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

2024-05-01

韩国企业(精选十篇)

韩国企业 篇1

(一) 重视企业权威, 拥有强烈的家族主义意识。

韩国企业文化中有着其独特的传统意识, 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其企业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家族意识, 反映在韩国的企业文化中, 就主要表现为晚辈极其尊重长辈, 并且服从其命令;同时, 还有着明显的等级意识, 以家族整体为中心, 对国家和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韩国企业许多都是家族企业, 这是因为韩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干出一番事业, 并且以家族继承的形式传承给后代。这也就形成了韩国企业中经营管理基本都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特点。

(二) 崇尚具有团结性的“人和”思想。

在韩国企业文化中, 极为重视以和为贵, 绝大多数的韩国企业领导者都有这样一种意识, 那就是企业内部全体人员都应当像一家人一样, 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处理问题时也以和平的方式为首要选择。“人和”成为了韩国企业经营的重要指导思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韩国企业对于员工遇到的问题会提供积极的帮助, 为员工所提供的薪资福利也非常人性化, 同时, 也注重企业中员工的长远发展, 能够为员工提供再教育、培训的机会, 为员工发挥自己更多才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虽然韩国企业内部强调以和为贵的思想, 然而, 韩国毕竟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因此无论是企业内部个人之见还是企业与企业之见, 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对于企业内部的个人来说, 他们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与其他员工进行激烈的竞争, 从而发挥出自己更多的价值, 而对于企业整体来说, 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正是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才使得企业内所有员工能够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任务, 使得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 以“能做得到”为信念。

“能做得到”这既是韩国企业文化中一种颇具信心的表现, 也是企业员工对于自己的一种激励方式。在韩国人的概念中, 勤快是一种极为荣耀的习惯, 而懒惰则是造成自己落魄的主要原因, 韩国人认为, 只要自己能够参加工作, 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再辛苦都值得。这种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近代历史的影响, 在韩国的近代史中, 国家受到侵略, 人民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生存极为艰难, 因此韩国人形成了勤奋、坚强的性格, 这在韩国企业文化中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要素。

(五) “第一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韩国的许多企业都被冠以“第一”的名号, 这是因为韩国人向来将“第一主义”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要义, 并且激励自己不断地朝着“第一”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韩国人的竞争意识。“第一主义”除了为企业本身带来了高度的荣誉之外, 企业“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等, 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确实为韩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韩国的一些畅销国内外的产品, 就见证了韩国企业文化中“第一主义”的存在。

(六) 强调教育与培训工作。

重视教育是韩国企业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同时也是韩国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韩国政府, 还是企业, 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 这种优良的教育观念, 使得韩国人民能够自始至终都不断接受教育, 获得更多的知识, 为韩国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前提。除了教育工作, 韩国企业也非常注重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企业员工严格的培训, 使得企业员工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地提升, 从而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也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一种重要的手段。

(七) 强调以人为本。

在韩国企业发展中, 并没有完全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资源, 他们更为注重的是人才的发展。由于韩国自身国情的需求, 企业在管理中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韩国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 形成了以人才推动企业进步的观念, 在企业的经营中, 人才是第一前提, 在企业的管理中, 人才是管理的中心, 这就使得韩国企业中的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才能,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韩国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凝聚力, 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奋斗的目标得以达成, 也就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实现了企业与人才共同发展。

(八) 重视目标管理, 强调责任感。

以前的韩国企业管理中, 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 管理者普遍缺乏责任感。而后来韩国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这种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因此韩国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地转变, 至今, 已经形成了管理者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 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督,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 就是目前韩国企业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法, 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可靠的企业管理衡量标准, 从而增强韩国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九) 敢于大胆创新。

从本国资源、发展历史等方面来说, 韩国经济发展条件并非非常有利, 然而, 到目前为止, 韩国在电子工业、企业发展业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韩国人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的影响。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产品的生产还是企业的管理, 韩国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的创造能力, 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激励员工的创新能力, 让企业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 从而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运用于企业生产中, 生产出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 也使得企业获得了长久、快速、健康的发展。

(十) 拥有高度的进取精神。

由于受到近代历史中艰苦环境的影响, 韩国企业的创业者都意识到了必须依靠不断地奋斗, 才能克服诸多困难、摆脱不利条件的束缚, 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因此, 在韩国企业文化中, 具备高度的进取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 韩国企业上至领导者, 下至基层员工, 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懈地奋斗, 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为自身获得利益的同时, 也促进了企业的进步,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韩国企业文化主要发展方向

韩国企业文化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 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 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由家族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为专家企业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更为适应于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 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从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强调量的生产, 转变为重视专业性发展和产品的质量,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韩国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更具有科学技术的元素,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更为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现如今, 对于企业的评价不仅仅是其经济收益, 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其满意度, 这也将会是韩国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更为突出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鼓励员工进行自主管理;企业内部更为团结, 在具备高度凝聚力的企业中, 员工之间公平竞争。

三、韩国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从韩国企业文化中, 我们意识到,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重以下几点:首先,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领导的作用, 必须为企业员工做好榜样;其次,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 将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有利的文化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 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再次, 应当注重人才的力量, 形成以人为本的特色企业文化;第四, 企业文化建设中, 应当将创新意识作为重点内容, 鼓励创新性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最后, 企业的发展要具有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 使全体企业员工能够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在推动企业进步的同时, 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廉勇, 李宝山.文化差异在企业管理中的冲突和融合——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2.

[2]何爽, 谢富纪.韩国发展战略思想及产业技术政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0.4.

韩国系企业面试经历 篇2

韩国系企业面试经历

最近有点疯狂的去面试了,其中也不乏BT的公司,也有好的公司。说说,好公司的面试过程,去好的公司面试,也能让人颇有收获。 不过本人面的一般是韩国系企业,可能接触面狭窄了一些。 1.乐扣乐扣(Lock & Lock) 公司在三元桥地铁口凤凰置地里面,几层我具体给忘了,里面办公室环境挺不错的,就是有点空空荡荡的感觉。我面的是市场助理,面试的人选都是会韩语的,面试观也是韩国人--一男一女。不过,我有点不能理解他们面试市场助理,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看照片。让我带身份证元件,又带一寸照片。然后面试的时候,第一个问得就是,“哦,你的照片还挺好的。”然后那个韩国女的看我的身份证说,“怎么跟身份证不一个人啊,PS过吗?那个照片?”我承认我的身份证照片很傻,但是不至于问的这样吧,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的表情,似乎再说“你要么是整容了要么就是批过了”,着实很让人崩溃。接着就是问一些其他的问题,然后问我对他们的产品有什么了解,然后我就小扯了一下。也有点后悔,事先没作准备。我说你们的产品设计太单调之类的。然后面试官当头来一句,“可是就是这个产品在支撑我们整个公司。”言之,就是他们那款产品的销量是最好的。呼呼~~~我当时心里瓦亮瓦亮的.。然后,又拿着他们的新产品,说一下这个产品的优缺点。是他们公司的装宠物食品的储纳箱。我又瞎说了一通,百分之百没几率。果然,了无音讯。 2.北京现代 --也在三元桥,在天元港旁边的现代大厦里面。路过那里,我倒是希望自己能在天元港上班多好。想进好利友和The Bates。呼呼~~~现代大厦一层像4S店,摆了好多他们的汽车,感觉还不错。不过我觉得现代的人事部真的好糊弄,打电话告诉大家是下午两点,跟他们的员工说是三点。本来就我听错了,后来来了一位男生?男人?呼呼~~~西装笔挺的,很专业看着~~~我又穿得很随意。面试我的貌似是韩国人,态度很好,很和蔼可亲。本来有点紧张,后来慢慢放松。问我,在校时候的情况,说说问什么从广告行业想做汽车,说说对现代的了解,谈一下对经营规划本部的了解。最后一个问题,我有点不敢苟同,就是他为什么题这个问题。因为,我投简历的时候,投的是韩国语人才--翻译,怎么就让我谈战略发展部?心里骂了一通他们的人事。面完了,面试官跟我说,我觉得你比较适合,销售本部,我推荐你试试把。我晕,今天的面试又泡汤了,白谈了~~呼呼~~~ 3.三星广告 --在国贸枫树大厦里面。说来也巧,刚从现代出来,恰巧让我去面试,我又马不停蹄的去国贸。哎~~~三星的面试才恐怖呢。次长,Team长,HR 部长一起面试。我一点心里准备的都没有,下了一跳。三面一,从来没面过。面试时间又很长,貌似谈了40分钟。而且次长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针锋相对,很有讽刺意思,但是面的确实很有深度。他今年才36,就晋升为次长,可见“老狐狸”一个。呼呼!!!不是变易,就是很老谋深算。问我对他们的工作模式--三星广告和下家间的合作有什么见解,应该怎么样才做的更好,问我对三星哪个部门比较感兴趣。我说3DTV,他又问我为什么,然后又问,你觉得3DTV的pop广告要怎么作才好,我又胡说了一通。也是,我怎么老胡说了呢呼呼~~~然后人士的部长,有拿着简历,问这问那的。英文,中文自我接受都做了,学校是什么学校也说了,反正觉得什么都问,出来快虚脱了,饿得,渴的~~~ 出来之后,买了味全酸奶,好好喝~~~~穿了小高跟鞋,好后悔,真想把鞋给脱了,扔了,也是,这是我经常赶得是,想买个10元钱拖鞋,找遍附近地铁口,怎么今儿都不卖啊~~~只好鳖着脚走路。 以后一定好多准备准备,别胡说八道~~~呼呼~~~~不要盲目面试~~~

