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范文

2022-05-2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范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大禹治水教案范文

大禹治水教案

大 禹 治 水

新乡市卫滨区姜庄街小学 朱瑷华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课文语言精炼,仅用四百来字,就把父子两代人如何治水写得清清楚楚,把人物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4、使学生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策略】

抓住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读促思,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读中感悟大禹治理洪水时的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大爱,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升华。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四 学习

1、5节,体会变化。

1、学习第一节,展开想象,指导感情朗读,了解大禹治水前的情景。

2、学习第五节,展开想象,指导感情朗读,了解大禹治水后的情景。

3、反复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初步感知英雄。 五 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感知“英雄”。

1、板书课题,温故知新。

2、出示句子,感知“英雄”。

3、指导写“雄”,齐读句子。

过渡: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理念:课伊始,趣已生。复习导入,直奔主题,抓住主线,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 品读文本,感受“英雄”。

(一)画出语句,感受英雄。

1、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让你能感受到禹是英雄的语句。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交流画的句子。

(二)体会大智,感受英雄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自由读这一句,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学生质疑:①为什么改变父亲的做法?②为什么开凿龙门?龙门在哪?③为什么挖九条河?哪九条河?④为什么垒起堤坝?⑤为什么要引到东边的大海? (2)解决疑问。

①联系上文,解决禹为什么改变父亲的做法?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生读书、思考) ②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其余问题。 a、图片出示,理解龙门。 b、简笔画理解九条河。

c、了解禹的做法,解决其它问题。

2、感情朗读,体会艰巨。

禹治水是一项怎样的工程?指导感情朗读。

3、比较做法,体会大智。

(1)谁能用一个词概括禹是怎样治水的?

(2)鲧为了治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变堵为引,治水成功。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4、教师小结:禹就是这样一位聪明的英雄。在这么艰巨浩大的工程中显示出了他的大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理念: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一环节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疑问,并借助图片、简笔画解决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到工程的艰巨,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禹在治水中彰显出的大智慧。】

(二)体会大勇,感受英雄。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1)这么艰巨的工程,相信禹一定经历了不少艰辛,不少磨难。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2)自由读,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并指导感情朗读。

2、拓展课文,展开想象。

①这么大的工程,在漫长的十年中,禹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你们想一想:他可能还吃了哪些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吧。 ②学生交流,想象艰辛。

③为了治水,不知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啊,不知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此时你觉得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3、教师小结:禹治水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他都无所畏惧,多么勇敢呀!这就是大勇。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既能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又能提高表达能力。该环节依托文本,从大禹治水的艰辛与危险入手,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体会大禹无所畏惧的精神,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体会大爱,感受英雄。

1、比较句子

(1)(课件出示原句和对比句)你发现了什么? (2)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从这几个词体会到什么?

(3)学生体会“才”、“仅仅”、“就”、“却”,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2、故事链接

(1)禹治水十年,不计个人幸福、得失,抛家舍子,《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2)此时禹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3)此时此刻,你认为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3、教师小结:禹一心治水,为了老百姓早日安居乐业,他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的爱都献给了百姓,这就是大爱呀!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环节,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重点抓住“才、仅仅、就、却”等词语进行品词析句,链接《三过家门而不入》资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主人公此时怎么想,怎么说?入情入境地感受到禹的大爱。】

三、总结全文,感悟“英雄”。

1、教师小结:是的,禹为了百姓,一心治水,他无所畏惧,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爱,所有的一切,这种精神就是奉献。

第二篇:《大禹治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禹、华、洪”等14个生字,学会“华、洪、毁”等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3.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2.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许多有趣的故事,那你们知道神话故事吗? 学生交流自己听过的神话故事。

2.知识链接: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神话故事的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山海经》《楚辞》中保存有较多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夸父逐日等。

3.孩子们,相传远古时期,华夏大地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水灾。洪水冲毁了村庄,淹没了农田,人们四处逃散。在这样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危急时刻,有一个叫大禹的人勇敢承担起了为民治水的责任。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故事《大禹治水》。(板书: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你

1 / 7

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出示阅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故事?

