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色彩结构

2022-07-24

第一篇:油画中的色彩结构

色彩油画-教案

油画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传统肖像写生以及创作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摸索油画这一媒介的独特语言魅力,加强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并对绘画中形式美的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运用。主要以课堂写生为主,讲述观摩及临摹为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长期后短期,反复推进,灵活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油画人像艺术概论 写实主义人像油画技法特点 难点: 油画人像塑造的方法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油画理论基础知识

一、油画的主要特征

油画,自从15世纪尼德兰的凡·艾克兄弟改进并完善了用油溶解和调配颜料作画的技术,使之成为西洋绘画的主要画种,至今已经在全世界风行了几百年。20世纪初,一批中国留洋学生把握了它的精髓,把它引进国内,使之与原有的传统水墨画等互补共存。由于油画使用材料和工具较为独特,其表现视觉美感的能力也有独特之处。可以说,厚重、光泽、沉着、肌理、斑斓等特征,正是体现了油画独特艺术魅力的主要特征。

1.厚重

厚重是油画颜料质地浑厚、色彩浓重的表现,又是因油画以质地粗糙的亚麻布或者厚 硬的纸张为载体而可以承受高浓度油质颜料的层层添加、反复堆积的必然。它也是油画富有很强表现力的重要关键。

2.光泽

光泽有两种表现:一是使用本身是油质颜料或再调油作画,全画面反射出光泽,或 者在作品完成后再涂上一层发光油,使画面显得明丽而有光彩:二是利用油画颜料的可厚可薄和色彩的对比反差,使有关物体如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等的光泽感如实表现出来。油画对光泽的表现,是其他任何画种都难以达到的。 3.肌理

肌理在此是指画面表层所呈现的不同笔触和各种纹理。由于油画颜料可塑性强,作画时一笔一刀地堆砌上去,画面表层就形成斑斑刀痕与笔触;又因为油画画布有其精细不同的纹路,在采用薄涂法、干擦法和用刀刮削等方法时,布的纹理也就自然地露了出来。油画的肌理效果,实质上是人的触觉感知转换于画面上形成的视觉心理的体验。

二、油画的基本技法

油画制作靠手工技巧。油画写生和创作是画家掌握了特定的技巧和方法,驾驭特有的物质媒介,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意象传达出来的过程。只有通过勤奋练习,熟练地把握了各种技法,才能在作画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油画的基本技法大致有古典法、薄涂法、平铺法、散摆法、厚堆法、并置法与干擦法等多种。在作一幅作品时,通常几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1.古典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

2.薄涂法

薄涂法是指用经油稀释过的颜料直接画在画布或画纸上的一种画法。它使画面油色交融,具有轻快的透明感。薄涂法常用于起稿和铺色,也有整幅作品都用薄涂法完成,更适宜于速写性的短期写生作品。

3.厚堆法

厚堆法是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厚重颜料直接堆到画面上去的一种画法。 为了突出厚重,有时可以使用调色板上剩余的颜料渣来画。厚堆,可以层层覆盖,又能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这种画法,适用于近景特写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对象。

4.干擦法

干擦法是指用不调油的原汁颜料在画布上进行薄涂擦揉的画法。它可以在有底色的画布上干擦,使画面隐约透露底色,形成一种既冷又暖的色感;也可在干后的原色层上皴擦,使画面出现干枯的色层;还可以在未干的色层上擦揉,使色与色之间融合,求得色彩滋润的效果。

三、油画的特殊技法

油画的特殊技法,来自它使用特有的油质颜料和特有的刀具进行制作的特殊性。利用富有弹性的油画刀进行绘画,

是油画在使用工具上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显著特点。刀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获取画面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1.用刀技法:堆砌法

用刀堆砌与用笔厚堆,有其相似之处,都是把颜料较厚地堆到画面上去。但刀有刀味、效果不同,一般能使色彩明朗,并易于表现物体质朴、苍劲的效果。

2.用刀技法:刮削法

用刀刮削是油画的常用技法。它是与油画颜料不易干燥的特点相联系的。例如:为了追求特定效果,着意刮去画上的颜色,使之隐现底布的纹理;或因画上颜色不甚满意,把它刮掉,再揉捺上合适的颜料;或对已画景物用刀尖刮出留有底色的线条,等等。油画用的油,主要是作为稀释颜料的媒介,种类较多,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如松节 油挥发性强,使颜料干得快,常用于调色起稿;亚麻仁油俗称调色油,油性较强,在油画中用途最广;上光油用来涂于作品表面,以保护画面、增强光泽等。讲求用油技法,有助于提高画面色彩效果。

3.用油技法:浸染法

浸染是指以油调合颜料,使之在画面上产生浸化,以求得透明叠映、自然流畅以及非事先预料到的其他效果。

4.用油技法:衔接法

有些需要用较长时间反复进行制作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色与色、笔与笔之间显得滋润而不生硬,可以使用专门的衔接油,有种称之为“媒介”的油膏,也就是衔接油:如果手头没有衔接油,也可用调色油进行技术处理。衔接油的使用和调色油的衔接处理,都有其特定的技法。

