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防控效果

2024-05-03

常见疾病防控效果(精选八篇)

常见疾病防控效果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西青区9个街镇作为干预社区, 以社区内成年 (18岁以上) 本地常住居民作为干预对象。

1.2抽样方法

干预前后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先在西青区所辖的9 个街镇中随机抽取4 个街镇, 在每个街镇内随机抽取2 个村 ( 居委会) , 再在入选的村 ( 居委会) 内按照3 个年龄段 ( 18 ~ 35; 36 ~ 50 和50岁~ ) 并且男女各半的标准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干预前 ( 2009 年) 实际调查557 人, 干预后 ( 2012 年) 实际调查500 人。

1.3调查表设计与调查人员组成

调查表内容按照天津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进行设计制定。内容包括吸烟、饮酒、肥胖情况、合理膳食情况以及体育锻炼,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干预前后均由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医护人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 同时完成针对性体格检查。

1.4定义与标准

对吸烟的定义为1支/d, 连续吸烟为≥1 a[3];经常饮酒是指几乎每天都饮酒, 且连续1年以上。肥胖为BMI (体质指数) ≥28.0 kg/m2[4];咸食即食盐的摄入量≥6 g/d[5];体育锻炼是指个人每日累计进行30 min以上的步行、足篮球、自行车运动或者慢跑等有氧运动。被调查对象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和 (或) 虽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但社区调查时其收缩压≥140 mm Hg或 (和) 舒张压≥90 mm Hg的调查对象可界定为高血压患者。

1.5干预方法

西青区自2010年以来, 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慢性病防治机构共同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 采取以社区为基础、民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内基层医院作为主导、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中心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以及全人群为对象的分级防治策略。①全人群干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主题, 发动各种渠道, 利用各种媒介, 包括电台、报刊、电视、专栏、创建健康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多种途径, 通过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国内专家讲座、社区医院义诊、健康咨询活动、定期召集干预对象讲课等多种方式, 广泛宣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防治知识, 推行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合理膳食营养配方、控制自身体重、限制饮酒和戒除吸烟的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社区人群健康的意识及防病抗病能力。②高危人群干预:提倡对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定期的体检, 对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符合高危人群标准的人群建立档案, 并且开展至少一年两次的随访管理, 同时进行生活饮食指导。③患者干预:对社区范围内所有医疗卫生单位的基线调查、专题调查、访谈调查和健康检查以及门诊所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均进行登记、建立相应档案, 并对其按照分级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 成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俱乐部, 每2个月进行一次活动, 活动中开展以患者为主导的互助互教健康教育活动。

1.6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人员在上岗前均进行集中培训及考核, 内容包括血压测量标准化方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统一表格规范填写方法等。所有调查资料均经现场审核、西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1.7统计方法

调查资料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调查结果经清点核实无误后进行数据录入, 并将录入完成的数据经整理后转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社区干预前后收集的各项健康指标和危险因素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

干预前与干预后调查结果比较, 在社区居民中, 知晓高血压的相应诊断标准, 了解自己血压数值和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者, 在全部受访人群中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 对吸烟、嗜咸、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居民生活方式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干预前后比较, 除饮酒率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外, 居民在吸烟率、嗜咸率和肥胖率均明显下降, 蔬菜水果摄入量和体育锻炼情况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3居民生活方式疾病保健行为形成率情况

干预前后比较, 居民对健康教育和定期健康检查的认识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是采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模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中承担相应防治方案的设计制定、相关业务指导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同时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调查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分析和反馈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主要阵地。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执行各项具体的防控措施, 包括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预防医学以及医疗保健工作, 开展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社区慢性病基线情况调查和健康干预效果评价调查等。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政府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良好的资金、政策支持, 并且协调区政府各部门、单位间的关系。2010 年以来, 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知晓率明显提高, 这与李创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效果是显著有效的, 健康教育是我们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经济有效的策略;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高度相关的吸烟率、肥胖率、嗜咸率明显下降, 而蔬菜水果摄入量以及个人体育锻炼情况都有显著改善, 表明通过在社区内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促进工作, 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对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7], 从而改变居民不良的卫生习惯和高危险因素行为, 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自觉性, 有力地推进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8]。

