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感染性腹泻

2024-05-09

其它感染性腹泻(精选五篇)

其它感染性腹泻 篇1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效果,满意率

小儿感染性腹泻在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好发于夏、秋两个季节中[1]。但由于小儿年纪过小,语言表达能力、治疗依从性都远不及成年患者,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给予科学的护理方法达到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为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有效护理办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92例,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3个月至5岁,平均(2.66±0.15)岁。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感染性腹泻,所有患儿家属均已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的92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儿实施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患儿实施护理服务,具体为:观察组所有护理任务均由儿科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在对待患儿时,需要采用和蔼的态度,多与患儿互动和交流,增进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患儿入院时即指派一名护士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接待,并由这一位护士主要负责这一位患儿的所有护理工作。在患儿入院初期,护士需要收集患儿的喜好、生活习惯、乳名、病情等相关资料,结合相关资料对每一位患儿制度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再根据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操作。对患儿体温、呼吸、脉搏等相关指标实施密切监控。根据患儿疾病情况,为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引起患儿发生腹泻等相关疾病常见因素,让患儿家长充分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儿家长在患儿饮食方面最好多食用高维生素类食物。对于还处于哺乳期的患儿,患儿母亲需要注意饮食健康,严禁食用生冷、刺激、腐败的食物;对于有严重恶心的患儿还应该适当禁食3~5 h;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需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为患儿进行适当的补水;对于中、低度腹泻患儿一般采用服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儿在用药过程中指导患儿家长不可通过饮用饮料等方式送服;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可采用将药片研碎与温开水混匀后送服方式服用;对于在治疗过程中严重哭闹的患儿,可根据患儿的个人喜好,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如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等方式。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62±1.4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8±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发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32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5.65%;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22例,比较满意有15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为80.43%,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护理服务时,需要对其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让患儿家长掌握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危险因素,从而在生活中提高警惕,降低感染率。同时小儿腹泻的护理工作还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护理计划,才能有效达到所需要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所采用的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焕丽,陈洁.护理干预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5):7537-7538.

[2]秦利格,靳淑红,张慧敏.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71.

[3]朱丽敏,宋丽新.6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299-300.

[4]张灵敏.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01-102

猫科动物的感染性腹泻及治疗 篇2

1 病原

1.1 细菌

1.1.1 大肠杆菌

为人类和动物肠道的常在菌丛, 但在一定条件下能致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大肠杆菌有5类:产毒素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和粘附性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猫科动物腹泻的最主要的两类。临床上以出现高热、腹泻、呕吐为主症, 无论成年或幼年, 对此病均易感, 致死率较高。感染本病的猫科动物有:荒漠猫、黄金猫、雪豹、华南虎、东北虎、金钱豹等。其中雪豹、华南虎、东北虎、金钱豹的发病症状相同, 但荒漠猫以呕吐、喘气为主, 多不出现腹泻。

1.1.2 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中的志贺氏菌常引起幼年猫科动物的感染。幼虎感染后, 精神不振, 不愿活动嬉闹, 频繁排出带脓血的粪便, 粪便呈鲜红色, 腥臭, 常出现贫血和脱水症状。

1.1.3 沙门氏菌

该菌以幼年猫科动物的感染率较高, 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成年猫科动物有很多沙门氏菌的带菌者, 但临床上沙门氏菌的病很少。感染本菌, 主要是由于食物、水不洁而引起, 幼年人工哺乳的动物常因饲喂变质奶粉、乳而引起。

