教材的出版大户,建立了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分学科网站,还结合该社图书推出了《新目标英语》的网络教学平台。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1. 沈小峰主编. 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33.

2. 王勇安, 贺宝勋. 论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的建构[J]. 出版发行研究, 2011(5):13.

3. 王东. 地方教育社探问集团化、数字化发展[N]. 中国图书商报, 2009-11-17(2).

[1]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梅汝和, 梅清豪, 周安柱译, 梅清豪校. 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 谈琳. 信息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J]. 出版参考, 2011(4).

[3] 张丽英, 易武. 数字出版时代,教育社教辅出版的突围策略[J].出版广角, 2010(9).

[4] 王勇安, 贺宝勋. 论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的建构[J]. 出版发行研究, 2011(5).

[5] 庄智象. 教育带动出版 出版服务教育[J]. 编辑学刊, 2008(1).

[6] 张炜. 教育图书出版如何突出重围?——来自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市场调查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 2005(7).

教育出版社 篇4

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 年获得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 于次年开始招生。2011 级录取20 人, 2012 级录取21 人, 2013 级录取20 人, 2014 级录取19 人。学生大多是全日制教学, 每年有近一半的新生是跨专业报考。

与新闻传播的本科教育不同, 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起点就是硕士, 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 但由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开始时间不长, 有很多教学问题急需探索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在遵循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规范的同时,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学校工科强势的特点, 积极思考如何将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教育优势, 研究强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教育文理交叉的特色, 旨在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一) 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第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出版职业伦理原则, 恪守出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 掌握出版编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备从事出版工作所要求的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知识, 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编辑出版职业技术。第三, 能综合运用编辑出版和其他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出版传媒策划、编辑、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达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任职要求。第四,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第五, 身心健康。

(二) 设置全面的专业课程

根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达的文件, 华中科技大学对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如下: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2 个学分, 其中公共课4 个学分, 专业必修课12 个学分, 专业选修课6 个学分, 毕业论分10 个学分, 实践环节10 个学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出版学概论》《编辑原理与方法》等。课程设置涵盖编辑、发行、管理, 种类包括图书、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等方面, 理论课程与操作课程并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 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三) 注重“双师制”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明确表示: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 (组) 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 (组) 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 并吸收出版传媒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特定领域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 聘请出版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学院聘请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物担任授课教师, 也兼任导师, 为学生提供很多业界帮助。这些业界导师有搞管理的, 也有搞业务的, 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丰富的业界经验与人脉资源, 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 推荐学生就业方面有着更侧重于实践性的作用, 与高校导师形成互补, 有效地优化学院导师队伍, 保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全面性。

(四) 加强与业界的联系, 重视前沿信息

学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邀请出版业界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沙龙, 承办全国编辑出版年会, 及时介绍产业前沿信息。 学生对一系列前沿信息反映良好, 还经常吸引外院系学生参与。另外, 学校还鼓励学生报考出版职业资格考试, 让学生跨过这道出版界就业的门槛。

(五) 严格毕业论文审核

学位论文是对两年学习的实践总结, 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华中科技大学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遵循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紧密结合出版实际问题, 面向出版应用, 分析研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 重点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出版实务问题的能力。论文应以出版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 具体有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形式。学位论文完成后, 要有至少2 名副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修满学分,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

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特色

(一) 起点高、融合性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从本科开始, 而出版教育是从硕士研究生开始的, 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 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的招生, 重视学科的融合性, 跨专业背景的学生更受欢迎, 拥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受欢迎, 旨在培养拥有多领域知识, 既“宽”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 文理交叉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传统的工科强校,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奉行“文理交叉见长, 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 希望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复合型现代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学院在本科阶段就开设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微机原理等工科课程, 这在全国是首例。

因此, 不同于其他高校偏文科的课程设置, 华中科技大学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与计算机技术、 数据库、全媒体平台等融合, 更具有学校特色, 在专业中设有“科技编辑”一方向, 更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所长, 鼓励拥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学习, 成为集技术和理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三) 重视职业道德与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对出版专业硕士职业道德与能力的培养。 职业伦理包括出版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出版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出版编辑知识、方法、职业技术五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 系统掌握编辑、出版以及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第二, 系统掌握读者调查、市场分析、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宣传推广的知识与方法;第三, 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的方针、政策与法规;第四, 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第五, 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出版能力。

