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筑工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13年8月24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协办的“2013年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全国36所高等院校的53位高校院(校)长参加了论坛。

第一篇: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摘 要 对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对比我国传统工程教育模式,通过加强我国现代工程教育建设,培养具有高等工程素质的全方位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教育模式;工程素质

Revelation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to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SUN Shuai, ZHANG Shuang, ZHU Xianyong, SUN Aijun

Key word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 engineering quality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的不断壮大,社会对于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主要教育方式,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通过对德、美、日、俄四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分析,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2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分析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 德国的工程机教育发展得最早,作为世界各国的工程教育发展的基础,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采用两种模式并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多次分流,因材施教。德国的“双轨制”教学是该国工程教育的一大特色。由学校和企业同时来完成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时刻遵循着这一模式。

在德国,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通过学校对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结合学校的教学规律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在学校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在企业完成实践培训内容,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接触到的都是时下最先近的生产技术[1-2]。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 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更为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学生在学校不仅可以完成基础课程,学校还设立了丰富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力求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全方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建设工程资格认证体系方面,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可以说是各国工程认证体系的奠基者。20世纪末,专业的工程资格认证体系就在全美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展开,并且成立了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完善的认证体系、专业的技术鉴定机构,不仅提升了国家工程教育人才的质量,同时也确保了工程技术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承认和认可。在此基础上,美国带头与其他国家起草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协议,确保在国际上本国培养的工程人才在学位(学历)上受到签约国的充分肯定。目前美国工程教育界已分别与《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等六大协议签约[3-4]。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 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基本上沿袭了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同时又结合了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注重实践训练的同时,设有完善健全的职业培训和认证体系。日本发展了产学合作的企业本位模式,更为重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动。把高校引入了市场机制,致力于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体化模式。高校与企业建立起横向联合机制,通过和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实践培养。

同时,日本参照美国ABET的评估标准,成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评估机构,而且在日本的企业界也与美国类似,设有相对完善的职业培训系统和职业认证体系,在强化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仍然非常注重对专业领域全面知识的培养[5-6]。

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 俄罗斯的工程教育是通过下厂实习的形式来完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俄罗斯也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工程教育的需要。

顺应时代变化,俄罗斯在不断地对其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由培养精专人才向多规格人才转变;在课程模式上,从专业化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教学模式上,由教师主体向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而在毕业生走向上,也由国家指定向自主择业转变。同时,俄罗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一些地区开始建设地区性“实习中心”来开展普及型工程训练教育。在这类中心里,所使用的设备都是一些费用较高、涉及高新技术的先进技术装备,以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7]。

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分析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发展速度依然缓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当落后的工程教育软硬件设施面对不断加剧的教学需要,此时的工程教育便显得力不从心 [8-10]。

首先,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的一大难题。虽然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大多数教学经费都投入到研究性教学当中,作为基础型教学的工程教育则得到的投入少之又少,这就大大制约了工程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仍然采用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这就严重限制了学生去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再次,高等工程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严重,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分离,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基本都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很少有接触到实际工业生产的机会。所学到的知识会相对地脱离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更少有机会去参加开发性的项目研究和训练。

最后,师资不足也是制约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现阶段我国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多是是刚刚走出校园的高校毕业生。这些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的教师,对于先进生产实际、当代工业发展普遍缺乏认识。而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又大多在工业发展的第一线上发展,对于教师这一行业缺少兴趣。

4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启示

转变我国高等工程教学模式,由传统工程教育向现代工程教学转变 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但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作为自己的工程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于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时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就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当下的科学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工艺水平,教学内容老化、设备陈旧、无法与社会实际接轨成为传统金工实习致命的弱点。

当传统的工程教育直面现代工业发展的残忍挑战,传统工程教育向现代工程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转变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传统的工程教学中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转变思想作风”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产学研一体”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共同教育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同时也是构建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不可或缺。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基本上是在学校完成的,与企业联系不密切。