1.1.4 空肠弯曲菌

此菌为人畜共患菌, 亦可累及家禽, 它可侵袭肠粘膜, 并可产生肠毒素, 破坏肠绒毛及肠壁细胞引起腹泻。幼年和成年猫科动物均感染。

1.1.5 巴氏杆菌

该菌感染猫科动物后。发病急、死亡率高。患兽精神萎顿, 消瘦乏力, 卧地不起, 体温升高, 张口呼吸, 常先便秘后腹泻。

1.2 病毒

1.2.1 猫细小病毒

本病毒引起猫科动物的疾病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热, 是猫科动物最重要的传染病, 它以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明显的细胞减少为特征。目前, 报道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如狮、虎、豹等都有感染, 以一岁以下的幼年猫科动物易感, 死亡率高达90%以上。有的猫科动物感染本病后, 未出现典型症状, 即在48h内死亡。

1.2.2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自1965年MEBUS首次从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出来后, 人们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及幼年动物急性腹泻并致死亡的主要病体。仔猪、小绵羊、马、狗、牛、恒河猴及猫等初生动物常感染发病。新生幼年猫科动物的非细菌性腹泻也多为轮状。病毒感染猫科动物以后, 动物常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呕吐出肉末、水样腹泻, 呈喷射状, 治疗不及时, 常脱水死亡。对于用牛奶、奶粉人工哺乳的虎仔, 有时表现严重的胀气。

1.2.3 冠状病毒

本病毒也是人畜共患病毒,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在猫科动物, 主要是由肠冠状病毒引起消化道症状。动物体温升高, 食欲下降, 时而呕吐, 腹泻严重者脱水。

1.2.4 嵌杯状病毒

猫科动物感染此病毒后,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 但有时也呕吐下痢, 舌腭出现溃疡, 可能与继发的细菌感染有关。

2 发病机制与临床联系

各种因素引起的腹泻机制根据它们对机体的侵害方式, 大致可分为:

2.1 毒素介导性腹泻

细菌不入侵肠粘膜组织, 仅在肠道内繁殖, 产生毒素, 毒素被肠绒毛吸收, 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而引起的腹泻。产毒性大肠杆菌即为这一类的代表。大肠杆菌为肠道常在的致病菌, 当动物因内外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 大肠杆菌即大量繁殖, 产生多量毒素, 毒素破坏肠绒毛的刷状缘而影响肠的吸收功能, 从而引起腹泻。

2.2 侵入性腹泻

细菌、病毒感染动物后, 进入肠道粘膜内利用机体的物质, 大量繁殖, 破坏肠壁结构, 引起肠粘膜的广泛炎症而导致腹泻, 如痢疾杆菌等。

2.3 临床表现

感染性腹泻对猫科动物的共同症状为腹泻, 但根据肠道的病理表现可分为:

2.3.1 渗出性腹泻

渗出是炎症的基本特征, 病原体侵入肠粘膜后, 侵害肠壁, 引起炎症, 导致大量渗液进入肠道。当炎症加重时, 会出现肠壁的溃疡, 甚至穿孔, 形成腹腔炎症。此时腹泻物中含有渗出液和血。若细菌性疾病在小肠中, 由于肠道的蠕动, 渗出物均匀地与粪便混合, 有时也夹有坏死脱落的肠粘膜。

2.3.2 分泌性腹泻

为肠毒素所致, 毒素被吸收后, 改变肠微循环的通透性和破坏肠壁的内外渗透平衡, 大量水分、无机盐自细胞一侧进入肠腔, 动物腹泻的粪便呈水样, 含少量渣滓, 粪便中含大量的电解质, 主要为钾和钠离子, 粪便无脓血, 禁食后仍腹泻不止, 动物常因此而严重脱水, 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治疗不及时, 常死亡。

3 治疗与预防

3.1 治疗

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抗生素的应用是必须的。由于抗生素的滥用, 出现很多耐药菌株, 因此, 在治疗之前, 应作药敏实验, 以选取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改善肠道动力的药物如阿托品、颠茄合剂、杜冷丁等。它们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肠道吸附剂, 收敛剂如思密达、木炭粉、夕碳银等可以吸附毒素, 减轻其对肠壁的毒害。一些微生态制剂能重新建立肠道的正常菌丛, 尤其适合刚出生而人工哺乳的猫科动物。由病毒引起的腹泻, 注射特异的抗病毒血清是有效的。可以同时使用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细胞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来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3.2 预防

