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项目评价

2024-05-02

节能项目评价(精选十篇)

节能项目评价 篇1

只有充分认识节能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我国对节能工作的评估从单纯对节能量进行的评估,已发展到对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本文对我国采用的节能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强调应把环境效益纳入到节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提出对当前节能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修正方案,以利更加合理地评价节能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1 对现有节能评价方法的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是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对节能项目进行评估,主要是对节约能源实物量进行统计。这个时期对节能项目的评估并没有体现以企业或社会为不同的出发点,对项目经济效益计算的差别,没能很好地体现节能的经济价值。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节能统计开始注意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环保投资,经济效益的研究,采用了多种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并且明确区分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丙套评价指标体系。1994年出版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对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价就采用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套指标体系。

从企业效益的角度出发,节能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有: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指标。其主要的计算思路是把未来的现金收益以一个的收益率折现,以考虑节能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就是对财务净现值(FNPV)的计算。

其中:B为现金流入量(主要是节能收入);

C为现金流出量;

N为计算期;is为社会折现率

当F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得能力达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当F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得能力低于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是不能接受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以企业为主的节能经济评价,体现出了节能对于企业的经济价值。

对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ENPV反映了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绝对指标,是项目在计算期内用社会折现率EIRR把各年净效益折算到建设起点的现值之和。

当E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达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当E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低于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是不可以接受的。这种以国民经济为出发点的节能经济评价,体现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价值。

由于能源的消耗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的,因此在目前提高能源效率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考虑了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而污染排放标准的确定,能耗指标的确定,为我国实施再生能源强制性市场配额等政策在经济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依据。

2 对节能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补充

在预测各种环境政策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计算中,少缴的排污费用是作为节能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部分。但是,是否可以仅把这部分费用等同于减少排放大气污染物、废渣等,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换言之,同等的污染物排放是否只造成了相当于少缴纳的排污费的社会损失呢?这是值得思考的。

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污染破坏和环境退化、能源紧张的估计,学术界与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破坏的总体损失,占GDP的5~10%,尽管这些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污染排放物收取的排放费用,并不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害。

目前,许多环境专家、经济专家已经指出,应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纳入综合决策过程,否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主要包括: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代价没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2)在确定环境问题的优先顺序方面也没有发挥评价支持的作用;3)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没有在经济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从政府决策角度对节能项目进行评估时,不仅要考虑到节能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利益,而且需要考虑到节能产生的环境效益。在节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理论上应采用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影子价格来计算节能项目产生的费用和效益,从而真实反映节能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但这样评估节能项目存在两个较为严重的缺陷:第一,无法确定资源的真实价值,实际中,也往往是用市场价格代替影子价格进行计算;第二,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对环境污染而产生的GDP损失考虑不足。在1992年我国价格体制改革以后,大多数能源价格已由市场调节。能源价格改革导致基本实现以市场价格为取向的价格并轨,实现能源配置双轨制与价格形成单轨制的结合。市场价格基本上已经可以体现资源的真实价值,影子价格在某程度上可以用市场价格近似反映。这样使得第一种缺陷对项目评估的影响较小,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收益情况。

因此,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2)式进行修改,加入环境污染影响因素E1和E2得

其中:E1是可以避免的各种排放物导致的GDP损失之和,E2是节能项目本身带来的环境损失,即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燃料,动力和钢材、水泥等物质新带来的间接排放所导致的GDP之和。

其中:Qi为第i种减排的污染物质量;Mj为因节能项目建设增加的第i种排放污染物质量;Pi为每千克第i种大气污染物对GDP影响的损失。将式(3)和(4)式代入(2)式得

在目前关于污染物排放对GDP造成的损失的测算还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各地的排放收费标准(fi)代替各种(下转第26页)排放物导致的GDP损失。由于节能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较长(约3~10年),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考虑,节能项目从开始建设到运营过程中,虽然消耗一定的燃料动力和一些钢材、水泥等建材,间接排放一定的污染物,但这种排放量与燃煤发电(我国的主要二次能源来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6)式可以简化为

3 结语

节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建设节能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节能项目由于有利于优化大气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需要各级政府加以引导和调控。只有对节能项目进行充分的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估进行对比,才能有利于发挥其在节能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调节作用。

对节能项目进行合理的国民经济评价,有利于充分认识到节能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在充分考虑节能项目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之后,有利于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为节能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合适的鼓励政策,并以此为标准,为节能项目提供合理的经济支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时,对项目的节能量进行预计,并严格执行项目后评估制度,以核定项目实际达到的节能量,从而为完善节能项目评估提供经验数据。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协会.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中国能源五十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3]张明, 田实景, 张主.投资项目评估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4]尚金城, 色存宽.战略环境评价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节能项目评价 篇2

我国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文章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结构出发,在阐述部分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与资源环境之间所存在矛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十一五”前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中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并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十一五”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作 者:苏艺 WANG Sheng 杜啸岩 SU Yi WANG Sheng DU Xiao-yan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 刊 名:中国环保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年,卷(期): “”(5)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工业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节能减排   政策分析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

中图分类号:TU-023;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064-02

当今,先进的技术能够支持人们拥有符合个性需求的生活居住环境。然而,这种人为的创造性建筑功能和舒适的人居环境往往是众多能源资源的消耗换来的,这是致使资源枯竭、能源紧缺的一大原因。同时,这种能源资源的耗损带来的众多污染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据统计,现阶段在全球消耗的能源资源中,43%的水资源、48%的耕地、50%的能源以及50%的原材料均被人类建筑活动所消耗,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交通、工业等能耗大的行业相较,建筑节能既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空间,而且节能的成本较低,所以,社会各界和政府逐步重视建筑节能。

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研究

1.1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然而,人类的能耗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如今日趋增加,需求的无限性与能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诸多能源面临枯竭威胁,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上升期,除本身能源消耗巨大外,能源需求也处在不断增加的状态,其环境和能源问题也亟待解决。现阶段,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而经济发展模式尚处于粗放型、高能耗状态,这就造成了来自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压力。作为建筑业大国,现阶段中国建筑业发展鼎盛,年建筑总量是全球总量的50%,高达20亿m2,比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由此预测,国内建筑总量势必会再度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建筑能耗的提高。而这一能耗,将取代交通、工业等高能耗行业称为能耗的全新增长点,预计将占据社会全部能耗总量的40%以上。因此,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建筑节能的直接影响,作为节能的重要潜力股,建筑行业已成为国内节能环保的关注焦点。