社会需要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通过各类人才来创造社会价值。同时,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联系企业,以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托,面向工程实际,完善工程教育内容。我国高校普遍注重科研型人才培养,往往忽略了人才的实践环节。只有双方密切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长期完善的培养合作关系,才能共同完成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先进的生产技术,就能在生产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更有利于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可以为日后的研发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重视师资力量的不断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相较于从事学科教育的教师,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工程技术能力。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意识到加强工程教育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性,各高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大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加强和完善师资力量的建设,并且组织教师参加技术培训和各类竞赛,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以打造一个既能熟练掌握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技术,又能进行教学管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我国教育界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在高校实际教学中实行得并不理想。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是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主动地去汲取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求知热情。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更大范围、更多层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创新、去创造。

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教学体系和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加快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建设,建立专门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能够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权威性、社会影响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发展中国特色工程认证体系。同时不断完善评估制度,以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高等工程教育为社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出符合现代工程要求的全方位人才正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其他工业大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来完善我国的工程教育。

参考文献

[1]雍浩,支希哲.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90-92.

[2]王建初,刘铭东.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9):59-63.

[3]魏克新,石娟.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6-57.

[4]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78-81.

[5]董晓梅.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14-17,28.

[6]缪宪文,左延红.国内外高校工程现状及发展途径[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6):45-48.

[7]樊泽恒,张辉,孔垂谦.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的比较及启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1):76-80.

[8]傅水根,李生录.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3.

[9]卢静,刘付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4):64-67.

[10]张文雪,刘俊霞,彭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潜在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6):60-64,79.

作者:孙帅 张双 朱先勇 孙爱军

第二篇: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3年8月24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协办的“2013年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全国36所高等院校的53位高校院(校)长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以工程教育为主题,以工程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通过特邀报告、自由交流等方式,对如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探索现实可行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交流。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余寿文,国家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志华应邀作报告。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在致辞中指出,电气学院是我国电气工程领域进行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在长期的发展中各学校与学院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专业优势。然而由于受到经费缺乏、师资薄弱、实训条件差等诸多困难的制约,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目前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处在关键时期,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开展了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学生创新计划、“2011计划”等相关项目,逐步开展了工程硕士与工程博士的培养工作。我国已在2013年6月顺利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准会员国,为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工程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各方的支持与配合,是一项长期、艰难、浩大的人才工程,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有责任推动和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努力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共同促进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向着积极方向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李若梅秘书长指出,近年来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强烈需求,使得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大学学科专业的报考热门。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师和团队更是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培养有人格、有理想、有自由理念、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大学不是社会的真空地带,但希望各位教育者们尽力维护大学这块学术和灵魂的净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行业有着广泛的联系,愿为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

创新实践教育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实践教育在工程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围绕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从实践与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实践教学的形式、工程背景与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的体系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实践与创新

创新的三要素“知识、思考与实践”中,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任何一位成功人士,无论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企业家,其基本素质应具备知道问题在哪,如何去解决并能成功地解决问题。要知道问题在哪需要具备知识,如何去解决要有思想,而要成功的解决则需要能力。创新人才通常应具备知识、思想、能力和境界(品德)4种基本素质,这4种素质都离不开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发展、验证;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又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品德在实践中养成,也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创新源于实践,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不能等同于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后者是教学的环节或是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育,强调主动思考,强调自求、自得、自我修养。实践教学理论下的教学,应使学生能“思”、能“习”、能“悟”。《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能深化,思能超越,思能创造。继承知识的目的是要应用和创造知识,要应用和创造知识就需要深化和超越,而深化和超越靠的是思考。在不同境界的跨越中,思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教学应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观,以能力为重。能力导向,或可称为“成果导向”的教学观,需要教育理念由“输入”转变为“输出”,教学重点由“知识”转变为“能力”,需要教师专业责任及教学能力的提升。这种导向下的培养方案与现行的大学培养方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成果导向的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要求,确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构筑知识结构、确定培养模式,进而配置课程,形成课程体系;而目前的大学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培养目标空泛化。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标准)、课程教学要求互不搭接。教师“教不明白”,学生“学不明白”。二是知识结构学科化。课程的配置以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构筑,追求的是学科的完整性,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脱离。素质类知识边缘化,知识结构不完整。三是能力培养片面化。偏重专业能力培养,甚至局限于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无培养与实践的载体。

