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类动词

2024-05-01

农业生产类动词(精选五篇)

农业生产类动词 篇1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者用当时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北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学史上及汉语史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贾思勰“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写成了《要术》一书,做到了“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反映的范围很广泛,《要术》正文分十卷,共九十二篇,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部分。本文所说的“农业”并非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种植业,而是就大农业而言的,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几个方面,由于贾思勰在创作过程中经过了大量的查考咨询,记载了许多农业生产的实地经验,所以《要术》中有丰富的口语方言、俗语词、农业术语,能够体现北朝时期语言的实际使用面貌,是研究当时语言的可靠材料,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总之,《要术》语言的内在体系性、内容中所记录农事活动流程的体系性与中古词汇语言研究的可挖掘性,使得《要术》成为农科类著作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著作。

在一种语言中,词汇是成系统的,词义亦是成系统的。王宁先生说:“通过对词汇的词义的整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词汇与词义的总体是具有系统性的,而词汇系统与词义系统——起码是它的局部系统——是可以通过描写显示出来的。”我们将通过语义场的层级关系来体现词汇的系统性特点。首先,单个词是具有系统性的。我国传统的训诂学中,在解释词义时,就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即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顺着引申的线索,分析解说引申义,再探讨词的假借义。这样,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构成一个系统。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五:“凡字有本义,有引申假借之余义焉。守其本义,而弃其余义者,其失也固;习其余义,而忘其本义者,其失也蔽。蔽与固皆不可以治经。”说明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偏废。其次,词与词之间也是成系统的,任何一个词无论是在语言里或是言语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跟别的有关词联系着。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同义词、反义词等等。每当一个新词或新义加入语言的词汇体系,它就要跟词汇里已有相关的词或词义相互影响,从而导致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最后,词义系统具有隐性的、抽象的、多角度的特点。词义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人们的认识总是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致使我们很难描写。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观自然融汇其中。上述诸端,导致我们还未彻底弄清楚词义系统的总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具体分析词义的特性以及由这些特征体现的系统性的特点。

关于农业生产类动词的提取,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要术》中的农业生产类动词,提取出的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在具体分析和描写时,根据语境确定义项。而语义与语法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吻合的,语法范畴也反映语义的区别。所以语法的标准也是我们提取的一个参考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动补结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利用《研究》中提出的动补结构来分析。《要术》中的动补结构的补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补语;一类是趋向补语。其中,结果补语又分为动+动和动+形两种。具体情况如下:

动+动:一却,一取,一讫等。动+形:一干,一满,一彻等。趋向补语:—来,一去,一出等。如:

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种瓜第十四》

叶黄,锋出,则辫,于屋下风凉之处桁之。《种蒜第十九》

稻苗渐长,复须薅。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水稻第十一》

观察一个词要放在一个语义场里进行描写,每个语义场都有相关联的一些词,语义场中的具体一个词的释义方法采用的是王宁先生基于传统训诂学而提出的关于词义内部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主训词+义值差的义素分析法,主训词指义界中与被训释词同义的词或者是上位词,义值差是表示被训释词区别于其邻近词的意义部分。义值差不同于概念的属差。概念的属差是概念区别相邻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义值差则是巩固进词义中去的具体的、经验的内容。这种方法是我国古代一分为二哲学体现,不仅仅能比较词语的量的异同,更注重词义本质的异同点;是在吸收西方语义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汉语孤立语特点的有效的方法;是在传统义训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现代语义学义素分析的手段明确标示出词与词之间意义上的差异的有效方法;西方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在义素的分析方面,分解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时刻发展变化的,这种用有限的义素来表达无限发展的客观的事物的特征,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将提取的《要术》中的农业生产类动词归纳和系联为栽植语义场。在栽植语义场中,主要介绍了果树栽植,嫁接栽培的技术和原理,另外还包括蔬菜的栽培技术,栽植过程中的整枝、砍伐等整治内容。主要内容集中在《要术》的第三至第五卷。

第一,表示无性繁殖内容的农业生产类动词有:植、种、栽、莳、插、压枝。

(1)植、栽、莳=[+繁殖][+移栽]

(2)种=[+繁殖][+移栽][+扦插]

(3)插=[+繁殖][+嫁接]

(4)压枝=[+繁殖][+压条]

如:柰、林檎不种,但栽之。《柰、林檎第三十九》

移栽者,二月莳之。《种谷堵第四十八》

插者弥疾。插法:用棠、杜。杜如臂以上,皆任插。《插梨第三十七》

木瓜,种子及栽皆得,压枝亦生。《种木瓜第四十二》

第二,介绍整枝内容的农业生产类动词有:

(1)髡、沐、剶、斫。

髡=[+整枝][+树干]

沐、剶、斫=[+整枝][+树枝]

如:栽后二年,慎勿采、沐。《种桑、柘第四十五》

大率桑多者宜苦斫,桑少者宜省剶。《种桑、柘第四十五》

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不用剶沐。《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据语境,“省剶”是整枝时要轻剪,“苦斫”是要用力地砍断。

(2)

=[+切割][+环切][+斜切]

=[+切割][+环切]

攕=[+切割][+斜切]

如:移法:先作小坑,圆深三寸;以刀子圆椒栽。《种椒第四十三》

折取其美梨枝阳中者,长五六寸,亦斜攕之,令过心,大小长短与签等;以刀微梨枝斜攕之际,剥去黑皮。《插梨第三十七》

(3)=[+用锄头][+掘]

