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2023-04-09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中心学校

在多年的学习、实践、探索、尝试、总结、完善中,我总结出了自己的美术教学模式。

一、激趣乐画

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欣赏、感受生活中的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学画的兴趣。

在上课开始我常根据所学课型的特点,用2--3分钟的视频、动画、图片、故事、实物、范画等手段来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足铺垫。

二、探究画法

学生在激趣导入之后,已经有了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所以,这时我首先会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的方法来探讨本课的绘画方法,然后,我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再进行一步步的示范讲解,讲解时要注意精简适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的绘画方法,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实践创画

学生经过前两个步骤的引导、学习,已经掌握了本课绘画的技巧和方法,早已跃跃欲试,想要用自己从观察、学习中发现的方法去实践创作了。这时为学生布置创作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去完成自己的作业创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回辅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创作,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赏画评画

在课程结束前用1--5分钟来欣赏学生的作品,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展开不同形式的评价、使学生通过欣赏、互评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五、课外延伸

即根据课程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如绘画、剪纸、拓印等方式让学生领悟美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第二篇: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探究

美术作为一门极富艺术性的学科,是当前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比如,受教师观念和教师自身水平的影响,美术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课堂上缺乏因材施教,忽视师生课堂互动交流。虽然相关部门和大多数小学开始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但是仍将大量资金投入语数英等学科及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在农村学校,这些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三方通力合作,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美术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涵养以及审美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小學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发现生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最后,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三、新时期促进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

1.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完善的教学方式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定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分组学习的方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完善美术基础教育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是改善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小学来说。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学校对优秀美术教师人才的引进,并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同时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完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工具,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3.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立足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想解决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转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立足于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课堂师生互动交流,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立足教材,进行合理教学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和思维还不够成熟,随其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对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立足教材,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鉴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鉴赏课教学时就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选取学生这个年龄段易于接受与理解的内容进行鉴赏教学,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内容讲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拓展教学渠道,加强美术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美术经常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小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而这恰恰阻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需拓展教学渠道,进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如多带学生进行野外采风,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并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对策,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探究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像阵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美术课程改变了以往单纯强调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达到统一效果的课程设计,注重“体验与感受”“欣赏与评价”“综合与探索”。这些变化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以培养人创新精神与创造力,以及感受、体验没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术教育,也必须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努力点燃学生潜藏在内心对美的渴望,对美的创造之火。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课程改革的引导指向中,教师应如果顺应新的要求,对课堂的教学方式来一番改革的一点探究。

[关键词] 改革

教学方式创新

提高能力

情感体验

自主探究

随着信息的日益激增,21世纪被称为“知识爆炸”的经济世纪,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世纪。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合适教学内容的选择,无不渗透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面对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新世纪年轻的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教育者与研究者两方面的素质,通过对小学生加以系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设计,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首先自身要积极主动的去接触现代的新的教育观念,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美术教育观念。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从教材方面来谈,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宽了;从美术的性质上谈,美术学习不再是一中单纯的技巧技能训练,更注重的培养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 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感情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提倡“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将单一化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那么,美术教师到底如何在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领域里来一次大的改革呢?如何让自身无论在美术教学方面,还是在精神和人格上得到升华呢?

主要以下几点的相关阐述:

一、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让学生展示个性,找回自信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自由的想象创新,也可以束缚学生的想法,扼杀他们的自由和创造。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把完成任务当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把上课当作执行教师参照教科书备课后劳动成果。结果,上课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整个课堂便成为了“教案剧”的“舞台”,有着权威的老师就成了这场“戏剧”的主人。这样,忽视了做为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活动的多边多向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造潜能得意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的想象、标新立异的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验中,教育的开放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敢于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探究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子,善于成功。还要鼓励学生都能走下位置,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之下,自由的找伙伴,自由的组合为一组。往往这个时候是课堂最吵闹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这样的场面,学生的动作和声音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从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可以适应他们的情绪,参与其中,共同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决非是教师拿出一副让人恐惧的高高在上之相,而需要的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每个人不同个性的纪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才华和想法。

