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口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六安市人口范文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计统函[2008]06号

关于上报二季度“七到位、一规范”活动

开展情况统计表的通知

各县区人口计生委(局):

4月24日至6月30日,全市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服务活动,为配合活动的开展,要求各地每周上报一次活动开展情况的有关数据,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逐级如实上报。本表起报点为村级,乡镇上报到县级的表格必须含有所辖各村数据,县报市级的表格必须含有分乡镇的数据。各县区同时打包上报各乡镇分村数据,文件名为“县区名+上报月日”,例如金安区4月30日上报的分村打包数据名为“金安区0430”(默认扩展名),县级含各乡镇的数据不能打入包内。各地应如实上报数据,为各级领导决策、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二、层层明确责任。县区人口计生委(局)计划统计科(股)长和分管主任对数据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确保每周按时上报数据,上报的数据不出现逻辑错误,具体经办人每次上报数据前必须交由分管主任审核、签字。上报数据应发往内网邮箱,擅自发往外网出现问题的,责任自负。

三、上报时间。本统计表每周上报一次,乡镇每周二上报给县 1 区,县区每周三上报到市人口计生委计划统计科,各地各级不得提前或推迟上报时间。

四、填表说明。

1、应检人数、现孕人数(一内、二内、政外)为每次填报时间的时点数。

2、已检人数:填写二季度已经参检的人数,即4月1日以后的参检数。

3、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结扎、两女扎、上环、人流、引产、政策外补救)、“两非”案件结案数、连续两年未生育两女户的案件突破村数(不是突破例数):填写4月24日至填报本表时的时点数。

4、连续两年未生育两女户的村数:填写200

6、2007两个统计未生育两女户的村数。

附件:六安市二季度计划生育“七到位、一规范”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六安市:金寨县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呈现五亮点

2011年,金寨县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强基础、突重点、破难点、追求优质服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呈现出五大工作特色和亮点。

宣传教育突出“优、细、实”。进一步优化户外宣传环境、突出宣传的细腻化、人性化、亲和力,宣传车、宣传标语、LED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生育文化墙等多种宣传载体综合运用,注重了实际宣传效果;2011年,创造性开展“六个一”多种形式宣传计生政策:印发一张明白纸、发送一条关爱短信、录制一期电视访谈、组织一次走访慰问、举办一次群众演出、组织一次电话回访;在今年建党90周年和建国62周年之际密集走访慰问计生光荣户;在国际人口日、健康宣传日走村入户、免费查病、热情解答计生政策疑问等,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宣传的实际效果,办证率和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人人关心计划生育、人人知晓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氛围。

利益导向突出“长、久、新”。继续执行现有的奖特扶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并根据县级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奖扶特扶标准,从2011年开始及时上调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男孩每月20元、女孩每月30元;积极做好惠民资金的“一卡通”发放工作;做好“半边户”的摸底和对象确认工作;认真执行二女绝育户优惠政策的资金落实,核实每一户上报的基本信息,做到“不错、不漏、不偏”;继续实行“关爱女孩”行动,更多女孩户家庭得到实惠,对独、双女户贫困家庭女孩完成学业、成绩优秀的,实施教育成才计划,从人口基金中每户奖励2000元;在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时,优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进行救助,尤其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失学女童加强救助;人口基金优先奖励和补助对于全县考入三本以上的计生家庭户子女;这些政策的坚持与创新,突出了与时俱进。

人才队伍突出“提、用、进”。及时更新血液,储备更多计生人才;着力推进强基提质工程,突破用人机制;2011年在全县乡镇党委换届任用干部时,组织部门着力向计生战线干部倾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计生战线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全面体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票优先”,据统计,今年该县重用干部17人中,有12人是现任计划生育负责人;提拔副科级干部34人中,有7名是乡镇计生专干;同时注重选举重用基层计生女干部,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选优配强计划生育女专干,几乎每个乡镇都扩大女性干部和计生女专干的任用比例;2011年全县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3名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过妇产工作经历和具备临床医学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及以上的人员充实到各乡镇计生专业技术队伍中。

