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暗恋表白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匿名暗恋表白范文

暗恋后的表白情书(定稿)

暗恋后的表白情书

亲爱的:

呵呵!这样称呼你,是不是感觉有点意外呢?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给你写了这样的一封信,不管你是不是喜欢我,但请你,请你一定要看玩她,就当我一个小小的请求吧!

亲爱的,其实简单的这3个字,在我已经对着镜子练习了很多次,很多次,希望你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这样一直叫你,叫你一辈子,即使忘记了对方真正的名字也无所谓;或许你会觉得我很傻,但这样也不能阻止我对你的无限的思念,每每看到你对我笑的时候你的那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另我久久回味,以至于周围的任何声音,动作都变为了静止状态,那个时候我的世界就只有你一个人;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发现在我的世界里根本不能没有你,在我的视线范围如果看不到你的身影就会感觉到恐慌,害怕,怕你就这样永远不会出现在我面前,那个时候的我真的会失控哦,像发了疯似的到处找你;只要能看到你,哪怕你离我很远,很远,我也就心满意足了;(WWW.FWSIR.COM)有的时候看到你跟她在一起笑的那么开心,自己跟自己赌气,希望永远也不要见到你,直到那一天你们真的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掉,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眼泪还是会掉下来……心还是会很痛;就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那一刻真正明白体会到爱一个人真的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但又不知道是为什么,自己这么累但对你的爱丝毫没有减退,反而越来越浓烈了;

虽然我知道你跟她只是朋友罢了,可明明知道是这样,看到你和她在一起我的心还是会莫名的开始紧张,因为我怕,怕你会爱上她,她真的太优秀了,就是因为你身边有这么优秀的一位女子,才会越显得我的渺小,我的无知;

很多次,走到你的面前想真正的叫你一声"亲爱的";可是想想你和她的优秀,话到嘴边,不由得又退了回去,只能还是抱着镜子说给自己听拉。呵呵!或许你会感觉真的很好笑吧!

但这一次我是认真的…

亲爱的,亲爱的…这样叫你,你听的到吗?如果,你真的愿意我们就这样称呼对方一辈子那么3月28日电话我好吗?

这就当我们2个人的秘密好拉…

第二篇:【必读】Szpepp情人节,要向暗恋了多年的人表白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情人节,要向暗恋了多年的人表白 情人节这天,有人分手,自然就有人告白。

来看看下面的情人节表白故事吧,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女孩子,可爱,

单纯,还有一些小幽默。

喜欢了两个学期的师兄

我硕,他博

乊前他一直有gf,偶是有良好道德情操滴四有新人 所以坚决不撬人

墙角

这学期他和gf分手了

偶纠结好久 要不要去表白

555

纠结 纠结 纠结了一个学期

昨天跟闺蜜两个人在咖啡店喝咖啡

偶就纠结地说这个

闺蜜鼓励我去表白 说你不表白呢他就不是你的 你表白了他没准会

是你的

大不了他拒呗 有什么损失的

我就

头脑发热

冲动

鼓起勇气

出门前还买了瓶啤酒

晚上一个人在宿舍 喝

喝完了

跑下楼去 决定给他打电话

又纠结

于是又跑到小卖部买了瓶啤酒 又喝了

有点晕

找了个没人的树下

就拿手机拨通了师兄的电话

师兄接电话说:“喂”

我 ……

叉着腰 对电话大声说

“师兄!我是***!”

师兄说:“哦?师妹啊,什么事?”

我说:

师兄!——****课的中期论文什么时候交……”

师兄说:“bla bla bla(日期)”

我说:

“师兄!——我还没写…….”

师兄大概不明白为什么我没写要跟他说,因为他又不是助教,他也只

是选课的

不过还是安慰了我一下,指点了一下可以去哪里找材料

我就挂了电话。

然后我站在树下发了半天呆

又走到小卖部买了个糖葫芦吃了……然后给闺蜜打电话

闺蜜听说我还没表白,就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

我被骂得热血沸腾 怒了 发誓 说 砍头不过头点地!

