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2024-05-05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精选十篇)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1

关键词:大型设备,本量利分析,运营效益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励, 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 对医疗设备的高、精、尖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为医院提供可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避免产生重购置、轻管理, 重数量、轻效益的后果, 这不仅需要对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前的预期效益进行有效的可行性论证分析, 购入后还需要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益进行跟踪分析, 从而为医院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配备, 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某家省级三甲医院的CT、MRI设备的2012年和2013年的运行数据为基础, 采用本量利分析法对医疗设备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分析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分析对象

由于医院的大型设备在放射科使用较多, 故选取某三甲医院的两台螺旋CT和两台MRI设备为分析对象。设备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 研究方法

由医院的收入系统统计相关设备产生的收入, 成本数据取自于医院财务科的成本核算系统, 工作量的数据来自于病案统计室的统计表。此外由放射科提供每台设备的开机时间及人员配置情况等相关资料, 采用设备运行的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分析。

本量利分析方法也称为CVP分析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 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 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 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二、设备收入与成本数据的采集

(一) 设备运行的收入数据采集

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直接收入数据由从医院HIS系统取数的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按收费项目提取, 而其他放射科产生的共有收入则根据设备年工作量和项目收费标准分摊计入, 最终由财务人员再对不同计算口径的信息系统产生的收入多次核对后产生, 以此确保收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 设备运行成本数据采集

设备运行成本范围的确定, 以全成本的理念进行计算, 即包含设备运行的直接成本, 也包括了分摊的间接成本及资金占用产生的机会成本。设备运行所有的支出, 按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各类支出费用的经济性质, 结合医疗设备成本的特殊情况, 最终设备的总成本包括以下十项:设备折旧费、设备的保修费用、设备日常维护费用、人员经费、卫生材料、房屋折旧、水电能耗的分摊费用、日常办公费用、管理费用的分摊和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包含设备的折旧费、设备的保修费用、房屋折旧、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 (见表2)

1. 设备折旧费。

按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 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 在预计使用年限内, 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本文选用的是平均年限法。并按规定的医用磁共振设备和医及X线设备的折旧年限为6年计算。

2. 人员经费。

指设备运行科室各类岗位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各类津补贴和社会保障费用等。按各个项目开展所需各类工作人员的人数, 结合各个设备工作量进行分摊。

3. 卫生材料费。

包括直接用于医疗服务活动但不可单独收费的各类一般卫生材料 (如一次性注射器、液氦等) 和按物价部门规定可以单独收费的各项专用卫生材料。

4. 日常维护发生的其他开支。

如设备运行运程中消耗的其他材料, 以科室领用发生数根据工作量进行分摊;发生的水电能耗等每台设备功率及工作时间进行分摊计算;房屋折旧按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进行分摊计入;日常发生的办公费用由财务报销金额与人员数进行分摊。管理费用则按科室人数分摊, 项目内部按设备工作量分摊。

5. 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

投资额的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某设备时放弃的可由该资金投资到其他方面而产生的最大的收益。本文的机会成本是在假设不存在资金使用冲突的条件下, 把购买设备的资金以银行一年期的利率存入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 (假设:一年期存款利率3.5%) 。

三、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大型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法来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工作量来评价, 盈亏平衡点工作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则等于单次收费水平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假设在2012年和2013年CT与MRI未发生任何不可测因素, 本文对医院CT、MRI的经济效益进行本量利分析。 (见表3)

注:假设MRI1.5仍有设备折旧, 则设备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7.04%和15.32%。

本量利分析中安全边际率越高, 经营风险越小, 运行效益越不错。由表3可以看出, CT与MRI设备2012年和2013年都有盈利, 其中MRI1.5的安全边际率最高, 两年的平均安全边际率为82%左右;CT40排的投资收益率最高, 两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5%左右。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 双源CT128投资成本是CT40排的3倍有余, 但安全边际率比后者低45个百分点左右、投资收益率却是后者的8%-18%。主要是CT双源128投资额高, 相应的折旧、年保费及机会成本就高。另外MRI1.5在计入折旧后的投资收益率与MRI3.0基本持平, 两年的平均数为16%。但进一步分析MRI3.0可以看出, 两年的单位边际贡献基本持平的情况下, 由于2013年工作量增加15%, 使单位固定成本下降近24%, 设备的投资收益率上升近6%。

四、分析结论及建议

(一) 加快设备的运转, 提高工作量来提高设备投资效益

由于公立医院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是由物价部门统一核定, 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设备使用, 提高设备的运转, 增加工作量, 摊薄单位工作量的固定成本, 提高投资效益。

(二) 在单位收费水平核定的情况下, 单位边际贡献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

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人员的排班、岗位及每人次的检查时间;尽量减少卫生材料的消耗;提高设备的维保效率, 减少额外的维修费用。

(三) 任何大型设备在购置前, 必须进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分析, 充分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作为医院的管理层根据医院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层面上, 有规划、有目标地配置医院大型设备。首先, 医院在做出医疗设备投资决策时, 除了要考虑设备的科技性及先进性给学科发展带来的影响外, 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其次, 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分析, 为设备的购置提供科学依据。

(四) 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

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技术的高低不仅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也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医院检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 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探析──以核磁为例[J].财会通讯, 2012, (12) .

q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保养及维修制度 篇2

(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

1、本制度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根据维修工程人员分工而将上述设备分为:

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呼吸、麻醉核医学、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呼叫及常规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二)设备保养管理方法(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使用厂家的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设备科请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

(三)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1、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

2、使用科室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

3、科室使用人员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

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应及时通知设备科,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科室应及时向上级分管领导汇报。

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科室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

7、文件档案实行使用科室负责人保管方法。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

8、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科室人员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四)维修及保养工作的落实及监督

1、科室使用人员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科室负责人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

2、设备科不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使用科室的意见及建议。

3、工程技术人员下修及保养工作结束后,需填写工程登记表,在表中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结论。并由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签字确认。

设备科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之我见 篇3

【关键词】 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6-01

由于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被投入在临床治疗中,一方面可以为患者谋取更多福利,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医院的建设。但是在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这是受到来自内外部环境影响而造成的[1]。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对于医院来说意义很大,文章结合多所医院目前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具体使用情况,重点探讨提高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方法。

1 我国当前医院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购置不合理 医疗设备直接接触到患者,其可以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此,医院在大型设备购置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医院的需要以及是否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危险。可是在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购置的部分大型设备具体使用率不高,因此而产生资产配置不得当的现象。该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部门申请购置设备时,设备管理者工作不到位,忽视对实际情况开展调查就匆忙批准,所以造成大型设备购置不合理,不仅浪费资金,同时还造成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