综合改革突出“严、广、创”。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4·26讲话精神,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迅速学习贯彻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综合治理性别比各项政策,严抓“两非”案件,创造性的开展“加减”工作法;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计生百名干部大走访活动;严抓队伍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将计生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宽口径、细切入管理村级计生日常事务,对村级计生信息实行日更新、日统计;健全“村为主”工作机制,“村为主”村干报酬实行月兑现,选定该县油坊店乡、梅山镇、天堂寨镇、关庙乡、桃岭乡、斑竹园镇六个乡镇作为村民自治工作试点乡镇,制定实用有效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将村民自治作为“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的延伸推向深入;搞好每一季度的“人见人检、全程服务”工作;逐步推行诚信计生,选取该县青山镇茅坪村、斑竹园镇王氏祠村作为诚信计生试点单位并开展下一步的试点工作;实施利益导向“23456”项目,创新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村级卫生服务建设参照该县桃岭乡计生服务所模式,即“两房、两室”的工作目标,力争实现全县计生服务所全面升级;计生帮扶有组织、有监督、有合力;全县开展的“三百”活动化解基层计生矛盾;不断强化考评机制,使计生信访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围绕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信访建设,不断提高全县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深入霍山县学习“信息关爱”工程;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不断加强区域协作,创新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模式,与吴江市和苏州市建立计生协会联系网,在许多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相继成立了流动人口协会+党支部,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家计生协挂牌成立,涉及全县23个乡镇。

优质服务突出“亲、细、新”。全县每一位计生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并将高水平的服务能力作为工作的持久动力,服务中突出细致化、人性化、温馨化,打造温馨计生、和谐计生、阳光计生、福利性计生,不断新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为提高科技服务水来,5月份以来该县卫生局和县人口计生委开展了一次医疗保健机构一帮

一、医疗技术骨干一带

一、实施帮机构,院带所;帮队伍,师带徒的“双帮双带”工程;为了检测科技服务效果,7月份以来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所、规范化村服务室、评优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优秀专干的“双创双评”活动;8月份与县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合作,建立计生短信平台,发送计生民生小短信;9月份以梅山镇为试点开展了一次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9月份以来,县人口计生委采用电话回访形式调查计生满意度,同时为全县18万户计生户送去计生“明白纸”;长期开展方便群众的查病查孕生殖保健工作,关心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免费为她们查治妇科病、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免费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建立生殖健康档案,做到记录规范化、内容详细化、服务优质化、形式跟踪化。(王修杰)

第三篇:西安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跨区、县以上行政区域流动,在本市居住时间三十日以上的育龄人口。

第三条 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适用本条例。

户籍在本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并在上述区域内跨区流动的人口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

第五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按户籍人口人均经费的同等投入标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教育、建设、房屋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八条 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职责

第九条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具体措施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有关部门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情况,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奖惩制度;

(四)指导、监督、检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五)考核下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六)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十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查验婚育证明,建立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

(三)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与育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经常性信息交流和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四)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民委员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

(五)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管理、房屋出租管理、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相关工作中;

(六)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并建立档案;

(七)与企业和事业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指导、督促辖区有关单位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八)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户籍在本市的流动人口,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指导已婚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三)与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合同;

(四)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生育证明材料,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

(五)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经常性信息交流和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六)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七)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有关单位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负责对相关流动人口实施经常性计划生育管理:

(一)流动人口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负责;

(二)流动人口在商场、集贸市场内从事个体经营的,由商场经营者或者市场管理机构负责;

(三)其他流动人口由现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未设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由物业管理机构负责。

第十四条 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与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确定专人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二)配合查验婚育证明,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

(三)督促已婚流动人口接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

(四)发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外怀孕或者生育的,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五条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生殖保健和咨询服务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管理,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持合法的婚姻、身份证件及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具的生育证明材料,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审核办理。

第十七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居住满三十日的,自期满之日起七日内向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查验婚育证明时,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人员,应当要求其在六十日内补办。

第十九条 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符合下列条件的,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为其办理婚育证明,并及时将办理情况通报户籍所在地:

(一)经核实,婚姻、生育信息完整、准确的;