在第十一册美术《街市新貌》一课教学之前,我带着孩子们到新街走了走,逛了逛,收集一些材料。孩子们一个个翘首仰望新街上崭新的楼房,一个个情不自禁的“哇!哇!”兴奋地叫喊着。我发现,有几个细心的女孩子拿出了美术本子暗暗的画了起来;有的在窃窃私语,交谈着彼此的感受;还有一些大胆的男孩子对这些店铺装修设计做起了评论,还分析的头头是道。我呢,在一旁征求着孩子们的意见,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感叹“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呢!”

回到学校后,我把教师精心布置了一下,把小组拼成了错落有致的大画桌,在墙上贴了在城区里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时光,还有一张张建筑群的影象,又在黑板上用醒目的颜色写上了“店铺设计师大赛”的字样,附上了参赛的要求,例如“有创意”“形式多”“时尚大方”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当孩子们来到美术教室,看到以前整齐的几个小组,如今变成了样,看到墙上那些照片一下子兴奋的跳了起来。有的跑到了黑板前读了起来,有的笑眯眯地看着那些照片,课堂内一派欢腾的景象。虽然已是上课时间,但是我并没有阻止他们立刻安静下来,看着大家新奇,兴奋,快乐的样子,我这番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趁着大家这么高涨的热情,我请同学先自由选择位置坐下,宣布大赛的开始,孩子们睁着大眼,掩饰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我宣布,2012‘创意’杯店铺设计大赛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只听到不约而同的热烈的掌声,“这次大赛的主席就是我,大赛的要求我已经写在黑板上了!”大家看着一本正经的我,都偷偷的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们都是各地区选派来的最厉害的选手,都可以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出来,但是,我有个问题,主席我希望,设计出来的店铺不但是有创新的,在做法上也应该有创意!比如像我们常见的技法有什么啊?” “水彩!”“水粉!”“铅笔画!”大家都自告奋勇的喊了起来。顿时,孩子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好!各位设计师,我现在给大家分组,”我拿出了几个牌子放在大组中间,“手工组”“绘画组”“泥塑组”,大家按照需要对号入座,“主席,我没有布!”“主席,我没有泥巴!”有的孩子难为情的说,我乐呵呵的说:“主席我早想好了!不用担心!”我把材料分发到各组中,大家迫不及待地大显身手起来了。有的看看墙上的照片,有的灵机一动,眼珠一转,埋头苦干起来,有的闭上眼睛苦思冥想,有的竟来了个跨组帮助,还有的拉我这个“主席”做起了参谋,欢笑声溢满了整个课堂。最后,交上的作品件件让人满意,孩子们也捧回了“最佳创意奖”“最佳美工奖”“最佳品位奖”等等,让孩子一个个满载而归。

这个情境的创设,是通过教室学习环境的布置,别出新意运用原始材料,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目的已经被同化了;同时学生也被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了,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如地融如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形成一种创新的精神来学习美术的特征。

二、鼓励大胆质疑,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技能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一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联系、推理、归纳和判断,使学生的经验得以逐渐扩充和发展,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灵活多变。创新教育不是单单的把书本上可以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中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别出心裁,敢于与众不同。特别是在课堂中,能大胆的向老师提问,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与同学辩论。