1.2 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由于医院经济收入大部分来自临床医学,医院通常非常容易忽略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因此其在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最后造成管理人才不足。另外,医院现有的管理人员大多数具备很低的专业水平,在管理过程中,不可以对资源做出优化配置,使得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较低。

1.3 设备使用不到位 通常来说,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会花费医院的一大笔资金,所以医院在设备购置回来后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就投入在临床使用中,目的在于尽最大的努力将成本收回来[2]。所以出现设备功能不可以充分使用现象的几率非常大,再加上相关人员对于设备认识不高,尤其对于比较昂贵的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不懂得如何使用设备而产生重新购置的状况,因此而造成医院资金不断流失。

2 提高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方法

2.1 科学成立设备购置制度 由于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购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仅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医院的资金。因此,为了保证医院可以购置合理的设备,医院应该成立有关的购置制度,严格把关。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制度内容申请,并且在管理人员详细了解调查后才可以购买,从而避免产生盲目购置的现象。另外,医院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来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多比较几家厂商提供的设备质量,保证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设备。医院采购科应该严格要求报销情况,不仅需要发票,同时还要求具备申请单、入库单以及审批文件,资金过大时还应该具备合同,才可以报销。医院制定合理的购置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盲目现象发现的几率。

2.2 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高低与管理人员水平息息相关,医院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的管理队伍,一方面可以确保医院拥有的大型医疗设备可以得到合理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效益,使设备可以给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医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7个方面:①大力倡导工作人员开展自主学习。②提高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通过锻炼增加个人专业知识。③给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④与层次相同的医院建立相互合作关系,确保双方可以互相观摩学习。⑤加深与设备供应商的交流,派遣管理人员到供应商处学习有关技术。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多能培训,并且在医院中开展轮岗制,确保人才优势可以在最大范围上得到发挥。⑦给管理人员提供计算机培训机会,使其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从而发挥其长处。医院需要对人才开展全方面的培训,使其专业水平得到增加,进而能够对大型医疗设备开展有效的管理。

2.3 构建设岗位责任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医院应该合理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和权限明确到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部门中,从而使得各个岗位,各个部门均可以承担责任。财务科是设备管理作用最大的部门,其应该对医院具备设备的总额开展科学的管理,对各项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因此产生各个科室承担责任的效果[3]。另外,设备科如果出现人员调动情况时,需要和财务科做好固定资产数目核对工作,核对正确后才可以移交,这是为了确保资产管理工作不出现差错。

2.4 提高设备报废管理水平 在医院大型设备管理环节当中,设备报废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部门提出设备报废申请之后,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对其进行鉴定,直至确定设备可以完全报销后,再填写有关的表格。对于性能不符合临床需要并且没有办法修复等已经老化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向上级申请淘汰;放疗设备申请淘汰时,为了防止出现放射事故,管理部门应该寻求本地疾控中心放射源管理部门的帮助,对设备开展检测,然后按照有关结果,对设备做好合理的处理。

3 結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对大型医疗设备开展管理不仅耗费物力、财力以及人力,同时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以及涉及到技术与经济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看到自身设备管理存在的缺陷且进行调整,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从而使其大型医疗设备可以服务于临床,为患者带来福利的同时还能够加快医院构建速度,进一步给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确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艳辉.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院内租赁[J].医疗装备,2011,10(04):225-226.

[2] 张晓玲,张京伟.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06):123-124.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4

为了实现居民健康及卫生服务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深圳正在筹建多家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并进行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如何使筹建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降低行政、经济、时间和人力成本,为全市乃至全国医院筹建提供参考,是卫生行政部门面临的任务。

本研究论文为2009年深圳市科技项目(医疗卫生类)《深圳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筹建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研究》课题的子项目。本课题试图总结深圳滨海医院筹建的流程,并进行成本核算,全面分析深圳大型综合医院的筹建程序和成本,探索适合深圳的最优化医院筹建方案。

目前,项目的资料分析、整理、统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阶段主要工作是分析整理各种研究结果,编写《深圳市大型综合医院筹建指引》。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用设备在理论、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急重症抢救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用设备作为体现医院综合实力,衡量一个医院诊治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已普遍受到重视。如何科学规划医用设备配置,发挥设备效益,服务于医疗技术发展,是医院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

笔者所在的滨海医院是深圳市“十一五”期间兴建的最大公立医院。医院定位为能够满足深圳、港澳及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需求,具有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为192001.76m2,总建筑面积为352478.43m2,拟设床位2000张,可容纳日门诊量约为8000~10000人次。医院科室设置按“诊疗中心+重点学科”模式,设置20个临床医疗中心、12个医技中心及VIP诊疗部。其中,将安排300张VIP病床,专门面向深圳、港澳台和周边地区居民高端医疗服务需求。自2008年6月5日动工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主体建筑已封顶,正在进行安装工程建设,计划于2011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一所新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医用设备规划方面,既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又应该树立世界的眼光和发展的意识,体现前瞻性和先进性,突出体现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院的定位;既要优先发展和配置常规医用设备,又要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防止超前引进;既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要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符合诊疗规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 设备总体配置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医院医疗需求、发展规划和土建工程进度等情况,结合国内类似的大型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情况,在广泛收集设备生产厂商的有关信息和相关产品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和运行成本预测,通过组织市内外各临床科室医疗专家及医疗设备管理专家论证会,对拟购置的医用设备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明确各科室分期购入的医用设备内容、数量、金额及实施进度,满足投资决策和实施采购工作的需要。

此外,考虑到医院床位开放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医院的人才引进也在规划中,临床科室的设备需等待学科带头人引进后才能最终确定。因此,设备的配置规划须遵循“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在满足开业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超前考虑医院未来学科的发展需要,使医用设备规划与医院建设及运营计划相衔接,确保医院运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分期规划配置思路

2.1 与医院运营相结合

为使医用设备规划与医院建设运营相衔接,确保医院运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我院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分为三期实施,每期设备按照医院床位和业务规模的需求进行配置(见表1)。

2.2 与医疗业务规划相结合

医用设备数量多、投资大、构成复杂,为使分期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应在明确医院每期开设的科室(中心)、床位、各类病房、医疗房间等的医疗业务需求后,再分别进行设备配置规划。

2.3 优先规划首期,同时预留过渡期

首期开设的600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框架,因此,在分期规划时,各类常规设备及必备设备必须在首期优先配置。另外,考虑到医院的床位是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从600床增加到1200床再到2000床,中间有一段床位逐渐增加的过渡期。因此,在规划时须考虑预留过渡期的设备需求,部分设备规划数量应酌量增加。