SHIT!妈的 我连北大都能上

几十万人我都击败了

WHO 怕 WHO

我就又买了罐啤酒 揣在兜里

跑到师兄楼下

然后又给师兄打电话

要他下来

穿着拖鞋 里面就穿个T 外面套个衬衫 就下来了

看样子刚洗完澡

师兄:“?”很惊讶地问我有啥事咧

我左右看看

又找了个树

跟师兄说:“我们到那里说话啦”

师兄就跟我走到树下了

然后 我很紧张

紧张地 抖抖抖

就跟中学时候做演讲比赛那次

妈的 心里骂了自己无数遍 有点后悔了

呜呜 要是 被拒了

下周怎么上课啊

呜呜 哪个讨论课统共就五个人

呜呜 都不敢翘课的

师兄就又问:“什么事情啊?”

我:“……你很忙么?有事情赶着做么?”

师兄:“……事倒是没有。不过我很冷哎……”

我低头看看他的光脚,就当没看见……

我摸了摸兜里的啤酒

掏出来说

“……师兄!喝不喝酒!”

师兄无语:“……。”

然后微笑说:“呃……不太想喝……”

我:“……”

师兄大概觉得不忍心吧,我大老远带罐两块八毛钱的啤酒来

就说:“……要不我带回去喝吧……”

我很高兴地把啤酒给他

给完后

555 纠结

是不是该走了

还是表白呢

555 寒风一阵阵地吹~

师兄站在树下开始哆嗦了 ~

我的心中热血澎湃

有一种要慷慨就义的感觉~

寒风~寒风~

决定再也不能拖了

妈的

死就死了!

我就大声说:

“师兄!”

师兄吓了一跳……说:“啥?”

我放低声音说

“……呃 我是来表白的……”(哎 还是不好意思说我喜欢你四个

字。)

师兄很镇定地:“……你是不是跟同学打牌赌输了,然后……?”

我:“……我从来不打牌”

师兄:“……”

我:“我是认真的…”

师兄:“……”

我:“你说句话啊!”

= =为什么感觉我在逼良家妇女卖春啊……

师兄:“……”

我:“你嫌我不好看?”

师兄:“……没有,你挺好看的”

我:“你嫌我太高?”

(俺170cm,师兄171cm,俺穿高跟鞋了……师兄穿拖鞋……)

师兄:“……没有……。”

我:“你嫌我学历低?”(囧RZ我自己……纯粹没话说了…)

师兄:“囧…怎么会…”

我:“你怕我会读博?”(再囧我自己…….我听说一般男生都不喜

欢博士MM)

师兄:“囧……”(大概再问这是啥问题…)

我:“ 呜呜,你说句话啊”

师兄:“……有点太突然了,我考虑考虑好么”

我:“…好吧”

我看看他的脚,估计已经冻成胡萝卜了:“那我走了噢”

师兄:“……好,路上小心”(从ccxy回来要过马路)

我就跑了

一路走,走过一个小卖部,心里突然好害怕哎!

看见卖糖葫芦的 就又买了一个吃 站在小卖部门口

突然觉得好孤单 就在这里看看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

正在吃的时候

手机就响了

师兄的短信说:“到宿舍了?”

我:“没”

师兄:“你在哪”

我:“****旁边哪个小卖部”

师兄:“那我过来”

我就赶快把糖葫芦吃完了

傻呵呵地 ……

然后师兄就过来了

然后捏

嘿嘿

师兄接受了……

不用过光光节了 囧 = =

怪不好意思滴说!

……

第三篇:一封匿名求爱情书

很久了,很久了,我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您!您是个极有特色的好女孩儿——当你的女同胞接二连三地有了男友后,你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女性的庄重,与您的女同胞比,您显然比她们更有内涵,有古典色彩,更有分量!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您格外神圣、格外圣洁。自然,也正是因为您格外庄重、格外严谨,我才不敢放肆失礼——请恕我暂不公开我的姓名,但我肯

定会天天关注着您,在得到您的认可之前,就让我,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满怀希冀地看着您吧!没有您,我将失望之极!

我坚信,在未来的期末考试中,您将凯歌高奏!

到了那时,请准许我真诚地为您高兴,行吗?您的灿烂的天使般的笑容,将使我变得格外欢欣鼓舞!

