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课件

2022-07-08

第一篇:临床生物化学课件

临床药理学课件_4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第4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临床用药的目的是利用药物作用以消除致病原因(如消灭病原体),帮助机体调整因患病而致异常的功能,促进病损组织修复,使机体恢复健康或接近正常。这就要求选用药物的作用在性质、强度、以及起效和维持时间各方面都恰好符合该病人的特定需要。“对症下药”就是这个意思。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性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作用的“量”的规律的科学。药物作用的性质可分为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

一部分药物可以通过改变体表或体内细胞内外环境的理化性质而发挥非特异性作用,如腐蚀、抗酸、脱水等。大多数药物则是通过不同机制参与或干扰靶器官(细胞)的特定生物化学过程而发挥特异性作用。对于药物特异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已发展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对药物作用的本质及其对生命现象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体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是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突出代表。它不仅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对指导临床用药也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药物作用的“量”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用强度:作用有强弱,其幅度有宽窄;二是作用时间:起效时间有早迟,维持时间有长短。要使药物作用的“量”恰好符合治病的需要,就必须熟悉药物作用的“量”的规律,特别重要的是,许多药物的作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能受到药物制作工艺、病人机体状态、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量的、甚至质的变化。因此,合理用药要求医生充分熟悉药物的药效学知识,结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和病人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用药方案来调控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和时间,使之尽量符合所治病人的特定需要,以增强其治疗作用,防止或减轻其副作用和毒性。 第1节 药物作用“量”的概念

一、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

多数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当药物剂量增大时其作用强度也增强。但绝大多数药物的量效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研究量效关系的规律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以药物的剂量(或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实际数值或百分率)为纵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图。不同药物的量效曲线的图形可有很大差别,但任何量效曲线都能提供以下四种信息:

1.最大作用强度(maxinum efficacy)

2.效价强度(potency)

3.曲线的斜率

4.曲线数值变异程度

必须指出,治疗疾病时只要求药物发挥治疗所需强度的作用。作用太强有时反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利尿作用超过需要时可能导致脱水)。通常多以半数有效量(ED50)为参考来选择试用,最后决定治疗用量(治疗量)。

药物剂量过大还会产生毒性,甚至导致死亡。以毒性作用或致死作用为效应指标作出量效曲线,可以观察和计算半数中毒量(T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

二、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LD50/KD50之比值叫作该药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通常以TI的大小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但考虑到表达治疗作用的量效曲线和表达致死作用的量效曲线两者的位置关系,TI数值较大并不总能反映其安全性较大,还必须参考LDl(或DI5)和ED99(或ED95)之间的距离来综合考虑,作出评价。

三、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用药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作用有一动态变化的过程。一次用药之后相隔不同时间测定药物效应,以时间为横座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座标作图,即得到时效曲线。如果再在治疗有效的效应强度处以及在出现毒性反应的效应强度处分别各作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横线(可称为有效效应线和中毒效应线),则在时效曲线图上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1.起效时间

2.最大效应时间

3.疗效维持时间

4.作用残留时间

四、时效曲线与血药浓度曲线的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血药浓度曲线也可反映药物效应的变化。但有些药物必须通过在体内产生新的活性物质才起作用,或者是通过其它中间步骤以间接方式起作用,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故血药浓度曲线和时效曲线的变化在时间上就可能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机制不同,有的药物的作用强度往往有自限性(为受体饱和),并不能随着血药浓度升高而一直增大;有的药物在体内生成的活性物质半衰期长,作用时间也长,往往在原药血药浓度已经降低之后仍能保持有效作用。因此这两条曲线在形状上也可能有所不同。

总之,这两种曲线可以互相参考而不能互相取代。在分析资料时必须注意。

五、药物蓄积、作用蓄积和中毒

在前次给药的药物尚未完全消除时即作第二次给药,就会产生药物蓄积。同样,在前次给药的“作用残留时间”内即作第二次给药则可产生药物作用蓄积。药物蓄积和作用蓄积都能使连续用药时药物作用“量”的规则发生改变。蓄积过多可产生蓄积中毒。因此,在制订连续用药方案时必须同时考虑连续用药时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和量效、时效关系,以防发生蓄积中毒。

第2节 药物特异作用的机制――受体学说

早在1878年Langley即提出有关受体的假说,用以解释药物作用的特异性质及其机制。现在,受体的存在已得到多方证实,有的受体己能分离提纯,弄清了分子结构,对受体的功能、信息的转导等过程也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受体学说已被公认是阐明生命现象和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理论,对指导合理用药和发展新药都有实际意义。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是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实体,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各种不同的受体各有特异的结构和构型。受体上有多种功能部位。

受体的识别部位(recognition domain)能识别结构构型与受体互补的特异物质,并与之相结合而形成复合物。能与受体结构互补并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称为该受体的配体(1igand)。药物就是一种配体,只能和与之相应的受体相结合,这是药物作用特异性的根本原因。受体与配体之间多以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引力等相互作用,其结合是可逆的。多数药物的作用也是可逆的。只有少数药物以共价键与其受体牢固结合。这类药物的作用是不可逆的。

有的受体可有催化部位(catalytic domain),即受体本身包含有某种酶,当受体与配体结合成配体-受体复合物时,此酶被激活而直接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有的受体本身不包含催化部位,而在配体与受体结合之后,配体―受体复合物偶联某种中介物质(如G蛋白)而激活受体附近的酶(如腺苷酸环化酶),进而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

有的受体可有抗原部位(antigenicdomain),体内生成的相应抗体可与此部位结合,从而影响受体功能。

有的受体还可有非特异结合部位(non-specific binding domain),能与并非其配体的物质结合。

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相应生理效应的能力叫做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

有内在活性的配体叫做受体激动药(agonist)。通常受体即以其主要激动药或内源性激动药来命名,如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等。

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会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受体拮抗药(antiagonist)。

有些配体的内在活性很小,当没有别的、强大的受体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可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激动药作用;但在有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因而起了受体拮抗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有少数受体还存在第四种类型的配体,这类配体与受体结合之后可引起受体的构型向不能与其原来激动药结合而发生生理效应的非激活状态方向转变,因而激起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这类配体则叫做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

药物,作为一种配体,其作用的强弱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其一,药物与受体结合的“量”的大小。

其二,药物的内在活性的大小。

二、受体激动药激活受体的基本过程

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后激发生理效应的过程(又叫做受体后机制)有几种基本类型:

A.有的是影响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胞内相应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

B.有的是通过与G蛋白偶联而激活膜上的某些酶(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等),由此生成或释出新的活性物质(即第二信使、第三信使),进而影响胞内多种活性蛋白质(如蛋白激酶)的活性,继续传导信息;

C.有的受体本身包含某种酶,受体激动后可直接激活这些酶而转导信息;

D.还有的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影响特异活性蛋白质的生成;等等。

总之,受体通过不同机制将信息转导到效应细胞,改变效应细胞的功能而发生生理效应。在这些过程中,激动药的原始生物信息经过逐级放大,所以,药物或体内的天然激动药(激素、神经递质等)在很低浓度(10-9~10-12mol/L)即可产生明显的作用。

受体在与激动药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的过程中,本身也可发生一定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这一现象叫做减敏(desensitization)。

减敏现象可以视为机体为了精确调节受体作用、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负反馈措施,其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与下述各点有关:

①受体发生可逆性的修饰或构象变化,最常见的是受体被磷酸化,由此产生与G蛋白脱偶联等现象;

②膜受体与激动药结合后的复合物被聚集和内吞(intemalization),进入胞浆,膜上受体数目减少;

③受体数目下调(down regulation),这可能由于受体降解加速,也可能由于受体生成减少所致;

④在G蛋白偶联型受体还可能由于G蛋白降解增多、表达减少或mRNA稳定性降低等原因而致G蛋白减少,而使受体减敏。受体减敏是受体调节(见下)中的重要现象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值得重视。

三、受体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

1.受体拮抗药

可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而分为两类:

(1)竞争性拮抗药

(2)非竞争性拮抗药:

2.受体部分激动药

临床用药时如将作用于同一机制或同一受体的二药同用,则可能发生与此相类似的拮抗现象,这就是临床上不应将作用机制相同的多种药物同用的原理。

四、受体的反向激动药

在有些受体,如B-肾上腺受体和苯二氮草受体等,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状态的构型:小部分处于易激活状态(R*),而大部分处于非激活状态(R),R与R*两者处于动态平衡。这类受体有三类配体物质:激动药能与R*结合,除能激发生理效应外,还使R*的稳定性增强,从而使动态平衡向R*方向移动;反向激动药对R的亲和力很高,与R结合后促使动态平衡向R方向移动,使R数目增多,而R*数目减少;实际起了拮抗药的作用;拮抗药则对R和R’的亲和力相同,能同等拮抗激动药和反向激动药的作用。在现有的p受体阻断药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完全的反向激动药,有的则表现出部分反向激动药的特性。近年有人认为,苯二氮草类的耐药性、依赖性与停药反应可能与苯二氮蕈受体向R方向移动有关。反向激动药的发现,既有理论意义,也有临床实践方面的重要性。

五、储备受体与沉默受体

按照经典的占领学说,激动药占领的受体数目与其效应强度成正比。但后来发现,有时情况较此为复杂。已证明,有的激动药结合受体后激发的生理效应(称为受体后效应)的某一步骤是有最大限速的。在到达此最大限速值时所占领的受体数目往往不是受体总数的全部,而占领更多的受体并不能导致更强的效应。这表明受体总数是超过最大效应时需被占领的受体数的。多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spare receptors)。因此,在因发生非可逆性结合或其它原因而丧失一部分受体时,并不总会立即影响最大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在活性不同酌同类药物产生同等强度效应时所占领的受体的数目是并不相等的。

资料还表明,激动药占领的受体数必须达到,定的‘阈值之后,才开始出现效应(作用),也只有达到阈值之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增多时激动药效应(作用)随之增强的现象才能成立。阈值以下的被占领受体被称为沉默受体(silent receptor)。

上述资料进一步完善了占领学说,也使药物的量效关系等“量”的规律更为复杂。

六、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

正如各种酶与其底物之间的反应的特异性并不特别严格一样,受体和其配体的结构互补性关系也并不十分严格。众所周知,有些受体各有不同的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除去有针对该受体各亚型的选择性激

第二篇:大学有机化学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简单有机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认识一般有机官能团和能给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类。

3. 使学生掌握杂化轨道概念,能判别简单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4. 使学生熟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偶极矩、σ键、π键的特点和酸碱电子理论,了解有机物结构特点与一般理化性质的关系;了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教学重点

有机物的结构表示方法、杂化轨道理论及有机物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σ键、π键的特点。

课堂组织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从人类生存、生产的历史阐明有机物的历史性与广泛性,人类生存离不开有机物的事实。

给出有机物的原始概念、演变后的现代概念及其演变历程。

阐明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分析有机物与无机物互相转化的关系及相对性。

归纳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为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特性

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必须物来分析有机物的共同性质(或有机物的特性)

1.从衣食住行必需品的种类数量分析得到有机物数量多的印象。

简单解释:碳链延长与分枝所致。

2.从生活中的防火知识进行演绎,得出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的结论。

简单解释:碳碳键和碳氢键大都可以转变成碳氧键和氢氧键并且放出能量。

3.从酒精、食油、燃气等有机物存在状态导出有机物低熔点性质:

简单解释:分子化合物,弱极性键所致。

4从石油、食油、氯仿、苯的水溶性导出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的结论。

简单解释:相似者相溶。

5.从绝缘体引出大多数有机物不导电的性质。诸如反应慢、副反应多性质也从生活事实导出。

总结: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性质---结构式的重要性。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1.价键理论

回顾中学化学键概念,写出几种简单无机物、有机物的电子式;简述价键理论要点。

2. 分子轨道理论

介绍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有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成键电子围绕整个分子运动电子。

成键三原则:对称性匹配、能量近似、最大重叠。

表示方法:波函数表示

3.碳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详细讲述杂化轨道理论要点,从价键理论过渡到杂化轨道理论,

用轨道式(方框)表示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基态、激发态和SP3杂化态)的排布。

讲述杂化轨道概念及SP3杂化、SP2杂化态、SP杂化态。(可以以图形或模型表示S、P轨道和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形状)

论述σ键、π键的形成过程、电子云形状与特点。

简述共价键的四个参数:键能、键长、键角与偶极矩。

简述分子几何构型、极性与分子化学键的关系。

初步介绍化学键的异列与均裂。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1.用“结构决定性质”和“有机物结构复杂”来强调明确表示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2.介绍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

键线式的书写方法。

对于三种表示方法进行适当课堂练习。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分类。

1. 复习“官能团”概念及中学所学有机物官能团名称、同类官能团所表现的化学性质。

2. 对于单官能团有机物,官能团类别决定化合物类别。

3.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碳胳分类、官能团分类法。

4. 列举常见有机官能团的结构及名称。

第六节 酸碱电子理论

1.简单回顾中学所学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

2.介绍酸碱电子理论。

列举若干有机、无机酸碱例子说明之。

第二章 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学生熟悉UV、IR、HNMR、Ms基本原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法。能利用图谱及数据正确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

教学重点

UV、IR、HNMR、M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1.UV:电子跃迁类型及其吸收特征

2.IR:原理及应用

3.HNMR: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裂分

4.Ms: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碎片离子的形成关系

课堂组织

一. 首先介绍电磁波和吸收光谱

主要讲解:波谱类型、波长范围及相应的能级跃迁方式。

强调: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因为各种分子的结构互不相同,所以每种分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提示:质谱是分子及其碎片的质量谱。在本质上不属于波谱范畴。但在质谱仪原理中有所谓“离子光谱学”的现象和概念,所以把质谱也当作一种波谱方法。

二. 分别讲解波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1. 紫外光谱

主要讲解内容:①基本原理(紫外光谱及其表示法,电子跃迁类型及其吸收特征)②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判断分子中是否有共轭体系或某些官能团的存在;确定未知物的基本骨架,确定某些官能团的位置;判定一些化合物的异构体、构型、构象;可用来判定互变异构的存在。)以上都举例说明。

2. 红外光谱

主要讲解内容:①基本原理(分子振动类型,红外光谱图)②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③IR在结构测定上的应用(确定官能团,利用标准谱图鉴定有机化合物)。

3. 核磁共振谱(1HNMR)

主要讲解内容:①基本原理②化学位移③自旋偶合和裂分④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法⑤核磁共振谱的应用(图谱举例)。

4. 质谱

主要讲解内容:①基本原理②质谱图的表示法③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利用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第三章 开链烃(第一讲)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悉简单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较复杂烷烃的IUPAC命名法。理解原子序数优先规则、烯烃的顺/反异构和Z/E异构概念,能够准确的写出较复杂烯烃的结构式或名称。

2. 使学生理解“构象”概念,能够认识和书写简单烃类的构象的透视式和纽曼式、能够比较简单构象式的能量差别,掌握环己烷优势构象的画法。

3. 使学生了解饱和碳原子上的游离基取代反应、反应历程的概念和游离基稳定规律。

教学重点

1. 烷烃、的IUPAC命名规则、环己烷优势构象。

2. 原子序数优先规则,烯烃的Z/E命名法。

教学难点

1. 烷烃的构象(透视式与纽曼式)、环己烷优势构象。

2. 饱和碳原子上的游离基取代历程。

3. 原子序数优先规则与烯烃的Z/E命名法。

课堂组织

第一节 烷烃

1.介绍简单烷烃的普通命名法

叙述烷烃IUPAC命名规则。

2.引入几种常见的简单烃基:正某基、异某基、仲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

3.适当课堂练习:较复杂烷烃的命名和结构式书写。

第二节 烷烃的异构现象与构象

1.略讲烷烃同分异构现象。

2.讲述“构象”概念,用透视式和纽曼式表示简单烷烃的重叠式和交叉式构象。从能量因素分析比较各构象的稳定性。

3.详细讲述环己烷、取代环己烷的椅式构象及其画法。

第四节 烷烃的性质

1.简介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2.简介同系列烷烃沸点变化规律(分子间作用力规律)。