通过干预发现, 居民的饮酒率并没有显著的降低, 这种结果说明单纯依靠社区干预饮酒等生活方式的效果十分有限, 下一步可以考虑将限制饮酒量的重点人群确定为慢性病患者, 按照慢性病患者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通过该项目, 形成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控专家队伍、骨干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 通过专家与社区相结合, 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示范区综合防治的水平。但是, 正因为该项目是以“综合防治”为目的, 它的难度也集中在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非指令性的; 各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固定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 因此实施长期的综合防控工作十分艰难, 缺乏工作连贯性。

通过为期2 年的干预工作,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所在地政府大力倡导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慢性病防治的社会动员、改善辖区内的人居环境、提供公共卫生细化服务、合理组织跨部门合作、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力度, 以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 达到通过改变社区居民的行为,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促进健康的环境, 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从而提高辖区居民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刘顺玉, 易国庆, 罗崴, 等.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6) :434-437.

[2]张欣, 陈政, 戴依群, 等.上海市嘉定区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18 (9) :1027-1029.

[3]焦淑芳, 尹香君, 王瑜, 等.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形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2, 10 (4) :174-176.

[4]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

[5]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健康教育所.居民平衡膳食须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1998:4.

[6]李创, 练国坚, 卢祖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6, 6 (3) :28-30.

[7]李强.健康促进手段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 12 (3) :122-124.

简析畜牧养殖的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篇2

关键词:畜牧养殖;常见疾病;防控措施

畜牧业是和农业、工业及手工业等众多产业同样重要的社会产业之一,畜牧养殖已经成为人们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养殖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一、常见动物疾病

1、传染疾病。在动物传染类疾病中,细菌、真菌以及病毒3大类动物体主要是通过病原体进行传播。动物传染疾病主要是由动物病原体引发,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一方面通过动物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动物间的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传染病是一种较难预防的疾病,因为动物在被传染病后表现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为特殊。

2、寄生虫病。寄生虫疾病是动物疾病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几乎发生在所有家禽中。寄生虫的种类一般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3类,都依赖于动物身上的营养物而存活。原虫和蠕虫属于内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而节肢动物则属于体外寄生。多数寄生虫的发育期较长且都有固定的寄生宿主,其疾病传播主要依靠动物间的直接接触,如吞食含有幼虫的土壤、饮水及饲料。

3、其他普通疾病。动物普通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科疾病、产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内科疾病的形式和表现多种多样,如消化、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问题和营养代谢、中毒免疫、遗传等等。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外伤。产科疾病最为复杂,分为怀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疾病。

二、畜牧养殖中疾病发生的原因

1、环境因素。不同动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有的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长,有的环境不利于动物的生长,众所周知,动物本身对环境有一个适应能力,如果外界的环境不能很好地让动物和外界接触来更新自身的新陈代谢时,动物在机体方面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出现生理疾病。根据资料显示,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动物疾病占据了动物患病总数的绝大多数比例。

2、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动物疾病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药物的使用不正确。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时,养殖人员如果不具备扎实的药物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就会在配药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仅影响了药效的发挥,甚至还会增加药的毒性,造成动物出现药性中毒的情况。②养殖场设计的建筑不合理,设施不齐全。就中原地区的养殖场来说,很多养殖场(中、小型)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地选址,主要表现在没有进行足够的实地考察就盲目选址,也没有考虑到选址处是否具备养殖的气候和条件,同时在修建养殖场的过程中设施配备也不齐全,结果导致了养殖场没有达到最佳的养殖环境,出现了脏、乱、臭的情况,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增加了动物的发病率。另外,养殖场也没有充分重视消毒问题,这也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三、防控措施

在畜牧养殖产业中,一旦动物出现疾病,会对养殖户甚至整个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显得极为重要。动物防控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科学良好的选择能够为动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养殖厂应建通风性能好的高地,同时水源充足,排水处理方便等。

2、动物饲养的管理。动物饲料的管理工作对于动物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饲料管理时要对饲料严格检查,做好消毒工作,保证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同时,还应注重养殖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养殖过程中做好对动物生长环境的控制和保护,对养殖场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养殖厂空气流通,以免滋生病菌。

