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文献综述

2022-08-31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摘要: 对国内较新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政府、农民、市场等不同方面论述了在不同阶段土地流转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土地流转问题不仅仅是制度安排方面的产权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从多个角度入手。以及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

产权

农民意愿

有形市场

国家有过“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承诺”,但现如今,伴随着形势的变化,可以看到国家做出了相应的政策改变,开始鼓励土地的流转。这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利用机械和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2)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土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3)纠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解决人地矛盾。以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人口均分土地,忽视了由于家庭劳力结构和个人技能差异,造成的每个家庭的土地利用效率的不同;国家承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虽然保证了地权的稳定,但也使得土地政策僵化。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愈加突出,土地流转政策保证了承包权的稳定,也可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解决人地矛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是时事所需,利国利民的,但实际上从政策出台到现在,国家虽然一直支持鼓励,但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一直较小,成效不大。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正常流转,因此建立有形市场的必要性以及优势;(2) 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4)研究的新思路。

1.建立有形市场

现有研究中首先,学界基本肯定了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完善土地流转中心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共识如下:

1.1必要性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正常流转,因此,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完善以以土地交易所(土地流转中心)为中心的市场结构对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合理流转有积极作用。(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2010)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与供给都会增加,要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进程,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规范问题,必须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进行土地使用权供需登记,处理流转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陈晓娜,2009)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供求信息在空间上较分散,传递设施与手段滞后,因此,通过搭建一个交易平台降低信息成本,减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必要的。(杜明义,赵曦,2009)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1.2土地有形市场(交易平台)的优势

①通过设立固定场所,健全交易规则,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了土地使用权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扩大了土地流转市场范围,拓宽交易主体,打破土地流转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自发流转为主的局限。(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2010)

②提供多样化流转模式,规范流转流程,提供多种服务。土地流转运行过程比较复杂,涉及估价、谈判、签约、鉴证、登记等众多环节,违约后还要处理违约纠纷,这些步骤和过程并非农民可以独立完成。交易中心一方面简化了交易流程,给交易主体提供了方便,也提供土地流转咨询、预测、资产评估、土地保险、土地托管、土地融资等服务,促进了土地流转高效、公开、公正地进行,使得土地流转行为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王忠林,2011;陈威,冯喆,2009)

③提供了信息收集、交流、发布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供求信息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土地的转让方找不到土地的受让方,土地的受让方找不到土地的转让方,交易速度慢,成本高。建立土地流转中心,加强信息交流,进行土地流转规划,能够整体把握市场信息,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陈威,冯喆,2009)

④规范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减少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市场规则规范了交易流程,使流转合同合法化、规范化,签订合同后定期监督双方执行合同的情况,确保双包遵照合同交易,避免财务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陈威,冯喆,2009)

⑤完善定价机制,切实保障了市场主体权益,提高农民收入。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处在弱势地位,法律意识不够强,受教育水平不高,加之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地方政府监管不利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损害农民经济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范围内土地流转的服务中介组织,可以获得所流转土地的详细信息,包括面积、肥沃程度等,可以根据土地的肥力和土地实际面积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以及支付的方式与期限。这些中介组织可以根据和参考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来确定评估地价的收费标准。这种定价方式平衡了市场势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权益(陈晓娜,2009)而且,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和劳动力的双重收益,促进农民增收。土地流转对于出的承包户来说,不仅可以拥有长期稳定收益,还能安心外出打工增加劳务收入;对于转土地的经营者来说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增加,可以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实现供求双方的互利赢,有效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王忠林,2011)

2.土地流转的问题

2.1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土地有形市场的建设,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事物,难免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综观我国各地已经建立起来的土地有形市场,由于土地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从总体上看,土地有形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詹蕾,2003)具体分析如下:

① 产权不明晰,各方利益冲突大,分配不合理,协调困难。由于政策不完善与历史原因导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致的产权不清晰问题导致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利益协调的难题。没有权威的流转收益分配标准、又没有固定的土地流转收益统筹制度,更没有土地流转利益的监督人,就难免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地方政府或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这几个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不均,打击了农民主体的流转积极性,阻碍了市场发展。(申燕君,2011)