以上内容都融入了各门课程之中, 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 注重对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 重视实践教学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省内外实习资源, 鼓励学生在业界实习,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行业的了解。在出版专业硕士实习方面, 学校和院系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院设有导师专门负责专业硕士的教育工作, 并可以与实习基地进行联络、协调、推荐。出版专业硕士在完成第一年的学业之后, 在没有课程的情况下, 学校鼓励其去实习。学校还在不断扩展实习资源, 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 在课程设置的42 个学分中, 实践环节占有10 个学分, 可以看出, 相对于其他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分以下五个:第一, 专业文书撰写。就编辑出版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文书 (比如选题报告、编辑加工记录、编辑质量报告等) 进行写作训练, 由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或实务部门专家讲授。第二, 专业设计。根据培养目标, 结合课程教学, 进行图书、报纸、期刊、网页等方面的项目设计, 由任课教师或实务专家指导。第三, 专业实训。按专业方向提供实训, 按专业由教师组织, 由实务专家辅助指导。第四, 专业课程实习实践。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 以课程作业或者课程论文形式完成, 有专题调研或个案研究两种类型, 由任课老师组织。第五, 专业实习实践报告。在出版传媒企业实习4 个月, 要求认真撰写实习日志、实习总结, 由实习单位填写实习鉴定, 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回校后, 提交实习总结材料和实习鉴定意见, 并经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实践考核方式多样且务实, 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

(五) 重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

作为专业硕士, 出版硕士与编辑出版硕士存在差别。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对出版实践给予指导的一门应用学科, 旨在培养具有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业人才;出版硕士更倾向于培养从事出版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更倾向于实践性与融合性。目前, 我国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受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较大, 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要求, 还没有转换到突出职业能力的导向上来。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 在奖学金的评定上, 学术硕士的标准是发表文章数量, 而专业硕士是实践作品。专业硕士必须进行3个月以上的实习, 这一要求突出了专业硕士的职业导向, 学生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 找准方向。

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在读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 资金投入与教学时间问题

出版专业硕士的教育起步晚, 发展必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习建设、专家教学、内部管理上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业界的兼职教师面临着固定的教学时间与自身工作安排发生矛盾的情况, 要求我们在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二) 对软件技能、营销、管理方面的培养缺失

虽然设有出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数字出版技术等课程, 但据调查显示, 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都认为自己对出版营销、 出版工具与技术的掌握不够, 这方面课程设置过少, 应当加大比重。

(三) 课程内容陈旧、重复, 缺少教材, 体系不完整, 实务课程较少

出版业作为传媒产业, 在互联网时代以飞快的速度更新换代, 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难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课程, 容易让学生感觉陈旧无趣、不符合实际。对于研究生教学, 教材难以统一, 导师大多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 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 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 实务课程设置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

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 明确培养定位

华中科技大学希望将学校特色优势变为人才教育优势, 将提高专业硕士教学质量、转变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当作重中之重, 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 突出“应用性”, 实施专业化、学术化、职业化的教育。要求对出版管理、出版营销、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方向进行成体系的学习, 对学科的前沿要及时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引导研究生对实践应用大胆思考、充分创新, 提升想象力,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 明确专业方向, 发展文理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分为:大众编辑出版, 专业及科技编辑出版, 新媒体与数字出版, 出版经营管理, 出版营销, 出版国际化与跨文化出版。

由于学校出版硕士教育刚起步, 虽设立了不同的专业方向, 但在教学、划分方面还不尽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当设立多元发展目标, 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 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指导, 真正做到学生的“术业有专攻”。

结合工科院校特色, 着重发展新媒体、数字出版技术方向与科技编辑方向的教育。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概况、理论教育的空壳, 而是真正掌握前沿技术, 做到工科知识技能与人文社科素养的完美结合。

(三) 优化课程设置、与时俱进, 加大实践力度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具体形式, 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质性要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出版硕士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也体现着学校教育特色与教学质量。

在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上, 首先, 要打好理论基础, 也为跨专业的同学提供学习空间。其次, 增加应用性、实务性课程, 掌握扎实的出版技术, 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再次, 要注重知识的更新, 不能一味讲授陈旧、过时的理论知识, 要注重产业的最新动态。

(四) 加强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交流

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型, 但学科内容上拥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应当鼓励两种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学术硕士的课程侧重于理论研究, 专业硕士的课程侧重于应用, 两者具有互补性。若将两种类型的课程融会贯通,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培养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建伟, 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李文邦.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综述[J].出版与印刷, 2008, (2) .

[3]赵欣.出版硕士人才培养之我见[J].科技与出版, 2013, (11) .

