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突发事件趋势分析

2023-04-21

第一篇:乡镇突发事件趋势分析

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体制转型速度的加快,利益分配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日趋突出,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涉军群体政治敏感性强、成因复杂,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军队安全发展危害极大。预防和处置涉军群体性事件的任务已十分艰巨。

一、集中发生时段

全国“两会”、春节、八一建军节、各类战争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是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发阶段。一旦发生涉军群体性问题,将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导火索”,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稳压设备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当年突发事件的趋势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防范于未然。

二、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特定群体或不特定人群为实现既定目的,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群体行为。涉军群体性事件专指矛盾冲突牵涉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行为指向与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有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军队声喻的群体性事件。 涉军群体性事件,既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特征,又有其自身特殊的成因和表现。由于涉军群体性事件矛盾性质、参与主体、表现形式、影响后果的特殊性,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敏感性强。军队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决定了军队、军人在社会活动中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军人的言行受关注程度高,敏感性强。尤其是发生在特定时机和敏感地区的涉军群体性事件,极易发展演变成严重的政治事件。

(二)触发蔓延速度快。当前网络信息发达、社会高度透明,加之涉军群体性事件的触点和燃点很低,涉军群体间的联系广泛,简单的军民纠纷及利益的分配不公可能瞬间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极易成为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一旦被敌对势力炒作利用,其发展和影响很难控制。

(三)应对处理难度大。涉军群体性事件产生成因多种多样复杂多变,所涉及的人群各行各业,需要参与处里的职能部门庞杂众多,所处理事件的政治性、政策性、法规性要求较高。这些因素使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造成危害后果重。涉军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当矛盾激化,不仅损害人民军队形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部分复退军人尤其是“两参”人员较为活跃,存在串联上访情况,且该群体量大、分布范围广,一旦失去对其的控制,将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和谐的后果。

三、涉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涉军群体之所以出现不稳定因素,既有大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有因社会政治原因引起的;既有因客观诱因为主引起的,也有因主观需求为主引起的。具体可以从涉军群体自身、地方政府、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剖析。

(一)涉军群体自身的原因

1.攀比心理作怪。部分涉军群体脱了实际,期望值过高,喜欢互相攀比。他们常常以经济发达地区同类人员或垄断行业人群、本地在职干部待遇为标杆,与自己现行待遇作比较,比高不比低,导致心理失衡进而上访,要求提高待遇标准。

2.从众心理影响。有的涉军人员碍于老战友情面和法不责众的心态,盲目跟从他人上访,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3.理解政策片面。一些涉军群体对现行政策或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总认为现在国家富裕了,各方面待遇都提高了,自己所享受的待遇也应该“水涨船高”,往往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理解政策,上访的要求超出政策允许的范围,个别人甚至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4.希望解决困难。不可否认,有的涉军人员因为年老、患病、灾害等各方面的原因,生活确实困难,他们一般都享受了民政部门的优抚和救助待遇,但仍然困难。他们往往对自己信心不足,对政府依赖性强,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二)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

1.部分政策的制定缺乏实际操作性,造成上下情况脱节,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引发群访。

2.政策口径不统一,就我市而言,各区(县)有关涉军群体的医保、社保等待遇政策不统一,各有侧重,各有优劣。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发时期,利益调整广泛、深刻、剧烈,造成的社会矛盾广、深、多。

四、应对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国家各类优抚政策的宣传,让复退人员了解政策,知晓政策,引导他们明白即使有功也不能在国家没有出台新政策前,突破现有政策与标准。

(二)开展矛盾排查。要对对越自卫反击战、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复员干部、下岗失业志愿兵等重点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掌握基本情况和动态。坚持排查与矛盾化解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依法办理各类事项。树立法制理念和法制思维,加大对政策法规的落实力度,查看近年来中央和我市出台的关于保障“两参”退役人员生活、医疗等方面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解决到位,已落实政策,但仍的困难的要采取措施进行帮扶。

(四)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不出现任何纰漏和问题。

五、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疏导工作

首先,要充分认识做好涉军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国防意识,增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意识,充分认识到优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对涉军群体加强教育疏导,涉军群体之所以产生攀比心理、盲从心理,认识上发生片面性,进而组织非正常上访,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教育疏导不够,因此,我们要加强教育疏导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家、做到位,消除隐患,疏导情绪,化解矛盾。

