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

2024-05-06

青春偶像(精选十篇)

青春偶像 篇1

一、内容概述

青春偶像歌舞剧《歌舞青春》有三部, 第一部简述了都同在一所高中两个毫无瓜葛的高中生在一次唱歌比赛中发现了彼此对音乐的热情。在假期结束之后发现了两个人在同一所高中就读, 于是两个人决定一起参加试音比赛并且希望能成为学校最新音乐剧的男女主角。但是, 来自于双方团队的人都不赞成这两个人的决定, 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团队的人, 都希望能占有这两个人从而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尽管如此, 两个人依旧不放弃甚至更加积极的追求自身的梦想。最终, 两个人非常完美的取得了这次男女主角的机会, 成就了两人浪漫的爱情故事。并且, 在这部电影中涵盖了很多的音乐剧目, 彰显出了音乐的年轻活力、年轻人对音乐追逐的脚步和毅力, 不能放弃的精神, 对学生来说这既可以是一部锻炼人毅力的电影, 还是一部不放弃梦想的影片, 更是一部精彩的带有剧情的音乐剧, 将音乐融入到整个影片中, 让人不得的赞扬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完美和力量。

在第二部影片中, 两个人都经历了非常大的挫折, 并且被设计加入到了乐队当中, 最终因为阴谋得逞, 两个人不得不离开团队。在父亲的帮助下, 两个人最终和野猫团队和好, 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 成为了整个影片中的一大热点。

在第三部影片中, 两个人马上就要面临着分别, 各自去往各自的大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情侣一样, 两个人不仅面临着感情上的考验并且也面临着分别的压力。女主人公为了能和男主人公在一起的时间更久, 甚至想要放弃去斯坦福大学的机会, 但是在男主人公的说服下最终女主人公去了大学, 两个人之间没有距离瞬间变成了1053公里的思念。并且女主人公最终并没有在毕业舞会上出现, 但是男主人却跨越了1053公里的距离, 在毕业舞会的当天到达了斯坦福大学, 以“若要在东方高校与谁最后共舞, 那么, 非你莫属”这句话为开场白, 跳动的音符和多彩的节拍随他们一起跳动, 男主人公最终也为了女主人公选择了一所能够让他获得篮球与音乐双学位的加州学校, 最后的歌舞也表达着他们年轻的激情与乐观。

二、影片赏析和评论

歌舞青春这部电影无论从歌曲、舞蹈、青春活力哪个角度都非常成功, 成为了超越历史赞赏的一部电影巨作。那么, 本小节就从三个方面针对其进行赏析。

首先, 从歌曲的角度进行分析。自从歌舞青春播放之后, 其音乐的销售程度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并且原声带在美国热销超过了400金, 所有歌曲都融合了歌舞剧的艺术魅力, 将歌曲的旋律融合在电影中。迄今为止, 还有很多首流行着, 从未被超越。

例如, 在电影中的第一首歌“start something new”, 这首歌以特别的形式出现, 一个打着篮球的男生, 一个只会读书并且被其他人称之为怪人的女生, 在一次party上发现了关于自己的一些新事情。歌曲准确的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当时兴奋且胆怯的心情。

再比如说, “breaking free”在这部歌曲中, 为了能够和剧情的演变相同, 以柔和的曲调开始以激昂的曲调结束。女主人公刚开始因为不自信到后来因为男主人的鼓励而变得很大声的延长, 台下的人们也因为他们而被吸进, 不仅热情的开始跟着哼唱, 改变了最初安静、紧张、尴尬的局面, 使整个剧情达到高潮阶段。

强调了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不应该退缩要勇敢地前进证明自己。也说明从否定演变成赞成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需要突破自己挑战自己, 从而相信自己表现自己。

其次, 从舞蹈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整个影片中舞蹈占据着一定的篇幅, 并且呈现出活力四射、欢快激扬的感觉, 尤其是热闹的集体舞更是让人佩服编导的独特创意和演员扎实的基本功, 每个动作都完全符合整个电影的风格和背景, 用完美一词形容恰好不过。

最后, 在整个电影当中大篇幅的出现关于青春的影子, 这是这部影片的亮点更是让人悲喜交加的一个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最为怀念的就是我们的青春, 充满活力的青春和质朴的友情, 朦胧单纯的爱情。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恶作剧在未来却成为搞笑剧情的话柄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都被描述了出来。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回忆往昔, 想起自己的高中时光, 想起那些可爱的同学和老师, 那些欢快的日子和荒唐的过去。并且, 在这部影片中还将歌舞剧很好的融入了其中, 给我们的回忆增添了一抹颜色, 更容易将情感融入其中, 将自身的感受和影片融为一体。

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篇2

一辩陈词:大家好,我方观点是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遵照新华大字典的解释,青春是指青年时期;偶像原指雕塑成的神像,比喻崇拜的对象;崇拜的意思是尊敬、钦佩。青春偶像崇拜是指青年时期对心目中偶像的尊敬、钦佩。青春偶像崇拜是一种有着广泛而积极影响的社会现象,对于社会发展、青年成长有着显而易见的诸多好处。

其一,青春偶像崇拜利于青年成长成才。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完善人格的关键阶段,而偶像多是在某一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就的人物。青春偶像崇拜给青年人成长成才提供了指导性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以偶像为榜样,学习偶像的优点、吸取偶像的长处,超越偶像日益成为有志青年最有力的誓言。