四、油画写生的构成要素

这里的构成要素是指画油画静物所应知应会的各种方法与技法因素,包括摆设、构图、择光、刻画等。掌握这些构成要素,是画好静物画的必要条件。静物画在室内作业,光线稳定,观察描绘不受时间限制。它既是绘画实践的基本训练,也是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创作。世界上不少画派的创新,大都在静物画上开始探索,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作品。 1.摆设组合

静物画在着手绘画前,要选择结构明晰、质感明显、固有色明确的物品为对象,根据物与物的配搭及其远近、疏密关系,进行合理、有序的摆设组合。

2.精心构图

构图是在长方画幅中安排和处理对象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作品的基本框架,古称“经营位置”。构图作为绘画过程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应用多样统一法则,把局部个别形象组成艺术整体,以便利用物体的大小、纵横、高低及立体感等来表现审美意向和气氛。作为静物画,则是按摆设内容,选好角度,融入构思,画好轮廓框架,便于接下去以形写神。

3.选择光线

光与色有密切联系,与表现静物质感、空间感、冷暖感,以及诱发人的情感、 情绪,提高作品感染力等都有直接关系。注重于选好和用好光线,是画好静物画十分重要的关键。

4.和谐色调

色调是指色彩的基本调子,是画面色彩的总倾向,比如可倾向于暖色或冷色、亮色或暗色、红色或绿色等。一幅好画必有其表达一定意境的色彩总倾向,以求得在整体上的和谐和统一。只有和谐和统一,才能营造一种感人的氛围。

5.营造氛围

营造氛围是指在画面上着意制造某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旨在显示生活情趣和情调,给人以联想和想像,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氛围往往是通过对画面物体的合理配搭,并综合了光线的有效运用、色调的和谐处理等诸多手法营造出来的。

第三部分 传统油画一般制作程序

在谈到制作程序时,我们不得不首先强调制作程序是就每个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愿望和习惯、方法而论的,所以它不是绝对的、固定的法则,我们只能依据整个传统油画时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来获得一个规律性的理解和体验。我们不可能罗列全部古典艺术家的技法,而只能将他们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阐释出来,供大家借鉴。特别是在制作程序上各个艺术家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但作为整个传统古典油画这一个体系来讲,统观起来也有其大致的共通点,所以,在此只能将其简单地概括如下。

1、用线起形

用线启形是自古以来画家在绘画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普遍方法。自原始绘画以来,用线造型便成为人们对复杂形体进行概括的有效之法,因为线条是形体边界的表示,它能分割不同形状的面积,也能表现各体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人们在形体认识上感性和理性的认同。因此不管油画最终效果在层次上、色阶上多么复杂,线条在最初阶段的提炼和概括却至关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对大的构图的设置,其次则是对各部分形体的定位与描绘。因此,构图与大形的编排在这一阶段必须基本确立,而在后阶段很少进行改动,这是传统油画在启形上严谨的表现,所以要求最初的启形必须严格而考虑周全。我们可以从古典大师们的素描看出他们对形体的概括和表现,更可以看出他们的素描是直接为油画启形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独立审美价值而存在。那时的素描大都以线为主,而很少有色调层次,除边线的穿插表现形体外,便是以转折或明暗交界线来简练地表示画面中的体积和光影关系。这种简练的线描形式更适于层次复杂、细节丰富的油画在最初阶段的简练启形。古代画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纸画素描,再用纸背涂木炭或色粉将素描拷贝到做好底子的画布上去。这种方法适于造型上非常严谨的风格的画家,不仅能稳妥地获得准确的造型,而且又不至于像在画布上直接素描那样伤害画布表面。也有在画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节油和颜料画出素描关系的方法,不过最普遍的还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贝形后再用丹配拉或松节油调颜料画出单色的薄油效果。起形的目的当然是为作品奠定一个形的基础,为了达到准确而精细的最后效果,启形必须严格而清晰地交待出形体在素描上的基本内容,这一程序往往决定着后来深入刻画的成功。但在传统油画中也有的画家打形时只画大的关系、大的气势,用线松动,有的近似潦草,而将准确具体的东西留在后阶段来逐步进行,这样往往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不过这两种方法与后期制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在铺色阶段以局部 逐个进行的话,则最好先将形用线描绘得充分而准确,但如果是铺色时是以整体进行的方法,则最好是用灵活而不太审慎的用线方式打形。

