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

2024-05-12

地方高校研究生(精选十篇)

地方高校研究生 篇1

一、我国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科研水平现状分析

工科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工科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应在本科的基础上跃上更高的层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上一个台阶,使研究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担当重任。基于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培养应与科研紧密结合,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锻炼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但是,我国工科研究生从事科研训练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情况 (自然科学) 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如2002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用发展的研究生有61361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21.73%;另外,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2002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服务的共计14 444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5.11%。 (1)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研究生扩招后,硬件资源缺乏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扩招。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各培养单位的师资力量和经费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反映在研究生培养上,就是实验设备不足,空间不够,研究生从事科研的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实力有限,原本各高校的实验室、设备器材就缺乏,在扩招之后,硬件设施更是难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二) 重理论,轻实践

工科类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和内化书本知识,可是,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很重视理论教学和论文研究,在培养体系的设计中也着重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长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工科类研究生的公共实验基础、公共技术类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设置欠合理,且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无法满足科研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 观念滞后,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培养大多局限于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操作性能力、满足于动手操作和验证理论的模式,而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的科研训练很少,从而使得工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实质上的提升,不能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实质性的力量。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因素,使得诸如学历和能力不成正比,部分研究生由于工作能力欠佳毕业即失业,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等现象比比皆是,从而令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方式备受质疑。基于此,笔者认为,改变传统观念,紧密联系地方建设实际,以科研训练为抓手,把研究生培养纳入国家科技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二、培养创造力: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美国学者梅黑幽在其专著《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改革》中阐明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进行机械的训练,因此应该把研究生教育看成是对学生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教育”。 (2)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和创造,它表现为对现有事物的更新与改造,也表现为独创和首创。独创和首创的成果,一般属于前人不曾有过的,前人不曾提出过的,前人未曾涉足过的领域,它既包括发明、发现和创造产品、材料,同时亦包括人们提出的观点、思想、理论等等。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更新与改造虽然整体没有达到首创、独创的水平,但它表现为局部的首创、部分的首创。因此,创新与创造不仅是研究生教育要达到的一种水平,而且创新、创造的意识与精神,创新与创造的方法和能力,更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容,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早在1862年,哈佛大学的一位著名学者托马斯·希尔就曾说过:“如果我们学校的天才只被限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是为拓展知识做出贡献的话,那么现在是我们成立一个新机构去拓展知识的时候了。”正是本着这种开拓精神,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了。研究生教育从创建之初也就被人们赋予了科研的使命,开拓、创新成为它内在品格。

美国人给研究生教育下了许多个定义,诸如:研究生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途径,开发学生的智力,它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的一种教育;研究生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如专业和探索精神的要求更高;研究生院在安排研究生各种活动时应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必须有利于研究生探究精神的形成和发扬;研究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必须考虑到研究生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智力和所学知识达到紧密结合,使之最有利于研究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等等。但是纵观以上诸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重视研究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乃是各种观点的精华之所在,而“探究能力”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反之,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研究生培养只有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的培养方式也就是在此找到了结合点。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创造性研究的素质,从新生录取这一点上就可窥一斑:一般情况下,美国学校选择候选人时,不仅要看申请人的学历、学位、教授推荐意见、考试成绩和社区服务经历等“常规”条件,还非常重视通过面试、加试、笔试等方式来考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应变适应能力等素质;并且申请风格也可以多种多样,那些以独特方式申请的考生往往会受到教授特别的喜爱,因为教授认为那是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此外,课堂上美国教师普遍重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授课多采用“讨论课”的方式进行,“习明纳” (Seminar) 即是一种极富特色的授课方式。举办“习明纳”的教师一般都对某一课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简单说明其研究情况,再由大家提问,他本人进行解答后,大家共同讨论。“习明纳”这种教学形式对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培养创造型而不单纯是知识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而这种人才培养的最佳的方式就是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

三、科研训练:工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应是建立在本科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应该满足研究生培养目标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知识,这些主要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有待于在科研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忽视任何一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的工科研究生教育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较注重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更要突出科研训练,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 加强从科研意识、方法、精神三方面培养研究生

科研意识、方法、精神对于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意识是指科研主体对科研的重要性、内涵、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简单而言,科研意识就是指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具体来说,包括创新意识、攻关意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精品意识、法律意识、协作意识等。 (3)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对于研究生从事科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训练,首先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研究生科研意识主要包括研究生对科学问题的基本理解能力、对所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对所研究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它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即在课程学习阶段要加大文献阅读力度,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锻炼其对科学问题的基本理解能力;确立研究课题后开题报告的撰写和评价过程中要求研究生要有明确的科研思路,锻炼其科学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形成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前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与正确的科研方法的掌握是分不开的,基于工科研究生强调实践能力这一点而言,掌握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法、科学的实验方法、论文的写作方法、学术报告的陈述方法等显得尤为必要。如论文选题就要求研究生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原则,其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科学思想是否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实性则是指是否有现实可行的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

科研精神是研究生从事科研训练的有力支撑。这其中既包括研究生在从事科研过程中所需的坚韧毅力,又包含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个人创造精神的培养。而这些的获得既有导师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影响,同时也需研究生个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

