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结构性信息

2024-05-12

整体结构性信息(精选八篇)

整体结构性信息 篇1

本文以某一叶轮部件的加工为例, 对其待加工的自由曲面通过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以后置信息为基础对机床进行结构配置上的优化, 以提高叶轮的加工精度, 保证叶轮的加工质量。

1 待加工叶轮概况

1.1 基本加工要求

本文研究的待加工叶轮的结构比较复杂, 要求有一级叶片两个, 二级叶片四个。轮毂进口处和出口出的直径要求分别为6m m和11m m, 进口叶片和出口叶片的高度分别为4.2m m和2.4m m, 两个相邻叶片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7m m。因为一级的两个叶片有很大的扭角, 这为加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 加工流程

叶轮的加工是在五轴数控机床上使用一个毛坯进行叶片与轮毂的一次加工而成。首先是流道的粗加工, 通过机床的控制面板对主轴的转速和进给速度进行控制和调整。然后在均匀的余量下进行叶轮流道的精加工, 采用硬质合金的球头铣刀进行加工, 以保证表面有良好的加工质量。叶轮叶片和圆角的精加工, 将二者同时进行, 通过圆角达到叶片和流道过渡的平滑。

2 叶轮加工后置信息的提取

后置信息文件中包含了机床运动的所有信息, 如:五轴的位移和进给速度信息、刀具信息、加工精度信息、转速信息等等。其中机床五轴的位移和进给速度信息为有效程序段。

后置信息提取流程如下图1所示:

首先将后置信息的结构建立起来, 包括结构体的所有变量, 如:五轴的各自位移量和进给速度等各个变量。后置信息是逐行进行读取的, 然后以空格为分隔符对信息进行逐一分解。程序有效性的判断是按照分解后的字符串中的第二个字符串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 然后继续以空格作为分隔符对有效程序段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以分解后得到的信息中的字母作为依据对其后面的数值信息的分类进行判断, 然后在与其所对应的结构体变量中存储进去。

3 五轴数控机床整体结构配置优化

本文研究的叶轮加工, 采用的是双摇篮式五轴机床, 对于机床的结构和配置的优化, 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着重对运动链进行重构, 使机床在运动的时候将惯性力减小, 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将机床的动力学性能提高。根据机床结构特点, 在整个运动链条中, Y轴离工件的距离是最远的, 在Y轴运动的时候机床的X轴和Z轴跟着一起运动, 得出:My=mx+my+mz, 根据此公式, 同理可以推断出Mx=mx+mz, Mz=mz。在将转动轴所带来的影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 Mx、My、Mz分别为X轴的等效移动质量、Y轴的等效移动质量和Z轴的等效移动质量。

根据各移动轴的实际质量参数、各轴的移动等效质量以及各轴的最大加速度对各轴的惯性力最大值进行计算, 其中J轴的惯性力最大值用Fjmax表示, J轴的等效移动质量用Mj表示, J轴的移动最大加速度用ajmax来表示。其计算关系式为:Fjmax=Mjajmax 1)

然后, 再以各轴的等效移动质量、加权加速度为条件对各个轴的加权惯性力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Fjq=Mjajq 2)

通过计算得出, 机床在运行过程中, 最大惯性力是运行状态最差的表示, 加权惯性力是整个运行状态的表示。机床在运行时, Y轴上存在最大的惯性力, Z轴最小, 同样Y轴上的加权惯性力也是最大的, 相比较而言, Z轴的惯性力和加权惯性力都是要比X轴和Y轴要小的多。从机床结构上可知, 两种惯性力最小的Z轴却在运动链结构的最后处, 遂对Z轴进行调整, 使其处于运动链的最前处。

经过对机床结构优化后的运动力学的计算, 得出经过运动链的优化调整, 机床整体的最大惯性力和加权惯性力都有大幅度的减小, 机床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机床结构更加合理化。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对五轴机床整体结构配置优化的方法, 是以叶轮加工后置信息为主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床整体结构的最大惯性力和加权惯性力。通过对机床轴运动链的调整, 将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 使机床整体的最大惯性力和加权惯性力有了大幅度的减少, 达到了结构优化的目的, 从而提高了叶轮加工的精度, 保证了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湉.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加工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整体结构 篇2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

怎样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呢?

一、粗读课文,从课题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线索,获得对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

粗读是指从课文整体内容着眼的速读,不用字斟句酌。粗读的要求是把握课文的主要线索,获得对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主要线索是指能把文中其它线索统一起来,把课文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统一起来的线索。它既体现了课文所叙述事物的外部联系,也体现了反映作者认识和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对课文的整体的初步印象包括对课文主要线索及大致内容的了解,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直觉领悟。