2.课文中走出来一些生字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禹 华 洪 滥 壤 溢 罚 凿 疏 垒 堤 娶 仅 恢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3.识字小能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组字法、拆字法、对比法等。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4.识字指导:

“华”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uá”; “堤”读“dī”,不要读成了“提”音。

5.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教读词语,教师再次根据朗读情况给予强调指导;齐读;开火车读。

6.词语练习:

(1)学生运用生字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故事。注意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洪水肆虐,村民逃荒。 第二段(第

2、3自然段):鲧治水失败,禹继承父志。

2 / 7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禹改堵为疏,治水成功。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看谁读的故事更精彩。 朗读指导:

(1)相传远古时期,华夏大地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水灾。洪水冲毁了村庄,淹没了农田,人们四处逃散。

这段读时用沉重的语气,语速放缓。

(2)鲧见到洪水泛滥,十分着急。他知道天帝有一块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于是,他偷来息壤,去堵塞洪水。齐威王听了,饶有兴趣地说:“好,请说给我听听!”

“十分”重读,读出鲧的着急。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塞”,组词记忆,对比认读: 瓶塞(sāi) 边塞(sài) 堵塞(sè)

(3)禹为父亲受罚感到难过,下定决心治服洪水。他带着测量工具翻山越岭勘察地形,足迹遍布九州。淳于髡的话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第二句读出期待的语气。

“治服”“翻山越岭”在读时语气加重,读出禹的决心和坚持。 (4)一年又一年,禹四处奔波,一心治水。相传,为了治水,他三十岁才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婚后仅仅在家住了四天,就告别妻子,赶去治水。后来,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又”“仅仅”“就”等在读时声音加重,读出禹治水时间之久。 (5)大家十分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为了赞美他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十分”“尊称”“代代相传”重读,读出人们对大禹的感激和尊敬。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读书收获,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很久以前华夏大地发生大洪灾以后,大禹经过很多困难终于治服洪水的故事。

5.文中大禹是怎样治好洪水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探索。

四、学写生字

3 / 7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一样会学习呢?让我们来书写生字吧。这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用钢笔吗?

教师指导使用钢笔,重点指导拿笔姿势。做到:笔尖向下,离纸一寸。三指用力,掌心空虚。

1.出示生字。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 华 洪 毁 淹 逃 息 怒 死 受 服 越 察 考 顾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想一想哪些生字在书写时不太容易把握,板书笔顺。

(讲解评价标准:正确、规范、端正、整洁。)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毁”左半部分上面的“臼”的笔顺(撇、竖、短横、横折、短横、长横),下面最后一笔是提,右边上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怒”要注意字的结构,且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笔画的避让; “察”下面“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完全包住下面的“小”; “考”上面“土”的第二笔横画较长,撇画也要写得舒展,下面半部分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略窄。

4.学生田字格临习生字,教师下堂指导。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文中生字词,开火车朗读词语。

华夏 洪水 冲毁 逃散 休息 处死 受罚 治服 考察 照顾 泛滥 淹没 勃然大怒 翻山越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禹治水”的神话有些了解。请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讲讲这个故事,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课文赏析

(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鲧和禹治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分别是怎样治水的?

4 / 7

1.出示句子:

他知道天帝有一块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于是,他偷来息壤,去堵塞洪水。洪水被挡住了去路,却向四处漫溢。

(1)说说鲧是怎样治水的?

齐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濒临灭亡的危险。 (2)同桌讨论:鲧的办法为什么失败?

(3)鲧失败的结果怎样呢?教师引导学生填空理解词语勃然大怒的意思。 很快,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突然变了脸色,大发脾气( ),命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

2.出示句子:

他带着测量工具翻山越岭勘察地形,足迹遍布九州。经过考察,他决定改变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百姓凿了几座大山,疏通了几条大河,在湖的沿岸垒起堤坝,希望用这样的办法把洪水引向东边的大海。

(1)禹是怎样治水的?(生自由表达)

(2)鲧和禹做法有何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两人做法的不同,一个是堵,一个是疏,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想想疏导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板书:堵 疏)

(二)过渡语:治水的过程从来都是艰辛的,而大禹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父亲未完成的事的呢?