3 各科室(中心)设备规划

3.1 临床医疗中心设备规划

我院下设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泌尿生殖疾病诊疗中心、代谢疾病诊疗中心、围产医学中心、神经疾病诊疗中心、骨科疾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女性疾病诊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眼耳鼻喉医学中心、婴幼儿疾病诊疗中心、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心、血液病诊疗中心、整形修复医学中心、危重病医学中心、麻醉手术中心、急诊中心共20个临床医疗中心,下设住院病区和门诊两部分。

3.1.1 住院病区。各护理单元设备按每期规划的床位、各类病房和护理单元数量,参照表2标准配置。

各护理单元均设有监护室、治疗配药室等,按照不同专科的诊疗护理需求配置相应设备,相关设备按各科病房的床位、护理单元的分期设置情况进行配置。

3.1.2 门诊。

我院共有28个门诊(手术)分区,各分区内又包括诊室、治疗室、检查室等功能用房,按照业务需求配置相应的诊疗设备。

3.2 VIP诊疗部

VIP诊疗部由VIP门诊区、VIP体检区、VIP康复保健区(含水疗室)、VIP病房组成。VIP病房包括:VIP国际医疗服务病房、VIP内科病房、VIP外科病房、VIP高级病房、VIP康复病房、VIP肿瘤病房、VIP妇科病房、VIP家化产房、VIP心血管病房、VIP ICU/CCU病房。

3.3 医技中心设备规划

医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医疗中心开展各项临床业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是临床的辅助科室。因此,医技中心的设备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受临床科室学科现状和重视程度的影响。

我院各医技中心设备配置参考深圳市内几家三级甲等医院(如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及国内同类医院的医技科室设备情况,经市内外各医疗专家及医疗设备管理专家的论证后进行配置。分期规划根据科室(中心)开设计划及床位配置比例,结合首期优先原则进行配置。

我院设置体检中心、临床影像诊断与治疗中心、核医学中心、内窥镜诊疗中心、功能检测中心、临床医学检验中心、血液供应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药剂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医疗设备中心共12个医技中心。其中,体检中心设备由影像检查、临床检验、耳鼻喉科检查、眼科检查、超声、心电图等设备组成;临床影像诊断与治疗中心主要设备包括CT、MRI、DSA、数字化胃肠机、数字平板X线摄影机等设备;核医学中心内设有PET-CT、SPECT各一台;内窥镜诊疗中心规划内镜室18间,含支气管镜室、胃镜室、肠镜室等;功能检测中心设置超声诊断仪、脑电图分析仪、肌电诱发电位等设备;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含病理科)设置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系统等设备;消毒供应设备由大型全自动清洗消毒系统、高温灭菌系统、低温灭菌系统、纯水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

3.4 大型医用设备规划

此处所指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录的设备,在进行规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数量少,投资大;(2)占地大,对配置设施要求高,需要与土建统筹考虑;(3)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控制,对医院的规模、等级和业务量有具体要求。

考虑到卫生行政部门对配置相关设备的条件,部分设备无法一次通过审批。因此,本次规划参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卫办规财发[2005]64号)、《广东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基本要求》(粤卫办[2008]70号)、《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2010年)》(深府[2003]59号)等标准对有关大型设备配置台数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4 分步实施计划

我院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工作总体分为前期工作、一期设备配置规划、二期设备配置规划、三期设备配置规划四个阶段,由2009年9月开始,预计至2013年结束,工作跨度超过四年。

4.1 前期工作阶段(2009年9月~2010年4月)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考察、调研、论证,进一步落实各项设备具体要求,并制定设备采购实施细则,为设备招标采购打下基础。

4.2 一期设备配置规划(2010年5月~2011年7月)

一期设备是医院开业的基础,正常运营的保障,既要与土建工程相衔接,又要满足保证医院按时开业需要,须统筹考虑、抓紧实施。初步计划由2010年5月开始进行设备需求的汇总、采购实施,于2011年7月前完成。

4.3 二期设备配置规划(2011年8月~2012年7月)

二期设备配置规划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根据运营情况补充急需设备,另一方面根据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购置各学科设备。注意收集医院运营过程中设备使用和需求情况,根据医院运营状况、学科建设要求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规划,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4.4 三期设备配置规划(2012年8月~2013年12月)

三期设备配置规划在二期规划的基础上,继续调查各科室设备使用和发展情况,对各类设备进行补全、完善。

5 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体会

5.1 分期规划实施,正确处理基础建设和超前发展的矛盾

医用设备是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物资基础和技术条件,越是基础性设备,其通用性越强、影响面越大。而新技术项目和高技术附加值项目,越来越多地依赖高、精、尖技术设备。所以,在新建医院的筹备阶段,重点学科的发展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基础设备和专科性强的特殊设备形成矛盾。合理的分期规划实施,平衡设备需求的缓急,优先考虑常规设备,再逐步考虑高、精、尖端设备和特殊设备的添置。对于不同类别的设备,首先考虑诊断设备,其次考虑治疗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辅助设备。选机定型要立足于国产设备,其次考虑中外合资设备,适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于可能产生突破性成果、预期效益巨大的技术项目,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要抓住时机、特事特办、果断决策。

5.2 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和重点发展的关系

大型综合医院,各科系间均衡协调发展,是医院建设的理想模式。在论证医用设备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均衡发展。在医院正常运营后,具体制定年度设备配置计划时,要重点分析各个学科在技术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性,把本年度可利用的有限经费,用于选购最急需的、最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项目需求上,最大限度的提高使用效率。突出重点学科建设、突出先进技术项目和突出保障能力建设,是确定资金投向的基本原则。

5.3 设备规划与医院数字化相结合

根据我院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在满足医院建设发展和市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总体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运用最新和最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医疗资源进行通盘的规划、设计、整合,配置合理且性能优化的数字化医用设备,通过宽带网络将其与数字化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数字化电子影像系统全部纳入到一个系统平台之中,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实现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保健、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数字化和现代化,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

摘要:本文阐述深圳新建的大型综合性滨海医院的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思路和过程,通过对规划方法 的讨论和问题的思考,最终实现医用设备配置符合医院定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综合医院筹建,医用设备配置,医疗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 侯明晓.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促进效能发挥[J].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6):66-67.

[2]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建设指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3] 陈云红,翟向东.近三年我院A类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分析[J].东 南国防医药,2004(1):23.

[4] 缪连英.卫生装备技术配置评估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 的意义及其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9(3):49-52.

[5] 崔泽实,等.卫生技术装备之功能配置管理[J].中国医院管 理,2004,24(7):17-20.

[6] 张志锋,等.医院卫生资源结构优化配置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 学报,2005,26(11):1226-1229.

[7] 张前德.卫生资配置中应注意协调好几个关系[J].江苏卫生事 业管理,2004,15(4):5-7.