如:其犁不著处,地令起,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种桑、柘第四十五》

第三,在取用内容方面,农业生产类动词有:采、摘、伐、杀。

采、摘=[+直接用手][+枝叶果]

伐、杀=[-直接用手][+树木]

如:其欲作器者,经年乃堪杀。《种竹第五十一》

《说文·殳部》:“杀,戮也。”引申之,就是砍伐的意思。

词义的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中词与词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种纵横交织的系统中。尽管词义有其发生、发展的变化,但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词汇是成系统性的。本文是针对中古汉语专书词汇词义系统所做的静态的、共时的研究,借以说明农科(农业专科)类的词义是成系统的,进而说明专科词义也是成系统的。

摘要: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词义的系统性可以用逐层语义场来展示,通过对《齐民要术》中的农业类词语进行提取归纳,划分出栽植语义场,再结合现代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分析每个语义场中词语的意义差别。

关键词:词义系统性,农业生产类动词,齐民要术,栽植,语义场

参考文献

[1]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6.

[2]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143-150.

饮食类动词分析 篇2

动词跟趋向词搭配组合表示动作出现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孟琮在《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提出汉语有26个趋向词语。据考察,在26个趋向词语中只有17个能跟“吃”、“喝”、“含”、“吞”、“咬”、“喂”搭配。

17个趋向词跟这些动词搭配的组合能表示多种结果或状态。可以归纳成以下种 类: 1. 趋向

饮食类动词表趋向的能力较强。原因在于,饮食过程中,能表示位移的只有食物(受动者),而且食物的位移趋向只能是由外到内、由上到下。因此,饮食动词一般只与“下”、“下去”、“进”、“进去”搭配时才能表示趋向。除此之外,不表明确趋向的“到”、“到⋯⋯去”——具有“到达某处”的意义,也可以与趋向动词搭配,表其趋向。例如:(5 3)一连几天只能喝下一点水,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54)不管怎样难吃,也都把它们吞下去。(55)满满的一碗饭他都吃进去了。30(56)这么大的一块糖他都含进嘴里去了。(57)那杯酒他一口就喝到肚子里去。(58)饭都喂到嘴里了,还不吃。

这些例子里面的动趋成分都表示趋向。例(53)、(54)表示食物的方向是从上到下,例(55)、(56)表示食物的方向是从外面到里内,例(57)、(58)的方向分别是向肚子里和嘴里。这里我们把饮食类动词和趋向动词的组合概括成表格。其中,+表示有某意思(这里是趋向),一表示没有某意思,空格表示不存在的组合。2.辨别、发现等:

跟饮食类动词组合时,表示辨别、发现的意思有“出”和“出来”两组趋向词。例如:(59)是什么滋味儿你喝出来了吗?(60)我从饭里吃出一粒沙子。

(61)棒棒糖是什么味儿他都含不出来.

例(59)和侈tJ(61),“出来”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辨别出味道。例(60),“出”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发现某情况(饭里有沙子)。3.脱离、失去等:

趋向词跟饮食类动词的组合有时候表示脱离或失去的意思。能表示这类意思的有3组趋向词:去、下、下来。例如:

(62)上个月光喝茶就喝去一千块钱。(6 3)蛋糕被我弟弟咬去一半了。(64)树上的苹果都被虫子咬下来了。

例(62)和例(63),“去”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失去某些东西(例(62)是一千块钱,例(63)是一半蛋糕)。例(64),“下来”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某事物脱

4.完成、实现等:

趋向词跟饮食类动词的组合还表示完成或者实现某件事或动作。能表示这类意思的有4组趋向词:上、下、过来、到。例如:

(6 5)这次去北京肯定能吃上北京烤鸭。(66)吞下两片药肚子就疼起来了。(67)这么多猪,你一个人喂得过来吗?(68)中国的名茶我都喝到了. 例(65),“上”表示实现吃北京烤鸭这件事。例(66),“下”表示完成吞药片这动作。例(67),“过来”表示能完成喂猪的事情。例(68),“到”表示实现喝中国名茶的事情。5.容纳:

有时“下”和“下去”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容纳。例如:(69)吃得太饱了,我可吃不下了。(7 o)连水也喝不下去了。

例(69)、(70),“下”和“下去”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不能再吃、再喝了肚子太饱了,不能再容纳食物了。6.成功:

“出来”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成功。例如(71)这孩子是奶奶一手喂出来的.

“出来”在这里表示奶奶成功地培养出这孩子。7.持续、进入某种状态:

有些趋向词跟饮食类动词的组合有时还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进入某种状态。表示这种意思的有6组趋向词:伤、下去、开、开来、起、起来。例如:(72)杂技演员吞上铁球了.(73)你继续把药片舍下去。(74)她给孩子喂开米汤了.

(75)小李有馒头不吃,到吃开窝头来了.(76)他又喝起咖啡了.

(77)这么硬的东西,咬起来真费劲儿。

例(72),“上”表示杂技演员进入了吞铁球的状态。例(73),“下去”表示动作含药片的持续性。例(74),“开”表示给孩子喂米汤这件事开始并还要继续。例(75),“开来”表示小李吃窝头的动作开始并继续进行。例(76),“起”表示喝咖啡的持续性。侈1J(77),“起来”表示进入咬的状态。8.超过、胜过:

趋向词“过”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超过或胜过(78)论喝酒谁也喝不过他。这里“过”表示胜过的意思。

9.有无经济能力进行或敢不敢进行:

趋向词“起”跟饮食类动词搭配时表示有无经济能力进行或敢不敢进行某种行为。比如:(79)海参那么贵,我可吃不起。

这里的“起”表示没有经济能力或不敢吃那么贵的东西。10.至某时间、某种程度:

趋向词“到”有时跟饮食类动词搭配表示达到某时间或某种程度:(8 0)今天你们可要喝到醉才能回去。(81)这头猪我喂到年底就把它卖了.

