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督导个案报告

2022-07-20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督导个案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心理督导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一般资料

1、基本资料

李某,女,19岁,大一学生,身高大约1.60米左右,体态偏胖。最近烦躁,总是失眠,容易发脾气。不能静下心来做事,当别人交谈时,总忍不住偷听,担心别人讲自己坏话。上课不能集中听讲,快接近期末考试了,却总是看不进书,害怕自己考试不及格,被别人瞧不起。自己看不进书时,看到别人看书,有莫名的敌意,故意说些难听的话,与同学发生纷争,事后非常后悔。个人感觉非常烦恼,故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2、既往生活史和当前生活场景

李某父母健在,她是家中独生子女,家族中最小的孩子。虽然家境一般,但父母很宠爱她,她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家族中的长辈都很喜欢她,与哥哥姐姐闹矛盾时,家中长辈都比较偏袒她。李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三时因为压力过大,导致高考前生病,影响了高考发挥,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考取了一所普通大学,但又好面子,不愿复读。

李某上大学后,大一上学期竞选班委失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虽然也很努力备考,但未取得理想成绩。大一下学期,因为忘记打扫寝室,其中室友王某埋怨了几句,虽然当时心里不舒服,但马上打扫寝室。有一天上早自习,王某最先出门,大家让王某占座位,李某到教室发现王某座位没占够,自己没有座位,李某无奈去另外找座位。早自习下课后,李某问王某为什么没给自己占座位,王某解释自己来时只能占到这几个座位,所以没占够。李某觉得很生气,觉得自己对王某很好,但王某总是针对自己,不够朋友,和王某吵了起来。事后,两人和好,但李某总觉得没有以前相处自然,并同时觉得其他室友对自己也没以前那么好了。最近快期末考试了,李某想认真复习,考取好成绩,但总是提不起精神,静不下心。害怕自己考不好,又想起最近和室友的纠纷,非常难过,烦恼,以致连续很多天失眠。

二、病例

A.确认信息:李某现年19岁,大一学生,住学校公寓,有5位室友。 B.主诉:李某因焦虑和烦躁寻求治疗。

C.现病史:李某因最近烦躁,总是失眠,容易发脾气,且不能静下心来做事,出现焦虑和烦躁情绪。首次诊断评估如下: 情绪症状:焦虑、烦躁、难过

认知症状:难以集中注意力、有轻度灾难化,对自己贴不好的标签 行为症状:有轻微攻击行为

生理症状:哭泣、无法放松、入睡困难 D.精神病史:李某此前没有精神疾病史。

E.个人史和社会史:李某父母健在,她是家中独生子女,家族中最小的孩子。虽然家境一般,但父母很宠爱她,她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家族中的长辈都很喜欢她,与哥哥姐姐闹矛盾时,家中长辈都比较偏袒她。李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三时因为压力过大,导致高考前生病,影响了高考发挥,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考取了一所普通大学,但又好面子,不愿复读。

F.既往史:李某没有任何影响心理功能和治疗过程的健康问题。

三、个案概念化

A.促发因素:李某上大学前一直很优秀。在高考失利进入大学后,竞选班委失败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其变得焦虑和易激惹。焦虑可能降低了她的学习效率,易激惹使得她与室友关系紧张。 B.当前认知与行为的横断观点:当前一个典型的困难是李某过分自我否定。当李某的行为不被他人认同时,会出现这样的自动思维“是不是我不够好,她们都不认同我,我真是太失败了!” C.认知与行为的纵向观点:李某总是有一种轻度的倾向——认为自己应该做好每一件事,并得到他人的认同。虽然李某在某些方面很优秀,但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别人的认同对于她非常重要,因此她形成了某些假设“如果我努力做得很好,她们肯定会认同我,如果她们不认同我,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

D.优势和长处:李某是一个开朗,爱交往,并对人真诚。她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有一定认识,但往往不可控。她的治疗动机很强,并且有能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E.工作假设(概念化总结):李某高中以前的生活都还是很顺利的,但是她比较敏感,对自己要求过高,有完美主义倾向。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1.李某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亲戚的疼爱。2.李某成绩一直很优秀,没有经受较大的挫折。3.李某需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得到别人的认同。因为李某一直很优秀,同时家人也对她十分宠爱,使得她也自我要求很高,不允许自己犯错,并且很在乎他人的看法。当李某遭遇一些挫败时,同时他人没有给予一些安慰时,她就会倾向的觉得自己很失败,并且对自我进行否定。

李某经历了高考失利,对于她而言,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同时进入大学后,李某又在大一上学期经历了班委竞选失败和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这让她对自身已经有了自我否定的倾向。大一下学期与室友的一些摩擦,让她的“我很失败”这个核心信念被激活。她变得越发焦虑,对于他人的认同更加关注,同时又害怕听到他人的否认评价,因此变得易激惹,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紧张。

四、治疗计划 A.问题清单: 1.害怕考试失败 2.和同学关系紧张 3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4.轻度的自我否定 5.入睡困难 B.治疗目标:

1.恢复正常自我认知

2.练习基础的认知工具,思维记录表等 3.减少与同学的摩擦

4.减少其焦虑情绪,使其能专注看书 5.使其能正常入睡 C.计划治疗:计划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帮助李某对自动思维做出的反应,来减轻她的焦虑和烦躁。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让其认识到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以此来调整她的思维,改变她的情绪,以此来解决问题。通过矫正中间信念来培养李某对自我有客观、正确的评价。 D.治疗过程:

1 1.治疗关系:李某比较容易参与到治疗中,她认为治疗师有能力,能理解她。 2.干预与流程

2.1通过情绪思维表帮助李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受思维影响

2.2训练李某用标准的认知工具对自动思维做出反应(这样可以使李某认识 到自己功能不良的、歪曲的逻辑,从而减少其焦虑与烦躁的情绪)

2.3让李某进行行为实验,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假设。这会减少李某的主观自我不认同感,增强自信。

2.4帮助李某安排时间计划表 2.5进行直接的问题解决 3.阻碍:无

4.结果:从开始治疗到治疗三个月后,李某的焦虑逐渐减轻直到彻底的痊愈,失眠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第二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各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在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以恐怖症来访的大学生较多,现通过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过程的个案观察,分析造成恐怖的原因,探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咨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恐怖症心理咨询提供借鉴。

问题:

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聪明好学,性格内向,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一般。主诉:特别害怕鼠,无论看到实物还是看到模型、图片甚至听到别人提到“鼠”字,她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躲避甚至逃跑。对于可能出现鼠的地方,尽量避往。但因学习需要,需常用鼠作实验,因对鼠的恐惧,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实验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由于对鼠的恐惧使其深感痛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为了早摆脱困扰,前来咨询,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道理的恐惧,恐惧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至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生活。在大学中,患有恐怖症的学生往往因为回避所恐惧的场所或情境,使其脱离集体活动,并被同学所不理解,逐渐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以防止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功能。 造成来访者恐怖的主要原因:

过去恐怖的经历是导致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和谈话法了解到来访者幼年时随母亲去农村亲戚家,在院内玩耍时,一只老鼠从她和母亲脚边溜过,母亲带她赶紧躲开,惊恐之余告诉她鼠是极其可怕的,可以传播鼠疫,一旦被其咬着,可能会死掉,所以一定要远离它。母亲的这一番话深深地印在来访者的脑海里。依据行为疗法的学习理论分析,后天的习得和经历为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发病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事逐渐淡忘。大学一年级时和班级同学去学校大自习室学习,正当其聚精会神地看书时,突

然临座同学惊恐地尖声喊道:“老鼠!”,来访者顿感紧张、恐惧,吓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赶紧离开座位,并跑出教室。最近半年因上实验课,见到老师的实验标本———白鼠,顿感不安,无法安心上课。而且,逐渐拒绝上实验课和到大自习室等一切可能出现鼠的地方。甚至不能听到鼠的名字,不敢看鼠的图片和模型,否则就会出现紧张、恐惧的症状。

不良个性也是导致恐惧的重要因素。来访者性格内向,行为孤僻,不善言语,而且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胆小怕事,遇事容易紧张,心理比较脆弱,经常有陌生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目标:

来访者通过自我认识及反馈,对自己的人格缺陷及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有明确的认识,消除对鼠的恐惧心理,纠正对实验的回避行为,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对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充满信心。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的方案:

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放松疗法等。系统脱敏疗法为咨询和临床上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是按一定的咨询和治疗程序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导致焦虑、害怕及其强烈情绪反应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来对抗这种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逐渐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其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首先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与来访者共同探讨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使其认识到其心理问题是由于其童年时期向母亲学习(遇鼠后母亲的表现和采取的行动)的结果,并在后期强化因素(自习时听见同学的尖叫———“老鼠”)刺激作用下得到加强,随着对鼠的恐惧心理的逐渐泛化,对鼠的模型、图片、听到“鼠”字也感紧张、恐惧,产生逃避心理,这样反复恶性循环,症状愈发加重,影响其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其它集体活动,这些过程是“学习理论”所起的作用,是学习形成的一种不良的思维、行为模式,在咨询中可以应用学习理论使求助者重新建立良性思维并用新的行为模式来代替原有不良行为模式。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条件反射疗法和学习疗法,是把咨询与治疗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或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采用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按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渐纠正或消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和感受,建立新的行为反应,从而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

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的过程:

第一次咨询:主要向来访者介绍行为疗法中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帮助来访者掌握应用技巧,增强其治疗信心;按照系统脱敏疗法的恐怖等级层次建立的设计原则给来访者布置作业,要求其将对有关“鼠”的恐怖程度进行分类、排序。

第二次咨询:制定来访者对鼠的恐怖程度,即听到有人提到“鼠”字、在书上看到“鼠”字、看到有关鼠的图片、看到鼠的模型或标本、看到活的鼠。根据强度顺序,首先安排来访者对恐怖程度较轻的情形进行脱敏治疗,同时配合放松训练。要求来访者的亲属经常在其面前提有关“鼠”的话题,并找些有关动物(内含鼠)的书籍让来访者阅读,反复进行刺激,在来访者感到紧张时,通过放松肌肉、调整呼吸等方法减少焦虑情绪。

第三次咨询:检查来访者治疗效果,与来访者谈有关鼠的话题,给其看有关鼠的书籍,来访者没有出现紧张、恐惧情绪,焦虑症状亦不明显,说明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继续与来访者进行探讨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与实践技巧,通过来访者取得的成绩鼓励其继续进行脱敏治疗,坚定其治疗信心。第二次布置作业,要求来访者反复翻看“鼠”的图片,看鼠的标本与模型,让其购买“鼠”的玩具摆放在寝室中,甚至逐渐放置床头,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来访者感到焦虑时,同时进行放松调整。