(二) 鼓励教师申请科研课题,为研究生科研创造条件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科研在其学习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鉴于导师不同,其课题数量和质量亦有不同,而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和质量。因此,学校应鼓励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等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竞争去申请科研课题,争取获得科研经费,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把培养研究生作为重要任务,并把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鼓励已有科研课题及经费的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及可能,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学校应通过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及奖励办法来调动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通过获得有足够科研经费的科研项目来培养质量高、数量较多的研究生,而不应不考虑科研经费来源,不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片面支持教师多招研究生。这是研究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所谓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就是建立企业和院校 (研究所) 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集研究生教学、课题研究、就业于一体的培养模式。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种现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事实证明,产学研无疑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它可以根据工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通过教育系统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协作和合理分工,推动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目前各级政府科技部门 (如浙江省) 对工业技术研究攻关、开发各种项目的申报要求已逐步转移到以企业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充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促发展;这些无疑为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提供了很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实际科学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使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成果由企业转化为新技术产品,同时在实施转化过程中激起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意识,促其学习创新方法和技艺,因而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如,东华大学的恒逸研究院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还没出校门就被“哄抢一空”。这家培养服装材料方面高层次人才的研究院就是由东华大学研究生院与企业联合成立,由企业出资,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培养纺织材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企业的技术人员定期为学生授课,并且把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到研究院让学生思考。博士生所做的毕业论文还为企业解决了长期无法解决的难题,而这些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因为在学校期间所做课题既有学术深度,也有应用价值,到社会上深得好评。又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宝钢集团签订协议,宝钢研究院中的32名首席工程师从今年9月份开始担任交大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将通过这一措施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中缺乏有实业背景人才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储备高层次优秀人才提供便利。 (4)

总之,在大力提倡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通过科研训练培养研究生,把研究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既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又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

注释

1 吴金昌, 朱慧, 李建华, 等.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

2 [美]梅黑幽.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改革[M].San Francisco:Jossey-Buss, 1974, 126.

3 李元卿.高校教师科研应有九种意识[N].光明日报, 2007-02-28.

地方高校研究生 篇2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对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地方高校研究生调剂生源过多,生源分布不均,调剂制度需要完善等特点,在这基础上,提出加强招生宣传,完善调剂程序,加强招生单位的交流等对策.

作 者:邓砚 蒋士松 谭机永  作者单位:邓砚,谭机永(广西医科大学)

蒋士松(广西招生考试院,南宁,53002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   生源   调剂  

地方高校师范技能体系构建研究 篇3

关键词:师范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88-03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和意义

1.师范技能的内涵。师范技能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简称,根据百度百科定义,师范技能是指为了适应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师范技能,特制定师范技能达标证书制度。它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师范技能的培养、训练所达到的水平,也是反映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己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2.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意义。首先,从师范院校的角度来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水平的体现与办学宗旨的具体实现,也是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0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超过60万,而整个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30万。尖锐的供需矛盾,使得各级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层次出现了下移,致使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与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市场重合,使大多数地方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根据襄樊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来看,05届毕业生中,只有25.9%学生进入县级中学或私立中学中任教,而1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80.4%。作为师范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和素质,这一切离不开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师范生个人角度来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提高其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师范生只有接受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才能把这种技能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在对襄樊学院地理科学专业08级的学生的调查中,有93%的学生认为对今后的老师岗位没有信心,其中86%的学生认为不知道怎样当老师,怎样教学生。这些调查反映了在现阶段,地方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问题,有待提高。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师范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师范生师范技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襄樊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实习状态和毕业后的工作的实际状况的跟踪调查来看,其教师职业技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部分师范生备课写教案只是会对着教材去写,没有通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不能掌握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重点、难点以及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只写简案,不写详案,导致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时间把控不准,课堂组织和推进、承转依赖课堂发挥,把握不住教学过程。②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欠佳。大多数师范生对教学语言如何把握并不清楚,不能根据授课对象、课程性质、教学目的等灵活运用,缺乏启发性、吸引力和适度的幽默感,在运用教学语言陈述时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语言啰嗦、习惯性口头语较多、提问语及演示语等欠准确。③缺乏与学生、家长及同事交流的技巧。④板书基本技能普遍薄弱,表现在书写不流畅,写错别字,字体不规范,板面设计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不能充分体现授课的中心和关键等。

2.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欠缺的原因分析。①地方高校综合性强,师范技能不受重视。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先后与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的院校合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据统计,到2003年10月,全国286所高等师范院校减少到了169所,累计减少了117所(其中并入师范大学的16所,并入或改为综合性大学或学院的100所,改为培训中心的1所)。这些综合性大学普遍存着通适性的课程设置与师范教育的特殊性的矛盾。造成师范教育的专业化特点被弱化,也使得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教育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或影响。在襄樊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方向专业课程共开有《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地理学科教学论》等5门课程共156学时,且全部为理论课时,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几乎全部依赖于教育实习。虽然在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地理学科教学论》一课增加了16个课时的师范技能培训的实践课时,但以08级62人计算,人均仅0.25课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②教师劳动难承认,指导缺乏经验。师范技能的形成需要较长周期持续反复训练,师范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指导是个既枯燥乏味又耗费精力的过程,其教学成果大都附着在学生身上,并随着学生毕业一起带走,技能教师劳动难以得到应有的承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坚守底线标准:认真完成课堂教学,大量的课后训练交托给学生的自觉性,老师的辅导督促也只能量力而行。师范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指导同时还需要教师具有有丰富的基础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在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教育中,承担师范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指导的教师中的绝大多数人却没有基础教育的工作经历,不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因而其教学与指导也往往是从书本到课堂,或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指导学生,从而造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不到位,极大地影响师范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成效。

三、构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技能体系的几点建议

1.创新师范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针对现行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襄樊学院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创性地提出“211”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打好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功底;三年级进行专业方向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和实习,提升学生面向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在新的培养模式中,应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在课程中的比例。要建立起一个由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教育实践课、教育活动课和隐性教育课等五大部分组成的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

2.加强学生教育实践体系构建。高校不可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全部放在教育实习中,应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明确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建立“基础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三级立体化技能培养的实践体系。即:大一大二的学生进校后开设专门课程,进行演讲与口才,书法、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等训练,加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教育技能等基本功,大三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后,进行教育见习,即观摩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教学录相,并开展校内模拟课堂,这是学生由教育理论学习到教育实习的过渡阶段。大四学生进行为期十周的教育实习。即以教师,最好是班主任的角色参与到实习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通过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指导,快速成长。

3.改革师范技能考核制度。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科学规范的评价考核制度是加强高校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保证。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他师范技能训练项目考核的质量标准不够健全。高校可借鉴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做法,建立健全实践性课程考核机制,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进行专项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并将考核结果和学分挂钩。同时,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教具制作等多种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

高校师范生是未来的职业教师,师范技能是其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改革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建立新型师范技能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荆华飞.新课程下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5).