例(80),“到”表示要喝到嘴的程度才可以回去。例(81),“到”表示要喂 猪喂到某时间是年底。

第三章饮食类动词与饮食文化

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体系,可以反映文化、表达文化、记载文化、传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手段,没有历史上形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体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是不可想象的。语言与文化,二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非他的全部。有些文化以实物来体现,如现代社会的各种家电产品,自然与语言无直接关系。但要生产或使用这些实物,却非与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打交道不可。食文化也是介乎于实物文化和制度之间的一种文化。食文化不仅与食物原料、烹饪工具、饮食工具,而且还与烹饪方法、饮食方式等有关。要对食文化加以表述也得通过语言。人类用语言来交流感情经验等等,因此在语言中储存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这样,后人必须通过学习语言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能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这样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所以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种民族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学习该民族的文化,最好先掌握该民族的语言。反过来,要学习好某一种语言,也要掌握好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第一节饮食文化与饮食类动词之间的关系饮食文化是饮食类动词的文化意义大量生成的最根本原因。中华民族多灾多难,长期陷在贫穷、落后之中,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由 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长期专制统治所造成的民族精神的压抑、萎顿,使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一直处于求生存求温饱而不得的痛苦中,衣、食的要求成了他们最高的目标,“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就不仅道出了人类无食便无法生存的真理,也唱出了先人对汉民族生活、命运的无奈而痛苦的悲叹。除了险恶的自然环境这一直接原因外,中国历史上频频出现的暴虐统治引 起的连绵不断的战争,此起彼伏的争权夺利以及封建体制所建造的极有生命力的贪官污吏的横行恣肆,使一代代中国人饱受战争和饥饿之苦,实难“甘其食”,于是“食”成为古人奋斗的目标,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即使到了上世纪40年代出现的民主运动也提出“反饥饿”的口号,还有50年代末出现的大饥荒等都显示温饱这一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实现得太艰难太迟缓。在较为顺畅的太平年月里,保守、凶残、愚昧的封建统治者所能给老百姓的理想决定了“食、衣”的至上性、唯一性。他们以国为家,最高的目标就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百姓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不愁衣食,安定一生便是最理想的生活境界,老子的哲学论说正典型地反映出了这一心态,也为后来的统治理想构拟了草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正由于上述等复杂原素,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唱着“民以食为天”这支古老的歌,饮食的果腹要求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苦苦难求的理想。老予的“为腹不为目”的观点不妨理解为先人对于生活的艰难选择的答案。

不仅如此,中国人又在求温饱的曲折漫途中发展了独具魅力的饮食风格、饮食习惯,并将饮食行为纳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种场合,因而产生了项羽借机杀刘邦的“鸿门宴”,宋太祖巧夺兵权的“杯酒释兵”,竹林七贤的凭酒咽志,陶渊明的五柳小饮⋯⋯可以这样说,几千年来,在中国一直延续不衰,倍受任何阶层的人青睐的便是色、香、味、形俱全的饮食追求,这就形成了中国人一方面求足食而不得,另一方面大讲饮食艺术的矛盾而复杂的现象。但本质上有个共同之处即十分讲究、强调“吃”、“饮食”。正因此,中国人不易理解富有的英国女王给任何拜访的贵宾的招待总是那样简朴,而西方人也很难接受中国人见面时的“吃了吗?”的问候话。这是两种不同文化或民族性格在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外在选择,而绝非某个人的性格好恶所带来的偶然举动。

这样,简单的满足生理要求的“吃”行为,在中国渐渐成长为极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已融入汉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并衍生出附属文化现象。“饮食文化”在中国历史及文化中的重要性为无数人承认,如毛泽东主席也不无欣慰地谈到:“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f”。

正像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产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实一样,它的存在也不可能遗世而独立。“饮食文化”一经形成,则必然对中国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诸方面产生影响。具体地说,中国人势必为“饮食文化”所具有的惯性所控制,很自然的经常条件反射式地用“吃”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饮食便作为汉民族文化积淀下来的有广泛影响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在汉民族思维、判断之中而成为一个有效的参照系。因而,汉民族产生的这一文化现象又必然要作为一种文化因子作用于或投射到其它的文化形态上,其中之一的结果就是表示在汉语言的符号组合和表达上。这便是用跟“吃”有关的行为、符号来表达、记录事实上与饮食行为和现象没有直接关联的社会现象、生活行为、情感状态等内容,产生了汉语言里特有的大量的表层意义与深层理解相脱节的表示文化意义的饮食类动词、短语。于是,许多不能说“吃”的东西、现象也可以“尝”一下了,如拜访受冷遇,好意遭拒绝,可以说成“吃闭门羹”;内心妒火中烧便可以说“吃醋”,其酸味立刻漂浮鼻前;许多抽象的审美活动也 可以用“吃”的行为、效果衡量了,如“秀色可餐”即是令人羡慕的欣赏佳境;川‘卫士长的回忆>,‘解放日报》,刊1989年9月1日以至于抽象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也可以借助于具体的“吃”语符,如“吃大锅饭”等。

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己经形成了汉语言的饮食类动词,并将继续发挥它的投射作用,我们从“吃床铺”、“吃红灯”、“吃瓦片”⋯⋯这些说法可见其强大的生产能力。__ 第二节饮食类动词的文化意义