其二,青春偶像崇拜具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效益。偶像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人心空前团结、社会空前和谐,董存瑞精神长存、雷锋深入千家万户、张海宁人尽皆知,这些耳熟能详的青春偶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其社会教育价值不可抹杀。汶川地震时成龙、姚明、韩寒,乃至唐山十三民工、武警战士武文斌等青春偶像更是在凝聚民心、教育青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三,青春偶像崇拜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众所周知,偶像皆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某一领域的集大成者,偶像崇拜使得青年人不断领略偶像身上所包含的巨大人格魅力和文化精髓,崇拜周恩来是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传承,崇拜雷锋是对热心助人、奉献社会的传承,崇拜邓稼先是对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未知领域的传承。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偶像崇拜的青年是没有希望的青年。综上所述,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不理性的青春偶像崇拜亦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经过理性的思考后,我们注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青春偶像崇拜绝不是盲目跟从,青年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判断力,见贤而思齐、主动向偶像看齐;青春偶像崇拜只会让青年人更完善,而不是在崇拜中丢失了自我;当然,青春偶像崇拜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在正确轨道上起到应有的巨大社会效益。青年人理应拥抱成功、共担未来,理应向成功者学习、向偶像看齐,所以,我方坚定认为: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二辩攻辩:1.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也是一个同样有着缺点的人,我把他作为我的偶像,不管是他对于学习的态度,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事业的态度,难道这样对于我而言弊大于利了么?(总结:毛主席虽然造成了文化大革命,但文革毕竟只有十年,十年后社会照样发展,人民大部分也理性了。我们不否认毛主席有过,但人们对毛主席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他也有能令我们学习的地方。偶像有利有弊,当看到偶像的弊处时,我们应“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我们的国家是鼓励人民崇拜偶像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3月5日的学雷锋日?(总结:就是因为雷锋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尊重,国家才设立雷锋日,让我们去崇拜他,向她学习。因此我方坚信,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三辩攻辩:1.央视每年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就是想让我们崇拜他们,向他们学习吗,难道国家的鼓励弊大于利吗?我想问对方辩友,你是否有偶像呢?(总结:既然有,那你有为之而疯狂吗?没有吧,那就说明大多数人像你一样,理性崇拜偶像,从她们身上学习优秀品质,那不也就证实了我方观点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如过没有,那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对方既然是个无偶像论者,又怎么谈对偶像的理解,对辩题的理解呢?因此我方坚信,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2.我崇拜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是我的偶像,难道周总理像你们所说的偶像那样吗?我崇拜周总理弊大于利吗?(总结:“闻一多说过:盲目的听从,盲目的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如果照你这么说,那我们社会上大部分青年人都是蠢物啦?可是我们的社会依然飞速发展。因此我方坚信,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四辩攻辩小结:正如天空需要星星一样,青年人更需要偶像。没有星星,天空将漆黑一片;没有偶像,青年人的人生也将漆黑一片。我相信,对方辩友一定有自己的偶像,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也从中获取了几多益处。盲目的青春偶像崇拜并不是理性的青春偶像崇拜,疯狂地追星族也不是科学的崇拜行为,与这些非主流现象相比,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当代活雷锋郭明义的精神更加的愈久弥坚。多数青年是理性的、有追求的,与洪战辉、郭明义带给无数青年的心灵触动相比,对方辩友口中的现象显得如此无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方辩友口中所说的仅仅只是青春偶像崇拜中的极端个例,构不成广泛事实。敢问对方辩友,非主流如何能取代主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都需要拥有自己崇拜的对象。所以,青春偶像崇拜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需要,抓住少数的盲目崇拜不放正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岂能令人信服。所以,我方坚定认为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四辩总结陈词:首先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我方认为青春是活力,是朝气,蓬勃风发的我们是新一代的领军力,青春偶像崇拜,寻求学习榜样,张扬青春个性。众所周知没有星星,天空将漆黑一片。偶像之所以被称为偶像,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在刚才的辩论中,您方一直强调青春偶像反面引导青年人,令青少年盲目的追寻,盲目的模仿,对他们的事业和生活都没有帮助,甚至于会毁了他们的人生。可您却忘了,青年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判断力,见贤而思齐、主动向偶像看齐,会让青年人在偶像光环的照耀下汲取营养、茁壮成长。要知道他人是一面镜子,与他人作比较只会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谓的丢失自我。还有,您方不断地举出极端个例,难道这就是您方的理论基础吗?透过现象看本质,你方始终未对我方观点予以有效反驳。当非主流永远不可能代替主流方向时,您方还要继续坐井底之蛙,以所谓的极端个例为基础,围困在那一片小小的天空吗?在这里,我想说,我喜欢晴朗天空的晚上,当那闪烁的星星带给我无限希望的同时,我不禁感慨万千,就如今天的辩题一样,偶像就是那黑夜中闪耀的星星,带给我前进的动力,指明着我前进的方向。也正是对于成功偶像的一种尊敬、钦佩,从而不断地找寻自己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古人云:见贤思齐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瑕不掩瑜,作为一名偶像,其身上必然存在无数的优点,当一个人身上有无数发光的亮点时,我们为什么只看到其身上没有发光的地方,为什么让自己再次成为“一叶障目”的蠢材书生呢?况且,我们的偶像崇拜是多层次性的,学习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仰望邓小平同志的治国能力,欣赏吴仪总理的外交能力,无数的偶像,多少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啊?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偶像的力量是无限的。当李连杰创建“壹基金”时,当周迅等各个明星为环保做宣传时,当这一个个偶像用极其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人心空前团结、社会空前和谐的时候,难道我们非要泯灭现实、忽略现实,而不断地给自己灌输、给别人灌输这种错误的思想吗?所以,对方辩友,让我们放下所谓的分歧,真心的希望,青年一代,在偶像的正确指引下,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谢谢大家!

反驳对方:1.“偶像”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词汇啊!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各种图腾或是神像顶礼膜拜,这是崇拜偶像的最初意义。时至今日,“偶像”最大的含义之一已经等同于“明星”。既然明星可以与神佛齐名,想必他们就该有相同之处吧。随着年级增大,知识变多,人们会逐步修改自己的崇拜目标。“你有虫牙,吃苹果导致果牙疼却要归咎于苹果吗?”,“吃饭会噎死人,但是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噎死的呢?”我方理解的偶像,是涵盖了生活的几乎所有的范围里,值得我们学习,有某方面特长,能起表率效用,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人。

2.哲学的本源问题是:我是谁。人从一出生就模仿周围的偶像进行知识的积累学习。最初从父母,再次从师长,有了对人生对社会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开始树立社会偶像。实践出真知,人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有活生生的例子作支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人才能不断进步。西方马斯洛认为,人活于世,必须要满足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而偶像崇拜具备了全部这三者。向偶像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一步步完善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就是归属了某一个阵营,以期赢得他人对自己和本体的尊重;就是在不断丰富扩充自己,丰富和强化自我。偶像崇拜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为生存而发展出的实用能力。人类社会从最初的时候崇尚自然、崇尚鬼神到崇尚武力、崇尚英雄到现在的崇拜成功者成名者,崇拜偶像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特征和表现。

3.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崇拜偶像,像远古时代,古人崇拜图腾,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例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在落入荒岛时一直相信上帝会让他脱离困境,并坚持着在孤岛中度过了28年。崇拜有力地推动废奴运动的发展,而现代的我们就崇拜于成功人士,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说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是有弊端的,但这推动了整个历史的发展,为未来开发了道路,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如果当初社会没有崇拜偶像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我们就只能永远地停留于远古,毫无进展。所以,我方再次重复,崇拜偶像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特征和表现,是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青春偶像崇拜是利大于弊的。

4.我方陈述青春偶像崇拜的诸多利处,然而我方也不否认有弊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就今天的主题而言,“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普遍性,对事物的发展起了主导作用,而弊仅仅是些特例,是次要矛盾。难道我们可以因矛盾次要方面的存在而否认主要方面,可以因弊的存在而否认诸多利处吗?难道我们可以用矛盾的特殊性来掩盖其普遍性,以偏概全吗?西方马斯洛认为,人活于世,必须要满足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而偶像崇拜具备了全部这三者。向偶像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一步步完善自己,扩充自己,丰富和强化自己。

5.心理学上认为:青少年对青春偶像的崇拜迷恋是人之常情,自然而成;也是个人成长的必然规律。具体的说,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对不同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既然偶像能成为偶像,必然他身上的闪光点是要大于他的缺点的。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崇拜他。偶像之所以能够成为偶像,就是因为他们不平凡的成功故事,因为他们出类拔萃,因为他们够出色。都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有人得成功都来自于他背后的努力。

例如:这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榜样,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有助与社会的正常运作,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需要一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力量,一种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一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生道德楷模,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而偶像则给了我们这种榜样,给我们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们向他们学习,向好的方向走去。

“治天下者,比先利其志”,志向、目标是到达成功的前提。这就好比在黑夜中航行的船只,需要灯塔指引航向一样。而那些头顶光环的青春偶像们,不就像那黑夜中的灯塔吗?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触礁、翻船的危险。同时我要明确的告诉对方:青春偶像为我们提供了奋斗目标,但并非意味着其本生就是奋斗目标。若一意孤行以至触礁搁浅、船毁人亡,也只能说明你是一名不合格的水手;总不能嗔怪灯塔指错了航向吧!盲目崇拜不是崇拜的必然组成部分。青春偶像崇拜是大众潮流,我们所崇拜的明星就主流而言都是健康的积极的,因为我们的主流媒体所传播的也都是健康积极的能容。