2、第一遍铺色

第一遍铺色的主要目的是简练地画出大的色彩区域、大的形体关系,以及为后来的肌理、色层打下好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大的形体关系是指概括而整体地对待画面中的各个形体,省去在素描意义上小的细节和小的变化,减少明暗层次,甚至可以将体积、起伏归纳为大面积的平面化效果而进行概括。大的色彩区域是指将色彩的各种细小的变化简化为基本的固有色倾向,而色彩的冷暖变化和固有色细节等都尽量概括到大的固有色里。

从肌理上讲这第一遍铺色应尽量含蓄、厚薄均匀、衔接自然,而不应该将最后效果的肌理强弱对比过早显示出来,如果已画出的,可用扇形笔柔化或用画刀去除,为后来真正的塑造作准备。

从色层上讲这层颜色应尽量比最后效果粉一些、灰一些,也就是说不要一下子将色彩的纯度和对比画到最后的效果,这样可以给后来的罩染留有余地。而且这层色应尽量少用调色油,应以松节油为主或加很少的调色油薄薄地画出每个色域,最好不漏过每一个部分,包括暗部在内也要用这种含粉而少调色油的色层垫底,因为含粉多而少油色层有好的吸收性,罩上的纯色尽管含油重也不会发粘,而且与底色层综合后能恰当地获得纯度上的分寸以及色相的准确度。

3、逐步塑造

塑造是指在第一遍铺色的大致平面效果上用笔触进行由大到小的体积建立, 目的是使形体和色彩逐渐明晰、实在。由于第一遍色很可能将启形的线条几乎覆盖掉,这便需要我们用具有一定色彩差别的重色重新勾画,确定形体的轮廓与结构,同时,从暗部画向亮部的逐渐塑造。具体地讲,塑造阶段有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当然是由平面感向体积感渐近,完成素描上的任务;第二,从肌理上讲可以逐步建立差距;即将肌理的强弱与体积起伏的强弱统一起来,呈现出肌量明显的部分也是形体的高点或强点部分;第三,在色彩上可以通过塑造形体的笔触变化来同时顾及色彩的变化.塑造是循序渐进的,不要一开始便想出最后效果,把最强劲的笔触表现出来,而应每画一遍都得考虑到下一遍的顺利进行,因为从肌理和颜料的附着上讲,肌理过早定型后不利于后阶段的修正,而且开始的颜料层过厚形成坚固光滑的结膜,不利于后阶段色层的附着,所以塑造必须是由薄到厚地逐层进行,同时在用油上仍然必须遵守“肥盖瘦”的原则,让含调色油多的色层留在以后的透明罩染上。塑造必须有的放矢,而不应满篇厚涂。必须做到对形体的强弱、肌理的强弱、暗部亮部的对比等有相当的把握和考虑才能进行。比如应控制厚色的相对范围,切不可将塑 造的范围任意扩大,而造成肌理和体感的混乱。一般来说是抓住高点或亮部尽量进行笔触塑造,而对待暗部和中间层次则应柔和且注意衔接,色层的厚度上也应相对薄一些。当然塑造的笔触也是相对的,在有的画家那里笔触的强弱差距是很大的,而另一些画家则喜欢将差距控制在微妙的跨度之间。但总的来说都是缺不了塑造这一阶段的,不然就不能产生油画特有的表现形体的那种实在感。

在塑造这一阶段的色彩相对第一遍铺色时,纯度上应高一些,但也不能一下子达到最后效果,同样要为罩染留有余地,相对第一遍色时,在色相上就可以从大到小地寻求变化和特征了。其中包括亮部和暗部的冷暖变化及固有色的色相变化。加上塑造中笔触的变化,在这时色彩的差异感便逐渐显示出来了。

4、罩染及再塑造

在传统古典油画技法中,罩染和塑造是交替进行、互为补充的,这使得油画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果没有含粉厚色的基础,纯粹的罩染是不可能传达出色彩在纯度上的层次,因为只用透明色是无法表现出各种程度的灰色变化的,更无法表现出肌理上的差异感。相反只有如直接画法的塑造又不可能获得在色彩上既透明又具有灰色在纯度上的灵活性,而且也不能形成色层的丰富感,更不能获得氛围上整体笼罩感。

在传统油画的制作过程中,总是以塑造来完成建立形体、坚实形体、突出肌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总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罩染来平衡和协调形色的大关系,体现微妙的形色、肌理、层次上的变化。这两方面的不断补充和调整便形成了传统油画那实在、丰富、细腻、润泽、透明的完满品质。

罩染是指用调色油或媒介剂稀释颜料来进行透明或半透明薄染的方法。 它是传统油画技法中最重要而特殊的一种技法,它直接将油画形色中既润泽又透明的特性和优点显示出来,成为后人在技法上一直追寻和研究的课题。没有透明罩染便没有古典油画中的素描层次、肌理层次、色层层次、冷暖层次。我们知道古代油画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多次覆盖、罩染达到最后效果。塑造是传统油画重要的基础步骤,那么罩染即是对这一基础逐步推进的手段。首先它可以逐渐加强明暗对比,其次可以加强色彩的饱和度,另外可以同时使某些部分在形色上统