(二)统一标准,切实完善各项政策

如前所述,对涉军群体的优抚、救助和社会保障政策,各区县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所差异。这虽然是坚持了原则性,又坚持了灵活性,比较符合各区县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财力状况,但这往往容易导致不同区县的涉军群体互相攀比,进而上访。因此,就涉军群体的优抚、救助和社会保障而言,建议各区县统一政策标准,以公平公正为方向,不断缩小差距,最终达到公平公正。

(三)改善民生,优化社会稳定环境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我们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导向,积极发展全民福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篇:乡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

**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

2007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指导方针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各项工作,社会情况总体和谐。自然灾害方面,第九号台风“圣帕”在汕尾登陆,对我镇没有影响;8月我镇录得全年最高水位1.87米(警戒水位1.80米),由于堤围防洪能力大幅增强,没造成损失。事故灾难方面,2007年我镇共发生建筑、消防、工矿企业安全事故及交通重大安全事故共22起,直接财产损失55.3万元;事故造成14人死亡,同比下降6.6%。在社会安全事件方面,发生群体性事件9宗,同比下降16.7%。全年没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镇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情况评估如下:

一、我镇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主要特点

**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应急管理工作,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及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实施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编写应急预案,着力进行应急机制和体制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应急组织领导力度不断加强。一是领导重视。我镇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到镇委镇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镇专门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亲自任组长,负责组织和领导全镇的应急管理工作,其它镇班子领导分别担任相关成员。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书记、镇长或相关分管的镇班子领导都亲自到现场指挥处置。二是部门联动。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发挥主体突出、部门联动的优势,全镇各级各部门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对明确为本辖区、本部门牵头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订了应急预案。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各级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妥善处置。三是信息畅通。镇政府值班室、镇公安分局报警指挥中心积极畅通信息渠道,严格信息报送管理,基本做到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内准确掌握全镇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确保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应对力度。

(二)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我镇按照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道滘实际,认真着手编制本镇总体应急预案,以指导全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各单位、各部门在年内亦根据自身的职责分工,积极完善和编制应急预案:为处理和应对好当前形势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编制并印发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系统编制和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防台风应急预案》、《**防旱抗旱应急预案》,系统地完善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同时,我镇相关部门根据2007年内的各项重点工作,还完善了“治摩”工作方案、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及安全生产整治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大大完善了我镇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提高了我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已经出台的各项应急预案,我镇已经形成了一个总数约1000人,包括公安、交警、消防、医疗卫生、企业等人员,囊括镇、村、组三级的应急队伍。在完善应急队伍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我镇还积极加强岗位练兵,着力培养和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回应能力。镇消防队狠抓岗位练兵,每季度进行多队联合演练,有针对性的解决火场进车秩序、通讯秩序、指挥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了部队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能力。公安分局、交警大队、镇医院、镇环保分局及各村治安队等单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注重通过仿真演练来完善应急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能力。去年我镇先后组织了工厂消防综合演练、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演练等多项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物资资金保障不断巩固。我镇积极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不断巩固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物资、资金保障力度。2007年,**村两级共投入100多万元,全面推进警务室建设,并增购开放式警用巡逻车、新增治安岗亭及防刺服等警用装备,切实提高警务应急处理能力。为预防可能出现的灾害,2007年我镇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投资1.6亿元的28宗56项水利工程,提升水利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储备沙3700立方米、石4350立方米、袋43000只、木桩530条、谷围30多条、抽水机3台等,确保有充足的防汛物资。此外我镇还积极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动员企业等加大投入力度,大大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力度。

(五)各项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我镇积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以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取得了积极显著成效。一是监测预警机制日趋完善。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气象、水利、卫生等部门加强了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优化对各类灾害、事故的监测预报网点建设,预测预报准确度和时效性明显增强。二是预警信息报告和发布及时。各村、各部门都能按照我镇的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上报镇政府,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较少出现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情况。三是应急响应比较迅速。各村、各部门基本上能按照预案的规定做好应急响应工作,统一调度应急力量,快速实施应对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千方百计减少灾害损失。四是恢复重建积极有序。各村、各有关部门及时向受灾地区或人员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妥善安置灾民,帮助灾区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六)教育和报道水平不断提升。我镇在不断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报道,遵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工作原则和规程等,加强和规范镇内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维护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11月22日,**大罗沙村4户拆迁户采取过分行为反抗我镇对其的合法拆迁。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向市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并适时向社会公布事件真实情况和后续处置情况,通过加强正面报道,牢牢掌握舆论导向,避免境内外媒体造谣炒作,确保了社会稳定。

