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2-10-15

第一篇: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成都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四大主导产业和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优势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59.60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6.7亿元,年均增长21.9%,工业经济对全市GDP贡献率达38.2%。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8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766.7亿元,技改投资比“九五”增长3.8倍,其中工业技改投资613.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2%,工业技改投资平均每年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个百分点;

一、

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0.1%、36.4%、53.5%调整为2005年的7.7%、42.5%、49.8%,

一、

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主要做法

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工业投入,积极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66.7亿元,年均增长43.3%;全市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699个,已竣工投产1687个项目,其中省重点技改项目118个,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55个;268个工业技改项目获得技改贴息和补助资金支持达2.96亿元。2004年起,我市加大了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持,目前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10亿元,大项目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36项增至2005年的169项。通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攀成钢、成飞公司、王牌和国腾等一大批本地企业和英特尔、四川丰田、TCL和巨石等引进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改进和提升,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了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和主导力量。成都虹波搬迁改造、成都印钞二期技改、巨石二期等9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

攀钢集团镀锌板、攀成钢Φ

318、蓉生药业血液制品等项目即将竣工。中芯国际和宇芯的封装测试一期项目已完工进入试生产,亚东水泥一期、成都一汽、英特尔微处理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拟新开工的49个项目已有31个动工,其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其中莫氏连接器、天锡发动机、台玻二期、云内动力搬迁改造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以上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增强成都工业发展后劲。

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加快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十五”期间,我市179个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中有109个已基本完成或通过成果鉴定,有65个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拥有5个中国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45个省名牌产品、208个省著名商标;发展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



(三)推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 我市2001年实施了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搬迁改造一批、就地发展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同时,切实将搬迁改造与企业改革、技术进步、招商引资相结合。通过搬迁,调整了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引进了发展战略投资伙伴,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活力。截止目前,104户企业的新厂已竣工投产,占160户调迁企业的65%;103户企业完成了老厂土地处置,占160户企业的64%,处置土地总面积7255亩,占160户企业占地总面积的48.8%。做大做强了一批企业,优化了工业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整个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今年将基本完成。



(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我市自1996年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以来,通过改制、引入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重组国有企业、加快劣势企业退出等形式,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一批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弱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大批改制重组企业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和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又获得了新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累计兼并企业301户,

破产企业172户,改制企业1306户,盘活存量资产300亿元,30多万职工实现转移安置,共核销银行呆坏帐45亿元,一大批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分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由2000年的43.4%下降至目前的23.9%,民营工业比重上升为67.8%。攀成钢、成都卷烟厂、成都一汽等一大批改制和重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

(五)强化工业招商引资

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责任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快速推进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对重点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核心项目和缺实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着力招大引强,加快提升我市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在汽车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引进了英特尔、中芯国际、南玻等一批重大项目,丰富和完善了我市工业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增强了产业加快发展潜力。

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我市工业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工业发展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等问题,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重大产业化项目偏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及配套能力较薄弱等。在推进技术进步工作中,对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和本地企业技术改造(后简称“就地改造”)工作的认识的还不够深刻,对就地改造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企业加快发展和做强做大,一些本地企业因受其他城市优惠政策诱导而外流,这种苗头的出现,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并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





三、对策建议

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继续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抓好项目引进和就地改造,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保持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一)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一是加速淘汰现有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行业;二是按照我市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分类指导,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具有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新兴产业和能发挥本地优势的传统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储备;四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外产业递度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弥补缺失的产业及环节,完善和延伸我市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和配套能力。



(二)加大工业、技改投入

 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工业大投入的结果。实践证明,工业只要有大投入就会有大发展,大投入是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我市将200

5、2006年分别确定为“项目年”、“加快产业发展年”,切实加大了投入, 2005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2亿元,同比增长73%,技改投资296亿元,增幅为60%,2006年1-10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6.6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7.4%;技改投资300.1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技改投资3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0%。“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投资要力争突破4000亿元。



(三)全力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

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项目的引进和就地改造。在招商引资上突出招大引强,要在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就地改造,做大做强一批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企业发展,加快产业聚集,争取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产业和集成电路、软件和烟草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

(四)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加快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步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打造一批“成都造”品牌,确保我市技术进步、科技领先、产

业发展等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建新型信息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加快我市技术中心建设的步伐,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以现有形成的华神集团的碘131肝癌单抗注射液、川大智胜的空管系统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及消化吸收新技术相结合,加速产学研进程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五)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 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立足现有企业,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技术升级和换代,筛选确定一批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手段扶优扶强,分类指导,全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我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93户,其中攀成钢、成飞集团和成都卷烟厂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大关。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同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向中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选择一批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具备优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扶持,推动大中小企业的互动和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