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用能有许多固有特点,如浪费太多、能效不高、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未来能耗增长态势迅猛、建筑节能政策推行落后发达国家太多,高能耗的建筑在新建房屋建筑中所占据的比例也非常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业处在上升的鼎盛时期,房屋建筑的开工和竣工面积每年都在增加,由于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化人口增多就会持续的对城镇房屋建筑市场的增长速度有要求,房屋面积同时也要加速增长,伴随着的就是建筑用能在全部能耗中所占比例的提升。世界银行的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民用建筑保有量到2015年时多数都将是2000年之后的新建建筑,若是节能工作仍没有进展,且建筑持续增幅,大概到2020年,每年增加的7~8亿m2的不节能建筑会直逼700亿m2,将会产生10.89亿t标准煤能耗,较2000年,有大于3倍的增幅,以后数10 a若仍不节制建造房屋建筑,更多能源将被消耗,这会加重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十分不利。

2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2.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研究

许多条件都制约着房屋建筑能耗,我国很多专家学者还有业内人士对制约房屋建筑能耗的条件和节能的因素做了分地区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以及针对各地实际情况的建筑节能建议措施。

涂逢祥带着“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技术政策研究”组在上世纪80年代就针对长江沿岸的典型城市南京、宜昌、武汉、重庆还有北方取暖地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很多城市和区域单位年纪建筑能耗数据,是国内首次对建筑能耗全面的调查,这次调查给接下来的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劲的数据支持。鲁慧敏等调查并且分析了我国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这次调查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根据及解决手段。冯小平等调查了广州600多户居民的建筑能耗状况,调查有空调期和非空调期两个时期,除此之外,还将广州的气候特点同经济人文社会状况考虑进去,计算出广州每户平均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这些数值,在这些调查基础上也给了广州展开和完成建筑节能的方式及建议。

张英调查河南商丘房屋建筑能耗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了室内热环境、居民基本状况、电力损耗以及燃料损耗四点,最后将问卷数据做分析汇总,同时参考当地气候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习惯,给出了关于降低设计标准,减少能耗的建议方法。王小林等人2006年的时候就调查研究并且分析了上海居民房屋建筑的冬天取暖、建筑日照、夏天空调运用还有建筑框架等因素,再与上海各个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给出减少居住建筑能耗的节约建议及方法。

2.2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的大方向,国内“十一五”这段时间建筑节能总共建成面积48.57亿m2的可喜成绩,进步可谓飞速,实现了4 600万t标准煤的节能水平,“十一五”后期,建筑节能的目标任务1亿t标准煤应该能够成为现实。有关数据显示,建筑节能设计根据要求执行节能强制标准的建筑到2010年末占比99.5%,施工时执行该标准的建筑占比85.4%,和“十一五”初级阶段比较,分别高出了42%还有71%,顺利达到了国务院给出的“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的任务指标。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但若拿我国与日俱增的新建建筑同巨大的建筑能耗做比较的话,国内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度以及开展建设节能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前景也并不乐观。以前,建筑节能工作在国内多数由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引导伴以节能设计标准的促进,可是忽略了使用建筑节能的经济策略,还有开发商同用户的自主驱动力不强,说到底就是建筑节能效果不显著。目前,建筑节能政策不完善重点表现在两方面。

①目前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多数是带有强制性的节能法规以及标准,少有把经济激励做目标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广建筑节能,可是处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这脱离了市场强制执行的手段是无法达到长远效果的,只是短暂的压制,时间久了肯定会产生很多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以及违反规定的操作,而且对市场的长远发展以及自主运行都没有好处,完善市场,使建筑节能有成形的市场才是促使建筑节能持续发展的正途。

②现在传统建筑同建筑节能的市场是一致的,可是因为传统和节能建筑有许多不同点,所以,现在建筑节能市场的运作方式同节能建筑所需要的不在一个轨道上,市场发展形势明显无法实现需求,且现在我国政策并不十分重视对适合建筑节能特定市场形式的建设。而且,建筑节能只有在全寿命周期中才能看出效益,而消费者同投资主体的利益要求不一样,就导致投资和收益时间推后,产生矛盾。怎么处理或者缓解这个问题,让建筑节能完全展示自己的优点,也是政府同社会引导社会节能时一样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贵文.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政策效能比较研究及政策设计[J].建筑节能,2009,(3).

[2] 戴雪芝,何维达,狄彦强.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科学,2007,(2).

浅议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 篇4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评价,风险规避

1 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

1.1 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工业节能减排项目按项目与企业资产关系分为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采用新的工艺、设备及管理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为目的的建设项目。由于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存在对节能减排设施投资风险、投资回收期、节能减排技术(设备)价值寿命的担心,影响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的积极性。为此,有必要对节能减排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根据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拟定多个节能减排备选方案进行经济比选,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案的必要手段,可最大程度发挥系统的节能潜力,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1.2 为企业发展节能减排提供经济目标

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结合企业的特点考虑节能减排技术可能与经济可能的边际效应,分析项目经济合理性,制定更加合理可行的节能减排思路和目标,将节能减排量的考核与企业经济发展相挂钩,形成完整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并将节能减排经济指标逐级分解,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它所比较的费用与效益是节能减排目标相关的后果,因此有助企业统筹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为企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建议与帮助。

1.3 有利于节能减排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

工业节能减排项目虽然不能得到直接的财务收益,但是可减少能耗,进而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社会为治理污染发生的费用,从而节约经济费用,最终提高企业的财务与经济效率,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以全寿命周期视角进行项目考虑,对项目的建设成本、未来成本、社会成本及其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权衡,使投入的资金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有助企业综合控制和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确保实现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要求。

2 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

2.1 经济评价方法

节能减排项目目的在于降低资源消耗,节省运行费用。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经济比选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判断项目费用的有效性或经济合理性,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费用效果分析中的费用系指为实现项目预定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应包含从项目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的这个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效果系指项目所起到的作用、效应或效能。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增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备选方案之间的费用差额和效果差额,如果增加的效果能够抵补增加的费用,选择费用高的方案,否则,选择费用低的方案。