要实现能力导向的课程观,需要转变目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1)要根据办学定位、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三方面科学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知识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培养要求认真规划教学环节,使目标、能力、环节相呼应,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环节上。(2)要正确处理通识与专业的关系,以“全人”教育理念规划通识课程体系,科学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合理确定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比例;要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以“基础扎实、学有专长”原则,综合专业特征、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等因素,合理确定比例;要正确处理主修与辅修的关系,重视学科交叉与复合,规定跨学科学分,制定辅修计划。(3)21世纪的人才要求具有不断更新自我、运用多种思维、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具备社会化、团队协作、深度学习和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等多项高阶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正确处理:①四个平台课的关系。重新规划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四个平台课程,合理确定其比例,明确四平台横向与纵向关系;②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压缩课内学时。推行大班上课,小班研讨;③显性与隐性,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的形式

实践有两种层次,一是非认知性实践,注重的是“熟能生巧”,另一种是“认知性实践”,注重“实践出真知”。由此也引发出实践教学的三种形式:一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注重“学中做”。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注重“做中学”。第三是融合于理论教学,注重“做中思”。这其中需注意区分几个概念,即实践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实践训练,工程背景不能简单化为工程场景,工程实践不能简单化为岗位实习。

工程教育的背景及现代工程师培养

工程教育的背景是一种文化框架或环境,在那里可以教授、实践和学习技术知识和其他能力。工程背景绝不能简单化为工程场所。现阶段教师的工程背景已经成为工程教育的软肋,大多数工科教授是各自学科研究和知识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在商业和工业环境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却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提高他们的工程知识和能力,以便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并作为当代工程师的榜样。

现代工程师应具有包括工程科学、系统集成、问题形成及解决、工程设计、产品实现、应用智能技术创新、处理复杂及不确定性、团队合作、语言与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创业和决策、知识整合、教育和指导等更为广泛的能力。工程是一条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一定要综合考虑三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三个方面的才能培养,要进行统筹规划。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但不是工程师的产房;大学是培养人的殿堂,但不是职前培训机构,故而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大学教育与岗位培养两阶段。岗位培养不可能压缩到大学教育,甚至是本科教育来完成,建立和完善岗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工程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工程教育是一个广泛意义,不能简单等同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继续教育也包含在工程教育的范畴之中;高等工程教育不能简单认为是工科大学教育,它还包含高等职业教育,工科大学教育,既包含本科教育,也包含着硕士和博士层面的教育。工程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技术驱动的21世纪社会可能作为“通识课程”;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急需但同样面临众多挑战;作为知识基础,在知识经济中支撑着创新创业以及价值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在培养工程师和工程研究中需要具备优质、严格以及多样化的特征,并能带来繁荣、安全以及社会福利。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急待完善:总体结构框架、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等,体系中各种教育的角色、目标、任务等急需明确;工程教育生态环境急待改善,高等工程教育应成长为一个独立学科。同时,工程教育的模式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科学模式”,解决确定的、线性的、静止封闭的问题,强调包括科学分析和数学分析的分析技能来解决结构清楚的问题;另一种是“工程模式”,解决非确定的、非线性的、动态开放的问题,加强更具广泛性的工程设计、系统集成和创新方面的技能。现在倡导的由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发起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产品、过程、系统生命周期的工程教育模式(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将工程职业实践环境作为工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握能力,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得到了产业界的普遍认可。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有助于解决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可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它第一次全面描述了现代工程师所需的知识、能力及态度的完整内容,即我们所希望获得的教学效果。