[3]金鑫,王丹丹.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6).

[4]陈素芳.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涵义及分类[J].今日南国,2008,(2):94.

[5]唐忠明,刘鲁庆.综合性大学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评论,2008,(6):2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0A067);襄樊学院教研项目:JY201150

作者简介:王冰玉,1980.5,硕士,自然地理学,襄樊学院地理系,讲师。

地方高校研究生 篇4

1 硕士创新能力调查

1.1 论文发表档次

同济:从中国期刊网将同济2006-2008年毕业的岩土工程专业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下载, 并对他们发表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其结果如表1。大部分学生发表一篇文章, 从文章的层次来看2006、2007年的档次高些, 2008年以国内会议论文发表最多, 出现没有发表任何文章就毕业, 说明该校对申请硕士学位没有在发表论文上做明确要求, 遵循自愿发表原则。

注:发表文章以硕士生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硕士生第二作者.

桂工:2012年大部分学生发表一篇文章, 2013年大部分学生发表两篇文章。从文章的层次来看2013年的档次略有提高, 会议论文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参与相关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不多。桂林理工大学对申请硕士学位在文章上有明确的要求。

从两校硕士生发表论文统计可知, 同济硕士生的发表论文中EI、核心期刊所占比例为40%, 明显高于桂工7%的比例;同济硕士生的发表会议论文 (含国内外会议) 所占的比例在06年的11%至08年增长到50%, 而桂工低于10%。相比于教育部重点高校, 普通地方高校硕士生所发表论文质量相对较低;对于前沿性国际学术会议有利于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活动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不够重视, 这些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 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来看, 桂工硕士研究生在基本逻辑上理清楚的学生不算太多, 设计试验方案的思路不清晰, 在创新上很难有突破。

笔者对同济的硕士学位论文拜读一些, 而且在同济就读博士学位时, 对学生的试验方案设计, 实际工程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 在校期间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

2 创新能力不足原因

2.1 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重点大学更能吸引优秀学生, 每年大量优秀学生趋之若鹜, 而地方普通高校却是招生计划都难以完成, 需要调剂报考A区学校而没有够A区分数线但够B区分数线的学生, 或者调剂A区学校淘汰下来的学生。在调查制约创新能力[4]培养的因素中发现, 导师与硕士生对“硕士生自身专业基础较弱”的选择率分别为29.7%、13.3%, 故生源质量是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2.2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导师和任课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高水平教师队伍, 才能培养出具有高质量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创新型研究生。但目前, 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导师学术水平不高, 自己都没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创新成果, 怎么能指导学生出成果呢?

3 提高地方普通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3.1 健全适应创新教育的管理机制

研究生的管理体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提高的保证。在研究生生源质量控制、课程体系的合理化、严格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 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生源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从招生抓起, 吸引优秀生源、吸引跨校跨专业生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深化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体现综合性、交叉性、探索性的教学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 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 在引导学生尊重学术权威的同时, 鼓励学生向学术权威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疑义;加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不同的学术会议, 加强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的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参加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 在学习、比较、分辨、借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强化研究生论文的研究过程, 在论文选题注重选题的背景和应用价值, 注重论文的创新性;严格论文的评审制度, 采用双盲制, 保证论文评审的公正性、严肃性和客观性;加强论文的过程管理, 保证论文研究工作的按期按质进行。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中, 不仅要注重参选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术能力、学术成果, 也要注重导师的创新素质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要大力培养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 改变传统的导师选用制度, 要任人唯贤。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当今科学高速发展, 形成互相渗透、不断分化综合并以综合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创新成果往往出现在许多学科的交叉点上, 将不同的研究背景的导师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能吸取众家之长, 形成集体培养研究生的新型培养机制。

4 结束语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长期、多方面的投入, 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各方面、各环节、各要素的关系。对于普通地方高校而言, 虽然其在研究生培养意识、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生源质量、实验室条件等研究生培养条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4]。因此, 地方普通院校在建设创新型大学方面应当把“创新”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 贯穿于办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 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和龙头作用,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会强, 等.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9) :28-30.

[2]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江苏高教, 2004 (6) .

[3]陈亮, 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 .

[4]谭源渊.广西高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地方高校VI设计教学研究论文 篇5

一、VI的发展与现状

VI是基于标识、标准字符和标准颜色的视觉表达系统,是CIS(企业图像识别系统)中最具表现力的功能载体。企业通过VI设计这一载体,将自身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等信息以二维或三维不等的视觉识别符号传递给市场,让消费群体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高校借助经济改革的浪潮,多数VI设计课程已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很多中小型地方院校的师资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亦或者课程设置本身就脱离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不能很好的胜任该岗位需求,入行之前进行回炉深造的情况比比皆是。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束缚”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这类毕业生所面临的的困境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存在诸多实践经验与企业运营知识的盲点,教师只是利用书本案例辅助教学但不能有效地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学生在VI设计中只会生搬硬套缺乏实效性等。而当今互联网系统的发达更是直接导致许多学生热衷于“复制”与“PS”,而非真正意义上独立创作一套完整的VI手册,这便是多数中小型地方高等学校VI设计课程教学中当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找出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可能实现教学与企业的市场接轨,经考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VI设计工作室”的模式来了解企业,深入社会实践,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之一。作为赣西地区的地方高校,又是于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宜春学院大可尝试打破固有的传统授课模式,成立由高职称、有实践经验的教授为基础的“VI设计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形式结合于课堂中,探索具有我校以地方性文化为特点的VI设计教学模式。运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参与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研究发现,该工作室建设运行后有以下三大好处:1.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建成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学术研究基地,吸纳优秀社会资源,外聘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VI”设计人才前来讲学、交流,以此形成在当地本领域内全面地、具有领先性的工作室;把地方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建设成我校独有的特色科目;与地方企业建成联系基点,建立“地方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室联系网络,促成课程教学模式与市场发展同步化。2.教学工作室可与企业形成无缝对接,随时知晓企业用人需求,大幅度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实干、实用、全面、宽口径、有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打破传统大CI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格局,提出项目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创造性的改革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执行方式,强化实践训练,大跨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特色学科服务于地方经济、地方企业的能力。3.通过“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项目合作,促使学生学会并基本掌握市场调查和分析、解构和诊断企业视觉形象建立的方式与手段,同时学习行业内成功的企业形象所树立的模式和管理办法,能明晰所服务的企业目前在VI形象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了解到最新的“VI”市场行情,避免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钩的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对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工作室”模式建设的研究,可使VI设计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企业的形象VI设计实践案例相统一,并融入案例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让VI设计课程教学遵循“交叉渗透、适应社会、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培养具有科学头脑,人文、艺术和技术的实用人才。