二、下一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真抓实干,使我镇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绩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镇的应急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不稳定的诱因急剧增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仍然较多。随着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本地人与外来人员的融合的日益深入,关系利益分配的深层次问题亦将不断浮现,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日益增强。随着近年来全球天气反常的情况日益突出,我市等地区由台风、低温、干旱等引发的自然灾害事件也日益增多。尤其是2007年末至2008年初,在低温天气的影响下,我省交通、食物供应、经济运输等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8年1月至3月,持续的寒冻阴雨

天气给我镇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灾害。鱼塘受灾面积8000多亩,香蕉受灾面积500多亩,蔬菜受灾面积255亩,估计经济损失达1800多万元。如何抵御自然日益反常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应对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仍较突出。我市是著名的“国际制造业加工基地”,企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在我镇部分企业中,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远跟不上安全生产的高要求,硬件和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企业仍沿用较为落后的生产设备,很大一部分的生产人员未得到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防范意识和综合素质较低,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三、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主要对策

面对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我镇计划通过以下措施,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务求使全镇上下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突发事件仍然易发;充分认识到我市、我镇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背后往往潜藏着许多的矛盾和危机,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也难免出现;充分认识到,继续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长抓不懈,尽快使全镇的应急管理工作进入常态、稳态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二)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根据市总体应急预案,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于今年完成本镇应急总体预案编制工作。同时结合各村、各有关部门实际,加快预案编制步伐,要求根据镇的工作要求和属地、部门职责,抓紧制定或完善本村、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形成实事求是、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一是在按照市要求成立了应急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建设经费,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同时要求各村、各职能部门根据镇应急办的设置,安排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保证镇、村、部门三方应急工作机构的健全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一是做好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形式,尝试通过手机短信、网络、集体活动等途径,以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意识。二是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和加强镇内政府工作人员及参与应急人员的应急教育和培训。同时要求各有关方面要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三是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注重真实性和针对性,注重实战效果,制订应急演练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三篇: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及舆情掌控与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下)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及舆情掌控与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下) 试卷

5、

6、12错,其余对

1、中宣部副部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微博客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

正确

错误

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机构微博本身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如果完全用网络语言回答问题,容易引发争议。

正确

错误

3、单学刚副总编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在网络社区中发展盟友,团结意见领袖,促进不同声音的表达,用统战的思维去面对异质的声音。

正确

错误

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

正确

错误

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公民都有言论的自由,对于网民的言论,即使出现严重的非理性、非正常的声音或者明显的造谣、诽谤、诬陷声音,政府也不可组织删除。

正确

错误

6、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平息民众的猜测,政府部门应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速报原因,慎报事实。

正确

错误

7、在应对网络危机过程中,任何时候一句不当言词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反响,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把自身置于舆论漩涡中,因此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后说”。

正确

错误

8、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互动、沟通是当下互联网的一个主题。

正确

错误

9、单学刚副总编指出,过去我们开办官方网站(政府官网、企业官网),主要工作是宣传,现在,宣传之余更多的要互动。

正确

错误

10、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官民互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正确

错误

11、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对网上部分网民纯粹情绪发泄性的言论,应以积极澄清。

正确

错误

1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公务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尽可能将社会问题政治化,地区问题全国化。

正确

错误

13、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微博客是当下最流行、最时尚的官民互动方式,而且它具备廉价、高效、便捷等多种优势。

正确

错误

1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政务微博和机构微博的地域分布上,以东南沿海地区最多。

正确

错误

1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公安政务微博4000多个,实名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超过5000个。

正确

错误

16、2011年6月,南京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规定,对于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气、自然灾害等事件,要尽量做到()之内发布。

一小时

三小时

五小时

十小时

17、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迄今为止已经运作5年多,有()省委书记、省长实名回复,近20个省份出台文件规范如何办理留言工作。