目前工程教育的知识体系存在着技术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导向”和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或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导向”两种模式。综合这两种模式来看,工程教育应是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构筑工程教育自身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工程实践为背景,注重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科学技术的结合。工程课程应脱离基于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其着力点应在整合、设计与创新上,采取能够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更加主动的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改革大环境下的工程教育认证

国际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实施,专业认证对工程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证实。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前副校长余寿文教授从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缘起出发,介绍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目前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对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缘起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环境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从历史上看分为两块,分别由教育部、建设部负责牵头主导,至今已趋于合一。1992年起,建设部启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工程管理6个工科专业的评估,开始探索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加入WTO后,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情况调研。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18个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组成的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工程师制度的改革框架,同时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改革协调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一是关于工程师制度整个分类和设计的小组,由中国工程院负责;二是关于工程教育认证和工程师的对外联系小组,由中国科协负责;三是关于工程教育认证小组,由教育部负责。2007年,协调小组成立了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代行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职责,开始了工程教育认证的体系建设和认证试点工作。同时建设类专业评估也在逐步纳入工程教育认证体系。2012年开始筹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由教育部主导,作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存在。目前全国有12000多个工科专业点,有资格参与认证(必须至少有3届毕业生)的专业点约有8000多个,这其中与“电”相关的专业点占将近三分之一,做好这一部分专业点的认证工作,无论是对于电力人才培养还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工作而言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决策部署,“十五”期间教育部实施了第一期“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是面对研究型大学,是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水平大学,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而“质量工程”,面向的是全国7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举措。2007年,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实施“质量工程”(二期),确定了6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工程类专业实施认证制度。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的新成果,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进行了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5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被引入我国,汕头大学率先开始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而后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几十所试点高校和许多非试点院校也相继开始实施这一教育改革,2009年已扩展到200多所院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普及和实践,也为高质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工程师计划”)。该计划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安排,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实施的高等教育重要改革项目,是一系列“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首个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目标是以该计划的实施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1984年以来,我国的一些高校先后开展了面向工学硕士的工程类型硕士生的招生培养试点工作,1997年发展成为专业学位的工程硕士,这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1997年工程硕士的招生人数不到几百人,到2012年全国有27万人攻读工程硕士,今后这一数字还将大幅增加。这一庞大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今天或是将来都将成为我们工业界第一线的骨干,其质量的高低在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快速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也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

专业认证的实质及目标

专业认证,即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指的是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主要对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质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设备、教学管理、各种教学文件及原始资料等方面的评估,指向一所学校的具体专业或专门学校。

专业认证的实质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估;其次,认证结论分为合格或不合格两种;第三,认证强调的是专业的基本要求而非专业评比或排名;第四,鼓励学校在满足基本要求基础上发展多样性。基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环境,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这是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定了工程界参与对教育质量的论证和评估;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做好专业认证 促进专业更好发展

国家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秘书王志华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业认证委员会工作情况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对高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

开展专业认证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参与竞争的需要,工程教育认证是推进我国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前提和组成部分。其次是企业人才的需要,工程教育认证是提高我国培养高质量工程师的重要手段。第三,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和工程师互认的重要基础。最后,也是院校自身发展及竞争需要,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证的结果,不单是对院校和该专业的学生具有意义,对于考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用人单位、公众等等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认证结果,考生和家长能够明晰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点符合认证标准;高校工科专业管理者和教师能够了解哪些学校的何种专业工程教育体系较为成熟,更有前途;用人单位也可以了解哪些专业点的毕业生做好了职业、执业准备;纳税人能够清楚他们的钱用在哪里更有益,公众则知晓哪些专业点对公共利益的维护更可信。