3、动物疾病检疫。安全检疫工作是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刚引进的动物,要将其隔离一段时间,在确保其健康后再进行混养。要定期对动物检查和消毒,然后按照有关规定为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其对疾病的免疫力。

4、加强安全检疫工作。要想及时有效地预防动物疾病,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安全检疫工作。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动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圈舍已经无法满足增加的动物量了,这样就必须把新增加的动物和已经在养殖的动物安排在一起,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检疫工作,确保新增加的动物是健康的,不会对已有动物的健康产生威胁。

5、保证生长环境的健康。不健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动物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想有效预防动物疾病,就要保证动物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圈舍时要考虑到其通风是否良好,是否有充足的光线,同时在饲养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圈舍的干净和干燥并经常定期消毒。

综上所述,着眼于当下我国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普遍存在的现状,大家应首先分析动物疾病的成因,只有对成因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对症下药。由于动物疾病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一味靠疫苗以及药物增加动物的免疫力,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问题。养殖户只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才能对动物疾病的各个环节做好防控,促进我国动物疾病疫情防控事业的发展,保障动物食品健康和安全。

夏季家兔常见疾病的防控 篇3

1 兔瘟

兔瘟, 又叫兔病毒性出血症, 是由病毒引起兔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 呼吸急促, 呈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死亡迅速, 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患兔、感染的饲料、场地、空气及其他动物等都可以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根据发病的轻重缓急, 临床上可见三种类型: (1) 最急性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死前有时发出尖叫, 嘴角、鼻孔出血, 此型多见于该病流行初期。 (2) 急性型:为最多见的一种病型, 多发生在流行盛期, 病初体温升高到40.5℃以上,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愿走动、渴欲增加、迅速消瘦, 病程一般为12~48 h。临死前突然表现短期兴奋、挣扎, 在笼内狂奔, 嘴咬笼架, 还表现为前肢伏地, 后肢支起, 全身颤抖, 接着倒地四肢不断呈划船样姿势, 有的兔头扭向一侧, 经短期抽搐或惨叫而死。还有少数患兔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3) 慢性型:多见于3月龄以内的家兔, 病程较长, 体温升高、精神不振, 被毛杂乱失去光泽, 消瘦迅速, 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部分患兔可能耐过。

对该病的预防主要是搞好定期免疫接种, 对有该病流行的地区, 现采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 注射时间分别是35日龄和隔月之后。经试验证明, 该疫苗能够使家兔产生兔瘟抗体, 免疫期为半年。对于已患病的家兔, 还没有有效的治疗特效药, 只能及时将其隔离, 并对其他家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 球虫病

该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兔的肝脏和肠道引起, 是一种最常见的原虫病, 它对养兔业危害极大。按球虫的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 可将兔球虫病的病状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 但笔者所见的多为混合型。其典型症状是: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 眼鼻分泌物增多, 口腔周围被毛潮湿, 由于夏季喂养家兔的食物多为青绿饲料, 这个时期如果患病, 则还会出现腹泻, 有时还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患兔由于肠道臌胀、膀胱积尿和肝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 肝区触诊有痛感。患兔虚弱消瘦、结膜苍白、可视黏膜轻度黄染。发病后期, 出现浑身痉挛或麻痹等, 多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对于该病的防治, 首先是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兔舍要求通风向阳、保持干燥、分群和隔离饲养, 以此减少发病率及传染率。在治疗药物中最有效的是磺胺类药物及氯苯胍类。在夏季高温时, 也可选择喂食蒲公英、车前草等, 有助于消炎排毒。

3 疥癣

疥癣是家兔经常发生的一种慢性侵袭性皮肤病, 又称兔螨病, 同样是在夏季常见的一种疾病, 可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疥癣可分为兔耳疥螨和兔体疥螨。耳疥螨在病初接近耳根处发生红肿, 继而脱上皮, 持续数天后结成黄褐色松香样痂皮, 痂皮会慢慢增大, 塞满耳孔。由于病原体引起家兔患部奇痒, 患兔摇头, 或用脚抓搔头部和耳, 所以经常随着自伤而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兔体疥螨最初出现在头部、爪间部位, 最后逐渐延至全身, 疥螨通过皮肤掘开隧道吞食上皮细胞, 吸吮淋巴液, 引起强烈瘙痒, 患部脱毛, 出现丘疹或水疱。