韩国小企业网上淘金 篇3

荣尚旺(Youn Sang Won)是汉城一家汽车修理铺的老板。当他为顾客修理汽车引擎之后,与其他的技工一样,浑身都是油污。但现在,他擦净了手上的油污之后,常常去完成一个更复杂的任务:打开计算机,储存有关数据,并向需要调整机械设备或更换油料的驾驶员发送提示信息。从2002年夏天签约在互联网上提供这种服务以来,荣尚旺说他的业务增长了40%。他表示,这种网上服务的前景广阔,它包括了汽车维修中心的各项服务。多年来,韩国政府不懈地推进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进程——从股票交易、游戏到教育。政府官员发觉这样一个问题:韩国有近300万个小企业仍然处于使用低档技术阶段。这些公司雇用了韩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产生了韩国30%的GDP。有鉴于此,韩国政府在三年内拿出了7500万美元,在计划、管理和会计工具方面,帮助广大小企业实现与大公司一样的在线进入。政府官员希望,这个计划将不仅使小企业更有效率,而且还让它们更容易进入由互联网推动的大公司的供应链。国营的全国计算机公司(National Computerization Agency)的副总裁托马斯·于(Thomas Yoon)认为,从全国的规模看,将产生巨大的协同作用。

Yoon的公司征募韩国的电信公司,要求它们为小企业腾出计算机服务的空间。然后,软件和技术咨询公司将适合小企业需要的程序输入电信公司的计算机。韩国政府为开发这些软件提供补贴,并培训小企业主使用这些软件。小企业必须购买它们的个人计算机,以运用与电信公司的服务相联系的软件。韩国信息与电信部掌管互联网政策的官员朴金焕(Paek Ki Hun)说:"除非小的供应商成为网络系统的一部分,否则你就不能实现业界的电子交易,或进入高效的供应链。"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05年,将全部商业的电子交易量,由目前的12%提高到30%。

这个计划的最大受益人是一些小企业主。例如,荣尚旺他们能以每个月15美元到25美元的价格,进入计算机网络,并且使用基础的商业管理软件,而大公司使用的软件每月费用为75美元。全国计算机公司为22个行业定制软件包。这些行业包括不动产经纪业、眼镜商店、美容院和饭店。用于另外36个行业的软件也正在开发之中。

促使小企业实现网上经营,也像韩国的每一件数码化工作一样,是一种突破性工作。从2002年1月这个计划开始启动以来,大约12万小企业主签署了使用互联网的合同。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03年年末吸引30万小企业主加入互联网;2004年再吸引50万小企业主进来。全国计算机公司估计,一旦实现这一目标,技术公司通过KT Corp.公司、汉纳罗电信公司(Hanaro Telecom )和Thrunet公司提供软件,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应能赢利。更重要的是,对剩下的250万个小企业将是一个刺激,使它们尽快签署加入互联网的合同,以免被竞争对手抢走了业务优势。

韩国企业 篇4

一、韩国企业的发展介绍

韩国企业的崛起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为提高韩国经济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韩国公有企业民营化开始较早, 改革的力度也较大。为从根本上解决公有企业体制上的严重缺陷以及经营低效问题, 早在70年代, 韩国已对航空、制造、运输领域的11家企业完成了民营化。目前, 航空、制造、电信、银行等各垄断行业及敏感行业大多已民营化。2008年, 韩国资产21亿美元以上的70多家大企业集团中, 纯民营企业集团55家, 国有参股企业10家, 国有企业12家。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韩国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从一般性地扶持出口企业调整为有针对性地扶持大企业集团, 特别是重化工、汽车制造业。通过充分民企化、大型企业产业互换或合并等措施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大企业集团。2007年入选全球500强的十大韩国企业营业总额达4262亿美元, 占韩国GDP9920亿美元的43%, 基本情况如表1:

如表1所示, 这十大企业都拥有众多的系列公司, 雇用着数千乃至数万名职工, 经营领域囊括各产业部门, 能量之大足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构成韩国经济的骨干力量。其中,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 员工总数30余万人, 旗下3家企业入选2006年世界500强。浦项钢铁是全球第四的钢铁制造商, 2007年生产量为3278万吨, 销售额达到2700亿美元。

如今, 韩国企业正以改革创新为理念引领世界企业的发展。韩国企业注重高新技术的研发, 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改造, 以及环保型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使得许多韩国企业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

二、韩国企业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与民族需要不断创新,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必须勇于创新, 坚持创新。企业创新是全方位的, 是由多种创新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总体上看, 企业创新体系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几方面组成。通过企业考察, 韩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机制的创新

在公有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 为减少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副作用, 韩国考虑了各种对策方案。比如用电问题, 韩国从电费和企业出让金中抽出一定比例的资金, 建立了电力产业基础基金;再如铁路, 建立了成本补偿制度, 对那些亏损线路提供各种财政支持。同时为了防止公共服务价格的无限制上涨, 韩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各种服务的上限价格, 如果超过最高上限, 则实行严厉的制裁等。韩国企业民营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通过直接把韩国公有企业推向竞争激烈的市场, 从根本上改革了公有企业经营体制缺陷, 实现了经营机制的创新。

2、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方式的创新要求企业敢于突破陈规旧历, 采用先进的方式、方法管理公司。三星公司董事长李健熙的改革理念核心只有一个字:变。面对强大的变革阻力, 李健熙强调改革要先换理念, 不换理念就换人, 大胆进行人事改革,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实施各种激励机制, 大大提高企业效率。同时, 积极引进六西格马、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模式, 持续改革使三星在短短10年里一跃而成为世界顶级公司之一。

3、特色文化的创新

韩国文化受中国的儒家思想和美、日两种文化影响很深, 美、日两种文化各有优点, 也各有劣势。韩国企业根据几种不同文化的特点, 取长补短, 塑造出自己的特色文化。韩国企业以垂直管理、直接管理为主, 等级关系清晰, 但上司以权威和慈爱对待下属, 相应地, 下属也非常尊敬和服从上司。另外, 韩国企业一方面强调团队文化建设, 倡导团队合作精神, 另一方面学习美国采用股权激励的做法来鼓励管理人员勤勉尽责地为公司发展服务。韩国企业在继承和开发本国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 创造性的吸收西方的先进企业文化, 培育出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营销模式的创新

美式营销是“顾客需要什么, 我就生产什么、推销什么”, 在产品生产之前会对现有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总结、认清、了解消费者需求, 之后再根据现实需求进行生产, 以满足顾客现实需要为目的。日本营销主要是通过对未占领的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 如很多高科技产品, 市场没有之前顾客并不懂, 先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生产出来, 再引导、推销给消费者使用, 着重于开发和创造潜在的市场。韩式营销则是将两种模式合起来, 既注意把握现有的市场, 不断根据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进行创新, 又善于进行需求引导, 刺激客户潜在需求的膨胀, 并尽量引导这种产品的消费成为顾客的习惯, 进而开发出产品的潜在市场。

三、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在韩国, 制铁所需要的煤炭和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却能产生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浦项钢铁公司 (POSCO) , 其原因与浦项公司凭借“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企业理念, 大力发挥创新精神, 高效率地组织与利用全球的资源与市场是分不开的。而中国的企业能够成为国际知名企业的却屈指可数, 这并不是因为资源的匮乏, 而关键在于企业是否真正做到了改革创新。因此, 企业的改革创新对于当前中国的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韩国企业改革创新的成功之举给了我国企业以下启示:

1、重视企业研发体系

浦项钢铁公司在成立之初, 就在国外寻求合作, 与国外当地企业合作投资办矿, 开发海外煤矿、铁矿资源。重视研发,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体系, 研发投入大约为其销售收入的2%, 在钢铁行业是很高的。正如微笑曲线理论中的研发阶段, 浦项注重研发, 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如图1)

图1中,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 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 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中国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跻身于世界前列, 就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的研发体系, 将产、学、研相结合, 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

2、关注产品结构调整

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 对产品 (服务) 及其组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活动。包括多产品企业调整产品之间各种比例关系、淘汰部分产品、增加新产品、产品升级换代, 单一产品企业改变为多产品企业、多产品企业改变为单一产品企业等形式。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企业的生命周期似乎愈加脆弱和短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投资者的意志等均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顾客利益正在成为企业思想和行为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产品结构调整是产品多样化企业经常碰到的问题, 在战略安排中亦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浦项公司最初建厂的设计方案中, 是以生产普钢为主的, 但后根据全球普钢过剩趋势,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积极研发新产品, 现其特钢的销售收入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 只有以变应变, 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3、注重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韩国企业注重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环保型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浦项公司创建工厂时, 把设备投资的9%投资于环保领域, 厂区内1/4面积都是绿色空间。同时花巨资开发出了环保型炼铁新技术“FINEX”、带钢连铸技术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技术, 钢铁生产成本下降到原来的83%, 改写了钢铁技术的历史, 成为世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一度被评为“全球最佳钢铁企业”、“世界最具竞争力企业”等。

四、结论

韩国企业的改革创新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使韩国企业得以基业长青。在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竞争中, 韩国企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为国际上很多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应对金融危机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也只有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很多企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难, 我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竞争与金融风暴同时存在的大背景下创造并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引起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广泛关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以及笔者多年的管理经验, 特别是对韩国大企业进行考察、调研的基础上, 对韩国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特色文化、营销模式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重视企业研发体系、关注产品结构调整、注重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旨在为我国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应对金融危机有所启示。

