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发现

2024-05-12

创造发现(精选十篇)

创造发现 篇1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音乐课堂教育,创造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如何将课堂内容更好、更快地对学生进行传授?是几个世纪以来所有老师一起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越来越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 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 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音乐新课改的精神, 克服解脱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我认为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发现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发现教学法在20世纪60年代, 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 并使之更为广泛的发展。概括的说, 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是发现的主体, 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并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而发现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在发现”的过程, 应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新事物进行认识;而发现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教学法的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事物, 必然会产生好奇, 使其变得更加兴奋, 从而可以使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第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第三, 有助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第四,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和巩固知识。通过探究, 发现靠自身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意义并十分有效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亲身体验, 并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 这是个令人愉悦的过程。就像布鲁纳说的那样:“亲自查明或发现事物的特性的真正态度与活动, 看来必具有使材料更容易记忆的效果。”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的基本步骤是:第一, 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探究与发现技能, 并向学生提出探究与发现的基本要求, 以使他们懂得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究与发现;第二, 向学生提供探究与发现所必需的材料和情境;第三, 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或由教师题出问题。第四, 学生自行搜集资料, 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以咨询教师, 教师必须巧妙地予以点拨, 做到“开而弗达”。教师也可以对有关问题向学生进行质疑,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咨询、讨论。第五, 反馈和评价发现结果, 这可以有多种形式。

三、发现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根据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理论, 现以《玩具音乐会》为例, 论述发现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具体实践操作过程。

《玩具音乐会》作为小学一年级的一节音乐课,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1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应充分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多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 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 采用歌、舞、图片, 游戏相结合的手段, 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 形象鲜明。教学的目标做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力, 体验音乐的美感。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自然地, 有表情地歌唱, 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室的四周摆放各种各样的玩具, 播放《玩具音乐会》带领同学们走入教室。

教学环节一:分解问题, 提出疑问, 激起学生探究意向。 (1)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教室里边有很多的玩具

(2) 师:大家都熟悉都喜欢玩具, 那大家会唱跟玩具有关的歌曲么?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跟玩具有关的歌曲, 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

(3) 师:听着歌曲希望大家动起来

……

教学环节二:探究发现是以学生为主, 但学生的探究发现不是完全自由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

(1) 教师做出小猫的动作, 引领学生做出一些动作。

生:我喜欢小狗, 做出狗狗的动作并发出汪汪叫的声音。

生:我喜欢大象, 做出长长的鼻子的动作。

师:再次播放歌曲, 做出你们喜欢的动作。

生:做出木偶和小兔子的动作。

(2) 师:今天小熊也来参加音乐会, 谁能听出小熊的节奏?

(在播放音乐的同时, 敲打鼓)

生:咚咚咚XX X—

师:谁来感受下大鼓, 敲出小熊的音乐?

生: (敲鼓)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谁能找出来类似大鼓一样的声音?

生:桌子, 板凳。 (并做出敲打)

师:同学们可以下座位找到你的乐器跟着小熊一起伴奏。

生:敲水瓶, 拍水桶, 拍手, 拍板凳。

(3) 师:除了小熊意外, 今天孙悟空也来到了我们的音乐会, 让我们听一听孙悟空是如何演奏的? (用砰铃)

生:砰铃。叮—叮—X—X—

师:同学们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砰铃的“乐器”?

生:钥匙, 玻璃杯, 文具盒。

(4) 师:今天我们都会为小熊, 孙悟空伴奏了, 要是学会了演唱歌曲, 就能在六一儿童节跟小玩具们一起看一场音乐会了。

(学唱歌曲)

(5)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歌词里边都有什么啊?

生:小喇叭, 木偶, 小狗, 小马。

师:那大家一起来做一些动作好不好啊?

(同学们自发的做出一些动作, 为歌曲伴舞)

教学环节三:教学发散。让同学们感受发现不同的音乐。

(1) 师:这里有三个图片, 还有三首音乐, 大家为他们配对好不好?

(士兵, 两个跳舞的小人, 一个睡觉的娃娃)

生:士兵是进行曲。跳舞的是圆舞曲。娃娃是摇篮曲。

(2) 师:大家发现三首曲子的区别了么?