2.2 评价指标

节能减排项目经济评价指标采用效果费用比为基本指标。节能效果可以项目综合能耗水平(可折合成“年吨标煤消耗”)来反映,费用可用现值或年值表示。

3 工业节能减排项目风险规避方案

3.1 争取节能减排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

为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清新空气工程、绿色城市建设、产业调整升级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节能减排工作的配套法规和激励政策。财政部2015年制定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节能减排和重点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列入重点支持范围。税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也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制定并实施了有关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企业应整合利用好国家与地方财政节能减排财政政策支持资金,减少投资回收期过长等方面风险。

3.2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代建或合同管理

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具有雄厚的技术、经济方面资源的企业进行项目代建或合同管理,是对项目风险进行合理分担的有效方式。目前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偏低、技术使用随意、规范化差等问题,因此可采用委托代建或合同管理模式,将项目委托给专业公司完成,一方面项目管理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工期、投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有效避免节能减排项目中出现的超投资、超工期、质量不达标等风险;另一方面专业机构具有雄厚的技术资源,掌握先进的生产施工方法和新型设备,有效避免效果差、成本高、性价比低等质量风险。

3.3 充分利用碳交易、排污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市场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通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废水废液综合利用工程、余热余压及废气综合利用工程、绿色新型建材工程、再制造工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节能减排项目,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排放。企业应实施能耗分项计量和监测,利用碳交易、排污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市场,进行大胆探索,提高节能减排项目企业回报,对项目风险收益进行管控。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节能环保项目 篇5

打开百度搜索一下“节能环保项目”,不难了解到现在关注节能环保项目的人士越来越多,但是在百度上搜到的结果大部分是一些工业性质的节能环保项目。

毕竟大部分的人关注节能环保项目是从自身的利益和角度出发的,无疑是想自己也做一些与节能环保相关的项目,达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而已。那么有哪些节能环保项目是适合普通大众做的呢?

说到适合普通大众做的节能环保项目,我想至少应该满足一下几点:

一、投资相对较小,最好是十万左右;

二、风险相对较小,最好是有第三方可以承担相应的风险;

三、操作相对简单,最好有相应的第三方培训和督导。

节能环保项目目前市场上市有一些的,比如:室内空气净化的项目,水净化项目,节气灶项目,节能灯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基本上是以销售产品为主的项目,但是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现在这个人气上升比较快的综合性的节能环保超市项目。

博大视通节能环保项目即博大视通健康节能环保家居用品超市,将产品定位为健康、节能、环保三大主题。

健康类的产品主要定位于:水净化系列、空气净化系列、防辐射系列、母婴产品系列、保健护理系列等。

节能类的产品主要定位于:节能照明系列、节电器系列、节水节气系列、节能厨房产品系列、自发电系列和太阳能系列等。

环保类的产品定位于:竹炭竹纤维系列、环保文具系列、环保生活用品系列、环保驱蚊灭蚊系列等。

建筑节能项目驱动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篇6

【摘要】“双语教学”,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国内的众多高校都已引进留学归来人缘,采用双语进行某些专业课程的讲授。像重庆大学的白雪莲[5],上海大学的于国清[6]等国内学者也分别对《建筑节能》这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已进行过实践与研究;“项目驱动式教学”更是被国内很多院校在计算机、营销、管理等科目的教学中采用。但是,将“项目驱动式教学”和“双语教学”共同运用与某门专业课的教学中,目前还比较罕见。文章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更加有效的将《建筑节能》课程中的前沿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成为建筑节能工作领域内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建筑节能  双语教学  项目驱动  绿色建筑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协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HYB1314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50-02

1.研究背景

1.1双语教学现状述评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最容易实现。如,新加坡、香港、等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双语主导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许多高校得到了推广,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可以形成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专业双语教学之间相互衔接,它能在较短的周期、以较高的效率,达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双重目标。同时,作为双语教学课程,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献或访问相关外文网站的兴趣,建立起文献检索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当前本专业在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方向,为学生之后专业课撰写科技论文的大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掌握专业文献的英语表达和书写方法,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1.2项目驱动式教学现状述评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研究者们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教学方式,通过项目的准备与选择、团队的组织与计划、项目的实施与评估等环节,使学生在具体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一种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国外高校,学生每年修读的学分数较少,但他们要想获得每一个学分所花的课外时间却要多得多。通常国外学生课外学习实践约为可能的2-3倍,教师往往布置大量的习题、项目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多数课程均有类似专题项目研究的大作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钻研与创新能力。

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在尝试类似的教学改革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很多重要的经验和心得。他们在建筑环境学这门专业课,已经采用期中课堂讨论、以项目驱动留大作业并且以论文报告答辩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期末考试进行考核教学模式,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4]。

2.研究意义

2.1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这两方面和世界接轨愈来愈迫切,采用双语教学对于满足“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双语教学是教育周向国际化,培养出浓郁国际竞争人才的必然。200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關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内容。建筑节能课程选做双语课程,必然能够代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而且适合用英语讲解。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能够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2.2项目驱动模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以项目和案例为核心的, 而项目和案例都是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 因此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内容。在项目实训中, 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需求参与设计, 并以学生小组讨论方案, 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让学生视项目实训是一个在建的系统, 在逐步的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项目的进度学习和思考。

2.3研究价值

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识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国际前沿技术和成果的同时,直接用英语获取新知识能力;另一方可以大大弥补我院暂未设置“专业英语”课程的不足,以适应毕业进入外企或参与国际大型项目的专业外语能力需求。

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对本课程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学习国际前沿技术的兴趣,是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到“职业情景化”。

3.研究目标、

①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他们以往习惯于个体的、接受的、知识学习导向的学习,致力于合作的、探究的、能力培养导向的学习方式变革,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学习过程。

②转变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变“学科教师”为学生“导师”。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挣脱学校、教室的束缚,把课堂外、互联网上同样作为学习的场所。摆脱教材的限制,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竞赛资源,将学习内容开放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③建立起在应用型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学生岗位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④双语方式进行课内教学,培养可直接用英语获取新知识能力,以适应大型建筑项目对于双语人才的需求。

4.研究内容、

①双语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相关文献研究,全面了解双语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

②项目驱动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研究。例如:学生如何获得项目驱动学习所需的启动知识,以获得知识为宗旨的项目驱动学习,以竞赛为宗旨的项目驱动学习,以社会参与为目的项目驱动学习学习,以互动讨论为主要形式的项目驱动学习学习等。