(二)在现居住地依法办理暂住登记一年以上,并且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

(三)已采取绝育措施的。

第二十条 已婚流动人口应当每季度在现居住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节育措施失败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事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机构应当是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已婚流动人口的节育情况,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现居住地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第二十一条 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教育、建设、房屋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有关手续时,应当按照规定查验婚育证明,对无婚育证明的,应当在查验后五日内向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

第二十二条 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给流动人口居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外来承包、施工、经营的单位应当自到达现所在地之日起十五日内与现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第二十四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孕妇和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及住院分娩时,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证明和婚育证明,对无生育证明和婚育证明的,应当予以登记,并在五日内向所在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在怀孕三个月内持相关证明材料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进行生育登记。

第二十六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进行生育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以及现居住地公安机关提供的暂住证明;

(二)夫妻双方的结婚证;

(三)婚育证明或者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为其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四)现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单位为其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五)双方属离异后再婚的,应当附离婚协议书或者法院民事调解书、判决书。

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生育登记时,应当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有关情况,登记后应当及时将办理情况向户籍所在地通报。

第二十七条 流动人口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所在地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可以再生育的,怀孕后应当持户籍所在地发放的生育证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登记。

第二十八条 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统一组织免费避孕药具的供应、发放和管

理。

流动人口可在现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单位免费领取避孕药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拖延办理婚育证明、生育审批手续的;

(二)办理婚育证明时乱收费用的;

(三)提供虚假的已婚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的;

(四)出具假婚育证明的。

第三十一条 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教育、建设、房屋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第十三条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单位,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流动人口未按规定期限交验婚育证明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交验或者补办婚育证明;逾期拒不交验或者不补办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向未持有婚育证明的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由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补签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可以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拒绝、阻碍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西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编号西安市建筑施工企业二O一年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确保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完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西安市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订此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按照西安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目标的要求,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2、企业建立计划生育管理台账,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建卡管理,建卡率100%,无计划外生育,做好探亲家属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

3、企业应与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流动人员应持≤婚育证≥等证件齐全,各项目部要与企业签订分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4、支持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开展各项计划生育工作,配合计生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进行查处。

二、责任处罚

对未与现居住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无流动人员≤婚育证≥及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施工企业不予资质申报,外地施工企业备案不予延期。

此责任书一式两份,市城乡建委建筑业处和施工企业各执一份。

市城乡建委建筑业处(签章)建筑施工企业(签章)二O一年月日二O一年月日

第五篇:延安市宝塔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

示范村居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引导群众自治,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印发<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万村(居)示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09‟83 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地方实施意见,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基层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新机制。从2010年起,在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20个、示范社区3个,争取到2015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达100个以上、示范社区达15个以上。

二、自治内容

(一)自我教育。刷写固定标语,建设生育文化大院,设置宣传栏,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还应当悬挂横幅、制作展牌、 1

建设公益广告牌。建立宣传品发放台帐,每个家庭至少配备3种以上宣传品。依托人口学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培训班,依托计生协会员之家每月至少组织育龄群众阅读一次报刊杂志,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还应当组织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自我管理。生育第一胎子女的,应当在怀孕至婴儿出生一个月内向行政村、社区报告,由村(居)委会出具介绍信,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免费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符合规定可以生育第二胎子女的,由村(居)委会签署初核意见,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全程监管再生育,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人口统计台账,及时变更人口信息,按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供统计表册。初核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七项奖励与社会保障信息,在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十一个方面照顾计生家庭。

(三)自我服务。依托计生服务室上门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母婴保健、青春期健康、性健康、更年期健康的咨询、指导和访视服务,同时,组织拟结婚的青年按时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组织拟生育的妇女按时接受免费孕前检查,指导产后3个月的妇女及时避孕,组织39周岁及以下上环和49周岁及以下使用药具、不避孕的已婚育龄妇女每季度监测一次孕情、环情和病情,组织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为育龄群

众广泛提供生产、生活、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四)自我监督。固定公开人口计生自治章程、自治公约、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定期公布人口迁移、流动、出生、死亡、新婚以及避孕节育、孕(环)情监测、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信息,及时公示计生家庭奖励与社会保障名单,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及时受理和答复群众涉及人口计生工作的投诉和质询。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凡不履行人口计生义务的,暂缓享受集体组织成员待遇。

