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条例学习计划

2023-05-12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支部工作条例学习计划》,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支部工作条例学习计划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条例》出台的背景

二、《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三、《条例》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四、《条例》的精神实质和特点

五、《条例》的主要内容

六、《条例》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

七、《条例》明确的法律责任

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55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条例》出台的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1991年12月26日国家计生委发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这是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第一部国务院行政法规。1998年修订后,再次发布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至今已10年。实践证明,《办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正确的,有关规定在规范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0年来,地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立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各地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依据、以《办法》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法规或者政府规章。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

市)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做了专章或专条规定;23个省(区、市)或是制定单行地方性法规,或是出台政府规章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初步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法规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的流动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到2005年1.47亿,流动人口的结构及其生活、就业、居住亦呈现新特点,对现有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由于《办法》相关规定或欠缺,或滞后,致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现居住地和户籍地职责不明确,区域和部门间配合协作无制度保障,制约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未来二三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流动将更趋活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出发,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1.《条例》为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随着形势的发展,1998年的《办法》有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为妥善解决基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面临的管理难、服务难、维权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务院对《办法》进行了修订,以《条例》形式颁布。《条例》是人口计生领域“一法三规”的主要法规之一,是指导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法规,为全面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法制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顺应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基层迫切需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建设的呼声,标志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2.《条例》为推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体制奠定了法制基础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条例》从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央《决定》(中发[2006]22号)等精神入手,在总结提升基层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管理制度基础上,以维权、服务为主线,以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责任为核心,以落实部门职责、推进综合管理为重点,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

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新机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奠定了法制基础。

3.《条例》为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我国,流动人口是一个规模大、变动快的群体,具有以农民工为主体、家庭化趋势明显、组织化程度低、在流入地居住工作生活时间趋于长久化等特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08年全国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总量超过3000万,约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总量的12%。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推动流动人口融入现居住地,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面前必须抓紧解决的重要问题。《条例》按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总体要求,明确规定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应享有的计划生育服务、奖励和优待,体现了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理念的转变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合法权益,增强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三、《条例》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单纯的行政管理、防止“超生”,调整为综合管理和为流动人口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提供便捷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沟通;保障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实现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更协调、有效的管理。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管理并重。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将依法维权、利益导向、综合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强化制度,明晰责任。强化相关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现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责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等,为地方立法和部门规章提供依据,使《条例》所确立的基本制度,细化为可操作的制度和措施。

3、兼顾差异,推进创新。正视东中西部、城乡、大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事务管理方式的实际,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管理资源,着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创新。

四、《条例》的精神实质和特点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既是《条例》的立法宗旨,也体现了《条例》的精神实质。《条例》的各项规定基本涵盖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凸显出《条例》服务大局的总体思路,责权明晰的管理原则,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便民维权的工作理念,权利义务统一的法制要求,行政“问责”的执政要求等特点。

五、《条例》的主要内容

1.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原则,明确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职责,强化协作配合的重要性。

明确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职责,是《条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原则,明确提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其中,“共同负责”是基础,“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是核心,“户籍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是必要补充。

1998年的《办法》确立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践证明,这一原则的提出,规范和推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10年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办法》对两地职责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相互推诿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服务管理难到位的主要原因。为妥善解决两地推诿问题,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3年出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对两地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5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一规定符合基层实际,操作性较强,对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因此,《条例》从完善管理原则入手,根据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工作的不同特点,从管理、服务、维权等方面,在相关的条款中加以明确。

从基层实践和流动人口的特点看,加强两地协作配合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两地协作配合要在落实流入

地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落实流出地责任,加强源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条例》在明确两地各自责任的同时,还重点就加强配合、协作的途径和载体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两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采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核实、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因此,现居住地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户籍地应充分发挥源头管理的优势,配合现居住地做好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

2.以人为本,明确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 《条例》对流动人口在实行计划生育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二是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三是晚婚晚育的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四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同时,为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落实到位,还在相应条款中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在保障流动人口权益时应履行的职责,特别提出涉及流动人口隐私的相关信息要予以保密。

3.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流动人口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提供方便。

《条例》对流动人口在实行计划生育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办理、提交婚育证明;二是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三是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具体为如实提供信息,并按要求进行登记;参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相关培训;接受现居住地组织的免费孕检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办理生育服务登记;缴纳社会抚养费等。

《条例》在改进服务管理方式、强化优质服务方面,做出以下三方面规定:一是增加流动人口可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第一孩生育服务登记的规定;二是规定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信息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负责互相通报、核实;三是缩小婚育证明的办证范围,将办证对象限定为成年育龄妇女,突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重点。