四、两条腿走路——教学思路紧跟时代脚步不放松

在一个新的平台、新的模式确立起来后,往往还需要配套一个全新的使用方式才能保证正常运转。比如在建设该平台的同时,还应摸索研究一套学生在实际案例设计中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形象的设计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品牌概念视觉化问题。即品牌理念以视觉方式传达给消费群体,作为一种让消费者接触品牌最直接的方式,应着重强调学生多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思考如何通过品牌视觉设计对企业形象本身进行识别和认知。尝试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概念可行性,教师可安排分组作业模式,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又能让每组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高学习质量。

2.视觉形象传播精准、构成元素明确定位、符号个性鲜明等问题。即强调在实践创作环节中,必须对企业形象有一个精确的视觉把控,并且在取材和符号设定中特点鲜明,以免与其他品牌的视觉符号发生混淆。介于当下许多设计专业本科生在作业中热衷于“复制”与“套用模板”,这种“模板化”后所形成的设计作业不仅毫无创新,还容易造成不良风气的泛滥,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要严把质量关,这一点尤其重要。

3.培养学生对企业内部理念的研究及对品牌形成调查方式等问题。即以调查等方式参与研究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最大程度了解企业的需求:(1)培养为企业明确定位的能力,提出远景目标,公司层、职能层、业务层等;(2)基于长期相关性原则,培养参与提出企业未来品牌发展战略的选择方案及每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能力;(3)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依据每个项目的优势、劣势和可行性分析,培养策划“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VI设计项目给出相应的基本方案的能力;

4.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视觉系统等问题,即企业的VI系统需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外在的差异性,所有视觉设计都要严格地遵循统一的标准,又要与其他品牌保持鲜明的差异,以便促进客户产生强烈的共鸣。作为企业与客户之间最直接接触的视觉载体,一套优秀的VI系统设计会将品牌信息最直接有效的传递给每个消费群体。除此基本的技能知识学习之外,学生还应当借此平台适当的涉及到对企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教师或管理者可在工作室建立运行期间,同时建立详尽的本地企业“企业形象”现状资料盘,即“VI”数据库的建设设想,建立其他类似区域成功企业“企业形象”数据库,建立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形象”资料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参照市场行情,依据现实需求,编写好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配合数据库中的实践案例,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的应用有望在未来本地企业品牌建设中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利用教学基地这一重要平台,主动联系当地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工作室,将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做出贡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VI设计经验,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毕业后顺利上班铺平了道路。

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篇6

一、河南省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

按照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地方高校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很强。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省级及其以下政府对地方高校经济支撑能力有限。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虽然持续增长,但地方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自1999年呈连续下降态势。为了筹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各级政府加大了非财政渠道的经费筹措力度,特别是依赖拓展空间有限的学杂费收入。两者投入总体不足,导致河南省地方高校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从整体规模、师资力量、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服务、经费投入、多元参与7个维度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方阵”。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也得出类似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9位。

(二)办学特色不够突出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显然延续了精英阶段时的发展特征,将学术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缺乏或很少有实践类教学环节。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致力于向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专业设置过于雷同,纷纷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脱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近三年本科院校招生专业数量的统计分析,半数以上新建本科院校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招生,且招生比例明显高于国内本科院校平均水平。本来一些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片面追求“大而全”和办学层次的提高,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难以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会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和效益的发挥。

(三)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不高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根据麦可思(MICOS)《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度报告》显示,河南省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为7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就业质量相对较低,月收入平均为312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22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8‰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就業现状满意度均在50%左右,该届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稳定就业率实际只有38.7名。“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和自身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尤为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尽管2013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到45.02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性差,就业市场呈现的技能型人才紧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矛盾愈发突出。

二、推动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积极推进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工作

目前,河南省已经分两批启动了15所试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第一批5所院校包括:黄淮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安阳工学院。第二批10所院校包括:河南工程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按照计划,第一批试点学校要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成果验收,第二批在2014年年底出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在推进各试点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及时总结转型发展工作经验和成果,形成典型示范效应。通过试点,进~步研究制定河南省地方高校分类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改革评价机制、探索高校分类拨款机制等措施,引导各高校根据实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对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的院校应加大经费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鉴于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开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建议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列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管理体制的改革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期,政府应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给予高校在招生、收费、专业设置、学位授予、对外合作与交流、机构设置、职称评聘、经费等方面的自主权,使高校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仅如此,还应通过加大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等教育多样化既包括高校类型的多样化,还包括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将直接导致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河南省高等教育投资长期不足,与办学主体较为单一有直接关系。因此,河南省在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确立民办高校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积极作用,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

(三)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其内涵涉及到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在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尊重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赋予办学者更多的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层面上,强调依法自主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基于这样的要求,河南省在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应当突破原有的制度束缚,对高校实行更加宽松的政策,立足于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新机制,让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提升质量、彰显特色,优化教师队伍,激发内部活力,完善治理结构。

(四)积极争取中央政府资金支持

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制定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为契机,积极争取河南省地方高校在总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相关利益,争取中央财政对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的支持。一方面,申请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对高校地方财政投入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区域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紧密的地方高校,申请中央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篇7