关键词:韩国企业,企业改革,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斯蒂芬.马丁 (Stephen Martin) 著, 史东辉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8

[2]、李悦等编著.产业经济学[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田会.从转型对企业动力系统的影响看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世界.2006.9

[4]、李维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新阶段: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南开管理评论.2008.2

[5]、邓建平, 曾勇, 何佳.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公司控制.南开管理评论.2008.4

[6]、陆园园, 谭劲松, 薛红志“.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演进过程.南开管理评论.2006.10

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 篇5

由立法概况可以知道,韩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各种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韩国中小企业立法主要有《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振兴法》、《中小企业协同组织法》、《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稳定及结构调整法》、《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以及有关中小企业出口、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韩国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既有关于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又有关于中小企业的单项立法;既有关于中小企业组织的立法,又有关于促进中小企业立法的内容;既有与韩国的整个经济立法融为一体,又自成体系,非常系统、全面、完整。韩国中小企业立法以其扶持型政策的实践在世界各国中具有典型性。

一、主要法律

(一)《中小企业基本法》

韩国在1966年12月60日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基本法》,并在以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其做了三次修订。该法共35条,自发布之日施行。其立法宗旨与目的是,规定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基本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发展,谋求中小企业的结构改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首先,该法对中小企业的范围与标准做了界定,主要以行业特点、从业人数、资产规模等标准来划分。其次,该法对中小企业、政府、中小企业团体等的权利与义务做了明确规定。第三,该法主要是规定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基本扶持政策,规定了采取扶持政策的原则性措施:(1)规定政府应当设置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行政机关(第28条),以贯彻实施中小企业基本法规定的政策。同时规定设立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第29条),隶属于总统,负责调查审议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第30条)。(2)规定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化(第11、12条),要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合理化进行诊断与指导,设置经营指导机关,采取扶持民间运营的专门技术和经营指导机关、团体和业体的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主及经营管理者的培训。(3)规定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政府增加和扩大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制定对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引进、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措施(第11条)。(4)规定中小企业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政府采取必要措施,让中小企业补充资金、装备等,使中小企业设备现代化(第14条)。(5)鼓励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集团化与共同化(第15条);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化,与大企业形成进行有效的分工协作(第18条)建立中小企业共济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相互扶持,防止破产,促进中小企业共同采购与销售等(第20条第2款);鼓励中小企业成立协同组合等组织(第27条)。(6)是鼓励中小企业规模的适度,确保中小企业经营的领域。该法规定政府应当为中小企业规模的适度化采取必要的措施,明确中小企业经营的业种,限制非中小企业进入该事业领域(第16、20条)。(7)规定保证中小企业融资,要求政府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增加财政及金融资金的供给,设置中小企业周转资金,设立中小企业专门的融资机构(第25条)。(8)确定政府机关、地方自治团体、公共团体和政府投资机关优先购买中小企业产品的制度,保证中小企业销售的稳定(第23条)。(9)为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并建立进出口秩序,在必要时限制中小企业生产的物品进口(第22、24条)。(10)规定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提供市场信息,防止中小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第17条)。(11)规定为了充实中小企业的资金和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条件,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第26条)。由于《中小企业基本法》规定得过于原则,为了明确该法规定的一些事项,1983年韩国总统发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施行令》。

(二)《中小企业振兴法》

韩国虽然在1966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但由于韩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社会基础设施、出口产业以及重化学工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因此,在1982年12月31日,韩国又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振兴法》。该法共7单70条加一附则,分别为总则、中小企业振兴计划、中小企业振基金、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监督、补则和附则。该法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其立法宗旨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协同化事业和加强对中小企业指导研修事业,谋求中小企业的振兴和促进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章中小企业振兴计划共七节分别规定了优先扶持的行业、事业转换促进事业、创业造成支援、协同化事业、指导及研修事业、地方中小企业与民俗工艺产业的扶持。商工部要根据产业结的优化、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在中小企业中优先扶持的行业,并在制定中小企业振兴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时要特别重视应优先扶持的行业。商工部要制定促进中小企业设施现代化、经营合理化和提高技术水平的中小企业现代化计划,制定促进中小企业设立的创业造成支援计划和有关中小企业的经营及技术指导的计划。商工部应当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选择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领域,指导中小企业进行事业转换,并采取必要措施,指导进行事业转换的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再就业。该法还规定,商工部应当根据《工业配置法》等促进中小企业向地方转移,制定地方工业扶持计划,扶持地方中小企业和民俗工艺产业的发展。

该法为了确保中小企业振兴所需的资金,规定设立中小企业振兴基金,1989年改为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并扩大了规模。基金主要由政府和非政府的捐款、国外借款或引进的物资、运营基金产生的收益以及总统令规定的其他收益金等组成。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的现代化事业、支援企业的工程改造、技术开发及促进情报化、事业转换、闲置设备向海外转移、大企业向中小企业的事业转让、扶持地方中小企业及民俗工艺产业、援助中小企业的创业以及中小企业振兴公团设施的设置及运营和为稳定经营的紧急支援、促进中小企业的协同以及培植农渔工业等方面。因贷款利率低,仅为6.5%(研究开发资金)~9%(工程改造、创业等)之间;期限长,设备资金8年,流动资金3年;支援限额2亿韩元(流动资金)~5亿韩元(设备资金),成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有效地推进振兴中小企业的事业,该法规定成立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公团为法人,事务所设在汉城特别市,其他地方设有研修院、支部、支所等。振兴公团设运营委员会,由经济企划院、内务部、财务部、科学技术处指定人员和中小企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常务副会长、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和信用保证基金的常务理事、商工部部长委派的人员构成。公团主要业务有14项:(1)促进中小企业现代事业;(2)促进事业转换;(3)促进协同化事业;(4)对中小企业经营、技术进行诊断和指导;(5)扶持脆弱行业,促进企业新技术开发;(6)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和有关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7)扶持地方中小企业和民俗工艺产业;(8)承兑中小企业股份或社债;(9)扶持《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规定的承包企业;(10)支援中小企业创业活动;(11)运营及管理有关基金;(12)借贷现代化事业、地方中小企业和民俗工艺产业企业、承包企业和中小企业所需资金;(13)商工部部长委办的振兴中小企业事业;(14)其他有关事业和情报的搜集、普及和调查研究等。归纳起来主要有四项:对中小企业进行经营指导;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借贷中小企业所需资金;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和提供情报。同时规定了公团的设立条件、章程、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及职员的选任、经费来源等,商工部负责指导和监督振兴公团的业务。中小企业振兴公团是在为中小企业进行经营、技术指导、培养人才、提供直接服务等方面的最为主要的机构,1980-1990年6月间,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对中小企业经营、技术指导件数达20217年,其中,经营指导6204件,占30.7%,技术指导14013件,占69.3%,指导企业数为18695家,接受指导人员达70976人。

(三)《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

为了韩国的中小企业能够相互扶助,帮助其获得均等市场机会和进行自主的经济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并规范中小企业协同组织的发展,1961年12月27日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该法共8章108条,分别为总则、协同组合、协同小组合、协同组织联合会、协同组合中央会、登记、监督、罚则。

协同组合按行业和地域分为协同组合、协同小组合、协同组织联合会和协同组合中央会四种,协同组合一般以行政区域划分,协同小组合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协同组合联合会和中央会以全国为业务区域。组合、小组合、联合会可以按地域、行业设立多个,而中央会只能设立一个,就是中小企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它们的性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以特定的组合员或会员的利益为目的的法人,不得经营事业,变不得涉及政治。

协同组合、协同小组合、协同组织联合会的职能和业务基本相同,该法第31条、第67条第5款和第74条规定其事业主要有:生产、加工、销售、保管、运输等共同事业及其协调;借贷组合成员需要的事业资金;对经营、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指导,提供情报;缔结旨在谋求组合成员或会员经济利益的契约;出品组合成员生产的产品,进口组合成员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有关组合成员的福利事业;规划有关会员之间事业调整及向主管长官申请调整非中小企业者侵害该组合成员事业等事项;调查研究有关组合事业和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委托的事业。

协同组合中央会与上述三种组合比较,业务对象更多,业务范围也更广。根据《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第87条规定,主要业务有:负责组织协同组合、协同小组合和协同组织联合会,并对其事业进行指导和联络;保护会员的正当权益,负责与政府的联系;对会员的事业、经营、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指导、教育、提供情报;对中小企业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负责发放会员的补助金及协调;借贷旨在中央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运营和管理中小企业共济事业基金;其他有关会员的共同事业;服务于员小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设置并管理会员的共用设施;其他必要的事业。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是韩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也是覆盖面最广的组织,现已有协同组合500多个,组合成员近5万人。韩国政府通过协同组合实现了中小企业的组织化,并通过协同组合贯彻落实有关中小企业的方针政策,以达到振兴中小企业、发展国民经济的目的,而中小企业通过参加协同组合也达到了改善经营环境,解决资金困难,接受经营、技术指导,扩大销售,扩大出口,得到有关信息情报,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协同组合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法还分别对四种组织的设立与登记、会员的资格条件以及加入和退出、组织结构、经费来源与预决算、解散与清算、监督管理以及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等做了明确规定。