一、柔和,最后还可以达到强化肌理的作用(即将偏深的透明色积染在偏亮的肌理沟缝之中,使肌理明显)。半透明罩染则是对透明罩染的一种修正与补充,在多次罩染中,因油积过重,有时会显得色彩焦灼(即过分饱和),这时可以用含粉的半透明罩染给予弥补(半透明色是指含有粉质的颜料的稀释色),这样既达到罩染的目的,又不至让一些含蓄的灰色失去魅力,同时也起到协调与柔和之作用。

但是一切罩染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遵守“肥盖瘦”的总体原则,每次罩染都应在较为吸油的基础上进行(这与底子有关),渐渐达到结上一层带光泽的膜,而不能在已经很光亮或发粘的基础上不断地再罩染,否则便会带来许多后患,如永远粘 手、日久不牢而氧化等。所以罩染的技法要求很高,罩染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必须在层层瘦底塑造的基础上逐渐肥化才能获得一层自然而坚固的膜。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开始阶段尽量少用调色油(用在松节油中逐渐加调色油的方法),这样才能给后阶段创造条件,以达到油色最好的结膜为目的。每次罩染之间不必等它过干,只要运用软毛笔,而且底子的吸收性适当,都能取得好的效果。间隔时间大概在两天左右,太短会造成油重的积弊,太长而干透后反而影响日后的附着力。不过这种等干的时间还得根据气候的情况而定。考虑到颜料层的耐久性,罩染的油料不能仅用亚麻油或核桃油,尽管它在运笔上的舒适和流畅是无可替代的,也免不了天长日久后的氧化。所以古代艺术家往往加入一些树脂光油,如玛蒂光油、达玛光油,因为树脂是较耐氧化的。另外还有一种称为媒 介剂的东西,是由一种加黄铅并熬炼的熟油与玛蒂光油1:1混合后形成的膏状透明物,用以罩染不会滴淌,但其干涩程度不宜于整体进行的画法或画大画,只适宜局部进行的画法或小画的操作。

总的来说罩染与塑造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罩染固然容易出效果,但它也是冒险的,不能过分依赖它,因为油的含量过多毕竟不是好事,会造成日后的变黄、氧化等。如掌握得当却能丰富和统一画面效果,同时达到很好的耐久的结膜结果。

再塑造是指在每次罩染后再进行形体和肌理的塑造,特别是针对一些高点及亮部应进行反复罩染后的反复塑造,这样更能增强形体、肌理及色层的丰富感厚重感,也便于更充分地刻画物象的细节和色彩的细节。再塑造中的一些干皴笔法还能表现出一些细腻的中间灰色,有的把它称为“视觉灰色”,这又是罩染或直接画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5、全面罩染

罩染还分局部罩染和全面罩染,局部罩染适宜刻画细部,全面罩染则有利于画面的整体关系及整体表面光泽的均匀一致。反之局部罩染过多则会影响这种关系。在我们用反复覆盖、多次罩染进行对物象的塑造、刻画中,免不了会产生对整体关系和气氛的忽视,从形体和色彩上或是肌理和色层上都会顾了局部而失去了整体的关系。这时需要我们用含油量相对浓稠的透明色对整个画面进行全面的罩染,色彩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对总的色调的需要来考虑。这样便可以获得一种浑厚、圆润的形体感;一种谐和、明澈的色彩气息;一种亚光而润泽的表面油层;各种丰富的肌理和色层都被笼罩于其中,产生出一种凝重而浑朴的艺术感染力。

第四部分

油画肖像写生中的问题

1、油画肖像中的造型问题 造型是画面的“动脉”,有表达价值的造型是形神兼备的。

油画写生中的形与色分不开,下笔即是形,又是色。如果对此体会不够,就很容易顾此失彼。这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造型素养与色彩素养的深化问题;另一个是需要一定的写生经验,包括构思、运笔、程序等技艺。另外,还要注 意这样一个事实:有什么样的形就应有什么样的色比如:客观写实的造型关系,就需要有较为客观细腻的色彩描绘;夸张强化的造型关系,需要强化了对比关系的色彩来匹配;减弱光影因素,区域平面色块的色彩表现,就应该在轮廓线的构造关系上下功夫,以达到完满统一的画面形式。

2、画面结构问题

结构这个词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理性内容。在西方绘画传统中体现在古希腊理性精神延续下来的独特的结构认识。从古希腊建筑、透视法的发现、黄金分割律的应用到塞尚氏的结构分析热情,成功地把绘画从与其媒介本质不能相适应的命题中解放出来,建立了20世纪的现代艺术精神规范。在画面上结构是作者情绪最鲜明的现实手段,它同时是作者精神物质的集中的外化。我们不仅仅关注人体结构,这当然是必需的指示,还更要关注整个画面的结构。以抽象的线形概括,把未被“造型化”的活生生的人物、风景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结构形象。