有了疑问之后,教师可以先不直接帮助解决,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几个人成为一小组人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在讨论中让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让大家都获得比较清楚的概念以及准确的结论。教师可以来回巡逻看看有什么要帮助的,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不论结果如何,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让他们在自主的思考中得以发展成熟起来。最后再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的探究,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参与其中,让学生或派代表,或自告奋勇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齐心合力解决关键问题。最后再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进行操作实践,以证实自己的探究结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向“权威”----老师挑战,发表自己和教师不一样的见解,还要鼓励他们提出和课文不一样的看法,乐于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一些创设质疑的机会和条件。比如第一册美术《奔跑的动物》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这课,允许自由组合为一小组,组与组之间相互提出问题,经过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看到图中一些奔跑的动物时,学生就有一些问题,大胆的提了出来,“这些动物怎么跑的那么快?”“这些动物它们要跑到哪里去呢?要去干什么吗?”“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呢?”还有一些同学问我:“为什么动物跑的时候都要四只脚着地呢?有没有两只脚跑的动物呢?”“老师,我们要画这些奔跑的动物吗?他们跑的这么快,我们怎么把它画下来呢?”“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呢?”通过质疑和争论,孩子们知道了动物的家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生活了好多的动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对于一些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要敢于站出来去职责,孩子们还知道了,世上也是有两只脚跑的动物的,像袋鼠。

实践使我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要靠不断的内化过才能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重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三、 美术课程、领域的不同,及时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积极的评价方式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信心,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下一次的探究中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总有很高的地位和一定的威信,所以老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的。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方面的,个性化的。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研究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创造效果,注重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不应该总是以“好!”“你真行!”“你真棒!”来评价,对于潜能生,应该做出鼓励和激励的评价,比如“你比以前进步多了啊,相信你可以再进一步的!老师支持你!”对于优等生,教师的评价应该是肯定为主,激发他们潜在的一些未被发觉的能力。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把握住新的教育观念,并且让其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体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四篇: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摘 要:新课程推动下的素质教育将审美素质纳入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审美素质成为全面教育培养人才的硬性指 标,而目前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水平,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抓住思维关键点来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想转化,推动美术教育的革新。

关键词:小学教学; 美术; 课堂互动

互动是指基于教学目标,使得教学主体与教学文本、教学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于文本和环境之间。美术课程中的“互动”就是美术教师和学生同教学文本与环境文本间的相互影响。互动是存在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的,通过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互动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1.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心智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成熟,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将师生互动单纯当作游戏看待,而对于一些知识的探讨则兴趣缺失。同时,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小学生的配合度也有所欠缺,年龄稍小的往往只沉醉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年龄稍长的则更在意与同学的比较,因此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的互动学习中。

2.教师方面

尽管当前小学课堂一直在强调互动教学,但大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始终难以实现从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转变。因而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始终泾渭分明。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尽管课堂互动氛围十分融洽,但实际上那仅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本身并未积极融入,而仅仅是从旁监督。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学习必然存在考核,而以教师为主导的考核同样使师生距离进一步拉远,进而造成互动教学空有过程而难有结果。另外,在现行教材固定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外互动的课程安排上往往较少,这显然也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

3.家长方面

随着当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调查显示,这样一种重视仍具有片面性。一般来说,在小学美术的学习上,家长往往认为兴趣培养大于审美教育,因而在互动教学方面,家长给予学生的支持与鼓励也就相对较少。不仅如此,部分家长从主观上还认为互动教学是一种“游戏教学”,在同样的学时内,并未让学生收获与传统授课相同的知识,所以师生课后互动的环节便极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并且家长的个人理念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互动态度。

二、情境设置

近几年来,情境创设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革新实践之中,美术教学的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相关的延伸知识来创设出某种认知情感氛围和情境,以影响学生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参与的欲望。情境创设强调的是真实的场景,一般多以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在课堂之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分辨不同的乐器并指出其不同的特点和独有的特征,并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是对其趣境、谐境、奇景的构建,创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保证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的地位。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置身于新颖奇特的创设情境之中,以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思维能力,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借助互动教学模式来进一步构建,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互动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一方面,教师应当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应当进行真诚、平等的交流和探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及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只有成功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为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让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互动教学不仅体现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还体现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可以指导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展开学习,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得到多元化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尽情地分享各自的想法与智慧。加强学习时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使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并从他们的想法与见解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意识到平时没有发现的问题。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还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友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团队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着重鼓励平时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才能使课堂教学秩序平稳、和谐。如利用美术教材中的摸一摸、画一画,这一版块来进行合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美术教学模具,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合作,再进行绘画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美术教学模具的特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模具的观察和了解,创作出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合作模式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合作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五、师生评价间的互动