② 隐性交易(场外交易)所占比例大。土地交易市场建立后,经营性土地供应转制并轨,传统土地交易模式发生根本改变,对传统的土地交易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部分部门和企业难以接受,试图通过私下谈判或其他变通手段绕过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而目前大部分城市闲置土地掌握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手中。企业对土地市场交易所持的观望态度,试图通过各种渠道避免土地使用权进场变易的做法,极其容易造成土地交易市场“有场无市”的状况,阻碍市场发展。

③ 门槛设置不合理,制度不规范,进场交易的土地使用权存在问题多。交易中心门槛设置脱离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求过高减少了可流转土地数量,另一方面没有充分规范监管制度,部分不符合门槛要求的主体也进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申请进场交易、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土地完全符合条件的较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原签订出让合同的是大宗土地使用权,现申请转让其中一宗土地使用权,受让人通常只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分宗登记手续,而没有办理分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或证,因而无法进行转让;某些土地使用权已修改规划设计要点,土地使用者也领取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没有签订相应的补充合同或协议,无法进行转让;有些出让合同签订时间比较早.没有具体的土地利用要求,或有具体的土地利用要求,但其规划设计要点已达两年或以上,可能已与现在规划不符,无法进行转让;原出让合同所确定的开发期限和竣工期限已到或将到等,电无法进行转让。如此等等,给土地交易市场的运作效率带来不利影响。

④ 土地转让税费过重。目前企业转让土地成功后,卖方需要交纳营业税5%,城市建设维护税0.5‰,印花税0.5‰,交易服务费1%~2%,而买方需要交纳契税1%,登记费1‰。印花税0.5‰,双方另加公证费共3‰。因此。一宗用地转让成功后,双方共需交纳7.45%~8.45%的税费。如此过重的税费,使大部分土地转让后,转让方无利可图,影响了,企业进场的积极性,并从而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逃避进场交易。

⑤ 有形市场的软、硬件建设滞后。一是一些有形市场现代化程度较低。手工操作、封闭运行的情况依然存在,办事速度慢、效率差、透明度低.不能适应市场高效、便捷的要求。二是有形市场信息凝固。大部分有形市场重管理,而作为土地交易集散地的功能远未发挥,信息工作还停留在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上,影响了市场运行的效率。(詹蕾,2003)

2.2流转交易的外部性问题 2.2.1制度性问题

制度性问题在这里是指由于政策、制度等政治性因素所造成的问题。这里并不是说制度设置不合理,而是说某些政策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会从侧面对土地流转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流转之初产生的这些问题有个共同来源,即政府。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权的残缺。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土地流转来说,发生的过程更为困难,矛盾也会更多,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情况复杂,农村的土地分为个人承包土地和部分集体用地。两者都牵涉到产权属于谁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政治意识形态问题,所有人都承认“土地是属于国家的”,而法律也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一词本身即意味着土地本身不是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属于农民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或者说是“全民所有的”。换言之,农民只有经营权和收益权,但是转让权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农民的产权是残缺的。产权的原意是指所有者对物品的排他性的支配权力,包括经营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由于中国的制度规定,国家和集体都是土地的主人,那么承包者的产权必然是残缺的。残缺产权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流转的困难,因为流转的前提必须是明确土地所有权,谁拥有土地所有权,谁就拥有最终的收益权。土地产权不完整,不仅增加了土地的确权困难,提升了谈判成本,还使得土地没有完全实现其自身的真实价值,造成流转价格偏低。价格偏低又影响了农民的流转意愿,导致土地供给不足,土地市场发育不足,最终结果还是流转困难。 ②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实际上,土地产权的不完整究其根源还是制度和规则的缺陷。我国已制定了多条标准和规则来确定土地的归属,但缺少在发生具体冲突时应该遵守的具体规则。在我国,有2种规则,一种是法律的规则,称为“文本法”,另一种是实践的规则,称为“习惯法”。前一种是带有强制力的规则,作为一项制度设置,其约束力是无法抗拒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的规则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中国本身又是一个地域性差别很大的社会,在实践中,人们遵从更多的是当地的习惯法,即第二种法则。一套文本法,一套习惯法,两者之间的差异成为土地流转发生困难的根源,究竟选择哪个标准作为最终的判断依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受益人的不同,收益比例的不同。这是任何人都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觉得矛盾的问题。所有人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则,都视自己为土地的所有者,想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那么最终只能导致矛盾的爆发,造成土地流转的困难。