(四)《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

为了增进母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系列化,确定和规范母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增进相互利益,防止延付承包金,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促进韩国经济发展,1975年12月31日韩国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共20条。该法对母企业、承包企业、系列化等做了定义,母企业是指制造、加工、贩卖、修理业的委托人;承包企业是指受委托的中小企业;系列化是指制造业、加工业、贩卖业或修理业的母企业将物品、部件、半制品、附件和原料的制造、加工或修理委托给中小企业,受委托的中小企业专门制造物品等,双方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相互分工协作的关系。该法还规定了政府主管部门如商工部、经济企划院等在促进中小企业系列化方面的职责:(1)规定了商工部要制定母企业与承包企业系列化的基本条件,包括母企业明确订货部门、订货方法、中小企业设备的现代化、提高技术与质量以及双方关于业务往来的条件、规则等;(2)规定商工部要对母企业和承包企业进行完成系列化的指导,依据承包依存度大、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振兴、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原则,确定“指定系列化目录”;(3)母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组合应当根据指定系列化目录,制定有关系列化的订货方法、品质改善、中小企业规模的适度化、设备的现代化、提高技术、事业协同等振兴中小企业的计划,并取得商工部长官的认可;(4)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系列化,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提高长期低息融资以及行政上的支援;(5)为了促进系列化,设置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会,以调停母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纠纷。

(五)《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

为了公正调整中小企业之间的过分竞争,调整因大企业的过分渗透而发生中小企业事业萎缩的纠纷,以保证中小企业事业活动的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1978年12月31日韩国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共15条。该法规定政府应当指定适合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并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行业为中小企业固有的行业,大企业一般不得进入这些行业。为了促进中小企业事业调整的顺利进,规定在商工部下设立中小企业事业调整审议会,其成员由政府主管机关官员和中小企业事务专家担任。如果依据《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中小企业协同组合、协同小组合、协同组合联合会等认为在一定地区内经营某个行业的中小企业之间因过分竞争造成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并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带来影响时,可以经协同组合中央会向商工部申请事业调整;中小企业协同组合认为由于大企业的开办中小企业固有行业以外的事业而导致中小企业原材料和劳务的不足,给中小企业的安定经营带来了显著不利的影响或可能带来显著不利的影响时,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向商工部申请事业调整。目前,禁止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有135种,对不属于中小企业固有行业的部门,如果因为大企业的参与而明显造成中小企业销售额下降时,政府可根据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提出的要求限制大企业活动的“事业调整申请提案”以及实际情况,对大企业在相应领域的经营活动进行限制或禁止。1991-1995年5月间,中小企业协同组合向政府提出了解244件事业调整申请提案,其中在有关行业领域禁止和限制了大企业活动的申请,分别有59件和133件被政府接受并颁令大企业执行。

(六)《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

为了促进公共机关在公共采购中优先购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订货机会,稳定中小企业的开工,保证中小企业的销售稳定,促进韩国经济的均衡发展,1981年12月31日韩国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该法规定的政府公共机构包括政府机关、地方自治团体、政府投资机关以及按照特别法设立的特别法人等。公共机构要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生产的物品,并可同中小企业协同组合签订团体购买契约,由组合将契约在有关中小企业间分配。各个公共机构应当根据预算和事业计划拟定购买中小企业产品的计划,并在每个会计向政府主管机关报告购买中小企业产品的情况。当公共机构对中小企业产品购买量不足或在购买过程中采取了对中小企业不利的方式时,政府主管机关有权要求其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或改进采购。为了保证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订货机会和落实公共机构的采购计划,该法还规定设立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审议会。1996年政府机构购买的中小企业产品额中,占政府机构购买物品总量的60.1%。

(七)《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设立,特别是鼓励和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促进农渔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创立,通过中小企业在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1986年5月12日韩国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该法的适用范围是制造业及总统令规定的业种的创业。政府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创业所需资金进行投资或融资,或进行其他方面的支援。韩国主要是从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组合、中小企业创业投资会社、中小企业创业基金等)、组织(中小企业相谈会社、创业支援审议会、中小企业创业民愿室等)、派遣专业人员、简化设立程序、提供稀少或贵重装备器材以及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的创建。

为了保证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所需财源,该法规定设立中小企业支持基金。基金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非政府组织捐款、基金运营的收益、其他收入。基金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创业投资会社的投资或融资,对中小企业投资组合的出资,对中小企业相谈会社的资金支援,通过创业支援审议会的审议,商工部长官认为是必要的事业。该基金主要由商工部长官管理和运用,通过中小企业投资会社实现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支援,对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依据有关法律减免法人税、所得税、财产税及注册税。为了加速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韩国政府对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实行积极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资金、税收、咨询服务和资源配置方面的支持。在资金方面,中小企业成立两年后,可通过地方政府的“地方中小企业培育基金”,以年息7%、期限8年的条件,获得7亿韩元的创业资金的支持。在税收方面,政府规定,对农渔村及首都以外地区和首都地区的新创立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分别减免6年和4年的所得税、法人税50%,并且减免2年内取得的事业用财产的地方财产税、综合土地税的50%。在咨询服务方面,为创业中小企业提供可行性分析、经营及技术指导和代行创业程序等服务,并规定了中小企业在接受有关部门提供的创业咨询服务时,可以享受免除50%咨询服务费的原则。在资源分配方面,政府主要通过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间接资本,并给予经营和技术方面的指导。

为了综合审议关于创业支援的政策,法律规定在商工部内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支援审议会,委员长为商工部长官,委员为政府主管机关高级公务员和中小企业专家。创业审议会主要审议有关创业支援的政策、创业程序的简化方案、商工部长官要求审议的有关创业的民愿事项以及其他有关创业的事项。为了有效地运营创业审议会,又在该会下设置创业支援实务委员会,具体负责审议会的日常工作。

(八)《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稳定及结构调整特别措施法》

随着韩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积极推进其技术开发和情报信息交流,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1989年3月26日韩国颁布实施了《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稳定及结构调整特别措施法》。该法共7章40条,分别为总则、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小企业的经济安定支援、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的促进、促进大企业事业向中小企业的转让、补则及附则。

为了稳定中小企业的经营,支援中小企业的事业转换,促进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开发,该法决定设置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基金主要由政府或地方自治团体的捐款或融资、社会捐款、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发行的债券、基金运营收入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转产、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经济安定支援、职业培训以及信息情报收集等。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困难或可能发生的困难,政府主管机关应当根据国家进出口形势、原材料供应情况、劳资纠纷引发的中小企业停业等情形,制定中小企业紧急经营安定计划、事业转换计划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工厂用地、经营技术指导以及教育培训等优惠。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规定中小企业主管机关应当会同科技部门共同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计划,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情报事业,设立生产技术研究院,支援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等。为了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企业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关系,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事业转让,并给予政策优惠。此外,为了使中小企业在转让中保持经营稳定,还规定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金融支持等。

二、韩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一)设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

从60年代起,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组织措施。1960年就在政府商工部内部设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科。1996年韩国政府在商工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局,同时,在各市、道、郡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关。中小企业局是韩国最高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关,内设中小企业政策课、振兴课、指导课、创业支援课、地方中小企业课等。中小企业局虽然不直接参与或领导中小企业的具体事务,但根据法律规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技术、发展方向给予指导和扶持。同时,对国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小企业方针政策提出意见,反映中小企业的要求和愿望,保证中小企业得到政府订货的机会,调解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小企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根据《中小企业基本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韩国政府还设有咨询、审议机构,如根据1966年颁布实施的《中小企业基本法》设立的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根据1975年制定的《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设立的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会,根据1978年制定的《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设立的中小企业事业调整审议会,根据1981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设立的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会,根据1986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设立的创业支援审议会等。其中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属于总统的咨询机构,其余均设在商工部内。这些机构由行政机关、群众团体、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及有学识的中小企业专家组成,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调查审议有关中小企业政策的利弊,对中小企业经营稳定、行业调整、创业支援、结构高度化等问题进行调查和检查,并答复政府有关机关的咨询。他们既是政府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顾问,也是中小企业向国会、政府等反映意见、施加影响的代言人。

最近几年,韩国政府大力宣传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要求新闻媒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宣传,结果是中小企业的形象与地位大为改善。

(二)取消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性与歧视性规定,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韩国经济起飞阶段,由于政府的“重大轻小”政策,使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金泳三上台后,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一改往日的“重大轻小”的传统政策,面向限制大企业垄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迈进。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逐步取消了以前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性规定,主要内容有: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信用管理,准许对中小企业办理第三者担保及不动产担保的贷款,取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的比例限制,准许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以及到海外发行债务,准许商业银行办理中小企业外币贷款;逐步给予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及分段废止外销品检验制度;税负平等,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赋负担;放宽对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以及外汇出入管制;取消在土地批租转让中小企业的限制性规定,甚至在价格上给予优惠照顾。韩国政府的这些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大企业竞争。

(三)调整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

80年代韩国的中小企业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增加,职工数、生产总值、附加价值额、税收等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都有较大提高。但是,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高、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差等问题也暴露出来,中小企业的出口下降、倒闭剧增、增长率下降,因此,韩国政府从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结构调整、促进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主要内容是促进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转换,通过技术开发及产品多样化确保市场水平的结构高度化过程和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与大企业之间协作的专门化过程,实现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高度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支援技术开发