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没有社会支撑发展的环境, 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推行; 起步与发展阶段, 该阶段是的经济形式处于复苏阶段, 涌现了较多新型中小企业, 因此在这种境况下“创业革命”促进了创业教育的迅速向前发展; 完善阶段, 完善阶段可认为是逐步迈向成熟的创业教育时期, 地方高校这段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创业教育教师。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 一) 教学研究体系

地方高校都把创业教育划分成一个专业研究方向, 学校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 创业教育领域都具备完整系统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2]。依据创业课程教学计划, 来开展创业教学, 授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完成。通过系统化的创业课程教学引导, 逐步实现了创业教学目标, 落实了创业教育理念。

地方高校也创建了创业研究机构, 其中创业研究会主要开展一些创业方面的学术交流, 专门为从事创业研究者和教育者创建交流平台, 并定期出版会议文摘、交流论文。

( 二) 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体系以及社会创业体系, 特别强调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 创业合作中心同社会形成有机整体, 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园、创业培训与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联合会的连接, 逐步地形成高校、企业、社会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结构, 社会的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作用。

( 三) 课程设置

创业教育已形成较完善的课程实践体系, 主要体现在: 一,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每周安排各类研究讲座,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活动, 增设奖助措施激励学生参与校外创新实践项目; 其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技能, 特别增设现场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 有计划按学习进程推行学生创业工作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创办联合创业实践社团组织提供各种锻炼机会, 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

( 四) 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师资建设。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创业知识, 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创业技能, 并有一定的创业体验; 二是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并具备一定学术背景的优秀企业家参与教学, 在校内开展讲座以及专题教学模块完善教学内容。三是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创业培训以及企业调研, 并鼓励教师从事创业。要求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经历过创业的锻炼, 因此他们对社会创业的发展趋势、创业领域的实践以及创业社会需求变化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四是通过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 让教师定期学习和掌握创业教育教学知识, 并有大量的案例用来示范教学, 开展讨论研究。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 一) 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领导要重视并积极支持创业教育的开展, 在教学计划的建立、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充实、人才培养计划的规划及教学措施和方式的实施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创业教育工程实施。

( 二)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创业教育教学的主导者, 创业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在创业方面的学识、经验和经历, 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首先可以通过教师参与产研学一体化的改革教育实践, 从中体验创业过程, 提高创业教育能力; 其次是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来高校的创业基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三是学校通过制定特殊的扶持帮组措施, 鼓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研发项目去创业, 从而培养出一批创业型学者或学者型企业家。

( 三) 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不能只重视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实际的帮助和指导。地方高校应注重多提供学生创业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创业企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业计划竞赛、积极举办各种创业沙龙、建立模拟企业管理模式等实践活动, 既增强了学生的创业经验, 又引起了学生的创业兴趣; 还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 能进一步丰富创业课程的考核。

( 四) 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需重视以下工作: 首先是引进合作国外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 其次是推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措施。通过聘请合作高校的外国教师来我国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并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高校进修; 最后可以通过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合作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与实践。国内高校经过合作与交流途径, 提高我国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创业教育能力, 促进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 深化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跃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 (9) .

[2]彭钢.创业教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篇8

一、地方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改变松散的教师教学管理模式的需要。

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的教师管理模式一般是:每个教师承担1~2门课程, 都是独立地自由授课, 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这种分散的格局没有条件也谈不上去思索、去研究课程体系的改革, 最多是考虑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不可能很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 十分有必要将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起来, 建设一批既能完成教学任务, 又能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教学团队。

2、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需要。

以教学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 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从效率的角度看, 团队可以通过内部的整合在成员之间实现人才培养技巧与经验的互补, 这为分层次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教学团队由于吸收了青年教师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 为团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 教师相互配合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 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的质量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源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意义上讲,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获得经验与反思而获得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尽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教学团队建设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有利于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4、突出学校特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构建教学团队, 其成员结构合理、素质技能互补、协同奋斗, 有利于突出学校特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教学团队一方面关注专业兴趣, 探讨教学和学术问题, 同时对彼此间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和人品行为比较熟悉, 这为彼此协同默契, 合作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教学团队是思维敏捷、自由程度较高的教师群体。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老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资源共享中更新知识和观念, 形成一种拥有和谐宽松、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信息共享的氛围, 形成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和谐环境, 将团队建设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 形成团队特色。特色就是质量, 特色就是水平。有特色的团队才能有水平, 有特色的团队才有生命力, 在培养团队的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 提升教学团队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化资源整合的原则。

教学团队通过教师的智力资源有效整合, 用教师间的协作及学术资源共享, 满足学科综合化需求, 形成团队学术特色, 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同时鼓励跨学科、跨校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2、形成教学梯队的原则。

认真落实教学团队的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 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团队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上保持一定的合理性。

3、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立足知识多元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尊重学术自主的原则。

教学团队是由一群掌握着高深学术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工作群体, 教师在团队中要学术资源共享, 学校要赋予教学团队学术自主权, 实现教学领域的学术权力回归。

三、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1、选拔与培养团队带头人。

本科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 (专业) 的专家, 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 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 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专科生授课。品德高尚, 治学严谨, 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加强团队队伍建设。

根据各学科 (专业) 的具体情况, 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 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 形成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梯队结构。团队成员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方面要有一定的梯队差别, 以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3、提出团队目标和培育团队精神。

提出作为团队成员共同愿景的团队建设目标是教学团队的“顶层设计”。要贯彻“质量工程”的理念, 把提高所承担课程教学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建设目标、共同利益而相互协作, 为提高教学质量共同负起责任, 它是优秀教学团队的灵魂与特质, 是其成功的基础。

4、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机制。

一是要保证教学团队的学术自主权及团队负责人在教学改革、工作目标、实施计划、内部调控等方面的自主权, 学校管理层不应对教学团队指手画脚, 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为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并为教学团队的组建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学校要制定教学团队指导意见, 明确建队目标及具体步骤措施, 积极创造条件, 合理组建教学团队, 同时建立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制度, 规范引导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三是要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制度, 形成制度化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一项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为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的系统工程。因此, 对教学团队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和规范教学团队的运行, 保持教学团队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激励机制。