工科人才培养现状

美国麦肯锡公司一份基于83个跨国公司在全球录用的大学文凭求职者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所录用的工程师类人才中,来自中国、俄国的工程人才仅有10%,而印度为25%,马来西亚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与国际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学校、专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同类型学校办学目标趋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本科专业点2334个,办学质量良莠不齐,生源不同,办学方式却很雷同,缺乏特色。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双方缺少共识。实践教学问题突出,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不适应。教师队伍工程经历不足,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总结起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工程实践教育环节薄弱;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实训技能为主,而对责任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缺乏硬性要求,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实践过程管理和监督缺位,实践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与效果远未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文化,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实践能力;有工程背景的教师缺乏。

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其中通用标准包含学生、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规格、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7个要素。“学生”是中心,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支持条件”实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认证的价值核心是通过内/外部评价反馈来促进“持续改进”。各专业领域补充标准根据专业在7个要素中的特殊要求制订,不是单独的指标,而是各专业在通用标准中部分指标没有涵盖的内容补充或具体化。通用标准是每个专业都必须满足的,补充标准则各类都不一样。

2006年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成立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认证工作。认证工作组由电气工程教育界和工程界的13名专家组成。2013年3月经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批准成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与秘书处。认证委员会由主任郑南宁,副主任章兢、裴相精,委员15人组成。截至2012年,共认证26个专业点,占其2334个专业点的1.11%。2013年有9个专业点将参加认证。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议

专业认证是一个体系,涉及培养学生的4年全过程,涉及实践教学设计,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涉及教师队伍政策与建设,涉及质量反馈机制建设,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1)从基础做起,练好内功。认真学习、了解标准,对照标准完善和改进本专业办学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改进专业的工程教育,特别要改进培养目标定位、教师工程背景、企业参与、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等方面我国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参与专业认证做好充分准备。(2)要取得学校支持,将专业认证工作纳入到全校管理体系中。工程专业认证是学校与学院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仅由学院改进专业认证,难以做好。认证的准备工作越扎实,通过认证所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将更好地促进学校或学院的发展,也将对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会议记录和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确认)

作者:熊怡

第三篇:“新工程教育转型”与“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比较研究

摘要: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MIT实施了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卓越联盟高校开展了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EII)。其中,新工程教育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项目中心课程、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项目灵活性、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强调系的领导作用以及引领未来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重构中国工程教育的治理体系、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范式、实施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等。基于工程教育八要素视角,对新工程教育转型和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进行比较可知,MIT通过转型成为新的工程教育,是连续性的动作;我国高校需要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实现工程教育转型的成功,完成变轨超车。

关键词:新工程教育转型;卓越计划2.0;融合创新;工程教育范式;比较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给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带来了挑战与改革需求,各国都在抓紧部署工程教育改革。美、德、日、英等国纷纷提出振兴和发展本国工业的战略计划,如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MP)”“工业互联网”以及德国“工业4.0”。面对环境的巨变,我国也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发展计划以抢占技术和工业发展高地。

世界范围内,美国是工程教育的典范。由英国2018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HE)》[1]报道可知,全球工程教育排名前20的高校中有一半来自美国,如长期处于全球工程教育领导地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一直保持著创新的势头,并引领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科学范式”和“工程范式”。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2016年6月,MIT正式启动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简称“NEET”),拉开了其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的大幕,吹响了美国工程教育改革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号角[2]。

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即卓越计划一期。为研究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2013年卓越联盟9所高校共同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项目,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简称“EEII”)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3]、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4],认为工程教育范式要从当前的“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5]、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价值链[6]、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是面向工程过程[7],提出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8]及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9]等。到目前为止,研究团队共发表研究论文33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5篇。论文累计他引1 4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400余次。由此可见,EEII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与共鸣。

虽然NEET和EEII都是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但各有不同。文章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和主要任务的异同,从工程教育八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使我国工程教育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朝着世界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成为引领世界工程教育的领头羊。