对于疥癣的预防措施, 主要在于隔离患兔和器具, 并彻底消毒, 新购入的家兔要隔离观察, 保持家兔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一切携带、保存与传播病原体的条件, 达到对疥癣的有效控制。患兔可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进行治疗。

4 中暑

由于家兔圈养在闷热的兔舍中, 过度拥挤等, 在夏季极易发生中暑。家兔中暑时出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触诊全身有灼热感、呼吸加快, 可视黏膜潮红。病重时口腔和鼻腔排出带血物, 四肢不断发生痉挛, 有时高度兴奋而盲目奔跑, 最后昏迷不醒直至死亡。

为避免家兔中暑, 在炎热季节兔舍要保持通风、凉爽。防止家兔拥挤, 兔舍、兔笼应宽敞。避免日光直射家兔, 发现中暑家兔时要立即放到阴凉处, 在其身上覆盖冷水浸湿的毛巾, 每隔4~5 min更换一次, 直到患兔体温降至常温为止。也可以从耳静脉放血, 以减轻脑部和肺部充血。家兔中暑是夏季炎热季节的常发病, 但依笔者经验, 只要及时采取解暑措施, 一般都能马上治愈, 否则亦会造成死亡。

5 结语

畜牧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篇4

1 常见动物疾病

动物得疾病, 主要是由于动物体内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而被侵害, 使得局部甚至是全身都出现了不正常。

1.1 畜牧业中常见的动物疾病

在畜牧业中动物出现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很常见的, 主要分为外科、内科、产科3类疾病。外科疾病相对简单, 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外伤、四肢出现的疾病等。内科疾病可以细分为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疾病, 在这三类当中, 最复杂的当数产科疾病。产科疾病根据时间阶段又分为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和生产后一段时间出现的疾病。包括流产和难产、新生牲畜疾病等。

1.2 寄生虫类的疾病

动物出现此类疾病, 主要是因动物体内有寄生虫, 寄生虫分为内外2种, 内寄生虫发育的时间比较长, 也就意味着在动物体内潜伏的时间比较长。病因大多是动物食用了寄生虫的幼虫或者是虫卵。常见的寄生虫有节肢动物和蠕虫类动物, 外寄生虫是靠寄生在动物的体表, 吃动物的血肉生活的, 寄生虫是活动的, 当它移动的时候, 就很有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所以, 外寄生虫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1.3 传染病类的疾病

提到动物传染病, 养殖户们都是谈病色变, 这也是最常见的动物疾病之一。危害性大, 危及范围广, 病因主要是动物感染了真菌、病毒和细菌。而且, 一旦发生传染病, 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所以, 养殖户们一定要重视, 控制好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

2 常见动物疾病病因的分析

动物疾病的病因有很多, 大致分为以下2种。

2.1 生长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可见环境对于事物的影响。引发动物疾病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生长环境不利。动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的, 如果动物不能及时获得能量, 其本身就会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疾病。

2.2 人为影响

动物生病后, 养殖户若缺乏相应的知识, 给动物用药不当, 使得动物中毒甚至死亡。还有的养殖户不注重养殖的环境是否会对动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设施不当, 很容易让动物受到伤害。喂养动物的时候饱一顿饥一顿, 使动物的肠胃出现问题。

3 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养殖户饲养动物的时候, 最期盼的就是动物能够健康成长, 如果动物出现疾病, 就会给自己的收益造成影响。所以, 养殖初期, 养殖户就应该做好疾病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检疫工作

在动物入住之前, 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 打扫好养殖的环境, 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新的动物入住前, 更要做好消毒工作。在饲养人员进入之前, 也要做好消毒工作, 戴好手套和口罩[2]。定期给动物注射疫苗, 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在流行病频发的季节, 一旦发现动物出现疾病, 就要对动物进行隔离处理, 出现死亡时, 进行深埋处理。一定要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3.2 做好饲养工作

严把饲料质量关, 饲料是动物平时的食物, 严防病从口入。所以, 一定要选择适合动物的健康安全饲料。养殖人员对饲料的来源要做到知根知底, 选择安全可靠的饲料。饲养人员要按照动物生长的需要, 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动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 不要任其在养殖环境堆放。尤其是夏天, 不仅是因为臭味, 还关乎动物健康问题。