政府为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增加技术开发资金的比例,指定并支援生产技术开发课题,指定并培养技术先进化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等,并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法》和《产业技术研究组织法》,前者从金融和税制两方面协调建立易于接受技术指导的生产体系,后者则是促进设立中小企业共同开发技术的研究组织的法规,政府对研究组织提供资助。1992年韩国政府将技术开发资金增加到610亿元,选定了800多个课题,指定培养116个技术先进化企业,并通过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生产技术研究等,对3300多个企业进行指导。1996年后,韩国经济出现了发展的低潮,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化情况。为此,韩国政府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风险创业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的人力、资金支持政策,加强对占中小企业多数的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反映了进一步强调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的内容,包括保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的专门性金融支持的扩大,如技术信用担保机构,将过去对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融资提供80%的融资担保;扩大中小企业技术研究人力的支援,如政府对中小企业研究所的技术研究人员提供一定期间的工资;为减少中小企业新开发技术产品的风险,建立新技术产业化保险制度,即对新技术产品提供经营保险等。培育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已经是韩国21世纪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内容。这项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将对今后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支持自动化设备投资与人才培养

增加自动化设备资金与自动化资金,扩大指定自动化试点的企业范围;扩大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的对象范围;增加自动化研修人员的数量等。

3、支援情报化

提高电脑普及率、建立中小企业情报交流体系以及技术情报交流体系;在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内设立中小企业情报银行,综合支援情报化事业,为信息情报力量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情报,并从资金上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情报系统,如对有关企业信息情报系统建设所需的设备和运行投资,提供年利息7%、期限8年的贷款;培养专门人才等。

4、促进事业转换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政府强化了对中小企业事业转换资金的支持,实行减免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向海外转移设备、进行投资等。在产业领域方面,对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基金”和“地方中小企业培育基金”给予资金支持,并减免有关的转让所得税、所得税和法人税以及提供工厂用地和经营、技术指导以及教育训练优惠等。

在技术革新方面,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到1997年,通过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筹集4万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400亿元),以年利率7%、8年期限的条件为中小企业的工厂自动化提供资金支援,同时设立了自动化推进中央本部和12个自动化推进地域本部,为中小企业的工厂自动化提供技术指导、培育技术人才以及提供技术信息等。

(四)扩大中小企业的共同事业,加强大、中小企业间协作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韩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根据《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制度》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事业制度》等法规,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如大企业对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享受减免15%所得税的优惠;大中小企业共同开发大企业所需产品时,开发项目可以以6.5%的年利率、5年期限的条件,享受“工业发展基金”和“试验品开发支援资金”的贷款等。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事业制度,是韩国政府通过规定中小企业的固有行业种类、产品种类,并促使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此类生产和经营领域的制度,禁止大企业从事中小企业固有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同时对向中小企业转移此类行业或产品生产的大企业提供金融、税收的支持。这一制度反映了韩国政府通过调整大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布,促进产业间合理横向分工和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

通过同行业中小企业协作,联合建设和使用生产、防止公害和试验检测等措施,以降低成本和投资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政府规定,三个以上的中小企业结成的协作关系如果获得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的承认,不仅可以得到“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基金”的支持,而且可能享受免除因协作事业而发生的房地产取得税和注册税,以及5年以内减免50%的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等优惠。此外,通过建立不同行业企业的协作组织,强化企业间技术、经营经验的交流和销售的合作,政府给予资金、人力、信息情报等方面的支持,扩大中小企业产品的共同销售,共同采购原材料;采取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合并,实现中小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其竞争力等。

(五)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

韩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小企业也需要加强国际化,使自己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因此,韩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向海外投资,主要措施有:一是扩大出口支持。简化进出口手续,改善出口检查制度;增加对出口企业的资金援助,如1996年政府提供了500亿元的海外开拓资金,鼓励多品种、小批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展示会、政府部门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情报等。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向海外投资,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政府大力加强中小企业国际化事业团(隶属于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的职能,支持对海外市场、海外投资的调查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将闲置设备转移到海外,促进中小企业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等。在政府这些措施支持下,中小企业的出口增加,海外投资上升,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事业的步伐加快。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韩国政府重视大企业、忽视中小企业政策的弊端和业重后果;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小企业对经济危机的适应性、抗风险性,中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能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1998年,虽然整个韩国出口不景气,但是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反而有较快的增长,常年雇佣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增长了2.8%,而大企业的出口额反而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7.1%。1997年韩国中小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41%,1999年中小企业所占的出口比重还会有较大的增长。

(六)实施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安定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经营

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进入了不景气阶段,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现,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开始恶化,开工不足,劳动费用大幅度上升,亏损剧增,如亏损企业由1988年的3573家增加到1992年的9500家,破产企业在1993年达到10000家,出口下降,投资不足等。这些情况引起了韩政府的重视和关注,1989年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及经营安定特别措施法》,在促进中小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采取了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稳定经营的支持。1.强化金融、税收方面的支援。一是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增加结构调整基金,共济事业基金,积极支持有发展潜力但资金困难的企业。如1993年,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等中小企业专业银行贷款规模比1992年增加1万亿元,结构调整基金增加了300多亿元,共济事业基金增加了500亿元。二是提高政府拨款数额,扩大信用保证机构资金,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力度。三是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法人税或个人所得税,延长纳税期限。

2.缓和人才供需矛盾。政府通过职业教育等增加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通过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生产技术研究院研修事业等培养中小企业人才,加强培训,加强就业协调机关的作用等措施缓解人力供需矛盾。

3.继续扩大工厂用地的供给。1991-1996年政府拟筹建39个工业区,总面积为5651平方公里,以保证中小企业的用地。

4.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支持中小企业销售产品,主要措施是扩大政府机关采购中小企业的份额,促进优先购买物品总额的60.1%。通过中小企业协作,共同销售产品;推进产品流通的现代化等。

5.限大保小。通过固定中小企业固有行业的调整非固有行业事业,保证规定中小企业的经营领域,即将适合中小企业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些行业规定为禁止大企业进入的中小企业专门经营的领域。6.促进中小企业的组织化。形成中小企业利益共同体,强化中小企业的自我协调和保护机制,加强中小企业的购买、生产和销售合作等。

7.联手援助中小企业资金危机。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防止因个别中小企业资金危机,如因关联企业破产而不能收回债务,或因赊销货款回收期限被对方延期而造成企业无法保证正常资金循环等,可能引起连销倒闭破产危险的《中小企业共同事业基金制度》,为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的稳定提供了保证。

(七)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外汇银行、地方银行等所提供的金融支持和通过第二金融圈提供的金融支持。其中第二金融圈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资金规模小,贷款比重低。韩国建设资金一直不足,过去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政府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多企业不得不靠私人高利贷,年利率有的高达20%。现在实施的金融政策,旨在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充实其财务内涵,以期建立稳固的企业根基。韩国政府主要通过扩大各种补助金和政策资金,提高预金银行贷款比例及贷款规模来支持中小企业资金。补助金包括特定研究开发事业补助金、工业基础技术开发事业补助金、优秀发明试制品补助金等三种。其中工业基础技术开发十二月补助金规模最大,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最重要,支持中小企业数的94.4%,金额占92.5%。政策资金包括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工业发展基金、国民投资基金、产业技术改进资金、特别设备资金以及共济事业基金等。从1980—1990年6月间,6项政策资金对中小企业支持总额为20480亿元,1989年以后,政策资金规模又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资金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了加速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韩国政府对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实行积极的支持政策,在资金方面,韩国《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规定,中小企业成立两年后,可能通过地方政府的“地方中小企业培育基金”,以年利息7%、期限8年的条件,获得7亿元的创业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不仅资金紧张,而且取得贷款的信用差。因此韩国政府又着手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问题。从1976年开始,政府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此后,又设立一般信用保证和技术信用保证基金,专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信用担保。从1983年起,到1989年止,99.1%信用保证给予中小企业。1990年6月,利用信用保证的中小企业达到了30502家,占5人以上中小企业总数的47.3%。技术信用保证基金是专门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事业而设立的,到1990年6月止,有3111家企业利用了技术信用保证基金,共计5111亿元。信用保证支持制度是中小企业利用效率最高、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

三、韩国中小企业立法的特点与经验 “韩鲜战争”结束以后,韩国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中小企业在每个历史时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应当说,韩国中小企业立法受日本影响比较大,处处留有日本中小企业立法的影子,在立法中比较多地借鉴了日本扶持中小企业法律中的有关政策措施。韩国在中小企业立法中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府中小企业主管机关的设置到中小企业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从各类基金的设立到税收优惠政策,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从企业经营安定到技术指导、员工培训、信息情报等,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韩国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可操作性强。韩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措施。具体说来,韩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和经验:

1.在韩国每一部中小企业法律的立法宗旨中,无一例外地规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宗旨。由此可见,韩国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中小企业立法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具有中小企业“宪法”性质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地位问题。2.韩国通过立法,确定设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行政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并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如中小企业振兴公团、中小企业协同组合、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协议会、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会、创业支援审议会、中小企业事业调整审议会等,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韩国的中小企业中介组织多是政府出资创办,负责人基本上为中小企业主管机关的官员或政府委派的人士,成员多为中小企业专家。他们是政府实施政策的助手和沟通中小企业的桥梁,主要职能是帮助政府实施国家法律政策,向政府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意见,管理和运营中小企业基金,培养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指导企业经营和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情报,调解企业纠纷等。这些组织在韩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3.韩国通过中小企业立法,确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法律规定,政府应当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采取必要措施,增加财政及金融资金的支持,设置中小企业专业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银行,引进外资等;采取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韩国通过法律设立的中小企业基金有:中小企业振兴基金、中小企业共济事业基金、创业支援基金、结构调整基金等,而且,基金来源法定化,运营、管理法定化。有力的财政、金融支持是韩国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4.实行税收优惠,是韩国中小企业发展较快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条件,充实中小企业资金,法律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主要是对不同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采取不同的税率、税种,并根据政府在每一历史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几乎每一部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都有税收方面的政策性规定。

韩国在华企业“外逃”的启示 篇6

1月12日,位于烟台的韩资企业世江纤维的10余名韩国管理人员上演了半夜集体大逃亡。据消息称,该企业于2001年初进入中国,是一家综合性纤维公司,主要从事缝纫、印染和纤维加工的业务,在烟台有3家生产工厂,员工3000余人。而且该公司去年12月还在正常的发放工资,生产的方面一切正常,于今年1月11日发生债主逼债事件,看起来是管理者大逃亡的导火索,然而真的是这样简单么?