要通过粗读达到上述要求,关键是抓课题和课文的联系。因为题目总是从一个侧面透发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主要线索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题目,根据题目提示的线索阅读课文,有利于把握主线。例如《小珊迪》这个题目就从主要人物角度提供了线索。带着“课文写了小珊迪的什么事”的问题粗读,就能了解到课文写的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小珊迪卖火柴的事。而且了解了这件事的大概内容,对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就有了初步的领悟。又如《苦柚》是从物这个角度提供线索的。课文是写苦柚的,还是写与苦柚有关的事呢?带着这个问题粗读之后就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姑娘卖苦柚给一位老华侨的事,并对小姑娘的品德有了初步感受。

二、细读课文,在整体印象的制约下,围绕主要线索把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把握课文的外在联系。

细读指逐词逐句逐段仔细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把课文整体划分为部分,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各部分是怎样从外部联系在一起的。文章的外在联系是语言文字表面上的联系,它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形成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外在联系就对课文从整体上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感知。

这种在整体印象制约下,围绕主线进行的分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划分段落,它以语言文字与主线的关系为根据,能使我们区别出课文的重点与非重点。以《苦柚》为例,围绕小姑娘卖苦柚给老伯父这条主要线索边读边划,就会发现课文可以分为3段:第1段写“我”和回国探亲的伯父去买苦柚。有买才有卖,这一段是主线的延伸。第2部分叙述小姑娘卖苦柚给伯父的经过,直接叙述了主线,是主线的扩展,因而是全文的重点。第3段写“我”和伯父买苦柚回来的感受,也是主线的延伸。这就使我们明确了三个段落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使我们了解了课文是按照“去买柚子——买柚子——买柚子回来”的顺序从外部联系起来的。把握了《苦柚》的外在联系,就使我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推进了一步。

三、精读课文,准确把握贯穿于主线之上的重点词句,弄清重点词句与非重点词句之间的联系,从联系中揭示作者的认识及感情。

精读要在读的过程中精心发现语言文字反映的内在联系,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意思。通过这一步要选择出重点词句,弄清重点词句与其它非重点词句之间的联系,从联系中发掘作者的认识和感情。

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明确重点词句的两个标准:一是贯穿于主线之上,标志着作者认识或思想感情发展的层次和阶段;二是包摄性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还要明确重点词句与非重点词句之间一般有两种联系:一种是包摄关系:重点词句概括了非重点词句的内容,非重点词句从外延上具体解释说明重点词句,使所表达的事物更加具体形象。另一种是牵动关系:非重点词句具体说明或描述重点词句所反映的事物的原因或环境,使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更加深刻。按照这样的标准精读,从语言文字的联系中加以比较,选择出重点词句,之后再仔细发掘与重点词句有着上述两种联系的其它语言文字。可从重点词句入手,提出“怎么样”或“从哪儿看出来的”等问题,找出重点词句所包摄的非重点词句;带着“因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问题去寻找,就会发现被牵动的非重点词句。最后还要从语言文字的上述的各种联系中,挖掘出重点词句所表达的作者的认识或感情。以《小珊迪》为例。小珊迪卖火柴是课文的主线,读第一段,通过比较就会发现“请求”、“乞求”这两个词语,不仅贯穿在“卖火柴”这条主线上,而且概括了小珊迪卖火柴的行为表现。带着小珊迪是怎样请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问题边读边画,就会发现“请买盒火柴吧”、“买一盒只要一便士呀”、“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请您现在就买吧”、“我可以给您换零钱”这样一组具体描述小珊迪请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词句。是什么原因使小珊迪这样“请求”和“乞求”呢?经过读画就会找出这样一组写小珊迪饥寒交迫的词句:“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小脸冻得发青”、“赤脚冻得通红”、“饿极了”。这组词句说明了小珊迪这样卖火柴的原因。联系上述两组词句,可使我们对小珊迪“请求”、“乞求”买他的火柴这件事形成形象认识。小珊迪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请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说明了他确实是饱受饥寒。这就形成了抽象概括认识——这组重点词语所对应的作者的认识。又如《苦柚》一课,读第2段就会发现有这样一组描述小姑娘语言的词语:“一毛”、“其实里面的肉不多”、“有点苦”。这组词语概括了小姑娘卖苦柚最初的表现。再精读就会发现,课文中没有被它包摄的词语,却有一组写小姑娘卖柚子的特定环境的词语被它所牵动,如“柚子上市旺季”、“好甜的柚子”(吆喝声)、“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买谁的好”等词句,写出了柚子很多;卖柚的人夸自己柚子好是在极力推销,市场竞争激烈;买柚子的华侨老人都挑花了眼。再如“伯父指着她(小姑娘)那筐又大又黄的柚子问”,反映了华侨老人从外表上相中了小姑娘的柚子。联系起来就使我们了解到本应该热情地推销自己的柚子的小姑娘却把柚子卖得那么便宜,而且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自己柚子的缺点,足见其诚实的程度。这正是这组重点词句揭示出的作者对小姑娘最初的认识。

四、通览全文,弄清重点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作者表达认识或感情的层次或阶段,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通览全文是指在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认识到每部分在表达课文中心思想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之后进行的对全文的回味。这一步要求我们理清重点语言文字之间是怎样一层深一层地联系起来的,并从联系中发现作者认识或感情发展的过程,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