感染性腹泻病细菌的实验诊断 篇3

1 传统的实验诊断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种类繁多、其结构与化学组成、生命活动以及与宿主细胞相互关系较为复杂,但是诊断鉴定的最基本的还是测定核酸和蛋白质,因它们是生命活动的核心物质,它们的排列顺序、空间结构与功能决定着生命体的属、种、类、型、株等生物学特性。传统技术方法包括:①细菌的培养分离:②形态结构;③生化反应;④血清学试验;⑤抗体标记技术;⑥中和试验;⑦免疫组化。

1.1 细菌的培养染色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选择培养基、增菌培养基、特殊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培养分离、初步鉴定与药敏试验都应按常规进行。严格的病原学诊断应确定到种、型、甚至株。标本采集要求停用抗生素3d后施行,致病菌的阳性分离率在80%~100%,细菌的染色以Gram染色法最常用、最实用,具有鉴定意义。可针对病原菌不同选用Giemsa,Genta,银染色与HE染色法等。染色法可信度达86%~96%,总体敏感度在90%以上,细菌量多时阳性检出率可达100%。

1.2 生化反应检测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的生化反应十分复杂,常用的生化反应试验方法有60多种。多数生化反应试剂、配方与方法都已标准化、商品化,使用也颇方便。目前其生化反应仍是鉴定、分类的基本依据,生化反应法的局限性是复杂性与交叉反应性,通常鉴定到型要做10种以上的生化反应,因而较繁琐。90年代后已有自动化的生化反应分析系统——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如API系列已用于肠杆菌科、弯曲菌属、葡萄球菌的分析鉴定[3,4,5],此结果可靠、可自动化。

1.3 免疫学实验诊断

免疫学诊断通常指血清学诊断与抗体标记技术,血清学实验诊断常用的是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试验、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应用最普遍的ELISA、荧光菌球、免疫荧光等。近几年,国内已有自动化抗原抗体反应系统(如VIDAS、IMx和AxSY系统)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分析。该类各系统的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样品量大(90个)、检测范围广,但可用于直接测定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的种类仍太少。

总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传统实验检测技术虽作为常规技术方法应用多年,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形态结构与表型分类不易鉴定到型、亚型;生化反应方法复杂、费时;血清学分型抗原的交叉性降低其特异性、灵敏性;噬菌体分型要求高、不精确。

2 基因诊断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技术已得到应用,但尚未普及,20世纪90年代新型革命性技术——生物芯片等技术诞生了。20世纪末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生命科学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免疫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具革命性的新型实验技术——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产生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学又推动生命科学及其技术的高速发展,标志着生命科学的辉煌时代已经到来,她对临床检测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将产生巨大变革与影响[6]。

2.1 细菌毒力和致病岛的检测[7]

检测细菌毒力(如肠毒素)可用毒力模型(指器官培养、复层细胞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近些年对致病岛的研究较为活跃,已鉴定出肠道致病菌有30多个致病岛,例如致病性大肠埃希菌(Pai-Ⅰ,Pai-Ⅱ;LEE,eaeA),耶尔森菌(HP1,HMS),沙门菌(SPIS系列)、霍乱O1和O139(45 Kd基因群),幽门螺杆菌(CagA,VacA)等[8]。致病岛的测定可用PCR,DNA测序、mRNA差异显示、随机引物PCR、酵母双杂交体系、噬菌表面展示系统。这些技术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标本用量少,可用于临床实验检测。

2.2 常用的基因分类及鉴定方法

2.2.1 以DNA指纹图谱为基础的细菌分型

2.2.1.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切割,然后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显示不同种群基因组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适用于细菌种间及种内株间的分型鉴定。如Jokinen等[9]在2009年用PCR和RFLP技术检测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Salmon河中的空弯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并进行了溯源。