[8] 杨敬宇,袁占国.我国卫生资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卫 生资源,2005,8(2):51-52.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5

更新配置CT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卫生厅:

我院拟更新配置CT机一台,用于临床医疗服务,现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一、申请配置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我院位于**号,始建于1965年,占地面积2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是本县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设备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爱婴医院。是全县医疗技术培训、保健和急救中心,担负着全县及周边100多万人口的医疗救治任务。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干部职工566人,其中高级职称 21人,中级职称63人。医院科室设置齐全,住院部设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血透中心、眼耳鼻候科,开放床位360多张。综合门诊部设外科门诊、内科门诊、儿科门诊、妇科门诊、心血管专家门诊、中医科、骨伤科、康复科、检验科、皮肤科、病理室、碎石室、心脑电图室、CT室、X光室等30多个科室。2012年医院门诊量达20.4万人次,住院病人数达 12399 人次,手术量达3520 例。2012年业务收入达 9458 万元,医院

财务收支运转良好,有经济能力自筹资金更新配置大型医疗设置。全院固定资产总值 9500万元。

(二)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医院位于**县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渐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现有在用CT机一部,型号为GE ProspeedFI 1层螺旋,该机使用年限较长,速度慢,检测功能不足,不能适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本院自身的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学科发展及群众健康要求,经市场调研和论证,拟更新配置美国产GE Brightspted智速版16排CT机一部,设备资金投入约650万元。

二、申请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有很大作用。我院很重视对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的购买和使用。随着我院各科室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我院现有的医疗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各科室医疗工作的要求。为了加快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调整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各种医疗服务,解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因此,我院新更新配置GE Brightspted智速版16排CT机用于医疗临床的诊治工作十分必要。

三、申请设备对我院临床、科研工作的作用。

我院配置该CT机后,除能完成一般CT机的常规部位检查外,还能够较好地完成冠状动脉、肺动脉、脑动脉的精细扫描及躯干、四肢血管的大范围扫描。该机还配备了强大的后处理工作站及多种后处理工作软件,如:心脏软件包(心冠状动脉成像)、肺小结节分析软件、CT尿路造影(CTU)、骨科畸形纠正及内固定支架透视、脑出血测量、仿真内窥镜技术、三维、二维重建技术等。这样,就大大地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也提高了病变的发现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将对我院临床、科研带来长足的发展,使我院诊断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申请设备预期使用情况分析(1)使用年限: 10 年

(2)每周使用机时:60 人次数: 210(3)收费标准:329 元(4)年经济收入: 360 万元(5)年折旧费用: 65 万元

(6)年维修、消耗费用估计:40 万元(7)科室直接人员费用 30 万元(8)医院相关管理费用 20 万元(9)年收支结余率 56 %(10)成本回收期: 4 年

(11)计划启用日期:2014年6月

五、人员资质情况

我院CT室现配置人员5名。其中主治医师一人,医师3人,护士1人。其中两人取得大型医用设备岗位证书资格。我们将继

续加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满足学科用人需求。

六、项目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650万元 资金来源:医院自筹

筹措方式:医院事业基金中支出。

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该CT机的投入应用将极大方便人民群众的疾病检查,推动各学科全面发展,为临床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诊断报告,预计减少病人外出检查和治疗5000人次,以符合我县卫生规划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更好为山区人民服务。我院的医疗业务收入也将不断增长,预计新增业务收入500万元,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八、申请设备使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情况。将按有关规定引进和安装CT机,确保符合标准,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九、配套设施及维护能力情况。

房屋、水电、排污等设施齐全,零配件、消耗品来源可满足业务开展需要。有放射防护等安全措施,能及时维护机器,保障机器正常安全运行。

因此我院更新配置GE 16层CT机是有必要的、可行的。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6

一、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要点

(一)核算方法

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时候其成本核算的方法最为关键,合理的方法是成本核算精确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常用的方法有投资效益率法和成本回收期法这两种。前者是通过比较大型医疗设备的年收入与总投资额而得出的数据,例如某医院中螺旋CT的总投资额为m,而其年均收入为n,则该设备的投资效益率p=n/m 100%;后者是通过计算收回总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即所需时间t=m/n,可以看出投资效益率法和回收期法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是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分析总成本核算模式下的投资额和年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设备经济效益的判断,方法简单实用。但是,对于不同性质的设备应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二)全成本核算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的对象

全成本核算就是要包括该大型医疗设备从购置引进到后期的报废处理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费用消耗和收入。常见的医疗设备消耗费用有医疗设备本身造价、引进运输费用、设备养护费、设备检修维修费、设备耗电费用、设备占地费用、设备折旧费用、设备操作人员费以及空置费等等,而设备的收入无非就是病人使用时候的收入费。在经济效益分析时候就应该抓住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的各个方面,有很多医院没有制定合理的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表,进行核算时候就简单地计算其造价费用和一些大修费用,其他的一些费用就被忽视,从而降低了成本核算时候的总投资额,这样得出的投资效益率较高,不符合实际,可靠性较低。同时在设备效益分析时候,要从长远来看,要全面分析,不要单从一台设备或者一个季度来进行效益分析,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三)全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数据的来源与采集

要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数据的来源和采集也是关键,如果数据来源和采集过程出现问题,即使是全成本模式下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也是有问题的。数据采集时候一般包括大型设备工作量的采集和使用成本的采集,工作量的采集要根据设备管理科室的相关记录进行统计,一般通过调取设备使用科室的数据即可,但是目前很多医院未能建立其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系统,在进行数据调取时候较为麻烦。其次就是大型设备收入数据的采集,统计时候可以通过各科室医生电脑录入信息进行汇总。最后就是成本数据的采集,其中较为麻烦和问题较多的就是折旧费用的处理、其他无形资产的消耗以及医疗保险所摊销收入的折算,一般要按照医院的具体规定和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这就费的计算,但是医院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该部分费用计算的不合理,而医疗保险的摊销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定,往往被忽视。故而加强改善数据的采集是医院大型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亟待加强和完善的关键环节。

二、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提升建议

(一)精细化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对象

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医院要提升大型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的分析,就必须精细化核算对象,目前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中核算对象不完整、核算方法欠缺等问题,有的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时候指标不确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收入总结的时候不要笼统地进行,要把具体的某一部设备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成本罗列出来,并且精细到各个消费环节,不要一概而论。在对某台设备进行相应成本的核算之后,在综合所有的设备对其各项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单项成本较高的,并分析其原因,为后期一些不必要的消耗成本的降低提供一定的依据,总结出成本降低的经验,从而提升医院大型设备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大型设备实际工作量的提高