在这里我们对饮食类动词和由其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的文化意义进行考察。这些文化意义有的与词语的理性意义平起平坐,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理解成文化意义:有的却已经超过了理性意义,成为词语或短语的显著意义。我们考察了一般的词典、成语词典以及歇后语词典,发现含有文化意义的饮食类动词以及由其组合的固定、半固定短语Ⅲ绝大多数是由“吃”构成的。汉语中,以动词“吃”构成的含有文化义的短语极为丰富。和“吃”联系最紧密的当然是“饭”。“吃饭”除了表示人们日常的活动(饮食活动)这一意思之外,还用来指生活或生存,如:他靠钉鞋吃饭。由“吃饭”滋生出很多含有文化义的惯用语。有两种滋生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吃饭”的“生活或生存”意义滋生、发展出来的。第二种方式是由“吃饭”——“吃+物体”格式中物体的替换而产生出来的

由“吃饭”表示“生活或生存”意义滋生、发展出来了“吃”各式各样的“饭”——“吃~饭”。惯用语“吃~饭”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大多数都和“过日子”有关,可以分为两类:表示依赖别人,依靠别人生活,如:吃现成饭、吃干饭、吃闲饭、吃死饭等;表示靠某种工作谋生,如:吃江湖饭(以卖艺谋生)、吃荤饭(以欺骗谋生),吃生意饭(以做生意赚钱来养家糊口),吃衙门饭(以在衙门当某种职工来谋生)、吃开口饭(旧时以表演戏曲谋生)等。可以看见“吃~饭”的意义,靠什么人、什么工作来生活、生存,是从“吃饭”的“生 活或生存”这一文化义滋生而产生的。

由“吃饭”——“吃+物体”格式中物体的替换而产生出来的文化义就更多了。物体“饭”可以由多种多样的其他物体来代替,表现各种各样的观念、想法。物体可以是食物,如:吃鸭蛋(喻得零分)、吃虎胆(喻胆过大)、吃喜鹊蛋(喻高兴)、吃天鹅肉(喻不知好歹、痴心妄想)、吃豆腐(喻占女人便宜)、吃花生米(喻被枪杀),吃生葱(喻语言生硬、开口冲人)、吃醋(喻两性间的嫉妒)、吃干醋(喻与自己不相干的事的嫉妒)等。普通食物因加上其他描写 成份,而变成世上少有的食物,例如:迷魂汤等。这类食物也可以进入“吃+物体”格式,如:吃迷魂汤(喻被迷惑)、吃闭门羹(喻寻人不遇或被拒之门外)、吃后悔药(喻后悔);吃宽心丸(喻放心)、吃忘性蛋(喻糊涂)、吃开心【‘1我们所考察的饮食类动词与词组的范围只限于还能保留“饮食”意义的.“含英咀华”这些饮食类动 词的意义完全被虚化,不能保留“饮食”意义的,不加以考察. 37 丸(喻开心)、吃仙丹(喻长寿)。如果说前面的“吃~饭”有一种吃饭不易、生活艰难的沉重感,那么这些“吃+能食用物体/少有食物”可以说显得颇为轻松、风趣。这些短语各有其“言外之意”。其方式有的是用比喻,例如:“吃生葱”,以生葱味呛人喻说话冲人; “吃喜鹊蛋”,因喜鹊是吉祥欢乐的象征而以此词喻人高兴。有的是从典故而来,例如“吃醋”,传既唐太宗让大臣房玄龄纳妾,房夫人拒不应允,太宗命人赐房夫人醋~杯,佯称为毒酒,同意丈夫纳妾或饮毒酒,任选其一,房夫人取醋一饮而尽。于是后人以“吃醋”来指由爱而生的妒意。相“吃开心丸”、“吃后悔药”这样的说法,字面上“开心”、“后悔”已将意思直接表达出来了,而仍将它们说成“开心丸”、“后悔药”以便能“吃”,这样语言上的形象化正是“吃”在中国人心理上影响很大的反应。

上述这些“吃+食物”的丰富性,己颇能体现出“吃”在中国人观念上的重要性及由此影响下在语言上应用之广泛性。而将这种搭配推广到极致的,是“吃”与一般不可食用之物搭配,如:吃红灯(喻考试不及格)、吃铁砣(喻下定了决心,铁了心)、吃钉子(喻事不顺)、吃墨水(喻从事写作行业)、吃粉笔末(喻当老师)等。这些短语的意义都是以比喻的方式间接表达出来的。

熟语、歇后语中动词“吃”构成的短语数量很多。这些短语的意义,有的是由比喻得来,如:吃棉花长大的⋯心软;有的是由事情描写得来,如:吃上辣椒屙不下一一两头难受:有的是由谐音得来,如:吃饱饭闲磕牙一一管闲事。“吃”的熟语、歇后语中,有一部分短语是成语的通俗说法,或者说是成语的通俗解释,如:吃过黄连吃米糖一一苦尽甘来;吃家饭屙野屎一一吃里爬外;吃枣子不吐核一一囫囵吞枣等。由此可见,一开始用“吃”来形象、风趣 地表示日常生活的是穷苦的老百姓。从这儿也可以窥见到,旧时代中国的老百姓对“吃”是多么的“恋恋不舍”。

