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针对目前数据库课程中教学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国内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中所设计的案例数据库,提出以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作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案例数据库,并给出该案例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第一篇: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载体设计的持续改进

摘要: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薄弱而无法保证达到培养目标等问题,对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进行研究和设计,说明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库的整体框架和设计细节,提出以不断增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以不断扩展的问题求解引导学生探究,强调教师在教与学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数据库;训练载体;持续改进

0 引言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建设一定数量且较高质量的研究性训练载体可以使训练题目动态更新,使训练内容更丰富和多样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载体进行持续改进,在训练载体中增加研究性设计和实验项目前后衔接设计,使前期实验能够为后期的综合课程设计服务,提升综合课程设计质量,保证学生完成课程训练。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研究性训练载体库的设计思想、主要内容、研究性训练安排、学生自主探究环节等实现细节,已经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并不断改进。目前已有多组学生的训练作品依托该载体获得了学校优秀研究性学生作品。

1 教学训练载体库的整体框架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的设计目的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控制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运用数据库设计技术、规范化理论、SQL语言等技术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过程与方法。

一个好的训练载体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因此教师应首先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训练目标确定如下:①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关系数据库的核心“关系模型”;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设计能力;③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关系数据库操作;④从实际工程角度训练学生的编程和调试能力;⑤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求解新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自学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在对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训练载体应特别体现数据库系统分析能力、数据库系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1.1 总体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库是由综合课程设计“图书借阅系统”“酒店前台登记系统”“房产中介系统”等多个训练载体组成的。每个训练载体均包括两部分训练内容。

第1部分训练内容是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9组实验,完成全部SQL重点命令的练习,涵盖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完整性、数据库编程与查询优化6个理论教学模块。整个训练载体的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前后衔接,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大部分学生迅速获得成就感。第1部分训练题目都是从后期综合课程设计中抽象出来的典型数据库操作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实现这些核心操作任务的同时,掌握具体的数据库SQL语言并在后期的综合课程设计中运用。

第2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完成综合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编程实现等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流程。该课程设计题目体现了综合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及其联系,从而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此外,综合课程设计在前期SQL基础训练上完成,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可以提高训练的效率。

1.2 详细设计

以训练载体“图书借阅系统”为例的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设计见表1。

训练项目1和项目2是整个训练的基础,帮助学生逐渐熟悉环境。Access是一个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的特点,数据库基础训练就从学生熟悉的Access数据库环境开始。SQL Server是“图书借阅系统”训练载体的主要实验环境,项目2将项目1中使用Access建立的表及数据导人SQL Server,使学生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共享数据的方法。每组实验在设计时都需要建立这种前后的关联。

训练项目3--项目9是基础训练的重点。在每个训练载体中,教师可将前期的SQL验证实验题目全部设计为与该载体相关的内容,如“图书借阅系统”中的子查询实验题目是“借了3本以上计算机类图书的金卡读者”、触发器实验题目是“已挂失的借书证不能再借阅图书”等。在“酒店前台登记系统”中,所有的题目都更改为与该载体相关的内容,如子查询实验题目是“已住人的各类房间的总数”、触发器实验题目是“故障和整理中的房间不能登记住人”等。教师可在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之间建立联系,使前期实验能够为后期的综合课程设计服务,将前期的完整性实验、触发器实验、函数和存储过程等实验全部用于后期的综合课程设计中,使得整个训练载体的设计体现系统性和完整性。

训练项目10是综合课程设计。除了共同的训练内容之外,每个训练载体均有其侧重的研究任务。图书借阅系统重点研究数据的完整性,如读者借阅的图书一定是系统中提供的图书、一个读者不能借同一本书超过1本、读者遗失的图书一定是本人借阅的图书、已遗失的图书不能再被借阅、遗失图书数量不能超过馆藏图书数量、已挂失的借书证不能再借书、出借天数和最多借书册数由会员级别决定等;酒店前台登记系统则突出事务的练习,如换房操作就是一个事务,如果没有按事务处理,就可能导致客人无法实现换房操作;房产中介系统引导学生研究数据库安全性的实现方法,保证某些重要信息不被窃取和丢失。通过上述训练,学生能够对数据完整性、事务、数据安全性、查询优化等数据库中重要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加深对数据库的理解。