教育出版社 篇5

济南出版社三年级安全教育(全一册)第一课 同学相处防意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不避风险学相处要友爱谦让,不相互打闹,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赞成误伤的意识,学会辨别具有危险性的游戏。

3、学会正确安排课间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活动。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通过一段简短的话,描述了同学相处的重要意义,并引出本课的主要任务-------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在同学相处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主体部分共设“和睦相处防意外”和“课间活动注意安全”两个主题。教学过程:

每天早晨,伴随着灿烂的朝阳,倾听着清脆的鸟叫,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开展活动,多么幸福啊!可是,你知道吗?即使在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要让安全的警钟长鸣,请记住:“安全无小事”,处处要小心。同学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不相信吗?那就赶快读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吧。【故事一】

一天放学后,某小学两名学生小乔和小王在学校操场一起玩耍。小王把小乔当作靶子,取出自制的小弓箭放上小木棍玩射击游戏,玩得特别开心。可是,就在小王对小乔射第三箭时,悲剧发生了!尖尖的小木棍飞快地往前飞去,一下击中了小乔的右眼,小乔捂着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鲜血不停地从眼睛里流出来,小王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去学校找老师。老师们赶来后,立刻把小乔送到了医院,医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治疗。可是因为伤势严重,虽然花费医疗费6万余元,小乔的那只眼睛始终没有治好,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造成了终生残疾。

同学们,读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只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玩耍嬉戏,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乔的眼睛一辈子都无法看见光明,竟然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真是太悲惨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正是因为同学们拥有对危险的模糊认知能力、较差的防范意识、柔弱的体质和脆弱的心理素质,才导致了这一类意外伤害的发生。因此,为了使自己和同学们能够健康地、安全地快乐地学习、活动与生活,在校园内活动时,我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了解一些在校内活动时怎样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

小学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二、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

2005年10月31日19点多钟,某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19时50分左右,9岁的女生杨杨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顿时大哭起来。医务室的医生发现杨杨的两颗牙齿被部分摔断。“虽在医院进行了牙齿修补手术,但这次意外对孩子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十分担心。”杨杨的妈妈说。

同学们,这是一起偶然发生的普遍事故,可能在你的周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杨杨在课间休息时,自己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造成了两颗牙齿部分摔断的事故。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主要是杨杨没意识到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知道自我保护,又因为疏忽大意,不慎摔倒。另外,周围的同学没有进行及时劝阻和提醒,也没有站在一旁进行保护,所以造成了意外伤害。所以,在开展每一活动之前,我们都要想一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四、如何预防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

同学们,看了以上三个真实的案例,你是什么表情呢?是意想不到的惊讶,是吓了一跳的害怕,还是无动于衷、一脸漠然?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玩游戏、比赛、开展活动都是大家喜欢的活动,如果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开心,更加痛快吗?那么,如何预防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全体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校门口200米内,操场、实验室、厕所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请你先读读下面这首儿歌,再看看一些具体的建议。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扫地拖地不玩耍,擦门擦窗要小心。

1、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休息的地方,不是追逐吵闹的场所,因此不能在教室追逐吵闹,以免碰倒桌椅、碰伤身体。我们只能在教室里玩一些简单安全的游戏,比如下象棋、掰手腕等。走廊是老师同学走路的地方,更加不能追逐嬉戏,如果需要跳皮筋、跳绳、扔沙包,尽量到宽敞的地方去玩耍,以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

2、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上下楼梯时,大家都靠右走,就不会拥挤,不会发生相撞事故。在楼梯上追逐、奔跑,危险极大,是十分危险的,踩空或者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有的同学喜欢做从扶手栏杆上滑下来的游戏,更是错误的,容易失控摔下,造成意外伤害。

3、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在楼上教室学习的同学,要远离阳台,不能用凳子垫高在阳台上看风景,更不能空手撑着阳台栏杆往上跳,这样很可能一脚踩空造成危险。另外,不能随手往阳台外、窗户外扔东西,因为高高落下的硬物极有可能砸伤毫无防备的过往同学或者行人,造成意外伤害。

4、校内劳动守纪律,擦门擦窗要小心。

在校内劳动时,我们要遵守劳动纪律,不能边劳动边玩耍,特别是使用劳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以免工具伤人。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擦高处的门和窗户时,更要注意安全,不能为了把门擦干净就垫好几张凳子,也不能为了把窗擦干净就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

五、校内活动时致意外伤害后如何自救互救?

同学们,如果你或者你的同学在校内活动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教你几招简单的处理方法:

1、鼻子出血不要慌,塞入纱布就可行。

2、遇到扭伤或挫伤,马上冷敷有成效。

3、遇到皮肤有擦伤,迅速止血很重要。

4、遇到骨折不乱动,放平伤者送医院。

第 二 课 你的文具和玩具安全吗?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具的作用及其文具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隐患。

2、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3、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教学重点

1、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2、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找文具

1、找找自己的文具,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玩具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生汇报:

(1)你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特点?(2)如果将手中的文具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二、学生活动——文具分类

1、将自己组的文具进行分类

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类中感受文具存在的问题,收集信息。

2、汇报:你们组将文具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3、提问:从你的文具中,你知道了什么?

