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现状的探讨

2022-09-11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在城市建设的需求中产生的。首先,从硬的环境上分析。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和经济日渐成熟的年代。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中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中大量的休闲公共环境需要美化。由此兴起的城市美化工程催生了公共艺术的成熟。另外,从软的环境看,目前的社会建设形势对于公共艺术的发展非常有利。大众开始对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一、当今社会,人们逐渐开始从看重室内装饰转向关注公共环境艺术的品质

艺术也因此从艺术学院、沙龙博物馆走向社会和公众,公共它的形式和功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不再只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实体,艺术而是从架上形式、画廊和美术馆里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而开始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进行深度融合,用艺术来进行环境建设。由此产生的公共艺术作为美化城市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采用,逐渐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构件与构成部分。

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一股公共艺术的热潮正在城市中掀起。整个社会对公共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公众开始主动的关注公共艺术。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心公共艺术,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公共艺术的意愿越来越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

城市建设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形态演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城市建设中各种动向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公共艺术也是在借鉴与摸索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其观念和形态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内涵以及手段等,均处于多元和动态发展之中。二十余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在形式上从壁画、城市雕塑人手,从初期的建筑壁画、城市雕塑发展到与建筑、环境设计、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相配合,通过多样化的探索,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得到更新和拓展。为城市环境的美化、成为城市文化的不可分割的元素。城市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城市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公共艺术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扩大和延伸,它与城市之间这种特殊关系并不局限于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只是“毛”与“皮”的简单依存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于公共艺术对于当代城市问题的介入和解决城市问题所做的贡献。归纳起来,公共艺术它已不但超越了传统艺术形式的范畴,而且与其相关联的事物已经延伸到而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民俗传统等方方面面。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不仅向那些看到这些公共作品的公众传递出某种信息,其所传达的信息的紧密性和真实性具有着极大地影响力,它的巨大影响力也促使这一部分公众意欲将其付诸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在当代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下的造福公民、满足于公民精神需要、并有益于公民社会自我教育、提高素质文化从而达到美育公民的艺术。与此同时,伴随城市建设兴起的同时,作为彰显城市文化的载体,公共艺术也就像一面反光镜,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映射出来反映了在公共艺术中。透过它也可映射出城市建设、社会文化的某些局限。我们可以看到伴随城市改造的不断深化,各个城市之间的环境和文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这种同质化的现象也渗透到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当中,出现了艺术作品立意浅薄、形式雷同、贪大求快、语言单一等等现象,导致公共艺术的艺术品质大大降低。

三、公共艺术愈来愈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街道、社区等公共环境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更加贴近艺术。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深化,公众所面临的窘境是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多样化向单一化过渡的社会,各个城市之间的环境和文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与此同时,我们所失去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古老建筑,它们被毫无个性特征的城市建筑所取代。这种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日趋同质化的现象也影响了公共艺术形式,许多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随之呈现出了同质化的倾向。由于近年来公共艺术领域里的照抄、模仿之风日盛的风气日益蔓延,使得大量简单抽象的造型和仿欧式的雕塑作品充斥于公共环境之中,如果这样的公共艺术看似某种形式的宣传广告,或者说像广告那样迫使观者去接受它,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可能被大众当作广告来对待—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千篇一律的“动物风”、“少女风”、“母子风”、“历史人物风”等随处可见。

另外,人们曾一窝蜂地涌入公共艺术设计,然而许多设计者根本不考虑特定环境的文化特征和品格、文化,不求深刻的思想内涵,缺乏以人为本的深度思考等等。体现历史则以写实性的风情雕塑或文物复制来表示,或者肤浅地对待公共艺术设计,随意设计一个抽象的或现代科技的符号做成雕塑或壁画,就称谓为公共壁画艺术或公共雕塑艺术。实际上这种问题暴露出当代公共艺术过于追求表现的直白,忽视了艺术对于“精神”的永恒追求。使作品背离了生活,显得矫揉造作、意味全无。艺术光环渐退得城市艺术—公共艺术是反映时代生活的载体,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工具,因此公共艺术所表现的是历史美学与时代美感的融合。作品仅仅着眼于视觉,,一律以现代抽象的元素或仿古的变体来塑造城市公共艺术,都是不尽可取的。这类雷同、肤浅、远离艺术的现象,忽视了公共艺术的原创精神和社会意义严重地损害了公共艺术的内蕴和固有品格,实在可以说是城市的公共视觉遗憾。

总之,公共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应该宁缺毋滥,它是“石头的史诗”,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能高度概括当地的精神文化。风俗、传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艺术存在,由于其伫立在公共环境内,“美术”被放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公众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我们都应该注重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增添城市的细节魅力,提升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品格与文化层次,营造现代都市良好的环境氛围。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逐渐开始从看重室内装饰转向关注公共环境艺术的品质。艺术也因此从艺术学院、沙龙博物馆走向社会和公众,公共它的形式和功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不再只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实体,艺术而是从架上形式、画廊和美术馆里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而开始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进行深度融合,用艺术来进行环境建设。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公共艺术的广义生态学管窥[J].文艺研究.2009(09)

[2] 乌德伦·克利斯提·赛特,王然.公共艺术、地理及特性[J].美术.2007(07)

上一篇:水上别墅设计初探下一篇:紧跟高考方向,提高地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