2.2.1.2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RAPD)[10]

1990年建立了基因组中与随意引物匹配的碱基序列的位点和数目不同,通过PCR随机扩增可产生物种特异的DNA带谱。可用于微生物种间、亚种间以及株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对未知菌株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PCR退火温度和DNA纯度决定图谱质量,简单可行。

2.2.1.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

1995年建立了不完全的RAPD&RFLP技术结合,其特点:对基因大小无选择性;可根据引物和内切酶的组合调整片段的数日;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技术难度大,已有试剂盒。Islam等[11]在近年利用AFLP和PFGE技术做了孟加拉国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中空弯菌的基因分型,发现HS:23血清型高度关联。

2.2.1.4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将PCR产物中加入高浓度的甲酰胺,80~90 ℃变性为单链,经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或放射自显影,得到单链构象多态性。该法灵敏度极高,能鉴别一个碱基的差异[12]。

2.2.1.5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1984年Schwartz等[13]创立了一种在脉冲(宽度1~90 s)电泳条件下分离大分子DNA片段(30 kb~2000 kb)的分型技术,其特点是分离片段大,谱型简单清晰而稳定,分辨力很高。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时间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恒定变性凝胶电泳等。

2.2.2 以核糖体rDNA分型

2.2.2.1 16SrDNA分型

16SrRNA在细菌进化研究中的作用包括:①蛋白质合成的必要场所。②序列变化缓慢,跨越整个生命进化过程。③分子中含有进化速度不同区域,可作为分类的基础。④三域生物间序列相似性<60%,域内相似性>70%,同种序列相似性>97%。

2.2.2.2 16S加23SrDNA分型

16S~23SrRNAISR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包括:①16S~23SrRNA间区(ISR)由于没有特定功能和进化速率比16S rRNA大10多倍,近年来在细菌鉴定核分类方面倍受关注。②PCR所利用的引物往往是根据16SrRNA和23SrRNA两侧适宜和高度保守的区域进行设计的。从目前对已测细菌的了解,16S~23SrRNA ISR在不同种的细菌中拷贝数、长度、碱基排列顺序以及含有的tRNA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不同。

其他还有如以鞭毛蛋白基因(flaA/flaB)分型的分类方法,其为Nachamkin等[14]建立了针对空弯菌和大肠弯曲菌flaA的PCR-RFLP分型方法。

2.3 目前最新的实验技术与应用

2.3.1 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技术或基因芯片是指同时将极其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玻璃片或硅片)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将DNA样品的序列信息作高通量、高效率的解读和分析的技术。DNA芯片应用的基本流程:①探针的设计、合成与芯片制作(cDNA或寡核苷酸的微点阵:表达型芯片、突变型检测芯片);②靶基因样品制备(总RNA少至25 μg,4 μg mRNA);③杂交(3~24 h);④洗涤;⑤芯片扫描;⑥数据处理、综合判定。DNA芯片技术的特点有:①微量化(上样量最小达0.25~1 nl);②规模大、信息储量大(已有短阵排列高于100万种的寡核苷酸探针);⑧并行化(如30万种微矩阵排列的探针同时与1万种待测DNA杂交,24 h内完成杂交);④高效率和高度自动化(由于信息容量大、矩阵排列、同时检测;操作、运行完全自动化,故效率极高。DNA芯片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前景广阔、进展迅速。主要应用于:①DNA序列分析;②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肿瘤的诊断;③新药开发与组分筛选,药物筛选要求平行、快速,而DNA芯片技术的高通量、多参数、并行分析的筛选优点极大地缩短筛选进程,是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④基因差异表达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⑤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的实验诊断,如研究细菌基因分型、菌种鉴定,检测细菌抗药性基因;用于测定细菌多基因的转录与表达[15]。

