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红

2024-05-20

我的名字叫红(精选六篇)

我的名字叫红 篇1

整部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 这是该小说的最大叙事特色。然而“我”的角色始终不是固定的, 整部小说有20 个叙述者、59 次叙述。在《红》里, 一个死人、一棵树、一种颜色或一只狗都是故事的叙述者。这样的多声部叙事丰富了小说内容, 弥补了许多小说由于叙述者单一而造成的文本内容的浅薄或视域狭隘的缺陷。作者通过多声部复调叙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杂糅、宗教冲突不断的伊斯坦布尔。

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事, 同时以多声部为主的散点叙事是《红》最为突出的叙事方式, 也是该小说不同于大部分悬疑侦探小说的原因。从内容上看这或许会使小说情节陷入混乱, 显得杀人线索不明。但是小说的主要意图并不是破获一桩简单的谋杀案, 而是陈述案件背后隐藏的充斥在伊斯坦布尔的深刻的文化冲突以及这座城市自身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排斥。帕慕克深谙叙事之道, 他对土耳其古老的细密画的痴迷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所有的故事由此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大部分都跟细密画有关, 他们要么是细密画家, 要么是细密画中的事物或者一种颜料。多视角的叙述方法, 不但人物本身在说话, 许多不同的事物:一条狗、一棵树、一枚金币、一匹马乃至一种“红色”也都粉墨登场, 这些各自独特的声音组成了一曲宏大的交响乐, 奏出了隐藏在土耳其的文化交响曲。

在整部小说的59 次叙述中, 每一主角都是相互独立的, 都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他们不受作者支配, 更不受事件发展过程的支配, 他们的言行完全由内心活动操控。在整部小说里, 看不到一种明确的作者的统一意识, 更看不到由这种统一意识控制下展开的情节、人物命运和形象品格。而是向我们展现了具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在小说中, 所有的人物都有七情六欲。无论是代表传统的画家还是代表改革的画家, 他们都有对土耳其以及生活于土耳其之上的人和事物的看法。当黑再次回到阔别了12 年的伊斯坦布尔时, 发现少年时期的美好荡然无存, 唯一不变的是自己对表妹谢库瑞深沉的爱。一只狗幻想着能够被大家尊重, 而不是因为古兰经而被当成罪恶的化身。甚至是一幅画作中的树都具有独立的人格, 它不想成为树本身, 而想成为它的意义。有的人沉迷过去不能自拔, 有的人试图让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多角度、多声部叙述, 使得看似一个简单的杀人事件, 牵连出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风格的坚守与背叛;爱情和忠贞;善良与邪恶;东方和西方等等, 这种叙事方式充分地展现了叙述者内心的复杂和裂变, 让读者能够思考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历史和现实问题, 同时从不同层面审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二、情节隐喻

该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悬疑小说式的, 然而又不像以故事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跟故事无关的情节作次要叙述的传统悬疑小说的特点, 在《红》的情节背后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民族甚至国家当时所处的真实状态。一桩看似简单的谋杀案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冲突。

作者通篇并未明确提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很明显作者不想让自己陷入这种两者必择其一的尴尬境地, 同时, 他也不想让自己笔下的叙述者遭遇和他相同的困境。他只是把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分别在叙述者的叙述中娓娓道来, 其中不含一丝褒贬, 尽可能客观地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每个人物和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他们不受作者支配。在人物一系列行为的背后, 是处于人物话语和行为之外的社会环境, 是文化上的, 也是宗教信仰上的, 是短暂的不可调和的, 也是永远无法复制的。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才是作者真正想呈现给读者的。作者通过隐喻指出, 两种绘画风格,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东西方对风格的不同看法代表着对传统与个人才能两种不同的文化接受。土耳其的细密画绘画传统和风格已经形成了几个世纪。细密画家们认为能够模仿前辈画家们的细密画法就是对传统和对安拉最大的尊敬。他们以在绘画中加入个人的风格为耻。这种对待绘画的态度背后隐喻着一帮以奥斯曼大师为代表的传统守旧派画家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拒绝态度。越是坚持传统的细密画法、对安拉表以最崇高的敬意, 就越是对西方文化产生排斥和抵触。这种以风格为耻的土耳其绘画态度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之一的艾略特的“非个人化”文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坚守风格与失去风格代表着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取舍。这一两者不可得兼的冲突给细密画家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一方面是传统的信仰与世界观的瓦解, 以及因瓦解的恐慌而带来的谋杀, 另一方面, 却是人的“意义”所在。在小说中, 连一棵树都渴望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作家看来, 正如他通过“姨父大人”所认为的, 传统并不是像细密画家那样是用来坚持与固守的, 它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传递过程或后辈画家对于前辈大师的胆怯的遵循。是能够同时感知到过去与现在的。