3.3 养殖场选址合适

只有好的环境才能让动物健康地生长。养殖场的选址一般是在通风好、人口不密集、地势较高的地方[3]。通风好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人口不密集的地方也可以避免影响居民的生活。还要注意排污方便, 最好是有水源, 这样饲养动物比较方便。

3.4 做好养殖管理

养殖场要配备专门的消毒人员、饲养人员、医疗人员。在养殖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进行细化管理, 把养殖管理措施落实到方方面面。落实检查管理制度, 出了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4 总结

在面对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时, 不能一味地只用药物来进行控制, 药物是不能根治动物疾病的。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所以, 养殖户们切不可马虎行事, 而要加大养殖管理的力度。广大的养殖户要做好综合治理的准备, 维护好养殖动物的环境, 才可以真正地保障自己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伟.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健康必读, 2012 (8) :79.

[2]王玉才.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4) :142.

鸡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篇5

1 鸡常见疾病

1.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即所谓的亚洲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它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更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黏膜、浆膜出血。鸡新城疫的传播非常快,且无季节、品种、年龄之分,都易感染。但两年以上的鸡较年幼鸡的感染率稍微小一些。此病的潜伏期较短,为2~15d,平均为5~6d,发病的早晚要参考众多因素,比如:传播环境、宿主年龄、感染剂量等等。当鸡群出现集体进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排绿色稀粪等症状时,就要考虑是否感染鸡瘟。

1.2 鸡胃肠道疾病

这类疾病是由气候引发的急性胃肠疾病,死亡几率低,但是传染性强。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水样下泄、脱水,病情持续的时间较长,最长的可达一个多月,但从饮食上看不出变化,令养殖户很头疼。该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是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会提升死亡率,增加养殖户的损失。该病出现的原因多样,鸡舍温度过高、饲料中盐分含量过高、或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均有可能。该病我国多省都有存在,主要出现在春夏交替的时节,产蛋鸡的几率更大。

1.3 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为禽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文献中记载最早出现的禽流感为1878年的意大利。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呼吸道传播,通过已感染的鸡的分泌物、排泄物都易受到感染。如今的高密度养殖,加快了禽流感的传染速度,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禽流感病鸡的主要症状是进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瘦削、咳嗽、腹泻等等,可能以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方式同时出现。禽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在几个小时至半个月不等。禽流感发病程度分为低致病性、高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最大。

2 防治措施

2.1 建立优良的鸡舍环境

要建立优良的鸡舍环境,考虑到鸡群的数量和鸡舍面积的比例,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鸡群密度过大不易打扫、产生的排泄物多、不易于管理,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传染病会增大损失。鸡舍要按时打扫,保持清洁,做好通风工作。鸡的排泄物、病鸡、尸体等都要做好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在周围,否则容易污染水源。要填平鸡舍周围的污水沟,还要做好排水处理。鸡舍要做好检查,防止有老鼠等进入,容易带入病毒。鸡舍还要做好防寒温饱工作,母鸡产蛋的适宜温度在13~20℃,所以,当温度不在此范围内时,要人工调节温度。鸡舍的湿度也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太干燥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太湿润又会增加微生物繁殖的几率。

2.2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按照不同疫病的的不同免疫程序,按时进行免疫接种,尽量减轻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对给鸡进行免疫接种的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要充分了解疫苗的存放方式和接种方式,不正当的方式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还要进行带鸡消毒,大鸡每3d要消毒一次,如果发生了疫病,要保证每天进行带鸡消毒。在疫苗接种前后各一天要停止带鸡消毒。预防工作的成功进行会大幅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有很多方法,包括饮水、注射、点眼滴鼻、刺种等。要特别注意活疫苗接触到肥皂、消毒剂等物品会失效。

2.3消除人为因素

饲养人员最好固定,增加饲养人员与鸡群之间的熟悉度,减少鸡的应激反应。饲养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悉心照顾,科学管理,要能及时发现问题,面对突发问题要及时解决。生产区内减少人员的进入,严格控制人数,减少疾病带入的可能性,也减少鸡群应激。在鸡苗的运输中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减少外界感染可能性和应激反应。

3 总结

只有从人员到鸡舍环境都全方位进行科学管理,从饲料到疫苗都保证质量,才能保证减少鸡群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鸡养殖业的收益,保证人们餐桌上鸡肉的口感与质量。随着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及早发现鸡群的疾病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和全社会都应在此问题上提高关注度,也是关注餐桌上的安全问题。对鸡的疾病问题投入更多科研力量,研发出更多能抵制疾病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刘春波,等.鸡非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7).