3、油画写生中的色彩问题

油画肖像课作为重要的主课,是学生从素描式的造型训练到以色彩感受为主、与形色并重的直接色彩表达的桥梁。在整体画面探索中的对立统一的原则,是色彩的表现力的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的传达需要概括,以色块为主、寻求色域之间的内在表达性。要注意一点,丰富生动的色彩关系,决不可理解为一笔一色,追求局部的丰富而忽视整体画面的色彩力

度。另外,还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色彩作为油画表现语言中重要的语汇,应作为西方文化内涵在绘画艺术中的独特贡献来深入研究。

教学安排:

第一周

节讲授理论后学生实践,以临摹为主

作业要求:基础扎实,造型色彩理解和处理到位。有创造性,艺术性较强。学习

态度认真刻苦。

教具材料:模特、衬布、图片

第二篇:油画创作中的光

阳光、灯光、烛光,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平常但不难想到他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世间万物都需要光的照耀,在西方绘画中,物体的体积,形状,颜色,都依附于光的存在。十七世纪开始,科学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光的颜色,牛顿发现了光谱。艺术家们也开始探索在科学上的这一发现,不在因循守旧的只表现固有色而忽略了光照射下的环境色,印象派率先做了尝试终于让人们认识到绘画中光的存在与地位,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光的表现远远的埋没了物体本身的地位,占据了上风,那是光在绘画中的一次解放性的变革。光在油画中有两大方面的具体体现:一是,光体现了物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的轮廓、明暗、大小、质感,光与形体如影随形。绘画创作也是采用光来进行形体的塑造的,是通过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造成的明暗变化来表现其立体感的。如果油画只是表现一个物体的轮廓线,那么我们只能说这是在进行装饰绘画的创作称不上是一幅画的油画,是二维的,平面的但如果表现明暗关系,光影效果,那么不仅增加了立体感且有另一番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让观赏者不自觉的发生视觉的错觉,就好比最近几年所流行的三维立体画,使其身临其境,难辨真伪。而且,有了光和光在物体的折射,每一种质感的物体在反射光线时都有其不同的表现,这也是油画创作时区分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即通过对物体受光面局部的观察与描绘,可以充分表现物体的真实质感。第二点,是光与色的关系问题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光源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没被折射时光是透明的,看起来无色,但经折射后,却是五颜六色的。好比一块白色的衬布,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就会有很好地发挥空间,因为白色衬布所折射的光线最为丰富。因此印象派画家曾经认为“光既是色”有什么样的光就有什么样的色,光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颜色的变化。看来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知道自然是第一性的,一切创造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但印象派之前人们也只是单单对这个未知的客观世界的探索和研究,是科学驱走了我们人类的无知,但人类其实能够任由无知所宰割的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价值与存在,这种存在感表现在油画上就是人们开始利用光原色为自己情感的表达创立新的方式。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利用光的反射与折射得丰富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用语言表达无法比拟的,创作出一幅幅壮丽的史诗,为今天的油画打下基础。我们谈了光,也在第二点里谈到了光色,那么色彩在油画中是怎样被艺术家们所认识和使用的呢?

油画创作中的色

油画是从西方引进中国的,西方的油画家大多会自己研究颜料的研磨,所以每一位画家的用色都不一样,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色彩在绘画中尤其是油画的地位变得尤其重要。首先矿物质颜料的研磨就是一种艺术,颜色要润且不能过分稀释,艳丽但不能刺眼,稳健而透彻,色彩的搭配更是一门学问。色彩的搭配是赋予创作者的感情在内的,也是观赏者感情刺激的共鸣,色彩搭配有明度、纯度、饱和度的考虑,也有冷暖色调、主色面积大小,对比度和调和度的学问在里面。因此想要掌握好油画的色彩绝非易事,在印象派画家研究环境色之前,油画色彩只有固有色的表现因此更需要油画颜料自身的美感,能将这大自然给予世间的颜色充分表现。

油画是明代时期流传到中国的,但和中国画的画法完全不同,聪明的中国人试图找到中西方艺术的结合点,企图能够将油画颜料及颜色运用到中国画里面来,色彩的运用也都偏于中国人的视觉品味,在不断地探索中油画及油画色彩在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中求发展,绘画大师们对这一色彩的运用也有诸多争议,直到1977年才真正的开始得到发展,不短的探索让中国人掌握了油画的技巧,掌握了对油画色彩的运用,开创了属于中国人自己风格的油画。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中国画的风格亦如此,中国人喜欢在绘画里融汇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的赞美或是批判,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华中表达的是意境,在色彩上总是有种迷离的浪漫色彩,诗情伴随着画意。色彩上柔和委婉,不会只考虑毫无感情的光原色和物体的固有色,柔和有亲和力才是中国绘画色彩的主基调。这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字体是一致的,和谐柔美,共同创造我们的家园,不分民族和人种,热爱和平。中国油画的创作也是也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并高于中国人的生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绘画创作要回归原始,回归生活,色彩的表现也要和谐的表现现实生活,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中国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色彩的使用上面也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去除西方的野人味道,吸收西方人的先进科技。为我所用,比如,中国传统的色彩搭配,讲究配合的规律性,一切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先进的中国油画已经打上中国的烙印,被世界认可,这是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开拓的中国绘画在色彩上的新道路,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第三篇: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油画欣赏

