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团结的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民族团结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秉承优良的学术传统,依托地缘优势,在专业定位、制度构建、平台搭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持续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

第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论文

民族团结进步的地方实践

摘 要:本文以吐鲁番市 M 社区为例,探讨了该社区从加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大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从效果上看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其中的益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而要“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首先就要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并强调:“民族工作的立足点在于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可能谈民族的真正平等。”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表现在民族关系上也是如此。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问题。民族关系总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物质经济是根本性的,它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当前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实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始终要坚持把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一、社区基本情况

M 社区位于高昌区城乡结合部,距离市中心3公里、镇政府1公里, 辖区面积2.44平方公里,是 P 镇最大的村(社区),拥有耕地面积3666亩, 以种葡萄为主,主要以出售鲜食葡萄为主要经济来源。M 社区有4个村民小组,全社区共有1055户,总人口4892人,其中汉族7人、维吾尔族4787人、回族98人。曾经的M 社区农民收入并不高,经济不发达,民族团结氛围不浓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当地政府与访惠聚工作组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M 社区主动作为,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整合城郊村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坚持以民族团结活动为重要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与访惠聚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带领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努力,使这个过去资源相对较丰富,经济收入相对落后,经济水平与资源优势不成正比的的村落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

二、具体措施

近年来,该社区立足发展做好民族工作,把握住了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把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争取人心上,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障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该社区按照“两个共同”的要求,始终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亲民生、拉经济、促团结”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只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M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举辦民族团结、形势政策、惠民政策等专题讲座,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维吾尔谚语中提到“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表明了思想统一,方能行动一致。只有把宣传教育往深里做、往实里抓,广泛开展各种面向大众、富有实效的宣传教育,切实打通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将热爱祖国的大道理,细化为爱家乡、爱生活的小道理,将维护民族团结的大道理,细化为爱亲人、爱邻居、爱同事、爱同学的小道理,把融情、融心、融志作为宣传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润物无声之中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使促进民族团结成为每个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和社会风尚,展示了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的生动景象。

(二)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M 社区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一系列措施转变居民思想观念,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整合社区党员电教、广播、文化、科普、体育等公共设施资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把“五个一”、法治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活动的成功经验固定下来,常态化开展,不断丰富提高。帮助解决了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如 M 社区所在的乡镇非常重视人才发展,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捐资助学”基金会,每年为辖区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内高班、内初班的学生及特困人员捐资助学,极大的鼓舞适龄青少年就学读书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关心下一代专项资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三)加大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收入。M社区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严格按照“三分之一转移就业脱贫、三分之一就地生产脱贫、三分之一社会帮扶脱贫”的办法,建立扶贫机制,以更高要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每名领导干部联系的1-2名贫困户的要求,全面开展村企、干群结对帮扶。按照“一户一工人”的要求,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完善“零就业家庭”、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劳务经济人才队伍和劳务品牌培育工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当地群众借助村委会、工作组的帮助,紧抓机遇,乘东风而进,迅速成长起一批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各项扶持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大显身手,使产品走向全疆,也成为拉动 M 社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发展了乡镇经济,也带动了本地居民就地就业问题, 实现了 M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实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依托各项活动载体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使民族地区和全国一道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民族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M 社区严格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面调动社区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梳理社会矛盾、化解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社区各支力量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努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解决矛盾,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当地,夯实基层维稳基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入户走访宣讲、扫黑除恶等工作措施,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群众化、法治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在镇建立文教卫生、应急救助、综治协管、乡村建设等专业服务队。在社区建立社会事业、治保调解等专业服务组,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为本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三、思考与展望

M 社区依托地缘优势,紧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放松,在推动各民族交流交融交往的基础上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将发展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落实到维护稳定上,在经济发展、人员往来中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情感交融;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有效治理中,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在改善民生、精准扶贫中增强了各民族发展的竞争意识与内生动力。依托丰富的文化活动等载体,使经济红利的共享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同时和谐的民族关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又转化成为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丰厚资本。最终实现了多民族社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全面发展。

今天的 M 社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区的各族群众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民族关系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各族居民人人谋团结、人人谋发展,共享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丰硕果实。社区经济快速发展与有效治理的思路与举措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參考文献:

[1] 缪慈潮.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遵循[N]. 学习时报,2020-03-23(004).