一、NEET与EEII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比较

(一)特点

NEET和EEII都具有前瞻性,都是工程教育领域为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制定的改革方案。相比较而言,NEET更具个性化、针对性,且操作性和适用性更胜一筹;而EEII虽将宏观与微观、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但仍以宏观和普适性为主。NEET脱胎于MIT,是基于MIT自身教育改革实践而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我国则需要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创新方能完成工程教育的改革,实现

变轨超车。这属于跳跃性动作。

(二)主要任务

项目中心课程是NEET最直接、最核心的任务,也是在“NEET官网”里面被浓墨重彩书写的部分。这说明NFFT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强,且成效显著。

NEET非常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包括创造(Making)、发现(Discovering)、人际交往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个人能力和态度(Personal Skills and Attitudes)、创新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批判性与元认知思维(Critical and Meta-cognitive Thinking)、分析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实验思维(Experimental Thinking)以及人文情怀(Humanistic) [10]。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林工学院的米勒校长也认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必须超越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且要更加注重和加强合作思维模式、跨学科思维模式、创业思维模式、伦理思维模式和全球思维模式[11]共五种思维模式的学习。而NEET对思维方式的重视不仅体现在NEET六大任务中,还体现在他们对思维方式内涵的界定上。“华盛顿协议”与我国2017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了复杂问题解决思维、合作思维等思维方式。然而,无论是米勒校长提出的5种思维模式,还是“华盛顿协议”和我国2017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所强调的,都与NEET要求的11类思维方式不同。比较后发现,NEET更加注重创造、发现、系统、元认知、分析、计算和实验等思维方式。而我国更强调

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能力和人文情怀等思维方式的培养。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所提倡的内容存在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广范等问题。

无论是实施项目中心课程、提高教学多样性,还是增加项目灵活性,或培养学生11类思维方式等方面,NEET不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还注重实施过程,强调实施步骤。首先,推行新的改革,小范围试点。其次,为实现教育改革的预期目标,贯彻持续改进理念。为此,在改革过程中,教改方案制定者要不断收集改革试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评估效果,再对准目标逐步修正预定方案,以无限接近预期目标。“定义未来的工程教育”是NEET的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步骤的最后一步。尽管文字不多,但可以看出MIT的胸怀——做天下人未做之事并为此做出新的贡献。正如将打造工程教育国家实验室视为己任的欧林工学院,MIT尝试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致力于向全球推广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12]。在成功践行科学范式与工程范式后,MIT不仅是全球工程教育的变革先锋,更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领导者。据此,作为MIT新的一轮工程教育转型实践主体,NEET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工程教育改革。

NEET的首要任务是解决MIT本校的问题,目标具体,思路清晰。两相比较,EEII的任务则具复杂性。首先,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面向的学校不仅数量多、层次多,而且情况也更复杂,如部分学校还处于工程教育的“科学范式”阶段,还没有完全“回归工程”;再如我国2 000余所高校统一工程教育改革路径存在统筹障碍与实践难度,因此,EEII的任务复杂性远超NEET,其内涵也更为丰富,直面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

二、基于工程教育八要素的NEET与EEII比较

(一)教育理论

1.关于工程教育范式

新机器与系统(New Machines and Systems)的出现意改变了学习与研究对象,为此,高校需要更新课程和教学方式。从内涵看,NEET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教学体系上,属于教学体系的改革,但MIT并没有进行颠覆式的改变。此外,NEET解决的是工程教育的内部问题,而MIT工程教育的外部问题即工程教育和工业界的衔接良好,可以适应新机器出现所带来的变化,无需对其工程教育进行颠覆式改变,因此,NEET没有提出新的工程教育范式。

我国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要求高校工程教育要解决内部问题,即改革教学体系。此外,由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衔接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故高校工程教育的外部问题也需要解决,而内外部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工程教育范式。笔者此前也论述了工程教育范式须从当前的“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5]。