情节上的隐喻对小说本身而言, 能够使小说更具层次感, 增加了小说文本的厚重感。对读者而言, 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一旦读者发掘出作者的真正意图, 便觉得豁然开朗, 同时, 读者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进而引发出更深层面的思考。

三、以共时性为主的历时性叙事

《红》具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点, 这是由于作者运用了东西方小说的双重叙事手法。看似像一部传统的伊斯兰小说文本, 其实其间夹杂了大量的现代和后现代小说叙事特点。这使得文本读起来透着一股异域的混合味道, 这味道有传统的伊斯坦布尔所散发的悠久气味, 也有西方现代主义所散发的新鲜气味。

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历时的, 先是死者自白, 告诉读者他的死绝非是自杀而是他杀, 之后随着以第一人称为叙事主体的人物一一出现, 谋杀事件的主角, 即凶手慢慢浮出水面。在主要讲述谁是凶手的过程中, 作者运用的是共时性的叙事方式。即在同一时空、同一环境下, 不同的人物包括凶手本人在得知死者高雅先生死后都作何反应以及他们如何应付应姨夫大人吩咐去调查高雅死因的黑。每个人或某种颜色和动物都作为第一人称讲述着自己对正在发生着的外部世界或者事件的看法。

另一方面, 奥斯曼大师代表着传统与过去。姨夫带领的一众细密画家们代表着现代和未来。奥斯曼大师深受前辈画家们以真主安拉为灵感来源的影响, 他坚信绘画的用意在于寻求安拉的记忆, 从他观看世界的角度来观看世界。唯有从失明细密画家的记忆中, 才能看清安拉眼中的世界。失明是安拉的恩赐, 是至高无上的美德。然而, 随着时间的流转, 姨夫以及他所带领的年轻细密画家们已经不再对安拉痴迷, 不再认为失明以及由失明而创造出的绘画是一个细密画家最高的荣誉和成就。时代在变, 人们的内心也随现实而变动。这一变化是由国家内部随时间流动而产生的, 是历时性的。

作者不仅仅指出了这种变化内在的历时性原因, 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传统发生变化的共时性原因, 那就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作者讲述的故事时间大致在十五世纪, 和处于同一世纪的东方相比, 西方已经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他们已经将关注的焦点从神转移到了人。由于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西方文化可以更为便捷地传入欧洲大陆。作者从诸多文化元素中挑出了绘画。通过传统的细密画家们绘画技法的变化揭示了以绘画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极大挑战。

传统的土耳其细密画家们一直遵循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绘画方法, 借用安拉之眼来描绘眼前之景。他们所绘的图景是毫无比例的。在他们的画作里, 有时候一个人甚至比一栋房子都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已经运用了透视法, 即将人物或景物以相当的比例以人之眼入画。眼前所见几何, 入画则以相应比例画出几何。这一共时形态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技法代表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法, 在神和人的选择中, 年轻的细密画家们陷入两难, 以奥斯曼大师和高雅为代表的传统守旧派断然拒绝这种世界观的改变;以姨夫和黑为代表的改革派欣然接受在他们看来更加突出人性与风格的观念;而以凶手橄榄为代表的“中间人”则是最为痛苦的, 一方面痴迷于新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却难以摆脱传统的窠臼, 最终, 他或者他们无疑以悲剧收尾。

正如帕慕克自己所说的他把西方现代主义, 或者从西方文学中学到的时尚世俗的东西和伊斯兰传统文本混合在一起, 和苏菲的寓言放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混杂结构。他所有的故事和小说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结语:

当传统文化遭遇现实危机, 它该做出何种反应?这一问题不是只有身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伊斯坦布尔才有, 几千年延续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于国家本身和其他国家的现代文化的挑战。一方面, 传统有其价值和魅力;另一方面, 身处于新世纪的人们不会总是关注旧的东西, 纵使他们知道那是优秀的、应该继承的。经世致用的世俗心态使大家渐渐忘记了从遥远时空而来的文化, 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此时此刻正在产生的文化。

人们过于相信西方的西方性和东方的东方性了。伊斯坦布尔确是一座连接着东西方文化的城市, 但文化之美是不分国界的。正如小说中一首诗所写道的:“身为人类何其困难, 人类的生活更是无比艰辛。我只希望能够享受前面, 也能够享受后面, 成为西方人, 也成为东方人。”[1]帕慕克以其异于一般作家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几百年前发生在首都伊斯坦布尔的跟绘画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于这座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神秘境地。

摘要: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 (以下简称《红》) 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在小说中, 从开篇直到结束, 采用的是多声部的复调叙述方式。同时, 《红》虽然以一桩谋杀案开头, 但是在侦探小说的情节结构背后世一个更为宏大的东西方冲突与融合下的社会结构。土耳其传统细密画法与威尼斯透视画法对比下形成的隐喻是作者最重要的创作意图。为了使作品更具有地域色彩, 帕慕克运用大量的色彩进行叙事, 这使得作品读起来带有浓郁的东方味道。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写作融合下, 帕慕克将伊斯坦布尔的内部通过一桩离奇的杀人案层层剥离, 向世人展示了这个独特和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城市。

关键词:奥斯曼帝国,复调,隐喻,色彩,历时与共时

参考文献

[1]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M].沈志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我的名字叫红诗歌 篇2

天与多情,安排宿世相逢。

在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下,见过客匆匆。

胭脂化雪,便是今生的无穷。

与花石顾语,成了痴情呆种。

沉香亭北,还留菱影。

芦雪庵前,更乞梅红。

我的今生叫红。

不须假语相忖,来换风花月流。

读的是《西厢记》,饮的是枫露茗。唱的是五美吟,醉的.是绛云轩。

是槛中迷道,情入九重。

料想三春百景,众芳拾翠,浮云寄空。

我的来世叫空。

参乘菩提无树,因果皆同。

那一日,

抄检俗尘罪孽,得多少,尽是南柯一梦。

谁曾道,警幻方觉,缁衣归去。

没了亲疏,离了情人。

《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技巧研究 篇3

关键词:帕慕克;叙事技巧;多视角

中图分类号:I37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203-01

帕慕克在小说中对多视角的运用处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在小说中,帕慕克对超越死亡这种叙述视角作了巧妙的处理和运用,其二,小说中不同的人和物对其叙述视角进行了多重性的承担,其三,在小说中,同样也运用过了单体双重视角这种叙事形式。

一、超越死亡的叙述视角

在帕慕克的作品中,他对超越死亡这种叙述视角做了灵活性运用,在前期的所有小说当中,超越死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样也做了这样一个假象,即无法描述用铡刀铡下人的脖子的瞬间的那种感受。作为每个亲身体验那种死亡的人在那瞬间后边失去了生命,这种超越死亡的感觉是无法进行描述的。在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作者往往是通过一些灵活的再次复活对人物死亡的一种感受进行表达。但是从帕慕克小说中我们将看到,他往往让已经失去生命的死尸进行说话,例如《我的名字叫红》的开篇,便应用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语句,帕慕克让变成死尸的人物突然出现为自己的死亡情形以及死后的一些感触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描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便突破了生死界限,同样通过这种手段,一方面可对凡人的一些生活状况及复杂感情进行叙述,同样也能对死亡世界的一些感触和情形进行描述,使得凡人世界和死亡世界相互融合,进而让虚幻的空间和世界开始变得有生命、变得真实起来。当然,通过超越死亡这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对人物生前以及死亡之后的一些情形进行描述,同样也可使得整个故事变得真实而富有虚幻性,给读者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从帕慕克小说的总体效应上来讲,作品从一开始便给广大读者带来种种相当悬疑的事件:究竟谋杀我的凶手是谁?为什么凶手会对我如此狠毒的手段将我置于死地?通过这样的描述方式,使得整个小说开始变得有声有色起来,给读者一种继续读下去的激情。同样,这种描述手段也是帕慕克的一次挑战,即为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界所发出的一次挑战,并对其进行改变。