对于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评估和考核无非是职称评定、年度业绩考核、教学科研奖励、教学科研奖励津贴。但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政策来说, 在这几项评估和考核上往往都只认第一责任人, 无视其他合作者即使是骨干力量的贡献。这种评价体系非但不鼓励教师间的合作, 而且会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要鼓励教师组建教学团队,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 必须进一步探索有利于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 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 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四、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以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例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自2006年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以来, 该团队成员锐意进取,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建设, 不断探索培养高素质管理科学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邵阳学院管理科学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湖南省级教学团队。

1、管理科学教学团队设置。

教学团队是一支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 注重素质、能力和教育理念, 能够勇挑重担的团队。目前, 该团队共有24名教师, 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搭配合理, 优势明显, 发展态势好。一是学历层次高。目前教学团队中, 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86%。其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 在读博士4人, 硕士学位的教师13人。并且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市优秀社科专家4人;二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团队中有教授6人, 占总数的25%;副教授8人, 占总数的33%;讲师8人, 占总数的33%, 其中还有助教2人;三是年龄结构优化。教学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体现了老、中、青结合, 有在高校从教30多年的专家、教授, 有从教年限短、年龄只有27岁的新生力量, 其中45岁 (含45岁) 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8人, 占教师总数的82%, 呈现出明显的年龄跨度和接续性, 有利于继承与开拓教学团队的改革创新理念, 实现在教学和科研中突出传、帮、带的优势和特色;四是知识结构相称。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有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等, 分别从事区域经济、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化设计、商务设计、生产运作等专业方向的研究, 并且均多年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多数教师有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的经验, 教学和科研成果多;五是学缘结构理想。教学团队成员中, 既有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十余年的教师, 也有从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并且, 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因此, 该教学团队始终充满活力, 朝气蓬勃。 (表1)

2、邵阳学院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建设原则。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教学团队建设将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基础, 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落实教师培养制度、提升团队整体水平的原则。落实教学团队的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 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 并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三是注重师德建设、优化教学素养的原则。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四是团队建设与科研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当与科研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紧密结合, 选派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高的优秀教师, 利用学术专长和教学优势,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发挥传、帮、带作用, 使学生接受不同风格的学术熏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资料来源: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师档案

3、邵阳学院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一是突出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按照“H”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 按照“基础巩固、能力拓展、素质提高”的思路重组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团队的实际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完善教师结构。全面启动以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 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近三年来重点培养和引进了2名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选拔培养了3~5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名师培育, 初步建成一支教师结构合理、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三是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实行“校校、校企、校所”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到著名的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进修, 选送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实践, 顶岗锻炼;鼓励教师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培训和合作研究, 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咨询师、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 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聘请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优化教师的职能结构;四是加强师德建设, 优化教学素养;五是完善激励机制, 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教材基金和教改立项制度,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承担本专业教材建设与教改项目。

4、加强学术交流与教学团队建设, 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每年派遣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并与美国肯塔基州卫斯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近3年来, 先后选送了3位教师分赴辽宁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选送一名教师赴美国肯塔州卫斯理学院访学。加强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以培养团队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贾焕军.地方高校创建教学团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2.

[2]臧兴兵, 娄星.略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7.

地方高校研究生 篇9

一、认知上的误区问题

认知上的了解是对任何事物来说首先掌握的技能,认知是采取实际行动的先导,认知的深度与程度是决策行动力度的基础。

因此,认知在行动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若认知程度不够,则会严重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完成。

1、缺乏对地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地方高校的教育程度已逐渐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仍缺乏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的宗旨是依靠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的方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国家中,将科学与经济相互结合显得更加的重要与紧迫。

相关社会管理部门既缺乏对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认识,又缺乏对高校科技研究人员的研究思想的关注,更没有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提高建设性的服务。甚者,有些地方的社会管理部门由于对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科技成果缺乏信心,从而制止了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机会。这些认知的缺乏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进一步发展,抑制了两者之间的共同进步。

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部分地方高校的开展建设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未能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由于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创新思维,地方高校便忽视了其社会服务的职能,从而缺乏了对社会服务活动有效激励的体制。

例如,一些地方高校的领导成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心存疑虑,总是会担心将社会经济的产品研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校秩序,从而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计划产生一定的干扰,甚至会在高校中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纠纷,此则是一些高校常常忧虑的问题,进而阻碍了地方高校的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是专心投入于科研教学、发表论文、申报成果等活动中,而缺乏实施科技成果的推广行动,缺乏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从而抑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学校本就是怀着培养人才的宗旨进行的一项社会服务,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培养,如若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并进行大胆实践,从而便可促进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行动上的误区问题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问题不仅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而且在采取实际行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与问题。

1、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

众所周知,地方高校是社会型服务的场所,其建设经营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现如今,制约着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即是地方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社会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支持环境并不完善。对于目前国家中的一些公立院校,其大多数都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地方高校缺乏地方政府的投入经费,阻碍了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抑制了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目前的高校总体结构布局上来看,当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是: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分布在国家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而国家城市中发展相对缓慢的地方城市则分布着较少的高校,此高校分布格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并不合理。高校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些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作用不明显。地方高校缺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就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互赢局面。

3、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对于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的问题,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其中也起着一定的影响。现如今的大多数高校中,专业设置都展现出的特色是大而全,且专业会重复设置。这样的一种现象对于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显,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结合地方社会的特色,忽视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特色的结合,只是单独地进行专业学习,分离了学习与用途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更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4、文化互动的不足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合作是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问题,既有经济政治层面,又有人文生活层面。然而,在一些高校与地方互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则是重经济、轻人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则说明人们对人文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内涵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和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忽视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与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对策研究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地方领导高度的重视与关注,也需要社会条件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至关重要。