【摘 要】 油画欣赏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油画作品的欣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通过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则是欣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

美术

教学

油画欣赏

一、油画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教学体会,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而油画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作品包括中国画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暨文化背景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符合了学生现实意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像现代派油画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知识基础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对油画作品的欣赏尚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不可能是一个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课堂欣赏及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作品,然而,在毕加索、米罗的油画作品欣赏上,许多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生作为欣赏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有人说过:“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在此刻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应该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的身上。

例如:在西方油画欣赏中,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具有时代转折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所以,我从画面的构图、明暗色彩去分析作品,同时将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故事以及画中

1 人物的故事都一一道来,学生在了解了这幅作品后对这幅著名的“神秘微笑”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学生很喜欢蒙娜丽莎的笑,觉得她笑得很温柔;也有学生觉得她的笑过于神秘,难以琢磨;有的学生则对失去孩子的蒙娜丽莎深表同情,觉得她的笑饱含忧郁;甚至有的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神秘失踪又神秘归来的经历大有兴趣;也有学生表示不喜欢蒙娜丽莎衣服的颜色,让人感觉过于忧郁……

在学生们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后,我并没有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表扬了他们善于动脑筋去分析作品,同时我也讲解了自己的看法: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这也就是这幅作品具有如此艺术价值的所在。

二、油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任何情况下的艺术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和年龄阅历和知识结构层次等差别,都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同样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

在油画欣赏课上,学生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有课堂上被欣赏作品是否符合学生的欣赏习惯的因素,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如何引导,主要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的讲评。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

2 和体验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 ,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最终使学生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一课,课前我查阅了关于梵高的生平资料,凡高,他尽管只活了37岁,而且是孤僻,自闭,精神分裂.真正的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品格,我想学生会对凡高充满了尊敬。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有时羞却,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了贫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 自己粗茶淡饭,衣裳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深情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

然而凡高和罗丹一样,对待艺术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并且他有着和雷诺阿一样的追求。"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他在一到信中这样写道。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使人们得以窥到凡高的内心:他就象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作为一副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是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种

3 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凡高地一生,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在油画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2、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学生自我感受在审美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进行的,学生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中囿于知识结构的简单性和学生自我多主体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他自身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欣赏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在欣赏《戴帽子的妇人》作品时,学生很不理解作品中所运用的色彩,好多人都说不喜欢这幅作品,但当我把这幅作品分析给他们听时,他们似乎才真正理解了画家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这幅作品的画家马蒂斯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他常运用强烈的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的组合带有浓厚的主管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戴帽子的妇人》使用从颜料管中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是想刻划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引起视网膜的振

4 动和要强烈浪漫或神秘的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想树立与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绘画准则。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更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作为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 “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油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任何油画作品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在教学欣赏中,我常将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拿出来让学生共同欣赏比较分析,两幅作品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 、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学生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

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

5 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感知欣赏油画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他们提高欣赏分析理解打下初步基础。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欣赏塞尚的《苹果与桔子》时,我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知到欣赏中产生的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是由哪些主要因素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些都使画面既有了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

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课堂上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在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欣赏时,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同时进行比较教学,如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 “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

6 分析时,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

另外,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油画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初步感知度。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油画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既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性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要不囿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尽量让学生能通过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欣赏达到一个较高的欣赏理解水平。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综合性的和有效的欣赏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1]许雷、李文化,油画表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赵谦澧,油画创作探讨,江西美术出版社,1997 [3]王若愚,油画教学初探,广西大学出版社,1996 [4]尤梅,油画教学技法分析,中学美术,2007(5)

第四篇:试析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product.free.10048928.1/ 论文摘要:由于不同的理解和创作方式,油画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展现了画家精神世界不同的维度。为了更深入体察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文章从表现对象、本体语言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进行了阐述,深入探讨了体验的方法和反思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油画创作 体验 反思

油画,作为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包容性,从表现的材料的物理性来看,油画具有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趣味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油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它早已成为我国绘画表现形式中的主力军。在学习油画的20余年里,笔者作为油画学习者中的一分子,至今还不能算是入门,自身感觉学习油画除了需要极高的天分之外,还需要用心、深入地体验与反思。油画创作离不开对表现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离不开对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反思。