二、多重视角人物构型

从帕慕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单单是活人或者是死人能承担叙述视角,同样事物也能承担叙述视角。在《我的名字叫红》中有二十个叙述视角,其中,人物视角较多。凶手、姨夫以及“蝴蝶”等都担当着故事的叙事视角,他们对自身所见的还有所闻的事情进行一一讲述,除此之外,在这篇小说中同样也有物充当故事的叙事视角,其中,充当这些叙事视角的物有植物以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帕慕克把人物和事物通过对等的方式进行叙述,在很大程度上富有中国哲学味道。不管是人物,还是事物,这种味道均能在它们的身上看到。对帕慕克的小说详细研究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小说中的所有事、所有人都是故事所要叙述的核心。特别是在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情在小说中充当叙述视角时,这些人和事不是故事的核心就是观察文学艺术与现实的核心。帕慕克通过这种叙述视角,不断的为广大读者描摹了一幅精彩的故事动漫。在这幅故事动漫中涵盖了多种哲学、人性以及爱情和宗教等含义,同样在帕慕克小说中的物,也赋予了一定的特性与现实意义。

三、单体双重视角叙事

帕慕克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人们将我称为凶手”,对杀害姨夫等人的所有过程及其杀害的原因进行了叙述。在《我的名字叫红》这篇小说中,他不断的对自己杀害总管和姨夫等人物进行叙述。就以凶手的角度来讲,他谋杀姨夫等人的唯一的理由即为“为了土耳其整个画坊的前途”,不管是从哲学、宗教、绘画方面,还是土耳其现实的理由,在他看来,他对这些人物的杀害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管是“蝴蝶”,还是“橄榄”,他们均为土耳其这同一个国家的画家,以姨夫大人为领导,“蝴蝶”和“橄榄”等人都为苏丹进行着一次额画卷的制作,对于“橄榄”来讲,他只是绘画人员当中的一员。“橄榄”是一位相当用功且非常成功的画家,对他来说,他都能从哲学层面上对土耳其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及精神文明、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及制作方式等进行一次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橄榄”在做事风格上显得相当谨慎,从始至终都没有显现出一点点蛛丝马迹,他在无人知晓的时候总是加倍努力,旨在将自己在绘画上的造诣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橄榄”在最后一幅画卷上,用自己的画像替换了本该属于苏丹画像的位置,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变成一个永垂不朽的画家。对于所有具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讲,这就是他们唯一在人性上的特点及弱点之体现。“橄榄”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同样在某一层面上对他内心深处的一些矛盾与惊恐进行了一次体现:其一,“橄榄”具有贪婪地一面——他希望在绘画上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绘画风格,用自己的画像替换了本该属于苏丹画像的位置;其二,“橄榄”有挽救画卷的崇高精神。这两点彼此交融,从某种意义上将反讽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小说讲述的情节来讲,实质上“人们叫我为橄榄”与“人们称我为凶手”为具有同一身份的人,一直到作品快要结束的章节中,作者才将这两种看起来是两个不同角色的人物进行了统一,这给广大读者创造了一种豁然开朗的面貌。通过对双重叙事视角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变得更富有神秘感,可以说,通过这种艺术处理,能为小说的整个结构与人物性格创造一定的艺术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明显的发现,帕慕克在小说中对叙述技巧的灵活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小说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帕慕克在小说中对叙述技巧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对小说叙事美学的一次挑战,帕慕克通过多角度叙事,超脱了以时间为中心线路、以全知全能这种传统的叙述手段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位故事的叙述空间创造了发展的动力。帕慕克对叙述视角的灵活处理,除了为小说换上了新装外,同时也为小说文学界的发展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M].沈志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我的名字叫红 篇4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我的名字叫红,竞争,乱伦

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源自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它讲述了一个弑父娶母的故事。这一情结是儿童对父母的情感体验的不同,所导致孩子与父母形成一种三角关系,与它同性的一方变成了它的竞争对手。它表现为对同性父母的爱,对异性父母的嫉恨。众所周知,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在现代文学批评众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做为其重要构成之一的“俄狄浦斯情结”更是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我的名字叫红》概述