翻开韩企的“外逃”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江不过是众多“外逃”韩企中的一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次事件涉及的职工人数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从历史来看,近几年“外逃”的韩企都具有一个共性—劳动密集型企业。联想到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成本的上升和优惠政策的减少是把这些韩企“外逃”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样的结论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现如今那些看起来比我们会念经的“高丽和尚”连庙都不要就跑了,那么我们自己的“和尚”又在做什么呢?同样是中小企业,同样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生产成本飞速上涨的今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似乎也在做着和那些韩企同样的事——“外逃”。有从沿海往内地逃的,有从中部往西部逃的,还有往东南亚和南亚逃的……霎时,被这群逃亡者挥毫泼墨出一幅举国搬迁图。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启示?不,这不过是一群没有创业精神,没有创新精神的家伙的窘态而已。

“外逃”的并不是在华韩企的全部,这批逃亡者只是代表了那个靠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赚钱的群体。那些真正拥有技术优势和独特市场的韩企,依旧活得很好,最近还有一家韩企在中国接下了一个8亿元的项目……这才是真正能够给我们启示的。

这一批韩企的生存方式很简单——拥有技术优势或瞄准夹缝市场。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式,却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欠缺的。没有技术优势的他们靠着代工、加工甚至是剽窃来生存,这些利润极低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在成本面前战战兢兢,而剽窃所侵犯的知识产权一旦被告上法庭,其后果不堪设想。找不到夹缝市场的他们,只有靠着价格竞争在红海中搏杀,而综合本来就低得可怜的利润,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又怎么能够经受得起成本的飞涨……

当然,并不是只有韩国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自己就拥有能够给创业者启示的榜样。在技术领域我们有中星微等一系列的技术标杆,邓中翰不仅仅能够在国内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还能够敲开三星、索尼甚至是微软的大门。在市场领域,我们有分众传媒等行业先锋,当初拦下楼宇广告这辆空车绝尘而去的江南春,现在已俨然是广告传媒的领军人物……这些难道就不能够给后来的创业者启示么?

不论是逃走的韩企还是留下的,也不论是迁移的民营企业还是那些在各自领域成功的创业者,所有的启示综合出来只有两个字——创新。

为帮助本刊改进质量,请告诉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韩国企业对上海投资情况分析和研究 篇7

1.韩企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情况和趋势

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从1988年开始, 经历了准备阶段 (1988~1991) 、发展阶段 (1992~1996) 、调整阶段 (1997~1999) 、恢复阶段 (2000~2001) 、高速成长阶段 (2002~2007) 、萎缩阶段 (2008~现在) 。

2.韩企对上海及周边两省的直接投资情况和趋势

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数据, 2006年、2007年和2008年1月到9月韩企对上海的投资金额分别占当年对中国总投资的6.60%、6.06%和7.14%;对上海周边地区-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的投资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1月到9月的投资额分别占当年对中国总投资的31.86%、29.80%、12.24%和2.43%、2.40%、2.77%。因此, 韩企对上海的投资比例在增加, 但对其周边地区-江苏省的投资比例在大幅减少, 而对浙江省的投资比例也只是在小幅回升。

由此可见韩企对中国的投资在2007年和2008年不仅整体上是递减趋势, 对上海周边地区的投资也是递减趋势。引起此结果的原因从国际大的经济环境来看,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了巨大冲击, 很多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生存艰难, 纷纷从中国撤资;从中国国内政策来看, 引起韩企减少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中小企业撤资的原因是中国国内政策转变。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我国新《劳动合同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人身保障, 反过来也因用工成本的上升对一些企业造成了影响, 尤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上海投资的韩企多为大中型企业, 并以研发为主, 而在上海周边投资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这导致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韩企对上海的投资比例仍在增加, 而对上海周边地区的投资比例减少, 除此之外, 中国面向外国企业的优惠政策的陆续取消和税制改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韩企在山东等地不断出现“非正常撤资”, 但都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而并不是主流,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对在华投资的5000家韩国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 48.2%的企业愿意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有不少韩企选择留下转型, 或将工厂搬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

二、韩企对上海各行业的投资情况、特征和发展方向

韩企对上海的投资中制造业排在第一位, 2006年占42.38%、2007年占35.93%、2008年占30.52%, 逐年递减;而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排在第三位, 2006年占16.38%、2007年占20.44%、2008年占27.77%, 逐年大幅递增, 可见韩企对上海的投资是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科研型和服务行业方向转变。上海市出台鼓励外资创办科研开发机构的优惠政策和对外资进入服务业制定了优惠政策, 加快了韩企对上海投资的转型, 服务业的大幅逐年递增和韩企大量需求科研人才也正说明韩企为适应新的投资环境进行着调整。

三、韩企对上海制造业的投资情况、特点和发展方向

韩企对上海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 2006年34.06%占相当大比例、2007年8.91%大幅减少、2008年16.52%有所回升;第二位服装、服装饰品、毛皮制品制造业, 2006年12.17%、2007年11.12%、2008年4.17, 逐年减少;第三位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 2006年16.03%、2007年12.64%稍微减少、2008年21.92%大幅回升;第四位其他机械和设备制造业, 2006年9.40%、2007年12.76%、2008年10.80%, 相对稳定, 其他制造行业增幅较大的是:医疗用品和医药品制造业、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制造业、1次金属制造业、电子产品零件、电脑、图像设备、音响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设备制造业、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可见韩企对上海的投资在制造业领域正在向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型转变, 中小企业已经不适合上海的经济环境, 正在慢慢退出大舞台, 而生产的产品也必须是具有科技含量的、不断开发和更新的、领先世界的产品, 制造工艺简单的产品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不断减弱而逐步减少。

四、韩企对上海服务业的投资情况、特点和发展方向

1.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 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 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2.韩企对上海服务业的投资情况、特点和发展方向

基于上面的定义, 我们将批发零售业、运输业、宾馆及饮食业、出版业、影视业、广播通信业及信息服务业、金融及保险业、房地产及租赁业、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公司设施管理服务和公司支援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保健服务业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协会和团体、修理和其他个人服务业等归为服务行业。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统计数据, 服务业所占投资比例为2006年55.66%、2007年63.51%、2008年1月到9月69.29%, 逐年递增。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的数据, 韩企对上海服务业投资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及租赁业、运输业等行业。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服务业在韩企对上海乃至对中国的投资中投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 但在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 服务业各行业间也在做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全球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转型期间新的国家政策和对外资政策及劳动法、上海不断增加的人均收入等。所以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正在被取缔, 如运输业和房地产及租赁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在不断地扩大, 如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和教育服务业, 2008年1月到9月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比例的40.07%,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有一些行业仍然乘着“韩流”在中国盛行的东风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 如批发零售业和出版业、影视业、广播通信业及信息服务业等。

五、结论

近几年韩企对中国的投资都位居重要位置, 而2008年占据第五位, 是主要的几个投资国家。韩企对中国的投资有明显地域偏重特点和行业偏重特点, 上海也是一直以来主要的投资地,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韩企对上海的投资还比2007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但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政策、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外资政策并修改了劳动法, 这使得韩企不得不为适应中国国情做出相应的改变, 最初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大幅减少, 即制造业中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 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而相对于韩国薄弱的第三产业也在快速成长并成熟起来, 尤其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服务、科学服务和技术服务业行业, 韩企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投资正在做一次历史性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姜韩奎.韩国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决定要素分析.贸易学会志, 30, 3.

[2]南富吉.对韩国制造业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存在时间的决定要因的研究.2003.

韩国企业 篇8

随着博客在韩国社会的全方位的兴盛, 欲将此作为营销手段来努力使用的韩国企业也日益增多。近来, 很多韩国企业都把企业网站的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纽带;与此相关, 消费者也把企业网站作为沟通手段和可信赖的信息源来看待的。

什么是博客?所谓博客, 就是指博主反映自己的人生, 上传个人关注的主题资料并加以注释, 相互之间传递交流信息的个人网站。博客就是指博主可将关注的主题, 写成日记、随笔、纪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与图片、照片一同上传的一个个人传媒网站。

博客不仅制作容易, 管理方便, 而且由于博主之间相互联网, 形成共同在线的网友群, 因此, 相互之间上传下载十分容易 (Henning at al., 2004;Huffaker&Calvert, 2003) 。这就是博客超越了简单地上传日记 (日志) 的低层次, 而成为具有众多共同在线网友群的一个个人传媒网站的根本特征。 (Reichheld, 1996) .