第四次咨询:检查来访者作业,完成顺利,继续鼓励其进一步联系,帮助其增强克服恐惧的信心。鼓励来访者到学校实验室观看老鼠,并和同伴一起上自习室学习,或到农村访亲探友,创设遇见老鼠的机会和情境,达到进一步脱敏训练的目的。

第五次咨询:给来访者呈现实物,即各种种类的活鼠。同时观察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引导来访者反馈自身心理行为变化。来访

者称自己现在乐观积极,以前太幼稚了,今后再也不怕鼠了。与来访者总结咨询过程,结束咨询。

评估反思:

来访者自我评估:通过近期的心理治疗,来访者首先对自己的人格缺陷及恐怖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了明确的认识,通过系统脱敏疗法的学习及应用,使自己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对重塑自己健康人格充满信心,重新回到课堂参加学习,融入集体生活,通过学习和社会交往,转移了自己的病态注意点,建立了良性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咨询师评估:来访者作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知识面丰富,领悟力强,在系统脱敏疗法中对自己的症状分析有条理,行为调整到位、坚决,使来访者按照脱敏计划很快消除焦虑情绪,增强了治疗信心,来访者熟练掌握了脱敏疗法的技巧。因此,在个多月的咨询时间里,消除了全部恐怖症状,重新回到大学校园恢复正常生活。

在对大学生恐怖症患者具体的咨询操作过程中,不能简单的采取单一的心理咨询技术,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多种咨询技巧综合应用,既要遵循行为心理咨询的原则,又要灵活应用,从而切实提高心理治疗的实效性。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怖症的首选方法,对于恐怖症的行为疗法主要为系统脱敏疗法,同时适当结合暴露冲击疗法,实践证明其对恐怖症疗效确切。行为疗法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便于理解,但要取得来访者的配合也需要咨询师的合理解释,消除来访者的顾虑,从而使来访者主动配合,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对恐怖症回避行为的改变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程序化的操作,更应该在矫正行为的同时融入咨询师的心理指导,改变来访者的认知系统,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认识观,从而使行为疗法更具有人本主义特性。需要提醒的是,在采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时,也渗透暴露冲击疗法的咨询技术,这从某种程度上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但因是通过让来访者在恐惧的体验中接受训练,对身体条件不好的来访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处理不好可能会发生猝死,所以要求咨询师采用此种方法时应慎重选择,以防发生意外。

09级社会工作李龙

040209025

第三篇:02 二级心理咨询师个案报告

目录

1.案例报告——一例因工作压力而引发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 1 1.1一般资料 ................................................ 1 1.2 主诉和个人陈述 .......................................... 2 1.3观察和他人反映 .......................................... 3 1.4 评估与诊断 .............................................. 3 1.5 制定咨询目标 ............................................ 5 1.6制定咨询方案 ............................................ 5 1.7 咨询过程 ................................................ 6 1.8 咨询效果评估 ........................................... 11 2.个人成长报告———沿途的阳光、风雨与彩虹 ............ 12

2.1个人成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职业行为分析 ........................................... 14

一例因工作压力

引发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女性对工作失去热忱,对前途迷茫,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工作和生活的案例,求助者症状持续时间短,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解除情绪困扰,使其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咨询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工作压力;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1.1一般资料

1.1.1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陈某,女,35岁,汉族,大学本科毕业。身高160CM,身材匀称,已婚,育有一女,某外资企业培训部副经理。

1.1.2个人成长史

陈某出生于农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足月顺产,有一个哥哥,从小到大生长发育正常,按时入学。读书时家境条件不好,所以自幼学习比较刻苦,高考后上了省内一所师范院校。大学时与现在的老公恋爱并2008年结婚,育有一女。陈某的先生自己开办一家小的贸易公司,近几年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业绩开始下滑并出现亏本现象,陈某因经济压力时常与先生有所争吵,夫妻感情一般。陈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参加工作前不善言谈,性格较内向。工作后在师傅带领下人际交往有所进步,同时因其工作认真负责,好学上进,业务能力增长较快,目前担任公司培训部副经理一职,与同事关系一般,知心朋友不多,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

1.1.3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

愁眉苦脸,神疲乏力,言谈间可见神志清楚,言谈切题,叙述思路清楚;胃口差、睡眠不好,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族遗传病史。

1.1.4心理测验结果:

1 SCL-90:躯体化1.60;抑郁2.50;人际关系2.63;焦虑2.80;偏执1.83。

1.2 主诉和个人陈述

1.2.1主诉

最近烦躁不安,胃口差,焦虑,睡眠差,约一个月。 1.2.2个人陈述

我毕业10年了,毕业后就进入现任的这家公司工作,一晃十年,从原来的基层一线员工,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团队意识强,从不斤斤计较,由于人员流动,人手青黄不接时,我甚至一人兼两三人的工作内容,我也从无怨言,并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也正是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公司多次送我参加一些集团培训。去年培训部有培训副经理空缺时,个人觉得这是我职业生涯转折的一个好机会,于是申请调岗位至培训部。因为前期也参加过培训技巧的培训,是公司的培训讲师,之前也负责部门培训,所以来到培训部后,基本能够胜任日常工作,唯一觉得有压力的是做为培训部副经理,经常要负责一些课程开场时总经理开幕词的翻译工作。虽然我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偶尔在翻译过程中还是有一两个点会卡住。在这方面有压力,担心现场翻译出错,在公司同事面前出丑。