熟语和歇后语中“吃”短语的说法非常丰富。考察这些短语,我们找到了一些较为常用的表达格式。第一是“吃⋯⋯长大的”。这一格式,一般是表示人的某种性格。说话人利用“吃”的对象的某个突出特征来喻指人的某一性格特征。如:“吃棉花长大的”,棉花的属性是软,性格的特征是软弱。第二是“吃⋯⋯拉⋯⋯”。这格式有两种意义:表示编造出来(非真实);表示心里有把握,心中有数。表第一种意义时,一般吃的和拉的之间是原料和成品的关系,而且成品是由原料“编”出来的,如:吃柳条拉笊篱一一肚里编。表第二种意义时,吃的和拉的之间也有材料和成品的关系。但是成品并非“编”出来的,而且成品也不想第一类那样粗燥,常是丝、线团等类,如:吃棉花拉线团一一肚里有货。

除了“吃”短语之外,我们找到“囫囵吞枣”和“喝西北风”两例。“囫囵吞枣”是把“吃枣子不吐核”形象比喻“不加分析,笼统接受”的行为。而“喝西北风”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说法。喝的语义特征决定只能跟表液体的食物或非食物词语搭配。西北风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不可食用。“喝”和“西北风”搭在一块,表明“喝”这饮食行为无法实现,肚子也就无法填饱,由此演变成没有东西吃、挨饿的文化义。

这些含带文化意义的惯用语、熟语、歇后语经过漫长的使用时间,已经固

化。一般可以视为一个词语来使用。要对它们进行否定,往往要对整个结构进 行否定,而不能在中间插入否定词,如:吃香一不吃香 一+吃不香 “吃”的惯用语的说法和意义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没有意义相似或相近的其他表达方式。“吃”的熟语,特别是歇后语,经常有几种格式相似,意义相近的说法,如:“吃柳条拉笊篱一一肚里编”和“吃荆条屙箩筐一一肚里能编”;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一一吃里爬外”和“吃霸王的饭,给刘邦干事一一不是真心”等。含带文化意义的“吃”短语,从表义上可以分为五类:关于人的生活方式,如:吃现成饭;关于人的为人处事(包括人的行为、性格等方面),如:吃里爬外;关于人的处境,如:吃偏饭;关于人的状态,如:吃开心丸;关于事物、事情、事态的描述、评价,如:有人吃肉,有人喝汤。我们考察了每类的词语的情感意义发现表感情意义的褒、中、贬词的分布不均匀。表文化意义的饮食类短语中褒义词的占比例最少,排在其后是中性词,最多是贬义词。贬义词集中在表示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为人处事(包括行为、性格等)两部分,而中性词更多地集中在表示人的处境,人的状态以及关于事物、事情、事态的描述和评价。这表明用饮食类动词来描写或评价某个人的生活方式、为人处事时,一般都表示不赞同、不认可那种生活方式或为人处事。而用饮食类动词来表示人的处境、状态或事物、事情、事态时,常常只是一般的陈述。

表文化意义的饮食类短语在语体上也出现不平衡现象。据我们的考察,在

众多的动词、短语当中只有不到十个成语,占绝大部分的歇后语、熟语。这再 一次证明最关心到“吃”是穷苦的、有上顿没下顿的平民百姓。__ 结语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1999年版中的饮食类动词的六个代表成员“吃、喝、含、吞、咬、喂”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大学语料库,《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近义词应用词典》以及《读者》为语料来源,初步考察了“吃、喝、含、吞、咬、喂”的语法特点。本文通过考察、分析这六个动词的句法功能、语意特点,讨论了饮食类动词的六个代表成员的典型用法,以及各代表成员的特殊用法。在句法功能层面上,我们使用动词的配价理论,把饮食类动词分为两类: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二价动词有“吃、喝、含、吞、咬”五个动词,三价动词只有“喂”~个动词。每类动词都有其基本格式及各变换句式。通过分析每个动词的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发现,“喂”虽然属于给予动词,却不能像一般的给予动词在后面加上“给”表示给予意义。因为,“喂”含有明显的给予意义,所以不需要加上“给”。另外,“吃”在饮食类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引起“吃”的搭配能力强于其他成员。在语义层面上,我们痛过饮食类动词的义素分析得出:[咀嚼】;[对象为固

体】:[使用容器];f用力]:[给自己]五个语义特征。饮食类动词的语义矩阵为: 我们还详细地描写了谓语饮食动词的同现成份——主语、宾语。主语一般

是动作发出者,宾语一般是可食用物体。“含”是~个比较特殊的动词,除了

有[弱持续性】,它还表示[状态]或【附着】的意思。另外,我们还考察了“V+趋” 结构中趋向词语的语义特征。趋向动词跟饮食类动词搭配时表示趋向、辨别、失去、容纳、状态等十种意义。

饮食类动词和饮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通过分类描写了饮食动词的文化义发现,除了表示理性意义,饮食类动词更多的是表示文化意义。其中,“吃”的文化义表达能力占绝对的优势。饮食动词的文化义的数量之多,使用范围之广,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思想上的位置,和饮食文化对汉语的强大影响。

英汉洗漱类动词对比研究 篇3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谱系,一个是表音文字,一个是表意文字,所以英语词和汉语词在词义上存在完全不对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情况,而直接对应的词汇很少。本文将从汉语中单音节洗漱类动词切入,将其与英语中语义相对应的词汇进行对比研究,这里的对应指的是:汉语中的洗漱动词在英语中有其直接的或者相近的对应词汇,翻译的时候可以英汉互相转换。

通过语料搜索,查阅字典,将单音节洗漱类动词整理如下:

洗——wash。“洗”在英文中对应的词为“wash”。例如:wash clothes.