4、质疑:关于文具,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生活动——文具的危害

1、讲述:关于文具,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很多,下面 我们就集中了解其中的一个问题——玩具的潜在 危害。同学们,你们认为玩具都有些什么样的危害?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找找自己文具的毛病

3、课件出示——小博士的话

采用课件,让小博士的话提醒学生文具的主要危害,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

4、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文具存在三种危害:气味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荧光剂。

5、讨论:既然文具有这些方面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选择文具呢?

6、学生汇报、交流

7、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课 警惕病从口入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第四课 预防常见传染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3、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教学重难点:

1、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二、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三:传染病的预防:

1、预防流感: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

(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彻底消毒和深埋。(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等等。

(5)强化教室卫生。及时清扫,使教室、走廊整洁优雅,经常开窗,保持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新。

第五课 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防火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②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教学重难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课件、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象不久前发生在本班同学毛光辉家里的一场火灾、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引以为戒、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7)发现有老化爆皮的电线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要求他们换掉。

2、煤气的泄漏以及用吹风时造成的火灾。

3、小心使用打火机不让小孩玩弄打火机。

㈡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自救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几种逃生的方法。1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

①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2室内火灾、从窗户逃生。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4公共场所火灾逃生。5安全出口火灾逃生。㈢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XX市XX村XX路XX号、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XX)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㈣小结:(卡纸出示)(全班齐读)

遇到火灾:临危不乱、暗记出口。扑灭小火、不乱玩火。不贪财物、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㈤让经历过火灾的同学具体谈谈火灾时人的心理及行为、老师帮他们指出当时的误区。㈥总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㈦附板书设计:

防火自护 自救安全教育 ↓ ↓ 用电,煤气,雷电贴上卡纸上的小结

第六课 电老虎 乖乖虎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教学难点:

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教学过程

一、引言: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意识薄弱有关的。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二、案例聚焦

案例聚焦1:2006年某日上午10时许,上海政立路580弄12号一居民家中发生惨剧:一名年仅20岁的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不幸触电身亡。

记者赶到发生事故小区12号楼下,从知情者处了解到,20岁的小吴是一名技校在校生,昨天上午,小吴暑假休息在家,正在家中上网时触电。警方初步判定,由于天气炎热,因此小吴腿脚部大量出汗,他的脚无意碰触到电源插座,导致这起事故。

案例聚焦2: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中学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初三男生在翻越学校围墙出校时,不慎碰到围墙边的高压线,当场死亡。出事学生的亲属告诉记者说,出事的学生姓郭,今年16岁,读初三,是月塘乡砺山村人。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是:昨日上午学校开运动会没上课,小郭就想出校。但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大门已锁上,小郭于是就想翻越围墙出校,但在翻墙时触到了高压线,当场死亡。

从以上事例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活当中我们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必然会对我们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伤害。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现象和问题,你来判断一下他们做的对不对?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该怎么样解决?

三、现象分析:

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发现教室的电风扇上有很多灰尘,他便拿起湿漉漉的抹布去擦电风扇上的灰尘。

2、我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到同学因为台灯不亮正在用铅笔挑台灯的电线。

3、小华家的电线突然起火了,小华赶紧用水往电线上浇去,想把火熄灭。

4、小明在学校宿舍搞卫生,用湿的布擦电源开关了,你看见了,怎么办?

5、教室电源开关保险丝断了,你怎样做?

6、如果教室里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

7、有一位同学在教室触电了,你怎么做,为什么?

8、你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你怎么做,为什么?

四、预防触电知多少:(图片展示)

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

不可令电器负荷过重

选购有安全标志及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 电器要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

采用有活门设计的电源插座或万能插座 不使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 手湿时切勿触摸电器、插座

五、触电的急救方法(图片展示)

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肌肉痉挛,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触电的急救方法: 触电会造成人体伤害或死亡,发现人员触电应迅速采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

(1)切断电源;

(2)采用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3)救护人员穿着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再次摔倒;(5)未断电前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触电医疗救护方法 :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温暖处安静休息,同时请医生。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及脉博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坦通风处所,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请医生。

3、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来急救,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泼冷水。

4、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搬的原则,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对心脏进行挤压救护直到经医生诊断确已死亡为止。

5、人工呼吸用口对口吹气效果较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塞气流,便于吹气急救。

六、总结:怎样防止触电?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七、我校学生校园安全用电指南

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如需要安装、修理电器设备和电灯等用电器具时,应由电工进行。

2、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如教室的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3、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关电源;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如我校班级内的饮水机电源,放学时值日生一定要拔掉电源,以防出现意外。)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呼叫医生尽快来急救。

6、不要爬电杆或摇晃电杆拉线。

7、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10米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同时,要设法看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8.若电线着火了,首先切断电源;如果不能停电,应用盖土、盖砂的办法救火,千万不要用水灭火,以防触电。

九、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意外触电事故,一定不要慌张,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一定能化险为夷,遇事一定要镇静、冷静!