③能力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的主要单元课程开发。例如: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单元的设计与实施,节能标准介绍单元的设计与实施,采光、照明及遮阳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合作交流型单元的设计与实施等。

④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项目驱动结合双语学习为形式的教学环境开发。包括教学软环境开发,如在关键能力和职业技能分析的基础上按知识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形成规律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案例汇编、非笔试考核大纲、任务指导书等;教学硬环境开发,如教室内资源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编制、优秀视频材料的播放。

⑤赛练结合,与本课程相关竞赛组委会建立良好联系,共同建立竞赛平台。

5.存在问题

①如何将能力培养目标与国际化素质培养目标整合为一体,形成从内容到形式都协调一致的项目驱动式双语学习模式,客服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在课堂教学改革和实际应用中见到成效。

②关键能力和素质培养过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环境开发与教学评价。包括课程改编与整合、课程补充、拓展与创编,教学软环境开发,教学硬环境开发等。如何建立一套与能力本位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③怎样因地因时制宜,充分挖掘校内、校外所蕴涵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隐性的课程资源,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如何加强与当地建筑企业的联系,与本课程相关竞赛组委会的合作,同步参与校外语课程相关竞赛,通过实际项目驱动在实践中提高和发展关键岗位能力。

6.创新之处

①提出了一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能力培养实施方案。通过双语教学,将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与国际化人才目标整合为一体,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采用恰当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和强化。

②教育理念的转变。项目研究摈弃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如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实际之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使教学活动确实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途径,而不只是教学环节中的形式。

③教学研究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以往“规律—原则—方法—模式—策略”的教学研究基本框架,确立了一个以项目驱动为中心的“理解—沟通—参与—互动”的新思路。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詢者、指导者和伙伴。但是,这一转变并非意味着教师地位与价值的弱化,相反教师在整个项目的进行中的作用和责任更加重大,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全面和更高的要求。

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项目驱动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它通过建学与建环两专业学生跨专业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在充分肯定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不同专业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能力的目的。

7.研究方法

①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要研究的文献包括: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的文献;近年有关项目驱动式教学以和双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理论研究包括系统地钻研欧美各国节能建筑评价标准、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们是进行岗位能力体系构建与项目驱动式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②调查研究与课堂观察。通过调查了解建筑类专业本科生岗位能力发展的现状,这有助于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调查的形式主要有对教师与学生的访谈,对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等。课堂观察主要在听课中观察教师与学生在双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接受情况以及实际项目的参与状况,主体参与的行为特征,以及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特征,设计任务进行中小组内部的合作与沟通状况等。

③实验验证与实践检验。通过研究提出双语、项目驱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以后,研究人员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实验验证,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进行对比,观察教学效果的变化。学生在广泛参与校外竞赛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对于节能建筑的理解和设计能力,并激发进一步学习愿望,自觉培养其岗位能力。

④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2010、2011、2012和2013级建环专业和建筑学专业10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群体研究,每实验班选择少数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研究。

8.结语

我校在2011-12、12-13、13-14三个学年已分别开设了《建筑节能》这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采用双语讲授,建环和建筑学两专业合班授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工程图片和英文原版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国内外较前沿绿色节能技术,介绍各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绿标、LEED,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满足了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切实需要。以真实项目(招商地产绿色建筑设计大赛)驱动,学生跨专业组队协作,将设计成果以A1展板和PPT展示以取代传统期末考试进行考核。

在真实项目驱动方面,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在项目进行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情况较好;在双语教学方面,学生在开课初期普遍带有一定兴趣,但在课程后半段,部分同学对于采用双语学习知识感到吃力且有较强的排斥感。分析认为学生整体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也是在目前在国内普及双语教学的一大难点。但通过历年学生课后反馈结果表明,本门课程无论在授课方式还是考核方式上与传统课程差别较大,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和兴趣,在互动学习的同时,也达到专业知识获取和语言能力提高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增胜,许江.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0(5):159-160

[2]倪龙,姚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46-50

[3]张腾飞,欧阳,王树刚,端木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口径大类培养探索-中外大学培养模式对比分析,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22-26

[4]朱颖心.建筑环境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26-29

[5]白雪莲,刘猛,罗庆.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05-108

[6]于国清,曹双华,吕静.建筑节能新技术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85-87

[7]周围.浅谈项目驱动双语教学模式在三维角色建模与运动课程中的应用,北方文学,2012,12:188

作者简介:

节能项目评价 篇7

关键词:牛心坨油田,节能改造,效益,评价

油田在不同开采阶段需要相配套的开采工艺以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开采, 牛心坨油田油井综合含水达到73.88%[1], 油井温度上升, 这为工艺改造升级提供了可能。通过前期对油井开展常规干抽试验, 以油井干抽为主的油田采油工艺已经成熟。因此, 对该油田老区实施工艺转换和配套实施集输、电力、井下工艺、天然气系统的节能改造, 实现由热水循环和电加热工艺并行的生产格局转换成为以干抽生产为主、电加热工艺和捞油为辅的生产工艺格局。为了保障该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实施及运行, 对项目的效益评价方法开展了研究。

1 节能综合改造项目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

牛心坨油田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是在充分利用油田原有资产和资源的情况下, 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是以增量调动存量, 用新增投入取得新增效益。其原则与方法可以归属于石油工业的“改扩建”项目, 参照《石油企业节能技措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2], 确定了节能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效益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是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 即“有项目”和“无项目”进行对比, 通过增量效益和增量费用进行增量分析, 在增量财务盈利能力评价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及对油田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2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牛心坨油田节能综合改造项目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相适应的节能综合改造项目的指标体系, 具体包括经济评价指标与节能降耗指标 (表1) 。

1.2.1 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项目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 (折现率) 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初年的现值之和, 它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其表达式为

式中:

NPV——财务净现值;

CI——现金流入;

CO——现金流出;

(CI-CO) t——第t年的净现金流;

i——基准收益率, 用百分数表示;

t——评价期的某评价年, t=1, 2, …, n;

n——计算期;

(1+i) -t——第t年的折现系数。

财务净现值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求得, 财务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后评价值越大, 效益越好。

1.2.2 内部收益率 (FIRR)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 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其表达式为