[2] 廉武辉. 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以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例[J]. 大陆桥视野,2009(07):78-80.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J].中国民族,2019(11):9.

作者简介:

倪雪(1987-)性别:女,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倪雪

第二篇:立维护民族团结之德,树促进民族团结之才

摘 要: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秉承优良的学术传统,依托地缘优势,在专业定位、制度构建、平台搭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持续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自我优化,直面错综复杂的局面,构建新时代的民族学专业体系。

关键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一流本科

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浪潮中,尽管不同的学科面临的使命与挑战有别,但是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基本共识。而如何在科學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做到平衡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是当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与大学的持续性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提倡“以本为本”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学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积累了相应的办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甚少对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反思。为更好实现专业发展,推动民族学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本文拟以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开展的专业建设为中心,向同行介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将民族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期形成一定的讨论,共同推动中国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

一、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民族学这一学科门类与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传入中国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则要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这一学科发展历程中,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高校推进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学府。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李有义、胡庆钧、田汝康等多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著名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云南大学社会调查工作站工作。这一时期,上述各位学者在抗战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怀着一颗学术救国之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南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产出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等多部优秀作品,既彰显了学者的家国情怀,又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魁阁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魁阁时代的学者已经分散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留下的学术遗产与学科精神,得到了后人的传承。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学的优秀民族学者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调查工作中,为国家开展相应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建设新浪潮的到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恢复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云南大学民族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云南大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历程亦充满了坎坷。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大学人类学本科专业曾经于2006年停招3年。至2009年,在民族研究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恢复了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招生,迄今已有10年。近10年来,为了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笔者以民族研究院院长身份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田野调查实习基地的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逐渐推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走上正轨。

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教育部“以本为本”的战略部署,深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认为,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提升专业建设的思想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族学本科专业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四个回归”,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需要的一流人才。

以此专业定位为指导,在尊重全国高校教育改革浪潮大势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一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重视将民族学的学科使命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学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关键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三是依托我院建于少数民族农村的14个田野调查基地、影像人类学实验室、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民族学数据库及人类学博物馆,强化田野调查实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文化创意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精准化、差异化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专长,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野调查、民族志电影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四是基于综合大学办民族学的优势,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民族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为支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

应该说,上述的学科定位既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层面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核心办学方向。5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建设定位,构成具体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确保民族学人才培养不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更不重蹈一些办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在明确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上述的思路纳入培养方案与具体教学科研实践的内容中,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教学理念与专业定位的落地。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顺应这一基本办学思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的同事,历来都注重将专业建设纳入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中,在推进专业素养习得的同时,亦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思政。其中,最具成效的一个方面,是争取国家资源,建立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性平台。2018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首批國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系全国唯一一个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教材基地”),亦为全国十一个教材基地之一。以此教材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民族学专业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和教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民族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与此同时,将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以此基地为平台,建立起适合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要体现国家在民族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原理,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养成与专业素养培训的教材,积极发挥教材基地的思想指引作用与教学资源聚合作用。

(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课程专业思政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养,而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学生的潜能获得激发,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竞争力。故此,自2009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一直在原有办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民族学本科教学的新模式,力图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一课累积选课人数已经突破60 000人,服务了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全国300余所高校,在实现了民族学学科知识的跨专业传播、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的同时,也推动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为更好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小班制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小语种选修课,提供学生学习非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语言机会,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

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近年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举办“医学人文工作坊”“人类学理论前沿工作坊”“情感人类学工作坊”“西南边疆影像工作坊”等多个主题工作坊,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参与工作坊而扩大学习视野,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新的基础。