1、提高认知,相互发展

提高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两者之间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这可以改善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也可以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增强其在社会上的服务意识,走出传统式的教学学习模式,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大众,更好地发挥高效科研在经济社会上的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2、调整结构,促进发展

地方高校合理布局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采取可行性策略时,应构建多元化的地方高校教育,在一个地方城市中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并进行合理地分配与定位,通过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特长。另,高校在设置专业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在一起,通过认真分析地方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不断地调整和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旨在更好地培养出优秀人才以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健全机制,持续发展

在改善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问题上,制定健全的法制法规有利于改善两者之间在互动过程中的规范与科学,从而可以减少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在健全法制法规制度时,可以制定高校与地方合作的财政问题和税收的相关政策,通过规范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与合作,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当然,相关法律法规要进行定期的更新与完善,旨在跟进时代社会的步伐,保证在高校地方合作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创新。

四、结语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两者之间互利互惠、相互促进。为了更好地发挥两者之间的作用,采用合理的建设性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应认真地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而对症下药,达到地方高校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效果。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应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互结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提升,达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双赢的局面。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今社会中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的问题,且根据问题提出建设性的策略,旨在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双赢以及和谐发展的景象。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3,01:11-13.

地方高校研究生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 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并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地方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但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财政投入向部分重点高校倾斜及地方高校自筹经费能力不强等原因,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研究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问题, 对缓解地方高校财政压力, 促进地方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本文所讨论的“地方高校”指的是由各个省、市、自治区领导, 经费来源和管理都隶属于省或省以下地方政府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是指高等教育经费, 即不同的投资主体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货币表现, 而且是不同的投资主体投入到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用于发展地方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货币形式。

二、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研究分析

(一)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问题, 于2009年7月在湖南省某地方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对于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感性认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有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学杂费、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招收留学生、社会捐赠、其他收入等。具体收入如 (表1) 所示, 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拨款为省财政厅对X高校的财政拨款, 是地方预算划拨给X大学的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和未列入部门事业费和基建支出的“预算专项资金及其他教育经费”。教育事业收入主要指X高校高等教育学费、住宿费收入, 函大、夜大、短训班的培训费及学费, 考试考务费, 科研经费等。经营收入指X高校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X高校校办企业主要有出版社、印刷厂、高科技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等。附属单位缴款指购物中心、校园门面收入等。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级经费之外的其他项目预算外教育经费, 对X大学来说主要指二级学院上缴的资源占用费等。2008年X大学收入合计为39878.42万元, 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拨款共计16872.17万元, 教育事业收入16750.00万元, 经营收入35.36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为51.17万元, 留学生收入31.59万元, 社会捐赠收入1505.02万元, 其他收入4633.11万元。2008年X大学负债合计29207.21万元, 其中借入款项22634.03万元, 应付账款4943.31万元, 其他应付款889.48万元, 应交税金460.31万元。

(二)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取得了不少成绩, 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雏形。具体来说,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 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具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 X高校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已基本具备。X大学已形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招收留学生、吸引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从 (表1) 可以看出, 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有教育事业经费拨款 (财政拨款) 、教育事业收入 (学杂费) 、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留学生收入、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筹措教育经费的几大渠道X大学已基本具备。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是X大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4年至2008年地方财政对X大学的拨款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26%、28%、37%、33%、42%, 学杂费等收入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45%、52%、51%、49%、42%, 两者占到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71%、80%、88%、82%、84%。虽然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高校学杂费收入占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 但其他经费来源如经营收入、招收留学生、吸引社会捐赠等在经费总来源中都占有一定份额, 虽然所占比例极小, 但毕竟是筹措的一个渠道。经营收入和招收留学生收入基本上逐步增加的, 2008年的经营收入和招收留学生收入较2007年分别增长了130%和60%。因为X大学2008年校庆, 2008年社会捐赠收入与2007年相比翻了20倍。X大学教育经费筹措已经由原来的片面依赖政府投资发展到由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其它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 改变了以往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单一性。 (2) 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绝对量也是逐年增加的。从 (表1) 可以看出, 从2004年至2008年国家财政对X高校的投入是不断增长的。2008年与2004年相比, 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9048.57万元, 增长126%, 虽然期间也有回落, 但整体上升的趋势没有改变, 如 (图2) 所示。2005年X高校成为省部共建重点高校, 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X大学建设发展。省部共建规划是在五年内由省、部、市重点投入2.25亿元, 平均每年4500万元。这样, 之前X大学的财政拨款是每年6000万, 省部共建后每年可达一个亿左右。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 将极大地促进X大学的发展。