3.回顾甲烷的光卤代反应。

4.分析甲烷生成四氯化碳的步骤,讲述游离基历程的概念。

以甲烷为例论述游离基(自由基)历程。

5.举例说明游离基历程中伯、仲、叔氢原子活泼性及其原因。

6.简单介绍烷烃的氧化反应。

第六节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分析烯烃、炔烃与烷烃差异………多一个官能团,命名规则相应复杂……主链应包括母体官能团,编号时母体官能团为此最小及存在位置异构和几何异构(炔烃无几何异构)。举例说明复杂烯烃的命名(包括顺/反异构)。

2. 重点讲述原子序数优先规则概念。

3.举例说明多种基团的优先顺序的详细比较(注意:原子序数没有加和性)。

4.Z/E法标记烯烃几何异构体(注意与顺/反异构的区别),多烯(碳碳双键)的标记。

5.小结:原子序数优先规则与Z/E标记法

第三章 开链烃(第二讲)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烯烃的马氏加成规则和常见的马氏加成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及其应用,了解亲电加成概念、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规律。

2.使学生掌握炔烃加成反应(水合成酮、乙炔与氢氰酸加成)及端基炔的成盐反应。

3.使学生理解离域键与共轭效应,掌握丁二烯型化合物 的1,4-加成和双烯合成性质。

4.使学生了解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 烯烃的马氏加成规则、亲电加成概念;常见的马氏加成反应。

2. 烯烃的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3.丁二烯型化合物的1,4-加成和双烯合成反应。

教学难点

1.烯烃的马氏加成规则。

2.丁二烯型化合物的共轭效应与双烯合成反应产物结构式书写。

课堂组织

第九节 烯烃与炔烃的化学性质

1.分析烯烃与炔烃结构共同点……不饱和。从而导出性质共同点……加成与氧化。

2.简介烯烃、炔烃加氢(炔烃分两步:Pd/C顺式加;Na/NH3反式加。)

3.讲述烯烃与卤素加成,亲电加成概念,亲电加成机理(溴水为例)。

4.重点讲述马氏加成规则。常见的马氏加成反应。亲电试剂;水、卤化氢、浓硫酸、次卤酸。

4.引入诱导效应解释,或碳正离子稳定性解释马氏规则。

5.简介反马规则及其实例。

6.讲述炔烃的特性:水合反应,乙炔与氢氰酸加成及应用。

7.简介烯烃和炔烃的聚合反应(二聚反应,多聚反应)。端基炔烃的成盐反应。

8.重点介绍烯烃的几种氧化反应(高锰酸钾在酸、碱性条件下氧化,臭氧氧化,银催化氧化等)。炔烃氧化只生成酸。

9.简介烯烃α—卤代反应(高温或NBS卤代)。

小结:烯烃与炔烃的化学性质

第十一节 共轭二烯烃及其反应性能

1.介绍三种类型的二烯烃。

2.详细讲述“共轭”概念,离域大π键概念,丁二烯的离域效应。

3.分析丁二烯与溴的加成,扩展1,2—加成与1,4—加成反应内容。

4.以丁二烯与乙烯为例讲述双烯合成,扩展为丁二烯型的双烯合成。

小结 :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与双烯合成。

第十二节 萜 类

1.简介什么是异戊二烯链节。

2.介绍“萜”的概念(单萜、倍半萜、二萜……)。

3.简介单环萜与双环萜和常见萜类化合物。

第四章 环烃

教学目的

了解环烷烃及苯的构性相关分析。掌握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命名及化学性质,熟悉环己烷的构象分析和取代苯的定位基规则。

教学重点

1.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2.取代苯的定位基定位规则

教学难点

1.取代苯的定位基定位规则

2.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 脂环烃

第一节 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介绍环烷烃的分类、命名和异构

一、单环烃;

二、桥环烃;

三、螺环烃

1单环烃的命名

1.多取代基中,较小取代基系数低;

2.环为母体,取代基系数低;

3.有顺反异构时,标出顺反异构

举例加以说明:

2单环烃的异构

第二节 环烷烃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二)、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ies):

先讲述拜尔(A.von Baeyer)张力学说(strain theory),再介绍 氢解、加溴、酸解、自由基取代。最后小结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一 环己烷的两种典型构象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

环己烷的船式构象

椅式构象是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船式构象与椅式构象相比,其能量高29.7KJ/mol,在椅式构象中,几乎不存在环张力。

二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举例:写出甲基环己烷的椅式构象

由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1.e型比a型构象稳定(优势构象);

2.环上有不同取代基时,大基团处于e键稳定

第二部分 芳香烃:

第四节 苯衍生物的异构和命名;

苯衍生物的命名规则

1.将苯环作为母体,标明取代基位置:

2. 结构复杂衍生物或支链上有官能团时,环上支链作为母体,苯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3. 苯环上有多官能团取代时,应用IUPAC的官能团优先规则:

4. 多环芳烃的命名

第五节 芳香烃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二、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ies)

(一)、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定义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介绍SE2取代反应机理:芳烃正离子历程

⑴. 卤化、磺化和硝化

(2)付-克烃基化反应

⑶. 付-克酰基化反应

(二)、苯环上的加成;

还原氢化

自由基加成

(三)、氧化反应;

有α-H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类衍生物

没有α-H时,不发生氧化反应。

(四)、卤代反应。

α-H卤代反应

第六节 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一、定位规律(Orientation);

由苯、取代苯的硝化速度或产率来对比,引出定位的概念。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依据;

对比讲述、解释两类定位基规律。

三、定位规律的应用。

第七节 稠环芳烃

注意命名。

性质同苯对比来讲。

第八节 非苯系芳烃

一、芳香性的一般特征:

Hǜckel规则(4n+2规律):单环多烯π电子数等于4n+2时,构成π电子的封闭体系表现出一定的芳香性。

芳香性判断原则 1.环状体系;2.π电子数(4n+2规则);3.分子共平面。

二、常见芳香性体系

第五章 旋光异构

教学目的

了解手性分子产生旋光性的原因,掌握对映体构型的表示方法,熟悉分子绝对 构型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手性的概念,FISHER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R、S构型的表示方法。

课堂组织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optical activity)

一、 偏振光与旋光性

自然光

偏振光

旋光性

旋光度的大小是由旋光仪测定的。比旋光度是表示化合物旋光性的物理常数:

二、分子结构与旋光性的关系

如果分子中含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则分子与其镜像可以完全重合,这种分子为非手性分子(achiral);

分子中不含对称面也不含对称中心时,分子与镜像不能重合,为手性分子(chiral)。

非手性分子没有旋光性。

凡是有手性的分子都有旋光性。分子具有手性是引起分子旋光性的根本原因。

手性碳原子:

三、 Fischer投影式

投影式书写规则

第二节 对映体构型的表示方法

主要讲相对构型表示法(D, L表示法)Relative configuration

绝对构型表示法(R, S表示法)Absolute configuration

一、 相对构型表示法

旋光方向与相对构型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旋光方向是由旋光仪测定的。

二、 绝对构型表示法

R, S构型的确定

绝对构型与旋光方向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根据Fischer式可直接判断R, S构型

第三节 其他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一、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二、含两个不同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三、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四、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相互关系

四、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1. 丙二烯型分子

2. 联苯衍生物

结论:

分子有无手性,与手性碳原子的存在并没有必然联系,而要从分子整体来考虑,看分子手否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旋光性;

手性分子中,可以有对称轴存在

第四节 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第五节 第五节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对比讲述:顺-2-丁烯加溴的立体化学

反-2-丁烯加溴的立体化学

第六章 卤代烃(halohydrocarbon)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掌握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熟悉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以及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教学难点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课堂组织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按与卤素相连碳原子不同:

按烃基种类不同:

按卤原子数目不同:

第二节 卤代烃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二、化学性质: C – X 键易断裂,性质活泼