第七课 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防震减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 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练

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当地震来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安全地带。五.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四.课堂总结

第八课

如何应对溺水意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溺水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游泳的危险性,尽量避免到河流,池塘等危险地方游泳。2.通过对溺水意外知识的学习,学会应对溺水意外,能做到不慌不乱,冷静对待溺水意外。教学内容: 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江西教育出版社:重开经典之门 篇6

25周年,对一个单位来说,是枝头长出鲜果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

2010年,江西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江西教育社)成立25周年。历经25年耕耘和积淀,江西教育社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近年来更是如同踩上了“风火轮”,实现了加速度发展,已成长为一家有责任感、公信力、美誉度的现代出版企业。

日前,记者走进了这家与千年名阁滕王阁比邻而居的出版社,专访了这位从文脉书香千年传承的“才子之乡”临川走出的社长傅伟中。傅伟中行云流水般的谈话,对出版洋溢的激情和深远的思考让记者耳目一新惊喜不断。在傅伟中看来,出版是经世致用的哲学,对文化价值与文化品位的追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切实地带来经济效益。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每每面对前人满意的笑容,迎来同仁由衷的评价,傅伟中总是借用牛顿的一句话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我这绝非谦辞而已,那是要时刻提醒我们社里的每一位员工,既不要忘记尊重和敬仰前人干事创业的雄心和可圈可点的业绩,也不能忘记我们基业长青的传统和薪火相传的责任。”

25年来,江西教育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和舆论导向,坚持“服务教育,传播知识,繁荣学术,创造特色”的办社宗旨,不断锐意进取,勇于超越自我,建社以来出书8000余种,累计印数9亿余册,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约400项(次),实现了国家级三大图书奖“满堂红”。其中,《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荣获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季羡林文集》(24卷)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国教育魂》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陈景润文集》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荣誉奖,《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文化语言学》、《中国心理学思想史》、《长江文化史》、《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史画》、《梵竺庐集》、《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分获第六、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化学史》摘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撼动的情与魂》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特别奖。

江西教育社连续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良好出版社”称号,并连续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江西省文明单位”。

傅伟中对记者提出的“发展加速度”很认同,他认为,尽管发轫之初规模较小,但是力量在凝聚,假以时日,必将风雷云动。

25年来,江西教育社积累了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口碑和坚实的财力。25年来,江西教育社提炼了腾飞的燃料、凝聚了崛起的力量。

“重开经典之门”的三重深义

傅伟中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多年,对新闻出版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新闻出版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而是经世致用的哲学,始终和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因此,出版必须以发扬教育为己任,以弘扬文化为己任,并在时代脉搏下考量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否有积极的作用。

哲人说,播下一种思想将收获一种行为。2004年,傅伟中从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机关来到江西教育社,他认真研究了国家的出版环境和教育社的出版状况,创造性地提出“重开经典之门”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傅伟中心中的 “重开经典之门”具有三重深意。

“重开经典之门”表达了新闻出版人对经典出版的怀想、敬仰、追慕和传承之情。经典出版自古有之,孔子、老子的著作都是传承而来。孔子述而不作,有3000弟子72贤人,他们把孔子的话记在竹简上,是为《论语》,这叫传承。2000多年来,《论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作用,足见传承的重要。当代出版人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对传承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重开经典之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教育出版应该起到何种作用?傅伟中认为教育出版社应基于现有的出版社特征,在出书范围上有所选择。“我想,畅销书不是我的选择,我们要集中精力做一点能够传之后世、功在当代的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上应有所作为。”

“重开经典之门”是基于现在绝大多数教育出版社现有的规模和教育的现状所作出的判断。江西教育社是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出版社,有着自己的文化追求,出了大量的文化类图书,比如《季羡林文集》、《王元化文集》、《王云五文集》等学术经典图书,以及大量的辞书工具书。“江西教育社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出版进程中,我认为是有着冷静的思考,知道现在和未来要做什么,为此,我提出了‘重开经典之门’的出版理念。”“重开”也表达了三重意思,一是指江西教育社过去就有经典出版的传统;二是表达了传承经典文化的温馨的意味,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严谨的学术追求、三是表达了作为教育出版人对经典出版的追求。