2 教学洲练载体的研究性设计

要想在训练载体中体现研究性,教师必须巧妙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例如,每个训练载体中都有自出题,要求学生出的是把自己难倒的题,需要学生用未学的知识解决,学生必须通过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研究解决办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再比如,每次实验都会特别设计题目让学生探究完成,数量不多,难度也不大,如有一题是“建立金卡会员的视图,显示会员姓名和年龄”,数据库中存储的是会员的出生日期,如何将出生日期转化为年龄输出,需要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函数year、getdate、datediff、datepart等将日期显示转换成数值显示,或用cast和convert转换数据类型,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扩展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综合课程设计中也有很多可以扩展的问题,甚至故意留有小的“陷阱”,如要求学生查阅读者的借阅历史信息,但给出的表并没有支持该查询的数据存储,要想完成该功能需要在数据库中增加新表;再比如,借书时要根据读者的级别、是否挂失、是否还有库存、同一本书是否2次借阅等多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否允许借阅,该判断要求学生使用之前的触发器实验完成,但当时的触发器功能并不能区分是何种原因使借阅操作无法进行,这样就不是单纯的引用,而是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补充知识。

在训练载体中精心设计研究性问题并带领学生探究非常重要。教师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需要既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要让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反馈;而无论是载体的设计还是训练过程中的引导,教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足检验真理的标准,教学改革的效果只有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在此过程中,如何做到持续改进更是重中之重。

3 结语

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每个验证实验和后期的综合课程设计训练之间建立联系,将前后实验打通连贯并层层递进,使验证实验能够作为综合课程设计的基础实验,不仅能够建立前后实验的衔接层次关系,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做实验的效果。笔者在训练载体中特别设计了与各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有关的重点研究问题,如安全性问题、优化问题、数据完整性问题等,用数据库理论、方法和技术指导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体现研究性。未来的工作是根据学生反馈小断改进,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载体库设计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作者:徐薇

第二篇:数据库课程中案例数据库的优化设计

摘要:针对目前数据库课程中教学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国内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中所设计的案例数据库,提出以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作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案例数据库,并给出该案例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教学;案例数据库设计

Optimal Design of Case Database in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HUANG Xin

(Jiaxing Technician Colleg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Tourism,Jiaxing 314036, China)

Key words:database;course teaching;case database design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IT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是构建各类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1]。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利用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和处理的意识与能力,用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2]。

国内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在组织内容时,虽然有的侧重数据库实现原理的介绍,有的以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MySQL等)为平台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有的兼顾理论和技术,但无一例外都引入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教学项目作为贯穿全书各章节、演示数据库关键概念和技术的案例。许多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案例数据库较为简单,与实际工程项目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覆盖数据库课程所有知识点,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遇到实际项目时无法快速上手。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数据库已成为数据库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使用的案例数据库分析

下面从本专科两个教学层次,选取两本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中引入的案例数据库加以分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1.1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

由南京师范大学郑阿奇教授主编的数据库课程系列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该教材以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教学案例[3]。

1.1.1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逻辑结构[3]如下:

1)管理员表:Administrator(角色名,密码,备注)

2)读者表:TReader(借书证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专业,借书量,照片,备注,联系方式)

3)图书表:TBook(ISBN,书名,作译者,出版社,出版年月,价格,复本量,库存量,分类号,内容提要,封面照片)

4)借阅表:TLend(借书证号,ISBN,图书ID,借书时间,应还时间)

5)还书表:HLend(编号,借书证号,ISBN,图书ID,借书时间,还书时间)

6)借出表:TBLend(图书ID,ISBN,是否借出)

1.1.2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分析

优点: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较为完整,学习者不难结合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如C#、JSP、ASP.NET等)构造出一个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作为课程设计。另外,该案例数据库的属性较为丰富,可涵盖SQL语言的主要数据类型。

不足:第一,可能是为了方便数据查询,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上存在不规范问题:部分表没有达到3NF的规范化要求。例如在借阅表TLend中,存在非主属性ISBN对码(借书证号, 图书ID , 借书时间)的部分函数依赖[4]。还书表HLend也存在类似问题。改进的方法是从借阅表TLend和还书表HLend中去除属性ISBN,同时在TLend中加入“编号”属性作为该表的主码。第二,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存在冗余问题,部分属性属于冗余属性,可以从相关表中去除[4]。例如图书表TBook中每本书的“复本量”和“库存量”可通过对借出表TBLend中相关记录进行聚集函数查询(使用函数count)得到,所以这两个属性应该从图书表Tbook中去除(如果存在,为了维护数据完整性系统将付出很大的性能代价)。第三,和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相比,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略显简单。