纵观博客的这些特征, 我们可以知道, 博客的运营者作为传媒的主体, 只要是有条件上网, 就可以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博客, 使用者之间在信息共享、、观点讨论等方面, 比起以前的电脑网页来, 具有着更加活跃的特征。此外, 这个博客如实反映运营商的身份, 因此, 是可充分反映个人的主体和自我身份的一种服务 (金玄美, 2009年) 。

近来整个韩国社会和企业营销中, 博客迅速兴盛,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首先, 可以从人类基本需求之一的信息共享, 以及回避风险需求的侧面来认识。换言之, 人们都是希望能将只有他知道的有用信息转达给其他人, 以此分享利润或避免风险。其次, 可以从人类期望受奖励的动因来认识。能向其他人转达只有他知道的有用信息, 会使他超过其他人的优越感, 是人类期望受奖励的共同心理在起作用。第三, 可以从市场营销需求上找到原因。博客在信息发送和接收者之间, 以信任为基础, 起到实实在在的信息源作用。企业正是将此作为一种手段或渠道, 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作用的 (金奉洙, 2009年) 。

二、博客营销与口碑市场营销的关系和问题

企业利用博客营销是与另一个新流行的营销手段--口碑市场营销具有密切的联系的。口碑市场营销和在线结合, 正迅速成为热门的营销活动, 其中最适合的工具是网络。但在口碑市场营销初期, 知识分子和营销产品上作为重点的广告词等营销活动, 由于对口碑市场营销缺乏认识, 其实效性也越来越差。固然, 预先制订严密的战略和战术而实施适合广告词营销活动 (电影宣传或新产品发布等) 的情况下, 比起下线交流活动也许会更有效, 但在实地工作中由于的各种制约因素和认识上的不足, 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 广告词营销只有随着产品独立的活动, 或利用网络、网站等口碑市场营销以外的其他工具, 才可以运行更有效。

上述的博客营销存在着下列问题。博客营销实际上是借博主之口来宣传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方式, 并不是靠制作产品的企业而是靠消费者或该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博主进行宣传的, 因此, 比广告更有的可靠性, 让用户更有亲切感。这是它的长处。但是, 它逐渐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 博客的原本意义日益衰落而其效力也逐渐降低。事实上, 韩国企业对博客营销已经有所担忧。博客营销虽是非常强大且受欢迎的新的营销工具, 但如目前这样没有区别地并用博客营销, 致使有人提出了博客营销无用论

三、企业网络营销的成功战略

博客概念已众所周知, 它作为互联网服务的核心尽管还不到10年, 但是博客营销以低成本的广告手段而备受注意。四大媒介的利用率逐渐下降, 广告的价格越来越上涨, 我认为与这样一种媒体环境相伴, 敏感于发展趋势 (流行) 的韩国买主, 促成了博客营销的热潮 (李在民, 2009) 。

笔者认为, 企业网络营销的成功战略应该如下。对企业网络营销直接运营并有过失败教训的诸公司, 已开始借权威博主之口间接地宣传公司及其产品, 并给博主很小的酬金。以最简单的形式, 一种特定类别的博客, 就在该博客的主题中登载与该主题相关的本公司广告。例如, 假设我运营着有关捕鱼的博客。当您申请谷歌的Ad Sense, 在我的博客日程表上, 就会显示钓具零售商、制造商的广告。在我的博客访问者中当有人点击广告, 该公司将支付给谷歌相应的广告费。谷歌则将如此点击广告形成的收益中的一部分支付给我。这一系统, 可以说是一个广告客户按照点击广告次数支付广告费, 博主则依据提供我的博客日程而分享广告收入的合理的系统。然而, 从博主将Ad Sense安装到博客上的那个时候起, 访问者就会怀疑博主真实性, 博客的访问客人数自然要降低, 长此以往, 就可能发生广告收入减少的现象。

一种改进了的博客营销技巧是, 向权威博主提议在他的博客上登载与公司及其产品相关内容的宣传文章, 并为此支付小额的稿件费。公司应预先要求博主必须将宣传文章登载到博客上, 只有在博客登载上满足了他们要求的内容, 才会支付稿件费。这样的方式, 在短期内是创造出良好的和大批高质量内容的有效的方法。从访问者的角度上说, 因为它不是公司自己编辑的, 比起一般的宣传和广告会少一些抵触感。

在韩国的企业网络营销中, 有一个世界155个国家的博主都纷纷访问的企业营销网站。这就是著名的起亚汽车公司营销网站。不同寻常的是, 该博客的所有内容都是起亚汽车公司员工创建和管理的。它不是单纯推出起亚汽车公司新车的博客。员工在公司的体育营销活动中现场采编的文章或就其环境汽车的开发技术工程师们不断上传的文章等等。另外, 在现实生活中, 就汽车维修和必要的资料直接向工程师询问的访问者, 也在稳步增长。像这样如果由公司直接经营博客有困难的话, 也可考虑选择一个权威的博客, 增加品牌价值。

像这样博客是未来社会网络服务中必将不断协作的对象, 作为营销工具, 它毫无疑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 由于对博客不正确的理解和使用, 就如同电脑加注工作的兼职学生一夜之间消失掉一样, 搞得不好, 博客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因此, 需要一个真正的权威博客的活跃时代。

参考文献

[1]、Gimbongsu (2009) .利用博客的营销.Oricom Brand Journal, Vol 46 (4) , Orikom, 1-3.

[2]、Gimjungtae (2004) .我喜欢博客.Ibikeom, 537-538.

[3]、Gimhyeonmin (2009) .利用受欢迎博客的口传营销方案研究, 延世大学

[4]、Ijaemin (2009) .企业博客营销失败的理由.Oricom Brand Journal, Vol 46 (4) , Orikom, 6-8.

[5]、Henning-Thurau, T.Gwinner, K.P., Walsh, G.and Gremler, D.D. (2004) .Electronic word-of-mouth via consumer-opinion platforms:what motivates consumersto articulate themselves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8 (1) , 38-52.

[6]、Huffaker, D.A.Calvert, S.L. (2003) .The new science of learning:Active learning, metacognition,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e-learning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9 (3) , 325-334.

韩国企业 篇9

一、影响的施动主体

儒家文化对韩国医药企业的影响构成了结构关系, 其中儒家文化是施动者, 而韩国医药企业则是“受动者”。在这组结构关系中, 儒家文化是一个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影响的全方位覆盖体, 而韩国医药企业则是其中的小受体。

(一) 医药企业文化的概念

韩医为主的处方药2008年以来一直占韩国整个药品市场的84%, 处方药市场规模近6年年增长率都在12%以上。2008年, 韩国药品市场价值为99亿美元, 到2013年韩国药品市场价值达到151亿美元。较为知名的韩国药企主要有Dong-A、Dong-wha、Green Gross Korea、Youny Jin、Yuhan Corp, 韩国LG生命科学

有限公司、保宁制药株式会社、希杰有限公司、大熊制药株式会社、钟根堂、韩林制药株式会社、韩美药品株式会社等等。韩国的药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 是指全体医药员工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 药企的文化具有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 集中体现为理念形态文化、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该复合体是药企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 以自身的努力贯彻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文明精神和风格取胜的群体意识, 并且表现为药企特有的人文风采和独特的社会风格模式。

(二) 儒家文化的概念

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相述 (继承) 尧舜, 宪章 (效法) 文武”, 崇尚“礼乐”、“仁政”, 重视孝、忠等伦理道德教育。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即“爱人”。孔子把“仁”作为行为的规范和目的, 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以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悌”等一套思想体系。

二、影响的手段路径

儒家文化要对韩国药企发生影响, 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和路径, 否则谈不上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手段路径:

1.人才选拔的途径。在药企选拔人才的时候, 多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 被称为SSAT。在选拔的试题中, 《礼记大学》“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测试的高分区域, 韩医典籍中注重医德的名句都常出现在考核中。人才选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它能够促使员工重视儒家的品德。

2.教育职业培训的途径。韩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内部设置了职业训练中心。位于韩国首尔的医院, 韩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医院是隶属于三星集团的三星首尔医院, 秉承着三星集团的创业理念事业报国、人材第一、合理追求。三星首尔医院对新员工培训期间是四周, 在韩国国内的医药行业内是最长的。韩国的药企和医院不仅高度重视对员工进行能力的培养, 也十分重视儒家思想道德的教育。企业员工的培训资料中涉及大量的儒家道德伦理。例如儒家经典中的九思、九容就被长期作为员工的基本教养科目。

3.高层领导身体力行带有示范的作用。在韩国的药企组织内部, 其结构形式和三星等大公司的结构非常类似, 都是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主导权严重倾向于高层领导, 企业内部以权威性管理行为主要模式。由于韩国大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 加之韩医特殊的传统性, 使得多数的韩国药企都将《论语》、《大学》、《礼记》等儒家经典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而这些药企的经营者都把自己的创业理念、创业之路与经营之路归结为践行儒家道德标准的结果。

4.内部企业文化的运行具有道德生成的作用。韩国的药企内部家族共同体意识强烈, 企业员工群体对企业的效忠程度高。同时企业内部的成员群体具有工作认真, 任劳任怨的劳动意识。这些意识之间相互学习和模仿, 构成了整个药企运行的文化范围。这种文化氛围对儒家文化的主导作用起到了生成、塑造的作用。