漱——gargle,rinse。“漱”在英语中有两个对应词:“gargle”, “rinse”。“gargle”意为“漱”,“漱口”;“rinse”与“out”搭配才表示“漱”的意思。因此,“漱”在英语中的对应词为“gargle”。例如:我想漱口——I want to gargle.漱口去掉异味——rinse the taste out of my mouth.

涮——wash。在英语中没有与“涮”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涤”,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wash dishes.

涤——cleanse。在英语中没有与“涤”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洗去脏东西”,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cleanse your face.

沐——wash。在英语中没有与“沐”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头发,洗涤”,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wash ones hair.

浴——bathe。英语中其对应词为“bathe”。例如:bathe the baby.

淘——wash。在英语中没有与“淘”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冲洗”,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淘金——panning for gold.淘米——panning for rice;wash rice.“pan for something”是作为固定搭配,所以“wash”为其对应词。

汰——wash。在英语中没有与“汰”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清洗,洗濯”,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wash dirt away from the precious nuggets.

濯——wash。在英语中没有与“濯”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漱,清洗”,其英语对应词为“wash”。例如:wash your feet.

荡——rinse。“荡”表示“洗涤,清除”之意,所以其对应词为“rinse”例如:Rinse your hands under running water thoroughly.

冲——rinse,flush。“冲”表示“冲洗”,其英语对应词为“rinse”和“flush”如:Rinse the cooked pasta with boiling water./Flush the pipe out with clean water.

浣——wash。“浣”的意思是“洗,洗涤”,所以其对应词为“wash”。例如:wash clothes.

漂——rinse。在英语中没有与“漂”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涤,冲洗”,其英语对应词为“rinse”。例如:Rinse the towels immediately.

净——clean。在英语中没有与“净”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根据其词义“洗净,清洗”,其英语对应词为“clean”。例如:clean hands.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这14个汉语词,在英语中对应的词只有7个,即“wash, rinse, gargle,bathe,cleanse, flush, cleanse”。2)“wash”对应的汉语词有“洗,涮,沐,淘,汰,浣,濯”,这些动词都带有“洗,洗涤”之意。3)“rinse”对应的英语词有“冲,荡,漂”,这些动词都带有“冲洗,洗涤”之意。“rinse out”才有“漱”的意思,所以“漱”的对应词为“gargle”, 而不是单独的一个“rinse”。4)“bathe”对应的为“浴”;“clean”对应的为“净”;“cleanse”对应的为“涤”;“flush”对应的为“冲”。5)英语中“荡”字直接相对应的动词为“swing”,有“摇荡,摇摆”之意;“冲”在英语中直接相对应的动词为“punch”,为“按压,冲压”之义,“swing”和“punch”都不属于洗漱范畴,故而忽略。根据两个词的洗漱意思来翻译,“荡”表示洗涤,清除;“冲”表示冲洗,因此“荡”的对应词为“rinse”,“冲”的对应词为“rinse”或“flush”。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这14个单音节洗漱类动词都不能在英语中找到其直接对应的英语词,只能根据词义找出对应词。这就使得汉语中某些近义词同义词,在英语中是同一个对应词。另外,某些单音节洗漱类动词在英语中不止一个对应词,明显存在不平衡性,这跟汉语词语本身的多种词义有关,也跟英汉词汇差异有关。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体,而英语则是以单纯词为主体,一样的词义则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英语中与汉语相对应的洗漱动词比汉语要少很多,存在一词对多词的现象,此文中未涉及的汉语双音节词汇,有些在英语中甚至没有相对应的词,由此,可以看出汉语词汇如此丰富以及两种语言在词汇构造方面的差异。

最后,这种对应考察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一词对应多词,教师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让学生领略两种语言的差异,更好地掌握英汉词汇,提高学习效率。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2类动词总结 篇4

います有,在(具意志者)起きます起床 寝ます睡觉 食べます吃 見ます看 開けます开,打开,开启 過ぎます过

見せます给~看;出示 つけます开(灯)降ります下(车,山)あげます给

かけます打(电话)借ります向别人)借 教えます教

できます会,能,完成 閉めます关闭,关门 疲れます疲惫,疲倦 出ます离开 出かけます外出,出门

遅れます迟到 考えます考虑 調べます调查 着ます穿 知らせます告诉

確かめます查(看),弄清 やめます戒,停止,放弃 決めます决定

伝えます止めます片付けます 始めます忘れます慌てます捨てます集めます浴びます说,传达,转告 停,制止 收拾,整理 开始 忘记

农业生产类动词 篇5

“走”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但“走”有各种走法,英语中除walk外还有“amble, limp, march, plod, trudge, prowl, saunter, shuffle, stride, strut, swagger, waddle”等,汉语中有 溜哒,行进,漫步,蹒跚, 徘徊,踱步,踉跄,潜行等等。英汉两种语言在 “走”的方式上既有语义共性,又有语义个性,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和词化偏爱。本文借用词话模式观点和语义成分分析法, 对这些现象试作对比分析。

二、词化模式和语义成分分析

(一)词化模式

Richard, J, et al.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认为词化就是指属于横组合关系的词语自由配列成为一个固化的词汇单位,或者将不同的语义成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化的词汇单位,在句法上具有单独词位的功能。本文侧重后者。