上个月,集团员工活动周出一个活动是让总经理来分享《轻松工作,快乐学习》主题活动,因为总经理是外国人,现场需要英文翻译,他就在现场把我叫起来。当天在大会议室,现场有两三百位同事,当他把我叫起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很紧张。翻译的过程中有两三处地方,可能由于太紧张,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所以翻译过程中就卡住了。当时对着两三百位同事,我觉得非常丢脸,我也感觉到总经理的不悦和不满意。会议结束后,总经理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强调要学好英文,并说在外资企业,英语不好,会对我的职业发展不利。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回到办公室,我关起门来大哭一场。后来,我开始害怕见到总经理,觉得他会看不起我,会对我的工作不满意,认为我不能胜任培训部副经理这个职位。每次有新员工入职培训,总经理都会来培训教室欢迎新员工到来,欢迎词的内容基本说得很简单,但我还是怕翻译不好,只要总经理在场,我就不自在,一让我现场翻译,我就会觉得很紧张。我越想越觉得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

2 越想越担忧。近日来更是心情烦躁,焦虑不安,觉得吃饭没胃口,晚上很难入睡,睡着了也很多梦,有时整夜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神疲乏力,提不起精神。日常工作尚能够正常应付,但效率有所下降。现在不知所措,因此前来咨询。 1.3观察和他人反映

1.3.1咨询师观察结果:求助者独自求诊,长相清秀,身材匀称,衣着整洁,举止得体,面容憔悴,神疲乏力,言谈间可见神志清楚,言谈切题,叙述思路清楚。谈话心情紧张、担忧,情绪较焦虑、紧张,对之前现场翻译表现不好感到羞愧,对现在害怕见到总经理,老是担心现场翻译出错很苦恼。

1.3.2丈夫反映:她最近胃口很差,即使父母尽量选做她爱吃的菜也吃很少,脸上没什么笑容,对孩子的关心也少了,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人也瘦了。

1.3.3同事反映:最近陈经理上班经常心不在焉,开会时总是哈欠连连,很少不发言。对工作安排也不像以前那么井井有条,自从上次现场翻译也出状况后,她整天情绪比较低落,总经理在场时,明显感觉她很紧张,烦躁不安。 1.4 评估与诊断

1.4.1 对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综合相关因素,判定该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真实可靠。该求助者存在焦虑情绪,对工作有明显的抵触,苦恼;其不良情绪没有明显泛化,无回避,求治欲望较为强烈;有自知力,人格相对稳定。近期工作状态差、心情低落,睡眠质量也明显下降,能跟亲友正常交往,社会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1.4.2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1)求助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父母双方家族也没有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因此可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郭念锋心理学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

3 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性质判断,心理冲突是与现实事件相联系的,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持续时间两个月以内,情绪没有泛化,无回避,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求助者的问题可以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陈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陈某虽有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但与现实刺激有关,并且具有道德色彩,心理冲突表现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内容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超过两个月。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两个月以内,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

35岁,女性,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 (2)社会原因

a.存在负性事件:约一个月前因为现场翻译出问题,被总经理叫到办公室批评。

b.丈夫公司生意下滑,出现亏损,今年孩子上小学,还要参加课余培训班,生活上经济压力加大。

c.人际关系方面,几乎没有知心朋友,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a.个性因素:个性追求完美,内向、敏感。

b.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认为自己一次在现场翻译出了问题,总经理会认为她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从此职业生涯就被影响了。

4 c.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面对工作上存在问题和压力,不知所措。

d.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因一次工作失误,郁闷,焦虑一直困扰着自己。

1.5 制定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5.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用理性的观念代替非理性观念,消除其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减轻求助者对工作的担忧,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恢复自信,充满信心工作。 1.5.2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自我关怀,自我指导,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标。 1.6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由双方共同商定如下:

1.6.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1、咨询方法:本案例主要采用合理(理性)情绪疗法

2、适用原理:

本案例求助者在工作上认为自己必须做好每件事,工作不应该出现失误。失误就说明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职业生涯就可能被断送。可见,其焦虑情绪与非理性信念密切相关。为此,主要应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帮助他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思维,以减少或消除非理性思维给情绪、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发展,使其达到自我完善。该理论又称ABC理论,认为:A是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C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信念。求助者常用一些与现实不协调的非理性的认识和信念来分析和看待事物,从而陷于“自我”的焦虑情绪中。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非理性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改变其

5 不良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1.6.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1.6.3咨询的时间与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咨询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 2.咨询收费:每次300元人民币。

1.7 咨询过程

本案例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心理评估与诊断阶段、心理帮助和改变阶段(学习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和再教育阶段)和巩固提高与结束阶段。

第一次咨询:心理评估与诊断阶段, 时间:2017年4月12日

任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困扰,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使求助者接

6 受该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并使他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的分析。

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的相关事项和规则,特别要强调保密原则及保密例外。

(2)摄入性谈话收集相关的资料,认真倾听求助者的倾诉,了解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3)说明心理测验的作用及选用心理测验的理由。对求助者进行SCL-90测量,并将心理测验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4)与求助者相互探讨,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咨询目标。 (5)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想想还有哪些问题未说明。 通过第一次咨询,咨询师给予求助者积极关注,理解并重视求助者的内心体验。尊重并真诚地对待求助者,耐心倾听求助者的述说,了解其成长过程和基本情况,让来访者把积压已久的负性情绪充分宣泄出来,减轻不良症状。同时表示了对她的理解和同情,与求助者建立了信任良好的咨询关系。同时还告诉她这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强调了求助者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并且告诉她,如果积极配合,症状很快就会减轻。

第二次咨询:领悟阶段 时间:2017年4月19日

任务:就其上次家庭作业进行会谈,进一步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事件,而在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与现实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结合求助者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使其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善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讨论:

(1)诱发事件A:某次给总经理做现场翻译表现不佳

(2)不合理信念B:认为自己必须做好工作中每件事,不应该出现失误。失误就说明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职业生涯就可能被断送

(3)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焦虑、恐惧、充满愧疚、懊恼及回避行为 过程:主要采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部分摘录如下)

7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是我英语不好,上次现场翻译中出现问题,在两三百位同事面前丢脸,感觉同事会看不起我,总经理会认为我无法很好胜任目前工作,这样会对我的职业生涯不利。

咨询师:这是在你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可能不是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咨询师:其实困扰你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你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那么你就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是这样吗?