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得要看主流,好比你不能因为几个警察贪赃枉法,就说所有的警察都是坏的一样。诚然,青春偶像崇拜会有一些负面因素,但是瑕不掩瑜,没有任何事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说,我们并没有说青春偶像崇拜没有弊,而是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据青少年偶像崇拜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青年探索》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随机抽取的南京5中,8中,玄武区一到三所高中:从出生到现在有偶像的青少年占91.87%;偶像崇拜的类型是科学家,政商要人,父母师长的占54.45%;崇拜偶像首要原因是学习她的优点的占56.97%;崇拜偶像的目的是偶像可以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的占64.5%;每天会花费固定时间在崇拜偶像身上的人只占7%;崇拜偶像的行为只是收集偶像信息谈论偶像话题的人占89%,而购买偶像相关物品的人却只占3% ;把偶像当作是人生目标和指引明灯的人占86.4%;认为偶像崇拜对学习没有影响甚至有正面影响的人占94.9% ;当崇拜的偶像出现负面新闻,第一反应是理智对待的人和置之不理的人占75.8% ;而且相对现在的一些青春偶像在公众场合比较注意自己的阳光形象,也会给这些青年朋友们做出一些好的旁样,大多数的青春偶像还是清楚自己身上的社会影响和责任。所宣扬的所表现的都是好的一面。也许有些被崇拜的偶像有一些不好的方面,但是那些方面是非常少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知识分子,特别是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受到中世纪般残酷的迫害和岐视,在那漫长的痛苦岁月,之所以没有崩溃,而且还希望着,奋斗着,完全依靠从偶像身上吸取的那一点微弱的撑拒之力,那种百折不回、忍受困难的精神,来作为自己当时生存的营养。

现今社会,在心中没有一个偶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你所看到的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必然都有他自己的偶像,郭富城因为崇拜迈克杰克逊,才产生了对舞蹈的爱,成就了如今的亚洲舞王;股神巴菲特崇拜偶像B夫人有了如今的成就;历史上受偶像激励走上成功之路的不乏其人:就拿语文课本中的《陋室铭》一文来说,文中刘禹锡说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说明了刘禹锡是以诸葛亮和扬子云为偶像,为榜样的,并努力向他们看齐;无独有偶,《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也是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陈舜俞有句话是说:“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陈氏所指的这种风气的首倡者可以说正是欧阳修,欧阳修与石介几乎同时主动接受韩愈的排佛老思想,但是欧阳修走得更远,取得的成就更大,对后人的影响更深,这说明了偶像对人的激励、对人的启发式很大的。还有司马相如崇拜蔺相如更名明志;三毛迷恋琼瑶慷慨走笔;沧月喜爱金庸走上武侠之路;鲁迅先生说过革命也是他自己“手制的偶像”。如此多的名人都是因为有了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才会变得如此出名,有如此的功绩的,难道对方还能说青春偶像崇拜是弊大吗,我们并不否认有弊,但是由此可见,青春偶像崇拜是利大于弊的。

周杰伦在领金曲奖“最佳专辑”奖时曾说过一句:“好好认真读书,好好听周杰伦的音乐”。杰伦的音乐以公益歌居多,如《梯田》《听妈妈的话》《外婆》《懦夫》等,几乎每张专辑都会有!李大钊一直相信着马列斯主义,指引着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功夫明星李小龙,1959年,时年18岁的李小龙离开香港,只身前往美国求学。初到美国的李小龙面临着生活来源的问题,他和其他华人子弟一样,开始了在美国的半工半读生涯。读书之后,李小龙学习刻苦,每日的时间精力都放在读书与研习武艺之中。他甚至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在校园进行武术表演和训练。后来凭借努力,他开了武馆,慢慢走上好莱坞的道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从李小龙的成功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华人在外留学的那份坚强毅力,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影片中精彩的打斗,更是他背后付出的努力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又如邓稼先,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时,他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来之不易。偶像的成功,或多或少,都给我们带来一份励志。我们的崇拜是他们成功过程中的精神,而非美丽帅气的外表。

雷锋,张海迪,王进喜,等等等等难道能说,崇拜、学习这些偶像,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偶像”,要定义为“榜样”,“崇拜”,还要“学习”,而不是“顶礼膜拜”偶像,然而,现代社会尤其是家长普遍认为,崇拜偶像就是盲目的追星,其实不然。现在中学生的偶像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圈。而中学生也渐渐的学会了理性追星,为了追星而花费巨额的情况也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偶像为什么会成功、如何成功,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首先,从个人的成长来看,青春偶像崇拜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每一个偶像在追求理想,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所坚持的信念与意志,以及所展现的才华与能力,就是他们自身及其崇拜者最看重的财富。正如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尽管人无完人,偶像可能也会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况且中国青年有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没有人会选择他人的缺点来尊重和敬佩。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最后成为偶像,但是从偶像身上得到启示与激励,一路风雨兼程挥洒青春的热忱与汗水,亦不失为意义重大的人生体验。

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青春偶像崇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内需;另一方面,偶像从事公益事业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由于崇拜偶像,崇拜者追随偶像脚步奉献爱心、赈济灾情的事例不胜枚举。它提高着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是构建着一个大爱无疆的美好社会。

再来,青春偶像崇拜有其历史必然性。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封建社会的天神崇拜,再到今天,由于青春偶像崇拜产生的巨大正面力量,人们终于懂得从人身上汲取力量,通过尊重敬佩偶像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导航。青春偶像崇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必将随着社会发展日臻完善,产生更加积极的力量。

我曾经的青春偶像 篇3

我尾随着她,看她掰下一小块早餐蛋糕喂街边的流浪狗,看她捡起人行道上的垃圾扔進垃圾箱,看她踩着米白色小高跟仰起骄傲的脖颈,身姿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树。我学着她的样子,踮起脚尖轻盈行走,毫不在乎这是不是东施效颦。

路过喧闹的早市,一个卖野菜的老奶奶在路边哭,围观的人说,老人辛苦一早上,却收到张五十元的假钞,把自己的钱反倒找零给了人家。陆向晚穿过人群,拿出张五十元钱递给老人,把假钞收起来说,可以替她拿到银行换。周围有人鼓掌,她的善良让百米以外的我也觉得脸上有光,仿佛是我被夸奖一样开心。

后来,她停在一家小店的橱窗前,我本以为她喜欢里面的音乐盒或布娃娃,可走近了看,里面黑洞洞的,落地玻璃窗上映出我的脸,再仔细看,她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背后冲我微笑。

她冲我伸出手,掌心里有一枚蝴蝶发卡,她说:“我猜,你一直跟着我,是喜欢我脑后的这枚蝴蝶发卡,送给你。”

我怯怯地接过,甚至忘了说谢谢,只管问:“那钱银行会换吗?”她笑而不答,那种一切成竹在胸却不动声色的气场,像个巨大的漩涡,使我不由自主地被吸进,想挣扎却无可奈何。

因为和三中大名鼎鼎的陆向晚是邻居,最近又得蒙青睐成了朋友,我受到了一群小萝莉的羡慕嫉妒恨。我每天向大家汇报新闻,比如昨天我是在陆向晚家做的作业;比如陆妈妈做的糯米鸡很好吃;比如陆向晚最近将代表学校参加奥数比赛,天天备战到深夜,非常辛苦。

有一天课间,我坐在桌子上照例一个劲数着陆向晚的优秀事迹,经过的一个男生阴阳怪气地说:“你那个偶像出事了,你还不知道吧,奥数考试作弊啊,被当场捉住,她一个人灰头土脸不说,真是丢了我们三中的脸啊。”

一片静默,我第一反应是跳下桌子,和那个男生厮打起来,抓破了他的脸,当然我也好不到哪去,流着鼻血仍坚持瞪着他,那一刻我宁愿那个男生是恶意诽谤。

但是很遗憾,真相确实残酷,陆向晚仿佛突然间消失了,转学、搬家,走出我的生活,却秘而不宣地留在所有人的记忆里。

我很难想象她为什么选择作弊,因为天分和努力,她完全有相当的实力傲视一切。我只能理解为压力太大,她一直在赢,她从没输过。但愿以后,她可以不要这么累。

青春偶像潮辐射下青少年世界观探析 篇4

“青春偶像”一词, 于20世纪90年代, 伴随着一股青春爱情剧的潮流, 逐渐跻身于影视、流行乐、时尚的前沿, 成为流行、前卫和青春的代名词。本文把关注点缩放于“青春偶像剧”这一涵盖了影视、流行乐、明星、时尚等众多代表当下青少年审美观的流行元素的微观集合体。进而去窥探活跃于当下荧屏的“青春偶像剧”对它的主要收视对象——青少年, 在世界观等思想意识领域的影响。