《我的名字叫红》是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为帕慕克赢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召唤他回来的是他的姨夫,也正是他在12年前逼迫黑远离故乡。此时回到家乡的黑迎接他的除了多年前被阻隔的爱情,还有一桩接一桩的谋杀案。姨夫大人受苏丹之命集合当时最优秀的细密画家以完成一部旷世之作,但是过程中困难重重,镀金师和姨夫大人先后被人谋杀。黑虽然成功迎娶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恋人,妻子却要求黑必须找出杀害自己父亲——姨夫大人的凶手之后才能与自己同床,与此同时他们的爱情还受到疯狂爱着妻子的前夫的弟弟的阻挠,谢库瑞的儿子对黑也抱有敌视态度。最后凶杀案水落石出,黑与妻子也获得了真正的结合。

二、“俄狄浦斯情结”在《我的名字叫红》中的体现

书中“俄狄浦斯情结”在谢库瑞、她的儿子们身上都有所体现。谢库瑞在她的章节中向读者袒露她的父亲非常疼爱她,对她“百般呵护”。谢库瑞与黑的爱情迟迟不得圆满其中一个最重要得因素就是姨夫大人的从中阻挠。12年前,他将黑与谢库瑞的爱情扼杀在萌芽状态,黑被迫背井离乡。12年后他怕女儿结婚后留下自己一人而反对她再婚。姨夫大人对谢库瑞说“你打算带着孩子离开,让你年迈的父亲孤身一人吗?”“我不要你离开我”。姨夫大人对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使得谢库瑞对父亲产生了一种“俄勒克特拉情结”。于是谢库瑞在知道父亲和女奴哈莉叶之间有不正当关系后,对哈莉叶产生了一种仇恨的情感,认为哈莉叶会利用一切机会来操控她,并“成为屋子的女主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的性的驱动力,是个体释放的由生物能转化成的心理能,性本能支配着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且这种本能无视价值判断、道德良知和现实环境,只是一味追求享乐。因而谢库瑞在为死去的姨夫大人换干净衣服时,“克制不住自己,朝父亲的下面瞄了一眼”。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般来说,孩子对异性双亲的爱慕到了一定年龄会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并随着自己个人人格的形成和社交的增多而被压制。随后她立刻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这是因为谢库瑞始终还是受到意识和理智性的压抑和限制。

谢库瑞的丈夫在四年前失踪,她生活的重心就完全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母子之间异常亲昵。哈桑的骚扰让谢库瑞不得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父亲的家中,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谢库瑞对孩子们也是宠爱有佳,她也表示:夜晚降临时,与孩子们一起呆在家里,多美好呀!自小缺乏父爱的关照,使得谢库瑞母子三人关系异常密切,甚至在谢库瑞嫁给黑的多年里,每晚都与儿子们同床共枕。谢库瑞同黑结婚的条件之一就是:爱她的孩子且将他们视同已出。得知杀父仇人橄榄的死讯之后,谢库瑞和黑共赴云雨的之时,谢库瑞发现带给她欢愉的“却是我的儿子们在庭院里互相吵闹咒骂的快乐唧喳声”而非丈夫给自己带来的性的快感。母亲对儿子教养方式和态度的不当导致乐谢库瑞的儿子奥尔罕对母亲有着强烈的独占欲。在小说的第十六章里,谢库瑞问奥尔罕:如果邪灵王国大的苏丹出现,他的愿望是什么时,奥尔罕回答他不要谢夫盖和他们在一起,也不要父亲,并且要求母亲在他长大以后嫁给他。这里奥尔罕对母亲的爱慕展现无疑,对母亲充满专一的深情,且对母亲生成了乱伦的欲望。奥尔罕应证了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的观点,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以完全占有自己的母亲。也正是由于对黑的嫉妒,奥尔罕在“他”的小说中“夸张了黑的散漫”;对于分享了母亲的爱的谢夫盖他则把他“写的太坏”。