③土地的集体所有针对土地规则的选择,确定受益人的问题,产生了很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除了少数是发生在村民之间的,绝大部分是产生在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的。尤其是当牵涉到村集体用地的流转时,村集体用地作为一项集体资产,是村内所有成员共有的,也就是说,只要是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人,都依法享有土地流转的收益。问题是,在流转发生的过程中,合同的签订者是作为村代表的村干部,流转方由众多的成员简化为了一个人,这项集体收益就很容易被个人攫取。甚至,在有些情况中,村民根本不知道集体土地被流转出去,在流转发生之前没有经过任何的村民会议,这直接导致了村干群关系的紧张和恶化。其实追根究底,矛盾的根源在于村庄的集体土地资金没能公平分配。这其中不排除部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干部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也有部分原因是与其村民自治的政治制度相关的。所谓的村民自治一方面是村庄自己管理自己内部的事务,自己做决策;另一方面,这个制度安排也意味着村庄建设的所有资金都是自筹的。村庄得不到上级的财政支持,却还要负担起村庄的公共服务功能,因此很多村庄将集体用地的资金用作村部的运转资金。从这个角度来说,制度也导致了村干群矛盾问题的产生。

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甚至在城市买了房,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在故乡的土地。这不是因为土地能够带给他们收益,而是他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在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融入城市之前,土地依然是他们最好的保障,以后即使不成功,回老家也还是有退路的。对于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职业缺少稳定性,保留土地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另外,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不健全。在中国城乡二元体系下,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甚至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基本的保障,对他们而言,最有效的保障手段就是守住土地。只要有土地,他们就可以存活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在国家保障缺位的情况下,农民只能自谋出路。对晚年生活的担忧,使他们不得不早做打算。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农民是不愿出让土地的,即使是部分不得已出让的,卖主提出的土地转让价格也远远超出了它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⑤税费改革后土地收益对农民产生的吸引力 虽说有很多因素阻碍着土地流转的发生,但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民对经济利益的计算。农民本质上也是理性人,他们对经济的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衡量可能超过了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在现阶段,农业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再加上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农民可以获利,这是大多数人不肯放弃土地的主要原因。但是假如发生了土地流转,那么自己得到的只是每年固定的人均收入。原来由于土地长时间没有调整,很多农户的土地都超出其实际应有的土地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获得较多收益,至少是超出流转后的人均收入。但是流转后,承包土地的都是一些有资本的大户,一般小农是没有大量资金的。另外,大规模的承包也意味着在生产上的投入要增加,包括化肥、农药、机械等,这样的投资相对于收入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保留现在拥有的土地是最稳定、最安全的手段,这也就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2.2.2农民流转意愿的影响

除了上述制度因素外,作为土地流转的一个主体,农民自身的流转意愿也对这个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流转意愿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们同时起作用,成为土地流转的难题。

农民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量研究证明,非农收入比例越高,农民流转意愿越强。当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非农收入时,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不太赚钱的副业。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只要价格合理,土地就很有可能发生流转。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买方和卖方对土地的价格预期差别很大,尤其是在一次性买断的时候。因为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土地虽然不赚钱,但是至少是个最低保障。一次性卖出土地等于没有了最后的退路,如果不是有绝对把握在城市定居,这样做的风险很大。 ①农民的恋土情结。自古以来,农民就是靠土地吃饭的,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生存的根本。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接受了这种宿命;突然改变,很难适应。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卖地是不孝的象征;有土地,人才有根。在南方的宗族社会,土地的买卖必须得到宗族的许可,土地必须优先卖给族内成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农民是很难轻易放弃土地的。

②农民的年龄、教育等自身素质。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年龄越大的人,对土地的感情越深厚,越不愿意放弃土地。年轻人大多长期在外面打工,已经不习惯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希望放弃土地,到城市生活;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土地的期望值越低,流转意愿越积极。

③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家庭的青壮年比例越大,保留土地的意愿就越强烈,因为他们的耕作能力较强,在税费改革后,能够从土地获得一定收益。而对于一些家中只有女性劳力或者是老人的,出让土地的意愿就会更强烈些。尤其是对一些孤寡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他们而言,在田中耕作已经是一种负担,如果条件合适,他们更希望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以换取养老金,作为晚年生活的保障,这是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也往往是这部分人,很难将土地顺利流转出去,因为双方对土地的期望值相差很大。对于出让方来说,出让的不仅仅是土地带来的经济利益,还有土地附带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对于买方来说,他想要的仅仅是土地的经济功能,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因此双方的意见很难协调。