1.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卤代烷的水解(hydrolysis):

威廉姆逊反应:合成混和醚

被氨基取代的反应;

2.消去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

⑴ 脱HX的能力:

⑵ 札依采夫规律:

在反应中,主要产物为双键上烷基取代基较多的烯烃;能形成共轭体系的产物为主要产物,尤其与苯环共轭时

3.与金属反应。

重点介绍有机镁化合物称为Grignard试剂(G-试剂)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一 双分子亲核取代(SN2)

亲核试剂(OH )从离去基团(Cl)的背面进攻,在离去基完全脱离之前,亲核试剂即与碳原子部分成键

二 单分子亲核取代(SN1)

两种机理的比较:

1.中间状态:SN2-过渡态,构型翻转;SN1-碳正离子,外消旋化。

2.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

离去基碱性越强,越难离去: -OH, -OR, -NH2一般不直接离去,而以共轭酸的形式离去(H2O, ROH, NH3)。

第四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乙烯型卤代烃

隔离型卤代烃

烯丙型卤代烃

举例讲述各种类型的卤代烯烃与AgNO3反应,鉴定不同类型卤代烃

第七章 醇、酚、醚 (第一次课)

教学目的:

弄清醇、酚、醚结构上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醇的分类、命名、及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几种常见醇的基本特性及用途。

教学重点:

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醇与氢卤酸作用时发生分子重排

课堂组织:

概述醇、酚、醚分子结构上的异同,引出官能团异构现象。

§7-1 醇

一、醇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根据醇分子中烃基不同,烃基中碳氢比不同,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不同及醇分子中羟基数目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并分别举例说明。

2、命名:

命名可用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举例说明。

二、物理性质

1、沸点:

首先给出一组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类化合物的沸点

CH3CH2CH2CH3 CH3CH2CH2OH CH3-O-CH2CH3 CH3CH2Cl

分子量(M) 58 60 60 6

4bp -0.5℃ 97.2℃ 10.8℃ 12℃

问题:为什么醇的沸点较其它分子量相近的物质的沸点高?

简单回顾氢键形成条件,并以氢键解释此现象,说明醇的沸点随分子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2、水溶性:

醇分子中有亲水基和疏水基,说明醇在水中溶解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常见的亲水基:-OH -NH2 -COOH -SO3H >C=0

常见的疏水基:-R -Ar

三、化学性质

首先进行构性相关分析,然后一一讲解

(一)官能团的反应

1、与活泼金属反应,(O-H键)

2、酯化反应(O-H键)

3、与氢卤酸反应(C-O键断裂)、(重点讲解)

引入lucas试剂(浓HCl/无水ZnCl2),利用lucas试剂鉴别6C以下的伯、仲、叔醇

HX反应活性:HI>HBr>HCl

ROH反应活性:烯丙醇,苄醇

但有时会发生重排,使其在合成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4、与PX3和SOCl2等卤化剂反应(C-O键断裂)

特点:不发生重排,反应速度快,产率高,产物易分离。

(二)烃基的反应—氧化(或脱氢)反应(C-H键断裂)

1、加氧

常用的氧化剂: K2Cr2O7/H2SO

4、KMnO4/H2SO

4、CrO3-吡啶

可用于伯、仲、叔醇的鉴定及结构推断。

2、脱氢

(三)官能团和烃基共同参与的反应—脱水反应(浓H2SO4催化)

1、分子内脱水――制备烯烃,脱水时遵从札依采夫规则

2、分子间脱水――制备对称醚。

四、醇的代表化合物(自学)

回顾本次课要点,预习酚、醚。

第七章 醇、酚、醚 (第二次课)

目的要求

:掌握酚、醚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理化性质,了解常见酚、醚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工农业、医药等,特别是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

酚、醚的化学性质

难点:

酚的结构特点:(P-π共轭效应,使苯环活化,且C-O键加强难断,而O-H键极性增强,易断。)

课堂组织

§7-2 酚

一、物理性质

1、沸点

请学生解释苯酚沸点比苯高的原因

2、水溶性:

例1:比较 和沸点高低与水溶性大小?

解释

由于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不再发生分子间缔合,故其沸点较低,同理其与H2O分子形成氢键能力减弱,故其水溶性较低,利用此特点可用水蒸汽 蒸馏方法分离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二、化学性质

首先进行构性相关分析,再逐一讲解

(一)官能团反应(O-H键断裂)

1、酸性 pKa=9.9

51)酸性比较:羧酸>H2CO3>酚>H2O>醇

利用苯酚酸性可分离提纯酚类物质

2)影响苯酚酸性的因素:

芳环上连推电子基,则苯酚酸性减弱,若连强拉电子基如-NO2则

苯酚酸性增强,如 pka=0.25

2、与FeCl3显色结构的物质,加FeCl3可显色,此法可用于酚及具有烯醇式结构化合物的鉴别。

3、成醚(略讲)

4、酯化(略讲)

(二)芳香烃基上的取代反应(C-H键断裂)

由于P-π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1、卤代

此反应定量进行,可鉴别苯酚,亦可用于除去

2、硝化

3、磺化

(三)官能团和芳香烃共同参与的反应――氧化反应、(O-H与C-H同时断裂)

§ 7-3 醚

一、分类和命名

举例说明

二、化学性质

醚键极性弱,对氧化剂、还原剂、碱稳定,对酸较稳定,与浓酸可形成锌盐。

1、生成洋盐

利用这一性质可分离鉴别醚与卤代烃或烷烃。

2、醚键断裂

3、生成过氧化物

三、醚的代表化合物

1、除草醚:

2、环氧乙烷( ):

活泼易开环,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3、冠醚(一般了解)

总结本章重点、难点,预习第八章(醛、酮、醌)。

第八章 醛、酮、醌(第一次课)

教学目的

能正确命名醛、酮、醌,掌握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了解其在分离、鉴别、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课堂组织

§8-1 醛酮

一、概述

醛酮通式 CnH2nO

简述醛酮分类及命名

二、物理性质

1、沸点:

醛、酮一般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低于分子量相近的醇。

2、水溶性:

由于 C=0为强极性键,能与水形成氢键,低级醛、酮与水混溶。

三、化学性质

先进行构性相关分析

比较(1)、(2)稳定性,说明 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一)羰基的亲核加成(重点)

1、与HCN加成以丙酮与HCN加成为例,说明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与饱和NaHSO3加成——醛、脂肪甲基酮,环酮。

作用:1) 鉴别醛、酮

2) 分离纯化

3、与H2O加成

4、与醇的加成

缩醛(酮)特点:

1)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稳定(与醚相似)

2)遇酸水解生成原来的醛(酮)和醇。

作用:有机合成中保护 。

5.与格式试剂加成

作用:制备醇。

归纳本次课要点,预习醛酮的其它化学性质。

第八章 醛、酮、醌(第二次课)

教学目的:

掌握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在分离、鉴别、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醌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醛酮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醛酮理化性质的应用

课堂组织:

三、化学性质

简单回顾上次课内容,即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一)羰基亲核加成反应(上次课内容)

(二)加成消除反应——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

1、与NH2OH加成——肟

环己酮肟

注意Z、E构型

2、与肼、苯肼作用——腙、苯腙

3、与氨基脲作用——缩氨脲

上述氨及其衍生物都是含氮的亲核试剂,与特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很好的结晶,且有一定的熔点,易于提纯,在酸性条件下又分解为原来的醛、酮,因此,利用上述反应可以分离和提纯醛、酮,同时也可以用来鉴别醛、酮,故将它们称为羰基试剂。

(三)α-H的反应

1、羟醛缩含(稀碱催化)

含α-H的醛在OH-作用下,可发生自身加成作用,生成β-羟基醛

不含α-H的醛无此反应,但无α-H的醛可与有α-H的醛作用,称为交叉缩合

2、α-H的卤代(碘仿反应)

试 剂: I2/NaoH

作用对象:

现象:CHI3(黄色)↓

应用:用于鉴别合成

(四)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

利用弱氧化剂来区别醛、酮

1)斐林试剂(I):CuSO4 溶液

斐林试剂(Ⅱ):酒石酸钾钠和NaOH的混合溶液

使用时等量混合。

作用对象:脂肪醛

现 象:Cu2O↓(砖红色)

2)吐伦试剂:AgNO3的氨溶液

作用对象:所有醛

现 象:银镜

应 用:用于醛、酮的鉴别。

2、还原:

1、催化氢化

2)硼氢化钠(NaBH4)

特点:还原五)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

对象:无α-H的醛

条件:浓NaOH催化

§8-2 醌(略讲)

概述醌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化学性质

小结本章重点、难点,预习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第九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一、羧酸

教学目的:

1、熟悉羧酸的命名和分类

2、掌握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脱羧反应

羧酸的酸性

课堂组织: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P228

二、物理性质:

1、氢键:与沸点的关系

2、m.p

3、溶解性

三、化学性质

结论:-COOH键长平均化

反应特点:①离解,酸性;②-OH被取代;③C=O被还原;④断裂而脱羧;⑤α-H取代;⑥β-H氧化。

1、酸性

①中和反应

②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①被-Cl取代生成酰氯

②被-OR取代生成酯

③被RCOO-取代生成酸酐

④被-NH2取代生成酰胺

3、脱羧反应

4、α-H取代

5、还原反应

四、个别化合物

二、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教学目的:

掌握衍生物的性质及互变构现象,掌握取代酸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羧酸衍生物的性质酯缩合反应

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

课堂组织:

羧酸衍生物

一、分类命名:①酰卤;②酸酐;③酯;④酰胺

二、化学性质:

1、水解成酸

2、醇解成酯

3、氨解成酰胺

4、霍夫曼降解

5、克莱森酯缩合

三、互变异构现象:

1、互变异构的普遍性

2、烯醇式稳定的条件

3、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

四、个别化合物

① 丙二酸二乙酯

② 尿素

取代酸

一、分类命名:①羟基酸 ②羰基酸 ③卤代酸 ④氨基酸

二、羟基酸的性质

三、羰基酸的性质

1、脱羧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的:

1、掌握胺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胺的性质

3、熟悉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4、学会含氮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胺的化学性,重氮化反应及其应用

胺的酰基化反应及兴斯堡反应的应用

重氮化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课堂组织: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二、胺的物理性质:①b.p. ②溶解性

三、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和成盐反应 ①碱性的影响因素 ②成盐反应及应用

2、烷基化反应

3、酰化反应: ①伯胺 ②仲胺 ③叔胺 ④兴斯堡反应及应用

4、与HNO2反应 ①伯胺反应放N2 ②仲胺生成黄色的物质 ③叔胺

5、季铵碱的Hofan消除反应 ①无β-H ②有一种无β-H ③含多种β-H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重氮盐的生成反应

二、重氮盐的应用

1、取代反应

2、还原反应

三、偶氮化合物的生成

四、偶联反应

五、含氮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含硫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含磷有机化合物(有机磷农药)

2.熟悉硫醇、硫酚、硫醚,膦酸和膦酸酯类,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命名规则

3.掌握硫醇、硫酚、硫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硫醇、硫酚、硫醚,膦酸和膦酸酯类,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命名规则

教学重点:

第一节 硫醇、硫酚、硫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硫醇、硫酚、硫醚命名

R-SH硫醇 R-S-R硫醚

C6H5-SH硫酚

二、硫醇、硫酚、硫醚的物理性质:

1、沸点低于相应的含氧化合物,因其极性:S

2、水溶性较小

3、有毒

4、奇臭无比,应用:煤所罐中加入2ppt,漏气与否即可知道,

三、化学性质

1、酸性强于相应的醇、酚

RSH+NaOH→RSNa+H2O

而ROH+NaOH→不反应

2、氧化反应

与醇不同,硫醇的氧化发生在S原子上,而醇则发生在α-H上。

1)弱氧化:2RSH→R-S-S-R

2)强氧化:RSH RSO3H

1、 硫醇可与重金属离子(Pb2+、Pd2+、Cu2+)形成不溶性盐。

所以它是重金属盐的特效解毒剂。

四、硫醚

CH3SCH3 甲硫醚

特点:

1)比醚的亲核性更大

CH3SCH3+CH3I→(CH)3S+I- 碘化三甲锍

2)易被氧化

第二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有机磷农药)

一、膦酸和膦酸酯类农药

1、乙烯利

结构:ClCH2CH2—PO3H

2名称2-氯乙基膦酸

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产生乙烯,对瓜果有催熟作用。

2、敌百虫

(CH3O)2POCH(OH)CCl

3二、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农药

1、D、D、V

(CH3O)2POOCH=CCl

2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

(CH3O)2POOCH=CCl2+H2O 2CH3OH+CHCl2CHO+Na3PO

4由此可见,这类农药,易发生水解而失效。在使用时,应注意天气,雨天会使其杀虫效果降到最低,存放时也应注意防潮。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重要杂环化合物如糠醛,叶绿素,血红素,β-吲哚乙酸、嘧啶和嘌呤衍生物,花青素,烟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熟悉杂环化合物命名规则

3.掌握吡咯和吡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杂环化合物命名规则

2.吡咯和吡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吡咯和吡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

一、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杂环化合物是成环原子中,除了碳原子以外,还含有氧、硫、氮等原子。

这些化合物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具有芳香性。

而内酯、内酰胺,内酸酐和环醚等不属于杂环化合物之列,这些化合物不具备芳香性。

1、 分类及命名:命名主要采用音译法

1)、单杂原子单环 吡咯 呋喃 噻吩 吡啶

2)、单杂原子稠环 吲哚 喹啉

3)、多杂原子单环: 嘧啶 嘧唑 噻唑

4)、多杂原子稠环 嘌 呤 鸟嘌呤 腺嘌呤

2、芳香杂环化合物结构

1,3-戊二烯分子中,含有4个兀电子,且C5是以SP3杂化,因此,成环的五个碳原子中有一个不共平面,所以无芳香性。

1) 呋喃

成环原子均以SP2杂化,且共平面,由于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与兀电子形成P-兀共轭体系(五原子六个兀电子)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P-兀共轭的结果,使C=C上的电子密度增加,这种芳杂环又称作富电子芳杂环。

2)吡啶

成环原子均以SP2杂化,形成闭合的兀-兀共轭体系(C原子和N原子各以一个电子侧面交盖,形成三个兀键),又由于N原子的电负性大于C原子,即N原子的-I效应,所以C=C上的电子密度降低,这种芳杂环又称作缺电子芳杂环。

由电子密度的分布可知:

1)尽管芳杂环也是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其电子云分布并不均匀。

2)这种电子分布不均匀的结果,使得缺电子芳杂环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β-位,而富电子芳杂环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

二、杂环的性质

1、酸碱性:

吡咯:

1)对石蕊显中性。因为N上未共用电子对参与了共轭体系,从而N原子上的电子密度降低,接受质子(H+)的能力降低,PKb=13.6。

2)N原子上所连的H原子显弱酸。

体现在:吡咯+KOH吡咯钾+H2O

3)检测吡咯的方法

吡咯+松木片/HCl→松木片显红色

吡啶:

1) 弱碱性:其碱性与苯胺差不多。

2)N原子上的取代反应

2、 亲电取代反应:

富电子芳杂环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取代α-位;

缺电子芳杂环比苯更难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取代β-位。

3、催化加氢反应

吡咯+H2 四氢吡咯

注意:1)加成产物失去芳香性

2)含氮芳杂环加氢后属于环状仲胺。

4、氧化反应

富电子芳杂环容易氧化破环

第二节 重要杂环化合物介绍

一、 糠醛α-呋喃甲醛。

农副产品戊糖糠醛

性质:

1、具有芳香醛的性质

1)不被斐林试剂所氧化

2)能发生康尼查罗反应

3)检验方法

a、检验呋喃的方法:呋喃使松木片/HCl显绿色。

b、检验糠醛的方法

糠醛+苯胺/乙酸→显红色

二、叶绿素、血红素,

结构特点,均以卟吩环为母体,中心络合一个金属离子。

1、叶绿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催化剂,中心是Mg2+离子,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合成糖类化合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而贮藏。