2.关于目的与目标

NEET的目的和目标是在学校层面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上思考工程教育改革路径。尽管NEET目前涉及的范围只在MIT,但由于其在世界工程教育界显赫的地位,如果改革成功势必引发并推动全球工程教育的改革潮流。此为本研究选择NEET作为分析对比样本的原因之一。

我国虽是全球工程教育大国,但不是强国。为提升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早日把我国建成世界工程教育强国,积极探索和实施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是必经之路。针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况,我国高校既需要制定宏观的政策制度,也需要微观的人才培养具体措施。与NEET相对具体、清晰的目的和目标不一样,EEII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改革思路进行规划,内涵更加丰富。

(二)教育者

“突出教师的价值”是NEET的两大基本原则之一,强调了教师在NEET中的作用与地位。这既说明了MIT对教师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MIT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与要求。教师是教改的执行者,MIT突出了教师在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值得我国高校借鉴与效仿。

我国工科教师队伍呈现体量大、分布散的特点,其中青年教师占整体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比例已超过50%,数十万工科教师分布在全国2 000余所高校里,因此,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需要加强和改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设岗聘任、职称评聘、晋级考核等人事制度改革,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受教育者

学生是大学的基本核心要素,让学生学有所获是全社会的共识和需求,也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这方面看,NEET与EEII的认识和出发点具有一致性,二者皆希望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学生职业适应力。NEET先遴选数十名学生进行试点,再扩大范围。站在促进我国工科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提升角度,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NEET的做法,尝试遴选若干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试点,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再逐步扩大范围。

(四)教育内容

1.关于专业设置与管理

专业是办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虽然,MIT并没有在NEET中明确提及专业设置与管理相关事宜,但是,MIT已有的教育改革经验,确保了其在专业设置上的自由度与灵活度。

反观我国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设置需要层层审核把关。虽然“放管服”政策的实施对高校要开办目录内专业提供了不少便利,但目录外专业仍然要经过层层论证和审核。为此,EEII给出了一个解决策略,宏观上进一步加大专业设置、管理政策方面的改革,微观上提出按照工业界主题设置专业。

2.关于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实施载体。由于NEET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具体,其课程体系也很具体,即实施项目中心课程,并逐级递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除了强化和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要解決20世纪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基于此,EEII提出要构建“三层次五模块”的知识体系[4],而且还认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是基于工程过程的[7],即构思、设计、实施、运营、回收和再利用(CDIOR)的过程。

(五)教育方法与手段

1.关于教学方法

NEET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实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综合性的教学策略。MIT认为新的工程教育转型应该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构建他们的教育,掌握学生的最佳学习方法以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自主学习中。同时,NEET应借鉴可行性高、效果好的研究成果,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鉴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EEII认为我国高校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成果导向[13]、科教融合[14]、混合式[15]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实施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做中学”。

2.关于教育信息技术

MIT重视数字化学习在NEET中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是每一个项目都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要求,也被融入到NEET的其他实践过程中,如强调专业实践中数字化学习的创新性使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借鉴NEET的举措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合理地进行数字化学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高校多、分布广、生师比大,需要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教育模式与途径

1.关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是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NEET总结了11类思维方式,并认为这是MIT要教会学生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EEII在分析了工业价值链的5个方面后提出我国要实施基于全科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模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本位模式、跨界模式、过程模式和工商融合模式等五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6]。

2.关于教育途径

NEET强调跨界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也很重视工程实践。EEII强调要加强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但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途径需求度高,也更复杂,因此

,EEII强调要多层次、多途径地实施工程教育。

(七)教育环境

MIT本就具有创新基因。在NEET颁布之前,MIT已完成了关于学校未来教育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形成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文化氛围。然而,NEET除了明确要求校内相关学院紧密配合、做好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外,却没有明确对学校外部环境作要求,也没有明确关于