(六)大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

 按照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要求,坚持推进“三个集中”,通过规划引导、强化统筹、政策支持等系列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提升工业园区的水平和档次,推进工业向园区聚集。进一步探索促进项目异地落户的“三分政策”,完善区外企业调迁入园的优惠政策,深化城区工业异地发展的“飞地工业”模式。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建筑密度等规定,提高投入产出率。加快新都、崇州和彭州家具产业,武侯、崇州和金堂鞋业,金堂纺织印染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区域,以及川浙、川苏工业园,欧盟中小企业园区等优势产业聚集区的发展,集中力量和资源打造出更高水平、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工业产业园区。



(七)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

 以加快我市工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一是集中资金,突出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财力支持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及高新区、经开区、青白江区等发展势头好、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招商项目的落户,提高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拓宽支持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根据工业发展需要,在现有财政支持基础上,进一步增大财政投入,建立技术改造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利用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建立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深度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聚集过程中规划、新(迁)建、打造特色示范区及品牌等环节,促进和引导产业加快聚集发展。

第二篇:绵阳工业产业结构情况

(二〇一〇)

绵阳工业经过建市以来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以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和化工环保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绵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 产业结构

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初步形成。目前,绵阳工业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和化工环保为支柱的门类齐全、产品众多、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发展正步入集群化阶段。2010年,“2+4”产业实现产值1229亿元、增长34.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1.5%。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482.7亿元、增长29.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71.6亿元、增长60%,冶金机械产业完成产值188.6亿元、增长45.1%,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88.8亿元、增长43.3%,化工产业完成产值75亿元、增长18.2%,食品产业完成产值222.3亿元、增长30.2%。

附图:绵阳工业产业结构图

二、产业布局

(一)规划布局。

绵阳产业园区产业规划布局

(二)产业布局。立足绵阳产业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重点发展“2+4”特色优势产业,即:

以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冶金机械产业、材料及新能源产

业、化工环保产业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非动力核技术产业、“三网融合”与“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绵阳工业新的增长极,提升绵阳经济竞争力。

(三)空间布局。按照市县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基础设施链联动市县发展,形成绵阳“一核四带”的产业布局。“一核”,即:以科技城为核心。 “四带”,即:绵江平产业带,绵安北产业带,绵三绵盐产业带,绵梓产业带。

三、产业关联度

(一)发展重点。主动把握绵阳区位、资源、环境等自身经济发展要素支撑和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格局,以突出六大产业为发展主攻方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拓展方向。一是军民融合,以科技城建设为引领,发挥国防科研院所和军民结合企业优势,发展军工和军民两用国家战略性先导性科技产业。二是优化结构,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抓住绵阳作为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机遇,有效提高产业发展关联度和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着力“三化联动”发展,形成区域新的竞争优势。三是自主创新,围绕在绵国防科研院所重大专项和重建项目,加快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和航空新城“新三城”建设,充分利用绵阳国防军工科技优势和龙头骨干企业科研实力,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绵阳工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承接转移,主动适应世界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大力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引大、引强、引新、引长”,实现区域工业经济总量跨越增长。五是集聚集约,发挥比较优势,有效开展产业组织,推进“2+4”优势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化发展。

(二)努力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园区在推进“三化”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规划布局不同梯度层次产业园区,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和产业转移,努力构建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国家级开发区、提升一批省级园区、新建一批新兴科技园区、拓展10个以上特色园区的立体梯次发展体系。依据不同区位优势,促进园区产业分工,构建园区各具特色、有机关联与产业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形成区域“板块经济”效应。各县市区产业园区严格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园一主业”的原则,一个产业园区确定了1-2个主导产业,其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45%,产业集中度达到85%以上,园区建设面积扩至200平方公里以上。把科创园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三台工业园区、安县工业园区、梓潼经济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北川经济开发区建成100亿元级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区。

四、产业可持续发展

突出“2+4”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系列政策,一抓到底”

的“2+4”重点产业推进机制,健全并强化产业推进机构统筹协调职能。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引导、支持在产业内部发展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对产业引导、管理的科学性。充分运用行政资源,集中政策、资金、要素优先支持“2+4”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2+4”产业的资金投放力度,鼓励各类风险投资资金对“2+4”产业企业和项目的投资,优先支持“2+4”产业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形成财政引导、金融投放与社会资金积极进入的联动机制,促进主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一、全区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我区加快调整工业产业步伐,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了煤化工、钢铁、建材、煤炭洗运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格局,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工业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体。“煤焦化钢机械建材”大循环产业链条在加速延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年2500万吨洗煤、3300万吨煤炭运销、370万吨焦炭、100万吨钢材、600万件高档骨质瓷和日产煤气400万立方的生产能力。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总产值118.73亿元,其中主要行业煤炭洗选业年产值53.64亿元,占总产值45.18%;焦化业年产值28.63亿元,占总产值24.11%;钢铁冶金业年产值17.99亿元,占总产值15.16%;医药化工业年产值6.11亿元,占总产值5.15%;装备制造业年产值5.43亿元,占总产值4.57%;非金属制品业1.73亿元,占总产值1.46%。