一、对表现对象的体验与反思

表现对象是油画创作的内容,是创作中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意象的,更可以是抽象的。无论画作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都必须经过画者头脑的体验与反思,才可能形成具有感染力的绘画作品。首先,画家要对写生的对象进行深入地察,从人物的外表(性别、年龄、衣着、色彩、姿态)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气质、性格、表情)等。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像饿狼一样敏锐、贪婪,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人物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客体,但最熟悉的往往在视觉中成为视而不见的对象,我们的认识往往容易落入概念的窠臼和表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只要我们感觉得到并使自己有安全感就足够了,无需观察他们的形态和特征。但是,若要把人物搬到画面上去,不仔细观察是不能完成的。深入地观察不但要入木三分地把握每一个细节的变化,还要注意体会其中的联系以及各个部分相互间的影响。

美国画家基蒙·尼克莱代斯著名的素描教学法就十分强调视觉与触觉的结合,他倡导一种素描的写生方法叫盲画,就是不看画纸和画笔,眼睛紧盯着描绘对象的体型轮廓,目光缓慢地随着对象的形体轮廓移动,手中的笔也随着目光的移动而移动,目的是训练画者学会用目光去触摸对象。刚开始用这种方法练习时,笔下画出来的物象一开始是完全走形的,但盲画出来的线条不像平时画出来的线条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盲画的准确性在提高,最重要的是感知逐渐深入了,不再停留在浮躁的阶段。一些有成就的画家在谈到体验表现对象的过程时,总是强调要充分而全面地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同时,把视觉上的深入观察运用到极致。笔者的老师钟以勤先生曾告诫我们:观察对象的时候要学会用目光触摸,用目光体验对象的质感和细微的起伏、转折关系,甚至要体会对象的温度和体内的脉搏,要想象你的笔触是在对象身体的表面上移动,让自己身心感受融入到对象中去。

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体验和感知是不够的,这不过是对物体知觉的常识性观察,这样的观察使人很容易陷入客观主义思维的模式,被自然对象牵着鼻子走,成为自然表象的奴隶。观察要融入到对象中去,反思却要能跳出对象。画画不同于照相,并不是把客观现实完全照搬到画布上去,即便是对景写生,表现的也只是相对正确的关系。因此,这个表现的过程就是一个主观处理的过程,主观处理的过程就是反思。观察不仅要深入揣摩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还要摆脱表现对象客观实在对艺术表现的束缚,打破普通视知觉的经验和常规,从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避免流俗或雷同。面对不同对象的写生,体验会不同,反思也就大相径庭。对客观事物体验的方面不同,个人反思的取向不同,得出的结论即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不同,也就造成了千人千面的风格。

二、对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

油画本体语言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并通过画家对材料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油画本体语言包含了颜料、媒介、基底材质、笔触等多方面的综合元素,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阻碍。因此,对油画本体语言深入的感知体验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油画本体语言的体验从初学到入门以及从入门到挥洒自如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对于个别有天赋的画家来说这个阶段可能会短一些,但更多的人都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把握其性能特点。

绘画材料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语境中改变了身份,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寓意、象征和存在的价值的本体语言,成为画家自我的延伸。一般在创作前,画家对选择运用的媒材都会预设一个基本效果,但对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未必能完全控制或把握,因此,必须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反思,以达到熟练掌握和控制所运用的媒材,确切传译个人语义,从而达到实现自我表达的目的。画框作为油画的依托和载体,内框与画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许多大城市的画家已经不再自己绷画布、制作画底,这个环节的省略可以为画家节约许多时间。然而笔者认为,如果从学习油画开始就从来没有经历自己动手做底的过程,一般是很难发现基底材料对作品影响的奥秘的,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绘画表现的载体。要深入了解绷画框的程序,并可以根据自己绘画的要求对画布质地进行挑选,对画布基底材料的性质有选择地制作,是保证创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就单纯的物质特性而言,油画颜料的色性稳定,却因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方法而千变万化。单就调色的顺序不同、敷色的厚薄不同、笔触的肌理不同、运笔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油画颜料都会由此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丰富微妙的变化需认真体察并加以总结才能逐步掌握运用。初学油画的时候很容易被其稳定的色性所蒙蔽,认为油画没有干湿变化会比较好把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其实不然。认识、理解了油画本体语言的意义也将在画面上实现表达的意义。油画与生俱来的包容性,更加扩展其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在最近的十余年里,中国的油画家们在油画媒介与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油画这个架上绘画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方兴未艾。

三、对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反思

对表现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是掌握油画语言的初级阶段。要真正驾驭油画,运用油画进行创作,还必须对艺术表现形式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或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艺术积淀,也反映了作者对前人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反叛和超越。