“经典是可以创造的”

在经典出版方面江西教育社这几年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工作傅伟中如数家珍。他在给记者讲述时每项都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但记者仍是能感到他提到的这些图书厚重绵长的文化气息,只不过他举重若轻罢了。

2006年,江西教育社重印了《季羡林文集》,在北京举行“季羡林文集重印大赏暨重开经典之门”发布仪式,正式打出“重开经典之门”的旗号。2008年,江西教育社开始出版《王云五文集》。王云五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事业和中国现代文化传播事业,主持出版了各类图书两万多册,他发明的“中国图书统一分类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也都是具有影响的创造性精品。《王云五文集》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总规模约700万字,拟分11卷共14册,计划今年出齐。《豫章丛书》是江西教育社在“重开经典之门”的理念指导下的又一套精品力作。《豫章丛书》为清代光绪年间及民国初期编撰辑印,是江西地方文献中卷轶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古籍丛书,共129种,所收古籍无一重复,收罗了较多的明清善本,囊括了辛亥革命以前江西籍人士的大部分典籍,绝大部分未曾单本刊行,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这次重新编校出版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几代古籍研究的劳动成果。《鹅湖学术丛书》则是一套收入深度原创性学术专著的开放性丛书,内容偏重于人文而扩大至整个社会科学,丛书以800余年前盛极一时的“鹅湖之会”命名,旨在发扬“其藉争鸣以激荡思想、繁荣学术之优良传统,终使学术健康昌明”。该丛书接续于久远厚重的人文传统,着眼于现实坚韧有力的学术建设,并深深期许与未来别开新局面的文化前景。目前,江西教育社正在推出以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手稿》为代表的一批向中国现代小说经典名著敬礼之作。

经典必须传承,经典也可以创造。在经典出版方面,江西教育社并不排斥教材教辅,他们深谙“经典”诞生之路——创意和品质是唯一保证。纵观国内外,教材教辅可以创造经典,它传播山高水长,影响润物无声。江西教育社在打造经典教材教辅方面花足了力气,做足了文章。去年,联合民营出版力量打造的《绝色中文》实现实物输出欧美,码洋达80万美元,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总署将该书“走出去”情况向中央领导报送了《要情简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曾予以了重点报道。今年,《绝色中文》更上一层楼,更名为《朗朗中文》,已列为国家汉办和孔子总部“YCT二级适用教材”并实现实物输出,面向欧美地区发行。

江西教育社倾力打造的8大系列30个品种的“小学生实用工具书”一经问世即引发畅销风潮,仅在王府井书店一个门市的销售每月即达10000多码洋。它是一套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的各项规定,专为小学生课内外使用而选编的一部全国通用标准字典。这套字典与传统字典的区别在于,它具有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图文并茂、版式新颖等特点,随文选配精美卡通插图,使小学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词目的含义,增强其阅读的趣味性。尤值关注的是,《小学生标准字典》和《小学生标准词典》是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9年最新公布的《语言文字规范》编写而成,也是目前市场上“规范”出版的第一批“标准”字典。据开卷统计报告,这套学生工具书市场零售排名高居全国第3,单品种销售量名列全国第二名。

“文化使命与商业理念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傅伟中认为,做出版,激情和热爱是第一位的,成就感是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在江西出版圈,傅伟中是有名的“点子王”,他经常半夜给出版社中层打电话,和他们探讨新思路、布置新任务。“我力求把文化使命和商业理念结合得更好。”注重价值导向、重视选题质量是江西教育社图书经营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傅伟中说:“出版讲究内敛,新闻讲究爆发力,我有4年的新闻工作经历,曾做过4年《都市消费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因此能把出版的内敛和新闻的爆发力结合得比较好。”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后,还要细化目标,傅伟中到江西教育社后每年提出一个让大家耳目一新的细化目标的口号,今年的口号是“让更多的人力资源变成生产力,让更多出版资源变成人民币。”傅伟中说:“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我们一直在超越自己,但我们从未被别人超越(在江西省内)。现在全国教育社在分化,许多社有文化使命感,但商业运作不畅,导致大量库存,甚至出现负资产。”