FIRR大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反之项目则不可行。

1.2.3 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该项目成本是指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Caj——静态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I——建设投资;

v

Cy——年运行成本;

n——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如果实施技措项目的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低于不进行技措项目的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说明采取技措项目可行, 反之不可行。

1.2.4 年成本节约额

如果是通过计算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来评价是否需要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项目, 其年成本节约额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ΔC——年成本节约额, 计算结果为负值时为节约额;

CHa——实施技措项目的固定资产平均成本;

CQa——未实施技措项目的固定资产平均成本。

年成本节约额为负值时, 说明采取技措项目可行, 反之不可行。

如果旧设备的投资已回收完毕, 不实施需要技措项目比较的项目, 其年成本节约额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CH——“有项目”年成本;

CQ——“无项目”年成本。

年成本节约额为负值说明技措项目可行, 反之不可行。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节能效果越好。

1.2.5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它是考察项目在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 一般从建设期算起, 如从生产期算起, 应额外注明。其表达式为

式中:

ΔCy——年增运行成本;

ΔCz——年增折旧额。

该项目采取年节约成本作为项目的“收益”来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其计算公式为

1.2.6 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是衡量投资效果的指标。

1.2.7 年节能量

即通过增量法, 计算与节能技措项目相关的年节能量, 年节能量是原态能源消耗量与节态能源消耗量的差。

1.2.8 单位节能成本

单位节能成本是指技措项目实施带来的单位节约能源量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CDa——单位节能成本;

Ca——年总成本费用;

E——年节约能源量。

1.2.9 节能率

节能率是在生产的一定可比条件下, 采取节能措施之后年均节能量与未采取节能措施之前能源消耗量的比值。它表示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对能源消耗的节约程度。

1.2.1 0 吨液综合能耗

吨液综合能耗即每年生产单位液量所发生的能耗, 吨液综合能耗是一个总量评价指标, 反映油田通过节能改造后的能源整体消耗情况。

2 节能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标准

以项目的节能技术、财务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持续性发展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节能改造项目是否可行, 以及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达到行业标准和节能目标。

节能改造项目评价内容包括:

技术可行, 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政策, 既能够满足稠油油田原油生产需要, 又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与改造前相比, 节能效果显著, 增量财务盈利能力较强, 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达到行业标准, 投入产出比大于1;

相对节能效果来说, 增量成本少, 投资回收期短, 抗风险能力强;

项目本着节能降耗的目的, 减少安全隐患, 符合环保需要, 不仅具有直接效益, 还有间接效益;

总体布局适应油田的发展状况, 坚持远近期结合的原则, 既实现节能降耗, 也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3 实例应用

将上述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运用到牛心坨稠油油田节能综合改造的效益评价中, 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1 经济效益

经综合评价[2,3], 项目评价期内年综合节能量14 232 t标煤, 年均节约成本2553万元。静态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542万元, 吨标煤节能成本为423元, 吨液综合能耗为20 kg标煤, 节能率为43.6%。项目增量投资财务净现值为5005万元,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为39.04%, 投资回收期为2.2年, 利润12 670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1∶3.84。

3.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改造项目完成后, 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不仅具有直接经济效益, 而且项目减排效果显著, 展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包括:

◇项目生产用水来自于污水处理站, 为循环使用, 满足减排要求;

◇项目改造后企业排放的烟尘、SO2、NOX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特别是NOX, 每年减少了7.57 t, 对保护大气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技改项目不涉及新增永久用地, 均在油田现有用地范围内进行。

通过综合评价显示, 项目具备当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要求, 具有长远性和发展潜力。确保了生产、增加收入, 推进了油田质量效益发展,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 建议

1) 牛心坨油田由热水循环和电加热工艺并行的生产格局转换成为以干抽生产为主、电加热工艺和捞油为辅的生产工艺后, 实现了改造前设定的节能降耗目的。

2) 目前的干抽和电加热工艺生产仍有一定的节能降耗潜力。今后应结合油田稠油生产集输特点, 侧重于“调”, 即进一步细化与干抽工艺相配套的节能措施, 按照“一井一策”的原则, 不断优化油井管理参数, 保证油井在最佳节能状态下运行。

3) 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 积极探索节能与增产匹配研究, 找准最佳效益增长点, 促进油田稳产高效开发。

参考文献

[1]王文, 金秀杰.牛心坨油田节能综合改造可行性研究[R].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2011:67-68.

[2]SY/T6473—2009石油企业节能技措项目经济评价方法[S].北京:国家能源局, 2009.

节能项目评价 篇8

项目后评价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设计水平和工程管理水平, 是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评价分析, 确定项目预期目标和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是否实现, 同时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反馈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实际效果信息, 为后续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借鉴和经验。

1 节能优化改造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油田节能优化改造项目大多是已建项目的改 (扩) 建工程项目, 通过节能改造, 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简化, 设备的节能高效运行, 管理的精细化提升,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下面结合近几年开展的节能优化改造项目独立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对节能改造类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

1.1 可行性研究论证深度不够, 影响项目决策

节能改造项目多以更换设备为主, 单个项目投资额度较低, 多数只是经过油田公司相关部门审查并报专业公司备案, 实施单位在项目立项论证时, 对现状研究深度不够, 问题剖析不够深刻, 方案比选不够全面。例如:某项目对拟改造的区块基础生产情况、能耗情况、产量预测等进行了调研分析, 但未对区块机采系统效率较低、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未进行方案比选, 直接提出了改造方案, 技术方案设计适应性不强, 导致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 部分技术方案因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而无法实施, 或不适用于待改造区块的生产状况, 造成实际改造过程中工程内容较可行性研究阶段发生较大变化。

1.2 实施必要性论证不足, 项目整体效益较差

节能投资项目通常要求实现“短、平、快”, 即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某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选择了“三低”区块, 改造前单井平均日产油量1.01 t, 机采系统效率为12.7%。由于到开采后期, 随着油藏产量的自然递减, 2011年该区块单井平均日产油量0.8 t, 实施节能优化改造后, 该区块机采系统效率升高到13.8%, 仅比改造前提高了1个百分点, 机采系统效率仍较低, 项目总体实施效果较差。对类似区块产量递减幅度较大的油田, 仅实施节能技改无法收获良好的效益, 在实施节能改造前应先从油藏、采油、管理等环节系统考虑老油田的简化优化, 采取合理的采油方式如间歇采油, 提捞采油等, 再进行节能改造。