三、自治方式

(一)民主选举。党(总)支部、村(居)委会按规定程序选举产生,行政村、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由书记、主任负总责,配备计生专干具体负责日常事务,村(居)民小组按地域和50名已婚育龄妇女的标准设立中心户。作为村(居)委会组成人员的计生专干按规定程序选举产生,不作为村(居)委会组成人员的计生专干由群众推荐、党(总)支部提名、乡镇(街道)计生办聘用,中心户长由群众推荐、计生专干提名、村(居)委会聘任。鼓励计生家庭全部加入计生协会,按章程规定设立会员小组,选举会长、理事,聘任秘书长、会员小组长。计生专干和协会秘书长之间、中心户长和会员小组长之间可以交叉任职,超生的人员在五年之内不能当选会长、理事,不能提名、聘任为计生专干、协会秘书长、中心户长和会员小组长。

(二)民主决策。制定和修订人口计生自治章程和公约要在

乡镇、街道计生办的指导下,组织人员拟定草案,充分听取计生协会和群众的意见,由党(总)支部提议、党(总)支部和村(居)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通过的自治章程和公约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按时向乡镇、街道计生办备案。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要由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人口计生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干部补贴、基础建设、利益分配、奖励处罚、活动组织等重大事项均要按照拟定草案、听取意见、党(总)支部提议、党(总)支部和村(居)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决策,决议案和实施结果都要向群众公开。

(三)民主管理。行政村、社区要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同育龄群众签订人口计生自治合同,合同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争议处理途径,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定增加群众义务,更不能设定收费和罚款事项。计生家庭享受奖励与社会保障待遇要在中心户或协会会员小组讨论酝酿,计生协会评议的基础上,由村(居)委会审议,审议结果要向群众公示,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由行政村、社区签署初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提交乡镇、街道计生办受理。

(四)民主监督。党(总)支部要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人口计生工作,主动接受党员的监督,村(居)委会要定期向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人口计生工作,主动接受村(居)民或村(居)民代表的监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人口计生工作民

主评议,评议结果要与行政村、社区计生专干的补贴挂钩。同时,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民主监督作用,支持协会广泛参与人口计生事务,代表计生家庭监督人口计生工作,表达群众诉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础建设。借助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合理划分功能区,单设计生服务室,同时挂计生服务室、计生协会员之家和人口学校三块挂牌,按照《延安市宝塔区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设置标准》的规定,配备资料柜、药具箱、办公桌椅、生殖健康挂图、图书、报刊、教材、教具、宣传品,制作人口计生标志、标语口号、一览表及各项规章制度挂牌,设置工作台账。

(二)加强监督指导。区计生局、区计生协联合出台《基层人口计生事务公开指导意见》,拟定《人口计生自治章程》、《人口计生自治公约》、《计划生育协会章程》、《人口计生自治合同》示范文本,指导行政村、社区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推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行政村、社区人口计生工作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加强日常监督指导。

(三)提供政策支持。各行政村计生专干补贴标准可以增加到每人每月100元,中心户长可以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另外给予补贴,新增经费可以从集体收入中列支。涉及农民、居民、流动人口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均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向群众收取任何费用。全面兑现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七项奖励

与社会保障政策,争取兑现城市独生子女保健等四项奖励与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十一个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省上规定的优先优惠政策。

(四)实行动态命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在每年3月5日前向区计生协提供当年拟建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社区),区计生协每年结合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验收拟命名的示范村(社区),复核已命名的示范村(社区),验收达标的由区计生局、区计生协联合授予“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社区)”称号,复核不达标的撤销已授予的称号。

(五)严格考核奖惩。从2010年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每年至少建设1个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社区),凡获国家命名的示范村(社区)奖励10000元、省级命名的示范村(社区)奖励5000元、市级命名的示范村(社区)奖励2000元、区级命名的示范村(社区)奖励1000元,凡完不成创建任务的给予全区通报批评。

上一篇:库存的概念范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