(为同学讲解三首曲子的特点)

教学环节四:引导学生再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学习, 让他们找找看还有什么动物没有参加这次音乐会?那么我们找它来参加音乐会好不好? (布置作业)

结语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在只是一个传授者, 更多的只是为同学们做出引导, 跟同学们一起是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或指导学生围绕专题收集和处理相关材料, 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发现教学法它重在学习过程, 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问题”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内部动力。设置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问题情境, 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过程中, 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的活跃性、独立性、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训练和体现, 个性得到张扬,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 实现了教学相长。发现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其求知欲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从而逐步走出苦学、厌学的怪圈。

发现教学法有众多优点, 但必须兼采其他教学方法, 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如只能照顾大多数同学, 基础差的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间不好控制, 有限的课堂时间不一定能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选择“发现点”和选取的材料难易度不好把握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不断创新, 使发现教学法在使用中扬长避短, 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发现与创造教案 篇2

教材主旨:

本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寻找,运用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作品。

难点: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

三、教学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可以进行创造的各种材料。

2.老师课前通过网络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利用废旧材料创作设计的装饰品,供学生学习参考。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展示从网上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设计的装饰品。

2.让学生观察、分析、想想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可以制作成何种艺术品?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谈一谈,不同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给你哪些特殊的感受?你将如何利用它进行艺术创作?

三、示范演示 1.选择材料:废纸若干。

2.构思:根据材料考虑制作什么东西(笔筒)。

3.进行创作:利用折叠废纸法,叠加与穿插,再进行装饰美化。

四、学生创作

1.根据自己寻找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用于学习与生活的小型日用品,增添一份生活的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设计方案并交流,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设计活动。

五、课堂小结

发现 体验 创造 篇3

一、发现生活,告诉学生美是无处不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诸如易拉罐、纸皮箱、牙膏盒、糖纸、破凉席、碎布、棉花、扣子、蛋壳等废旧物品。它们的造型和用途看起来很不起眼,被人们随手抛弃。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其实它们有着特殊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在美术课上经过艺术构思,可以用它们制作工艺品、粘贴图画、制作小挂件,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如,用易拉罐制作美丽的小花篮;用牙膏盒制作漂亮的小沙发;用棉花、碎布头粘制小挂件;用糖纸粘制小书签;用蛋壳贴成美妙的图画……本应去垃圾桶的废物在我们的美术课上得到了重新发现。而这些小挂件、小沙发不仅成了孩子们书房墙上、写字台上的小摆设、小玩具,甚至用来装饰教室和家居;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也懂得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美就在身边。生活中就看你是否能够发现,只要细心观察、发现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平时经常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灵感寻找生活中的特殊发现,并搜集整理运用于创作。

二、情感创作,告诉学生要用心去体验生活

绘画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儿童最直接、最自由、最便捷的情绪表达方式。他们通过绘画创作,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而这一感受来源于体验生活,而且要用心去体验。通过体验可了解事物的特点,表现出对事物的感受,做到胸有成竹。如《有趣的瓜果》一课,我通过摸、猜、闻、尝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观察与感受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上课时孩子们带着瓜果进课堂,那高兴劲、好奇心流露在每个人的脸上。于是我面向学生微笑着大声说:“同学们,今天带什么瓜果来?举起来给大家瞧瞧!”全班同学挥着手中的瓜果,互相看看、摸摸,兴奋不已。“看看,老师带什么来啦?”(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事先把各种瓜果用一块大布盖好。)“请几位同学上来摸摸,告诉大家触摸的感受,猜猜是什么瓜果。”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已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动地把自己触摸的感受告诉大家。“哇,还会刺人的。”(菠萝)“圆圆的,全身都是软的刺。”(话梅)“很重,椭圆的,皮有点粗。”(哈密瓜)……老师及时把小朋友触摸到的瓜果传递给其他同学摸一摸、看一看。“能说说它的味道吗?”孩子们争着说出各种瓜果的味道和吃时心里的感受。这时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另一高潮。“大家说说,这些瓜果怎么走路呀?”“它没有脚是可以滚动着走的”、“香蕉是摇摆着走的”……“我们一起来模仿瓜果走路的样子,好吗?”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有节奏地模仿着各种瓜果的形态动作,那么快乐,那么投入,使学生认识活动全方位地展开,在摸摸、猜猜、说说、做做等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了对瓜果形、色、味的认识。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体验认知的瓜果描绘出来,孩子们用心地创作,有的仔细描绘菠萝表皮的花纹,有的用彩泥捏出可爱的水果娃娃……在上《蔬菜动物》这一课时,孩子们制作的一只螃蟹是用红苹果切片做背,用胡萝卜切削成形做大钳子和脚,插上火柴头当眼睛,不仅做得像,颜色搭配好,还真有点大将风度。孩子们说,这是他们从吃螃蟹的亲身体验中创造出来的。的确,用心去体验,他们通过自由发挥,自由描绘,自由想象,大胆创造,感悟到精彩就来源于他们的用心体验。