“青春偶像剧”这类剧种, 大量选用外形俊美的年轻艺人, 并附以符合社会流行趋势的造型、服饰等, 以细腻的爱情戏为主, 不深究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性, 不仔细考量人物思想和行为的现实性, 强调的并非剧本的张力, 或是演员的演技水平, 而是以“纯爱”为标杆, 以“动情”为手段,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或多或少的滤去现实的不堪和无奈, 童话般地营造了一个爱情的真空世界, 在象征性的程式化苦难情节过后, 总会呈现符合观众情感趋向的美满的情爱结局。这种创作追求, 造就了其故事的平面化, 限制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也制约了其演员的阵容——主角多为俊男靓女, 少见中老年演员。由这些年轻的“偶像”艺人们, 共同演绎着灰姑娘与王子式的门不当户不对, 却总可以“过五关、斩六将”, 来到爱的幸福驿站的童话故事。

偶像剧自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掀起一股热浪后, 逐渐风行于菲律宾、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等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在广大青年观众的热捧下, 其收视率一路走高, 甚而带动了一些地区的媒体产业。而这些热播剧及其生产链条下的媒体产业, 在其制造的强大的“偶像”冲击波下, 对其最主要的受众——青少年, 在其思想领域, 已经开始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种不同于传统的, 具有阶段性和群体性特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也在悄然生成和蔓延。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并且, “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道路, 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标准。

偶像剧的流行, 因其所涵某些特质与尚未涉世或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对爱情、人情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想象相吻合, 实现了理想人生的简单构筑, 满足了自我憧憬。首先, 将研究目光锁定于偶像剧, 寻找与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可能的契合点。

1 偶像剧的特点

1.1 永恒的爱情主题

偶像剧自问世以来, 就仅仅围绕着爱情的主题, 讲述着爱情真善美的故事。虽然在故事中也附加了一些现实的残酷的因素, 如爱恨情仇的纠葛、个人命运的不济、家族矛盾的延续、商业战争的介入等, 但都以一种概念化的形式出现, 并不以展示生活和爱情的更真实的面目为目的, 而是千方百计的凸显爱情纯美的一面。因此, 对于现实的困境和矛盾都做了理想化的处理, 并不破坏故事整体的童话意境。比较符合尚未涉世或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对现实“美”与“丑”的简单理解, 并且总会有一个美丽的爱情结局。即便是悲剧, 也是实现了“真爱”的理想。

1.2 非此即彼的人物模型

偶像可谓偶像剧的立足之本, 多是塑造一到两个近乎完美无瑕的主角, 再捧出几位陪衬性质的角色。但无论是主角, 或是次主角, 在外形上都足以迷倒众生。次主角的存在多是为了反衬主角的完美, 主角要么是善良的有点软弱无能, 而在经历了次主角百般的陷害后, 有了超越本能的质的改变;要么是“灰姑娘”出身的“野蛮女友”。而次主角多是作为主角的生活中的障碍而存在, 他们生命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破坏。在多数偶像剧中, 人物都是以这种非此即彼的性格而呈现, 弱化了人物性格本身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直到大结局的尘埃落定时, 各色人物才有了短暂的平和, 似乎恢复了生活本色。随着观众对偶像剧的审美要求的提高, 偶像们也逐渐从过往的“高大全”的形象中摆脱出来, 带上了世俗人物的各色缺点, 呈现出一种“缺憾美”, 试图为观众塑造更为真实的童话人物, 但又趋于另一倾向, 让芸芸青少年对“坏小子”和“野蛮女友”情有独钟, 似乎这才是真正的年少率真, 而模糊了“真诚”的本来面目。

1.3 从梦幻到现实的情节蜕变

梦幻的童话世界曾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轻松快感, 但与现实的渐行渐远和千篇一律的故事套路, 也让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在市场的审美趋向面前, 偶像剧被迫从传统的梦幻唯美中摆脱出来, 走出一条看似截然不同的道路。打破了美好的童话幻梦, 而是把现实的残酷拎了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爱情已不只是简单的浪漫唯美, 而是有着利益的交错、勾心斗角;友情也不再单一的纯洁, 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背叛、离弃和尔虞我诈。但故事仍然有较清晰的、较简单的是非、正邪之分, 在一番残酷的现实展现后, 一般都会有一个引人向上的美好结局。

2 偶像剧与青少年心理的契合及对其的影响

偶像剧基本上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 在内容上以反映年轻人的生活、情感等为主, 契合尚未涉世或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想象, 容易实现其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

作为新生代的青少年, 带着一种对传统的叛逆和对世界的好奇, 需要寻求一种自我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外界的感触, 从而满足自我认同。偶像剧的出现, 似乎为青少年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用他们所熟悉的言语和思维方式, 迎合性的虚构了一个虽不完美, 却也梦幻的现实世界, 符合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构思, 满足了他们的情感诉求, 在这种认同感中也增强了他们对现实的一种自信。因此, 偶像剧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

而呈蔓延之势的偶像剧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对外在世界的想象、认识, 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2.1 对时尚消费文化的追捧

偶像剧中对“形式美”的追求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是演员的造型、化妆、服饰、饰品, 或是演出的道具, 都是精益求精。一个中学生用的便是世界名牌化妆品, 开的便是豪华跑车, 出入的是顶级会馆, 吃的是山珍海味。这些对于青少年而言, 都成为一种时尚的风向标, 也成为一种生活的追求。他们的思想中, 对于“品味生活”的认定不再朴素, 也不再倾向于内涵, “豪华”和“奢侈品”成为对“品味”认定的标准。现代广告对于“成功”的定义和诠释, 由偶像剧完成了向青少年意识的植入。

2.2 流行语言的盛行

台词也逐渐成为偶像剧考究的对象, 一些风趣幽默、个性乖张的言语被大多不吐不快、先吐为快的青少年奉为经典, 动辄口吐“经典”, 也被视为个性张扬的独特表现。像以“北京”为故事发生地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偶像剧, 上演了独特的“京”“贫”, 其中的台词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的总结、转载、应运, QQ等的签名处随处可见其痕迹, 已逐渐升级为一种广泛的话语风格。

2.3 对偶像的盲目模仿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在单一的人生阅历中, 偶像对于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引导意义。适逢千姿百态的传媒时代, 偶像剧以排山倒海之势的涌现, 扮演了青少年的偶像, 使之有了亦步亦趋模仿的目标。他们或多或少的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沉醉于偶像性格中的专一、可爱、霸气, 并自觉不自觉的内化到个人的言行举止, 成为自我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存在, 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实际环境而及时的自觉的调整自我。

3 结语

偶像剧所掀起的青春偶像潮已和青少年流行文化互相交织, 不可分割。它对文化的多元发展, 以及青少年思维的活跃提供了某种契机, 但其中所呈现的消费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也使缺乏理性思考的青少年难辨是非, 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偶像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对于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8) .

[2]何建明.落泪是金[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 (9) .