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自2009年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赋予导师全程指导思想品德、学习规划、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升学或就业等职责,切实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服务育人。在“导思想”“导学习”“导生活”的影响下,本科导师透过具体的学习指导与学业引导,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核心能力。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力图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建设一种具有“新文科”范式的新民族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优秀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影像工作坊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促使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此外,目前民族学信息数据库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经初步开展了调查信息数据的导入与研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具有高度叠合能力的数据获取平台,为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与研究工具。

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由以上3方面的综合推进,部分学生已经借助学院搭建的专业学习平台,掌握了影像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图绘制与统计分析方法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学专业学生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开辟出了新的可行路径。

三、以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职业素养高低是决定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民族学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并通过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样、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教师行为准则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托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我们逐渐建立起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第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课程课程组。每门核心课程都建立起由3名左右教师组成的课程组,集体备课,开展教研。通过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组合,实现教学实践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度交流,通过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教学研讨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我们按课程内容分期分批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学工作坊和青年人类学论坛、青年人类学沙龙,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坊主讲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精进与具体教学技能的提升。

第三,大力推行人才走出去战略,鼓励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近几年,学院共派出1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鲁汶大学、清迈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支持部分在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此外,近年来还持续推进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技能,在课堂设计、课堂呈现与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良性竞争,并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比赛的积极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核心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专业任课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逐渐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多样的年轻师资队伍。

四、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根據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拥有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首先,注重发挥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的作用,全面深入推动教材育人。近年来,民族学本科教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加入由王文光和何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两门国家马工程教材建设团队,持续提升了教材编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陆续组织开展民族学系列教材建设。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专任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多个教材编写组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专业核心教材,并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

其次,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的引导与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方案,不断增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所占权重,将教学业绩考核放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位置。凡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不达标者,职称晋升一票否决,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津贴分配扣减50%以上。该方案有效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从主要投入于科研上转向科研与教学兼顾,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上。

再次,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每门课程开课前一学期,开课教师向学院提交经过课程组讨论通过和系主任审核的教学方案,向院教学委员会“说课”;通过后,主讲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和讲义,并向院教学委员会“试讲”;试讲通过后纳入开课计划。二是过程督导。院教学督导团对专业课随堂检查,督导结果反馈给系主任和课程组。三是课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各门课程总结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奖励、整改、暂停等处理。

此外,我们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力图重新反思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取向,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以高质量研究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围绕高品质教材建设,在推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前述几种举措与监督机制并行,确保民族学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持续精进。

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侧重“以研促教”的具体落实,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创造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五、民族学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

近10年来,我国逐渐走向改革深水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直面新常态下复杂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在就业路径、社会认知度和学科认可度等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作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实施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性环节方面必须首先考虑民族学基本理论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应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与民族学相对应的行业尚未形成,导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困惑,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基本工作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民族学是一个体量甚小的学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需求单位对民族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对民族学专业人才有较好认可。

除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外,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学的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与话语建构必须能适用于解释民族问题的诸多面向,方能赋予专业教学更多自信。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形成基本的学科理念,习得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因此,基于民族学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力图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

其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2014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内容,增删一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理论和经验案例,利用本校民族学牵头与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7所高校建立的“中国边疆民族调查研究联盟”,组织学生共同到不同省区调查,以增进学生对多民族国家国情更完整的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加强实践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民族影像库的基础平台作用,并有意识的通过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等多门本硕连接课程,促进理论教学向实践的转化,鼓励学生依托学科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民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农村的田野调查基地之实践功能,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并通过编写出版《田野调查手册》等教材,进一步规范田野调查与提高实训效果。