1.2 学生选课数据库

由中国人民大学王珊和萨师煊两位教授编著的《数据库系统概论》一书引入的案例数据库——学生选课数据库在国内多数本科院校授课时广泛采用[5]。《数据库系统概论》也是国内第一部介绍数据库的教材,一直被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作为课程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2.1 学生选课数据库逻辑结构

学生选课数据库的逻辑结构[5]如下:

1)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其中属性Sno表示学号,Sname表示学生姓名,Ssex表示学生性别,Sage表示学生年龄,Sdept表示学生所在系。

2)课程表: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其中属性Cno表示课程号,Cname表示课程名,Cpno表示先修课程的课程号,Ccredit表示课程学分。

3)选课表:选课表SC(Sno,Cno,Grade),其中属性Grade表示选课成绩。

1.2.2 学生选课数据库设计分析

优点:学生选课数据库由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选课表SC构成。该案例数据库设计相当简洁且符合关系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国内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

不足:第一,由于组成数据库的表的数量较少,属性定义不能完全涵盖SQL语言的主要数据类型(如在定义学生选课数据库的表时无法使用日期时间类型)。第二,学生表Student的属性Sage是派生属性,应改为Sbirthdate(学生出生日期)较为合理,且可在定义时使用日期时间类型。第三,相比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学生选课数据库过于简单。教师在讲授复杂查询技术、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内容时,设计例题会比较勉强,无法设计出实用性强的例题(有时仅仅为了说明相关理论或技术而举例,无法让学生理解该理论或技术的实际价值)。

2 案例数据库的优化设计

2.1 设计良好的案例数据库应满足的条件

基于前面对主流数据库课程教材中引入的案例数据库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设计合理、实用、新颖,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案例数据库应该满足:

1) 案例数据库应来源于真实工程项目或对实际项目进行简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启发性和创新性,能完整贯穿数据库课程主要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数据库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6]。

2) 案例数据库的所有数据表应符合关系规范化要求,所有数据表均应达到3NF甚至BCNF。

3) 案例数据库的数据表数量应当在5~6个最为适宜。实践教学表明,如果案例数据库中表的数量太多,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学习多表连接查询或嵌套查询时会有一定的干扰;表的数量太少,在讲授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内容时,教师不易设计例题。

4) 构成案例数据库的数据表中应包含较多的属性,这样才能涵盖SQL语言的主要数据类型,以便让学生接触和理解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方法。毕竟对于任何程序设计语言而言,数据类型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5) 案例数据库的记录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以便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求。

2.2 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

论坛模块是各类网站中必备的模块之一[7],也是学习各种程序设计语言最理想的入门项目。我们在对“嘉兴人网”、“天涯”等典型论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项目作为课程的案例数据库。该案例数据库具有很好的工程项目背景且符合前文提到的设计良好的案例数据库应满足的条件,可用于实际项目(或对其稍加改造)[8]。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的逻辑结构如下:

1) 用户等级表:rank(rankno, rankname, minimumintegral),其中属性rankno表示等级编号,属性rankname表示等级名称,属性minimumintegral表示达到某级别的最低积分。

2) 用户表:user(username,emailaddress, password, registerdate, integral, userrank, status, lastactivetime, lastenunciabletime),其中属性username表示用户名,属性emailaddress表示电子邮箱地址,属性password表示密码,属性registerdate表示注册日期,属性integral表示用户积分,属性userrank表示用户等级,属性status表示状态(是否在线),属性lastactivetime表示上次活跃时间,属性lastenunciabletime表示上次发表时间。

3) 版块表:column(columnid, columnname, moderator, columndescription, parentcolumnid),其中属性columnid表示版块编号,属性columnname表示版块名称,属性moderator表示版主的用户名,属性columndescription表示版块说明,属性parentcolumnid表示父版块编号。

4) 主帖表:mainpost(mainpostid, belongedcolumnid, poster, title, content, posttime, clickrate),属性mainpostid表示主帖编号,属性belongedcolumnid表示主帖所属版块编号,属性poster表示发表主帖用户的用户名,属性title表示主帖标题,属性content表示主帖内容,属性posttime表示发帖时间,属性clickrate表示点击率。

5) 跟帖表:replypost(replypostid, belongedmainpostid, replyer, replycontent, replytime),属性replypostid表示跟帖编号,属性belongedmainpostid表示跟帖所回复的主帖编号,属性replyer表示回复用户的用户名,属性replycontent表示回复内容,属性replytime表示回复时间。

3 结束语

通过对现有的国内主流数据库教材中引入的案例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设计了具有较强工程背景和较高教学价值的案例数据库——论坛数据库“simpleforumdb”,以取代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学生选课数据库,用于数据库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案例数据库的优化设计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敏.SQL Server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中旬, 2014, 5(1): 96-97.