三、展开联想,告诉学生联想是创造的源泉

儿童是富于创造的,神奇的天体、地上的花草树木都可以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去创造。在上《蔬菜动物》时,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蔬菜,通过切、割、插、嵌组合等方法大胆联想,创作出新的工艺作品。课上我们采用开放、合作、交流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先分组讨论:桌面上的蔬菜最适合做什么动物?选用其中哪几种?怎么组合?怎么加工?形状、大小、颜色怎么搭配?组内成员平等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由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方案。在分组制作时人人动手,大胆联想,运用切割、拼接、嵌插等技巧,同学们互相帮忙,配合默契,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完成了“动物百乐园”的风趣一景。当这一艺术品在我校艺术节上展出时,同学们的大胆构思,精心制作成的可爱动物形象,不仅使其他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引发了探究,“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制作的?”“我也想做一个”的强烈创作欲望。

美术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当然美术课堂的新观念还不止这三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教师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去发现、体验、创造生活,做好知识的桥梁,文化的使者,使我们的美术课真正成为孩子们审美表现的乐园、艺术的殿堂。

创造发现 篇4

下面我谈一谈关于探究性学习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的内容安排要具有思考性、生活性

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 教师要创造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或者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使学生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

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所选的探究内容。合适的探究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探究方法有:操作———发现;枚举———归纳;类比——转化;猜想———验证等。

代数中的很多内容充满了用来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 如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探索题目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如完成下列计算: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 比较几个算式之间的不同, 归纳本题的规律, 进行验证。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 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果有的学生不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要鼓励他们相互讨论, 合作交流, 进一步探索, 有时也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在学生找到规律后, 可紧接着给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1+3+5+7+…+ (2n-1) =?

问题3:2+4+6+8+…+2n=?

再如,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很显然, 老师不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应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操作, 发现不是掷硬币两次一定出现一正一反, 而是掷硬币的次数越多, 出现正反面的频率越来越接近50%。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 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概率的定义。

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 可以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性。

三、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探究问题要难易适中

要想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 问题设计是关键, 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再三思考, 所提问题必须有研究价值。如果问题太简单, 学生就会觉得没意思, 甚至有的同学不屑于回答;如果问题太难, 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从下手时, 就会失去信心, 这样要探究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教师设计的问题就像学生摘桃子, 伸手够不到, 跳一跳才能摘到手, 这样的问题, 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到探索中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思维活动在探究中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讲到这样一个例题:

已知:a+b=5, ab=3, 求a2+b2的值。

学生对照着完全平方公式, 不难求出它的值。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下面一道题:

已知:的值。

这一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想要一眼看出答案绝非易事, 但是对比上题的思路,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学生也是可以得到答案的。

四、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教学中, 应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是认知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变“一言堂”为“多言堂”。特别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我们总是怕学生答得与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不一致, 怕影响上课的效果以致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殊不知这正是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其实如果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可以证明学生在思考问题;第三通过学生的表达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程度, 对于存在的问题, 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活动的一大创新, 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完美统一。当然, 探究性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摘要: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 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应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