[2]喻中洪.中西医结合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大肠杆菌混感[A].第七届重庆市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八届饲料工.

猪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防控 篇6

通常在哺乳期感染萎缩性鼻炎。如果保持产房干净,无氨气和灰尘,该病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充满灰尘的环境和饲养密度过大将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感染猪表现出流鼻涕、打喷嚏、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降低和生长速度下降等症状。在最急的情况下,鼻子扭曲,鼻甲骨萎缩。在较差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特别易于发生萎缩性鼻炎。在过去该病究竟是由哪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没有定论,巴氏杆菌和鲍特杆菌两种细菌一般都存在。但是在英国康普顿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巴氏杆菌分泌的坏死毒素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作为一种细菌病,可用抗生素治疗该病。在美国的一些养猪场,常采用给母猪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防控。萎缩性鼻炎的严重程度常与管理标准和环境质量(也作为支原体肺炎的衡量标准)成反相关。购猪时应保证猪没有萎缩性鼻炎。

2 放线杆菌(嗜血杆菌)胸膜肺炎

生长猪首次感染放线杆菌(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时,常表现为轻微咳嗽。该病有时继发支原体肺炎。本病有疫苗可以利用,但是这种细菌分为许多血清型,因此有时引起疫苗效果不稳定。这种疾病可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剧烈咳嗽。死亡发生在日龄较小的猪和生长猪,当与大量的微生物接触时它们会表现为胸膜炎、体温升高和突然死亡、四肢末端发青、蓝黑色的病灶,一直弥漫到肺的上叶,与胸膜炎有关。由于呼吸疼痛,猪呼吸很浅、很轻。对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猪只首先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注射抗生素,后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最后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药物。首例发病后,该病可能很快扩散至整个猪场,此时该病可引起猪大批死亡,降低生长速变和生产性能,这将需要长期用药,将病原微生物的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与病原微生物共存,以允许猪只建立起足够的免疫水平。为此通过进行适当的清扫和猪舍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批次间清扫圈舍等措施使病原的浓度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应避免猪应激,喂给猪充足的饲料并加强管理,减少饲养密度并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该病的慢性型常与呼吸疾病的其他微生物有关。慢性(亚急性)感染猪群的发病常常与某些突然遇到的应激有关,如增加饲养密度或改变环境条件。这种病原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该病一般是通过感染猪只带来的。母猪及其他周龄较大的猪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早期感染痊愈之后,这些猪只将疾病传染给哺乳仔猪或生长猪。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或让其与非致病菌株接触,既能获得免疫力,又不至于发病。

3 猪流感

猪流感由病毒引起,目前,严重影响猪群的生产力。该病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在猪密集区域感染率高,但是感染该病最大的风险是肥育猪群中的猪来源广泛。大部分感染猪群能通过自身的自然免疫自愈,但这里仅指易感猪只的非连续性流入。饲养密度大的猪场猪只的流入是连续的。首次感染该病毒后,可将病猪从群体中清除出去。群体再次感染由于没有进行治疗而使它们的自然免疫丧失,接着旧病复发,可引起周期性感染。对于获得免疫性的猪群,母猪有免疫保护,仔猪可从母猪获得免疫保护,直至7~8周龄,它们发展出自身免疫功能之后才变成非易感猪群。

规模鸡场疾病防控措施 篇7

2.鸡场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等自然条件, 以人为先、污为后的顺序排列, 合理安排各区位置, 做到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 净、污道分开, 鸡舍间距符合卫生防疾要求, 如育雏室区布置于上风向, 产蛋鸡舍布置于偏下风向, 舍间距为舍高的3~5倍, 有条件的应建立防疫隔离带。