所谓内在联系是指语言文字与中心思想的联系。它与外在联系互为里表,二者统一在文章的主线上。如果说外在联系是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联系,那么内在联系就是事物外部联系中所包含的作者认识或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仍以《小珊迪》为例。上文我们选择出第1组重点词语,找出相关联的其它词语,并指示出对应的认识。课文中写小珊迪被马车撞断了腿,就要死了,还“让弟弟送四便士”零钱给“我”,这是第2组重点词语。珊迪快要死了还为弟弟没人照顾而“难过”,“我”答应照顾弟弟时,他虽已不会说话却从眼神里表示“感激”,这是第3组重点词语。把这三组词语及其所对应的认识和感情排列起来,加以分析比较,便可看出重点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是递进的,反映了作者一层深一层的认识,表达了作者不断发展的感情。回顾全文进一步概括,就使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好孩子却饱受饥寒以至死了,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的,从而产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之情。我们就是要这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揭示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又如《苦柚》中第1组重点语言文字揭示了小姑娘的诚实,第2组重点词语是小姑娘让要买她十个柚子的老华侨“少买一点儿吧”。联系其它语言文字揭示出小姑娘不仅诚实而且善良,对小姑娘的认识又发展了一层。第3组是描写小姑娘面对赠款的态度和行动的词语:“说什么也不肯要”、“飞快地消失在人群中”,揭示了小姑娘拒收馈赠的可贵品质,使我们对小姑娘的认识再深一层,同时对小姑娘的赞美之情也伴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加深。可见,把这些重点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就反映了作者认识和感情表达的过程,揭示上述联系就使自己和作者一起经历了这个过程。

整体结构的后桥壳 篇3

设计思想

(1)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桥壳承受繁重的各种冲击载荷, 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桥壳在动载荷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保证主减速器齿轮啮合正常并不使半轴产生附加弯曲应力。

(2) 为了减少汽车的非簧载质量 (簧下质量) , 以利于降低驱动载荷, 减少能耗和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桥壳的重量应合理的轻量化。

(3) 追求体积小, 加大整车的离地间隙, 提高汽车行驶的通过性。

(4) 在保证桥壳各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 追求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 以利于较小规模的设备投入, 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应保证主减速器的拆装、调整、维修和保养方便。

产品设计模型

为了达到整体后桥壳冲压成型的目的, 首先将传统设计的冲压焊接式后桥壳 (见图1) , 改进成整体式结构 (见图2) , 从而省略了原设计中的后桥壳盖, 并改进了加强环结构, 大幅度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当然, 整体式后桥壳同时应满足相关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1.加强环2.桥壳盖3.桥壳上本体4.桥壳下本体

1.桥壳本体2.加强环

CAE计算分析

在有限元模型中, 进行了九种载荷状态下的分析 (如图3所示) , 结果见表1。

桥壳本体材料牌号为SAPH440, 屈服强度为305MPa。可以看出在6.5倍动荷系数下桥壳局部进入塑性, 与试验吻合。所以从CAE计算分析的角度来说, 该桥壳能够满足整车在各种工况下的行驶要求。

桥壳本体冲压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 (见表2) 所需模具投资较多, 特别是工序60的修翻边模的制造, 精度高、价格较贵。经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 该工艺既满足了生产任务的需要, 又达到了产品图样设计的质量要求。

这样制成的桥壳本体还需进行如下辅助工序进行加工:

(1) 桥壳体的一条纵向焊缝焊接, 中部壳体琵琶口处焊接菱形加强环, 以及焊接板簧座等附件。

(2) 镗削加工两端法兰盘连接处的内孔、中部壳体琵琶口以及钻、攻主减总成安装螺纹孔等, 最后将法兰盘压装, 二者焊为一体, 得到整体后桥壳总成。

桥壳本体冲压模具设计要点

在整体后桥壳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侧翻边为关键工序, 侧翻边模具结构如图4所示。为了工件的定位、取放方便, 模具在设计时采用行程限位电磁开关来控制气缸行程, 达到模具各模块工作自动一体化。

上压料体采用刚性弹簧和氮气弹簧并用驱动方式, 中间侧翻凸模采用两个可横向移动滑块, 由底部两个气缸抽芯驱动, 工作时, 上模体下行到一定位置时, 气缸顶起, 侧翻凸模滑到工作部位;当上模体回程时, 侧翻凸模也同时回程。所有联动动作均由行程限位电磁开关进行控制, 使各模块、气缸抽芯等动作均同步进行。

1.侧翻凸模2.侧翻凹模3.横向移动滑块4.定位芯轴

台架试验

在后桥壳研制期间, 随机抽取了九只桥壳样品进行了垂直弯曲疲劳试验、垂直弯曲刚性试验、垂直弯曲强度试验等台架试验, 试验表明, 整体后桥壳在2.5倍满载轴荷 (满载轴荷为17k N) 下弯曲变形量仅为设计标准的1/2左右, 疲劳寿命试验100万次均无损坏, 远远大于设计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桥壳弯曲变形引起的“齿轮、轴承”早期磨损和异响的发生。