[3]陆小娅, 郭韶明.校园忙与茫[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青春偶像 篇5

我看见满天花儿都开放,给世界带来淡淡的芳香。

我看见地上草儿都绿了,给生活带来清新的凉意。

我看见草丛露水都亮了,偶尔沾湿了我发梢。

我看见明论中希望崭露头角,为青春带来全新的舞台。

流年的舞台,被岁月洒满尘埃;消失的岁月,在转角处离开;你我的青春,是永远的花开不败;吹响希望的号角,拉开新的时代。

年少的快乐,蹉跎在明媚的春光;年少的愁思,流泻在少年的胸怀;年少的背景淡去,青春的希望到来。迈着跳跃的舞步,走进青春的殿堂。风华正茂,不是纤纤细步的矜持,而是张扬个性的独到;万壑争流,不是鱼死网破的血腥,而是千崖竞秀的壮美;乡风慕义,不是呆板刻薄的循规蹈矩,而是延颈举踵的心念其是;不食周栗,不是挑肥拣瘦的厌食少年,而是自清自傲的莘莘学子;这是青春,因希望而绚丽的舞步。

幼年,使欢愉顽皮的小熊之舞;中年,将是成熟冷静的华尔兹;为有少年,方才是二者兼容的明媚忧伤的圆舞曲。

风再冷,不会永远不息;雾再浓,不会经久不散。风息雾散,仍是阳光明媚。一如我们年少的青春,前路多坎坷,为有希望,向着远方的未来。我们愿张开双臂,迎接新的未来。

我们的青春,让我们用自己的步子绚丽起步。

享受青春

有人说,享受是土,只会埋葬前程,追求名利的人往往会身败名裂;父母常提醒我们要发奋苦读,不可贪图享受.难道说,享受就只是个贬义词么?

不,不是的.花儿的展颜,小草的翠绿,难道不是因为它们在享受阳光,享受春天这个生长和翠绿的季节么?当我们坐在教室,坐在安静的图书馆里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养液,难道这不是我们在追求精神享受的一个方式么?没有享受,花儿如何绽放;没有享受,小草如何翠绿滋长;没有享受,我们将如何扬起理想的白帆;没有享受,我们的青春又将如何生机勃勃?!

青春是每个人手头上的一张巨额支票,如果我们害怕浪费而不懂享受,把它压在了箱底,等到白发苍苍,才发现那张支票早已经过了使用期限,那将是种什么样的遗憾与忧伤?

青春是笔最可贵的财富,使用它,我们的放肆在“不懂事”的理由中带过,我们的叛逆只需迎向家长怒视的目光,而不需承担太多的责任;不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更不会有法律的严惩,我们只是群不懂事的孩子.我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下学着成长,学着生活,学着宽恕……年华是最好的老师,教会所有孤单的孩子不再孤单,教会所有任性的小孩,懂得了原谅.

世界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享受的东西,享受亲情,友情,乃至爱情.然而,能让这些爱的痕迹在我们心上刻下一道最深的伤痕的,就在我们的青春,在我们这个学着长大,学着懂事的时代.当我们终于停止了幼稚的发问,当岁月终于在脸上划出了深刻的棱角,我们就终于长大了.可是,我们却蓦然发觉,父母的青春,早已在我们的成长中悄然逝去.

十七岁的时光,朋友是我们的支柱,那些关于暗恋的故事,开花在潮湿的季风里,然后又溃烂在温季的雨水中.在那个恍惚无知的年代,朋友无条件地做了我们的心情垃圾桶,陪伴我们走过了成长这条最漫长的路.

收获青春

朗费罗说过:“青春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的梦幻,是书的第一章,是永不终结的故事。”的确,青春的美好又岂能说得清道得尽呢?不同人的青春,有其不同的绚丽色彩,或短暂或永恒。

因为年轻,我们可以灿烂地笑,伤心地哭,可以编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因为年轻,我们有在满天星斗下细数繁星的闲情逸致,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豪情。这一切都足以让人在尘世中摸爬滚打,举步维艰的人们羡慕不已。与他们相比,我们少了份无可奈何的身不由己和左右逢源的虚伪世故,多了份纯真浪漫的青春激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幸福的,毕竟我们有电脑,有蔡智恒,有比尔?盖茨,杨致远、张朝阳,有与我们风雨同舟的伙伴们……但就只这样做着青春的梦吗?在电脑时代的青春面前,我们光有梦想是不行的,守株待兔的结果谁都明白。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傻傻地在草地上晒太阳,在夕阳的余晖里做着黄粱美梦。当然,太阳落了仍会升起,而我们的青春却是一去不复返了。上帝毫不吝啬地赐予每个人以宝贵的青春,并不代表他的慷慨大方。正如他给了鸟儿以翅膀是为了飞翔,给人以双手是为了创造一样。青春赋予我们无限的活力,聪颖的头脑,我们不能挥霍,也挥霍不起。

有人把青春比做人生旅途的起点,理想是唯一的行李,信念是永恒的盘缠。

国庆献礼片不乏青春偶像派 篇6

电视剧里谍战题材“扎堆”,《决战南京》是第一部被选为重大历史题材的谍战剧,讲述了为夺南京展开的地下激战。人文色彩是《去延安》这部谍战剧的灵魂。《子夜》、《茶馆》和《狼烟北平》均根据名著和畅销小说改编。

今年献礼题材电视剧的演员以实力派为主,唐国强在《解放》和《东方红》中扮演毛泽东。相对于特型演员的“忠于职守”,偶像派演员和实力派明星却借此机会转型。陈宝国在《决战南京》中出演反派角色,而佟大为和文章分别在《狙击手》和《国歌》中实现转型,首次出演军人和革命青年形象。

全国30多家制片公司正在筹备、拍摄50余部献礼片,其中不少已经杀青。有些有大批明星参演,如《建国大业》、《风声》,而《铁人》、《高考1977》则将从未搬上银幕的历史事件拍成电影,《天安门》则源于真实事件、真实人物。

青春偶像 篇7

1.知识与能力

(1) 解读青春, 感悟青春。

(2) 收集、筛选、整理信息, 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3) 参与活动, 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 更好地完善自我。

(2) 分享青春的喜悦和困扰, 焕发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4.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研讨问题、口头交流。

(2) 难点:自己动手、合作互动, 展示观点、参与活动。

二、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组织、合作。

三、教学准备

(1) 搜集并整理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

(2) 搜集“青春”主题的名人名言, 成长故事等, 选出自己认为最喜欢的一条或几条书写在自制的卡片上。

(3) 自己撰写有关“青春”的精句妙语。

(4) 认真思考自己现在的理想或心愿。

(5) 学生预先布置黑板, 书写活动标题。

(步入青春———“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两侧饰以向日葵)

四、教学互动过程

播放背景音乐 (《青春啊, 青春》) , 学生课间、课堂、课后的照片。

(一) 营造气氛, 导入活动

多媒体出示, 生读:

(男) 我们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 我们正步入青春的殿堂。

(女) 青春的血液在奔流, 青春的心儿在跃动, 青春的脚步在延伸。

(男) 驻足青春的驿站, 我们回味昨天, 畅想明天。

(齐) 让我们一起乘坐青春列车, 让心儿驰骋在希望的原野上。

师:今天老师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 和大家一起放飞心灵, 解读青春, 颂扬青春, 感悟青春, 大家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

(二) 第一站:“七嘴八舌”解读青春

师 (鼓掌) :非常感谢!此刻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青春的热浪。 (画外音:请同学们注意:青春的列车已驶入第一站:“七嘴八舌”解读青春。)

师:常言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青春的解读, 古往今来, 有许多人对青春有过不同的评论或概括, 大家都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用好自己搜集的资料踊跃交流。

(提醒看屏幕)

示例:孟郊说:“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诗人直言劝勉青年人要趁着青春年少时有所作为, 因为光阴易逝, 人不可能总是青春不老的, 让我懂得了惜时的重要性。