品类只可以发现却不能创造 篇5

当一个人需要火的时候,你只有提供了更好形势的火―电子点火的炉子或无烟炉灶,看起来是新品类,其实只是原始石头打火的升级版,品类开始升级转化,营销才开始发生作用。抓住品类的发展主线去为自己的产品定位消费者头脑里的空挡是最高效率的占位营销,没有品类名和用错误的品类名是营销中最无厘头式的害人营销,做得最后将面临被市场抛弃,现在流行说直接如何打造创建品牌的模式同样是一种自欺自娱的搞笑理论,但竟然在中国大肆流行,首类营销试问:品牌不是经营该品类业绩的动态声誉是什么?品类是头,品牌是细分品类一个差异名称而已,品类才是品牌打造的源头,凭什么直接讨论如何创建品牌?头脑认知是用品类划分类别,品牌表达差异而已,定位理论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头脑认知直接敲打在品牌名称上,其实品类才是源头,柯大胶卷这个品牌够强大了吧?消费者认知够强了吧?为什么还是准备破产?本质原因就是:品类经营的失败,没有从胶卷品类中抽身动态调整经营新品类:数码成像技术,以为柯达品牌的强势会让企业长青,这是典型的对品类和品牌的战略颠反!同时那些基于创新产品创造类别名的做法更为可怕,一切传播的修饰都没有品类凝聚的商品力量来得汹涌澎湃,

品类是人们内心和头脑已经根植牢固的认知,不是创造出来的。它脱胎于人的心智,它的根源来自文化,它也必将根植于文化,存在于消费者固有的、已有的认知中。大多数品类在领导品牌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品类只是是同一文化领域的群体对待事物的集体认知。所以首类营销断言:品类只可以发现而不能够创造品类。

发现美·领略美·创造美 篇6

笔者的切身实践与体会是,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领略美、创造美?笔者的实践与做法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审美情感的涵养;多样朗读,感知品味,激发审美情感;利用教材,精心阅读,培养审美情感;尝试表达,创作实践,提升审美情感。

一、营造利于涵养审美情感的阅读氛围

阅读教学中,重视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们的好奇心、想象力,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利和结果,使阅读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思考体会、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新课导入时笔者注重情境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或讲述生动的故事启发学生勾起情感的涟漪,或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营造氛围激发美的感受,或制造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好奇心。教《天净沙·秋思》时,笔者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荒野幽径图”,配以琵琶独奏曲《忧思》,凄美幽怨的曲调让学生产生“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为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为学生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对称美、和谐美奠定了合适的基调。

阅读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或抑扬顿挫,或娓娓道来,或充满诗意,或注重煽情,或生动有趣,或文雅优美,以教师美的语言来激发、感染学生美的情感。另外,因生而异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善于评价、激励,也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营造良好氛围。总之,氛围的营造、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注重调用各种审美力量,挖掘各种审美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做好铺垫,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审美情感教学的情境。

二、多样朗读,感知品味,激发审美情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所谓朗读,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朗读,或范读,或集体朗读,或个别朗读,或学生默读,采用多样方式引领学生揣摩、品味、领略、体会作品的美、思想情感的美。朗读中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主人公的音容笑貌,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作品主人公或作者命运的坎坷浮沉。如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时,不断让学生进行朗读,分别进行了范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不断朗读、多样朗读中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感受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雄心壮志。范读就是给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范读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饱含情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感其美,带给学生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笔者根据不同段落内容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神态进行范读,让学生产生无限遐想,将学生带入美妙神秘的太空,学生们在听中悟情、入情、动情、生情,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和谐共振;《安塞腰鼓》教学中,组织学生集体朗读与分组朗读,让学生感受和体会铿锵有力的语言美、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安塞汉子的阳刚美;分角色来朗读童话《皇帝的新装》,在感受皇帝和大臣们虚伪丑恶的嘴脸、孩子的天真烂漫中,体会文章的滑稽美;引导学生用舒缓深沉的朗读基调进行自由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步》的浓浓亲情。

三、利用教材,精心阅读,培养审美情感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作者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体会和感悟,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道德美、人情美、思想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载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在完成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外,还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陶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创造能力。重视激趣,积极启发,有效组织,适时介入,鼓励评价,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自主鉴赏、分析、比较,细细揣摩、品味、感悟,自由表达、写作。不但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宣泄、补偿,也获得精神的享受;不但丰富学生审美的知识与技能,也给学生生活以理智的启迪、美的享受和人格境界的提升。鉴赏、品读《七根火柴》,让学生理解、感悟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教学《背影》,笔者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一起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等方法,使学生们体会作品情感的真挚、深厚,表现角度的新颖,文章构思的精巧,语言的朴素、简练,生活图景、艺术形象与思想情感交融而成的美妙意境。精美的散文带给学生真正美的享受!《孔已己》教学中,笔者抓住有关“笑”的语句和孔已己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品味,领会“喜剧美”,让学生感悟“笑”背后的人情冷暖、人性弱点和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