结语

结构整体设计及部件设计 篇4

建筑结构设计可分为整体设计和部件设计两部分。

1 整体设计

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柱网的布置,梁的布置,剪力墙的分布,基础的选择等。整体设计一般分为主体和基础两部分进行。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高度、重要程度、当地抗震设防烈度、风力情况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是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支结构,还是筒体结构等。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之后就要具体决定柱,梁,墙(剪力墙)的分布和尺寸等。在进行主体结构内力计算后,主体结构底截面的内力成为基础选型和计算的重要依据。进行整体设计后,就要进行部件设计。

2 部件设计

部件设计是柱、梁、墙(剪力墙)和块体这几种部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柱、梁一般可以看作细长杆件,内力情况与计算体系相结合。单向板可简化单位宽度的梁计算,双向板的计算理论较成熟,异型板计算复杂,尽量避免,块体不同于柱、梁、板,它在空间三个方向的尺寸比较大,难以看作细长杆件或简化为平面体系来计算。如单独基础,桩的承台,都是块体,受力复杂,在计算中往往加大安全系数,确保安全。以下几个关于砖混结构的设计内容供参考。

2.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材料等级:施工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及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2 各层结构布置

梁、结构柱布置应根据结构体系具体情况设置。

基础平面:在墙下条形基础较宽时,应考虑节点处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狗削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因素,墙体宜加厚。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当基础上留洞口宽度至基底高度时,如考虑洞口范围内基础承载力,洞口下基础做暗梁,或将基础局部降低。素混凝土基础下不必做垫层。基础留大于400应加过梁,地沟盖板遇到楼梯应下降,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的覆土,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首层有门洞处不能用挑砖支撑地沟盖板。

圈梁,构造柱布置:圈梁要绕圈闭合拉通,穿过中间走廊,当圈梁被截断时,应在相应位置附加一道并满足搭接长度。单层空旷房屋层高超过4米宜在窗口处增加一道圈梁。应说明造柱生根何处。较大洞口(2.4米以上)两侧宜加构造柱,构造柱宜采用一级钢筋,具体应参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执行。楼梯布置:尽量采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楼上开洞,梁上开洞应在洞口边设置附加钢筋。

2.3 在地震区不宜采用墙梁,因为地震可能造成墙体开裂,墙和混凝土不能整体工作。

如果采用,建议墙梁按普通混凝土梁设计。也不宜采用内框架。当建筑布局不规则时,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构造措施。大开间房屋,应验算房屋的横墙间距,小进深房屋应验算房屋的高宽比。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建筑的走廊不计入房间宽度。

2.4 梁及悬挑构件

雨蓬、阳台、挑沿及挑梁应作抗倾覆验算,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否则难于施工,且变截面梁挠度大于等截面梁。挑梁入墙长度为1.2L (楼面) , 2L屋面.大跨度雨蓬、阳台等梁宜考虑抗扭.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矩乘以跨度的一半。

梁在支座处局部 (尤其在挑梁下) 应进行承压验算, 是否加梁垫, (6米以上屋面梁及4.8米楼面梁一般要加) ,支承在独立砖柱上的梁, 应加梁垫。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梁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梁上集中力处应加箍筋或吊筋,但应优先采用箍筋。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配筋,还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梁高大于300,并与构造柱相连接的进深梁,在梁端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宜加密。

摘要:实用, 安全, 经济, 美观, 便于施工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结构设计不能破坏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设计一个实用, 安全, 经济, 美观, 便于施工的设计方案是结构设计人员的责任。

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设计 篇5

1.1 支架的高度和支架的伸缩比

首先确定支架适用煤层的平均采高,然后确定支架高度。由于我国急斜煤层厚度都比较大,一般厚度在20~80 m之间,所以按厚煤层高度来确定该放顶煤液压支架的高度。

式中,Hmax为支架最大高度,mm;Mmax为最大采高,mm;Hmin为支架最小高度,mm;Mmin为最小采高,mm。本设计最大采高Mmax=5 000 mm,取支架最大高度Hmax=5 000+200=5 200 mm,则支架的最小高度Hmin=3 000-300=2 700mm,调高范围为2 500 mm,支架的伸缩比系指其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之比值,

即m=Hmax/Hmin,(3)

代入有关数据,

得m=5 200/2 700=1.92.