2、血红素:中心是Fe2+离子

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红血球中,它与蛋白质结合成血红蛋白质。其主要作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载氧气的作用。

三、β-吲哚乙酸

β-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使植物插条生根。

四、嘧啶和嘌呤衍生物

核酸中的五种含氮碱基

五、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在不同的PH条件下,结构发生变化,而显出不同的颜色。

第三节 生物碱

一、概述

1、定义:有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

2、提取方法:

将植物捣碎生物碱盐酸盐→除去残渣生物碱(游离)萃取→蒸馏→纯品

3、生物碱试剂

凡能与生物碱作用生成沉淀,或产生颜色的试剂,统称为生物碱试剂,例如:饱和苦味酸,碘化汞钾,鞣酸等等。

二、生物碱举例

1、 烟碱(Nicotine)

烟碱具有旋光性,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与水共热到100℃左右能产生一定的蒸气压,所以常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

2、秋水仙碱

它是一个环庚三烯酮的衍生物,分子中两个稠合的七碳环,并与苯环再稠合而成,由于N原子在侧链上呈酰胺结构,所以,秋水仙碱呈中性,它具有抗癌作用。

3、麻黄碱

它是芳香族醇胺类化合物,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增高血压,扩张气管等作用。

*许多毒品均属于生物碱类的物质,我们有义务将拒绝毒品作为自觉行为。

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

教学目的:

1.了解糖的来源和糖的分类:

2.熟悉糖的变旋现象

3.掌握单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糖的变旋现象和命名规则

教学重点:

1.糖的变旋现象和命名规则

2.单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化合物,它是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或者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成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由于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分子中的H和O的比例恰好为2:1,与H2O分子相同,所以其通式可以写成Cx(H2O)y,碳水化合物也因此而得名。

例:葡萄糖C6(H2O)6,蔗糖C12(H2O)1

1但有些物质也符合上述通式,却不属于糖类化合物。

例如:乳酸CH3CH(OH)COOH→C3(H2O)

3所以把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并不确切。

糖的来源:

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如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葡萄糖,就是植物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在叶绿素的催化下,利用CO2和H2O合成的。

糖的分类:

1)单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

2)低聚糖(也称作寡糖):经水解后可生成

2、

3、4个单糖分子。根据水解成单糖的数目,可分为双糖和三糖等,如:麦芽糖,蔗糖等。

3)多糖:经水解可生成许多单糖的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等。

碳水化合物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它既具有单能团的性质,又有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表现,且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使之具有旋光性和旋光异构体。因此,研究糖的特性,是培养我们运用官能团反应及立体化学概念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合点。

第一节 单糖

一、单糖的构型

从丙醛糖和丁酮糖开始,糖分子就含有手性C原子,就具有旋光异构现象。以葡萄糖为例,它是含五羟基的已醛含有4个手性C,因此,旋光异构体数目N=24=16,其中D-型8种,L-型8种,D-葡萄糖是其中的一种。

糖分子中含有多个手性C原子,其中,离C=0最远的C原子为决定构型的C原子。

所以:左H,上醛酮,D-型; 右H,上醛酮,L-型

在含多个手性C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中,其中仅仅有一个手性C的构型不同,其余的构型完全相同的异构体,称为差向异构体。

D-葡萄糖与D-甘露糖互为C2差向异构体

D-葡萄糖与D-半乳糖互为C4差向异构体

二、单糖的环状结构

1、变旋现象:

在研究D-葡萄糖的旋光现象时发现D-葡萄糖具有两个比旋光度

[α] =+113°和[α]=+19°,将二者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旋光度均转化到+52.5°时,维持不变。

这种旋光度发生改变的现象,叫作变旋现象。

用链式结构代表D-葡萄糖是不足以表达它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关系的。

2、单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Fischer式)

实验证明,自然界中存在的大多数已醛糖是以六员环半缩醛形式存在,而

由上述式子我们知道:羟基碳由SP2杂化转化成了SP3杂化,并与决定构型的C上的-OH构成氧桥,这时,羰基碳原子转化成了手性碳原子,其中羰基氧原子变成了-OH,这个羟基称作半缩醛羟基(-OH半)

当半缩醛-OH-5与决定构型-OH处于同侧时,称为α-型,半缩醛当-OH半与决定构型的-OH处于异侧时,称为β-构型。

对于D-葡萄糖而言,实际上就存在着α-D-葡萄糖和β-D-葡萄糖两种形式,它们的差异仅仅是C1的构型不同,所以它们是C1差向异构体,早期称之为Anomer。

由于半缩醛形式并不稳定,在水溶液中,互为C1差向异构体的α-构型和β-构型可以通过开链式互相转化,直至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造成了变旋现象。

3、Haworth式(透视式)

Fischer式的半缩醛结构中,从环的稳定性看,那种过长的氧桥是不合理的,为了更接近真实,更形象地表达糖的环氧结构,Mr.Haworth首先提出将直立的结构式改写成平面环状结构式来表示,这对于观察糖的基团之间的立体化学关系更为方便,

a)Haworth式的画法:

画出成环氧原子处于右后方的六员环,并将环顺时针编号。Fischer开链式中,链右边的基因处于环下方,而左边基团处于环上方。成环时,为使-OH(决)与C=0更接近,根据单键旋转不影响物质的构型的原理,将C4-C5键旋转109°28′(平面旋转120°),因此,D-型糖未端-CH2OH必然处于环上方。

b)含末端-CH2OH Haworth式D/L和α/β构型判断

判断的前提:环是顺时针编号

①当末端-CH2OH处于环上方时,为D-型

当末端-CH2OH处于环下方时,为L-型

②当-OH(半)与末端-CH2OH同侧时,为β-型

当-OH(半)与末端-CH2OH异侧时,为α-型

以D-果糖为例

c)不含末端-CH2OH糖的结构判断

这时,应寻找-OH(决)

当-OH(决)处于环下方时,为D型,当-OH(决)处于环上方为L-型

当-OH(半)与-OH(决)同侧时,为α-型,当-OH(半)与-OH(决)异侧,为β-型

d)-OH(半)的识别

什么是半缩醛-OH?与成环氧原子直接相连的碳上的羟基,称作-OH(半),注意-OH(半)与其它醇-OH的区别。

例:请画出α-D-半乳糖的Haworth式

e)怎样识别不正规的Haworth式

①确认半缩醛-OH

②将环正确编号(醛糖-OH半)处于C1上,酮糖OH处于C2上。

③若环是顺时针编号,则旋转归位,基团位置无变化;若环是逆时针编号,则翻转归位基团位置发生变化,总之,要归其位而视之。

6)Haworth式的对映体

三、单糖的性质

1、差向异构化

单糖分子中,由于α-H原子受到C=0和-OH的双重影响变得十分活泼,在 碱性条件下,单糖可转化成烯二醇式结构并达到平衡:

由于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在C

3、C

4、C5上的构型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烯二醇结构。因此,在碱性溶液中,实际存在着三种糖的平衡。

2、氧化反应

1)碱性条件氧化

在碱性条件下,所有的单糖均可以被Feiling和Tollens试剂等弱氧化剂所氧化

凡是能被斐林试剂氧化的糖统称为还原糖,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

2)酸性条件氧化

A、弱氧化剂氧化: Br2/H2O,对象:醛糖

醛糖+Br2/H2O→醛糖酸

酮糖+Br2/H2O→难以反应

B、强氧化剂氧化,HNO3对象:醛糖

醛糖+HNO3→糖二酸

3)酶催化氧化氧化末端-CH2OH

3、还原反应

4、成脎反应

试剂:苯肼

对象:所有的还原糖,部位:C

1、C2,现象、黄色结晶

因为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的C

3、C4和C5上的构型相同,所以它们的脎相同。

作用:①鉴别还原糖的存在

②从糖脎的熔点和晶形可鉴别某些糖。

5、脱水反应和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

糖类化合物+α-萘酚/乙醇 观察界面出现的紫色环

作用:鉴别所有的糖类化合物

2)间苯二酚/浓HCl反应

酮糖+间苯二酚/浓HCl → 红色

醛糖+间苯二酚/浓HCl → 较难反应

作用:鉴别酮糖的存在

3)Tollen反应

戊糖+均苯三酚/浓HCl → 红色

其它糖+均苯三分配/浓HCl → 黄色

四、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1、糖苷

糖苷是糖分子中的-OH半与另一分子羟基化合物(如ROH、 OH等)失水生成的缩醛结构的化合物。糖苷分子中糖的部分叫糖基;非糖部分叫配基,连接糖基和配基的键叫做苷键。