5.社会的儒家文化影响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如果说企业是“小社会”, 那么整个社会文化范围的“儒家化”则实现了企业之外对员工影响的“全覆盖”。韩国学者认为, “在韩国社会, 儒教至今也仍然占据绝对的比重。儒教文化是纯韩国人式的思维方式、性格修养、行为规范的基准。即使在今天, 儒教也仍然深深地扎根于韩国社会的基底”。

三、影响的效果评析

在西方社会学家那里, 东亚社会缺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因而实现现代化转型乏力。然而韩国企业特别是药企的成功证明了儒家文化对于韩国药企的正面促进作用非常巨大。总的来说,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的正面促进作用是主要的, 而负面影响则是次要的。

1.儒家文化的正面影响。 (1) 政府主导的支持作用。世界经济史证实, 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已经牢牢占据世界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的状况下, 政府在企业的创始阶段的“扶着走一段”非常关键。儒教传统色彩浓厚的官僚集权政治制度能够发挥集中国家资源的效果。 (2) 儒家文化内省、诚信和教育的特征使得韩国药企高度重视生产中“人的因素”。员工作为劳动者, 其精神状态和是否诚信勤劳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李敦球认为, “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家族集团主义、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和谐与诚信、儒家文化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等方面是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的表现。朴昌根还将重视教育归纳“尚文主义价值观”的概念。 (3) 均富观念对企业员工的动力机制有促进作用。在企业积累原始资本的初期阶段, 作为儒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均富观念起着阻碍作用。但是如果企业一旦已经形成了优势, 那么均富观念“在官僚威权体系体制下却可以由妨碍现代化的因素变为有益于现代化的因素”。 (4) 儒家道德能缓冲资本主义逐利的负面作用。无论是社会的快速发展, 还是社会转型, 都容易导致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想颜废、物欲主义泛滥等众多难缠的“社会病”, 儒家文化对于医治这些社会弊病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说, “儒教的道德伦理是可以有效地拯救被科学主义的膨胀所‘工具化’”。除了以上这些要素外,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主义、家长制都在药企的不同发展阶段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韩国成为二战后首个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并成功孕育出了全球排名考前的电子、生物制药企业, 与儒家文化的正面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 “韩国曾经以惊人的高速度发展和迅速崛起, 当然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战略, 然而, 弘扬传统儒家文化始终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 儒家文化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要素。

2.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韩国药企注重儒家文化传统、注重家族管理与人脉关系、多渠道学习、强调共同体和集团主义、教育领先、“人才第一”,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1) 家族管理使得员工有强烈的剥夺感。由于韩国药企注重家族管理, 使得员工们有一种为某个家族服务的不适感。特别是随着民主制度的推行, 家长制和家族管理越来越与民主观念发生抵牾。集团主义则无法凸显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更是与世界主流的企业文化发生矛盾与心理冲突。 (2) 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取向价值观和保守倾向;强调人治, 对制度建设不够重视;道德至上主义, 束缚个性发展;宣扬贵义贱利, 对发展经济有一定阻碍作用;文化观念带有模糊性、粗糙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操作的不规范和动作的不标准;过于注重传统定义下的智慧, 在现实面前往往显得空灵和玄虚;重视礼教、等级、身份, 对企业创新不利”。在企业内部权力的顺从下以及各式各样培训、规训、训诫、教育、疲于人际关系, 使得员工们自由权极为缩减。2006年2月, 韩国媒体报道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 成员国家中, 韩国已经连续12年登上自杀率第1名的位置, 其中忧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导致自杀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3) 儒家文化自身的内部冲突。儒家文化注重家庭的价值, 因而尽管企业塑造成“仿家庭”, 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家庭。据2016年1月23日《参考消息》报道, 从朝鲜叛逃到韩国的医生经常无法在韩国医疗行业找到工作。难关之一是, 在韩国作雇员做到俯首帖耳很不容易, 相对社会的自由, 他们更思念故乡和家庭。据统计, 每年死亡的“脱北者”当中有15%是自杀, 这相当于韩国自杀死亡率的三倍多。

四、影响的经验与启示

儒家文化对韩国药企发展的优势和弊端给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1.后起国家的政府启动优势。中国也是一个世界医药市场后发国家。中医药要抢占世界医药市场, 首先在企业的初始阶段加以扶持。但是该扶持不宜伴随始终。在企业成长壮大后, 要由政府主导改为政策性调控。

2.企业内部的文化强调奉献、团结、诚信是药企保持的诀窍, 但同时要对西方企业尊重创新的文化兼收并蓄。将儒家文化的追求稳定秩序和西方文化中的不断创新结合起来, 挖掘儒家文化中“变则通吗, 通则久”的思维为中国药企的壮大和发展服务。

3.医药企业一方面要注重亲情化的管理, 提高员工“以企为家”的感受, 注重道德。但是另外一方面, 儒家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提醒我们注意, 员工作为劳动者拥有平等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对企业的认知, 单纯的服从型管理方式并不科学。

参考文献

[1]董仁威.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2]洪一植.韩国民俗大观[M].高丽大学校民族文化研宄所出版, 1990.

[3]李敦球.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J].当代韩国, 1995 (01) .

[4]朴昌根.论韩国人的尚文主义价值观对韩国社会现代化的影响[J].韩国研究论丛, 2002 (09) .

[5]尹保云.“均富”观念对中韩现代化的影响[C].韩国学论文集, 1998 (07) .

[6]宋荣培.儒教伦理观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J].哲学, 2000 (62) .

[7]刘志东.论儒家文化对韩国崛起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

[8]林坚.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及企业管理的渗透和影响[J].韩国研究, 2010 (09) .

韩国企业 篇10

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

1、税制优惠减少。

2007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的决议,结束了我国沿用十多年的内外资企业执行不同税率的“异税”时代。自此,针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列出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两免三减半(从赢利开始之日算起,2年之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后的3年所得税减半,即征收50%。)”税制优惠政策正式废除。

2. 劳动力使用的不灵活性。

(1)终身雇用保障:对于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和劳动合同连续2次续约成功的员工,以及在没有签书面合同的情况下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要给予终身雇用的劳动保障。(2)解雇限制:企业只有在员工违反公司的重要规定,或是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需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即使接受了业务培训也不具备处理基本业务的能力,或者是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雇员工。(3)在解雇员工之前须和工会商议,并向当地政府劳动管理部门报告:企业由于经营状况的重大改变的原因而裁员时,一次裁员20名以上或者全体职员的10%以上,需要得到工会的同意,并有向当地政府劳动管理部门报告的义务。(4)企业由于机构调整需要裁员时,应该尽量解雇短期员工,保有长期员工。

3、绿色环境管制。

(1) 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以节约资源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宗旨,为了改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环境、减少污染,要使2010年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率分别减少10%、20%。 (2)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由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标,对其环境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定级。评价结果通常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和很差,为方便公众了解和辩识,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和黑色分别进行标示,并向社会公布。(4)区域限批制度。(5)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6)限制排污量制度。

4、工资水平上涨。

2002-2006年,中国工人工资平均年增长率为19.5%,而同期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此外,基于各个地方政府要求提高最低工资的压力平均工资一直存在上升的趋势。

韩国的企业主要在我国的青岛,苏州投资。大部分企业因为投资环境的变化受到了影响,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二、韩国企业的应对方案

针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大部分韩国的企业作出出了相应的调整。下面主要就青岛两个韩国企业作如下分析。

1、青岛的A企业

存在的问题:A企业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把在中国生产的钢琴、吉他等出口。但是,最近由于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原因,输出大量减少,宣布破产。

应对方案:灵活利用中国高速成长和收入剧增的内需市场,开始摸索生存方案。对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倒闭的中、韩以及其国家企业低价卖出的商住两用房、办公综合楼产生了兴趣。A企业买下这些办公综合楼并出租给进出中国的其他韩国企业。并针对中国的商业楼租赁初期租金虽低,但是随后租金不断上涨的现象,A企业实行不变租金制,为韩国企业进出中国市场提供了保障。

2、青岛的B企业

存在的问题:B是一家生产电饭煲的韩国企业,产品的90%以上销往韩国。但是,由于(1)产品知名度不高,代理商对中国的流通领域不熟悉(2)价格劣势。如中国最大的竞争企业“美的”电饭煲最低价2 0 0 R M B, 但是B企业最低价240RMB。存在价格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美的”电饭煲的安全和保温效果略逊于B,但是,与韩国不同,中国家庭一天三顿每顿都蒸饭的习惯使得安全性和保温性能不是十分的重要,这成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块绊脚石。

应对方案:具体的战略就是实现生产销售一元化。由当地的法人生产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1)适应中国消费者习惯于早上用电饭煲煮粥的倾向,开发煮粥蒸饭兼用的产品。(2)为了扩大销售网,决定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设立销售点。(3)在提高产品知名度方面,考虑到广告成本,决定侧重于地方的报纸和广播电视,而非原计划的侧重于费用高昂的中央的CCTV。(4)在营销策略上,决定重点突出中国竞争产品所不具有的安全性和良好的保温功能。

韩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对市场风向积极调整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希望进出其他国家的我国企业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刘卫东等《房地产投资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

[1]、中国市长协会编.论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6

[2]、闵建蜀.评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建议.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10

上一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下一篇:猪场流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