1.2 支架间距和宽度的确定

所谓支架间距,就是相邻两支架中心线间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bc为支架间距(支架中心距);Bm为每架支架顶梁总宽度;C3为相邻支架(或框架)顶梁之间的间隙;n为每架所包含的组架的组数或框架数,整体自移式支架n=1,整体迈步式支架n=2,节式迈步支架n=支架节数。支架间距bc要根据支架形式来确定,但由于每个支架的推移千斤顶都与工作面输送机的一节溜槽相连[1]。因此,根据输送机溜槽每节长度及帮槽上千斤顶连结块的位置,我国刮板输送机溜槽每节长度为1.5 m,千斤顶连结块位置在溜槽中长的中间,所以除节式和迈步式支架外,支架间距一般为1.5 m。

大采高支架为提高稳定性,中心距可采用1.75 m,轻型支架为适应中小煤矿工作面快速搬家的要求,中心距可采用1.25 m。本次设计取支架的中心距为1.5 m,支架宽度是指顶梁的最小和最大宽度,宽度的确定应考虑支架的运输、安装和调架要求。支架顶梁一般装有活动侧护板,侧护板行程为170~200 mm,其中宽面顶梁为1 200~1 500 mm,节式支架为400~600 mm。本次设计取支架顶梁的最小宽度为1 380 mm,最大宽度为1 550 mm,即顶梁侧护板侧推千斤顶的行程取170 mm。

2 支架四连杆机构的确定

2.1 四连杆机构的作用

1)四连杆机构是现代液压支架主要稳定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支架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性;承受和传递载荷以及保持液压支架的整体刚度等。

2)现代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都用前后连杆把掩护梁和底座连结在一起,这样组成的双摇杆四连杆机构,可使支架升降保持比较稳定的梁端距,以提高管理顶板性能,使支架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力。

四连杆机构在具有以上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支架在作业过程中,四连杆机构承受很大的内力,从而导致支架结构尺寸的加大和重量的增加;其次,四连杆机构对顶板产生一个水平力(又称水平支撑力),对支架的工作性能将产生不良影响[2]。

2.2 四连杆机构的设计

四连杆机构设计的主要方法有:直接求解法、解析法、几何作图法等。本设计鉴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了计算机求解的方式,在计算之前,先确定几个值。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取顶梁与掩护梁的绞点至上顶板的距离为400 mm,要求双纽线的偏摆量为30 mm,后连杆下绞点至底座的距离为900 mm,采用电算法。

2.2.1 目标函数的确定

为了减少附加力,必须使tanθ有较小值。为有效地控制顶板,要求支架在某一高度时的θ角恰好是顶梁前端点的双纽线轨迹上切线与顶梁垂线间的夹角。当支架由高到低变化时,顶梁前端点运动轨迹近似成直线为目标函数,这两项要求都能满足。

2.2.2 四连杆机构的几何特征

1)当支架在最高位置时,P1≤62°,即1.08弧度;Q1≤85°,即1.48弧度。支架在最低位置时,保证P1≥25°。

2)后连杆与掩护梁的比值,掩护式支架为I=0.45~0.61;支撑掩护式为I=0.61~0.82。

3)前后连杆上绞点之距与掩护梁的比值为I1=0.22∶0.3。

4)e'点的运动轨迹呈近似双纽线,支架由高到低双纽线运动轨迹的最大宽度e<70 mm以下。

5)支架在最高位置的tanθ应小于0.35,但优化设计中,对支撑掩护式支架最好应小于0.2。

2.2.3 四连杆机构的优选

笔者根据已学知识绘制出很多组四连杆机构,但并非所有的值都可以用,故要优选,优选的方法是给定约束条件,对已计算出的各组值进行筛选,最终选出一组最优的值来。其约束条件是根据四连杆机构的几何体特征要求,以及支架的结构关系,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支架的调查统计,得出约束条件如下:一是前后连杆的比值范围,应根据现有资料的调查统计,前后连杆的比值C/A=0.9∶1.2范围;二是前连杆的高度不宜过大,一般为D

3 顶梁长度的确定

3.1 支架工作方式对顶梁长度的影响

支架工作方式对支架顶梁长度有很大影响。先移架后推溜方式(及时支护)要求顶梁有较大长度;先推溜后移架方式(滞后支护)要求顶梁长度较小[4]。这是因为采用先移架后推溜的工作方式时,支架要超前输送机一个步距,以便采煤机过后,支架能及时前移,支控新暴露的顶板,做到及时支护。

3.2 顶梁长度计算

式中,配套尺寸为原煤炭部煤炭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综采设备配套图册确定;底座长度为底座前端至后连杆下铰点之距;e为支架由高到低顶梁前端点最大变化距离;Q1,P1为支架在最高位置时,分别为后连杆和掩护梁与水平面的夹角。急斜特厚煤层放顶煤综采选用的配套设备如下:采煤机为MGD150NW型;前输送机为SGZ 880/800型;后输送机为SGW—764/264型。经过计算得该支架的顶梁长度为5 237 mm(见图1)。

4 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大大提高了液压支架在综采设备中的使用寿命及煤矿应用中的安全系数。它能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进入回采工作面和推进输送机。它与采煤机配套使用,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解决机械化采煤工作中顶板管理落后于采煤工作的矛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采煤和运输设备的效能,减轻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地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摘要:从液压支架主要尺寸的确定、四连杆机构的分析、设计、顶梁长度计算等方面,阐述了液压支架整体结构的主要设计思想,提出了液压支架中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案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液压,支架,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丁绍南.液压支架设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声乐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 篇6