4.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沟通,提高服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可及性。

及时全面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条例》将信息采集、沟通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主要有:一是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强化户籍地和现居住地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通报工作;三是拓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收集渠道,要求房屋租赁机构、房屋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相关信息。

5.《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条例》将强化政府职责,改革完善相关部门协作制度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行综合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监督,依法保障并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条例》明确了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法定职责,《条例》第五条第三款、第九条、第十条明确了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公安、民政、劳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都承担着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职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推进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和管理,《条例》提出,公安、民政、劳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工商等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如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纳入本部门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向所在地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在办理有关登记和相关证照等工作中了解到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落实《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等。

另外,《条例》还明确提出物业服务企业、房屋租赁机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的协助义务是:如实向当地村(居)民委员会提供相关信息,如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址、婚育情况、联系电话等。

6.《条例》明确流动人口可在现居住办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手续。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施行后,各地在修订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中,普遍取消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行政审批,实行免费登记制度。2003年,国家计生委部门规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规定,流动人口拟在现居住地生育第一个子女可在当地办理生育登记。规定出台后,受到广大流动人口的欢迎,现已成为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维权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维护流动人口的生育权利,《条例》将原《办法》中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生育需持户籍所在地生育证明材料,修订为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7.《条例》明确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信息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互相通报核实。

及时通报流动人口个案信息是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遵循最大程度地方便管理相对人的原则,《条例》取消了原《办法》中由流动人口本人寄送相关信息义务的规定,明确规定通报、核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是两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这一规定,体现了《条例》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管理并重的工作理念。

8.《条例》明确了适用对象和婚育证明办证对象。 我国《宪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均规定,公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和权利。因此,所有流动成年育龄人员都应当依法享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有关权利,承担有关义务。根据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办法》10年来的执行情况,《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实行婚育证明管理制度,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主要载体。为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条例》将婚育证明的办证对象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已婚的,办理婚育证明还应当出示结婚证。”这一规定对于保证重点人群婚育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两地服务管理的有效衔接,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9.《条例》明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与共享的要求。

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既涉及户籍所在地,也涉及现居住地,既涉及人口计生部门,也涉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至关重要。《条例》在总结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信息采集,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并与相关部门有关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这一规定也为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依据。

10.《条例》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作出了具体规定。 经费不足、经费安排缺乏制度保障,是长期以来基层反映较多的主要难点问题。现行的以户籍人口规模测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的投入体制,与持续增长的流动人口、农民工群体严重不匹配,是导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与人口计生部门服务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显的重要根源。为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条例》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央《决定》、《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等法律和文件精神,在第三条、第十七条第二款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建立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其经费使用范围主要有:技术服务、宣传教育、日常管理、信息统计和管理、考核评估等。

六、《条例》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

1.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采集流入人口信息,查验婚育证明;

(三)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补办婚育证明;

(四)组织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的落实;

(五)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登记;

(六)与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运用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通报流入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七)及时向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

(八)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

2.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出具婚育证明,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三)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核实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3. 现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的主要协助义务 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规定,《条例》对基层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明确规定了现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的协助义务:

(一)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做好流动人口婚育情况登记,通报相关信息;

(二)帮助流动人口提交婚育证明,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流动人口及时补办;

(三)告知流动人口可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和应履行的义务。

4. 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有关规定,《条例》在原《办法》的基础上,对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的职责进行了补充,明确规定,一要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二要接受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条例》明确规定的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特点

从《条例》第19条到第24条,共6条,与1998年《办法》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取消了原《办法》中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追究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批评教育、给予处分;

二是增加了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负有协助义务的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三是细化了追究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四是删去原《办法》第20条仿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处罚规定,主要是考虑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37条已经明确作出规定。

2、有关机构、单位的法律责任

一是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的(讲第19条);

二是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五种情形:出具证明材料,返乡孕检,未落实奖励优待,反馈信息,其他情形(讲第20条);

三是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五种情形:未免费技术服务未落实奖励优待,未查验婚育证明,办理服务登记出具证明材料,未通报信息,其他情形(讲第21条);

四是有关部门未落实责任的(讲第22条);

五是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牧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未如实提供信息的(讲第24条)。

3、针对个人的法律责任

流动人口未办理婚育证明,逾期未补办或不提交的(讲条23条)。

4、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

鉴于相关法规、规章已对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作出明确规定,《条例》未对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作出新的规定。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标准、征收方法等问题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充分沟通、协商是前提,各地在具体执行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与联系,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第二篇:两个条例学习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局为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两个条例精神落到实处,现结合实际,制订出以下学习计划。sO100