咨询师: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公交车上被踩了一脚,而此时公交车上人并不多,你心理会怎么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甚至会以为他是故意的,而且会认为他是是在挑衅。 咨询师: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 求助者:盲人?那他是因为看不见我才踩到的。 咨询师:你还会觉得生气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会了,我会给他找个位置坐下。 咨询师:你真的很善良。 求助者:(腼腆的笑笑)

咨询师:同样一件事情——他踩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你对这件事的前后看法不一样。

求助者:(沉默片刻)好像是这样,看来我的状态确实跟我对事情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次咨询:修通阶段 时间:2017年4月26日

任务: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和反驳她的不合理信念,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求助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过程: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部分摘录如下)

8 求助者:在工作上,我认为自己必须做好工作中每件事,不应该出现失误,让领导觉得我完全胜任这份工作,并表现出色。

咨询师:那你们领导有在他的每项工作上都表现出色吗?

求助者:„„(沉默思考)好像也没有,今年换了这个总经理,业绩没有上一个总经理在任时好,出现下滑。

咨询师:领导也没有在具体的每一项工作上都表现出色,那么你认为有什么理由要求自己一定事事完美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没有理由。

咨询师: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很不错。你的烦恼和情绪困扰来自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对自己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

求助者:是不是说我对自己的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才使我焦虑紧张,是我自己给自己太大压力,所以我才睡不着觉!

咨询师:对,很多时候身体会提醒我们心理出现了问题。你的睡眠问题正是身体在提示你压力太大了。

求助者:那我该如何减压呢?

咨询师:你现在可以把注意力从缓解压力转移到面对问题上,你可以想一想现在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求助者: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现场翻译不好的情况,我还是会很紧张,不知所措!

咨询师:对你个人的直接影响呢?

求助者:应该没有多大的影响,领导那次批评过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了。我平时的工作他是看在眼里的,只是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工作还是认真负责,基本能够胜任。

咨询师:现在你再看你的目前情况还那么糟糕吗?

求助者:„„(沉默思考)其实好像并不是那么糟糕,我通过英语六级,我的自学能力不错,而且我的直属上级英语很好,她平常也很乐意帮助我,如果努力的话,我的英语还是可以有提高的空间。 第四次咨询:再教育阶段 时间:2017年5月2日

任务:巩固之前取得的效果,使求助者彻底摆脱原有的不合理的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求助者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会与环境相适应的情绪和

9 行为反应模式,从根本上清除病因,并对新的信念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使其以后仍能应用学到的理性信念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减少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生活,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过程:继续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同时还教给求助者两个简单的放松训练(深呼吸法和肌肉放松法),帮助她在遇到事情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躁情绪,提高应付负面情绪反应的能力。

第五次咨询:巩固提高与结束阶段 时间:2017年5月9日

任务:巩固求助者学到的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使求助者学会融会变通,接受不确定性,懂得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和自我接受,敢于尝试和参与,达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

检查求助者是否能有效地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是否能准确地指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ABC。据求助者反映,这个方法很好用,遇到挫折时自己会主动用这个方法检查自己的认知模式,以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

(2)心理测验 SCL-90 对求助者再次进行SCL-90测验,并与前面的测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抑郁1.6;人际关系1.5;焦虑1.4;偏执1.5。求助者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偏执 得分都低于临界值。

(3)基本结束咨询,作好咨询回顾和总结:

请求助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及感受,总结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的成长。在对求助者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咨询的收获及从对初始事件的认识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 1.8咨询效果评估

1.8.1求助者自我评估

求助者睡眠状况已有良好的改善,心情也比以前好转,工作和生活恢复了正常。

1.8.2周围人士的评估

两个星期后来电话说:“同事们都说我最近精神状态很好,笑容也多

10 了,工作也恢复原来的状态。”

1.8.3咨询师的评估

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在焦虑情绪、人际关系和认识上都有所改善。与咨询前对比,求助者基本上消除了焦虑状态,情绪已朝积极方向改变。

1.8.4心理测验评估

咨询测量的结果正常。SCL-90,抑郁1.6;人际关系1.5;焦虑1.4;偏执1.5。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2012年7月第2版。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2012年7月第2版。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2012年7月第2版。

11

第四篇:心理分析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文 章来

生理特征:身材矮、青春期**意识萌动

性格特质:多愁善感,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自我观念差

家庭职业背景:农村农民

家庭感情:所谓“代沟”严重、少有交感互动

受教育经历:从初中到高中,是应试教育下十足的考试狂,在种种压力环境下,唯分数是从,忽视压抑其他一切方面的学习、锻炼、培养、体验。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二、案例陈述

内容提要案主在大学里偷偷喜欢同班的女生m,一年多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表白了,被拒绝后内心茫然失措,情绪多变,心情矛盾痛苦,影响了案主的日常学习生活。