一个盼望着得到您的青睐的极善良的男同胞

×月×日

评析:

这是一封有意匿名的求爱信,短而极有特色,称呼冠以“尊敬”显出这位男士谨而又慎,惟恐对方“红颜大怒”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心态,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真诚和友善。正文中一句“冒昧地给您写信”,更是透出自己对“女友”的爱慕坦诚。接着坦言相告自己长久以来默默地观察及感受,陈述自己爱慕的原因,即女孩与众不同的优势,极有特色,保持着女性的庄重;较之其他女孩更有内涵,更有古典色彩,更有分量。这一切都挺真诚的。最后满怀希望祝福女友成功,盼望受到青睐。还不忘点出女友那灿烂的天使般的笑容对自己的感染。总之这封独特的求爱信虽无绵绵情话却很真诚,表达了自己爱慕之心,坦诚之意,不失为一篇上乘的求爱情书。

第四篇:大数据的匿名化

英国数据ICO监察机构政策主管Steve Wood,最近辩称“匿名化在数据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实上,许多事都已经写到了关于大数据所能提供的机会—从防止诈欺和医疗研究到政党选票—但对数据保护的挑战是没有很多的数据分析以及监管机构的调整。

鉴于在处理那些被认为是“个人”的数据时有效的法律限制,这对那些没有认识其风险的人来说是一片潜在的监管雷区。ICO要提供实际的指南来促进更好的数据保护并在最近发布了“匿名化中的代码练习”以管理数据保护风险。代码的目的是为组织机构在如何使个人数据成功的匿名化提供指南,以及如何评估在使用匿名化后被定义为个人数据的风险。

匿名化数据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些数据不再是个人数据,因此就超出了数据保护条例1998的范围。确保数据被正确的匿名化,并不只是遮盖起来,在实践操作中很难完成,尤其是在科技不断的进化中。关键的挑战是确保匿名化后的数据不能够被重新确认。

匿名化的过程

组织机构经常不确定匿名化过程本身的法律依据,以及匿名化数据是否构成了个人数据。

代码解决了许多问题。特别有趣的一点事在如何处理匿名化数据重新定义的风险指南。鉴于风险可能随着时间变化,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ICO建议进行定期评估风险。 它推荐组织机构应该使用侵入动机测试。这一测试需要组织机构考虑个人是否能够从匿名化的数据中重新确认出来,被那些“合理的主管,有权进入资源,如互联网”并应采用“调查技术,如询问人们是否能够确定数据主题的额外的知识”。侵入动机并不能假定具有任何专业知识。

如果组织重新定义个人信息而没有经个人了解或同意,那么这样的收集可能是非法的并且可能承受执法诉讼,包括最高至的50万美元罚款处分。

而且,在一些疑似案件中,重新确定个人信息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重新确认信息可能导致个人遭受伤害或痛苦--代码敦促组织寻求数据对象同意披露的数据,解释其可能的后果,并采取更严格形式的风险分析和一个更强的匿名化技术。

作为提醒,ICO的执法能力超过了安全漏洞,最近ICO对于一家公司处以5万美元的罚金,并不是因为安全漏洞,而是因为未能保持正确的数据记录,这毫无意义。

如果匿名化过程不会导致无保证的伤害或痛苦,那么代码得出结论不需征得同意,这与其他欧洲数据保护权益违背,这同样是毫无意义的。

信息管理和安全保护

代码提供了组织机构使用匿名化技术时在信息管理结构和安全保护方面期待落实的详细指南, 推荐任命一名高级信息风险所有者,员工培训,识别程序,尤其当匿名化和隐私影响评估困难时。 在这种背景下,不但有参考作用,还能够扮演可信的第三方够授权给几个组织机构来匿名个人数据,使数据集连接到可利用的由可信任第三方应用的标识符,并被这一团体共享。

当其中一个参与者能够重新识别这些数据时,这些策略需要被仔细考虑。在他们手中这些数据将不再是个人的,普通的数据保护义务需要得到满足。

ICO的指南陈列了推荐规范的好的实践,这些应该被组织机构采纳用来提供“合理程度的可信度”,对于公布和分享匿名化的数据不会导致“个人信息不适当的披露”。

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遵守代码将被视为一个“最佳实践”,并可能会影响执行。对于那些想利用可供支配的任何个人资料,这都确定是个有用的资源。