一、学习贯彻两个条例重要性。

两个条例是我们党加强自身监督,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法规,是广大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主要依据,我们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两个条例的极端重要性,一定要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时间和要求。

1、局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为集体学习时间,与学习机关效能建设文件相结合,每位同志必备学习笔记本作学习记录。

2、各股室、站、所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每周不少于半日。

3、要坚持自学,认真领会两《条例》精神,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的要求。

1、通过学习宣传活动,要在我局形成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的良好氛围。

2、通过学习,要使我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是党中央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3、通过学习,要正确把握两个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熟知牢记,融会贯通,自觉执行。

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坚持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我局机关效能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充分地履行自身职责,推动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

两个学习条例学习计划表:

学习时间

单位

学习内容

4月20日

全局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职责

4月27日

全局

第三章监督制度

第四章监督保障

第五章附则

5月5日

全局

5月12日

全局

5月19日

全局

第三篇:公安处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的计划

根据公司党纪字(2006)8号文件,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精神。公安处党总支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严肃党的纪律,保障党员民主

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纯洁党的组织,坚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特制定公安处党总支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内处分条例》的计划。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的重要性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肃党的纪律,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纯洁党的组织,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两个条例,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为全面完成公安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二、学习时间和方法、目的

公安处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有82名党员,首先组织总支委员学习两个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重要性。总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安排三至四月两个月时间,以各支部为单位,每月集中组织学习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各支部采取不同形式、分层次、系统的,有重点的学习,要按文件的要求,认真学习原文,做到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的学,结合学习两个条例,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有关电教辅导片,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学习大讨论(学习讨论要有记录,总支定期进行检查),深刻领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的实质内涵。通过学习两个条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向模范先进人物学习教育活动,在党内形成学先进、讲廉政、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学习贯彻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在我处全体党员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严格遵守条例,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教育全处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切实增强监督和被监督意识,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自觉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总支要加强对各支部贯彻执行《党内纪律处分》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召开总支委员会议。研究和指导各支部在贯彻执行两个条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加大查处违反《党内处分条例》行为的力度,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

通过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全体党员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第四篇:党校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按照中央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精神,9月19日上午,四川省委党校在蜀光大厦圆桌会议厅认真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座谈会。副校长李新同志主持座谈会。科社教研部主任张星炜、工作处处长黄智宪、教务处处长邓颖、组织人事处处长古德辉、进修部主任吴少柏、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林新京、行政后勤处处长龙跃等7位同志紧密结合分管工作,积极畅谈了初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精神的认识和体会。老领导李锡炎、刘德骥、姜凌在会上也做了言辞恳切、语重心长的发言。在认真听取了参会同志的发言后,常务副校长刘毅就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全面推进党校各项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刘毅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是党校工作的一件大事,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精神,既是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不断促进党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完成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

关于四川省委党校如何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刘毅同志着重讲了三点意见:

一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党校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既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发挥党校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是完善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党校事业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校工作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切实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大局观和方向感。主要应从“八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要深刻理解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牢牢把握党校工作的正确方向。新条例由双重定位发展到四重定位,进一步强化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二要深刻理解党校教育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的新概括,准确把握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条例把十六字办学新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等作为党校教育应把握的总体要求。三要深刻理解党校设置和领导体制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新要求。条例关于党校设置和领导体制的一些变化,为加强党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组织保证。四要深刻理解教学是党校中心工作的新内涵,不断增强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要深刻理解党校科学研究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六要深刻理解学员管理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学员管理。七要深刻理解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八要深刻理解机关党的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强化保障能力。

三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效。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是当前校院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把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作为加强和改进校院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真正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

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要营造学习氛围,抓好学习宣传;要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掀起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的高潮,确保《党校工作条例》落到实处。

李新同志在座谈会结束时强调,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要求,呈现了许多亮点,是对13年来党校办学成绩和经验的深入总结和全面反映。大家准备充分,踊跃发言,畅谈体会,把座谈会开成了一个高质量、有水平的思想交流会。希望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按照刘毅同志的讲话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条例精神,准确把握新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既要充分认识党校办学的有利条件,又要勇于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把四川省委党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积极发挥“五个作用” 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扎扎实实推动党校工作的新发展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蔡道利)11月3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党校校长陈际瓦与广西党校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代表座谈,强调要积极发挥“五种作用”,牢固树立“五种意识”,扎扎实实推动党校工作的新发展,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际瓦说,这次中央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是研究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党校的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是党校工作的动员会、规划会和部署会。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加快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陈际瓦指出,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必须积极发挥“五个作用”,即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这是党校办学之魂、治校之道、立校之本、强校之基。二是把握好党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三是把握好“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即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四是把握好党校姓党、忠诚于党的根本原则。五是把握好“一个中心、四个方面”,即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