“把文化使命融入商业追求,把文化做成产业”是江西教育社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在傅伟中这一出版理念的指导下,江西教育社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品牌延伸活动。其旗下的疯狂英语杂志社策动了“《疯狂英语》实验班”项目,为首批10个班签约授牌,目前正与有关公司研制将数字笔识读技术运用于《疯狂英语》,并将与大专院校合作创办“疯狂英语”语言培训学校。更为可喜的是,《疯狂英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列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举办经营性培训活动。每年举办的“三清山有约”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观摩活动,都会吸引近千名教师参加,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紧密配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江西教育社正在制作一部小学德育辅助教育资料《红色动漫——小酷弟与魔术猫》,这是探索德育教育和数字化教材的一次创新尝试,目前该系列动画片的制作进展顺利。

早在2006年,江西教育社就整合出版资源,把旗下所有教辅品种统一冠以“芝麻开花”的标识,着力把“芝麻开花”打造成中国教辅领先品牌,做“品牌教辅的研发者、有效学习的倡导者、提高成绩的助推者、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与此同时,江西教育社多领域发展,多方介入其他出版业态。比如联合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重组教辅类报纸《课程导报》。如今,江西教育社除传统图书出版外,电子、音像、网络、报纸、期刊6种出版业态齐全,初具规模。目前,江西教育社的竞争力、影响力在全国同类出版社中位置不断前移,并始终保持了在江西省内各出版社中综合实力的领先地位。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出版 篇7

据《解放日报》消息, 经过全国教育理论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历时十二年的磨砺, 列入首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昨天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教育专业百科全书, 填补了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一项空白。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任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共分四卷, 700余万字, 1100余条条目, 涵盖二十多个教育学分支学科和领域。全书以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议题, 以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立目原则, 通过辞书的形式,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深度诠释教育学科基本理论, 总结历史经验, 介绍最新教育研究成果。全书除了1100个条目检索点外, 还从释文中选出隐含术语、概念、学说、学派、论题、制度、历史沿革、法律法规、文献名、书刊名、人名、机构名、事件等7000余个知识点和资料单元编制成内容索引, 成为该书的一大创新亮点。此外,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附录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权威性。其中, “中外教育大事年表”选收了有史料记载到2012年间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发生的3600余件大事件;“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共收录了与教育有关的3300余个外国人名。

教育科学出版社新书速递 篇8

作者:袁振国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 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质量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质量观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导向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标准对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书不仅梳理了教育质量与教育质量标准的相关政策与理论, 而且从国际视野分析了国外教育质量与教育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对我国教育质量标准的实践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第1卷) ——两岸互动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

作者:潘懋元主编史秋衡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系列是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的系列丛书。丛书每年选取不同的主题, 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本卷以两岸互动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为主题, 论述了新阶段下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合作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策略, 探讨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与政策、组建跨区高校战略联盟、高等教育人力培养新模式、台湾招收大陆学生政策对两岸教育的互利性、两岸高等教育资源分享、共创双赢的互补性等问题, 为两岸互动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4辑》

作者:丁刚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系列每辑选取几个研究问题, 对当前中国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重点进行分析, 旨在提供一个对话的中介和共享的学术平台, 从不同的角度并以多元的话语方式来观察中国教育。

本辑文章丰富, 各有特色, 既有从教育对职业妇女的影响角度阐述上海编织艺人冯秋萍等人的故事, 也有对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困境的深入思考;既有对流浪儿童生活状况、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也有尝试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改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些研究视角不同、风格不同, 但都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教育发展评论 (第3卷) 》

作者:褚宏启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教育发展评论》是为提升我国宏观教育发展研究水平而搭建的高水准学术平台, 其根本宗旨是:改善中国宏观教育发展研究的知识状况, 提升中国教育发展的实践水准。

《教育发展评论》主要关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 旨在呈现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 引领我国宏观教育发展的研究趋向, 探讨我国教育发展的独特路径和战略重点, 深入研究促进中国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制度安排, 为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智力支持。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第2版) 》

作者:内尔·诺丁斯著 于天龙 译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经过十余年教育改革的洗礼, 我们发现《学会关心》比它刚出版的时候更具有现实意义。重拾这本划时代的著作, 内尔·诺丁斯再次将关心思想引领到教育改革辩论的前沿。在第2版中, 诺丁斯为我们再次描画一个崭新的教育蓝图。在这个蓝图里, 学校教育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优长, 这些优长应该在一个充满关心而非竞争的环境里得以培养。如果我们少谈一点责任, 多讲一下关心, 那么我们可以在一个教育系统内同时包容传统与进步教育的精华。这样做对所有人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有利无害。

《中国教育经济评论2010》

作者:武德昆 曲绍卫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1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中国教育经济评论》从中国教育经济理论发展的视角, 探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主要观照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基础教育投资、职业教育投资、成人教育投资以及中外教育投资比较等研究领域,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与咨询服务, 力求成为国内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国际学术交流沟通的渠道。

