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2022-08-22

第一篇: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曾有人说自己听过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微弱的爆鸣声,噼啪响着,留有淡淡余韵。我不信,于是踏着不知几时起温暖起来的风,我去世界聆听。

我听见了刚刚崭露头脚的绿草,在春风的抚摩下舒展着柔软的身躯。尽显稀疏的沙沙声软绵绵的,却又好似断断续续的乐曲。现在他们只是那矮小的一丛,在树荫下悠然自得,但是否在不经意间,他们长高了,长壮了,更翠绿,更优雅,雨后的露珠是否会化作绿油跌入地底?他们是否在我不经意间,奏唱着生命的乐曲?

我又听见了柳枝的妩媚,在春风的抚摩下翩然起舞。尽显悠长的唰唰声是那般轻柔,却又是那般的充斥着生的气息。现在他们只是有着一抹若隐若现的黄绿色,被风一吹,便散了。但是否在不经意间,他们展开了,绽放了,更浓绿,更细长,是否在某个一如往常的清晨,柳絮作雪随风飘扬?他们是否在我不经意间,奏唱着生命的乐曲?

还有那不堪入目的二道河水,我至今仍挂念着其中的鱼。不知春天到了,他们是否也会随着逐渐升温的气温回来。再次在阳光下游来游去,溅起水花叮咚作响,在夏日余晖的照耀下映着银色的涟漪?是否,他们会带来一尾尾新生的小鱼?他们是否在我不经意间,奏唱着生命的歌曲。

听毕我回家去,看见母亲正在看我小时候刻录的光碟,一边看一边乐。我也凑过去跟着一起看。那时的我看起来是那么小,同现在的我仿佛不是同一个人,她哼唱的歌曲,开怀大笑的声音在我听来是那么的陌生而熟悉,于是我也跟着母亲一起傻傻地乐,时光似乎定格了,让界限变得模糊,生命的洪浪似乎忘记了涌动,只在这一刻奏响最美的乐曲。

倾听,是一种享受,成长,是一种乐趣。享受乐趣之所在,就是倾听成长之所在。于是在春暖花开之时,我倾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博大而动人的声音。

第二篇:倾听生命拨动的声音

我的太姥姥,也就是我妈妈的姥姥,如今已是八十八岁的高龄了。在我的记忆中,太姥姥总是病怏怏的;在我的记忆中,太姥姥经常卧在整张大床的四分之一处,独自一人在微微的颤抖。

三年前,身子本就不好的太姥姥,生了一场突如其来却又是在意料之内的大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医院,身体质量急速下降。甚至家里人都开始为太姥姥开始准备后事,太姥爷在家中抽掉一根根的烟,烟灰散落了一地,吐出一屋的寂寥,迷茫了所有人的视线。

不知是太姥姥对这世界还有太多的留恋,还是医生的妙手回春,在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放弃希望时,太姥姥的病情好转,虽身体不比从前,但也渐渐地恢复了病前的容光。我没有经历过奇迹,所以我们大家都认为太姥姥就是这个奇迹。已有八十多岁高龄的太姥姥,依然将命运折服于脚下,是她太过顽强。在太姥姥病好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这些儿孙齐聚一堂。看着床榻上的太姥姥,每个人都对她的生命力赞不绝口,几位姥姥姥爷也开玩笑似的彼此间感叹着。我坐在太姥姥身边,握着她那干枯的手,俯着身子细细地听太姥姥念出的飘渺无力的音节:

“瑶瑶„„你妈呢„„我想她了„„她来了没有啊„„”

“你姥爷呢„„你姥姥去哪了„„”

“你还要不要小狗了„„等我病好了„„我带你去买„„”太姥姥虽然老了,但她记得每个人,她还记得与我的那个承诺。

在太姥姥还未生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我随同家人一起来到太姥姥家。在小舅舅家里,有一条刚刚满月的小狗,巴掌大小,牙齿还未长全,只会含着我的指头玩。哥哥和小舅舅在看电影,我在一旁和那小狗玩,直到小姨去我们回去吃饭,我们才离开。

到了太姥姥家,我开始缠着妈妈要她给我也买一条小狗。妈妈不同意,任我好求歹求,妈妈就是不理我,还给了我一通教训。我委屈得很,自己坐在床上掉眼泪。太姥姥看见,边哄我边问清楚缘由,可那时的她,已无力再去管那么多的事。