加强大型设备实际工作量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其利用率,减少空置率,提高经济收入,从而在同样的成本消耗下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提高实际工作量首先就要认真分析该仪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接受的治疗病人数以及该类病人数日均人数,然后在合理地引进相应台数的仪器。医院对一些较为大型的设备可以指定其检查时间,不要时刻都开放,因为有的大型医疗设备其日常电费成本、折旧成本等都较高,而且使用率不高,通过定期开放就会减少其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不同的设备,医院应该合理地采取应对措施,如何提高大型设备实际工作量是其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发挥的根本。

(三)完善大型医疗设备引进及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完善也是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导致大型医疗设备在核算和效益分析时候出现指标不统一、内容不健全、过程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医院要制定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手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指定何种设备规定为大型医疗设备,并且针对不同的医疗设备规定出全面的核算内容以及核算方法等,对核算的指标、经济效益的分析时间段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在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中出现问题的部门或者人员要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很好地指导工作人员开展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工作,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及效益评价信息化建设

医院要不断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成本核算及效益评价分析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紧抓互联网+模式的建设,同样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该模式。医院可以将各科室及各部门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及收入通过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大型设备的使用时间等可以及实地通过互联网汇集到该信息系统中,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工作者就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并定期地提取信息数据来进行工作。这样可以提高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价的时效性,保证工作的高效性。

三、结语

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医院的经济发展,对医院的管理和组织也有着推动作用。医院要不断推进全成本核算模式,并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改进,为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摘要: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很大的比例,其经济效益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医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全成本核算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如何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影响因素、核算方式以及加强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为医院后期的合理投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全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杨昌美.成本核算模式下的大型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136-137.

[2]梁豪燕.医院全成本核算下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以某三级医院ECT设备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68+70.

医院大型设备故障维修二例剖析 篇7

关键词:X射线设备,故障故障

1车载DHX0S2型X射线透视机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开机即烧保险F3 (1.5A) , 拨动控制台操作手柄, 横臂不能上下移动, 人体站台平台不能往复移动, 透视检查无法进行。

故障分析:对照该机电路控制原理图 (见图1) , 开机即烧保险F3 (1.5A) , 说明变压器T5的28V输出 (5) 、 (6) 端子后级负荷短路。从电路图可见, 变压器T5 (5) 、 (6) 端子连接硅整流桥U1 (5A/50V) 和继电器线圈组列 (J1~J12) 。因此, 初步推断上述两电路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故障维修:打开控制台下盖板, 对控制线路内部相关电路进行掉电检测。从电路板上依次取下并联继电器J1~J12 (产品型号JTX-3C) , 逐一测量上述继电器的线圈绕组端口的电阻值, 发现均为510Ω左右, 性能正常。断开与硅整流器相连的继电器线圈组列 (J1~J12) 的连接线Z1Z3。重新打开透视机电源开关, 发现保险管F3 (1.5A) 仍烧毁。据此推断故障应出在硅整流桥U1。遂对U1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发现U1的 (3) 、 (4) 脚间电阻值为0Ω, 说明该元件二极管被击穿, 需更换。换接新的硅整流桥U1, 打开透视机电源, 检查X射线透视工作正常, 故障排除。

小结:DHXS0型车载X射线透视机被安置于流动性、震动性较大的体检车上, 按其目前的个别电路元件安装方式, 易造成透视机电路接插元件的松动, 对设备的稳定工作产生较大故障隐患。如此次故障维修过程中发现 (1) 该机继电器组J1~J12 (产品型号JTX-3C) , (2) 该机调压变压器中心触头 (碳刷) , 大部分有松动迹象, 设备生产厂家如对上述部位予以抗震措施, 可克服该机设计上在此处的不足。

2 ESWL-V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该机在开机碎石治疗中, 脉冲放电电极高压从正常值4k V掉到0.3k V, 高压调节失灵, 控制台下机柜有烧焦味烟雾冒出, 碎石机碎石治疗无法进行。

故障分析:经掉电检查, 发现控制台下机柜内的高压调节器B (即由电机驱动的0~250V自耦调压变压器) 绕组烧损, 熔断器2RD烧断 (图1) 。更换同规格高压调节器和熔断器, 重新开机, 调节电极放电高压至1k V时, 高压表k V显示值从1k V自动回落至0.3k V, 继续调高电极放电高压, 高压表k V显示值无法升高超过0.3k V, 且更换的高压调节器B产生嗡嗡声及壳体发热现象, 说明电流过载。

故障维修:检查高压调节器B后级终端电路-高压电容箱充放电电路 (图3) , 断开高压电容箱高压线a及高压触发线b, 当按动高压调节键使电极高压升高至1k V时, 高压自动回落 (泄放) , 高压表k V显示值此时为0.3k V。对照高压电容箱充放电原理图分析, 上述现象应为高压升高至一定值范围时被泄放。电路能达到1k V高压, 说明高压变压器B1及高压整流整流二极管D (高压硅柱) 未损坏且有高压通过B1和D, 又因高压线a、高压触发线b与高压输出电路B1和D断开, 高压k V表线圈和高阻抗测试电路 (20×10M/1W、4×20K/50W) 经测量未损坏, 故怀疑接地开关KJ工作不正常。

检测接地开关KJ工作性能, 当开机开始碎石治疗时, KM1、KM2吸合, 即高压变压器B1工作, 常闭接地开关KJ线圈绕组J10两端电压为直流27V, 这时KJ触点对地断开, 脉冲放电电极高压产生;当停止碎石治疗时, KM1、KM2断开, 常闭接地开关KJ线圈绕组J10两端电压为0V, 此时接地开关KJ触点对地导通, 以泄放高压电容箱内剩余电荷, 此项电路及接地开关设计的目的是保证高压电容放电彻底和保护拆装更换高压电极 (消耗件) 时操作者的安全, 见图2。

经观察, 接地开关KJ玻壳内壁均匀粘满白色粉末状物质, 疑为接地开关玻壳漏气, 造成高压电极金属触点间击穿空气打火, 造成的金属粉末溅附到玻壳内壁。用万用表实际测量KJ线圈绕组J10两端工作电压, 显示开始碎石治疗时为直流27V;当停止碎石治疗时显示为0V, 检测结果, 接地开关KJ触点动作正常。

故障原因应为接地开关KJ玻壳漏气, 导致高压电极间由真空状态变为空气介质, 当碎石开始治疗时, 高压变压器B1产生高压, 经高压硅柱D送至高压电容箱, 此时常闭接地开关KJ触点虽对地断开, 但高压仍能从接地开关KJ触点连接点Q对地击穿极间空气介质, 将高压电荷对地泄放, 而此时接地开关KJ触点并未吸合, 从而造成高压k V不能调高, 并易导致高压变压器B1绕组因对地放电、短路而烧毁。更换全新接地开关KJ, 通电测试, 高压接地开关工作正常, 检查外冲击波碎石机工作正常, 故障排除。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8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医院新学科的成立与发展,在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提升了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然而,这些设备在高强度的使用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故障,若不能及时排除,会对医疗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产生医疗风险导致医患纠纷。医疗设备及时、合理地维修与保养,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完好率,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使用安全的保证,而且对提高医疗设备的整体配置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维修现状