文章出自http://

第五篇:匿名社交模式的热闹与失控

导语:每个人都有吐槽的欲望,而匿名社交则是满足了这种需求:让人在匿名的情况下,可以肆无忌惮地表态发言。但这背后,存在着难辨真伪、难逃问责等等问题。

研究结论:

1、匿名社交在小众圈子里快速升温,但缺乏推向大众化市场的潜力,产品成熟度和形态尚处于探索期;

2、人们的发言更加自由,同时也更加刺激和肆无忌惮;

3、假消息、诽谤和恶意攻击是困扰匿名社交的顽疾; 序·带上面具,然后说话

人们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传播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抱怨公司和同事的缺点,吐槽老板的吝啬抠门,表达对另一半出轨的担忧……

即便你不是一个愿意说话的人,那么只是围观这些动人眼球的信息,也是件“刺激”的事情。

这里的一切都是匿名的,毫无压力的,甚至肆无忌惮的。 一·匿名社交:今年的新话题

以Facebook、Twitter、微信、微博为首的主流社交应用已经牢牢占据了主流市场,但心怀梦想的创业者依然选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多试验,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社交元素。如果去年的主题是Snapchat引领的私密社交,那么今年的话题就是以Secret为代表的匿名社交。

国内在紧跟新产品趋势方面从来不缺参与者,无论是无觅团队推出的“秘密”,还是YY前不久上线的“秘密圈”。

匿名社交产品团队所坚信的一点是,用户不仅需要以公开的真实身份进行社交分享,他们还需要一个更自由和无压力的匿名分享圈。不过,想要在一个新的社交规则下诞生出真正成功的产品,这并非易事。它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远比享有的成绩更为巨大。

二·产品巡视:市场尚无领导者

自今年一月上线的Secret开始引起市场关注后,匿名社交领域很快就成为了国外众多新产品瞄准的方向。

目前主打匿名功能的产品按照产品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Secret、Whisper为代表的匿名状态分享应用,另一种是以Rumr为代表的匿名聊天应用。如果按照分享人群分类,又可分为纯陌生人社交和熟人夹杂陌生人的匿名社交。

主要的代表产品如下:

Secret:上线于2014年1月底;用户导入手机通讯录后,会看到来自通讯录联系人发布的各类匿名信息。由于不显示发送者姓名,用户无法知晓信息的发布者究竟是谁。目前活跃用户群多集中在科技圈人士。社交应用榜排名第127位。

Whisper:上线于2012年4月;用户除了匿名分享自己的想法,也能在产品主页上看到陌生人发布的最新、最受欢迎和附近的人发布的匿名内容。用户多为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社交应用榜排名第24位。

Rumr:上线于2014年3月;匿名群聊应用,加入到聊天群的用户均为匿名状态,虽然群成员列表会显示有哪些成员,但聊天时仅以不同的颜色代表每个人身份,大家并不知道发言人具体是谁。社交应用榜排名195位。

Omegle:上线于2009年6月;速配型匿名聊天应用,匿名用户随机和产品推送的陌生人进行聊天。产品不走免费路线,付费价格为0.99美元,排名付费社交应用榜第1位。

Yik Yak:上线于2013年11月;基于地理位置的匿名分享应用,用户可以在主页上看到附近的人匿名发布的状态。用户群主要集中在校园学生。社交应用榜排名第28位。

Wut:上线于2014年1月;基于Facebook好友关系链的匿名分享应用,除非注明发送者,否则好友也无法知道发送人身份:社交应用榜排名1300位。

PopCorn Messaging:上线于2013年10月,用户可以和距离一公里以内的人进行匿名聊天;社交应用榜排名1100位。

国内的匿名社交应用多集中在模仿Secret或Whisper等以匿名分享状态为主的产品,很少模仿匿名聊天产品。

三·特点:小众、隐秘、敏感

以上众多匿名社交应用功能各不相同,除了强调用户不需要提供自己的真实身份外,也集中表现出一些产品特点:

1.没有身份标识

用户在匿名社交产品之间的关系链极为松散。相比于主流社交产品以“人”为中心的关注链条,匿名社交产品往往需要去除个人身份所引发的社交行为。用户在产品中的活跃动力多集中在具体的信息内容本身,无论是自己分享的信息,还是关注他人分享的信息。强调社交产品所创造的内容对产品的内容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强调隐私保护

匿名的重要性在于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分享空间,因此不泄露用户的真实身份、保护用户的隐私是该类产品普遍重视的方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产品在功能上进行了不同的设置,比如为用户随机分配昵称、匿名聊天应用会变化不同的聊天色块保护用户身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户的行为违背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产品在隐私条款中也都注明了,会配合相关部门提供数据。

3.功能简单直观

由于匿名社交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功能设置和模式都较为简单直观,还远未演变为成熟的产品形态。比如Secret仅提供评论、分享的互动功能;Whisper虽然有图片来丰富分享内容,但衍生功能也并不多,仅停留于付费可发私信等。

4.用户限于小众

从匿名社交应用的普遍排名就可以看出,即使像Secret这种被媒体反复报道的产品,其在大众的知名度依旧很低。部分应用的用户群也还停留在小范围的年轻人或者校园用户群体中。由于匿名分享的需求也仅存在于有限的需求场景下,因此谁能真正走向更大规模的用户群是很大的挑战。

5.内容和话题敏感

匿名去除了用户真实身份的负累,也更容易滋生人身攻击、谎言和各种色情信息。因此,各类匿名社交产品想要维持长久的生命里,都需要用各种方式来防止自身成为恶意信息的生产土壤。

四·趋势:难辨真伪,难逃问责

人们的社交渠道不会仅仅满足于主流的社交产品,这一点是所有非主流社交产品的共识。

陌生人社交、图片社交、私密社交、匿名社交等都是一波又一波兴起的代表。 匿名社交并非凭空而生的全新产物。如果我们从更宽的视角去归类,各种涂鸦墙上的匿名留言,便是匿名社交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Secret联合创始人比托甚至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匿名应用,他希望用户在新的社交产品中展示自己个性、身份的不同侧面,也许用户在Facebook上展示的是一面,但在其它的社交产品中可以表现另一面。

从需求角度看,匿名社交产品的出现符合市场需要。但一系列产品面临的问题是,谁能创造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形态?现有的产品还需要继续做出什么样的升级?如果仅仅以目前的状态,显然还无法形成足够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会逐渐演变成以下几类: 1.不以“人”为关系链,如何建立粘性? 在传统社交产品中,以“人”为关系链更容易解决每个用户的个性化内容需求。但匿名应用没有“人”或者仅是关系不明确的人群,那么如何让用户看到想看的内容?比如有的用户并不喜欢看别人分享的琐事、有的人并不喜欢看情感宣泄,当用户很难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产品的生命力就会更短。

2.除了“性”和“丑闻”,产品还有啥用? 曾有人总结Secret的主流内容分为两种:性和硅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ecret已经将大批充满积极能量的内容推送到用户面前。但机器推送真能解决社交分享内容单一的问题吗?这背后的问题是否是由于社交规则本身有问题,如何让匿名社交产品也变得有用,这也是涉及到产品逻辑的根本问题。

3.商业化空间在何处? 匿名社交产品难以复制传统社交产品的广告模式,所以大部分产品更容易走向增值服务。但这个方向要求产品的内在设置有更多的延伸空间,或者产品本身的形态更为成熟,这些对产品的用户规模和黏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前有评论称,匿名社交只是新形态社交的一次浅尝试。现在已有的产品距离真正的成功探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4、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这是悬在所有匿名社交应用头顶的一把利剑。网络平台相对现实生活,本来便具有了更自由的天然属性,而匿名社交更是将这种自由度放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可以在上面展示“更加真实的自我”,但随着负面情绪、吐槽和恶意攻击的泛滥,这里也成为了各种谣言和诽谤滋长的温床。

尽管一些匿名社交应用提供了举报功能,但这种机制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匿名”后各种毫不负责的行为。对于匿名社交而言,如何在产品设计和管理上去尽量平衡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南京市场报告范文下一篇:男女恋爱过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