表现形式是作品主题的艺术思想阐发的最重要的方式,形式语言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力量。重构是艺术家对既有的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它具有两种基本特征:一是创作观念上的“形式自律”和“主观创造”;二是艺术家发挥主观创造性,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出一种非写实的艺术形象。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既满足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能,发挥艺术家的自主创造力,又促进了艺术风格不断推陈出新,使艺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在观察自然和艺术创作实践中,通过探索、反思、创作、想象,形成了个人的艺术主张: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其作品形成了概括性、结构性、秩序性、主观性、自律性、重构性和创造性的鲜明特征,他是站在前人丰厚的积淀上开拓了新的艺术疆域。“塞尚一小步,艺术一大步”,这是对个人在形式语言上进行的探索反思取得的成果,推进着艺术发展进程的最好注解。

在当下纷杂的艺术思潮下,要取得油画创作的新发展,不仅需要画者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保持坚持创作的恒心和定力,还需要画者能潜心体察表现对象和油画的本体语言,并对表现形式进行不遗余力的探索与反思。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product.free.10048928.1/

第五篇:马文化在当代内蒙古油画中的审美体现

马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从原始蒙古先民马崇拜开始,人与马之间自然形成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思维定势、审美情趣与追求等诸多现象,承载着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是最能反映少数民族个性特征和群体气质的文化领域之一,揭示出被学术界泛指的 马背民族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些在当代内蒙古油画中都有所体现。

一、马文化在当代内蒙古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 马文化给内蒙古油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素材

马文化给内蒙古油画创作形成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造就了内蒙古油画创作的独特题材。当今生活在内蒙古这块土地上的油画家们,依然以北方草原生活作为他们最喜爱的题材来表现。处处体现出马背民族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深深留有草原文化及草原文学艺术的印记。从这些论述中或能感受到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北方草原广阔视野和丰富独特的底蕴以及在题材领域方面的开拓。

(二) 马文化是草原人民千百年生产生活的反映,是内蒙古油画家创作的源泉

古往今来,诸多的蒙古族马文化内容离不开游牧社会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日常生活。辽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美学追求与特点。崇尚阳刚之美、质朴之美,并富激情昂扬的浪漫色彩是游牧民族主导性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艺术特征。这种审美心理与审美追求的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历代美术活动中。早在旧石器时代,在今甘肃嘉峪关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最早透露了草原艺术的信息,在那里制作的手形岩画,标志着草原艺术的萌芽和最初的形态。自新石器时代,经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在北方草原各地制作的千里岩画画廊,标志着草原艺术已经遍地开花。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画家创作出一批反应草原新生活的好作品。与此同时,全国各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先后来到自治区工作。再加上从兄弟省市前来支边及内蒙古与绥远省合并后原绥远省的一批美术力量,使内蒙古美术队伍迅速壮大,初步形成一支阵容可观的美术创作队伍,从而创造了内蒙古美术最初的辉煌。

(三) 马文化给当代内蒙古油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艺术

我们从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英雄史诗《格斯尔》中就可以看到马背民族宽厚、勇敢、率真、剽悍、英武的性格和壮美范畴的审美取向。被誉为草原画派的首领的妥木斯先生,他果敢敏锐的个性气质加之塞北骏马秋风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粗犷秀逸的绘画新语言,刀笔如写如舞的语言,粗犷大写意中又有精神的气功运笔,加之对草原生活的独到理解,把个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特定的地域环境会造就特有的群体性民族审美意识,当然也就关系着每一个体的审美意识,这在对于外在世界感受敏锐的艺术家身上具有尤为突出的体现。

总之,马文化是由草原这片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文化,也是在这种文化底蕴背景下,才会产生诸多的反映草原生活的油画作品,它们相互依存,传承至今。

二、马文化在当代内蒙古油画中的审美体现

(一)初创期本着质朴、忠诚、不去粉饰生活的审美精神取向

1947年5月,当内蒙古人民庆祝自治区成立的欢歌在中国北方草原红城乌兰浩特唱响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美术的第一代创业者们成立了自治区第一个美术组织内蒙古文工团美术组,并将创作的第一批美术作品奉献给曙光初照的内蒙古草原。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美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宣布成立。由此,内蒙古美术作为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自治区成立后的发展和繁荣。

(二)发展期追求抒情、浪漫、诗意化韵味的审美取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迎来了思想解放和艺术的春天。内蒙古蒙古族油画家妥木斯带着他深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妥木斯油画展。展览以朴素、清新的内蒙古草原、牧人生活画面,简洁、明快的绘画语言,静美、抒情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美术界展开了一个来自草原的全新的艺术天地。展览在全国美术界产生深刻影响,内蒙古美术也以此为标志,进入到一个尊重画家创作个性、注重艺术创作自身发展规律的新阶段,进而,带动了新时期内蒙古美术创作整体面貌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呼伦贝尔油画和工笔重彩画创作以中国北方山林、草原民族生活为主题,形成了具有强烈北方民族、地域特色的呼伦贝尔油画 和呼伦贝尔工笔重彩画 创作群体。

上一篇:有关征兵宣传标语下一篇:烟花爆竹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