2.3.2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利用蛋白质与蛋白质(如抗原与抗体、配体与受体)的特性只具有专一性,而无序列特异性,故不能用扩增手段增加拷贝数提高反应灵敏度。蛋白质芯片技术中所用样品蛋白是经过纯化的蛋白质、多肽或从cDNA表达文库中提取出的蛋白质产物。该芯片技术灵敏度很高,可检出10 pg的微量蛋白质。既适合抗原—抗体系统,也适用于某些配体—受体系统的测定。目前蛋白质芯片技术还未进入商业化实用阶段,但是开发价值、应用意义十分巨大,与DNA芯片技术共同构成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技术。

2.3.3 选择性捕获转录序列的分析系统(SCOT)

SCOTS技术由Graham等[16]1999年建立,他们共同研究结核杆菌在人巨噬细胞内的反应时,发现与DNA修复、营养代谢、转录调节及毒力产生等有关的许多基因发生了转录。Morrow等[17]联合应用SCOTS和基因组差异杂交方法,检测伤寒杆菌在对巨噬细胞基因组内的某些操纵了和转录调控因子作了研究。显然,利用SCOTS技术或与当代的新型实验手段相合,可从基因组水平认识基因表达,揭示细菌等病原体进入机体、相互作用及感染机制将会极大地丰富研究内容,提高实验诊断水平。

3 结语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2月~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85例为研究对象,均可见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大便呈水样便、蛋花样便,部分混有黏液、脓血,有特殊的腥臭味,患儿常伴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临床表现。

将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92例,男50例、女42例;月龄(8~32)个月,平均月龄为(15.35±2.87)个月;体重(8~15)kg,平均体重为(10.33±3.12)kg;病程(1~3)d,平均病程为(1.86±0.34)d。观察组93例,男48例、女44例;月龄(6~35)个月,平均月龄为(15.62±2.68)个月;体重(7.5~16)kg,平均体重为(10.45±3.26)kg;病程(1~3)d,平均病程为(1.75±0.41)d。

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其性别、月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和干预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静脉输液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力争“一针见血”。腹泻患儿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使血管弹性差、不充盈,应选择走向清晰的粗直血管进行穿刺。头皮静脉穿刺处妥善固定,可戴上网帽。手足部位静脉穿刺处以硬纸板固定,防止患儿哭闹、扭动、抓挠等引起输液针头脱出[2]。对于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患儿及时给予口头表扬,称赞患儿勇敢,并给予糖果、小玩具等物质鼓励。

口服给药时,较小的患儿无法咽下整粒药片或胶囊,护理人员将药片研成粉状,或将胶囊去掉胶囊壳后以少量温开水溶化,用小勺从患儿口角处沿着口颊方向慢慢倒入,待药液完全咽下后方可拿开小勺。年龄稍大、可自行服药的患儿应看着其咽下药液,防止吐出。不可采取捏鼻灌药的暴力方法给药,防止发生呛咳、误吸等意外而致窒息。益生活菌类药物以温水送服,不可过烫而使益生菌灭活。肠黏膜保护剂与口服抗生素服用时间应间隔2h以上[3]。

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引起患儿烦躁、哭闹。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禁止喧哗,以保障患儿充分的休息。伴高热患儿遵医嘱给予冰敷物理降温,及时更换患儿汗湿的衣物,并以温水帮助患儿擦身注意保暖[4]。

并发严重呕吐的患儿遵医嘱禁食(4~6)h,其余患儿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暂停添加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喂食米糊,暂停喂食奶粉、豆浆等易产气食物。待腹泻症状好转后,逐步添加面条、米粥等清淡、易消化饮食,进食量由少到多,并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量。食物不宜过烫或过凉[5]。

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纸巾擦拭肛门,并以温水清洗患儿肛周、会阴部位,以保持肛周、会阴清洁、干燥。出现红臀、破溃等肛周皮肤受损症状时可采用百多邦涂抹患处,并以烤灯照射20min[6]。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妥善处理患儿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卫生,室内设施、地面采用消毒剂拖擦,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儿的玩具、奶瓶、餐具专人专用,使用后彻底进行清洁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7]。