其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云南大学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校际合作育人,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工作坊,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升学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建立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类型企业的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其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依托大量优质的合作基础,我们将持续推进与泰国清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教学合作,通過合作举办主题鲜明的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写作工作坊,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区域性多语言能力,为学生更好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通过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以中泰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泰民族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通过带领本科生前往泰国清迈进行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并在专业英文学术写作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升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了国际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及英文田野调查的写作规范,并最终在泰国集结出版学生调查报告集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2],这是国际合作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议事,不断识别、反思、完善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重要问题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师大会讨论,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性创新机制,保障培养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

六、结语

从民族学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看,我们虽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及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相比,民族学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与专业自信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与国内顶尖民族院校民族学培养在理论前沿培养与理论素养训练等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一样坚信,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随着不同人类学文明类型的交往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民族学专业将积极拥抱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从科研实践与教学传承中,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互鉴理念,进一步夯实民族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主动引领推进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的重构,重建民族学的学科、专业自信。

最后,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民族学专业既肩负着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亦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制定的思想来源之一。民族学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同时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整体视角看待国家、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学科理念,是我们坚守学科本位的根本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愿同国内兄弟院校同仁一道,共同推进民族学专业建设向前发展。

參考文献:

[1] 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 Chayan Vaddhanaphuri,He Ming eds.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C].Chiang Mai:Regional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CSD),2019.

[责任编辑:刘兴禄]

Establishing the Morality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Building Talents of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Ethnology in Yunnan University in the New Era

HE Ming, Qin Yan?jia

(Center for Minorities Studies in Southwest Border Reg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China)

Key words: Yunnan University; Et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irst class undergraduate

作者:何明 覃延佳

第三篇:民族团结视野下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研究

【摘要】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自身魅力的音乐文化体系。借助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能促进云南地区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对加强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民族团结视野下,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保护与传承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最后,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路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民族团结;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现状;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由此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资源,使我国音乐文化的大花园异彩纷呈。而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该民族的音乐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尤其是特色音效,所产生的声音效果极其美妙动听,凸显了民族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涌入的西方文化,严重威胁和冲击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使民族属性淡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构建民族团结,发扬光大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一)文化个性使云南民族音乐保护难度加大

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是为了对这些音乐文化遗产更好的使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也同样希望拥有现代人的生活,由此和少数民族音樂遗产形成一个根本性矛盾。而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也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彼此之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正是因为文化的遗产性和个性,使少数民族音乐不能被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而广泛传播。文化遗产的地域性非常显著,极具文化个性,并且由于地域而存在。一个文化群落的成员,在这个特定的区域中,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了民族的团结,产生精神和文化的凝聚力。而一旦有共同性的介质存在于这种个性中,就会有共性产生。这种介质和其他审美主体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时,就会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

(二)资金的匮乏使传承工作者举步维艰

关于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田丰曾创办过传习馆。教师多半是来自农村的老艺人,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学员也是那些对民族音乐有着浓厚兴趣的、自愿来学习的孩子和青年。学员无须向传习馆缴纳学费,而教师还定期得到基本的费用,由此导致传习馆的收支严重失衡。云南省政府尽管高度关注和支持田丰的创举,但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最终导致传习馆解散。

(三)传承人老龄化与断档

迅猛发展的科技,使乡村年轻人外出就业成为潮流。而云南音乐文化保护工作无以为继,传承人在年龄分布出现了断层。虽然在当地的旅游开发分区内,依然有少数人在工作。他们对相关文化,以解说员的身份去解说,向游客展演本民族的歌舞项目,但从整体格局分析,对民间歌舞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有限的。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诗歌,舞蹈等等。为此,在欣赏和感受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能对人的感官进行刺激。并且能协调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功能。凭借着独特的传情达意的方式,云南少数民族民歌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原生态的民歌,是一种集体活动的实践,也是需要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如婚丧、节日庆典和宗教祭祀等。正是由于这些集体活动的群众基础牢固,能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民族团结。