α-型-OH半所形成的糖苷称作α-糖苷,其苷键称作α-苷键

β-型-OH半所形成的糖苷称作β-糖苷,其苷键称作β-苷键,自然界中以β-糖苷为主,存在于植物的根、茎、花叶和种子中。

糖苷的性质:

(1)糖苷分子中不存在半缩醛结构,所以没有变旋现象;

(2)糖苷不能被斐林试剂所氧化,为非还原糖,并且不能成脎;

(3)糖苷仍有旋光作用;

(4)糖苷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2、糖酯

糖分子中所有的羟基都能与有机酸或无机酸作用生成酯,称作糖酯。

糖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第二节 二糖

教学目的:

1.了解纤维二糖、乳糖、海藻糖、壳聚糖、甲壳素、果胶质来源,结构和性质

2.熟悉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麦芽糖、蔗糖、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

麦芽糖、蔗糖、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

麦芽糖、蔗糖、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二糖是由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单糖通过苷链连接而成的糖苷。根据它们是否能被斐林试剂所氧化,可以分成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

一、还原性二糖

1、结构特点

还原性二糖是由一分子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糖的醇羟基缩合而成。

例如麦芽糖、乳糖等都是还原性二糖

2、性质

(1)还原性二糖分子中存在着一个半缩醛-OH,因此,还原性二糖仍具有变旋现象。

(2)氧化反应

还原性二糖+斐林试剂Cu2O↓(砖红色)

作用:可用于鉴别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3)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其苷键断裂,生成两分子单糖。

3、举例

(1)麦芽糖,由一分子α-D葡萄糖的半缩醛-OH与另一分子D葡萄糖C4上的醇-OH脱水后,通过α-1,4-苷键结合而成

(2)纤维二糖:由一分子β-D-葡萄糖C1上的半缩醛-OH与另一分子D-葡萄糖C4上的醇-OH的脱水生成,通过β-1,4苷键连接而成。

(3)乳糖:由一分子β-D- 半乳糖C1上的半缩醛-OH与另一分子葡萄糖C4上的醇-OH脱水后,通过β-1,4-苷键结合而成。

二、非还原性二糖

1、结构特点

非还原性二糖是由二分子糖的半缩醛-OH 脱水而成的,最常见的是蔗糖的海藻糖。

(1)蔗糖:由一分子α-D-葡萄糖C1上的半缩醛-OH与另一分子β-D-果糖C2上的半缩醛-OH脱水,通过α,β-1,2-苷键连接而成。

(2)海藻糖(酵母糖)

由两分子α-D-葡萄糖的半缩醛-OH脱水,通过α-1,1-苷键连接而成。

2、性质

(1)非还原二糖分子中,不存在半缩醛结构,所以无变旋现象。

(2)不被斐林试剂氧化,不能成脎;

(3)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单糖;

(4)具有旋光性

这种水解反应前后旋光性由右旋变为左旋的过程,称为转化过程,转化后生成的等量葡萄糖和果糖称为转化糖。

第三节 多糖

多糖是由单糖通过苷键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动、植物贮藏养分的糖元、淀粉等,组成植物骨架的纤维素都是多糖。

多糖的特点:无甜味,极少还原性,不溶于水,只有平均分子量。

仅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作均多糖;由几种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作杂多糖。

1、淀粉

淀粉是植物的重要贮藏物质之一,常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及根中。淀粉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1)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α-1,4-苷键连接而成。 为32000~165000。

由于各个分子中只保留一个半缩醛-OH,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甚小,一般认为直链淀粉无还原性。

根据X-衍射的研究证明:直链淀粉的稳定构象是绕成螺旋状的管道构

性质:

(1)无还原性

(2)不溶于水,因为许多-OH处于螺旋体内侧,但加热时螺旋体散开,可均匀分布在水中。

(3)无粘性

(4)遇I2显深兰色

直链淀粉+ I2—→深蓝色蓝色裉去 重现蓝色

(5)水解

在酸性条件或酶催化下,直链淀粉可发生水解。

淀粉→兰糊精→红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D-葡萄糖

淀粉酶催化 麦芽糖酶催化

遇I2所显颜色

深兰色 兰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人的胃液中存在着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所以人类主要以淀粉为食物。

2、支链淀粉

以α-1,4-苷键和α-1,6-苷键将α-D-葡糖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

性质:

(1)遇I2显紫红色;

(2)无还原性;

(3)水溶性:不溶于水,但吸水膨胀;

(4)有很强的粘性(因为支链彼此纠缠所至)

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糯米的“糯性”由此而来

(5)水解反应:不易彻底水解,一般水解到1,6-苷键的分支处,水解受阻,有些胃功能较差的人吃糯食难以消化,就是这个原因。

3、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的支撑物质,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组成:由β-D-葡萄糖通过β-1,4-苷键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支链,是纤维二糖的高聚物,M≈2.2×105~1.8×106

纤维素性质稳定,有良好的机械程度和化学稳定性;

性质:

(1)不溶于水,但吸水膨胀;

(2)溶于Cu(OH)2/NH

3、ZnCl2/HCl.NaOH和CS2中,形成粘稠的溶胶,利用这些性质可制造各种人造棉和人选丝。

(3)能发生水解反应

a)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系列纤维素糊精,最终生成纤维二糖和D-葡萄糖。

b)某些细菌含有分解β-苷键的纤维素酶,使纤维素水解。牛、羊等动物之所以能以草作为饲料,就是因为它们的胃里含有这类细菌(存在着纤维素酶)。另外,植物的枯枝败叶能分解成腐植质,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因为土壤中存在这类微生物的缘故。

4、果胶质

果胶质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它填充在植物细胞壁之间,使细胞粘合在一起。

果胶质可分为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和果胶酸。

(1)原果胶:主要存在于未成熟的水果和植物的茎、叶中,未成熟水果很坚硬与原果胶的存在有关,原果胶不溶于水。

(2)可溶性果胶:主要由α-D-半乳醛糖酸甲酯以α-1,4-苷键连接而成,可溶性果胶可溶于水,水果成熟以后,由硬变软,就是由于果胶质的成分由原果股转化成了可溶性果胶。

可溶性果胶 果胶酸+甲醇(其中酯键被水解)

(3)果胶酸

由α-D-半乳醛糖酸通过α-1,4-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植物的落叶、落花、落果等现象均与果胶质的变化有关。

5、壳聚糖、甲壳素

1)2-氨基-β-D-葡萄糖

2)N-乙酰基-2-氨基-β-D-葡萄糖

壳聚糖:1975年首次被日本工业引进作为天然污泥脱水剂,用于生活废水的净化处理。

应用情况: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已被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

(1)生物医学材料:隐形镜片,人造血管等;

(2)制药(具有抗凝血作用),化妆品;

(3)纺织品、吸附及分离剂;

(4)食品、饲料添加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

(5)农业材料

第三篇: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分析讲授重点总结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 氨基酸的分类及结构 3. 寡肽和多肽的定义

4. 蛋白质的结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分别指什么?一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化学键是什么?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依靠什么化学键来维持其稳定性?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要依靠哪些键?四级结构中,各亚基间的结合力主要是什么?