师 (适时点评) :看来大家不仅积累的青春名言不少, 还与“名言”进行了亲密对话, 祝贺大家找到了学好语文的法宝。不过, 聆听了这么多青春名言, 我想大家更愿意了解你朝夕相处的同窗对青春的认识, 对吗? (抽学生展示)

师:老师明白了, 怀揣梦想, 朝气蓬勃, 勤学善思, 信念坚定, 惜时有为等均是青春的标签。听到此, 我已深深折服, 我也禁不住要“老妇聊发少年狂”:人生无再少, 劝君惜青春。

(三) 第二站:“激情飞扬”颂扬青春

青春如此绚烂多姿, 我们何不纵情一回, 释放出青春的活力, 唱出青春的颂歌。

生举手, 师抽生并适时点评 (积极向上、声情并茂、激情飞扬酣畅淋漓、真挚感人、绘声绘色等) 。

(四) 第三站:“集思广益”诊治青春

师:可是, 人生的花季不只有阳光、欢笑, 也会遭遇冰霜、风雪。此时不只需要激情飞扬, 更需要冷静思考, 积极面对。

下面, 请大家来当一次小医生, 用我们掌握的青春期知识为别人也为自己做一次青春会诊, 解决生活中困扰大家的难题, 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抽出问题, 大声读出, 由该同学找一名同学支招。)

师:青春是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即使有曲折, 有痛苦, 对我们来说, 也是有益的经历, 因为我们才是青春的主人。有同学在摇头, 看来有不同意见, 怎么办呢?

生:讨论, 辩论!

师:好的, 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抒己见。

(五) 第四站:“唇枪舌战”做主青春

师: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忍心却又不得不叫停你们。

(六) 第五站:“豪言壮语”描绘青春

师:看同学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对明天充满了憧憬, 有请主人们拿起笔, 庄严地记录下此时的豪情壮志。

师巡视, 不时抽取学生的记录予以展示, 评价。提议学生踏上青春之路, 将自己所写粘贴在黑板上。

(七) 结束语

青春的列车已驶过五站, 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不舍也好, 眷恋也罢, 我们必须暂时停靠。但老师相信今天的活动会让大家在语文学习、信心的树立、完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受益匪浅。祝愿大家当好“青春号”列车的司机, 徜徉美丽的语文之河, 书写壮丽的人生!齐诵誓言:

十四岁, 我们踏着青春的旋律, 翩翩起舞!

十四岁, 我们唱着快乐的音符, 姗姗而来!

十四岁, 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意气风发!

十四岁, 我们眺望美好的未来, 跃跃欲试!

十四岁, 我们迈出青春的第一步, 用自信的微笑面对灿烂的明天!

(八) 作业布置

1. 荐读:《青春万岁》 (王蒙) 、《青春的门槛》 (刘心武) 。

2. 班级开展“歌颂青春”主题班会, 请你:

(1) 拟活动主题语;

(2) 策划活动步骤;

(3) 提出创新建议;

(4) 写出活动感受。

青春偶像 篇8

身体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础, 它既是一种物性的存在, 又是一种符号化的肉身, 就像道格拉斯所言:“身体——我们吃什么、怎么穿戴和爱护身体的日常习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这种肉身化的符码, 铭刻着文化的印迹。因此, 我们视“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甚至形而上学的信念都记录在这个表面, 并且通过身体的具体语言得到强化。”[1]而在整个人类的文化编码中, 身体本身又构成一种强劲的文化隐喻。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露西·伊利格瑞等从不同视角反复提示:与身体形态学相关的想象为诊察和展望社会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幅蓝图。然而, 在当代的文化视点中, 身体的青春化征象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广告到处充斥着“青春身体”的招魂幡;各种流行杂志更是大谈青春美体的秘诀与青春不老术。一场仪式化的身体魅惑术时时将目光投向青春美神。因此,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文化视点的身体化热潮。

一、技术介入下“身体”的青春化塑形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把身体称为“最美的消费品”, 他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它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人们给它套上的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光环, 时时萦绕心头的对青春、美貌、阳刚或阴柔之气的追求, 以及附带的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和包裹着它的快感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2]身体成为当代人关注的重心。于是, 一种新的产业——身体工业应运而生, 并迅速发展, 它帮助人们维护、重塑自己的身体形象, 以便使身体能够承担更多的文化意义。而在身体工业众多的身体维护目标中, 保持身体的青春化状态是其最核心的一个。

在当代,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向青春的回归, 于是, 身体工业便找到了市场, 它的作用就是研发各项技术, 改造人类的身体外形, 从而在技术的介入下再造“青春神话”。近几年整形美容业异军突起, 成为“身体工业”领域的主力军。各类整形外科医院及美容院在塑造美的身体的行动中, 都不遗余力地为抗衰老葆青春作着不懈地努力。如眼睑提升、超声波去皱、拉皮等, 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帮助千万女性恢复“青春的容颜”。据一些西方学者统计:“美容院的数目在1971—2001年间增加了五倍, 从两千三百家增加到了一万四千家;还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量减少的美容外科手术, 如今每年要做数百万个。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法国每年甚至增加十二万个, 在美国增加近百万个。2000年仅吸脂一项就是1990年的十倍。”[3]“美容第一次变成了既多样化又普遍化的实践活动”[4]。国内学者潘知常也认为:“人类的文化、审美已经被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广告女模特儿在广告上洋洋得意地说:‘美是秘密吗?我不觉得。’确实, 美已经不是秘密, 而成为一道道工序:纹眉、纹眼线、睫毛加长、高分子合成双眼皮、无痛拉皮去皱、无疤痕去眼袋、激光祛斑、电子漂白、人工酒窝、软组织注射隆胸、超声乳化抽脂减肥, 等等。”他又说:“古代诗歌中歌颂什么的都有, 但是就是没有歌颂睫毛的, 这说明在古代还不存在睫毛的美化。然而在当代却由于技术的介入而发现了这一细微的美, 到处可见的睫毛夹、睫毛膏、假睫毛就是这一发现的例证。指甲的美也如此。修正涂磨指甲的审美时尚应该说是自古有之, 但是, 没有技术的极大普及, 20世纪指甲美的时尚就不会得到迅速发展。”[5]技术的进步在为身体美化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住青春的容颜提供了可能, 比如说, 面部拉皮等手术, 就是要人为地通过生拉硬拽来使紧绷的皮肤驻足, 重返年轻时代;而纹眉、纹眼线、纹唇线等等则把青春的状态雕刻进了身体, 形成永不磨灭的青春痕迹。通过以上种种的美容整形方法对时间的线性发展进行阻隔, 从而使时间被浓缩在某一个人为设定的特殊基点上。在这个基点上, 时间从时间隧道里脱轨而出, 失去了既有的、规则的向度, 不再使人容颜衰老、姿色尽褪。可以说, 当前社会实现“青春梦”的一个特定的方式, 就是技术化的青春身体形象再造。

二、“身体青春化”的跨阶层、跨年龄性

在种种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人很快就会陷入到时间的迷宫之中, 彻底改变自我生物钟的时间感。通过各种美容整形术来对时间已经留下的痕迹进行抹煞, 对时间将要留下的划痕进行预先的理想构造, 使岁月的刻画难以再作用于人的体貌。人们迷醉于潜意识中对青春梦与拒绝衰老的种种幻觉, 在弥漫着青春气息的文化氛围中, 制造出超越时间的青春神话。现在由于挽留了历史, 创造了未来而具有了神性, 现在的青春状态蕴含着种种个体青春期的可能性, 人们只需要把握住“此刻”, 就可以不受时间的牵绊, 以青春的身体形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游历于青春乌托邦的王国。这破坏了时间的整体感, 拒绝了时间对人身体状态的改变, 使青春成为现在唯一的时间标准、也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现在成为了唯一存在的时间, 过去成为了可以戏拟的参照, 可以忽略的存在。美容或者整形的最终结果使得现在的现实和现在的历史直接性获得一种光彩美丽的海市蜃楼的魅力和距离。年轻时富有弹性的肌肤和轻盈的躯体在美容师和美容器械的作用下得以再现和延续, 通过延长自身的生理年龄, 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年龄, 从而改变社会处境。对人们来说, 对容貌的焦虑和痛苦往往产生于对时间造就的形象的审视, 当在身体工业的加工下把一切挽留在现在的理想状态时, 人就无法再抽身反观时间的流逝, 也不太可能重返改变前的状态, 或者改变已经规划好的未来, 从而也就不会再产生对时光飞逝的种种恐惧和对人生易逝的伤感、青春不再的焦虑。