案主自述大一时,我和许多新生一样盲目茫然、郁闷空虚。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快点找个女朋友吧!由于平常上课总喜欢窝在最后几排,于是,一位不幸的女孩即m落入了我的视线。我看她越看越美啊,好像似曾相识啊,她给我的感觉太好了,特别是她很有气质。我开始疯狂的想她,但从不外露,没有人知道。我不敢表白,甚至连正面看她的勇气都没有,很害羞很害怕啊。我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啊,我怕表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没门!加上她又是我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失败了,我以后怎么在班上混啊,俗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尽管有一对成功的同班情侣向我作了“示范”,尽管我真的一天到晚想恋着她,我一直不敢捅破这层纸。后来听人说她有男朋友,我本不自信,这样一来,我就更不敢表白了,好像有了借口啊,自我安慰着。你知道我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子。

但我并未死心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从不和她搭话,路上见了远远的躲之不及,或当作没看见、不认识:“冷酷到底”!我是个没用的人,胆怯懦弱的人。不是没有机会的,比如有一次搞调查,但是,我始终无法迈出当面和她表白的勇敢一步,因为我感觉自己太烂了,感觉她对我一点好感都没有,配不上啊。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她啊。矛盾啊痛苦啊那种滋味真叫折磨人!我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道理我也懂的,可我总会钻牛角尖,自怨自艾,吊死在一棵树上。迷茫啊!

三、分析治疗

理论模式:人本心理治疗法(rogers)

理论假设:

1)人的本性是善良、理智、仁慈的。

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

3)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

4)案主的问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她)拥有一个偏低的自我观念。不能接纳自我、袒露自我、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拙劣,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掩饰、逃避、防卫,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囚徒困境。6)因为,自我概念决定人的心理(思想、知觉、意识、动机、需求、心情、情绪、态度、观念等)和行为(记忆、学习、社交、活动、适应、习惯等)。

治疗目标:协助案主去伪、存真、自我认识、自我重建(此乃治疗必经程序),以自我实现。使其独立自主、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他人、世界,使人格更为统合,提高生活耐挫力和环境适应力,培养自我成长、实现的能力。

——对案例的剖析治疗:

开始,我(假象的我)以倾听为主,让案主尽情放纵宣泄,我尽量表现出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怀,并表达同理心。基本上案主放开了自我,很坦白,这很不容易,敢于面对的勇气和坦然令人佩服。

案主淋漓尽致地泄情诉苦,表面上是在说他因为胆小怯弱、害怕不自信而不敢向暗恋对象表白,用间接的方式表白被拒后自我压抑郁闷,茫茫然无所措,陷入痛苦困惑、无法自拔的困境,实质上,根本性的问题是:案主不敢接纳面对自己,总在逃避,竭力掩饰,有意无意地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对人对事缺乏主见(独立人格),自卑自贱、自怨自艾、自我想象。很明显,案主的自我观念有问题,从而导致了他内心和行为上的异常。在生活中,案主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敢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愿积极主动与人交往,自信心不足,多愁善感,内心敏感,感情细腻丰富,情绪易波动,容易受别人及环境的影响。于是,待人处事上采取防卫方式,这是不能应付、解决内心困境的,只会使自己更加焦躁不安、忧郁悲观。案主对自己的形象认知未免太过悲观和低贱了吧?他已经没有了对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别人眼中反照的自我,而不相信自己的认知、判断。

暗恋同班一个女孩,却迟迟不敢表白,其实不是他自己所谓的害羞或胆怯或害怕被拒或她有女朋友或她是自己班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他自我评价很低,自认为自己很垃圾、不会有人喜欢,毫无自信可言。连自己都不爱,怎么敢去爱别人?不表白算了,可案主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她交谈交往,以增进彼此了解,相爱总得先从相知相处交感互动开始吧?可案主采取“无为”策略,只有逃避,不敢面对她和她直接交流想法。事实上,从中学以来,案主与所有人的交往本来就很少,虽然说不上青春期自闭症。因为自我感觉不好,怕一旦和人交往相熟,看到自己的缺点(当然还有优点)、丑陋阴暗的一面和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而被人否定、冷漠、鄙视、抛弃,总是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如别人,不会被人喜欢,干脆以沉默、封闭、低调、逃避、压抑、幻想、转移、反向、补偿、阿q式自慰等防卫方式待人处事,以寻求内心的暂时的平衡和和解。案主说自己“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真的如此吗?他的评判标准科学合理吗?还有,有可比性吗?人都是世间唯一的灵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闪光点,当然也有缺点和不足,可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并放大而产生“晕轮效应”,否则,久而久之,逐渐对自己形成不良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形成偏低的自我观念。恋爱可以使人加快社会化、成熟化,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恋爱的前提是爱自己,相信自己,悦纳别人,袒露心声(让心灵的天空不设防(相对)),与人互动。案主的行为让人失望,想想看,一个没有自知力、自信心的人,谁会喜欢呢?

案主的困惑其实就是认识自我的问题。因此,引导他大胆地面对自己,看清自己,还原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评价。让他看到一个真实客观、可爱不错的自我,开始自尊自爱自信起来,让案主自主自决、重建自我。

打开心扉,让心灵的天空不设防(相对),与自己、他人、外面的世界积极主动地互动,让案主感觉到,其实,生活很精彩!