指导患儿及其家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清洁和饮食卫生。瓜果、蔬菜等先洗净后食用,不饮用生水、不吃生、冷、腐败、变质食物[8]。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肛周皮肤受损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感染性腹泻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饮食不洁、疲劳、风寒、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均有关系[9]。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加强感染性腹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条件者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发生感染性腹泻后,应及时就诊,补充水分,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治疗期间注重细节护理,将患儿的痛苦降至最低[10]。

本研究发现:在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引入细节护理,可促进患儿康复,并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痛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细节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2月~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8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肛周皮肤受损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引入细节护理,可促进患儿康复,并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痛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细节护理

参考文献

[1]刘丽英,张秀,谭文辉,等.感染性腹泻患儿静脉补液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980~1981

[2]张秀,唐永红,姜天俊,等.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1):85~86

[3]冯娟.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观察和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2):282~283

[4]徐诚玲,袁宁,李鹏.小儿轮状病毒腹泻55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47

[5]谢永强,邓秋连,虢艳,等.广州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107~109

[6]张冬梅,张秀,吴丹,等.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234

[7]邹晓蓉.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645~1646

[8]苏登琼,张伟.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J].西南军医,2010;12(3):568~569

[9]刘志刚.3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15~116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与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 其中男53例, 女21例, 年龄4~13岁, 平均年龄为10岁。74例患儿中有51例曾因呼吸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在我院门诊就诊过。所有患儿均经过全身检查, 无其他急慢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史, 无家族遗传史等。将74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生素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具体方法是对照组每天静脉滴注青霉素100mg/次, 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5mg病毒唑抗病毒补液治疗, 每天一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思密达, 5mg/次温水送服, 每天一次。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48h后大便的次数, 大便性状是否改善, 全身症状是否好转, 是否还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经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 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在治疗48h后,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中32例有效, 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患儿中25例有效, 有效率为67.57%;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实验组患儿止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详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2可知, 实验组患儿止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 但是食品安全问题逐年严峻, 工业的进步也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人数[4]。其主要原因是小儿身体体质相对于成年人较弱, 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发育和成熟, 容易遭到病毒、细菌及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临床上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 抗感染、补液对改善全身症状的效果尚属一般。研究显示, 在使用传统手段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时, 如果采用思密达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6,7]。本文就小儿感染性腹泻使用抗感染、补液与思密达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从表1中得知, 在治疗48h后, 实验组患儿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67.57%, 可见应用思密达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再从表2中得知, 在运用了思密达后效果显著提高, 平均止泻时间和全身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缩短。研究表明, 思密达在体内可以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 提高患儿肠道黏膜屏障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有效地阻止了各种病原体对患儿的侵袭, 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儿的内环境[8,9]。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 但是需要注意不可过量使用思密达, 以免造成便秘, 严格遵医嘱服用[10]。思密达的使用提高了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效果, 大大缩短了止泻的时间, 避免了患儿大量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的发生。综上所述, 思密达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立华, 傅晓凤, 聂微萱, 等.98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23) :4590-4591.

[2]张乐玲, 段春红, 于春梅, 等.黄连素-秦连液灌肠佐治小儿感染性腹泻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17) :1256-1257.

[3]于改弟, 黄梅淑, 耿少怡.葛根清肠贴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1, 26 (1) :13-14.

[4]刘涛, 闵霞.115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疾病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9 (5) :530.

[5]刘丽平.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46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4) :625-626.

[6]张冬梅, 张秀, 吴丹, 等.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6) :3234-3234.

[7]文序.小儿感染性腹泻416例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J].临床荟萃, 2002, 17 (9) :519-520.

[8]李春雷.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2) :100-101.

[9]熊晏.468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09 (4) :276-277.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下一篇: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