“瑶瑶听话,我说你妈。你想要小狗,等我身体好了,我带你去买。”太姥姥是这样哄我的。一句话引得在场所有人都笑了,只有我认真地点了点头,等着太姥姥兑现她的承诺。

所以当太姥姥再次对我说这一句话,我眼底泛起一层湿意,笑着点了点头,说;“嗯,我还要小狗。我等您好了一块去买。”如果我告诉太姥姥我已经开始害怕小狗,不再想要小狗了,那么太姥姥会不会少了一份信念呢?

舅舅在一旁见太姥姥这么问我,便开玩笑似的问她:“姥姥,你怎么这么厉害活了这么久,传授点经验吧!”

太姥姥安静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回答舅舅说道:

“我想等看到其它重孙都出世„„”

一句话,让舅舅捂着双眼离开了房间,屋里的所有人都沉默了,我终于掉下了那颗想滋润太姥姥双手的泪。

太姥姥真的能等到那一天吗„„

如今,我去看望太姥姥的次数越来越少。当去年春节去看她时,太姥姥几乎认不出我了。她不再像以往能够一一说出每个人的名字,甚至会把我们给搞错。但太姥姥还会在口中喃喃问道:

“xxx来了吗„„我想他了„„”

“xxx结婚了吧„„”

“xxx长大了„„几岁了„„”

“这是xxx的孩子吧„„”

太姥姥问的虽然多,但多不过她的沉默。太姥姥静静地躺在床上,目光呆滞,似乎是在思考,但愿她在思考。如今的太姥姥,像一个刚出世的婴儿,任何事都离不开人,她渐渐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此同时,她也渐渐失去了儿女对她的耐心。

太姥姥如此顽强地走到今日,在她最脆弱不济的时候,却实现了所有人都期待完成的愿望:太姥姥能够四世同堂,太姥姥能够颐养天年。虽然没有人知道太姥姥是否能够完成她的心愿,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陪她一起等待,哪怕她离开。

至于我与太姥姥的承诺,我会永远记得,永远用心守护。但是,太姥姥已经给了我最珍贵的礼物:她用生命谱写演奏的生命之歌。

平凡、顽强、坚持、沧桑„„

初三:张凌萱

第三篇:思想拔节的声音

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新教育历程,我很激动。但在这激动和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心中对新教育人的敬佩和赞叹!敬佩常丽华老师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赞叹薛瑞萍老师醉心新教育,随潮而歌的激情,踏浪而行的勇敢!

与新教育相识,缘于今年2月份,学校邀请来自河南焦作的新教育专家张硕果老师讲座,张老师质朴的语言如清澈的小溪流淌在我心间,新教育倡导的“晨诵、午读、暮醒”的教育模式深深吸引了我,听着新教育实验人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看到他们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我被深深震撼。

我知道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教育生活,犹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给我的教育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教育实验如春日的和风一样吹进我们的校园。我有幸加入了新教育实验的行列,成为我校首批新教育实验教师,一路走来,我真切的体味到了幸福的滋味,也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

在实施新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提升的是自己的业务素质。 经李校长的推荐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和《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新教育》、《构筑合宜的大脑》、《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 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第一次教一年级的我学习和借鉴。从书中我学到: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于是,我也试着用平和的声音讲课,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会了静静地听课。原来一年级的语文课可以这么上啊!想想之前,自己不知做了多少傻事!这些事不仅对幼小的学生来说是痛苦的,于我自己也是经常上火、伤肝。与其用“河东狮吼”,来镇压学生的“反叛”,还不如心平气和地以静制静。由此,我就更佩服薛老师的“心平气和”了!在我看来,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一颗博爱的心,没有广泛的阅读与反思,没有强大的自我抑制力,是不可能做到“心平气和”的。于是努力向薛老师学习着!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我认识了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里辛勤耕耘的雷夫老师,他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新教育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雷夫老师的故事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正是他那无数个坚持,才缔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而在这些坚持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痴迷教育的疯狂,以及对教育真谛深沉的领悟!