18位

28位

38位

48位

18、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公安政务微博()

1000多个

2000多个

3000多个 4000多个

19、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平衡舆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些技巧,比如注意选择发帖时间——在工作时间、工作日等网民活跃的时间发帖。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上提倡用鲜活的网络语言和大众口语摆事实、讲道理,同时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有开拓的视野,就是我们在呼应的时候要多了解现状,多了解以前的经验教训,多了解兄弟单位的工作情况,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要尽可能转变文风,公职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在说话时有一些官方语言的刻板痕迹,这在网上往往不容易被接纳,容易引起一些负面的解读。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提倡公务人员多发帖、多出声、多引导,并不代表就要说假话、空话、大话。

20、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超过()

5000个

6000个

7000个

8000个

21、单学刚副总编指出,2009年8月,()首先在网上设立网络发言人。

广东省工商局

山东省工商局

广西省工商局

浙江省工商局

2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

本地论坛

网上发言人

微博

博客

23、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下列哪项的含义?

塔西佗陷阱

破窗效应

鲶鱼效应

羊群效应

2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中国粉丝数最多的政府微博是()

广东公安微博

浙江公安微博

山东公安微博

北京公安微博

2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政务微博和机构微博的行业分布,以()最多。

公安微博 民政微博

城管微博

市政微博

26、根据单学刚副总编所讲,以下哪些属于新时期官民、企民互动的新兴渠道、有效渠道?

官方微博

网上发言人

回复留言

网络访谈

27、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官方微博成为目前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官方微博对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扩大了每一家机构的话语权。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机构微博本身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如果完全用网络语言回答问题,容易引发争议。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现在我国的机构微博、官方微博,大部分仍然是用于宣传。

2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个人微博是个人通信自由的体现,很难要求单位禁止员工开设微博。但一些领导和员工开设微博之后,容易混淆个人身份和公职身份之间的关系,造成很多麻烦。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危机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节点,但是当事双方谁第一个说话、第一个表达,就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对整个社会舆论的走势产生影响。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提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出现危机之后,第一时间发出自己正面的声音,对问题的性质进行解释说明,从而避免进一步出现谣传。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第一时间去表态,表达的只是原则,讲的是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

2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有些单位片面追求速度,第一时间发布会,盲目地把没有经过科学判断、没有经过严谨论证的结果公布出去,这就有可能说错话,之后就会陷入空前的被动。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速报事实,即出现问题之后,要尽快说话。但很多问题比较复杂,第一时间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可以先有态度,先表示回应:我们已经注意到问题,我们已经展开了调查,我们会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布真相。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网络没有国界”,一些地方认为,对于本地的论坛,当地的宣传部门可以管就要把它管住,什么负面东西都不能有,但是这恰恰印证了一个成语——掩耳盗铃。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渠道。

30、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鼓励大家将问题发布内部空间,之后去妥善解决处理,就避免了扩大化。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泛指地区、系统或者行业内的一些载体。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一些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经常发出一些和政府、企业步调不完全一致的声音,表达一些不满情绪,大部分是站在帮助政府、帮助企业改进工作的角度,本身并不怀有恶意。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社区中发展盟友,促进不同意见的均衡表达,说白了就两个字——统战。

第四篇: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全面综合的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1)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调整引发的矛盾冲突;(2)社会保障滞后和就业矛盾的问题相对突出;

(3)不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4)基层组织软弱涣散;(5)有的领导干部政策水平不高;(6)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7)有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僵化;(8)法治建设相对滞后;(9)社会缺乏自我调控机制;(10)敌对势力的插手、煽动和操纵。豍但结合我国国情从社会结构转型、利益主体冲突、政府决策失误、利益表达机制、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结构发展转型是群体事件产生的基本原因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一方面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上述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发展脱节,造成新旧思想、观念、文化之间的冲突,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了基于不同利益阶层、群体、组织之间的分化,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的保障机制缺失、民主机制建设停滞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鸿沟不断拉大;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维权意识的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