(三)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X大学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局面, 但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经营收入极为有限、社会捐赠收入低等, 阻碍了X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1) 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X大学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局面, 但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并不合理, 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占教育经费来源的大部分, 其他非财政教育经费, 如经营收入、社会捐赠等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极低。如前文所述, 2004年至2008年地方财政对X大学的拨款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26%、28%、37%、33%、42%, 学杂费等收入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45%、52%、51%、49%、42%, 两者占到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71%、80%、88%、82%、84%, 占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 但经营收入、社会捐赠等所占比重极低。2004年X高校经营收入7.60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272.61万元, 留学生收入7.46万元, 捐赠收入402.85万元, 四者总共只占到教育经费来源的2%, 如 (图3) 所示。2008年, X高校经营收入35.36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51.17万元, 留学生收入31.59万元, 捐赠收入1505.02万元, 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300%、-81%、300%和270%, 但四种收入的总和也只占到教育经费来源的4%, 如 (图4) 所示。从单项来看, 2004年年至2008年X高校经营收入分别只有7.6万元、5.1万元、0万元、10.89万元和35.36万元, 留学生收入分别为7.46万元、29.50万元、23.80万元、19.80万元和31.59万元, 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均不足1%。2004年至2008年捐赠收入分别为402.85万元、76.89万元、275.21万元、70.70万元、1505.02万元, 与经营收入和留学生收入相比要多, 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重2004年超过1%, 2005年至2007年均不足1%, 2008年达4%, 但总的来说非常有限。因此, X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 在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其它收入来源占总经费的比例并不高甚至出现了下降, 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经费在实现了多元化筹措的同时, 又出现了隐性的单一性。X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并未能真正形成。显然, X高校教育非财政性经费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发展态势, 而且教育领域内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必然要求对学费的增长做出适当的限制。未来X高校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保障, 已不能单纯依靠增加拨款和提高学费, 需一步挖掘其他投入构成的潜力, 真正实现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2) 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不足。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主要来自两个层次的拨款:一是国家教委所属高等院校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等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 国家财政部根据国家教委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的高等教育子系统的在校生规模, 将一定数额的高等教育经费拨给国家教委和其他各部委, 各部委再将此项经费拨给所属各高校;二是用于地方高等院校的财政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支出, 也有少数地方院校的拨款是由地区财政或县财政支出的。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湖南省财政厅。相对一些部委所属高校而言, X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不足。有关统计显示, 1998至2001年中央对划转地方的184所高校共划拨经费仅45亿元, 安排专项资金仅14亿, 合计年校均经费只有约800万元, 其他均由地方负担或补贴;与此同时, 地方拨付共建学校专项经费也就30多亿元。可见, 中央拨给地方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极其有限的, 而地方政府因其财力本来就有限, 不足以弥补地方综合性高校发展所需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目前, 全国由省、直辖市管理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有1394所, 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但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60.6%。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的49%和43%。地方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是影响地方高校经费不足的关键原因。国家为了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校的目标, 在近些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中, 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不断向部分重点高校倾斜, 这造成了我国各地区高校发展愈加不平衡。在中央财政投入一定的情况下, 中央越向部分重点高校投资倾斜, 就势必会造成对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的不足, “211工程”特别是1998年“985工程”的实施, 都体现了非均衡发展策略, 这使得像X大学这样的非“211工程”和“985工程”范畴的地方高校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如在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院校中, “九五”一期建设期间, 对北大、清华各投入18个亿, 而对地方高校国家投入最多的只有0.3个亿。如此巨大的差距往往造成地方高校的财政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使得其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辛。

三、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策略分析

(一) 积极争取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 首先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及政策支持的力度。教育应以公共性为主, 教育的公共性的重要表现就是教育的社会效益, 即要为社会培养人才。而要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 财政拨款必然要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目前, 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普遍严重不足, 作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地方政府更应强化自身的教育公共职能, 提高其投入在地方高校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地方政府要必须要想方设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要保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未来几年中, 绝对数和相对可比数额上的都要有大幅度增长, 以改变当前存在的地方高校教育经费公用部分低于警戒线的困境。在加大地方政府经费投入的同时, 要建立科学、法制、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中央一级及省一级政府对地方高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金额。建立科学、法制、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间高等教育投入的失衡问题, 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倾斜力度, 尤其是要加大对高等教育边缘地区等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在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客观情况下, 政府应对高等教育空缺和欠发达地区实行财政投入上的倾斜政策, 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该要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分配格局, 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转移支付手段, 既包括中央与地方间, 又包括地方与地方间的转移支付手段, 提高国家对地方高校的投入。

(二) 努力增加科研技术服务性收入

对于在财政困难地区的地方高校来说, 如果单单依靠国家及政府投资来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势必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社会对高等学校培训服务、科研、技术专利的需求迅速增长, 为地方高校自筹经费提供了契机。地方高校可以从自身的科研技术入手,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与科研的情况下, 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及科研技术专利,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开展和企业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努力增加科研技术服务等私利性收入, 以弥补地方高校办学经费过份依赖于地方政府的缺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创办校办产业, 近几年高等学校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 兴办高科技企业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如果成功将是地方高校收入来源中很重要和有生命力的部分, 也是增强地方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在创办校办产业时,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 要加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如都由学校经营, 很难在人权和财权上分清, 必然会导致权责不清现象的存在。权责不清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会缺乏主动性、灵活性与自主性, 这样势必会影响校办企业的良性发展。因而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 使校办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2) 要坚持地方高校科技企业的特色。地方高校企业相对其它企业来讲, 它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主要来自于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成果。因此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 必须依托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平台, 这才能使地方高等学校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从而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改善地方高校在经费争取上不利的局面, 使自身办学实力更强。

(三) 提高社会捐赠收入

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已得到一些大型企业、社会团体和私人的投资与赞助, 这些经费来源已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的来讲,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中来自于社会捐赠的资金还极其有限。为此, 要从以在下方面下入手: (1) 加强管理意识。从国家层面来讲, 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鼓励社会企业、团体以及个人对地方高校进行捐赠, 并要保护捐赠者的相关合法利益, 如对捐赠资金给予包括减免税收在内的各方面的优惠、给予捐赠者一定的名誉激励等。地方高校也要善于宣传, 积极主动地向潜在的捐赠群体和个人宣传自身, 主动与有意捐赠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接洽。 (2) 加强制度保障。从体制入手, 设立专门的负责捐赠工作机构, 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对常年捐赠以及专项捐赠两项工作进行管理、协调。 (3) 保护捐赠者的利益。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的伦理取向是以利他主义为最高目标, 且本质上是一项无私利的促进地方高校教育发展的公益行为, 但捐赠者难免也会有其捐赠动机需求, 地方高校要大胆大力大量地为捐赠者宣传留名, 彰其功绩。成功的捐赠制度总是兼顾了地方高校和捐赠方利益, 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4) 地方高校要学习和研究筹资技巧。地方高校的筹资活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 它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方式, 科学筹集自己所需要的资金, 争取用最低的资金成本及财务风险筹集到最大的可用资金。

(四) 适量招收留学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方高校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 借鉴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多年的留学生政策和措施, 加大外国留学生招生比例和规模, 大力开拓我国的留学生市场。作为地方性综合高校来说, 留学生的增加意味着教育经费多了一个重要的筹措渠道, 将对解决经费紧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闵维方、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 《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2]任修霞:《湖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帅相志:《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三维造型设计下一篇: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