小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可。因为小学生的幼稚天真以及思维的抽象,学生所做的画往往都是充满了奇幻与梦想,学生都希望教师能够对自己的画进行一个很好的评价。应该说,教师如果能够经常去评价学生的作业,就能够使其在美术学习中总是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多进行鼓励表扬,尽量不要批评或者挖苦自己的学生。在处理学生的作业时,一定要真诚和善,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并且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地进行称赞表扬,使学生对自己的长处能够有所了解,进而有效地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评价时,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人文化,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婉转性,不要给学生压力,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一种相对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第五篇: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场乏力现象的思考与探究

作者单位: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

作者姓名:熊春明

撰写时间:2011年4月25日

作者手机:13650300346

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场乏力现象的思考与探究

【内容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精彩的导入,可是良好的开端却总是无法一直延续下去,容易在课堂中出出中场乏力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很容易看出,那就是冷场;另一种情况更具有隐蔽性,是在热闹的课堂教学当中出现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迷失,一堂课下来,学生甚至连本课应该掌握的基本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没有解决好。形成中场乏力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对教材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能力培养。通过思考与探究此类现象,期望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场乏力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有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受“淡化学科知识”思潮的影响,教师在新课导入、多媒体制作、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化了很多精力。大部分教师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的导入。可是在中场环节当中,容易出现中场乏力或偏离教学目标及重点的现象。这样就直接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致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良好的开端并没有很好地延续下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与深度开拓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课堂没有达到老师们预期的效果。这两年,我对形成这种中场乏力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究。

二、剖析及解决策略

一般来说,课堂中场乏力现象的存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很容易看出,中场时学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形成冷场;另一种情况在热闹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与难点不清晰,甚至目标不明确,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总是在主题外游离,一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美术素养却并没有提高多少,甚至于连本堂课应该掌握的基本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没有解决好。这种情况隐蔽性极大,如果不经过仔细推敲,上课老师自己以及听课人可能都感觉不出来。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一部分教师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在教学过

程中过分看重过程与形式,疏于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用了许多多媒体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对重点与难点的落实却不够清晰,以至于课堂上热闹一片,方向却不明;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践低效甚至是无效,造成课堂教学中场乏力。另外还有些老师贪大求全,想全面开花而不能,出现教学重点突不破,教学难点攻不下,造成课堂教学中场乏力的情况。当然,还有些老师课堂调控能力较差,对学生的课堂生成预设不够,也是导致教学当中中场乏力现象的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宜从以下方面入手。

1、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统领全局

⑴、学习领域定位清晰

有些美术教师在定位学习领域常常容易出错,常见的是明明设计为造型·表现的课,结果却变成设计·应用领域的课。问题在于常常进行牵强的创意、想象力的培养。比如说在美术教材第六册《汽车博览会》一课当中,如果说将此课题分解为两节课,第一堂课以造型·表现为重点,第二节课以设计·应用为重点,两堂课都会有精彩作品呈现。实际上很多教师将两个主题凑成一节课,结果造型·表现的作业因为没有得到重点与难点的讲授与突破,作业苍白无力,设计·应用的作业也成了无源之水。徒有一些天真而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而已。

⑵、教学目标把握准确

有效的教学目标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环节目标起到导向作用。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

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目标定得过空、过大,乃至游离于学科之外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材对教学目标要求不明确,对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要求不高,更多情况是教师将配发的《教学参考用书》中的教学设计照抄,自己认真去思考、去研究的还是不多。没有依据校情、师情、班情、生情去思考,常常是一份教学设计应付同一年级。比如美术教材第二册《海底世界多奇妙》这个课题,教学参考用书知识与技能要求:“初步运用相关的欣赏语汇说说海底世界的特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语句说给他们听,他们都不明白,还能说得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吗;退一步来讲,海底世界的特点其实我们有几个教师能说清。海洋学方面的专家可能也要认真找一找资料。在情感、态