3.解决对策

针对现阶段交易中心出现的部分问题,许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①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当交易中心在其建设过程中,要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各项管理制度,不能僵化。(詹蕾,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2003)

② 重视注意各方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展繁荣。(詹蕾,2003) ③ 加强对于腐败与隐性交易的监督力度。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土地有形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土地市场的良好秩序。监督主要包括场内与场外的监。场内监督要建立并坚持地价评估、专家评标、信息发布、交易确认等制度,确保土地交易的科学性和“公开、公平、公正”;场外监督是为了解决进场的问题,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惩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打击土地市场的隐形交易。(詹蕾,2003)

④ 严格工作人员甄选,加强防范道德风险,推动法制化与惩处制度。要求交易中心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明各项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也应当进行超前防范,并推动土地市场的法制化建设,确保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在土地招标拍卖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对违规违纪问题都要从严处理。(陈晓娜,2009;詹蕾,2003) ⑤ 完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体系与统一权威的农村土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农业合作社形式等等。(申燕君,2011;陈晓娜,2009)

4.研究新思路

最后,有部分研究也提出了新思路,总结如下:

1、部分学者从机构设置与政府干预程度两个方面就如何组建一个在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土地交易中心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机构设置方面,土地交易中心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土地市场,包含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土地一级市场以国家垄断控制为主,国家作为土地供给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限期以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出让给土地需求者,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土地二级市场以土地流转为主,土地使用权主体将合法所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土地所有者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对土地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政府要明确监管者与土地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政府作为监管者,应对土地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作为资源的供给者,应顺应市场规律,减少行政干预,将重点放在完善保证交易中心顺利运作的制度安排上。(詹蕾,2003)

2、一部分学者认为,有形市场需要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一方面,要在县、镇两级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收集、发布的平台,建立合同签订与鉴证、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的机构,在乡(镇)、村建立配套机构,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定价机制,引导流人流出双方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定价,建立价格调整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益。(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2010)

3、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建立权责明确,层级分明的网状中介服务机构,以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根据我国的行政划分,可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三级中介服务体系即在农村建立由村一级的土地流转服务站、镇一级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和县一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共同构成的农村土地流转三级市场体系,各级权责分明。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可以及时收集、上报、公示交易信息,进行小规模的土地交易,并为本村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提供相关服务,如土地政策法规咨询、办理流转手续等。镇一级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可以为各集体之间的流转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将各村对土地的供求信息集中公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也可以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办理因土地流转而引起的合同变更、解除、重订等,建立流转合同档案,调解土地流转纠纷等等。县级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又是在更大的范围内集中能流转的土地,在全市范围内,甚至全国范围内发布土地流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转信息,用市场经营手段调节发包给有意投资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主,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流转,形成土地流转市场网络。包含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土地一级市场以国家垄断控制为主,国家作为土地供给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限期以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出让给土地需求者,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土地二级市场以土地流转为主,土地使用权主体将合法所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土地所有者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对土地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政府要明确监管者与土地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政府作为监管者,应对土地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作为资源的供给者,应顺应市场规律,减少行政干预,将重点放在完善保证交易中心顺利运作的制度安排上。(詹蕾,2003)

5.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土地流转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独靠产权的确定或者是政策的支持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牵涉到多方主体的过程,包括政府、农民、市场等社会各个方面。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主体,由这个主体又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主体之间相互联系。政府设置的制度、政策等会对农民的流转意愿产生影响,后者又对市场的供给数量和转让方式产生影响。市场的情况又对政府的政策、制度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是要兼顾各个主体,从多个角度进行尝试。

6.参考文献

[1]董国礼,李里,任纪萍.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社会学研究,2009(1):29-67,247.

[2]刘世定.产权保护与社会认可对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的探讨[J].社会,2008(28):46-50.

[3]刘守英.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J〗.中国农村经济,1993(2):33-38.

[4]毛丹,王萍.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J].社会学研究,2004(6):43-53.

[5]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6):35-45,154-155.

[6]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3(3):113-124,207.

[7]邓大才.新一轮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向选择:弱化所有权[J].财经研究,2001,27(9):12-14,64.

[8]周亚越,姚蕾,俞凯骅,等.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意愿与政策建议:基于江浙沪6个乡村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9(7):21-24.