如果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那么专业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写作水平,2012年2月13日我开始在学校的网站上书写教育日志,让生命在反思感悟中丰盈。每天晚上,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无拘无束地在文字的沙滩上徜徉,捡拾一颗颗色彩斑斓的贝壳,感受新教育思想的海风,梳理着一天的喜怒哀乐,轻轻地敲击着键盘,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意境„„

然而作为班主任,在学校除了一天三节课以外,还要备课,改作业,以及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写日志只好推到回家。匆匆忙忙回到家里,不满一周的孩子还需要我的照顾,所以每天晚上总是要等到把儿子哄睡后才去做自己的事情。淘气的孩子折腾到十一点才睡这是常事,等我可以专心的坐到电脑旁写完日志时常常已是深夜。

记得有一次儿子格外的淘气,几次哄睡不下,听到他可怜的哭声,我只能一次次轻拍着他的后背,让他倚靠在我温暖的肩头。看着几经折腾睡着的儿子,心里充满了愧疚,莫不是知道我会轻轻走开,他才这么依恋?于是用哭闹来表示反抗。聪明的小人儿,却又让我顿生怜爱。轻轻的把他放到床上,赶紧打开电脑,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直到又一次被儿子的哭声所牵动,这才熄灯关机,陪儿子入睡。想想作为一个母亲,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连晚上睡觉都没能专心的守在他旁边,每次想到这些内心都会涌起阵阵酸楚。

还记得4月份为参加南和县首届教师素质大赛而准备的那段日子,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比赛,杨校长更是亲自为我们指导备课,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回想起那些日子,感觉真是身心疲惫,白天上课,晚上回到家哄睡孩子后就是改教案,练朗诵,练歌曲„„,每一天晚上都要熬到一点多。第二天去上班,同事们总会关心地说:“看你那两黑眼圈,又熬夜了吧!跟着孩子别太辛苦了,要注意休息。”脆弱的我有时也会抹眼泪,因为我知道为了这次比赛能够发挥好我承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可是即便在忙再累,晚上也一直坚持写日志,因为有个声音告诉我:前进的脚步不能停,还有很多人在关注我,支持我。我不能放弃!

走过的每一天,日志里记下了自己的思想,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闲暇时,打开自己的教育随笔读一读,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孩子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清晰可见,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多少喜怒哀乐浸透在字里行间,多少辛苦劳累倾注在铅字墨迹中,那份激动、那份喜悦、那种百读不厌的感觉,溢于言表。

一路阅读,一路感动,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自己的心思变得清澈透明,灵魂也得到了洗礼,于是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感动和难以抑制的激情。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这学期我们一年级组老师以语文课本为依据,结合学校的晨诵教材---《花儿朵朵向太阳》,经过搜集整理,打印出本学期孩子们朗诵的所有诗歌。 当每天一束束阳光照耀清晨的时候,我便和孩子们在一首首诗歌中进行心灵的互动,徜徉在诗歌所传达的美好意境里,用一首诗歌开启新的一天,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诗歌思想与内涵,然后通过角色配读、教师引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诵读。相约晨光,震撼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也洗礼着我的教育生命。我们一起渐渐地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执着的力量,一种为人世间坚守美好的责任,充盈孩子小小的心胸,它当下的生命,在诗歌中舒展,成长,丰盈,茁壮„„晨诵,正在改变我教育深度;晨诵,正在拓广孩子的生命宽度;晨诵,正在开启我们的心灵,在黎明一刻闪耀光芒。

记得第一首生日诵诗是送给我们班张孙渊的,当时他站在讲台上,眼中充满了喜悦,腼腆的接受着大家对他别出心裁的祝福。7岁的小孙渊晚上回到家里就在自己的qq空间中记录下这感动的一天。小孙渊把我精心挑选的诗歌发表在日志里,这样写到:这是亲爱的李老师精心为我准备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这是我最快乐的一个生日,谢谢李老师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为我过生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搞好团结,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爱我们的李老师!