在同类医疗设备销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设备厂商正逐步将利润增长点由售前转移到售后。为此,设备厂商极力通过配件销售和推销保修合同的方式获得高额利润,从整个设备生命周期来看,设备的维护费要接近甚至超出设备采购价格。特别在一些进口大型设备上,国外厂商为争取设备售后利润最大化,实行技术垄断,控制配件供货渠道,通过封锁技术资料、不提供专有维修配件、设置维修密码程序等方式限制用户自修。部分厂商只提供给用户少量的使用说明,至于维修技术资料则完全保密。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导致维修工程师因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料和配件而无法对设备进行深入诊断和排查[1];加之当今大型医疗设备均属于集成度较高的高、精、尖电子设备,使得设备维修门槛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提高而逐步升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自主维修的能力。同时,部分医院管理者仍存在着“重设备采购、轻售后服务”的管理观念,导致医疗设备引进步伐与医学工程维修人员的培养严重失衡,造成自身维修团队的建设不足。工程师缺乏针对性的厂家技术培训条件,无法快速掌握新引进设备的维修保养,只能靠工程师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医院缺少必要的奖惩机制,工程维修人员缺乏责任心,自身维修积极性下降。

综合以上因素,使得大部分医院维修保障能力不足。多数大型医疗设备由设备厂商与授权服务公司提供,少部分委托第三方维修公司,后果造成延长维修时间,加大维修成本。据统计,三级医院每年用于维修保养大型医疗设备的费用约占到设备总价值的1%~3%;而目前约60%~90%的医院是采用将大型医疗设备委托原厂购买保修服务的办法[2]。如此,对于一些维修经费保障不足的医院,设备经常处在待修状态,使用率低,严重影响医院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些医院前期对设备运行后成本调研评估不足,甚至出现买得起设备而买不起保修的尴尬局面。

3 我院实际经验

近年来,我院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这与先进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密不可分。据统计,2005年以后购置的大型设备约占总拥有量的2/3。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质量安全标准的提高,对设备稳定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日常门诊检查量大,为缩短患者的预约时间、实现零预约的目标,部分设备经常高负荷运转。设备高强度的使用频率也加剧了配件使用寿命的消耗,如何保障这些高精尖设备在我院高质量、高效益的运行,是我院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分析设备质量安全控制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维修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我院在用大型影像设备总价值达数亿元,这些设备的维修保障工作主要由院医学工程保障中心自身承担。设备维修采取自修与外修相结合的方式,自修率接近85%,保障成本仅不足设备总值的2%;同时还负责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控制和检测、校准工作。医学工程保障中心已经形成了定期设备巡检机制,对临床急救类设备和大型设备实施巡回普查,并形成周期性检查制度,增强对多发性、危险性故障的预防能力。对急救设备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专门建立质量跟踪卡片,定期收集故障信息和质量问题,深入进行专题分析、预测,适时提出维修措施,并开展针对性的维修。医院器械管理部门(器械处)对医疗设备实施全流程跟踪管理,而维修管理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保证医疗设备运行转变为进行综合的分析、故障预测和质量控制。针对大型设备的维修故障,定期组织临床使用科室、医学工程中心工程师共同论证,统计故障率较高的大型设备,根据医院特点与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保修方案。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向其原厂或授权服务公司购买保修(全保或部分配件保修);二是发生故障时向原厂或授权服务公司付费维修;三是由需方从原厂或市场购买零配件自行组织维修;四是由第三方售后服务机构负责维修。根据我院的实际经验,并针对以上维修方式各自特点,作为保修与自修的评估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3.1 自我维修能力

对具有完全自修技术能力并且有零配件保障的设备,不买保修,例如低端核磁、CT设备,目前主要通过第三方维修公司获得原厂配件,自行组织维修。对不具有完全自修技术能力或无法自主采购零配件的设备,要求我院医学工程科工程师每次到场学习故障排查与配件更换流程,通过保修策略逐步提高自主保障能力,最终做到自主维修。

3.2 维修导致的效益流失对比

根据设备的使用状态、故障规律、零配件更换周期和购置价格,以及停机所导致的收益损失,得出自修和保修的效益分析结果,选择对医院有利的保障方案。如:我院某台设备全年配件维修价格近千万元,而保修报价500万元,设备去年收入达2 000万元,显然保修效益显著。

3.3 设备对临床的重要性

主要考虑设备一旦出现停机是否会对全院的诊疗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设备是否承担临床重要任务,设备出现故障后是否有替代机等。

通过近几年的设备保障发现,零配件是制约自主维修、导致购买保修的主要因素。设备厂商通过使用专用配件和固化专用程序来达到零配件垄断,从而赚取高额利润。有些公司甚至在保修合同条款中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乙方认可甲方擅自维修、移机、保养及更换第三方零配件及耗材,乙方有权解除合同”,达到限制医院发展自身维修能力的目的。但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普及和第三方设备服务商的增多,许多重要零部件已经可以通过第三方设备服务商从国外直接购买,且价格便宜,但到货时间有时无法保证。如能建立常用零配件备用库房,既能在设备停机时以最短时间更换配件,也能从容地进行配件采购,降低采购费用。

4 对策

随着服务对象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对医疗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超额的工作量要求维修服务必须达到及时性;同时随着对各医院检查结果互认的要求和地区质控工作的开展,对医院检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面对如此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要求,使得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售后服务质量、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是医院继续探讨的课题。医院除了对临床重点设备制定专门的维修保修对策外,同时还应该注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及使用安全制度的建立,加强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以提高临床使用人员和维修工程师的水平。从我院的实际经验来看,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管理,以此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

4.1 采购论证环节

摒弃重采购、轻售后的管理观念,统筹考虑,使设备采购、使用与售后服务形成“一揽子服务工程”。以往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设备论证会只有管理者和使用科室人员参加,很少有维修技术工程人员参与。设备管理者和临床使用科室往往更加注重设备的技术领先性、功能多样化等硬指标,而忽略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效率和维修成本。在采购文件中对于设备硬件、软件配置、各种技术参数提出详尽要求,对于设备售后服务、开机率、设备损坏后能否及时修复、保修期过后能否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配件以及使用成本核算等环节上缺乏足够的关注,以至于新设备启用后,由于设备故障率较高,在维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设备在引进后不能充分发挥其预想的技术性能和临床效果,甚至有些设备因修复费用高,或者缺少配件不能及时修复而长期闲置[3]。