Talmy (1985)关于词话现象的论述。他以词话为出发点,探讨了词的语义结构, 聚焦于各个不同语言中在词的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感念差异,并着重论述了词化模式,提出词化模式是与一种语言的动词(不论在形态上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相关的意义类型的普遍化。他还指出,语言中的动词常常有几个义项共享一个意义核心,但所不同与动词所包含的其他意义成分可能会影响一个动词的论元联结(linking of arguments)(Levin & Hovav 1997: 488-489)。Levin和Hovav (1997: 489) 在阐述词化模式时指出,在映射(mapping)关系方面,语言之间的差异应归公与动词模式的不同。关于跨语言的动词语义成分词化的对比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重点探讨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核心,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及词化偏爱。

在具体分析英汉“走”类动词的不同词化模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哲学渊源及其在语言学中的发展和操作方法。

(二)语义成分分析法

语义成分分析法的直接思想根源源自Trubetzkoy对音位的分析法(Palmer 1983: 108; Hatch & Brown 1995: 14), 而且當初语义成分分析发的直接对象是词汇中的亲属词 (kinship terms) 几乎每一个词项都可以借用有限的语义成分加以分析。譬如, “bull” 一词可以被分解为三个语义成分。一是, “bovine”,借此区别与 “stallion”和 “ram”等动物;二是 “fully adult”,借此区别于 “calf”和 “bullock”等;三是 “male”,借此区别于 “cow”等。这种分析发可表示为:

bull: [+ bovine, + fully adult, + male]

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75: 97) 对语义成分分析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指出语义成分分析“意味着人们也已辨认出的意义对比和组合关系是必要的,而且足以解释相关的语料”。

下面借用语义成分分析发对英汉“走”类动词之间的语义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

三、英汉常用“走”类动词

(一)英语常用“走”类动词及其语义成分

表示“看”类 的动词,英语中常见的有 “amble, limp, march plod, trudge, prowl, saunter, shuffle, stride, strut, swagger” 等。armble, limp, march plod, trudge, prowl, saunter, shuffle, stride, strut, swaggle. 这些动词均具有主体“走”时的速度和方式等语义,而 “ walk” 是这些动词的共享语义核心。我们以Hanks (1998)主编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以下简称为NODE) 和Proctor (2001) 主编的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下简称CIDE), 对这些动词的语义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其语义成分分析表:

Verbsemantic corespeedmanner stepreason

amble +walk+slow+relaxed-heavy+relaxation

limp +walk+slow+difficultly+damaged+pain+stiff

plod+walk+slow+doggedly+heavy+tire

march+walk-slow+militarily+regular+war+measured

trudge+walk +slow-relaxed +heavy +exhaustion+harsh condition

prowl+walk+slow+stealthily +like a +stealing+restlesslyhunter

saunter+walk+slow +relaxed-hurry/effort+relaxation

shuffle +walk+slow-relaxed+lifting feet+lazyfully from thegroundstride +walk -slow-relaxed +long decisive+confidence

swagger +walk -slow+arrogant +big+confidence+aggressive +pride

waddle+walk+slow+swaying+ short +maturally

若要对这些动词的语义成分用精确并且统一的“+”或“-”这种二分分析发进行分析,这并非易事。我们仅罗列每一个动词的主要语义成分,借以揭示彼此之间的语义差别。再说,有些动词的语义成分在表示“方式”上并不只是一种,如 “waddle”这一动词,在“走” 的方式上除 “swaying” 外,还有 “clumsy walking” 这一方式,而在表中只是一种方式。

根据以上所罗列的英语各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我们发现, “amble” 相当于汉语中的 “漫步” 或 “漫游”; “limp” 相当于“跛行”; “march” 相当于“行进”, “行军”, “齐步走”; “plod” 相当于“重步行走”, “艰难行走”; “trudge” 相当于“跋涉”, “艰难行走”; “prowl” 相当于“鬼鬼祟祟”, “走来走去”; “saunter” 相当于“闲逛”, “漫步”, “逍遥”; “shuffle” 相当于 “拖着脚走”, “stride” 相当于“阔步而行”, “大步前进”; “swagger” 相当于“高视阔步”, “趾高气扬地走”, “(矮胖的动物) 摇摇摆摆地走”, “蹒跚”。

诚然,英语中这些动词的汉语对应表达,有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有些不属于词这一层面,而属于英语次的汉语对释,如“艰难行走”, “鬼鬼祟素地走来走去”, “阔步而行”。在此仅出于对英语这些动词语义的考虑,表现其较为准确的语义成分。由此可以看出,英汉“走”类动词很少存在一一对应的词语。

再者,从以上英语的“走”类动词,我们可以看出, 以上罗列的英语的“走”类动词, 是单词素词,表现出“走”类动词词化模式的偏爱以及高度的词化度;二是从词性上较难判断出其各种语义成分,具有词内语义结构的高晦暗性。在现代英语中,这些动词的全部语义均属于单词素词,表现出高度的语义成分合并。

(二)汉语常用的“走”类动词及其语义成分

表示“走”类的动词,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见,观,视,瞧,睹,瞄”等。这些动词均为单音节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些以不常用。况且双音节词是现代汉语的主要特征,所以我们将以主要描述现代汉语中表示“走”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动词,从共时角度比较英汉“走”类动词的同与异。

现代汉语中表示“走”的双音节动词有“溜达, 跛行, 行进, 蹒跚, 慢步, 徘徊, 跋涉, 踱步, 漫游”等。尽管这些动词均共享有“走”这一语义核心,但具有细微的语义差别、含有不同的“速度,方式,步伐,原因”等语义成分,现罗列如下:

动词核心语义速度方式步伐 原因

阔步+走 -慢 -放松-小+自信

昂首阔步+走 -慢 +抬头-小+骄傲

纵步+走 -慢 +向前-小

疾步+走 -慢 -放松 -小 +着急

踱来踱去+走 +慢 +反复-小 +不安

姗姗来迟+走 +慢 +放松+小 +迟到

溜达+走 +慢 +放松+小 +休闲

漫步+走 +慢 +悠闲+小 +休闲

信步+走 +慢 +随意+小 +散步

徜徉+走 +慢 +随意+小 +闲暇

蹒跚+走 +慢 +摇摆+小 +腿脚不灵便

踉跄+走 +慢 +不稳+小 +腿脚不灵便

徘徊+走 +慢 +來回+小 +留恋

根据以上每一个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可见“阔步”相当于“advance with giant strides; “昂首阔步” 相当于“stride proudly ahead”; “纵步” 相当于“stride forward, jump bound”; “疾步” equals “walk quickly, at a fast pace” ; “踱来踱去” 相当于 “pace to and fro, pace up and down” ; “姗姗来迟” 相当于“be slow incoming, slowly and leisurely” ; “溜达” 相当于 “stroll, saunter” ; “漫步” 相当于“saunter, ramble” ; “信步” 相当于 “ take a leisurely walk” ; “闲逛”相当于 “ saunter, stroll” ; “徜徉” 相当于“stroll, saunter, amble” ; “蹒跚” 相当于“dodder, stagger, shuffle”; “踉跄” 相当于“stagger, walk unsteadily” ; “徘徊” 相当于“loiter, walk up and down, pace back and forth”。

同样,若要对现代汉语中这些动词的语义成分用精确并且统一的“+”或“-”这种二分分析发进行分析,也并非易事。我们仅根据每一个动词的主要语义成分进行罗列,借以揭示彼此之间的语义差别。再说,有些动词的语义成分在表示“原因”上并不只是一种,如“踱来踱去”可能因为“不安”也可能因为“悠闲”。

从以上汉英相对应的各种表达可以看出,“走”类动词鲜有一一对应的词汇,大多数属于短语或解释性词语。汉语中的“走”类动词教多,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化后,词的语义更透明,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往往表现为一词多义性,如“走” 这一单音节词至少有四种词义:1) 人与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2) 跑;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4)离开。“走”一旦双音节或多音节化后,尽管从形式上看似乎更复杂,但语义所指却更明确,更清晰,更细化,能起到避免歧义,增强区别性的作用,如“阔步”相当于 “stride with one’s chin up, stride proudly ahead; “纵步”相当于“stride upward, jump ,bound”; “疾步” 相当于“walk quickly, at fast pace”。另外,几乎所有的双音节词基本上表现出偏正式复合结构,“形容词+动词”,“信步”意思是随意走动,“漫步”是没有目的悠闲地走,等等。再者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四音节的“走”类动词,如 “昂首阔步”,等。其次 “姗姗来迟” 在英语中表示为“be slow in coming, slowly and leisurely” 但在汉语中暗含有“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三) 英汉走类动词的不同语义成分及不同的词化模式

从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英汉这类动词均具有核心语义“走”这一自主动词,基本上具有“速度,方式,步伐,原因”等语义,而且在表达“速度,方式,步伐,原因”诸方面具有共性。然而,英汉“走”类中的许多动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合并,由此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容量,如英语 “plod” 的语义成分组合是 [+walk, +slow, +doggedly+heavy, +tire], 而汉语就找不到与其相对应的汉语释义,如果根据“CIDE”提供的汉语释义,这个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沉重地行走”,那么首先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种解释;其次“沉重地”也不一定相当于doggedly,heavy, tire。

英汉“走”类动词也表现出不同的词化模式。现代英语仍然存在大量的单音节动词,具有词内结构上的语义上的晦暗性。现代汉语以衍化出大量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复合结构的“走”类动词词化模式,使其词内结构上的语义结构更具有透明性,切大多是以偏正复合结构为主,表现出不同的词化便爱。

值的一提的是,英汉“走”类动词的词化模式还分别表现出另一方面的便爱。英语在表示“走”的方式时常借用介词或,副词来表达,而且往往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动词短语,可是汉语常常采用实词的复合,构成一个复合动词。如在表示“慢悠悠地走”, 汉语用“信步”,但英语用“walk leisurely”. 再者, “信”意为“自信地” 但是“信步”并不意味着自信的走. 由此可见,在表示“走”的方式时,汉语的“走”类动词的词化程度远远高于英语。

四、结语

本文对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核心,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及词化偏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两中语言中的“走”类动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是存在与不同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这种方式的对比,可提高英汉语言学习者在表达“走”类动词时的确切性,英汉互译时选词的贴切性以及词典编纂是定位对应词的精确性,同时也能使英汉学习者对不同语言中语言表达的不同词化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anks, P. 1998.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atch, E. & C. Brown. 1995. Vocabulary, Semantic and Language Educati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Hopper, P. J. & E. C.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Leech, G. 1975. Semantics [M]. London: Penguin Books.

[5]Levin, B. & M. K. Hovac. 1997. Lexical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A]. Ins. Lappin(ed.). The Handbook of the Contemporary Semantic.

[6]eory [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7]Packarrd, J. L. 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Palmer, F. R. 1983. 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Poctor, P. 2001.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Z].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

[10]Richard, J, et al.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Z]. England: Longman Group Ltd.

[11]Talmy, L. 1985.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 [A]. In T. Shopen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Lexicon.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供应链收益下一篇:现代企业组织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