谢库瑞的另一个儿子谢夫盖对母亲的感情也相当敏感。在面对继父黑的时候,谢父盖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父亲是被黑杀死的,在无意识当中对黑有着强烈的排斥感。当谢库瑞和他谈起黑的时候,谢夫盖还没有原因的哭了起来。黑与谢库瑞结婚以后,谢库瑞希望他俩可以叫黑父亲,但回应她的是满院子的寂静和远处野狗的“伤心痛苦地嚎叫”,这似乎也象征着孩子们内心的感受:伤心而痛苦。在母亲的新婚之夜,谢夫盖追问母亲黑晚上会睡在哪,还不断的向母亲求证她晚上会和以前一样和他们睡在一起。当黑表现出对他的关心爱护想去拥抱他时,他却站的远远的,拒绝来自父亲的呵护。

三、《我的名字叫红》中“俄狄浦斯情结”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是建立在孩子对异性双亲的乱伦欲望上的,这些欲望又是由内部产生的,但笔者认为该情结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对于谢库瑞,她的“恋父情结”出现有以下几点原因:1.内因。在弗洛伊德看来,随着幼儿的“性趣”转移到她的父亲的身上,女孩就进入了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的状态。此时女孩发觉自己因“被阉割”而不如别人,便在幻灭中从她受过类似“阉割”的母亲那里转向希望吸引她的父亲。2.父亲对谢库瑞的态度。姨夫大人曾经还有三个儿子,可是都被真主“一个个从身边带走”,于是乎父亲将全部的父爱都投注在女儿的身上。父亲对孩子一切有意或无意的,有益或无益的接触都对女儿造成一种“诱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对于再次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姨夫大人的态度也是充满诱惑性的,他渴望女儿可以陪伴在自己周围,甚至公开对女儿宣称:我不要也不允许你嫁人。谢库瑞儿子们“恋母情结”形成的原因则是:1.内因。关于幼儿期男女对象之恋,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淫阶段,无论是男是女,他(她)的第一个爱的客体都是母亲。男孩所体现出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是对父亲的态度充满矛盾,对母亲专一的充满深情。幼儿时期母亲的照料并伴随着的身体上的接触,把男孩引向一个想与母亲结婚的无意识欲望。2.外因。 (1) 生活环境的驱使。孩子的第一个性爱对象是哺育他的母亲的乳房,因而母亲的怀抱能给他带来安慰和庇护。谢夫盖和奥尔罕自小由母亲一手带大,几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2) 母亲的态度与教育方式的不当。丈夫的失踪,使谢库瑞有夫等于无夫;对孩子们来说,记忆中没有父亲的形象,有的仅是这个名词,等于他们也失去了父爱,有父等于没父。独孤的母子三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依为命,这也造成了在精神上与母亲有一种割不断的联系。在丈夫生死不明的情况下,谢库瑞的梦告诉我们她无意识的愿望:她的丈夫,孩子们的亲生父亲已经死了。长期与母亲的亲密相处,每晚与母亲同睡一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习惯。谢库瑞再婚后,孩子们依然对她提出同床的要求,本该拒绝他们的母亲却顺从了孩子们的无礼要求,但是她又必须尽到作妻子的义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中午,当阳光从百叶窗间渗隙透入房里时,我们就做爱,并且最初几年是伴着谢夫盖与奥尔罕的玩耍声。通过这种奇特的“和谐”,谢库瑞得以每晚与孩子们同睡。

四、结语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就人类已有的道德观念而言,它是一种罪恶。它躲藏在我们无法察觉的地方。乱伦的欲望也由此产生。《论语·微子》对乱伦的解释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乱伦本泛指一切违反常理的行为,现专指近亲间的通奸行为。性的诱惑,使人类在明知纯种繁殖的危害的同时还是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无论是西方神话还是东方传说,我们都可以找出许多乱伦的事例。为了防止乱伦成为事实,人类试图用法律或道德筑起一座屏障,以杜绝此现象的发生。谢库瑞的理智战胜了情感,为自己窥视死去父亲的下体而感到愧疚、羞耻。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儿童经由成人的教育中,社会的各种文化观念开始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意识当中。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抑止这种畸形恋情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鼓励男孩崇拜、尊敬自己的父亲,女孩贴近母亲,并最终形成和谐的家庭气氛。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智慧, 刘烨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翟飚译,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林克明译,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伍晓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吴光远、徐万里: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诗歌:它们的名字叫红 篇5