1.3 缺少先导性试验, 项目节能效果较差

节能改造工程是针对不同工艺的个性化改造, 使各环节能效达到较高的水平,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大多是技术成熟可靠高效。但是油田各区块生产状况存在差异, 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同样的成熟技术, 其适用性不同, 应用于不同的区块, 产生的效果不同。某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 未在改造区块对先进的节能抽油机技术开展先导性试验就直接进行更换, 导致节能抽油机投资效果较差。

1.4 节能效果测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影响项目效果评价

节能量是反映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效果的主要指标, 因而节能效果与项目目标评价是开展节能改造项目独立后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即实施节能优化改造工程后, 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节能量。因此, 节能监测机构对项目节能量的认定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部分项目并不是由国家认证的具备相关资质的监测机构监测, 或部分项目并未开展正规的节能监测, 通过以点带面估算节能量;此外, 基层生产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善等情况, 都会影响节能效果的评价。

1.5 缺少精细管理规程, 设备未优化运行

节能改造效果除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精细化程度。油田生产点多面广, 多为粗放型管理, 各生产单元重点耗能设备消耗了大量能源, 因而需对重点耗能设备实行精细化过程管理, 制定重点耗能设备操作管理规程并及时落实, 可产生良好的节能效益。例如:某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抽油机、电动机等重点耗能设备运行情况建立了《抽油机参数合理优化》、《电动机设备合理匹配》、《精细化管理》等管理制度, 在实际生产中, 责任到人严格落实, 管理提升实现年节电100×104k Wh, 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1.6 利用节能资金开展其他项目, 工程内容发生变化

节能改造项目资金大都来源于节能专项投资, 地区公司上报节能类改造项目的时候, 大多是将几个作业区块、甚至几个采油厂的项目打包报批, 但对于其中一些零散工程内容, 报批材料中未能体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利用节能专项投资开展其他项目或进行其他设备购置, 导致工程实施范围发生变化, 不符合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导致项目可控性较差, 同时也不利于节能专项投资资金的控制。

2 对策与建议

1) 应加强可行性研究论证深度。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实施的基础, 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实施技术方案的经济技术比选, 是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 通过论证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对象, 达到预期节能效果。

2) 应在项目实施前对规模化应用的节能技术及设备进行先导性试验, 个性化设计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形成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改造方案。

3) 应提高基层生产单元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节能监测机构进行节能量监测, 保证节能效果认定的全面、准确。建议管理部门在批复项目的同时, 要求项目实施单位上报监测方案进行同步审查。

4) 应针对主要耗能工艺及设备, 挖掘管理节能潜力,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管理规程, 实行精细化管理, 及时优化运行, 降低生产能耗。

5) 管理部门应加强资金监管, 依据详实的施工图设计审查批复相应资金,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变化较大的应具体分析并及时上报备案。

6) 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强化管理项目立项申报、审查批复、前期设计、物资采办、工程建设、投产运行、监督监测、项目验收等各环节, 保证项目建设可控性。

3 结语

通过项目后评价, 总结了节能类项目管理及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及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对节能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节能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节能项目评价 篇9

一、节能项目财务评价的要求

节能项目具有在项目的全寿命期内, 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其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 以价值形态及资金的形式表现出来, 节能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实质上是资金的运动过程。对节能项目进行财务评价的目的是衡量投资效果。

节能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主要由两大类组成:一是投入型指标, 应该反映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的持续动态投资额度、相对一般项目采用节能的技术经济措施后所对应增加的投资数量、在全寿命期的运行总费用和在使用期间的能源消耗成本;二是产出型的指标, 应该包括能源节约利用、投资价值、节能措施的收益及回收期等。总之, 应该在一般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完善和构建针对节能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二、节能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上述分析, 在一般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提出节能项目的全寿命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由以下主要指标构成:节能项目全寿命期建设投资额 (指标1) 、节能措施额外投资额 (指标2) 、使用期的能源消耗成本 (指标3) 、能源节约利用率 (指标4) 、全寿命期总费用 (指标5) 、投资价值率 (指标6) 、节能措施差额净现值 (指标7) 、节能增额投资回收期 (指标8) 、节能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指标9) 。其计算方法如下:

1. 指标1:

节能住宅全寿命期建设投资额。是指节能项目从构思到报废拆除的整个寿命期内建设部分的投资总额, 用于评价节能项目总的建设成本。

其中:C0'为节能住宅的建造成本, m (m=1, 2, 3, …, M) 为节能项目方案中节能建筑构件编号, n (n=1, 2, 3, …, N) 为普通构件编号, Sm, j为第m个构件的第j种节能措施, QSm, j (m2、kg等) 为第m个构件的第j种节能措施的工程量, PSm, j (元/m2、元/kg等) 为第m个构件的第j种节能措施的产品价格, γSm, j为节能产品单价的变动率, Pn (元/m2、元/kg等) 为第n个构件的产品价格, Qn (m2、kg等) 为第n个构件的工程量。

2. 指标2:

节能措施额外投资额。是指在建设期由于采取节能措施导致的相对于非节能项目的建造成本的增加值, 可用于单独评价所用节能措施带来的成本增加, 用△C表示。

其中:C0为未采用节能措施的建造成本。

3. 指标3:

使用期的能源消耗成本。是指节能项目在第t年的能源消耗成本, 用Et'表示。

非节能项目在第t年的能源消耗成本, 用Et表示。

其年节能收益为:

其中:t为住宅全寿命期时间, 未采用节能措施的非节能住宅在实际运行模式下的年冷/热量负荷量为, 采取节能措施的节能住宅在实际运行模式下的年冷/热负荷量为, 第t年的实际制冷/热消耗能源单价, α为实际节能效率。

4. 指标4:

能源节约利用率。是指节能项目全寿命期内与非节能项目相比在能耗上节约量与非节能项目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可用来衡量节能项目节约能源的能力, 用ω表示:

5. 指标5:

:全寿命期总费用。是指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总费用的折现值。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总费用折现值为:

其中:LCCpv'表示节能住宅全寿命期费用的折现值, Cmt'表示第t年节能住宅的物业管理费, Crt'表示第t年为保证节能住宅的正常使用的年度维修费用, NT'表示第T年住宅的残值, i为年折现率。