虽然, 美容业的普及与后工业时代文化工业的不断扩展, 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文化上的年龄差别。但是, 它在社会审美风尚上, 却表现出了跨阶层、跨年龄的大众化趋向。

首先, 就跨阶层趋同来说。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在论及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大百货商店对女性审美重构所起的作用时说:“大百货商店, 特别是‘廉价’百货商场‘在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中间传播市民文化, 并把他们引向中产阶级的彼岸’”[6]。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身体青春化”追求对社会各阶层审美风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社会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大型超市、广场、电影院、歌舞厅等都市化的消费、娱乐空间, 正是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中国第一批大量涌入城市、感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情调的打工者的重要课堂, 正是这些渴望城市、想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人把流行与时尚的概念传播到中间地带, 甚至偏远的山村角落。在这种先于经济、政治体制的中产阶级化审美情调在文化生活中蔓延的同时, 随之播撒的也有对“身体审美”的观念与风尚, 我们看到“美容方法向迄今为止尚未为人所知的阶层扩展。大众化使人的外表发生了巨大变化, 令显而易见的社会差距变得模糊:‘要找出一个从前那样的平民女子越来越难’。”[7]通过护肤、美容、美体追求, 身体的青春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追求, 使社会大众在身体审美上表现出大众化或趋同性。

其次, “身体的青春化”也使得不同年龄的人群向这一审美风尚靠拢。只要我们稍作留意, 就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打扮都在向成熟而性感的青春身体审美靠拢。一方面, 就未成年人的服饰与化妆来看, 如今几乎接近成年人或准成年人, 甚至少年、童年也在分享着化妆品、外科整形手术、自我装扮和美容所带来的“青春魅力”。这使得十几岁的青少年提前进入准成人世界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 就中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调来说, 他们对“青春的眷恋”、对生命激情与青春身体的渴望, 体现在“抗衰老革命”的行为中。“今天‘五十到七十岁’的人生活得‘几乎和他们的下一代一样’: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驾车、度假、自我保养;寿命延长必然突出的平等感觉、卫生功效的扩大、生物学的更新。关于这些变化中的一种‘抗衰老’文化繁荣起来:‘今天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如此富于变化’, 或者简单地说, ‘美丽不分年龄’已经确实无疑了。”[8]带着各种再生激素的补偿、化妆品的疗效、流行歌的节奏、交谊舞的旋律, 使老一代的人们似乎看到了青春到来的梦想。

因此, 在当代, 青春化的身体几乎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对它投入了关注与渴望拥有的目光。

三、“青春形象”:视觉文化时代的欲望修辞

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德波认为, 在现当代社会中“最发达的商品形式是形象而非具体的物质产品”, “在二十世纪的后50年中, 形象将要取代铁路和汽车的地位, 成为美国经济的驱动力量”[9]。身处当下的中国文化环境中, 我们不得不感叹居伊·德波深邃的洞察力, 因为我们也已经处在一个被各种形象包围的世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大众传媒技术的推广, 特别是计算机的运用, 图像日益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文化文本,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影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 图像压倒了文字, 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10]而且,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来认识、了解现实并根据这些经验来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在充斥于各种媒介的众多图像中, “青春身体”的图像与具有“青春意蕴”的画面比比皆是, 如各类影视作品里的俊男靓女, 杂志画报上美艳绝伦的明星面孔, 大型商厦、超市展示的巨幅广告画中青春靓丽的美女帅哥……, 那青春的脸庞、青春的体态、青春的笑容、青春的服饰尽情地展示着青春的魅力, 那优美的体型、光洁紧致的肌肤, 充沛的活力与激情, 处处透射着因青春而美丽的自信。可以说,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痴迷于青春、健康、和肉体之美的时代。电视、电影、占主导地位的可视媒体制造出大量坚持不懈地昭告人们要铭记在心, 优雅自然的身体和魅力四射的面庞上露出的带酒窝的微笑是开启幸福, 甚至是开启幸福实质的钥匙。”[11]

当代大众传媒制造着一个个“青春形象”, 并使对“青春形象的追求”成为大众的一种普世化的审美追求。首先体现为对理想身体模式——青春身体的塑造, 传媒强制性的规定“身体美的视觉标准, 比如女性的苗条、三维比、皮肤的精致;或男性的健壮、活力和力量。……这种模式是通过各种媒介来展示的:通过模特儿、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主持人、青春偶像等种种视觉形象来确立或形成普遍规范的;通过诸如选美、健美比赛、体育运动、广告形象、演艺节目、画册画报、偶像形象等媒介方式塑造的。”[12]电影在这一理想身体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梦工厂著称的电影业制造了一批批的“青春形象”, 并将这种“青春形象”的审美风尚普及成一种“大众化的美丽”。同时, 电影还提高现有的美的标准。它“调动身体、光线、银幕、观众超越时空的感觉。电影用虚幻为真实服务, 把虚幻的影子想象成为‘美丽的使者’”[13]。此外, 每天反复播放或刊登在各种媒体之中的大量广告几乎也都采用年轻的演员, 并配以展现青春活力的画面, 制造出一组组“青春”的意象。有的广告宣传其产品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有的广告反复地向观众暗示着产品所具有的“青春”意蕴, 诉说着商品本身所代表的一种“青春化”的生活方式。也正如陶东风教授所说:“在消费社会中, 广告信息是使我们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在这里各种模特儿以及影视明星常常充当了‘形象大使’、‘形象楷模’的角色。她们的身体成为使大众既自卑又羡慕的‘理想身体’。电影、电视、各种各样的广告图片是消费文化中标准的身体图像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许多青年男女就是用这种标准来监管、打造自己的身体。”[14]这一切的影像制作模式最终就是将它所制造出的美丽产品——“青春的形象”, 传播给世界的每一方土地, 从而孕育出“青春形象”这一大众化的美丽。

我们知道, “修辞学就是运用语言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一门艺术, 它通过或隐或显的策略和方式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认同某种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不但接受了这种修辞方式, 而且也在暗中改变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学会了用修辞策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15]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代大众传媒中的“青春形象”及其“青春”的符号化展现, 就是一种关于“青春”的欲望修辞。各类媒体上“青春身体”与“青春形象”的展演, 如青春偶像剧中的俊男靓女, 时尚杂志中的美人照、各种选美大赛中的美人体态, 各种美容整形宣传广告中的图片, 无不在讲述着青春=美丽=自信=幸福的当代神话, 它在释放当代人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欲望的同时, 也再一次激活和加深了人们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狂热迷恋, 并对青春=幸福的神话深信不疑。