农村土地流转文献综述

[9]钱忠好.乡村干部行为与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J].江苏社会科学,2003(5):47-51.

[10]刘世定.科斯悖论和当事者对产权的认知[J].社会学研究,1998(2):14-23.

[11]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64-69.

[12]王兴稳,钟甫宁.土地市场与农民间土地流转:基于江苏兴化市、黑龙江宾县两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9(1):6-11.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综述

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我市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综述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规划。为了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工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试点村进行了规划设计,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下发各乡、镇、办事处和试点村,各乡、镇、办事处和试点村正在按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省、宣城市和我市建设设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设计了一批不同类型、各种风格的新农村住宅方案,供广大农民选用。这些设计方案经济适用、造型新颖、布局紧凑、地方文化色彩浓郁、施工组织简便,符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村庄布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对新农村建设中各乡、镇、办事处的村庄布点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新型农民住宅

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在村庄布点规划中,强调政府主导作用,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本着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增加农民对村庄布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现有村庄的区位、规模、条件进行规划建设,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不盲目攀比。

3、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村庄布局要体现两个要求,一是有利生产,符合合理的农业生产半径的要求;二是体现方便生活的要求,符合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习惯。

4、合理集取,节约用地。

村庄规模要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分布实施”的要求,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和耕地的占补平衡。

5、突出特色,弘扬个性。

充分考虑丘陵、山区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方特征的要求,切实保护并弘扬村庄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6、适度超前,建设配套。

坚持近远期结合,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规划保留村庄应优化布局,加强配套完善,规划撤并村庄宜维持基本设施条件。

规划内容

此次规划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包括现状概况分析、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各项内容,是指导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目标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科学发展道路,使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等专项规划相配套,力求体现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主要规划目的有两项:

1、合理整治村庄,优化完善配套,提高人居环境。

2、保留原有风貌,保障生态建设,形成地方特色。

规划设计理念

新型农民住宅底层结构图

1、生活高质化 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即使是农村地区,其生产、生活、娱乐等生活方式不断高质化、城市化。

2、服务社会化

乡村城市化需要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高度的健全,并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使整个城乡地区真正做到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

3、环境生态化

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维系着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其发展仍应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保育为主,并充分体现其皖南山区农村的特色。

4、形象特色化

以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为目的,村庄建设需要寻求适合农村的建设模式和居民生活习惯,追求农村风貌的高品质和特色化。

优秀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选

小康居

美丽富饶的宁国,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做如下设计。本方案占地面积为160m2,建筑面积152.3m2,上下两层,设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卧室、储藏室及阳台,附属养殖用房2间。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外墙采用白色外墙乳胶漆,屋面为水青灰色瓦屋面。后院设有水井、沼气池,可连接厨房、卫生间;屋顶平台可放置太阳能热水器。本方案特点:白墙青瓦,延续徽派建筑的特点,室内布置合理,使用方便;构造简洁,结构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科学环保。城市近郊农宅

本方案适合于城效结合部、农村主要集镇的新农村居民。考虑这些区域不同于山区,采取了联排式住宅,既节约用地,又节省造价,邻里相互照应方便,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体现了新农村的新风尚。在平面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晒场在南面,人流主入口设在南面,直接进入客厅,家禽、家畜及农机车库出入口设在北面,避免了居室人畜混杂的污染。在底层平面设计上,可根据不同的人口组成及个人生活习惯,灵活布置一房间,它既可敞开作为客厅,又可隔成老年卧室,充分体现了新农村住宅的灵活性

和功能性;二层两卧室间未设计固定隔墙,住户可根据自己需求自由隔断。为方便使用,特设计了一阁楼层,它既能储藏日常不用的杂物间,又提供了更大的晾晒和夏夜家庭聚会纳凉场所。该平面功能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布局紧凑,经济适用。在立面设计上,主要考虑这些区域农民生活逐步城市化,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上都比较现代化。因此,在造型上更多地融合了现代元素(三色砖、玻璃瓦、线条等),但在屋顶上还是继承了传统的坡屋顶造型,更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颖大方、施工方便、造价经济,深受当地居民的喜欢。

第三篇: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献综述的一些介绍

一、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文献综述》,就是针对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期,农村易爆发、可能爆发公共危机这一专题而写的综述,并为以后研究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的处理、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 对文献综述的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文献综述》确立的主题就是:农村公共危机及其管理。这篇综述是在确立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及研究领域通过广泛阅读理解21篇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观点后总结而成的。主要包括一些学者对一般概念的不同理解,如危机、公共危机等;综合各学者对农村公共危机产生原因、影响等新观点、研究成果的总结。