我区工业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

一、主导产业支撑不够、增长方式粗放、抗市场风险能力小、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不可忽视的结构性问题,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缺乏立区强区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制约因素仍未缓解,土地、环保、资金等问题仍严

重制约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重点

以循环经济煤化工产业基地为龙头,以“工业开发区”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重化工业特色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促进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新突破,大力提升产业高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依托初级资源向依托高级资源转变,实现资源结构的新突破,彻底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转变,实现节能减排的新突破,彻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招商引资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实现开放领域的新突破。

1、拉长加宽产业链条,逐步摆脱资源依赖

以循环经济煤化工产业基地为龙头,以“工业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工业进园区步伐。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发展“煤炭洗选、机焦冶炼、煤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日用陶瓷”等为一体的循环产业群,发展壮大集约化、链条式、生态型的循环经济特色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结构的新突破,逐步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打造国内最长、附加值最高、生产工艺最先进和完善的循环重化工产业链。

2、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围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开发优质新产品、加大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物耗、强化综

合利用,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推动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3、打造新型产业,增强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发挥毗邻京津及省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加强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积极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1、压缩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省、市发改部门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法压缩淘汰落后产能,彻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压缩淘汰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的落后产能,为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拓展空间。对落后产能实行年度计划管理,并对职能部门列入年度考核。

2、提高市场准入条件。按照国家、省关于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相关内容,

结合我区工业产业结构实际,着重对煤化工(焦化)、建材、钢铁、洗煤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界定,坚决禁止新建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严把项目审批关,禁止“两高一低”企业进入园区,促使生产要素向园区内优势企业集聚,实现产能规模化、产品精细化。

3、加快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开发区“一区四园”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严把入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煤化工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钢铁建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煤炭洗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

4、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围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开发优质新产品、加大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物耗、强化综合利用等,发挥我区煤化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煤化工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改造,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5、扶持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发挥毗邻京津及省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加强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开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

6、强化优质服务。切实把“圈内的外业主办,圈外的事党委、政府办”的承诺落到实处。政府成立建设项目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对列入区重大产业调整项目的招商项目的前期跑办工作,包括土地、环评、规划、立项(备案、核准)等手续。实施重点企业保护制、配备保安制等,创造更优质的“软环境”。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中央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联系,谋求合作,来区投资置业的,实行全方位安全保障和政策优惠。

7、强化组织保障。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区有关部门要把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作为当前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来抓,摆上重点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产业结构研究领导机构,由主管经济的四大班子领导组成,专门研究产业政策,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向区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包项目制度和招商引资月调度制度,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责任;全区各职能部门也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结合区投资促进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主动加强服务,减少审批环节,实行“一条龙”审批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宣传部门和招商部门要加强对全区产业调整项目的宣传和推介,积极通过

到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召开项目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信息网上公布等方式,大力度地、集中时段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吸引客商,以大量项目的实际落地,推进全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极的最终实现。

第四篇:2008年城阳区工业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

2008年,城阳区工业经济在困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7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24.2%;实现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17%;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13家、达到102家。六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59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2%,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基地和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森泰达公司上市,实现城阳区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新增民营业户4956户、注册资本14.7亿元,25户企业入选青岛市百强民营企业。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新增7家、达到49家。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全区完成技改投入16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8项,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57%。

2009年,将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抓好以南车、庞巴迪为主体的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建设,以乐金浪潮、泰科电子等为带动的山东(城阳)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产业园建设,青特、卡拉罗等为骨干的汽车产业体系建设,乐星拖拉机配件、力克川液压机械等为重点的精密机械产业体系建设,安邦炼化扩建、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建设,罗地亚、英诺包装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7%以上。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饰品行业水平,拓展产业链条,提高竞争实力。梯次推进城市中心区、空港周边、街道驻地等区域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年内完成15家企业退城进园。进一步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在税费、融资、服务等方面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年内新增民营业户3000户、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自主创新支持政策,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0亿元以上。组织产学研对接洽谈会10次以上。打造汽车零部件试验与检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高新材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能力。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以上名牌及著名商标5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5%。

第五篇: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趋好

(2014-01-26)

【摘要】“高精尖”接单有突破 海工订单大幅增加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传来消息,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 %,其中海船为1551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2%,其中海船为2281万修正总吨。截至2013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31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5 %,其中海船为4246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1%。

2013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1.4%、47.9%和、45.0%,其中新接订单量比2012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

新接船舶订单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2013年前20家企业新承接订单合计5586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80.0%,比2012年提高5.5个百分点。

高技术船舶接单取得新的突破,新接了6艘17.4万立方米双燃料电力推进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4艘8.3万立方米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新承接8000箱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共计64艘,约占世界总量的40%。

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大幅增加,2013年我国共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世界市场份额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已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新承接各类海洋工程平台共61座和1艘钻井船,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9座,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

来源:中国水运报

上一篇:曹操的字谜谜底是什么下一篇:触电事故的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