四、疗效评估

由于采用的是人本治疗法,不像行为治疗法那么易测量易评估,但是大致来说,还是可以试着观测评鉴的。

这里仅从治疗的工作目标实现的程度上加以分析。

经过人本心理治疗,按主明显自信、开朗、快乐多了,开始重新体认以往的经验,重新审视周围的人事,开始悦纳自己、别人、环境,行为表现上较成熟、较社会化、适应调谐能力增强,性格试着外倾,与人交往更开放更主动更自信更自然更开心更频繁了,独立、统合、健康的人格初具雏形,自我成长能力增强,逐步走向自我实现。

当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复杂易变的因素,以及含糊而弹性的评价指标(概念的可操作性不强),始终让人不能对本案的疗效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和期望。

另外,也很难确定当事人取得的疗效一定都是由于工作者的人本治疗贡献的。有些心理问题和疾病,可以自然痊愈,也就是不治而愈。可能,是多种环境、条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点,真的很难鉴定,至少当前的心理学研究还无法“搞定”。

五、工作感受

限于篇幅,我只谈遗憾、缺点、不足、局限性。

由于是自我治疗,带来很多问题,一些正规的治疗程序和方法无法尝试、训练、应用、实践和体味升华,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有效内化。深为遗憾!

(一)、由于采用单一的人本治疗模式,导致以下一些问题不等:

i.只笼统解决了内心(主观世界)的根本的问题,

怀疑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人互动的行为中,缺少相关环境要素的系统配合(配套机制)而疗效甚微。

ii.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道、懂道理是一回事,实际行动表现又是另一回事。似乎可以怀疑人本治疗的疗效。

iii.人本治疗模式对案主本身的勇气毅力、理性理智、认知思维能力、哲学气质等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这就带来了哪些人适合人本治疗的模式选择上的困难,以及进行人本治疗究竟有多大的全面持久彻底有效的疗效?

iv.如果采用多种治疗模式综合治疗,似乎更合乎生活实际,更能收到疗效,但是,这样子就没有自己的专业权威和体系特色了。这是一个悖论。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伦理要求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强调保密性,但这在实际操作中与目标任务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矛盾,此乃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

(三)、在做个案社会工作时感觉有时有些地方太过于程式化,(技术化、程序化、模式化),难免显得僵硬、做作、冗赘,让人感觉不自然。而心理学上的心理治疗看上去更单纯、间接、干脆、直接。老实说,心理异常及问题的治疗,个人认为只要运用常人的心理常识、生活常理适当加以开导开化就行了。当然,这对开导者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

(四)、在写作第一部分的“案主资料”和第二部分的“案例陈述”时,我有意无意地根据接下来的分析治疗之需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增删、强调、润色,这在实际的社会个案工作过程中是不可能的。这是作业,根据理论需要提取案例,可以理解。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个案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个案报告---战胜自卑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而自卑是广泛分布于中学生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社会的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老师的过度关照,潜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等心理危机。进入中学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出现心理障碍。作为教育工作者,认清自卑实质,找出自卑原因,掌握自卑心理的调治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是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原因,并阐述解决办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生,自卑心理

一、基本资料

兴瑞同学是民勤县昌宁乡安宁村二社,现昌宁中学八年级学生。家里有爷爷69岁,奶奶67岁,父亲45岁,母亲45岁,姐姐21岁,其中父亲患有疾病,瘫痪在床三年多,不能劳动,且经常吃药,家里经济困难,由于种地多,农活很苦很忙,奶奶年龄大了,需要人侍奉,父亲也要人经常去买药,母亲小学文化程度,所以他母亲只能靠种地养活家里人,不能出门去打工。可是他母亲又执意要他读书,想通过读书改变家庭面貌。而他也很听话,争气,在小学,中学都是班里的好学生。可是由于家庭贫寒,吃穿都不如人,好多同学轻视、嘲笑或侮辱他,慢慢地,他感觉自己不如人,同学很少和他说话,他感到孤单。他母亲几次来到 学校,给他送粮,衣服破旧,当时同学都看他,他抬不起头来,从那几次之后,他总感觉别人在笑话他。渐渐的自己就经常低着头,不敢看同学的眼睛,说话也很少,学习心不在焉,回答问题也语无伦次,战战兢兢,原先抢着回答问题,思维敏捷,口齿流利,但现在他越来越不敢说话。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兴瑞同学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他这句话的意思,等待他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他接着对我说:“我自己家里条件不好,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他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他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他遇上。’我听了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他忍不住淌出泪来,他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连忙给他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他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趁他难过的工夫,我仔细端详了他。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似的,他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他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他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他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觉,我感到他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班主任老师反映:他在班级和同学面前畏缩、躲避,逃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对集体活动较为冷漠。他与人交往看上去是正常的,但是对别人的称赞或信任总感到自愧不如,缺乏自信,他总以“我不行,我不会”为借口推脱。而且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情绪压抑、忧郁,悲观失望,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受煎熬。

同寝室的同学反映他还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让他填写中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

下面这份量表有助于他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明显的自卑感及造成自卑的主要根源。请根据 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1、早晨,照镜子之后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A、再漂亮一点就好了B、想精心打扮一下C、别无他想,毫不在意 2、看到最近拍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不称心B、拍得一般C、挺不错的 3、你觉得周围的人们欢迎你吗? A、没有人欢迎我B、偶尔有C、常有 4、你经常被别人挖苦吗? A、经常有B、偶尔有C、几乎没有

5、体育运动过后,有过自己“反正不行”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有时有C、没有过 6、你有过在某件事上不如他人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有时有C从来没有

7、如果你所喜欢的同学与其他人更亲近,你怎么办?