一、声乐教师执教的思想素质

声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中, 思想素质是重中之重。教师的思想品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和规定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 思想上应积极要求上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强, 注意为人师表;在为人方面, 善良诚信, 助人为乐, 团结同事;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有理想有追求。

二、声乐教师完美的专业素质

声乐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育, 它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科学。它不是简单的歌唱技巧训练, 而且涉及到声乐理论、声乐审美、声乐鉴赏、声乐史、声乐技能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还涉及到教育理论, 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它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 同时又要求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与实践相结合。所以, 声乐教师必须具备完美的专业素质。声乐技巧是歌唱家们从歌唱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系统知识, 是形成声音和进行演唱的理论基础, 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声乐教学中的指导性用语, 对作品的处理无不渗透着声乐技巧理论。如果声乐教师基础理论贫乏, 是很难帮助学生完成对作品的处理, 很难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声乐学习中的问题。所以,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乐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想掌握全面的声乐技巧理论, 除了要大量阅读领会古今中外声乐论著, 音乐名著, 从中汲取声乐理论精髓。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是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除此之外, 声乐教师还应该学习、正确运用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唱方法。每个人的嗓音都有自己生理上的特点, 唱出来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质和音色, 要用嗓子来唱歌, 就要学会重新使用它、改造它、调理它和爱护它, 要充分发挥自己歌唱乐器的最好功能, 保持其持久耐用, 唱得动听和感人。所以, 声乐教师只有经过正确和良好的歌唱训练, 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 使之更适合演唱艺术表现的需要, 发挥演唱艺术的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引导学生从音乐出发, 唱出自然而又好听的歌声。

三、声乐教师表演的示范素质

声乐教学的另一特点就是较强的示范性。在教学中声乐教师首先要拥有良好的嗓音条件, 能以动听感人的歌声在学生面前进行示范。实践也证明, 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任有助于解决声音问题。声乐演唱教学往往是通过“口传心授”这一方式进行的。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示范素质之后, 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 声乐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演唱素质, 是做好示范的前提条件。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演唱情况来进行适当示范, 应该多留给学生自己演唱的时间, 当学生发声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该停下来并给予纠正。在声乐的演唱教学中要把讲理论和做示范很好的结合起来, 互为补充, 融为一体, 从而更好的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声乐教师全面的文化素质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学的主导, 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 所以教师要具有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 研究教育的规律和原理。一名声乐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理论, 把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声乐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既能从声乐教师的音乐学识上反映出来, 同样也可以从教育理论等方面显示出来。比如, 声乐教师针对男女生的不同生理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嗓音的差异而因人施教,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指导学生如何保护嗓音, 培养良好心态和如何展现嗓音特色等。所以,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教学能力是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声乐教师执教的思想素质、完美的专业素质、表演的示范素质和全面的文化素质, 直接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才。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只有通过传递、身教和培育, 才能使学生掌握声乐技能, 并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提高分析、鉴别和创造能力,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也是教学的主导者。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有执教的思想素质、完美的专业素质、表演的示范素质和全面的文化素质等。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声乐教育,素质结构,示范素质,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余笃刚、蔡远鸿:《声乐教育学》,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年。

结构整体计算控制指标的应用 篇7

1 周期比

周期比是结构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 扭转周期和平动周期的确定可通过周期计算结果中的振型方向因子的大小来判断。当平动因子大于0.5时为平动周期, 当平动周期小于0.5, 而扭转因子大于0.5时为扭转周期, 通常合理的结构计算模型, 前两个周期为平动周期, 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结构沿两个正交方向各有一个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 周期比中所指的第一周期指第一振型平动周期。有的工程如两个方向的第一振型平动周期与第一扭转周期的比值均能满足限值要求, 其抗扭刚度会更好。周期比计算时, 可直接计算结构的固有自振特征, 不必附加偶然偏心。周期比和位移比在结构设计中功能都是控制结构扭转效应, 尽可能的降低扭转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周期比侧重反映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 它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平面抗侧力构件, 避免结构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2 位移比

位移比是楼层竖向构件最大弹性水平位移 (或层间位移) 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 (或层间位移) 平均值的比值;扭转位移比的确定, 不是采用的CQC法组合计算的偶然偏心和地震作用, 而是按规范要求采用规定水平力计算,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有效的控制楼层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角部, 而不是楼盖边缘的中部,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楼板的各种假定, 比如说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规范所指的规定水平力通常是指考虑了偶然偏心的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采用CQC的效应组合通常用于验算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

位移比主要作用就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以此来判断结构平面的规则性。

3 剪重比

剪重比及剪力系数是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 s的结构, 由于在长周期段地震影响系数下降较快, 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太小完全有可能会出现。现在规范所采用的CQC法, 无法评估长周期结构, 在地震效应作用下的地面运动对结构破坏带来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的出现, 规范限定了不同烈度下的最小剪力系数, 当不满足规范限定的剪力系数时, 需通过改变结构平面布置方式或通过调整结构总剪力和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来满足要求。