软环境和硬环境的要求。

我国高校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没有就改革路径达成共识,有的学校甚至还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其次,学校外部改革环境差,如部分管理规定、重视工程教育的社会文化、场地和设施等也都还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EEII提出我国高校内部要统一认识、齐抓共管;校外要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全社会重视工程教育的氛围。最后,对专业设置、经费使用、队伍建设等管理制度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形成制度、培育文化和扩张场地、改善设施等软硬件环境。

(八)利益相关者

工程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行业联盟和科研教育机构。NEET进程中,MIT并没有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转型中的角色。面临我国高校近2万个工科专业点的现实情况,EEII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全局,让改革顺利进行,持续地在全国实施、推广,而此角色非教育部莫属。此外,鉴于推进和实施新的改革耗时较长,发改委、人社部、财政部、工信部、工程院、科技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都要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最后,相关的行业联盟、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形成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改革环境,建立“政府、企业、行业联盟、科研教育机构”四位一体的新型的工程教育治理体系[4],以期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强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NEET和EEII都是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为出发点,对未来工程教育如何行动、如何培养学生提出思考。但由于国情不同,面向的对象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存在差异,NEET和EEII既有相同之处也与不同之处。NEET立足高校教育改革,引领世界乃至未来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更多地展示了MIT教育改革的连续性,而我国高校需要通过融合、创新实现变轨超车以形成新的工程教育,支撑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因此,鉴于MIT的教育变革轨迹,我国工程教育变革路径具备跳跃性。最后,“卓越计划2.0”的适时出台,不仅强调了融合创新这一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更是吹响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入世界第一阵前列的号角。

参考文献:

[1]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ies Ranking.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by subject: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world-university-rankings/ 2018/subject-ranking/engineering-and-IT#!/page/0/length/25/sort_by/rank/sort_order/asc/cols/stats.

[2] Graham R. The global state of the ar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Massachusetts, USA2018, 2016.

[3]李志義,朱泓,刘志军,等. 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4]朱正伟,李茂国.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8(3):44-50.

[5]李茂国, 朱正伟. 工程教育范式: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6):30-36.

[6]李茂国,朱正伟. 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6(12):36-40,45.

[7]李茂国,朱正伟. 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5,14.

[8]孟凡芹,朱泓,吴旭东,李志义. 面向“新工业革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策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5-20.

[9]朱正伟, 李茂国.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1):46-53.

[10]NEET Ways of Thinking[EB/OL]. http://neet.mit.edu/wp-content/uploads/2017/07/NEET-Ways-of-Thinking-Nov-21-2016.pdf.

[11]于海琴, 陶正, 王連江,等. 欧林:打造工程教育的“实验室”(上)——访欧林工学院校长理查德·米勒[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3):45-32.

[12]Bailey Chelsea. The Minerva Project: An OLIN-Like Experience[EB/OL]. http://www.olin.edu/blog/career-and-graduate-stories/post/the-minerva-project-olin-experience/.

[13] 王金旭, 朱正伟, 李茂国. 成果导向:从认证理念到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6):77-82.

[14]李茂国, 周红坊, 朱正伟. 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现状与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4):58-62.

[15]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意义与实施要求[J].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7-12.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ZHOU Hongfanga, DAI Siyuanb, ZHU Zhengweic, ZHANG Zhongd

(a.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c.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d. College of Network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To cope with th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MIT initiates the four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MIT4.0), which can also be called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NEET); the Alliance of Excellent Colleges propos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EEII). Contents of NEET include project centric curricular, diversified teaching, flexibility, ways of thinking, building on the departments’ strengths and defining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the future. EEII has several par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facing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constructing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shift of paradig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from returning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industrial value chain, building a new knowledge system and a curriculum system facing engineer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quality standard system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ight el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NEET and EEII. This study finds that MIT realizes its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by transformative behavior, a connective one.

Chniese universities need to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full integration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o realize “corner overtaking”.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Pla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2.0; integration innov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aradigm; comparison

(责任编辑梁远华)

作者:周红坊 戴思源 朱正伟 张忠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