唤醒和强化,成为导致群体事件频频发生的基础性原因。

二、法治传统缺失是引发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

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形成了强大的“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问题在法律框架内难以找到相关的解决依据,损害了公民的权利,各级政府也习惯依靠政治、经济、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法律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而没有从“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去考虑问题,造成法律制度缺失进而成为引发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性原因。

1.保障公民自身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法律缺失,导致在改革中,下岗、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规定不完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出现了大量不仅失地、而且失业失保者,造成了城市拆迁改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

2.政府部门决策不当,甚至违法行政,损害群众利益。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和行政执法时,为了政府短期利益或者执政者的个人政绩,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漠不关心,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违法行政。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为寻求国家权威的保护,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体制外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豎

3.司法救济渠道不畅、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有限,司法途径解决公民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有限,针对因政府部门的不当决策而引发的矛盾,现有的司法体制受地方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司法救济成本较高,导致了我国的信访方式不断激烈化、信访数量连年上升,通过聚会、示威等形式施压,使很多原本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的个体性矛盾慢慢演化成了群体性事件;同时,现实中存在

的较为严重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导致了人们出现“司法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我国长期以来具有“人治”超越“法治”的错误法治观念,群众也存在朴素的“清官情节”,随着社会发展,权利、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但民主参政、维权意识与需要以法治作为前提和基础,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具有维护自身权利的需求,却不懂、不会运用法律武器和合法途径予以解决,认为法律途径“耗时耗力”,而是选择相对较为有效的越级集体上访或闹事的方式,通过引起党委、政府重视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很多人还存在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心理。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完善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

我国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进入了难以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全部兼顾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又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正当渠道,特别是当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时,就容易出现政府广场静坐、集体上访、聚众阻碍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等集体性施压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国目前对于公民参与正常的利益表达的“游行、示威、集会”活动,主要是根据1990年由公安部制定的《集会游行示威法》执行:“对公民提出的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要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对于合法合理的申请,要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原则,从严掌握。对于不予许可的,应当坚持劝阻、疏导的方针,尽力说服申请人撤消申请,或者通过其他民主渠道解决问题。在审批工作中,要坚持事先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的制度,尤其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或重大问题的处理,应由党委政府决定。豏但在实际执行中,公安机关出于对政府和社会承受能力出发,担心影响社会稳定造成

不良影响,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进行了严格的审批限制,客观上就把绝大部分的不损害公众利益、也非暴力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都进行了抑制,但是情绪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宣泄,如果正常的渠道不能充分表达其意愿,必然转向其他的渠道,这也是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群体形式事件的发展趋势

但随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处于金融危机和网络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对群体性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我国群体性事件正处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关键时期。

1.群体性事件自身具有不断向上发展,上升到政治、价值追求的必然趋势。从近十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上看,从具体的经济利益诉求到抽象不满情绪的“无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近期以“乌坎事件”为代表的个别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诉求明显体现了“选举”等具有政治意义的诉求,部分还有可能会上升到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冲突因素。

2.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事件的影响加大并吸引更多参与者,并使国内外各种力量参与其中,各利益群体的诉求具有蔓延和结合的趋势,引起不同阶层和政治群体甚至国外舆论的参与,导致部分群体性事件性质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回落,各种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群体性事件开始向全国扩散,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公权力与私权的矛盾,也表现在私权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广东新塘事件”中展现出的本地户籍常住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仅仅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生存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劳资纠纷,而是外来农民工迟迟不能融入城市之后,被歧视和被剥夺的情绪综合爆发,本地人与外地人

矛盾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劳资矛盾,成为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引起重视和解决,将有可能导致问题的深化和矛盾的爆发,导致整个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改变。

第五篇:人口消费趋势分析

2008年

2008年安化黑茶屡拿金奖

2008年以来,为整体推介安化黑茶,拓展内销市场,安化县茶产业办和茶业协会组织企业先后参加了诸多的国际茶业博览会,55家(次)企业参展,展区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有6个安化黑茶产品喜获金奖,企业现场销售茶叶360多万元、签订3200多万元的订货合同。 2008年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在诸多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安化黑茶产品获金奖。

2008年11月安化县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举办了专场“安化黑茶”品牌推介会。在中华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安化黑茶产品获金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湖南省茶厂工人们精心特制的一支重达2008两(折合62.5公斤)的世界茶王——千两茶,将赠送给北京奥运组委会。