3.严格管理, 隔离饲养场区饲养员要经培训后上岗, 且实行封闭管理, 外来人员谢绝入内, 进出车辆一定经消毒池消毒。

4.引种雏鸡要从可靠种鸡场购买, 确保来自健康鸡群。进雏鸡时严把质量关, 选择孵化良好、健康活泼雏鸡, 同时做好检疫工作, 抽检雏鸡垂直传染病、胚胎感性疾病和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

5.严控传染源实行全进全出制,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做好空舍的清理、消毒和管理工作, 不混养其它畜禽, 禁止携带家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场区。

猪育肥期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控 篇8

1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可感染不同年龄阶段的猪, 但育肥期猪群发病率最高。病原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猪肺疫一般呈散发,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1.1 临床症状

猪肺疫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 常见于流行初期, 表现为犬坐姿势, 张口呼吸, 口鼻流出白色泡沫, 突然发病, 迅速死亡, 病程为1~2 d, 病理变化为全身性的浆膜, 粘膜出血。急性型是该病的主要发病类型, 发病初期体温升高, 食欲减少和废绝, 初为干性短咳, 后变湿性痛咳, 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 皮肤上有红斑, 初便秘, 后腹泻, 病程4~6 d,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患病动物耐过急性期后转为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胃肠炎, 呈进行性消瘦, 病程14 d以上后衰竭而死[1]。

1.2 防治

平时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治猪肺疫的关键, 做好饲养管理, 注意猪舍的温度、湿度、严防猪群着凉受潮。一旦发现本病, 应做好隔离工作, 病死猪需采取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慢性型病猪送急宰处理, 其他健康猪群可进行预防投药以防止病菌相互感染, 目前, 用于治疗猪肺疫的敏感药物有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猪肺疫流行情况恶劣的猪场可使用猪肺疫菌苗免疫接种。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均易感, 其中以育肥期猪发病率最高。该病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该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在4-5月或9-11月多发, 当饲养环境突然改变, 如气候突变, 饲养密度过大, 卫生环境较差时, 容易继发该病。

2.1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种临床发病形式。最急性型:突然发病, 体温升高到41.5℃, 沉郁、厌食, 病猪卧地, 无明显呼吸症状。一般1~2 d突然死亡。急性型:常有最急性耐受转化而来, 表现为阵咳或间断性咳嗽。慢性型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 生长迟缓, 但若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加剧[2]。

2.2 防治

早期及时治疗对于减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的猪群损失有重要意义。治疗原则为解除呼吸困难和抗菌,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应结合药敏实验。采用非肠道给药时,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壮观霉素与林肯霉素联合使用效果良好。有些规模化猪场也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纳入常规免疫接种计划, 含有该菌主要毒素的全细菌菌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最佳。

3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俗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猪。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病猪、健康带菌猪是常见传染源, 病菌可随粪尿、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水源等。该病通过消化道和皮肤接触传播, 吸血昆虫也可作为传播媒介,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般在炎热多雨季节多发[3]。

3.1 临床症状

猪丹毒临床发病类型主要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猪丹毒在临床上较常见, 发病突然, 表现为体温升高, 呕吐打颤, 皮肤发紫, 结膜充血, 先便秘后腹泻, 病程2~3 d, 随即死亡。亚急性表现为典型的猪丹毒症状, 胸、背、四肢和颈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疹块, 凸出于皮肤, 呈红色或紫红色, 中间苍白, 指压后褪色。当疹块出现后, 体温恢复正常, 病情好转, 病程7 d左右, 若能及时治疗, 预后良好。慢性型是由前2种类型转化而来,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 关节肿大, 呈现跛行, 有时也有心内膜炎。

3.2 防治

首先, 做好日常的猪丹毒免疫接种工作, 市售产品有猪丹毒活疫苗及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活疫苗两种,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防治该病需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场内的环境卫生, 给猪群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饲养环境。一旦发生疫情时, 需将病猪隔离治疗, 采用大剂量青霉素耳静脉注射, 病情好转后常规剂量肌肉注射, 同群健康猪也要青霉素常规剂量肌肉注射, 每天两次, 连续3~4 d。对于病死猪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炳翔.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4:329-330.

[2]张朝阳, 刘二龙.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 2006, 03:68-70.

上一篇:诊断符合下一篇:平面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