剪重比就是通过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 来确保结构安全。

4 侧向刚度比

侧向刚度比是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在高层建筑设计中, 规范通过限制下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 来避免形成薄弱层而导致的变形集中在某一薄弱楼层, 通常要求下部楼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框架结构要求:楼层与上部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宜大于0.7, 与上部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比值宜大于0.8。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侧向刚度主要由剪力墙来提供, 层高变化对刚度变化影响不明显, 可采用楼层侧向刚度比来判定侧向刚度的变化, 控制指标也做相应的改变, 通常按大于0.9来控制;当层高变化较大时, 刚度变化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不小于1.1来控制;当底部楼层作为嵌固层时, 要求底部嵌固楼层与上一层侧向刚度比更为严格, 要求不小于1.5。

侧向刚度比主要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侧向刚度比在薄弱层的判断, 地下室嵌固要求是否满足, 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起决定性作用。

5 刚重比

刚重比是结构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刚重比与结构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关系, 刚重比是控制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周期比的变化将导致结构侧移刚度的变化, 进一步影响到刚重比, 在整个调节过程中, 各个参数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设计的调整过程中, 调整周期比, 通过加强刚度的办法, 来调节当某一主轴方向的刚重比小于或接近规范限值;通过削弱刚度的办法, 来调节某主轴方向刚重比大于规范限值;通过加强外围刚度的办法, 来调整结构的周期比接近规范限值。同样, 对刚重比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周期比。当结构的刚重比满足规范要求, 在考虑结构弹性刚度折减50%时, 重力二阶效应仍可控制在20%的可控范围内, 结构的稳定不会有什么危险。当结构的刚重比继续减小, 重力二阶效应的增长将会呈非线性急剧变化, 最后导致结构的整体失稳。对于设计水平力较小的结构, 当计算的楼层剪重比不大于0.02, 结构刚度虽然也可以满足水平位移限值要求, 但有可能不满足本条规定的稳定要求。

刚重比主要控制结构的稳定性, 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验研究表明, 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不大。高层建筑结构发生结构失稳、倒塌的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 主要是由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所引起的。

6 有效质量参与系数

有效质量系数是结构底部受到单位大小的加速度时各振型的底部剪力与结构总质量的比值, 反映了该振型的相对贡献大小。国家规范要求达到90%。对于规则结构, 较少的振型就可以满足此要求, 对于复杂结构则需要很多。事实上, 复杂结构的许多振型对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贡献很小, 比如扭转振型、竖向振型以及局部振动的振型。

总之,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超高层建筑都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 在建筑初步布置确定后, 首先进行的是结构的抗侧构件的初步布置, 控制抗侧构件的平面布置合理性, 位移比、周期比、有效质量参与系数及刚度比是控制构件平面布置的主要参数;在平面布置满足要求后, 剪重比和刚重比的控制是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震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两个主要参数。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规范、计算参数要求以及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 来控制各个参数。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JGJ 3-2010, 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整体结构性信息 篇8

1 现有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

现有文献在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或均衡性问题时, 主要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2,3,4]。但是, 上述各研究方法在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 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的比值。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 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 将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比较劳动生产率从效益角度较好地考虑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比较侧重于产业细分层面, 但无法从整体角度衡量和比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2) 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指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即就业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一般来讲, 就业弹性系数越大, 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就业弹性系数越小, 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它主要强调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而在揭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整体上的协调性时并不具有优势。

(3) 结构偏离度。结构偏离度是我国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时最为常用的分析工具。然而, 有关结构偏离度的定义却不够统一。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 有的则将其定义为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差, 还有的将其定义为 (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产业的就业比重) -1。应该说结构偏离度更适合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分析某一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状况, 如需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时, 通常是将各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相加求和, 但是却无法区分产业结构演变中各产业此消彼长的方向变化。

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1989年, 为判断衡量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构筑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经验公式[5], 以此来衡量产业的同构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 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 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 0≤Sij≤1。如果Sij为0, 则表示区域i与区域j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Sij为1, 则说明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近年来, 相似系数方法开始应用于就业结构有关问题研究中。谭友林运用劳动力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我国各地劳动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情况进行研究[6]。张春勋利用相似系数公式测算重庆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就业结构相似性, 从而准确度量重庆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历史阶段性[7]。周勇则测算了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全国的相似程度, 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和历史高度[8]。

但是, 上述文献只是把相似系数方法简单移植到就业结构研究中来, 将公式中的Xik、Xjk由i、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重新定义为i、j区域k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 Sij由表示i、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转变为i、j区域的就业结构相似系数, 并未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借鉴相似系数计算方法, 论文对公式中的有关变量重新定义, 利用该方法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关数据结合起来, 界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定义, 利用该系数从整体角度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状况。令:

undefined,

即Hse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旨在描述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或均衡程度, 且有0≤Hse≤1。其中, Si为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 Ei为第i产业的就业结构。产业的划分, 即i的取值, 既可以按照三次产业的标准进行, 也可以细分到具体的行业。Hse越接近于0, 说明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越不均衡;Hse越接近于 1, 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均衡。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与分析