非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总费用折现值为:

二者总费用差值为:。

6. 指标6:

投资价值率。投资价值率比反映了由于节能项目中多增加的投资而带来的效益增长的比率, 可以衡量其投资效率的大小及资金所发挥的价值的大小, 用准表示。

7. 指标7:

节能措施差额净现值。是指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内由于能耗减少所取得的节能收益减去其建设中相对于非节能项目增加的投资成本的累计现金流量, 反映了节能项目在全寿命期内节能收益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用△NPV表示:

当△NPV≥0时, 说明节能项目方案具有经济合理性, △NPV越大, 则表明节能住宅方案的经济净收益越大。

8. 指标8:

节能增额投资回收期。是指节能项目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收益抵偿其投资建设期相对于非节能项目而增加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用Pt表示:

其中:n表示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Pt越大, 则说明该节能项目用节能能耗的收益弥补所增加投资成本的时间越短, 在此之后节约的能耗作为相对于非节能项目的节能净经济效益。

9. 指标9:

内部收益率。是指节能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可认为节能项目对增加初期成本的最大风险承受能力, 用IRR表示:

其中: (CI-CO) 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若IRR≥ic则认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接受的;若IRR

三、节能项目的多目标财务综合评价

节能项目的财务评价是一个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过程, 在对多个指标评价结果的综合过程中,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上述9个指标对财务总目标的影响权重。层次分析法 (AHP) 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多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计算各层对其上一层的权衡总, 最后用合成权重计算法确定最底层对最高层的权重, 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节能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 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由总目标逐级分解的层次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对9个主要指标的分析, 构建节能项目全寿命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下图:

综合评价过程是:根据以上节能项目的全寿命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 通过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 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 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进行总排序, 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根据分析计算结果, 考虑相应的决策。

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是对单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准则层Y的某一指标Yj相对于目标层Z的重要性权值ωXij和指标层X的i指标相对于准则层j准则的单排序权值ωYj, 利用合成权重计算法计算指标层的i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值ωi。然后对单个指标属性测度进行测度。节能项目财务评价可分为好、一般、不好三个等级, 即评价集为。若节能项目财务评价中第i个指标的等级划分为, 则第i个指标的特征向量ti属于第k个评价类别, 表示为, 它的属性测度, μik满足条件μik≥0, 。再对9个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分析。用加权求和法可得节能项目财务评价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

经过上述评价步骤, 可确定节能项目全生命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单个评价指标相对于整体财务目标的排序, 并可利用主要指标的计算结果对节能项目的财务评价结果的类别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杨, 张建民, 张建国, 刘海燕.节能项目的多因素评价.节能, 2009;4

[2].殷显焕.大连地区节能住宅全寿命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3

节能项目评价 篇10

工业部门是我国能源消耗量最大的部门,2009年工业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48%。在工业部门中,重点耗能产业中的主要企业能源消耗量又占据了工业部门的将近半数,强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的监督和引导,加强其节能管理,提高能效水平,对于实现我国的节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对工业项目节能管理水平难以进行考核,这为节能管理评价模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 当前节能管理评价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不足

国内对工业项目节能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有3个类别。

1.1 评价和研究工业节能的宏观政策及模式

学者刘环环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节能政策工具的选择模型[1],该模型以研究我国的政策科学和管理决策理论作为着眼点,以我国能源消费环境为基础进行建模,并用该模型反作用于我国节能政策选择的实践中,得出现阶段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的节能政策工具组合模式;学者段铷通过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主要用能领域和相关的能源、政策及观念的研究[2],建立节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工业项目的节能、宏观的节能政策和观念3方面的内容作为研究重点,建模时指标权重运算应用了专家评分、社会调查和聚类分析、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和工具;学者周广艳构建了针对国内节能政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

该体系建立在公共政策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包括了3个方面内容:节能政策的目标、节能政策的影响和节能政策的收益。该研究的特色是在节能政策收益方面融入了国民经济评价,进行了节能政策的经济效益—费用分析。

1.2 从能源消费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工业企业节能管理评价体系

学者卢聪景评述了国内外节能管理的研究状况[4],然后运用多方法综合的原则,设计出目标、特性和因子3层叠加的某集控区工业的节能指标体系;学者覃梓盛提出了针对国内工业企业的节能效果的评价体系[5]。该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构建,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在工业项目节能效果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成果,使得该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学者郭张钧认为加强工业项目耗能系统的节能评价,可以有效的促进其节能管理水平的提高[6],从管理、技术和生产3个方面提取耗能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了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耗能系统节能水平)、准则层(机构制度、员工管理、设备管理、产品生产和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和因子层(19个具体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为Delphi法。学者钱国明应用层次分析和熵权系数等建模工具[7],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层面的工业节能项目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在面临多个项目申请而名额有限或其他需要项目遴选的情况时,可以根据该模型进行项目的量化分析,为择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学者李彩贞分析了机械行业的能耗特点[8],构造了机械制造企业的能源输入输出模型,结合企业节能项目评价中的能源价格和政府决策等浮动因素,建立了在浮动因素影响下的企业节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内容包括节能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学者曹琦构建了评价空调能耗水平的节能成熟度模型[9],通过对传统空调设计的分析,指出空调系统节能的关键环节,将空调节能成熟度分为5级,并对每一级的空调运行状况进行定义,以帮助使用各方明确空调系统当前节能水平和节能潜力。学者熊月宏以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项目为例[10],研究工业企业如何引入六西格玛方法来加强能源管理,以降低压缩空气的能耗。此外还通过统计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数据情况,发现生产流程用能工艺的薄弱环节,并从技术层面上提出节能改造降低项目的系统能耗的方法。

1.3 以经济效益层面的角度对节能管理项目进行评价

学者王平利在其论文[11]中对节能项目经济效果评价进行了3点创新:

1)分析了节能项目特点,对金融工具中的贴现现金流法进行改良,结合经济评价理论和期权理论,形成对项目节能经济效果的财务分析法。2)提出了节能项目外部性的计算方法,给出节能项目中的减排污染物实物量和相应的外部性价值之间如何处理其关联关系的方法,通过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量化,使外部性转化为可测的指标,得以在经济评价中体现。3)综合之前的分析,构造了基于量化能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的决策模型,把节能项目的外部性量化问题转换为单位污染物量化,使外部性计量难度得以降低,更方便了计算,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节能项目的利益干系人研究,确立了节能项目利益相关干系人都应遵守的原则,通过对节能项目相关干系人的利益模式的研究,创新了可以促进干系人各方利益调整的思路。学者赵丹在其论文[12]中通过分析工业节能产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国内外节能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节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并评价了节能服务提供商与企业之间的效益分享模式,以分析结果进行建模,得到企业的节能效果评价和效益分享模型。

综上所述,各种类型的评价方法,结合工业项目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对工业项目的节能管理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式为尝试提取影响评价目标的关键因子,分层次构造一个可以衡量评价目标的模型,但大多数模型都存在着重评价结果,轻改进路径的不足,难以为工业管理组织的改进提供可循的方式。

2 CMM的应用特点

CMM为能力成熟度模型,核心思想是基于过程的管理,自1987年由SEI提出后,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演变,各种改进的成果也不断的充实CMM体系,使其在各种不同的项目管理和工程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利用CMM框架能帮助项目的管理组织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步骤,并按照步骤循序渐进的改进项目组织的管理能力。框架所包含的成熟度等级相当于一个可以衡量项目组织过程的管理能力的有序的尺度。每一个成熟度等级都包含若干个关键过程目标,当这些目标被实现后,就成为了该成熟度等级的支撑,使项目组织过程能力提升,并为迈向下一个成熟度等级打下基础。

CMM分为初始级、标准级、定义级、精益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意味着该项目管理水平所处的状态,如初始级的项目特征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项目的实施人员缺乏培训和经验,被动的、本能的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法为项目创建稳定的、有章可循的实施环境,甚至一些不适当的体系和方式会阻碍项目的进展、降低项目的效益,项目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个别人的努力。而定义级成熟度的项目特征为项目组织已建立项目的管理标准化体系,项目的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都已经标准化、文档化,每个过程都具有启动、输入、标准、工作的规程、监督和纠偏机制、输出以及完成阶段,并且与整体的项目整合管理做好了衔接,实施人员已得到培训,具有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包括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现以CMM为指导的行业能力评价体系。同样的,对于工业项目节能管理而言,CMM指导意义在于它为工业企业管理其能源消费过程的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改进框架,利用该框架可以帮助工业项目提高项目的过程能力。

3 CMM可以帮助工业企业定义和改进其项目的节能管理过程、识别薄弱环节

CMM提供了以过程为基础的改进流程,每个过程的逐步改进都成为成熟度水平循序渐进的基础,这些过程被分类组织成多个关键过程域,当正确的完成每个关键过程域所关联的全部活动,意味着项目组织的管理能力的改进,也意味着成熟度等级目标的实现。对于工业企业的节能管理组织来说,受到工艺、技术、设备的限制,对能源消费管理进行革命性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简单的设定节能目标也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对节能目标分解到每一个耗能过程,并通过对每个耗能过程的定义、标准化、文档化、度量化,使之成为有效的受控过程,节能管理组织才能对项目生产目标建立确实可行的能源消费计划,并准确地执行能耗标准,从而达到节能目标。而通过对子目标完成度的监控,也能抓住整个能耗过程的薄弱环节,便于制定措施进行改进。

4 CMM可以帮助工业企业确定项目外部环境的风险

CMM在过程成熟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成熟度性能的思想。该思想认为,由于一个特定项目的属性和执行该项目的环境所限,该项目的实际性能可能并不充分反映项目的整个过程能力,即项目的能力受限于它的环境。例如,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上的改变可能造成其实施人员正处于学习状态,这使得该部分过程性能低于项目组织的整个过程能力。对于工业项目而言,项目除了本身所采用的工艺设备以外,项目所处的环境对项目内部工艺设备的影响和适应性也要进行评估,如资源条件与项目使用的能源结构的匹配程度、规模是否达到产业准入目录的要求、产能是否会受到当地节能目标限制的影响等,所以节能管理体系还必须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5 实施CMM可使工业企业的节能管理不用依赖于特定人员

实施CMM意味着首先要进行过程的标准化,标准化表明在各种不同的项目中运用某段过程时的一致性。实施CMM的工业企业可通过培训使项目组织有关实施人员都能充分的了解项目能耗过程,并对项目各个能耗过程实施监控、反馈及持续的改进。在过程管理有效的基础上,一个成熟的工业项目能耗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可以预测的,过程改变所导致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变化也可以得到预估。随着项目的能源消费过程的管理成熟度的提高,节能组织通过能源管理制度、标准和组织机构将其能耗过程标准化。在标准化以后,即使发生节能组织领导者或操作人员的变更,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实践方法和规程,可控制的能耗过程仍能继续下去。

6 利用CMM识别工业项目节能管理关键过程

工业项目节能管理关键过程域见图1。

CMM提供了一套对过程能力进行评估的基础方法,对于工业项目进行成熟度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邀请具有所评价项目领域的丰富工程和管理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士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了解CMM基本概念并接受过评价方法的细节方面的培训。由所需评价项目方人员填写成熟度调查问卷,并配合有关项目情况材料的补充。评价组收集问卷并进行统计后,细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项目过程域,如有疑问可以调查问卷内容为依据进行实地考察,并与CMM模型相对照,来发现项目能耗过程中的主要管理环节,最后根据关键过程域的情况列出评价要点。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邀请了能源管理领域的3位专家参与了本次研究,通过专家意见的整理,本文将工业项目审查阶段的能耗管理分为4个关键过程域,每个关键过程域目标的实现程度将作为整个能耗管理成熟度的重要衡量指标。

7 结语

本文对CMM指导工业项目节能管理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管理的关键过程域进行了初步识别,CMM模型在与工业项目结合时有一定的契合度,以CMM思想指导工业项目节能管理评价是较为可行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选用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成熟度的评估体系以及工业管理组织如何利用该体系进行管理水平改进的策略。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工业项目节能管理评价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介绍了CMM成熟度模型,并分析CMM对于指导工业项目节能管理体系的优点,总结出影响工业项目能耗的四个关键过程域,初步研究结果认为以CMM思想指导工业项目节能管理评价是较为可行的。

上一篇:波特-劳勒下一篇:阅读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