在医疗设备的购置之前进行必要充分的厂商售后服务调研,是解决售后服务问题的首要步骤。我院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明确要求论证专家至少包含医学工程人员1名,在听取临床科室意见的同时充分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认真组织市场调查,掌握设备的性能、故障率、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状况,选择信誉较好的公司,以保证设备的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其次,在设备招标过程中,标书中要明确要求各厂家提供设备具体的维修技术资料、中文说明书并开放部分专用维修密码等。最后,认真做好设备使用前的培训工作,使临床操作员正确使用新设备,能够处理一般故障,并在设备采购时要求厂商增加工程技术培训,使医院设备维修人员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及时定购配件,缩短设备停机时间,力求通过更换配件方式自行解决故障。对于完全没有自主维修实力的高端设备,在采购过程中,医院应估算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要求厂商提供尽可能长的保修期限(一般为3~5 a)。

4.2 维修管理环节

目前,医院设备维修普遍存在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主观判断多、客观评估少,事后分析多、事前预测少”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应逐步建立全新的维修理念:(1)检、养、修分开,实施预防性维护、风险控制和定期保养的方案。预防性维修对于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把它当成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的一项基本的、全员性的工作。大型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随时改善其技术状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在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中,维修保养制度是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关键。维修的目的主要是修复和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件,使医疗设备的功能得以恢复;保养的目的是使医疗设备的功能保持完好性。实践证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与保养的好坏,定期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和技术性能测试,有预见性地保养是节省维修费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4]。因此,必须落实医疗器械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严格做到:日常维护到位、季度维护及时、年度维护与技术性能测试达标的要求[5]。(2)对重点设备建立详细的质量评估体系,对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测与校准,适时对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对维修率高的设备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建立一套设备质量控制和维修的规章制度。根据维修的方法和内容可以分为: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性维修、综合维修。无论哪种维修,在维修后均须做好维修记录和维修档案,记录好故障现象及原因,注明维修时间和方法,累积经验,方便以后工作借鉴[6,7]。

4.3 档案管理环节

器械管理部门同样不可忽视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专人收集、管理、审查。设备档案管理不仅包括采购档案、技术参数,还应包括日后的设备维修记录。设备管理者应该会同医学工程保障部门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质量信息反馈和统计制度,定期通报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为今后采购同类设备提供有力的技术资料。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年底应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通过统计使用情况、开机率、完好程度、医疗收入、维修成本等来分析效益,提出建设性意见,让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整体医疗设备的运营状况,保证每一台设备在全寿命周期中可控、好用、能管。

4.4 制度建设环节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是医院控制成本的有效渠道。医院应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定期公示维修零配件报修时间、配置时间、维修成本、设备状态等信息,让全院人员监督维修工作执行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提高维修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建立便捷、高效的网上报修系统,真正让维修成为一项全员性的工作。另外,注重医院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落实具体经费用于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再教育,使之建设成为与医院医疗设备先进程度相匹配的维修团队,并定期总结,对于确实节约医院维修成本的进行奖励,增强工程师自主维修的积极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切实提高医院设备的保障能力,不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维修管理,更要转变维修理念。除此之外,医院器械管理部门也要注重工程师技术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宽维修零配件的采购渠道。医院购买保修既是对自身保障能力的有力补充,也要为提高自身保障能力来服务,最终做到以自我保障为主,依托设备厂商和第三方服务,为医院提供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保障服务。通过重视以上环节,医院可有望改变大型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不利的被动局面,严格控制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风险,确保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摘要:阐述了现阶段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多种因素考虑下的自修与保修相结合的维修方案,为医院设备管理者提供加强设备维修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维修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米培霞.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4):33-34.

[2]倪萍,张鲁闽,陈自谦,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106-107.

[3]窦志军,桑爱萍.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8,6(10):28-29.

[4]张阳,刘春华,郎朗.浅谈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69-70.

[5]王丹,刘宇静,王学林.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监控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9):67-68.

[6]郭赤,王晓敏,李怡勇.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建设与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66-67.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研究 篇9

1 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1.1 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现在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医疗设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很多医院占到了60%左右, 而且也为医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 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 为医院增加收益。

1.2 做好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 这就要求医院保证较短的设备投资回收期, 也就要求大型医疗设备能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而这离不开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只有提高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水平, 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 从而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提高医院收益, 缩短投资回收期, 达到优化医院的经费结构的目的[2]。

2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相关的维护与管理人才

大型医疗设备科技含量高, 需要专业人才才能进行较好的维护与管理, 然而大多数医院只重视眼前利益, 往往对临床学科比较重视而忽略了医学工程学科, 对临床工程人员的培训、引进以及经费投入就相对较少, 从而会降低医院设备维护与管理水平甚至会造成相关人才的流失。造成大型医疗设备不能得到较好的维护与管理, 无法发挥大型医疗设备的优势。

2.2 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不足

大型医疗设备由于其精密性以及复杂性, 引进医院后往往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保养与维护。医院为了片面的追求设备的使用率, 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 不能配合维护管理人员进行停机检测与维护, 从而给设备埋下安全隐患;此外, 对于需要及时更换的设备耗材, 医院往往只重眼前利益, 意识不到结果的严重性, 迟迟不肯更换, 会造成诊疗的偏差, 甚至造成误诊、漏诊的现象, 影响医院的声誉。

3 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3.1 维护好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环境

大型医疗设备属于非常精密的尖端科技产品, 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 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高温和灰尘等环境条件不仅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 而且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 医院在引进大型医疗设备时必须对设备使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应配置必要的空调节、除湿机、UPS设备及稳压电源等, 同时大型医疗设备应设置可靠的接地保护。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诊疗效果和使用寿命[3]。

3.2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维护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需要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临床工程师来承担, 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好坏会对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直接影响, 从而也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因此医院领导应该重视临床工程人员的培养以及经费的投入,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增加临床工程人员的竞争意识, 促进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 选派人员脱产进行继续教育学习, 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 加强技术人员与兄弟医院的交流与联系, 相互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与技术; (4) 在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过程中, 要求厂方为医院专职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做到重用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更好的培养人才, 只有提高维护与管理人员的水平, 才能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为医院创造更多的利益[4]。

3.3 为大型医疗设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3.3.1 完善设备档案的管理

大型医疗设备的档案应该包括从申请购置开始, 上极的批示、招标、采购、入院、说明书以及维修手册等目录, 应该统一归档到医院的设备档案库中, 医疗设备的档案是其全部的历史记录, 要能够客观、完整、连续的反映医疗仪器设备的产权变动、物质运动以及价值运动的全过程, 是医院加强大型设备管理所必须的资料[5]。完善设备的档案管理, 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向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 从而有利于故障的迅速排除。