《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 (2005~2010) 》

作者:王蓉 主编 魏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2月

定价:68.00元

浅论网络教育出版 篇9

1 当前网络教育现状

当前中国的网络教育可谓发展得风生水起。网络教育也称为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仅20年时间,以年环比增长18%左右的速度飞速发展,到2014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就达到1096亿元。李克强总统在15年两会上提出以“互联网+”带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号召,教育产业的“互联网+”更是引人注目,网络教育、数字出版的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等)甚至创下了中国股市史上最高股价,可见全社会对网络教育的强烈看好。

2 传统出版业的应对策略

传统出版业要在网络时代赢得生存空间,需要从观念上打破行业界限,把出版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来发展,与信息产业融为一体。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开始了电子电信业和传统传媒之间的兼并重组。在我国,出版和教育产业经过长期整合,2014年出现了中国网络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的网络教育—出版集团,开始把出版业和教育业很好地融合在信息产业中。

这种融合是出版业的趋势,出版社必须要加强网络出版。自1995年中科院的《神州学人》杂志首次发表了电子版的期刊,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出版的序幕以来。至目前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的速度很迅速。现在网络出版主要以四种形式在发展:第一种是简单出版,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第二种是数据库出版;第三种是多媒体出版,即流媒体出版,是把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素材融为一体的出版形式;第四种出版形式是混合出版,它更有发展前景,即把简单出版和多媒体出版混合,同时特别强调互动、沟通、交流,形成一种带有社区氛围的传播出版形式。

3 网络教育的发展对出版产业的影响

网络教育的发展对出版产业是个极大的机遇。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开发出了大量的网络教育读物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网络出版中的混合出版,强调互动和交流,和教育的本质相得益彰。另外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网络出版产业高投入收益慢不同,教育网络出版具有高赢利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网络教育用户消费需求专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流通快速、成本低廉、投入产出比例高。在传统出版时代,教材的出版就是出版社的赢利“奶牛”。在网络时代,网络教育出版也将成为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4 出版机构的发展方向

在如今国内教材教辅出版市场竞争惨烈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出版机构也到了关注网络教育出版,追求出版业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了。网络教育出版业将会成为投资和产业的热点,要做好网络教育出版,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发适应网络教育形式的网络教育出版产品。“传授、互动、沟通、交流”是教育的基本方式,这就要求网络教育产品不能仅是枯燥的文字和声音,要根据具体学科及教学内容的需要,用非线性编辑设备把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各种素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网络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授课与学习在时空上的分离,这种时空分离使师生间的互动变为非实时。所以产品需要提供大量的支持性资源,比如习题库、补充资料、参考书目等,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教材之外,可建立论坛,让师生互动,消除学习的非实时性。总之网络教育出版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才能避免进行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才能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产品。

第二,利用网络的宣传发行优势创建畅通的发行机制。网络教育出版产品也要和传统的出版物一样建立完善的宣传发行途径。当前,网络宣传和电子支付手段的成熟,使网络本身就具备良好的推广发行基础。网络教育出版产品可乘这股“互联网+”的东风,以“互联网+宣传+发行”的方式,以低廉的成本扩大市场。

第三,重视合作,提高网络教育出版物质量。国内网络教育出版的发展时间不长,市场上难免鱼龙混杂。要推出高质量的网络教育出版产品,就要重视和相关的出版社和院校的合作,实现技术、市场和学术的三方共赢,有利于合作开发出符合网络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优质的网络教育产品,这当然也需要各方认识到网络出版的重要性,在人员、设备、经费等上面给予支持,使其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育出版社 篇10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图书的演变故事标准和计量概念认识、图书演变史和图书质量知识介绍、图书编辑体验动手活动和出版社实地参观讲解。在知识讲座中, 授课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图书的演变故事》《图书宝宝诞生记》《图书的构成及图书背后的故事》三个小知识课堂, 以及各种游戏与互动, 寓教于乐, 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 有效地接收知识;在“编辑小达人”角色体验活动中, 同学们积极参与, 将之前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体验了责任编辑、装帧设计、审校等图书出版工作角色,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参观出版社环节中, 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编辑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 还了解到了现代快速打印和3D打印等出版新技术;最终, 每位同学还获颁了“编辑小达人”荣誉证书。

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唯一的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本次活动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对参与活动小朋友的采访中, 大家通过稚气的语言表达了对图书知识的热爱和对活动的兴趣, 尤其对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和3D打印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长们纷纷表示, 通过这种互动、实践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了解图书质量知识很有必要, 并表达了以后继续参加类似活动的意愿。

上一篇:建立专业发展导向机制下一篇:现场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