5. 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的概念

6. 分子病与蛋白质构象病的概念及各自的典型疾病代表

7. 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在pH大于或小于pI的环境中,其所呈现的状态

8. 何为蛋白质变性?可以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2. 核苷酸的组成

3. 碱基的分类及各个碱基的字母代表 4. DNA和RNA的区别

5. DNA和RNA的方向性指的是什么? 6. 核酸的一级结构

7.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反向平行、右手螺旋;互补碱基对及所形成氢键数目;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 8. DNA的遗传信息以什么形式存在?基因的概念 9. 成熟mRNA的结构、构成;真核mRNA的结构特点 10. 密码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开放阅读框的概念 11. mRNA、tRNA、rRNA的功能

12. DNA变性的概念及引起DNA变性的因素 13. DNA解链温度(Tm)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酶

1. 酶的必需基团、酶的活性中心的定义 2. 酶的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的种类 3. 同工酶的定义

4.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6. 米氏方程式中Km、Vmax的含义 7. 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8.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9.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10. 变构调节、正协同效应、负协同效应、变构激活剂、变构抑制剂 11. 酶的化学修饰包括哪些?哪一个是最常见的? 12. 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实质

第四章 糖代谢

1. 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2. 糖的无氧氧化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 3. 关键酶的概念

4. 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 5. 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是? 6. 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些反应过程? 7. 三羧酸循环的概念

8. 糖原的概念,糖原作为葡萄糖储备的生物学意义 9. 糖原分解过程中两种重要的酶

10. 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的快速调节有哪两种方式? 11. 血糖正常水平,低血糖、高血糖时血糖水平 12. 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升高血糖的激素分别有哪些?

第五章 脂类代谢

1. 脂类的消化过程中,胆汁酸盐的作用是? 2. 脂肪动员的概念

3. 脂酸通过什么方式供能? 4. 磷脂的分类

5. 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概念 6. 胆固醇的母体结构

7. 胆固醇控制细胞膜的流动性 8. 脂蛋白的概念

9. 血浆脂蛋白按照超速离心法的分类 10. CM,VLDL,LDL,HDL的生理功能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 氧化呼吸链的概念

2. 氧化呼吸链中的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作用、是否有质子泵的功能) 3. NAD+,FMN,Fe-S,细胞色素c等各为几电子传递体,是否可逆 4. 根据电子传递方向,判断各成分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低 5. 细胞内ADP磷酸化生产ATP的两种方式 6.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7.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8. 3类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1. 氮平衡(概念、摄入氮、排出氮、氮平衡测定意义、氮平衡的三种情况) 2. 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所包含的8种氨基酸 3. 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两条重要途径 4. 转氨酶的辅酶

5. 哺乳动物组织中唯一能以相当高的速率进行氧化脱氨反应的氨基酸是? 6. 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概念 7. 氨在血液中的转运 8. 氨的主要去路

9. 一碳单位包括哪些?以什么作为运载体?一碳单位结合在运载体的哪个部位?

10. 含硫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重要生理功能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1.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两条合成途径(原料、反应过程) 2.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 3. 体内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4. 体内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区别

第四篇:初三化学课件-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第一节 化学使世界更加美好

知识要点

1. 化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 化学变化及其主要特征

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心的物质产生。如:铁的生锈、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 化学韵语记忆:化学变化具有特征

新的物质一定生成

放热发光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化变同时物变发生

3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它涉及到物质分子的化学组成的改变。

物理性质:物质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形态、凝固、生化、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溶解度、密度等。

4. 常见化学符号

氢:H; 氧:O; 碳:C; 钙:Ca;氯:Cl;镁:Mg

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氢氧化钙:Ca(OH)2;氯化钙CaCl2;碳酸钙:CaCO

3第二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要点 1. 常见化学仪器

钥匙,烧杯,容量瓶,量筒,漏斗,天平,滴瓶,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2. 化学实验规则与要求 2.1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2.2 化学试剂分类存放

一般无机试剂按照阳离子顺序或阴离子顺序存放。

危险品(可燃、易燃、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剧毒)根据药品说明,存在于特定的环境,如是否需要避光、对存放温度要求等。剧毒物品保存需要采用双锁制度。

2.3化学实验

(1)颜色变化

酚酞指示剂,在酸性、中性的水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 (2)沉淀实验

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滴入氢氧化钠后,出现蓝色沉淀,滴加稀硫酸后,沉淀溶液生成蓝色溶液。

(3)产气实验

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加热后试管中残留黑褐色物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能够复燃。

(4)温度变化

块状生石灰加入水中,触摸试管能够明显感觉到放出的热量。

2.2 事故处理办法

(1)稀碱沾到皮肤,用硼酸洗涤;

(2)浓酸、浓碱沾到皮肤,先用软布吸去液体,再用水洗或小苏打或硼酸溶液冲洗; (3)发生火灾,正确选用灭火方法。

3. 化学实验报告

第三节 物质的提纯

知识要点 1 物质的纯度

纯度:表示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或某一种成分)含量的高低。 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2 物质提纯的办法 (1)过滤

基本原理:让液体和可溶性物质通过具有细微空隙的材料,而使不溶性固体除去。 注意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处;漏斗颈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基本原理:用加热的方法,将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去除的操作。 注意点:

注入蒸发皿的溶液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边加热边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溶液飞溅;

当蒸发皿有较多晶体析出,应减小或停止加热,让余热把水分蒸干,以防晶粒飞溅。

习题 第一节

一、基础过关题

1. 判断下列变化时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自行车轮胎爆胎 (2)钢铁生锈

2.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 (1)水制成冰块 (2)菠萝榨汁

(3)食物腐烂 (4)滴水成冰 (3)酒精变成酒精蒸汽 (4)冰镇饮料瓶会流“汗”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1)镁带消失了 (2)看到耀眼的白光

(3)放出大量的热 (4)有白色粉末固体产生

4.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出现白色浑浊物,这种气体是 (1)氧气 (2)水蒸气

5. 书写下列元素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 氢: 氧: 氮:

钙: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3)氮气 (4)二氧化碳

6. 判断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1)酒精的挥发型 (2)铜是红色的

(5)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O有毒 (4)煤气的可燃性

7.下列关于铁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导热性、导电性 (2)延展性

(3)银白色光泽 (4)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二、能力提升题

1. ClO2(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为-59℃,沸点为11℃,冷却至11℃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的

能力均优于Cl2(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

清把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归纳;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第二节

一、基础过关题

1.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嗅闻气体的气味时,可以讲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 (2)取少量固体药品时,一般取10 g

(3)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该先加小砝码再加大砝码 (4)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该向着手心 2. 下列一起,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1)试管 (2)蒸发皿

(3)烧瓶 (4)燃烧匙

3. 给试管里面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 (1)1/2 (2)1/3

4. 比较精确称量8 ml液体,最适宜的仪器是 (1)5 ml量筒 (2)10 ml量筒

(3)25 ml量筒 (4)50 ml量筒 (3)2/3 (4)3/4

二、能力提升题

1. 组装一套比较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组装的顺序是 (1)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2)自上而下,从右到左

2. 下列使用酒精灯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1)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体积的2/3 (2)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3)酒精灯不用时应该盖上灯帽 (4)熄灭燃着的酒精灯,可用嘴吹灭

3.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哪三个部分?加热时应该将受热物放在火焰的哪个部位?

(3)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4)自下而上,从右到左

第三节物质的提纯

一、基础过关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1)矿泉水 (2)纯净的自来水

(3)氧气 (4)汽水

2. 做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使用的是 (1)烧杯 (2)玻璃棒

3. 取用15 ml液体的一组仪器是 (1)25 ml量筒,量杯 (2)50 ml量筒,滴管 4. 进行过滤试验时应该注意:

(1)滤纸边缘应漏斗口边缘,滤纸要紧贴,漏斗中页面要滤纸边缘。

(2)倾倒过滤液体时,烧杯口应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应轻靠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承接滤液烧杯的内壁。

5. 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目的是防止,当蒸发皿中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继续将水分蒸干。

(3)25 ml量筒,滴管 (4)10 ml量筒,烧杯 (3)胶头滴管 (4)蒸发皿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最好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有病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菌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二、分组,制定调查计划。

上一篇:劳动保障考试内容下一篇:领导班子现实表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