(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反对冷漠与仇恨,增强民族团结性,是创造少数民族民歌的初衷。因此会有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参与这些音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感受美,还能对相互理解和团结友爱切身体验,将心中的仇恨和害怕消除,对民族稳定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的原生态歌曲主题都是讴歌自然,从各民族的自然崇拜中,提炼出这种情调。云南少数民族倡导对自然的保护,从这些歌曲的主题思想中,能深切地感受这一点。所以通过发展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能将人们保护大自然的觉悟激发出来,以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和传承的措施

(一)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环境

保护原生态环境,是保护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前提。需要在原来的生活方式中融入云南民间音乐,通过渗透浓厚的民俗,将这种民间音乐形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所以,应将原始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如对少数民族音乐生态展览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档案馆等进行构建等。因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决定了非常容易失去该民族的民间音乐的优质。所以极有必要采取博物馆式保护的进行活体传承。运用一些传统的手段,如实物资料、文字描绘和现代科技手段,如摄像、摄影灯等,能对艺人风格的特点、艺术形式的变化和云南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的变迁更好的展现。通过图片、摄像、文字的展示,形象生动和立体地印证过去的云南民间音乐文化,也能引导年轻学习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深入地了解。

(二)结合云南地区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民族音乐传播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再发展本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的时候,融入一些民族音乐的传承,这样就能够传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如我们可以在一些旅游景点建立民俗文化村或者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这样既可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环境,而且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云南的民间音乐,并且能深入了解云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习俗等等。这种手段不仅推动了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制定完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需要增加对科研工作者经费方面的支撑,为他们更好的开展田野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还需要将传承人经费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安心传习;其次,还应培养少数民族人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在国家层面,还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使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稳步推进。通过与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的有机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民族民间音乐走向课堂,加强教育的传承

因为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在传承人上出现断层,所以应加强教育的传承,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进人课堂积极地推进。在学校式的传习中,聘用一些熟悉民族乐舞的青年教师。目前,云南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力度层层减弱,甚至频临消亡。为此,可在中小学音乐课本中,设置民族民间音乐,对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进行培养。例如云南艺术学院开展了民族音乐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并加强了“云南民族音乐”精品课程建设,以有效传承云南民族歌舞類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活动的教学主题定位为“传统在场”,对由“非遗”传承人领衔表演的云南民族原生形态歌舞所蕴含的人格精神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包括布朗族、拉枯族纳西族等等。该活动吸引了众多民间艺人和传承人参与,增强了各个民族的团结和友好。而学生在参与的整个过程中,从好奇到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充分认知。通过引入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能使师生们对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拓展。进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人类的音乐舞蹈重新审视。

(五)有机融合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时代的进步给音乐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使人们能对时尚元素更多的享受和体验。应有机融合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不断探索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新途径,以更好符合大众审美,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此,不仅能在原生的基础上更加稳固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还能利用其独特性,将其他门类的音乐灵感更好的激发出来,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在一个时期内,集中概括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形态,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风格的体现。在对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体现时,也是对蕴含在作品中该民族的神韵、文化和气质进行了展现。因此,可对少数民族的特色充分运用,来创作出与原有作品求同存异的新作。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既被世界各民族认可,也是云南人民的宝贵文化。其独特的价值,从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展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民族团结视野下,发展和传承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还能巩固民族关系,增强各个民族的友好往来,使文化真正走向复兴。

参考文献

[1]普红雪.跨国文化镇康“阿数瑟”民间传统歌舞研究综述与构想[J].当代音乐,2017(14).

[2]普红雪.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7(17).

[3]普红雪.浅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幼儿歌曲的弹唱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8(2).

[4]普红雪.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及发展[J].北方音乐,2018(7).

[5]马婕.对民族音乐发展的思考——评《传统·民族·世界:中国音乐学教授访谈录》[J].中国教育学刊, 2018(10).

[6]万紫晶.经济文化视阈下民族音乐的功能、掣肘与展望[J].时代金融,2017(30).

[7]陈自明.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J].人民音乐,2017(4).

作者简介:张承林(1983—),男,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作者:张承林

上一篇: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建筑抗震设计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