三、 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1 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1] 2 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2]

(二) 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多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这几年关于留守儿童的犯罪事件日益增多。

2 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明:从总体上看, 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 3 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 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3]

二、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儿童”因厌学而辍学的现象发生。

2 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老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3 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

三、总结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家长和老师对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加的重视,社会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提高。

四、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第五篇:农村撤点并校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杨长友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20 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的国家义务教育工程,为农村学校建设投入了巨额资金。到90 年代中期,我国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校”,保证了农村孩子有学上、有书读。“一村一校”的学校布局满足了孩子不出村就能够接受学校教育的愿望,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课题要面对,为了促进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2000 年开始, 我国先后颁布多个政策文件,主要采取以“撤点并校+寄宿制学校” 为主的策略, 即将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点进行横向合并, 并以学校食宿条件的完善和校舍、设备的更新作为配套措施,来推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实施。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在这一系列政策推行十多年以来,成绩伴随着问题让农村教育问题重新成为了关注的热点,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叫停了运行十年有余的本轮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即学者所言的“后撤点并校时代”。本文以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近十年的文献研究为主,对农村撤点并校问题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实现对农村撤点并校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撤点并校 农村 区域均衡发展

一、撤点并校政策的提出及其实施现状概述 “撤点并校”政策指的是撤掉教学点(一般为四年以下,通常设在偏远村寨)将几个小学校合并成中心学校,其目标在于扩大学校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点并校和举办寄宿制学校是中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集中资源办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政策。2001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改革。将农村一些规模小、学生少、教学质量低的学校撤销,统一合并成乡镇学校或中心学校。,撤点并校运动试图通过裁撤规模小、质量差的乡村学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农村撤点并校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理由,以让农村孩子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设想,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撤点并校政策的出发点是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同时,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校际间教育均衡。

据2005 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 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 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 万所, 初中973 所, 共计减少中小学4 万多所。

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量农村小学被撤并,村小数量急剧减少。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自撤点并校政策实施12年来中国的小学由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而被撤并的学校中绝大部分为农村小学。

据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2000年到2010 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 所小学、30 个教学点、3 所初中,几乎每过1 小时,就要消失4 所农村学校。与此同时,10 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 万人,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 万人,减少了26.97%。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约22%,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11.5%,他们大多数进入县镇初中和县镇小学。2001年之后启动全国性的学校布局调整,其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规模减少。2000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44.03万所,2010年为21.09万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2.94万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减幅。

二、国内对撤点并校问题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分析来看,我国学者对于撤点并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实施的理论基础或者政策实行的目的解读:有学者从人口分布变化以及教育资源这两个角度来重新解释“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单丽卿,王春光,2015)认为“撤点并校”的实质是以取消村小的方式来实现中心完小的教育改善,“撤点并校”政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偏离了“均衡发展”这一目标,强调要对总体的教育发展理念进行反思,并从制度层面清除限制教育发展的障碍。也有学者从城市化和计划生育使农村生源减少,从而导致村小布局结构不合理,同时也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均衡发展而提出来的撤点并校,对农村分布较为分散的教学点进行合并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张希亮,2013)。也有学者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类似于教育资源整合的举措(樊涛 曲铁华,2014)来对比分析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与撤点并校的政策基点,并且认为,要想合理有效的进行整合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对于撤点并校中的主要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关注点各异,从学生和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很多学者认为撤点并校的初衷和其实际带来的效果有相悖的地方,认为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使“上学难、上学苦”的问题加深,使学生辍学率上升。(袁金茹,2013)有学者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对农村的积极影响等角度支出撤点并校促使乡村文化中心—村小的没落,在一方面使得文化上移,另一方面促使农村孩子缺乏对乡土情怀的深切感受,从而在乡土文化传承上出现了困境,同时也影响了乡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认为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区的差异以及地方特点,导致很多不合理的撤并。(杨爽 王海英,2013)(李博 司汉武,2013)(冉娟 张铭凯,2011)也有学者从实际出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校撤并的过程中,存在着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现象,造成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难。而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滞后,学生吃住的条件难以保证,寄宿增加的费用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无计划的盲目撤并,使得大量农村学生涌向中心学校,给中心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班额现象极为普遍。(周美丽,2012)不少数学者还是对撤点并校的取得的效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重视,诸如上学路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缺失、撤并后原来教学点的闲置等问题。(邵伟霞 张嘉星,2013)(李盼强 曾尔琴 杨国辉,2012)