A、灰心丧气,以后竭力避开那位同学B、跟那位同学公开或暗地里展开竞争C、毫不在乎,一如往常

8、碰到寂寞或讨厌之事怎么办?

A、陷入深深的烦恼中B、玩乐时就忘却了C、向朋友或父母诉说 9、当被别人称做“不知趣的人”或者“蠢东西”时,你怎么办?

A、心中感到不好受而流泪B、我回敬他:“笨蛋!没教养的!”C、坦然面对 10、考试没有考出好成绩时,你会:

A、感到自己不行,只好认输B、从其他事情上寻找成功C、尽管如此还是继续挑战,不断努力你的答案中,选择A,加1分;选择B,加2分;选择C,加3分。然后,把你的得分加起来。如果你的总分在12分以下,那么,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

2、诊断:主要是家庭贫寒造成的自卑心理。

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因人而异。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自己的期望不高,或者相反,期望过高,不切实际;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瘦,口吃等缺陷;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身农村,经济条件差,学历低 等,有人的自卑心理原因是性格方面的,如内向、孤僻等,有人的自卑心理的原因是生活经历方面的,如情场失意,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

兴瑞同学主要是家庭贫寒造成的自卑心理。贫富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有天然的优越感与自卑感,自然的生活环境,与人们的修养、知识、能力没有内在的、必然的、绝对的联系,不能背上短人一头的包袱。一个人本来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学业,但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处处不如别人,结果难免失败。由于自卑的情绪体验较强,故给人的心理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亦很大。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愿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长期的自卑心理也会引起生理上的不良改变,最敏感的是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劣性影响,而生理上的疾患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自卑者中多数表现为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自责内疚,无所作为,但也有一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外界,投射到他人身上,变责己为责人,于是自暴自弃,我行我素,表面看来似乎还有些自傲,实际上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 (1)要悦纳自己。

(2)要正确与别人比较。自卑心强的人往往容易拿自己人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3)要正确看待竞争,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如果自我期望过高,只能胜不能败,失败了或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如果仅仅因为怕失败而不敢参加任何竞争,就庸庸碌碌,平平淡淡地生活,是不可取的。

(4)要塑造自己坚强的个性。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的不正确评介而造成的。另外,能力和自信心是密不可分的,自信心强的人,往往能扬长避短,能力发展更充分。

只有自信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有勇气接纳别人的优点。

2、最终目标:克服自卑心理,健康快乐地生活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根据兴瑞同学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首先计划对其本人通过面谈进行直接辅导,倾听他的心声和需求,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与他坦诚相见,从而使之产生老师是可信、可靠的观念,与他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他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他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他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以及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1、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谈话法。 (1)首先,我计划采用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因为我觉得"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存在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另外,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感到被他人理解了,才会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才会对你吐露心声,才会对心理辅导丝毫不产生抗拒。

(2)其次,我采用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与他沟通的过程中,作为辅导者,我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是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与他谈话。例如,"我能理解"、"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有个建议"等。我还计划和他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每当他有些许进步,我就要及时加以表扬,有时再给他一些奖励。

2、与其他老师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经常了解他的情况,希望他们多给他关心,多给机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

(2)与他的同班同学经常沟通。有意识地找到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兴瑞同学参加活动,与他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他的方法、时间、内容等。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要主动与他的父母沟通。了解他在家情况,对他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他的方法,同时也把学校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针对兴瑞同学的心态,我采取了6个咨询步骤。 第一步:用认知法矫正自卑心理。

方法:谈话交流法

1、明白家庭贫寒不是你的过错的道理

2、明白同学的富有是父母的血汗,不是他们的本领。

3、明白同学之间要比什么的道理

4、明白他自卑的根本原因

5、回忆尖子生时的他,找回自信心

6、培养自己坚强的性格

7、要学会保持心理平衡

8、客观地评价自己

9、要正确地表现自己

10、学会微笑,正视别人

11、面对面交流

12、自我暗示激励:天生我材必有用

13、父母寄厚望,你怎么实现?

14、引导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奋斗拼搏上

15、争取教育福利支助你的学业

第二步:帮助他宣泄出他的不良情绪,调整他的心态,使他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他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表明,他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他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兴瑞同学,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听了这句话,他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他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他听,使他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他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他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他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他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他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他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第三步自信心训练

1、联合科任教师上课提问,克服羞怯心理

2、一周背诵一篇文章

3、安排担任宣传委员,传达文件

4、暗处安排学生和他多交流

5、推荐当学生干部

第四步:用转移法增强自信心。我竭力引导兴瑞同学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他重建信心的关键。他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他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家庭贫困,别人瞧不起。我跟他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贫困不代表一切,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品德优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的骄傲,你应该为此而自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第五步:我通过和他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他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他内心的坚冰。我到他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他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的给予他父爱、母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他的生活,他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他,帮助他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第六步:和班主任及班级同学沟通,让他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多参加集体的活动,多和同学主动交往,争取早日克服自卑心理。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兴瑞同学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他说他现在感到生活很美好,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再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感觉了,他说他再也不感到自卑了,他觉得他和其他同学一样,都很出色,现在班主任让他负责班级黑板报的绘画,他很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

很高兴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我想他已经走出过去自卑的阴影了,今后的他一定可以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生活了。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 主编:明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年8月修订版

(2)《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 主编:明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年8 月修订版

(3)《心理健康辅导 团体训练》 主编:明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年8月修订版

上一篇:心理实践活动有感下一篇:新进员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