陈际瓦强调,贯彻落实这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必须进一步认清中央对党校的新期待,进一步认识党校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认清今后党校工作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进一步认清并充分发挥好党校校长对党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把贯彻《党校工作条例》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党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载体,推动党校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第五篇:党支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党支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制定和实施《条例》,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党支部必须严格按照《条例》加强党支部建设。

强化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党支部建设重要性。会议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取得明显成效。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在统一党员思想、凝聚党员共识、激发党员力量、锤炼党员党性、团结群众奋斗、激发党员活力上有着重要意义。《党章》规定: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党支部。

正是党支部建设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支部建设,采取强有力举措推进党支部建设,《条例》正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基层延伸的不断深入推进而应运而生。

强化举措,加强学习,切实推进学习出成果获实效。《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发扬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党支部建设宝贵传统,又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符合基层实际,十分有利于基层支部建设。各基层党支部及党员干部要将学习《条例》提高到思想和认识的高度。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培训方案,以领导带头宣讲、结对帮学、支部党员大会集中学等组织集中学和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个人自主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力度,确保学有所成。

另外,还可以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组织支部党员干部瞻仰革命圣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强化学习成效。同时,强化学习成效测评措施,严格各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考核,以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联系的方式,对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强化落实,加大力度,搞好党支部建设促党建工作。落实《条例》,各级党组和党委要把搞好支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党组书记和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深入支部抓支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各党支部书记要作为党支部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切实承担起党支部建设的责任,带领党支部委员和党支部党员一起将党支部建设好,有效发挥起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只有搞好党支部建设,将党的最基层组织建设好,才能有效促进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出成果、获实效。各级党组和党委要把抓好党支部建设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考核评价党建工作。

党支部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党支部要以学习和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切实有效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发挥起党支部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发扬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党支部建设宝贵传统,又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规定明确、符合实际。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意义十分重要。

看了这篇新闻报道,我不由地感慨万千。自从习近平同志执政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对于党支部的建设高度的重视。就拿我工作的社区来说,这几年的改变就非常明显。以前,大家对于党支部的建设不是非常重视,甚至觉得可有可无。现在,从区委,区政府到办事处,再到社区,都把这项工作当成是重中之重来抓。为此,上级单位还制定了一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从履行领导责任,加强思想建设,履行推动责任,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腐败,履行失责责任六个方面全面而具体的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大家对照责任清单,把相关条款和细则都进行了学习,并且落实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内容,增强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区及社区党支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深刻感受到,学习《条例》,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条例》精神实质,重点在于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时刻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在学习上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是为了规范党支部,因为它是党的基础组织,必须要明确工作准则,给群众发挥带头作用。

发挥支部主体作用,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在直接管理服务党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坚持打牢基础,坚持规范组织活动,才能够使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把“带”的作用示范在支部。上级党委领导要把带头开展专题研讨、参加支部学习、过双重组织生活。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不能仅仅就《条例》学《条例》,应该把《条例》的学习同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提升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指导支部联系点等作为学习教育重点任务,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树好标杆,特別是一把手更要带头到所在党支部领诵党章,带头谈认识讲体会,与普通党员一起学习、共同交流:带头深入包点支部,为基层党员讲专题党课,指导学习教育。压实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参加学习教育和推动学习教育双重责。

坚持把“学”的基础夯实在支部。突出党支部主阵地作用,坚持“全覆盖”“常态化”,以“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依托,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议,切实打牢思想根基。各支部按照内容、时间、方式、标准“四清”要求列出学习清单,并结合党员实际对每个研讨专题进行具体细化,切实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把“改”的要求落实在支部。聚焦党组织存在的间题、党员自身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边学边查边改、立知立行立改,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推动和检验学习教育。各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作用,对照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一条一条查不足,一项一项定措施,确保整改到位,使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每一个基层战斗堡垒都强起来。

坚持把“严”的标准贯彻在支部。上级党组织要把力量沉到基层,重点放在支部,精准指导,从严推进,以经常性的督将“严”的标准贯彻到“末梢神经”。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群体党员队伍实际,制定分类指导方案,推动基层党组织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推进学习教育,同时细化列出督导清单,对“督什么”“怎么督”“督成什么样”分别明确具体方法标准。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9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上一篇:中班幼师个人职业计划下一篇:中班语言夏天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