四、结语

“青春化的身体”及各种媒介中的“青春形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景观, 就在于在当代文化中, 青春、年轻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而不断地在宣传中得到大众的认同, 而衰老、死亡又被赋予了否定性的价值, 并在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中被歧视为低贱与卑微。正如费瑟斯通所言, “身体的‘自然’衰老与伴随衰老的种种征兆被人们理解为道德涣散的证明。皱纹、松垮的肉体、中年发福的迹象、秃顶等随衰老而出现的问题理应得到遏制——个体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身体维护和保养, 可借助化妆品、美容、健身和各种消闲方式收到成效。”[16]于是, 抗拒衰老、保持青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就被赋予类宗教式的道德命令。当代人渴望重新回到青春的状态, 抹去岁月对容颜的雕刻和时间对心灵的侵蚀, 带着渴望青春的梦想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 “青春的身体”意味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性的吸引力与渴求、无限的希望与未来。“青春”, 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状态, 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它所依据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的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注释

1[1][英]玛丽.道格拉斯.自然的象征 (Natural Symbols) [M].New York:Pantheon, 1982.95页

2[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9页

3[3][4][6][7][8][13][法]乔治.维加莱洛.人体美丽史[M].关虹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226页, 226页, 184页, 227页, 226页, 206页

4[5]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1页

5[9][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72页

6[10][16]金元浦.消费美丽:时代的文化症候[J].粤海风, 2005 (04) :59页, 59页

7[11][12]汪民安, 陈勇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331页, 332页

8[14]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J].美苑, 2004 (05) :3页

青春期成长系列之四萌动青春 篇9

亲爱的同学,为什么那长期在山中修行的小和尚会觉得素未谋面的“吃人之虎最为可爱”呢?其实这就是异性相吸的自然定律在起作用。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来,对异性的倾慕,和异性交往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纵观世界,异性相吸定律寓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正是由于异性间的相吸相融,才构成了完整和谐的大千世界。

步入青春期,贯穿其始终的最重大的变化就是性发育的启动和逐步完成。与此同时,青春期心理方面的最大变化,也同样是体现在性心理方面,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性心理特点。

青春期,我们第一个迎来的是短暂的对异性的疏远阶段(大约在小学高年级),此阶段会持续1年左右。与年幼时的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相比,青春期性的发育,一方面使同学们对自身发育所带来的生理方面的剧变感到茫然与害羞,另一方面也会让同学们明显意识到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和关系,本能地产生对异性的排斥、疏远甚至反感。这直接导致了年幼时男女生之间那种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时期的结束。这个时期男女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很少往来,甚至相互嫌弃。男同学多会嫌女同学娇气、胆小、气量窄;而女同学则讨厌男同学粗野、淘气、不懂事。亲爱的同学,想一想你是否在桌上画过三八线以示“井水不犯河水”?你是否曾经为异性同学不小心的越界发动过胳膊战争?一般来说,这个阶段同学会以疏远和敌对的态度来对待异性,任何主动地接近异性的行为,都会招来大家的讥讽或起哄。

短暂的疏远过后,很快就会迎来异性接近期。这个阶段我们对于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女孩认为男生刚毅、坚强、勇敢、有力量;男孩认为女生温柔、善良、细腻、有爱心。男女同学青春之情萌动,相互吸引,有了接近异性的需要。但此时更多的是无指向性的对于整个异性群体的倾慕,喜欢与异性同学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结伴游玩,并特别期盼得到异性的注意和回应。女孩会为一点儿不起眼的小事对男生产生好感,男孩会因为女生在场而展劲儿逞能。爱幻想,喜欢看爱情小说,喜欢沉湎于各种情爱梦幻的想象是这个阶段的特征,男生喜欢在想象中成为勇士,女孩则在小说情节中完成自己的情感寄托。男女都特别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开始注重衣着打扮及发型,爱照镜子,并常常为自己缺乏魅力而苦恼。现在我们初中同学就正处于性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异性接近期。

哪个少年不怀春,哪个少女不钟情?其实青春期异性之间的吸引与向往,包括男女同学正常的接触与交往,既是同学们生理、心理自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也是人生中很自然很美好的事情。所以应该在与同性同学交往的同时,也同样与异性同学广泛交往。要知道,这对人的发展和完善是有诸多好处的,如:女同学擅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男同学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差异互补,有助于提高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男女同学之间单纯友谊的情感交流,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初中阶段的同学正处在思想的敏感期和活跃期,但其思想观念上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并不利于自身的成熟和完善,而异性交往利于双方在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方面取长补短,对于其思想的成熟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避免异性交往中的社交恐惧。当然,“异性效应”也会有利于活动中的互相激励。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因为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

那么,怎样的异性交往才是恰当的、健康的、融洽的呢?这是许多同学都关心的问题。下面的小建议或许能够给你们一点启发和帮助。

1.注意交往方式。以集体交往为宜,要尽量避免与单个异性的密切交往。课堂上的讨论、课后的谈笑、课外的活动等,为同学们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免除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满足了喜欢交际的同学与人交往的需要。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的各有所长的异性,这就使我们吸收了众人的优点,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

青春期成长系列之三青春的色彩 篇10

首先是爱美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外貌的过度关注。步入青春期,同学们身体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青涩的小女孩,不知不觉蜕变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昔日顽皮的小男孩,眨眼间长成了英姿勃发的少年郎。这些变化都充分展示了青春美的一面。这一时期同学们的内心应该说充满了对自身美的渴望,无论男女同学都开始注重甚至是挑剔自己的外在形象,可以说人的一生中也许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够比得上青春期对自己形象的关注和在意了! 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爱对着镜子照几下,很多同学甚至在上课时也要把镜子放到书本上不时地照照自己。身高、体重和发育的早晚等等都会影响同学对自我形象的满意度,每个同学都特别希望自己符合理想的性别形象。而且对自己外表的每一方面都容易过分担心和敏感,对感觉不如意的外形特征往往会过分夸大放大,尤其在遭人嘲讽时可能成为对自己的重大打击。

点亮心灯: 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尊心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要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特点鲜明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同学们只有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才能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而且如果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外形上,容易忽略主要的学习任务。

其次是青春期的闭锁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内心变得丰富多彩,仿佛一下子有了很多不愿意轻易告诉人的小秘密,于是注意力由外转向内。一方面,强烈渴望被人理解和关注,常常无法抑制对亲情友情等人际温暖的渴求,甚至幻想别人能不计较自己的冷漠和敌视,主动接近、关心自己; 另一方面,由于独立感增强,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轻易表露给别人尤其是父母,这就出现了青春期常见的闭锁心理。很多同学开始强烈希望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和上了锁的抽屉,许多事有意回避父母、老师甚至同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里,同时又渴望倾诉与理解,于是比较多的同学开始选择向日记倾诉,这个时期记日记的同学会陡然增多。

点亮心灯: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适度的闭锁心理可使人慎思、反省,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人生活在社会中,是需要与他人交流的,而且人际交往是具有双向性的。一味地只要求别人无条件地开放和接纳甚至迁就自己,而自己却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圈子内,不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作出相应的反应,沟通和交流就会成为空想。

当然还有逆反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记得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结果怎么样呢? 不说相信你也猜到了,大多数读者在第一时间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现象。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往往会对父母、老师乃至于社会主流文化的要求和告诫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通常表现为“不受教”“不听话”,你说东我偏西,常与父母、老师“顶牛”“对着干”,以逆流而行、背道而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主见”。有的青少年纯粹为逆反而逆反,是非不分,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 把与父母、老师公开对抗视为有本事; 而对于一些具有正能量意义的行为如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等则肆意讽刺、挖苦、打击,甚至在短时间内会造成正不压邪的局面。

点亮心灯: 逆反心理里有自我意识强、有闯劲、有主见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但是盲目逆反,过分逆反,凡事都横加抵触和反对,不停劝阻,不计后果,我行我素,会容易让情绪主宰一切,往往也容易导致让人后悔莫及的不良后果。

至于爱慕异性的心理,我们会放在下一期以专题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

上一篇:矿渣粉生产线下一篇:赏析诗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