度、价值观方面也是空、大:“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我将之修改为:我喜欢哪种或几种海洋生物,谈谈喜欢它的原因(形状、花纹、颜色、神奇、动作),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展到喜欢海底世界的情感。这样,一方面把握了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也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与生情,目标定位也就相对科学、合理。

2、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主次分明

在教学中,教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实现?教师应心中有数。如果教师主次不分,教学重点突破不了,教学难点攻不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⑴、课前说课——意在笔先

当然,这种说课形式与平常的说课比赛是有区别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每一堂课,针对课题想一想教材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流程。思索整体思路,说主要教学环节;阐述重、难点的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学思路将会比较清晰。本校对于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培养也是以平时简单说课为主要工作内容。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速提升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⑵、主次分明——意志坚定

无论在教学设计或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当众多的信息呈现在眼前时,取舍是一个意志的考验。记得自己在上《可爱的水墨昆虫》时,我上网选取了众多的昆虫图片,搜罗了不少名家水墨作品,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是上一堂昆虫科普知识课,也不是上一节名家水墨作品欣赏课,教学的重点还是要落在学生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况且本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积墨法”。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就将辛苦搜集的图片进行了痛苦的筛选。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针对昆虫与名家作品欣赏与感受夸夸夸其谈时,我就不得不发挥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将他们的视野与想象导向了以点、线、面组成的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这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同时将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积墨法”这一美术基本技能技法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与尝试。最后,学生运用粗细、干湿和浓淡对比的画法,运用“积墨法”的技法表现出来了一幅幅生动的水墨昆虫。

⑶、动态生成——呈现精彩

“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最容易呈现课堂高潮的时间也就是在重点、难点的处理过程当中。只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打开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触点,才会有高潮的时刻的到来与精彩的作品呈现。

比如说我们在设计学生的“玩一玩”的教学环节时,这个玩不是一个简单的玩一个过程、一个教学形式,而是拓展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如何玩,玩什么,玩出什么新意来就是我们教师要深层次思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不会仅有形式,而将有一个动态精彩生成。例如,美术教师在新授《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题时,通常我们都会设计一个“玩一玩”的过程。我设计的玩是围绕重点与难点来展开的玩,以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为重点欣赏对象,教材只选取了一幅《水乡》,但是我选取了觉得更能体现点、线、面的作品,例如《小鸟天堂》、《狮子林》、《紫藤》、《渔港》以及《水田》这些作品。这些作品与学生的亲合度非常高,学生觉得大师的作品也就这个样子,他们也能画出来。通过探索“破墨法”、“积墨法”基本技法,体会笔墨中的干湿、浓淡、粗细等变化;通过运用“二次作业法”及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四尺整张宣纸上,学生们真的玩出了大师般的优秀作品。

⑷、师生互动——深入浅出

课堂实施时,师生互动过程最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难点的肤浅突破是难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打开的是需要教师引导与深入。《汽车博览会》一课中,通常学生都会喜欢说他的汽车会上天、入地、水中游,环保节能,在绘画表现中也就是在简单地在汽车上加一对翅膀、加一个钻头,加一块太阳能板。如此表现,多年前就早已有学生表现过了。如果说我们的学生还是如此表现下去,创新、想象力的表现也只是停留在一个新的局限平台上。我觉得,本课的创新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造型、功能、色彩。这样可以同时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创新的需求。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表现都是出色的。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打开学生的思维除了用最新研发的汽车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正在开发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也可以进行探讨,重要的是探讨不是局限于一般功能的添加,而在于同其他方面的组合,如生活实际。并不一定都要画成太空飞船一样的汽车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美术教师展示学科专业魅力的大舞台。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课堂中场乏力的情况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6.

【3】车言宁.由当前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10

(2).

上一篇:新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年终工作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