他那么委屈,焦虑,不情愿

用的`是我的嗓子和声音

一个母亲在受难

另一个母亲,在上个世纪的槐树下,埋着带血的胞衣

小麦地,我隔着大雾,向一个看露水的孩子问路

他却笑而不答

拾起地上的石子,扭身穿过1970年的风

跑向一个男人

那男人正在挥鞭打牛

他耕种的,是抚养过我的田地

在河堤,一个少年坐在青草间

他忧郁的眼睛里,有远方,有鸟群,铁轨

和急急到来,又匆匆离去的火车

1975年的泪水

从我的眼睛里流出,却打湿了他的衣服

阳光照亮小石桥

1980年的河水,流淌得比时光还要迅疾

一个母亲在揉眼睛

一个父亲在咳嗽

一个儿子在远去

我在江汉平原的紫云英里,仰着头看着自己消失的背影

回到出生地

我容颜陌生,沧桑,像一个逐渐老去的异乡人

我的名字

还被石灰写在老屋的土墙上

老年人坐在梧桐树下,谈论我的旧事

却困惑地看着我的脸

杰拉德——你的名字叫红 篇6

似乎命运总是在和这位来自默西塞德的男人开着相同的玩笑:零四年英法大战的致命回传,两年后的海布里成就阿森纳国王的绝杀神迹,一零年在最后时刻让切尔西带走胜利,而后登巴巴的进球却还是没能为杰拉德的悲剧划上一个句号。十年五误,看似唾手可得的胜利一次又一次的和自己擦肩而过。

英意之战作为公认的本组内最具看点的比赛之一,除了胜负关系外,鲁尼和巴神的正面交锋以及两队中场大将杰拉德和皮尔洛的暗中较量都是人们赛前赛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谁能发挥出更高的水准,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尊重。赛前杰拉德也曾表示现在球队极佳的备战状态和拥有大量才华横溢的球员的英格兰队有能力去赢得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可美好的希冀往往事与愿违,亚马逊竞技球场的夜空下全世界的球迷见证了皮尔洛的灵光一现和巴洛特利的一锤定音。这一次,本有机会拿下一分的三狮军团功败垂成,意大利人留下的笑容与铁血队长的愿望无关。

次战乌拉圭队,及时伤愈而归的苏亚雷斯却在伤口尚未愈合的英格兰人身上再撒下一把盐。这一回,攻无不克的苏神接过巴神的利器,将杰拉德和他的英格兰队彻底打入地狱。即便开赛前不被人看好,但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坚信英格兰队能跨国乌拉圭这一关同另一位幸运儿携手杀出死亡之组。可是再熟悉不过的剧本又一次上演——雄心壮志下的草草收场,让远方岛屿上的人们除了凝望,还是凝望。

告别一役,在全场英格兰球迷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中,杰拉德走进了球场,走进了曾载满他荣誉与遗憾的地方。奔跑,逼抢,开角球,击掌…杰拉德就这样重复着,把梦想踢进回忆,把回忆踢进另一个梦想。终于,他停下了脚步,停下了五年又三载的世界杯征途。至此以后,关于“回传”的讨论不再震耳欲聋,关于“双德”能否共存的话题也将消散于江湖。诚然,相较于与自己江湖齐名的兰帕德,杰拉德的世界杯征途总归幸运许多。除了时至今日仍能作为对内核心为国征战,待到离别时,还能有3个进球聊以慰籍并不完美的回忆。可是人生少了些不完美,人生该多有遗憾啊。

回望过去,十年前伊斯坦布尔的奇迹竟如此遥远,远到曾经染红了夜幕的彩片早已散落在天边。可当初向上帝借来的一丝好运,却让杰拉德一还,就还了十年。十年间,风雨足坛数不清的兴衰过往,道不明的人去人还,唯有杰拉德依然在坚持,哪怕时光易老,哪怕红色利物浦的血液在一次次的错过与沉沦中流干。

那天,34岁的杰拉德拍了拍胸前的队徽,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如此安静。彼时,我们多想叫住这个身上背负了太多荣耀与苦涩的男人,让他慢些走,再慢些走。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忍离别中,我们恍幡然醒悟,原来再激情的日子也会归于平淡,原来再青涩的少年也会变老。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了理由。”歌词道着青春不再,物是人非的伤感,可你也要相信,我们的眼泪,只为你而流。

上一篇:法治与执政法律下一篇: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