(三)国内外对比研究方面:有学者在分析了英美等国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规模效应和布局调整的研究,从学校规模与经济效益、学校规模与课程多样性、选小规模与教育质量、学校规模与学校风气等等方面来论述和研究我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以及撤点并校问题的相关理论。(李祥云 魏萍 田文宠,2014)(李祥云 张聪聪,2012)

三、已有的研究总结和评述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和概括,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撤点并校这样一个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从提出到如今政策意义上的消失,前期主要集中于政策解读与宏观问题的探讨,关注的点在于整个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方面,接着对整个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关注的点集中在整个政策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实质的问题,关注的点在学生在教师,在整个教学点撤并的具体过程。在后期主要是对这一政策的反思性研究,集中在对这一问题形式上的总结上,并且对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影响的后续措施的思考也有一定的关注。

从大的层面来看,这些研究以及观点正好反应了一个政策的实施整个过程的逻辑顺序问题,但是,这些观点往往从宏观层面上给予空泛的议论,难以给真正的政策带来有力的实际理论支撑以及实际的改变措施,因此,这些文献中从观点上来说是比较有广度的,也确实反映出了整个撤点并校政策的全程的一些问题,但是就其论文观点的深度而言,是很不够的,在以后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中,集中的点应该在对这一政策的反思上,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支撑,从而促进教育政策的合理制定。另外,在做研究的深度上,要深刻客观,对于教育政策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理论议论的层面,还要有具体的实证数据研究,结合相关的其他领域的政策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观点才有深度,才有力度,才有价值。

应该说,目前对撤点并校这一话题的研究和讨论,实际上应该放到这一政策的总结和反思阶段了,在作进一步的问题调查也要为这样一个主题服务,而这种反思与总结应该是为进一步作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以及配合国家城镇化工业化问题的实现可能进行一些有意的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讨论是否有必要恢复撤并的教学点以及这个政策实行的意义还有多大这样没有意义的问题之上。这一点,必须要作为今后继续该话题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单丽卿王春光. “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3.5 [2]王勇. “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 张希亮. “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9 [4] 张丽珍. “撤点并校”政策的绩效反思与优化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2014.7 [5]杨兰 张业强. “后撤点并校”时代小规模学校的复兴[J]. 教育发展研究.2014.6 [6] 刘欣 曾嵘. “后撤点并校”时期农村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利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7] 代静亚 龙红霞.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传承* [J].教学与管理.2014.4 [8] 李向东.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应对路径[J].教育评论.2013.5 [9] 杨成明 张棉好. “后撤点并校时代”对我国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4.4 [10] 董树梅.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文化困境突围中农村学校的担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 [11] 樊涛 曲铁华. 20 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 [12] 袁金茹. 撤点并校改革的负面影响及解决策略[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13] 蔡志良 孔令新. 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 [14]杨爽 王海英. 撤点并校遭遇村落传统文化的存续[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7 [15]雷万鹏.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16]李博 司汉武.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J].教学与管理.2013.1 [17]杨东平 王帅. 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0 [18] 李祥云 祁 毓. 中小学学校规模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变化还是政策驱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4 [19]庞丽娟.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2 [20] 丁冬 郑风田. 地区差异、晋升锦标与撤点并校[J].教育发展研究.2014.6 [21]胡宝泉. 对布局调整后的牧区教育之调查与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8 [22]周美丽. 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3 [23]范铭 郝文武. 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三个“目的”的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 [24] 邵伟霞 张嘉星. 对中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现状的思考[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5] 李盼强 曾尔琴 杨国辉. 公平与效益的博弈[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8 [26] 雷万鹏 张婧梅. 构建公正的学校撤并程[J].全球教育展望.2011.7 [27]杨兰. 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进乡村文明回归[J].教育发展研究.2013.8 [28] 朱进喜 吴卓平 周海飞. 广西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效益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7 [29] 李祥云 魏萍 田文宠. 国外中小学规模作用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育科学研究.2014.4 [30] 李祥云 张聪聪. 国外中小学规模作用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

上一篇:项目质量月活动标语下一篇:县民政工作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