3.1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 28.2∶47.9∶23.7调整为2006年的11.7∶48.9∶39.4 (见表1所示) 。其中第一产业持续下降, 且下降速度和幅度较大, 下降幅度高达1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 基本维持在45%左右;第三产业则一直保持上升势头, 由1978年的12.2%调整为2006年的39.4%, 其增长幅度为27.2个百分点, 但仍然落后第二产业9.5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 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由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为2006年的42.6∶25.2∶32.2。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 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下降, 1978—2006年期间, 第一产业就业结构由70.5%调整为42.6%, 下降了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基本上保持着稳定缓慢上升, 由1978年的17.3%调整为2006年的25.2%。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一样保持良好的快速上升趋势, 但上升幅度远小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978—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提高了20个百分点, 而同期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上升高达27.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过程进行分析, 发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方向基本相同, 但程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变规律。

3.2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依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 论文测算了1978—2006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结果见表2和图1。

由表2发现, 1978年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仅为0.6979, 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06年协调系数为0.7952, 较1978年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但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基本在0.8以下, 说明两者之间协调性较差,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1978—2006年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动性, 这主要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的转变与劳动力转换的滞后性有关。1978-1990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以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良为主, 经济转轨尚未全面展开。1978年广大农村开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大大释放, 同时乡镇企业开始飞速发展, 国有企业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城镇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 私营个体经济开始萌芽快速上升, 就业人数迅速增加, 这一阶段的改革处于“普遍受益”的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扭曲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状态得到极大改善, 并在1984年协调系数达到最高值0.8117。1991—1993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急剧下降, 这主要与1989—1991年间我国经济的治理整顿有关。1994—2002年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又经历了一个上升下降的轮回阶段, 并于1996年达到阶段最高值0.7905。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两个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的力度再次加大,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再次得到改善。但是, 在90年代后期, 我国开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 其实行的减员增效措施使原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造成了大量职工下岗,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结构升级带来的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 同时伴随着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从而使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再次恶化。2003年我国政府首次把创造就业作为年度经济宏观调控的第二大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2003至今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协调性较差的状况正在得到逐步改善。

3.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区域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的区域差异, 论文测算了2006年我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并按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类, 结果见表3。

表3计算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各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并不均衡。其中,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最好, 2006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别为1.4∶29.5∶69.1和6.8∶24.6∶68.6, 呈现典型的“三、二、一”倒金字塔分布, 其协调系数高达0.9955, 接近为1;而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最差, 2006年其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别为19.3∶41.2∶39.5和69.4∶10∶24.6, 云南省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其第一产业却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出, 因此其协调系数只有0.582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从地带上看, 协调系数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呈现明显的东、中、西依次降低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所有省市其协调系数均在0.8以上, 最低的山东也有0.8018, 其平均值高达0.9041;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稍差, 除湖北省协调系数为0.8340外, 其他7省协调系数均在0.8以下, 其平均值只有0.7621;西部地区则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最差的地区, 12个省市区中有7个省区协调系数在0.7以下, 其平均值只有0.7104。总体上看,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省际差异极为悬殊。沿海部分省区的就业结构已经主要是非农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已经大部分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 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只有30.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而西部一些省份尚处于一种原始的就业水平上, 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高达50.3%, 农业仍然是就业的绝对主要部门, 而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弱, 无法吸收大量急需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4 结论

(1) 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能够从整体上较好地把握和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均衡状况。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自2003至今, 协调系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状况正在日益得到改善。

(3) 从地域上看,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的梯度分布, 省际差异极为悬殊。

因此,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结果, 我们在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 也要注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目前, 扩大就业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果二者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不但阻碍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 还会引起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 我们要妥善解决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一方面,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而资本相对短缺, 技术相对落后,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 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所以, 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 必须注重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而既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目标, 又有利于充分吸纳和有效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实现高效率、高技术型就业模式与劳动密集型就业模式共存发展。

同时,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 各地区在制定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政策时, 要因地制宜, 区别对待。对于东部地区, 应进一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今后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对于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各省区, 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当前就业的绝对主要部门,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出去。为此, 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和技能培训, 建立各种培训机构, 以市场为导向设定培训内容, 使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同时, 利用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 积极承接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等领域, 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从而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的协调发展。

摘要:界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并提出相应计算方法, 测算1978—2006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以及2006年各省协调系数。结果表明, 协调系数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整体协调性较差, 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从地域上看,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的梯度分布状态, 省际差异极为悬殊。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参考文献

[1]范建勇, 颜燕, 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 2003 (9) :43-47.

[2]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9 (10) :32-37.

[3]马建会, 李萍.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平衡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 (7) :6-10.

[4]胡荣, 陈圻, 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1) :25-30.

[5]UNIDO.World industry since 1960:Progress and prospects[M].New York:United Nations, 1989.

[6]谭友林.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1 (1) :53-60.

[7]张春勋.重庆市产业结构高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03, 26 (4) :155-158.

上一篇:改造要点下一篇:特殊材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