四、尝试表达,创作实践,提升审美情感

文学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是重要的审美活动。写作能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成为美的欣赏者、创造者,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本人大量阅读教学的实践表明,教师有意识地利用阅读文本、写作时机,组织和引导学生尝试书面表达、积极创作实践,或缩写,或续写,或仿写,或改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缩写就是把容量大、情节复杂、篇幅较长的课文进行保留主要内容的一种写作方式。缩写训练不但让学生再次把握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内容要点、区别重点次要之处,锻炼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文章的审美意韵。如《芦花荡》阅读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缩写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领略文章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至真至善的人情美和动人心魄的悲壮美。又如《背影》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品味课文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人性美之后,组织学生运用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仿写自己的母亲、父亲或其他亲人,尽管学生们的习作语言不一定优美、立意不一定深远、人物思想情感不一定丰富,但在创作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审美情感的回味、深思、感悟。再如,《孔乙己》一课结尾,孔乙己最终是死是活没有写明。教完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续写,学生们展开充分联象,对孔乙己的最终命运进行不同的安排。

语文课文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自身要擦亮眼睛,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创造各种时机,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领略语言之美,创造文字之美。

参考文献:

[1]黄萍萍.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6).

[2]杜云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3).

[3]黄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余青.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7).

[5]欧阳代娜,王文琪,戴汝潜等著.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6]王祯功.寻找心灵的契合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甘肃教育,2009,(9).

创造发现 篇7

一、音乐教学应大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

“发现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 不论是谁,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 都喜欢“听”音乐, “听”不等于“欣赏”。要学习音乐, 就必须理解音乐, 既发现音乐中的美。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常常把音乐作品的背景, 内容, 特点, 思想等直接介绍给学生, 但这种做法往往使得学生的感知容易被教师所讲的范围局限, 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性的联想, 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做在一起欣赏, 个人的理解绝不一样, 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比如,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开头的引子部分, 长笛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吹奏出恬淡而美妙的旋律, 有的学生认为描绘的是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 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在夏天的原野上, 鲜花盛开, 小桥流水, 蝴蝶飞舞, 这些理解无可厚非谁对谁错, 只是学生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这样诠释音乐作品, 而应鼓励他们大胆去设想曲作者所要表达的作品内涵, 而作为教师更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的深度、广度、发现美。从而是学生能听、会听、创造性的听。在欣赏音乐时, 往往会使人们联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根据这一特点,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音乐作品的背景, 内容等与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和科学美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 就有了一种“美”的感知和冲动, 如在《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教学中, 我首先给学生勾画出一幅“乌云满天, 惊涛拍岸, 黄河船夫在暴风骤雨中搏斗, 粗矿奔放的劳动呼喊声和歌声的画面”,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风和日丽, 电闪雷鸣都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 大自然的变化多断才具有魅力和神韵, 一成不变的事物只能给人以呆板和僵化的现象。船夫们坚忍不拔, 奋不顾身地与风浪搏斗, 体现了人们不畏艰难, 敢于拼搏的积极进取地精神, 这种精神为人们所推崇和敬仰, 又比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那种激人奋进地精神和感受长江那广阔地胸怀, 我以系列片《话说长江》中剪辑到冰清玉洁地雪白世界一长江发源地, 又展示了江水波涛汹涌地雄壮景象, 当起伏高昂地旋律响起时, 学生领略到了歌曲地内涵美, 更情不自禁地为祖国有这样一条母亲河而骄傲。我除了运用上述手段来让同学发现美之外, 还运用提问, 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美。其实,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美”, 就是要挖掘音乐作品中地美。我总的做法就是:一、从作品内容上挖掘“音乐美”;二、从作品的历史背景上挖掘“音乐美”;三、从作品的民族性上挖掘“音乐美”。

二、音乐教学应大力鼓励学生去“体验美”

“体验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在引导学生挖掘和发现“音乐美”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体验和品位“音乐美”, 联想和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发现美”需要联想和想象, 同样“体验美”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前者的联想是建立“音乐美和已被人们所认知的美”的坐标联系, 后者的联想是建立“音乐的旋律的形式美和音乐所表现出得事物的内在美的桥梁和纽带”。