3.3.2 健全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规章制度

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大都由专人看管、专人使用, 实行的是专人责任制。应该明确各部门、各机构以及领导部门的责、权、利, 做到各尽其责。为大型医疗设备配备专业性强、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 要求其熟悉设备性能与操作规范, 以便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并做好使用与维护记录, 在发现异常应及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系以及时的进行修理维护。而且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应该制度化, 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调查与监督设备的维护情况, 强化维护管理工程师的维护责任意识。

3.3.3 完善大型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是大型医疗设备长期稳定使用的重要保证。医院应定期由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大型医疗设备的工作精度、磨损情况、运行情况等进行仔细检查,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排除隐患, 从而保证大型医疗设备的各项工作参数处于理想状态, 保证设备输出值的准确性,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是决定医院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可是如果没有完善的维护与管理制度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 甚至会产生额外的成本。然而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认识到提高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提升维护与管理水平, 保障大型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提高医院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崔骊, 李向东, 云庆辉, 等.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3) :63-64.

[2]尹军.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思考[J].重庆医学, 2008 (20) :2368-2369.

[3]金韶弘.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维护与保养浅析[J].医疗装备, 2007 (5) :32-33.

[4]王云峰.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新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3) :63-64.

医院大型设备维修分析 篇10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可行性,合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 医疗设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种类繁多, 品牌各异, 档次不一。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 (以下简称设备) 不仅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依据, 成为一个地域该行业的先进性体现, 同时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立于不败之地, 许多医院竞相引进设备, 致使一些设备在投资决策之前就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造成医疗设备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保证医院医疗经费和医疗设备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 这就成为医院医疗设备购置中不可轻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1 认真做好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1.1 医院条件

有些医院的领导和设备的使用科室人员在申请购置设备时好高骛远, 常常希望购置的设备档次越高越好, 技术越领先越好, 功能越强大越好。设备购置经费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人民币, 医院医疗经费能否承受, 设备即使很高档, 但医院负债累累经营, 这样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 大型医疗设备对周围的环境以及配套设施也都有严格和高标准要求, 比如水、电、通风、恒温、恒湿、房间的大小、防尘、防潮、防射线辐射、防电磁污染等, 这些方面目前医院能否满足, 提前做好准备, 以免造成设备无法及时安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或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2 社会条件

设备的引进, 不仅要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病痛, 而且也要考虑当地人民就医患者的多少和经济承受力。如果就医患者极其有限, 设备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果造成就医患者看病贵, 甚至无法承受, 就会产生病源的不断流失, 进而出现设备的工作能力远大于实际工作量的“吃不饱”现象, 最终都导致设备闲置浪费。

1.3 医技条件

任何设备都是由人发明、创造、生产出来的, 同时又是要人来操作使用的。设备档次再高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医技人员, 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优质性能, 甚至会造成其被人为的损坏。有些进口设备的操作界面都是英文的, 如果医技人员的外语水平欠佳, 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先进技术, 而且可能有些功能从设备投入使用到报废都未曾展现, 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4 维护条件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高质量的维护, 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如果医技人员和维护人员对设备的了解程度不够, 工程技术力量太薄弱, 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

1.5 预测经济效益评估

以设备投资回收期的快慢来作为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 (可参考上一年度就医患者的人次情况) :年现金流入量=每人次收费×每日检查量×年工作天数;年现金流出量=每人次消耗材料费×每日检查量×年工作天数+设备年折旧额+科室全体人员年收入;年现金净入量=年现金流入量-年现金流出量;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净入量。

2 仔细研究设备的选型方法

2.1 初步确定设备的品牌和型号

先要认真从相关设备出版物、业内杂志、网络信息、展览会、厂商或销售代表的产品介绍以及同级医院在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搜集信息, 接着要结合医院所要购置设备应具备的各项性能, 最后要参比设备的经济实用性和性价比初步确定适合的主要几种不同品牌和型号。

2.2 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

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有的需要特殊的环境, 有的需要耗材, 有的需要经常更换易损件,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运行成本。有些设备购入价格较低, 但运行成本却很高, 从而降低了利润空间。

2.3 重视设备的售后服务

优质的售后服务是设备能正常、持久运行的有力保障。有些设备售后服务不到位;有些设备 (主要是进口品牌) , 厂商把售后服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售后服务及零配件费用昂贵, 间接造成医院的损失。

3 理论联系实际对选定设备进行细致考察

3.1 组建考察组

考察前要组建一支由院部相关领导、使用科室人员、设备科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考察组。

3.2 考察方法

考察前要制定考察的项目、内容, 并分工到个人, 以免遗漏。考察内容主要是设备的价格、性能、使用情况、运行成本、常见故障、售后服务等。考察后要及时总结一份详细的、真实的书面考察报告, 为以后的购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考察过程

考察组根据厂商或销售公司提供的考察对象有选择的进行实地考察。应避免由厂商或销售公司人员陪同, 也不要告诉厂商或销售公司具体考察对象及时间, 这样会了解到更真实的一面。在考察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各项性能与厂商或销售公司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 设备有无实际使用方面的缺陷, 有无需要添加或改进的地方, 运行成本高低, 售后服务是否及时, 售后服务及零配件费用高低等。

4 严肃认真对购置设备进行公正招标

4.1 标书的合理性

采用招标的方式, 是目前最常用的购置方式,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暗箱”操作。但有些标书中的设备技术参数针对性比较强、专一化, 容易造成招标只流于形式, 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应该对拟购设备的通用化, 适合于已初定的大多数品牌和型号, 做到厂商或销售公司范围扩大化、医院利益最大化。

4.2 评标的灵活性

目前国家规定的评标办法有多种, 但各有利弊, 因此在评标时在合法的前提下, 要灵活考虑。如果拟购置的几个品牌在技术参数、硬件配置、功能、运行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或者同一品牌有几个销售公司来投标, 宜采用价格最低中标法, 而不宜采用性能价格比法;如果几个品牌差异较大, 技术参数、硬件配置、功能、运行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在同一水平, 宜采用性能价格比法, 而不宜采用价格最低中标法。

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把握以上的几个方面工作, 设备的购置一定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不但能为医院选择到最合适的设备, 而且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种银保, 唐超.论医疗设备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 2008.2.

[2]张超.对医疗设备投资可行性分析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09.6.

[3]许锋.史斌斌本量利分析法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装备, 2006.9[4]杨炎.大型医疗设备的购前评估[J].医疗装备杂志, 2006.3.

[5]黄丙梅.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05.26.

[6]郑小溪, 李怡勇.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08.1.

[7]秦大庆, 郭海娟.浅谈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效益评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

上一篇:无人机航拍下一篇:P2P流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