1.出示句子:

一年又一年,禹四处奔波,一心治水。相传,为了治水,他三十岁才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婚后仅仅在家住了四天,就告别妻子,赶去治水。后来,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1)内容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一年又一年、四处奔波”体会禹治水的无尽艰辛,从对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述以及“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中体会禹“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2)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

公而忘私、舍身奉献。 2.交流治水结果。

5 / 7

(1)出示句子:

禹和百姓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 (2)出示句子

大家十分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为了赞美他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词语运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此”的用法并写一段话。 预设:

大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好了洪水,老百姓们不会再受洪水的危害,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人们内心对于大禹感谢、尊敬的情感。

三、感悟提高,拓展延伸 1.同桌交流:

你想说说文中哪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评价他。 鲧:关心百姓,善良,有同情心。 禹:不怕辛苦,机智勇敢,无私奉献。 2.谈收获:学习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

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我明白了疏比堵更好解决困难。

我们应该学习大禹不辞辛苦、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有趣的神话故事? 预设:

南柯一梦 八仙过海 百鸟朝凤 点石成金 东兔西乌 精卫填海 天衣无缝 开天辟地 海市蜃楼

6 / 7

3.我来讲故事:向其他同学讲讲你喜欢的神话故事,看谁说的更精彩。

四、课文小结

这样一位为民着想、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禹,怎能不被华夏民族永远铭记呢?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人。

7 / 7

第三篇: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插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顺势板书课题,指名读 、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如果让你针对课题来提问,会有哪些问题?(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

2、 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解决提出的三个问题。

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

刚才同学们读书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这个小故事有了一定的解,相信再细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究竟哪些原因使大禹投入了治水中呢?课文中哪些段落写到了原因?

1、 生读第

一、二自然段,理清大禹治水的两个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自然的:洪水淹没村庄、冲毁房屋;二是来自父亲的:治水不利,临终嘱托。)

是啊!看到洪水带来的危害,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的信念,他是怎样治水的呢?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

2、 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

三、四自然段,划出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教师适时点拨,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a、“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过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大禹的聪明。)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拄着棍子走路。”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c 、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补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课件配画面: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的向前奔去。)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是的,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一起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同时音乐响起。)生读句子。

请同学们注意文中的红色的字,再读这一段,体会词语中包含的意思。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在你的心目中,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体会出大禹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3、读五自然段:理解“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1)洪水终于消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2)看到这种景象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最后一段……。

(3)谈谈你对“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阅读链接

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的爱戴的英雄,在漫漫历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很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第四篇: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 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难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相关生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能够自主梳理大禹制服洪水的艰难过程、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还记得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名人的故事吗?

(毛主席、朱德、陈毅、邓小平、怀素)

师:那今天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几千年前,来认识一位伟人——禹。(板书“禹”。)

2、介绍禹。

(如果有小朋友说“大禹”,注意指正,师:他的名字是“禹”,前面的“大”是对他的尊称,就像我么称呼老子和孔子一样,在后面加“子”。那么禹做了什么事让人们这么尊敬他呢?)

3、板书“大禹治水”。

4、齐读课题,并提问;读完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学习新知识。

1、自由读课文

(1)过渡。师:小朋友们的这些问题有很多答案其实就藏在课文当中,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和老师的要求去读一读课文。

(2)要求:先读两条线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并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标出自然段序号,专心读课文,长的句子多读两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师:完成的小朋友坐端正了,先来告诉老师,你们一共标了几个自然段啊?(四个)

(2)出示生词

师:在这几个自然段中藏着这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然我们一起来见见她们吧!