在此基础上, 我再选择一两首无标题音乐让学生自由想象和联想, 并请他们畅谈各自的感受, 如《青少年管弦乐指南》是一首介绍管弦乐队各组乐器的交响曲。再播放这首乐曲之前, 我首先简单的介绍了管弦乐中的四组乐器 (弦乐组, 木管乐组, 钢管乐组, 打击乐组) 的音色特点, 然后播放每一组乐器所演奏的主题音乐, 最后播放全曲。在学生欣赏完这首交响乐后, 我就请同学们谈谈各自对每组乐器的感受。有的同学说:“长、短笛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在林中欢快的歌唱”。有的说:“长短笛的声音使我想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笛子的景象”;也有的说:“笛声使我想到了鱼儿在小河里欢快的戏水”……同学们踊跃发言。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美的过程。

三、音乐教学应大力鼓励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境界。通过前两各阶段的音乐教学, 同学们在“发现美, 体验美”的过程中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理性的分析河思考, 把音乐作品的内在美转化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关, 即进入对音乐作品进行三度创作的“创造美”的审美层面, 因此, 在“创造美”教学中, 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化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认识, 并把这种认识外化为自己对理想追求的自觉行动。如在欣赏完《月光》奏鸣曲后, 再聆听一段《无标》音乐, 感受与想象其情绪与形象时, 学生纷纷拿出了暖色调的色块。流畅的线条及几何图形;奔放简洁的抽象画、简笔画;简单明了的纸工作品;也有的要给音乐取个名字;甚至于邀请伙伴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哑剧”。这就是一种三度创作。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命运》交响曲时, 我引用恩格斯的精辟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命运》时一首非常好的交响曲, 第一乐章是惨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挽悼的哀痛和哀切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强力的欢呼。”恩格斯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分析和评价, 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这一作品的理解, 使学生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创造发现 篇8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在美术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的兴趣

幼儿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往往都是由兴趣引起的, 而兴趣的产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只有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才会促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 利用幼儿园内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内的美术环境, 为幼儿学习美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如长廊内的大幅壁画、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作品、楼道里的民族饰品、幼儿作品展示墙、美术活动室内的名家画作等) , 并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在户外活动时, 带领幼儿欣赏园内各处的优秀作品, 并启发幼儿去观察、去讨论, 鼓励他们去模仿。我常告诉他们:“你也会画得很好。”这样, 幼儿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 自己也有了想画的愿望, 对美术活动充满了向往之情。

(二) 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色彩美

幼儿在有了想画画的愿望后, 会在参加美术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 这与他们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多动脑筋了, 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 如涂色、手指点画、纸团印画、棉签画、泡沫作画、物体拓印等。在这些活动中, 幼儿学习了颜色名称, 学习了活动常规, 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色彩的美感。

(三) 运用顺口溜, 降低活动的难度,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在教给幼儿基本的绘画技能时, 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 必须生动、形象, 让幼儿容易理解。我通常会将要画的形象编成顺口溜, 来给幼儿示范。如我在教幼儿绘画时, 经常会这样:“画上一条线, 一圈一圈又一圈, 就是一朵花;先画一根线, 然后左右左, 右左右摆来又摆去, 变成一棵树。”画眼睛时:“先画一个圈, 里面写个3。”画毛毛虫时:“一个圈, 两个圈, 圈儿连着圈。画上眼睛和触角, 再画许多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边说顺口溜, 边绘画, 不但很容易地掌握了要领, 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充满了趣味。

二、提供多层次、富有创造空间的材料,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幼儿准备材料时, 教师应注意幼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使材料呈现层次性, 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 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这样才能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余地。不同的活动材料, 往往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官刺激。如面对一堆普通的石头, 成人往往忽视了它们的美。而当你给幼儿提供这些特殊的材料时, 他们则会通过自己无尽的想象,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如将石头变成西瓜、娃娃脸、鱼缸、帽子、向日葵、怪兽、车轮、皮球等。在不同的美术材料中,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将各种各样的瓶子上涂上一层纸浆, 打磨后让幼儿作画, 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材料来作画, 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幼儿会创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画面。有的像青花瓷, 有的是卡通人物, 有的是线描画, 仿佛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另外, 教师还可以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活动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 如桃核、糖纸、树叶、瓶盖、印泥、包装纸、旧挂历、可乐瓶、薯片罐等物品。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 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会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三、运用游戏形式, 积累游戏经验, 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表现力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永恒主题。被誉为19世纪“幼儿园之父”的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发展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好途径。我在美术活动中将游戏融入了其中。如在剪纸“手拉手”活动中, 教师可先让幼儿玩“手拉手一起走”的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懂得了游戏规则, 必须手拉手不能松开, 否则, 游戏就没法进行。这样, 幼儿对剪纸时教师所强调的难点 (手必须连在一起) 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如绘画项链时, 教师可引导幼儿先玩穿项链的游戏。幼儿在穿的过程中知道了有规律的搭配颜色, 项链会更好看, 这样幼儿在配色时很自然地运用上了游戏的经验。在积累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后,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引进民间艺术元素, 丰富幼儿审美情趣和经验