[2]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点意见[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郑阿奇.SQL Server 2008应用实践教程[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14-21.

[4] 西尔伯沙茨(Silberschatz A.)等著,数据库系统概论(原书第6版)[M]. 杨冬青,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84-189.

[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 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8-33.

[6] 张欢枝.案例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70.

[7] 付逍遥.基于SSH架构的论坛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15, 7: 107.

[8] 胡秉玺.网上论坛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10-20.

作者:黄欣

第三篇:“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 作者研究了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认为结合学生实际在课程授课中加入“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使用Access数据库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案例驱动 教学模式

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Access既是一个面向用户的桌面数据库管理软件,又是一个前端开发工具,具备功能强大和简单易学的特点,许多高等学校都将Access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1.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NCRE)二级考试中,Access已经成为了二级(程序设计)考试的可选语种之一。因此很多学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通过全国二级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为了强调“考”而只注重基本概念和语法,讲解大量的习题;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也是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甚至死记硬背答案。在等级考试中引入Access数据库的本意是为了加强Access语言的应用推广,如此“教”与“学”使得Access的实际应用根本不能实现,学生的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加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待改进。虽然在教学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是大多数教师授课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从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开始讲解。如此大量的专业名词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学习往往无从下手,那么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倦的情绪,结果当然不如人意。

当然,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授课时都会有所体会,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可能早已吸收课堂上的知识,但是基础差的同学就会感觉老师的授课进度过快。这时,教师如果维持原有速度,基础差的同学会跟不上,如放慢速度,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就得不到更深入的学习,甚至觉得在浪费时间。

2.解决方案的提出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我以提升其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提出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案例驱动”的思想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首先有一个感性的、具体的认识,而不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枯燥、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3.“案例驱动”方案的实施

3.1案例设计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设计一些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同时要有连贯性,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扩展[2]。

3.1.1所设计案例往往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能典型地反映教学内容。

3.1.2所设计案例难易程度要适中。案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案例,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难易适中的案例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进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1.3案例要能覆盖多个知识点,以便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而导致的问题,在引入案例时应该适时调整授课的学时。总学时为102个,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特别加大重点难点内容的学时,如VBA程序设计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性,以及在等级考试中的重要性,可用36个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对VBA程序设计进行教学。

我在设计案例时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3.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讲授时的一个关键步骤。教师要对设计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深入演示与讲解,才能对授课内容有全面的、具体的了解。我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窗体为例进行讲解。在系统登录到主窗体界面时,如图1所示。

通过该主界面的命令按钮,我们可以分别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以及退出系统这五大模块的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分别向学生说明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并给出设计每一个模块的思路,让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要学习的知识。

3.3案例实现

“案例实现”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学生要真正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亲自了解和掌握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案例。以图1为例,该窗体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1)窗体(Form)、标签(Label)、命令按钮(Command)等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2)窗体、标签和命令按钮的常用事件和方法。

(3)上述对象所涉及的变量与数据类型。

(4)VBA程序设计中的流程控制、过程和函数的使用。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窗体设计分下面几个阶段进行。

(1)对窗体的设计过程和各控件的属性设置进行剖析和讲解。

(2)引入新知识点。针对新知识点在本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3)上机练习。可以真正地将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设计过程做一遍,输入程序代码,加深印象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用新的方法来完成程序代码,同时提出加强程序代码功能的方案让学生来完成,使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布置课后作业。这是课堂授课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注意布置的作业要与该堂课的知识点相关,而且要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新教学方法实施前后的效益对比

使用新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后,我们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观察、学生的成绩和与学生的直接交流等方式,发现使用了新教学方法后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相对于原来古板的按照教材顺序先讲理论的方式来说,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具体的了解,不再是原来茫然懵懂的感觉,学习热情明显提升,与教师的互动也明显增加。

(2)能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由于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气氛活跃了,学生能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不再出现老师问一个问题答一个,不问不答,甚至问了也不懂答的尴尬局面了。

(3)学生的实践明显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实践欲望,不再出现上机操作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的现象。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进而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4)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5.结语

现代社会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看重的是人的实际能力。“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的主体,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采用“案例驱动”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据库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调查证明,结合实际案例为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方式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益,是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值得教育工作者去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9,(16):126-129.

[2]黄永灿,徐甜.案例驱动教学法在VFP程序设计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25,(4):169-17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吕洁

上一篇:工商管理导论学习论文下一篇:大学学业生涯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