滔滔

洪水

淹没

房屋

无家可归

治理

仔细

走遍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挖通

劈开

引导

流入

一共

制服

感激

英雄

代代相传

(挨个出示每组词,指名带拼音读: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看到词能快速读准确;齐读:巩固词语)

(3)出示不加拼音的所有词。

指名读每个词语,打乱读,齐读。

(4)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把每个词语朋友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请四个小朋友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小朋友在听的时候不光要注意他们读得怎么样。

(指正每一自然段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再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要提示一定要读得比上一位小朋友更好,适当的时侯需要范读。

3、再读课文

师:现在四人小组里一人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读完之后,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概括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说一说段落大意,用简短的话。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下决心(治水),历经(千辛万苦),用了(13)年的时间,曾经(3)次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师:老师把小朋友们的回答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发现这篇故事讲了治水前的悲惨,治水过程怎么样,以及治水的结果。

(3)出示:(师:那哪些自然段写了治水前、治水过程和治水后呢?)

治水前 (1)

治水过程(

2、3)

治水后(4)

三、生字教学

1、出示“归、仔、细、代”

找一找相同点(左窄右宽)

2、提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横山”偏旁。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完整的讲述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剩余4个生字,能够自行为生字组词,熟悉文中四字词语。

3、知道大禹为我国古代人民做的奉献,感受大禹制服洪水所体现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4、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大禹为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感受治水过程中体现出的顽强意识和献身精神。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形成对英雄人物的敬畏心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读词语(开火车请人随机读)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对这些词语应该已经很熟悉了,那我来考考你,我们开起小火车,老师随机考你。

2、回忆课文整体内容,口头一起填一填。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 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首先他要下(引导学生说出)写了是大禹想的,然后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学习

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指导读出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感情。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PPT展示水流、地形的图) (PPT展示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 “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在查看水流和地形的过程中他又会遇到什么呢?(饿了,渴了,困了……) ④“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板书:挖通劈开) ⑤指导朗读。学生齐读。 ⑥随文识字。生字“入”教学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随文识字。生字“共”“父”生字教学。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

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代代相传,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 (5)随文识字,生字“代”教学。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一起来说一说,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吃苦耐劳、勇敢无畏、聪明智慧、大公无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还认识了四个生字,课后大家还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搜集一下大禹的故事,或者别的神话故事。

四、写习字册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来写一写。

第五篇:《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都江堰市玉堂小学

刘碧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 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 理解“倒塌、堵塞、临死、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劳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制服洪水的。

教学难点:从句子中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3. 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学习新词。

教学难点: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你知道图上的人物是谁吗?(大禹) 2. 简介大禹。

3. 今天咱们就去学习关于大禹的故事。揭示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 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指名逐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4)重点指导书写:野、塞。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布置:

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英雄。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付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劳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制服洪水的。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词句体会大禹不辞辛劳、大公无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大禹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吗?(板书:制服) 2. 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 创设情境,朗读入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课件展示洪水,看到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音乐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引导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凶猛。

[师生的评价充满激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三. 引入情境,境中悟情。(学习二——四自然段) 1. 请学生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 2. 了解禹是在什么情况下治水的?

3. 了解禹是怎样治水的,体现禹的聪明才智。(板书:开凿、挖通、垒起、引入)

[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禹的聪明才智。] 4.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了解,体会禹的大公无私。(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白”补讲这个故事,使学生顺利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5. 了解禹治水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感受禹治水的艰难。(板书:历尽千辛万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寻求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课文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大

禹在治水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想象中孩子们得到了真正的情感体验。这样,大禹为治水而历尽千辛万苦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四. 深入情境,情中悟理。(学习五自然段)

1.了解禹治水的结果,理解“欣欣向荣”。 2.句式练习,感悟禹的奉献精神。

[训练用关联词说话,使学生既了解事情的结果,也感悟到禹的奉献精神,从而体会到禹的伟大。] 五.总结全文,回归主题。

因为禹心系百姓,为民造福,大公无私,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所以大家要尊称他为“大禹”。因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才会家喻户晓。可见,奉献是我们人生价值和生命地位的所在。(板书:奉献)

[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在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子。] 板书设计:

开凿、挖通、垒起、引入

大禹治水————————————————制服

历尽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上一篇:电影介绍英文范文下一篇:德育评估报告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