在美术活动中, 除了常用的涂色、绘画、折纸、剪纸、粘贴、泥塑等艺术形式外, 我还引进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开展十字绣活动。十字绣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图案精美, 更是近年来于城市休闲一族的时尚元素。当我把这一形式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后, 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从最初的穿针引线, 到学习绣图案, 不仅发展了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还锻炼了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也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做出了一些贡献。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我向家长展示了这一活动, 不仅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还使有的家长将十字绣延续到了家中, 并不时互相交流经验。幼儿的十字绣作品虽然很稚嫩, 但在整个的过程中他们是多么的快乐啊!

五、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除了正常的美术活动外, 我还经常有目的地让幼儿自由地在地面上用粉笔画画。地面不同于纸张, 幼儿的画往往会画得很大气, 而且用教师才能用的粉笔来画画, 更会带给幼儿极大的心理满足和自豪感。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 表现出超乎平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他们会从刚开始时的无所适从, 到简单模仿, 到自由创意, 到互相协商、合作作画, 可以说达到了质的飞跃。还有的幼儿在雪地上用手或脚印画等, 活动效果都非常不错。

六、运用灵活的、科学的评价方式,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特别在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升华环节, 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 因此, 教师的评价要注意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幼儿的美术作品没有高低, 只有不同, 当我们面对幼儿的作品时, 从尊重、平等的原则出发, 对幼儿进行积极、适度的鼓励性评价, 才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增加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每一次的美术活动, 我都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从最初的教师评价 (鼓励为主的评价) , 到互相评价 (引导幼儿选出我喜欢的作品) , 再到后来的自我评价 (像讲故事一样的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 然后再将幼儿的展示在作品栏里, 或者摆放在便于幼儿再次观察到的地方, 让他们在自由活动时互相交流, 并且在同伴的相互欣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创造发现 篇9

在课中教师从观念上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营造宽松、愉悦、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和绘画环境,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意识。当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教学水平的高低。笔者从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课堂效果倍增。

1.“游戏、竞赛活动法”,变学生无意为有意

“游戏、竞赛活动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在课堂上妙趣横生,生机勃勃。如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做一次热烈的讨论研究,或者辩论会等,亦可以实现有意注意,学起来轻松愉快。将耗时的作业编排为合作、竞赛等形式,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1]

案例1:变幻无穷的线条

2010年4月,我为中国美院美教系实习生示范了“变幻无穷的线条”一课。首先让学生在游戏、竞赛活动中玩玩各种软硬、粗细各异的绳子、彩色笔、吸管、小木棒等线材,让他们充分体验,发现这些线材有什么不同特点;其次如何拼摆不同造型等问题;再次怎样使彩色笔排列为最美呢?通过引导我发现学生创作的线材各有特点,如线材的粗细、长短和曲直等变化,作品表现得更有节奏,更有感染力;同时再引导学生怎样把硬的线材与软的线材有机结合,使之变成更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案例评价:本课利用游戏、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智慧和双手发现与创造美的眼睛,用思维的独特性或者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创造思维去探索问题,为此教师做到每次美术创造活动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影响。

2.“教学讨论法”,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共同讨论、阐述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搞清楚疑难问题,并理解与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学生很喜欢说话,让学生说话能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说话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解决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时,可以常用教学讨论法。如在执教的“圆盘设计与制作”一课时,我以四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带的圆盘与工具材料,让他们四个人一起讨论三、四分钟,并小结出圆盘设计与制作的最佳方法,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每组把自己组认为最好的设计方案说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听,并讲如何进行分工制作的。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实践证明,教学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见图1至图4)。“教学讨论法”已经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特征,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注入创作的血液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民族创造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可怎样发掘美术学科优势呢?怎样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呢?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素养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真实的情景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2]。