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的眼里满含泪花,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让我倍感幸福。于是走在实践新教育的路上我的步伐更加坚定! 午读时间到了,我和同学们一起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仅半年时间,我们一起共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九本经典的绘本。

在读完《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后,孩子们也像小栗色兔子那样表达着对妈妈的爱。你听---- ----我对妈妈的爱像天上星星那么多。 ----我对妈妈的爱从早上一直到晚上 ----我对妈妈的爱像海洋的小鱼一样多。 ----我对妈妈的爱就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那么远。

----我对妈妈的爱像全世界所有的树叶一样多。 ...... 此时每个孩子都在努力思考该怎么形容自己对妈妈的爱,你不得不为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感到惊讶。尽管他们的词汇量还不多,但是他们依然像小栗色兔子那样,努力思索着,想要把对妈妈的爱尽自己的最大力量表达出来。 阅读完图书,同学们还通过日记、读书心得、读写绘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随着新教育的步步深入,孩子也变了,变得沉静了,变得懂礼貌了,变得爱读书了,变得有集体荣誉感了。

即将过去的半年感慨万千,我和孩子们一路找寻,一路收获。

33月12日植树节,“共栽亲子树”的活动场面还如在眼前,家长们和孩子共同种下不仅仅是一棵树苗,而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班级认养小树的活动,孩子对植树节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年级晨诵诗歌展示活动中,孩子们精神抖擞,自信出色的展示出了班级风貌;春运会上,绿茵场上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小运动员们斗志昂扬,团结一致,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母亲节那天,孩子们倾诉着对妈妈的感激,用笔写下了对妈妈的节日祝福。

回想走过的新教育经历,似乎是一本台历,密密麻麻,记满了行程。细细想来,自己的确学到了不少,也充实了不少。无论失望、沮丧,还是幸福、欢畅,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想如果没有对新教育怀有的那种宗教般的虔诚和那种无法按捺的狂热,是难以长期坚持下去的。但是我坚信:只要付出,就会无悔;只要经历,就会无憾。这就是新教育精神。庆幸,我走进新教育;欣喜,我是一名新教育人!尽管刚刚迈出右脚,但我已经行动!

第四篇:生命之趣在于倾听心灵的声音——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生命之趣在于倾听心灵的声音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于丹趣品人生》从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着手,传递古代名士的生活态度,让现代国人找到“零门槛”的怡情养性方式,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

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奏。

就拿喝茶来说,我想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把喝茶当做是一种雅趣了,它是与柴米油盐放在一起。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我喝的是100年的陈年普洱,或是那三棵树上的大红袍,这叫炫富,而不是在真正品茶。中国百姓喝茶其实讲究季节,春天、夏天喝不发酵的绿茶,断去了青色,降燥、去火。秋分一过,喝半生半熟半发酵的乌龙茶,恰好介乎冷暖季节间温润的过渡。等到寒冬天,浓浓的红茶,熟普洱,在最萧瑟的季节,用最暖的茶来平衡人跟自然。书中“喝茶未必要最好的,关键是要学会品味,才能滋养心”这句话也在告诉我们,如果跟随着自己的真正的内心,那么从最简单的喝茶这件事中,也能品出人生的乐趣来。

此外,于丹用清代大戏剧家李渔的“且停亭”的故事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个单立人,就是“停”,人进了亭子就“停”下脚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意义。我想,《于丹趣品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小亭子,让匆忙的脚步有停歇的时间。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认为,在用尽一生去实现自己毕生的愿望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

还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哲理性的语言俯拾即是:“明月清风是最好的滋养品”,“走到山水之间,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这些精妙的语言背后是对生活通透的感悟,需要我们用心细细品味。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于丹通过讲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很有趣,不妨学习古人的意趣,在抚琴品酒饮茶里趣品人生。

第五篇: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教改心得)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也似乎一脚就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憧憬着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我们更渴望在课改的试验田里撒下革故鼎新的种子,沐浴人文主义的光辉,在素质教育的土壤里孕育吐苗、拔节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形成合力,积极地参与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来一场荡漾旧观念,催发新思潮的“头脑风暴”。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刺,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书山有路‘捷’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要求学生们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事半功倍地学习,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学习融入生活中,素质成于习惯中”,要求学生们树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学习观,(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成为一个会实践的人。“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求学生们能以自己独特的目光看事物,有独特的感受,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求学生们在点滴积累中,学业如农园禾苗不见其长却日见其长,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熟读深思子自明”是一种自主学习,“青山正补墙头绿”是一种合作学习,“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种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这里〈课改〉没有正确的答案,但会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愿今天的耕耘,为不久的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上一篇: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下一篇:七下备课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