2009年

2009年10月,首届中国湖南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业市场隆重举行,“中国黑茶之乡”称号正式花落益阳。

2009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茶公司稳居百强榜首。 2009年湖南“安化黑茶”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形成三足鼎立的繁荣局面。

2009年5月27日 - 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协同中央电视台策划拍摄——“端午访茶”安化黑茶

2009年6月5日专题节目

黑茶的前世今生 (CCTV第7频道《乡土》专栏)

2010年

2010年湖南安化黑茶六大新闻

NO1:1月14日安化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国家产品保护目录 NO2:1月29日“安化黑茶”商标通过工商局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NO3:3月24日湖南省茶业协会经济年会召开

NO4:5月湖南安化黑茶作为湖南唯一入选产品,以“世博十大名茶”进驻世博会 NO5:6月24日安化黑茶宣传广告亮相首都国际机场

NO6:8月

1日安化黑茶成为“我们的节日”申遗第一茶

2010年安化黑茶与世界500强并位营销

2010年黑茶驻上海世博会后,以“世博名茶,健康之饮”为主题的安化黑茶户外宣传广告在北京国际机场正式亮相。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新上日志“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2011年

2011年,在国际上安化黑茶成功在欧洲六国举办推介会,在东欧刮起安化黑茶文化旋风。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安化黑茶千两茶荣膺金奖。

2011年,刘振华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黑茶与神奇的金花菌》讲课,在国际食品和微生物学术界引起安化黑茶热。

2011年,中央电视台及地方频道多次报道安化黑茶。在中国电视媒体掀起一股黑茶茶文化的热潮。

中央2套《生财有道》栏目“黑茶进博物馆” 中央4套中文国际《走遍中国》栏目“黑茶之乡” 中央7套《乡土》栏目“神秘的安化黑茶”

中央10套《探索·发现》栏目“茶马古道黑茶系列” 2011年中央及全国60多家媒体争分报道安化黑茶,在中国掀起一股黑茶热浪。

2011年,湖南省政府制定“将安化黑茶产业打造成为湖南又一个千亿产业”发展规划,将安化黑茶的发展提升到全省战略高度。

2011—2012年,湖南梅山黑茶崖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茯砖速溶茶”“功能袋泡茶”“安化黑茶饮料”“安化黑茶日化用品”等新产品,引领安化黑茶向“科技化、便捷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2012年

2012年,中国各大门户网站均出现报道安化黑茶之后,诸多安化黑茶厂家对互联网和媒体的广告和宣传加大。

2012年6月,湖南梅山黑茶有限公司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速溶茶、功能袋泡茶等黑茶精深加工产品,享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多次获省市县科技发明一等奖。 2012年有读者向新闻热线爆料:“温州开出多家黑茶销售店,有“金花”的黑茶价格每公斤动辄上万元。

2012年,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普洱茶被爆炒的温州,将掀起另外一轮黑茶投资热。 2012年在"中国黑茶之乡"益阳, "安化黑茶"凸显品牌魅力,不仅受到边疆地区消费者的青睐,还走俏大江南北,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以来,安化县作为全国著名茶乡,把做强黑茶产业列为“3+2”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2年安化黑茶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世界茶王”的美誉;知名茶书曾誉安化黑茶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2012年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博览会上梅山黑茶凭借产品品质过硬、科技含量高,荣获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梅山黑茶的“全产业链三位一体多维营销效政策”首次面向全国招商,即好评如潮。

2013年

2013年国家扶植安化黑茶的发展,现已经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茶产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2013年梅山崖安化黑茶在全国20个省市等地开设安化黑茶专卖店,店铺开业当天吸引众多市民到现场品茶、论茶、购茶,一品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

2013年安化连续四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排名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2013年安化黑茶,已经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茶产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2013年3月20日,中国黑茶产业技术联盟创新服务平台的第一个黑茶种苗繁育基地——资阳区新桥河镇杨林坳茶叶种植基地挂牌。

2013年,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爆发时期。随即的糖尿病、胃病、肥胖、高血脂、牙病等疾病人群日益增多。黑茶知识、功效普及有效的降低的这些疾病的引发几率。中国进入全民黑茶时代。

上一篇:乡镇信息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乡镇选人用人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