2010年7月,我与学生们走进世博园区,各个国家展馆的内外造型让学生觉得走进了建筑博物馆。让学生在游玩与观赏中彻底地消除疲劳,而获得心旷神怡之感,犹如置身于一个崭新的世界里。想象中童话般的场景在这里成为现实,好多场馆寓意着面向未来、昂扬向上的豪迈气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这些场馆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合理的想象都将通过创造成为现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今天的课堂与未来的生活紧密结合,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注入创作的血液,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追求。

案例2:走进世博园区

2010年9月,我上了“走进世博园区”一课,带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进世博园,通过实地参观、网络、视频等途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其中都是积极参与者。在世博园区里,学生畅游、支持和相互鼓励,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们的凝聚力、合作力和创造力,在不同特点的建筑风格中创作出不同个性的画面(见图5、图6)。

案例评价:走进世博园区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为主体,以小组成员为单位,真正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上的自我选择,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设置多样化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

一年来的研究,我设置多样化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从过去强调等级,到现在弱化等级,注重评语评价,同时也采用了“评语”与“星级”相结合的方式,还采用了“互评”与“自评”等方式。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举办美术沙龙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校园,得到师生们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参与。有时也将学生的美术作品拍成照片做成课件在每个班级进行巡回展出,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学生的评价等。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把作品分小组集中在一起,先开展自我评价,再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始终让学生处于热情高涨的自主学习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首先,学生自评是以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和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表达能力,通过自评,给他人以成功的经验,给自己以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其次,学生互评是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评价、欣赏及审美能力。最后,教师点评也尤为重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所以说,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

如我在“走进世博园区”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认真欣赏、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客观、公正地评价“美”与“不美”。这样,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取长补短,得到自我教育,从而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总之,设置多样化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兴趣和创新意识,要把这一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融洽的“氛围”和师生的“情感”基础之上;其次,教师对那种以一个模式要求学生大搞“听话教育”的方法,只能泯灭学生的“灵性”;最后,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跟学生“打成一片”,广泛与他们“交往”,及时鼓励和帮助他们,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四、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

研究实施以来,美术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等,但在美术课堂中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美术教学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去创作。美术课上常常会看见有少部分学生不带材料,不理解为什么要上美术课?美术课为什么要带工具材料?美术课为什么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如此长久下去的话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清楚形成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学生的身体情况有关,如睡眠不足,没有休息好,注意力分散;另一方面或许是教学内容学生不太感兴趣,教师教法单一,引导不当,使学生失去兴趣、信心。对此教师可降低教学难度,改变教法、转换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没有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或是认为合作出来的成绩就不属于自己的成绩也是一个原因,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可以提升个人的学习效果、学习成就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要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指导与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成效地合作。

五、反思与结论

1.反思

一年来我坚持对每堂常态课进行思考与反思,并用文本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回忆再现并得出:“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忘记,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的“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正是美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结论

课题研究,教师实现了在研究中提出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全面、完整的教育,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探索改革、创新,则能有效发掘出创造意识与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运用知识信息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研究目标。特别是在2010年我与学生们一起走进上海世博园的活动中,通过参观与分析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各个国家展馆的内外造型特征,并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创作注入了血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上海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马黎明.材质肌理与美术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创造发现 篇10

据位于汉密尔顿市的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 7月7日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胚胎干细胞不像之前人们所推测的,是所谓变色龙似的器官创造者。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所谓母细胞并非全都一样,每一种干细胞已经预先编排好去制造某种特别的组织,如血液或神经元 (neurons) 。没有某种能做所有事的白色变色龙。真正会发现的是一系列变色龙,某些是红色,某些是绿色,某些是黄色,各有非常特别的目的。新发现的每个胚胎细胞特定组成某个特别身体部份的习性,对于试图创造替代组织和移植器官的研究,会产生根本影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造发现】相关文章:

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08-09

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08-09

发现合作05-09

发现机制05-14

尝试发现05-17

规则发现05-20

发现05-21

发现友善作文05-22

写作善于发现05-27

发现歌词范文05-16

上一篇:测绘软件开发应用下一篇: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