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案例

2022-12-07

第一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案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汇集

1、澄江县马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3年7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垂直潜流+表流湿地 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能力:3000m3/d 占地面积:20000m2

达标要求: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 现场照片:

表流湿地生长繁茂的慈姑与风车草

上行垂直潜流湿地里的菖蒲

人工湿地的进水是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人工湿地的出水

结语:

马料河人工湿地和窑泥沟人工湿地一样,是云南省乃至国内填料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典范。然与我国诸多的其它工程一样,缺少必要地维护,导致工程效能的降低甚至停滞,曾一度引起省市领导的责问。

它当然也是一个不尽完善的工程,但,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善,才能让从业者们累计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后续工程得以有经验可循。

2、江川县渔村大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4年11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 处理能力:10000m3/d 占地面积:13000m2

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部分指标达标 现场照片:

刚施工完毕的湿地系统

运行3年后水平潜流湿地中生长繁茂的芦苇

3年后水平潜流湿地系统中生长繁茂的风车草

湿地进水

湿地出水

结语: 作为高负荷潜流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力作,它曾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省环保厅、国家环保部等诸多领导的好评,也由此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荣耀。记得某个领导视察时,看到如此清洌的出水,激动地直接舀了就喝。

实际停留时间长,配置植物丰富,水力负荷高等是它的特点,缺点是太过规整,以至于所有见过它的人都说,人工饰造的痕迹太重。目今,工程移交给当地政府后,因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护,而导致池床淤塞,水体漫流,管道破损,水力负荷和实际运行能力大幅度降低。

这个工程也开启了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的先河,处理一立方污水仅用1.2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为人工湿地一直所诟病的占地面积大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3、玉溪市九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8年5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蓝藻水) 处理能力:100000m3/d 占地面积:150000m2

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 现场照片:

九溪人工湿地进水

经过前端表流湿地处理后的九溪人工湿地进水

一级生物塘(氧化塘)系统,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蓝藻

用于曝气的跌水系统

九溪人工湿地出水

九溪人工湿地水平潜流系统中生长繁茂的花叶芦竹

生长繁茂的象草系统

生长繁茂的风车草和花叶芦竹系统

结语:

这个工程之所以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玉溪市城区人口的生活用水和改善抚仙湖水质,解除星云湖水对抚仙湖水质的威胁。

工程是目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的填料型人工湿地——光碎石填料就达15万立方。工程继续秉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负荷高效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约每一平方米土地。工程出水除磷和氨氮外,均达到了地表3类的标准,其蓝藻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

工程效果是有的,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工程所使用的土地均为农田,为租用,而工程的性质也仅为临时性工程,估曰20年。想想合约到期后的退耕恢复问题,每一个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该沉思。

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建设人工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

4、萍乡市芦溪县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9年7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 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 处理能力:5000m3/d 占地面积:9000m2

达标要求: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部分满足地表III类要求 现场照片:

处于生长恢复期的植物系统(相机日期有误)

下行垂直流湿地系统

正常运行期的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在填料以下运行)

南坑人工湿地冬季运行效果

湿地进水口及配水渠

湿地进水及出水效果类比

结语:

南坑人工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第一个高负荷人工湿地,由于此前该区域没有相关借鉴的工程案例,因此,作为一个尝试,设计与施工相对比较保守,其水力负荷约0.5左右,停留时间52h。

工程配置了22个湿地植物品种,筛选出了约12种在此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地域生长表现非常的湿地植物品种,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发育期长,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在有霜的条件下,常绿甚至半常绿。为此区域人工湿地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昆明市体育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景观工程

建设时间:2008年10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表面流+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污水处理厂废水 处理能力:2000m3/d 占地面积:4000m2

达标要求:CJ/T 95-2000景观回用水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 现场照片:

工程施工前的景观河道及污水(与金鱼类比,水是黑色的)

此时的汇水由于蓝藻滋生而泛绿

施工一个月后,可以看到水质明显改善,景观效果也更加柔和

以前的一汪绿水也变得清澈

大量的污染由于填料的过滤与微生物的分解而消耗,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沉水植物能够大量繁衍,进而促进了群落恢复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我们进行湿地恢复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繁茂、丰富而处理功能旺盛的水生植物系统

结语:

作为一个改造工程——它将原本用于景观绿化的水系(河道)结合人工湿地(填料)进行改造,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少它是一次有效的,有非常可行借鉴意义的尝试。可想而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如果直排,其结果必然是那一汪绿水的。

工程秉承湿地景观的理念,采用潜流+表流湿地的结构模式进行景观化设计,不生硬,不造作。但由于工程缺少必要的前处理,且工程占地面积所限,水力负荷较大,因此,运行维护任务繁重,繁茂的水生植物残体收割必须每月清理一次。

得益于水域微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使其自然衍生了大量的沉水植物,这是我们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通过沉水植物的自然衍替、循环和持续发展实现水体的自净。

6、江川人工湿地实验工程 建设时间:2003年12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 处理能力:1000m3/d 占地面积:1000m2

达标要求:GB3838-2002II类水要求

目前状况:课题验收结束,实际达到III类水要求,部分符合II类水要求 现场照片: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及设置

实验工程的氧化塘系统

前端(前处理)系统经过氧化分解后的出水,蓝藻基本上给杀死了

工程出水系统及出水

结语:

作为九溪人工湿地规模化应用在云南的实验工程(中试),该人工湿地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传入初期的中国人工湿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借鉴的依据也大都是国外的文献——实际上这些文献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中国没有那么大的闲置土地,中国的污染废水也都是直排的。

也是从这个实验工程开始,我们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达标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污水经过自然地力量还竟然能够变成这样。

7、云南城投福保塘湿地公园

建设时间:2008年10月 工程工艺:湿地公园+表流湿地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 处理能力:3000m3/d 占地面积:80000m2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 现场照片:

福保塘湿地景观

湿地栈桥

湿地栈桥

引入的废水

曲径通幽

大量的恢复沉水植物(由于水里养了较多的鱼,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水是混浊的)

结语:

湿地公园建设的目的在于,在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同时,满足湿地“自然之肾”的功能要求。其实国外较多的人工湿地都是这样做的——它们把经过污水厂排放的废水导入大面积的自然湿地之中,通过湿地的模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并且结合景观规划对环境进行改造,当然,这需要更大的面积,这也是国外湿地水力负荷低至0.001的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应该是对湿地进行改造,而不是重建,比如西溪湿地、西湖西镜湿地。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改造,这样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而对景观的改善效果却是最大化的。

后记:

影响我国人工湿地发展问题的一些思考

我国的人工湿地经历了由引入到发展的过程。其建设的工艺和方法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而变得丰富,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除了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外,作为工程应用建设的人工湿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一些实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人工湿地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性的参考。

虽然如此,我国人工湿地建设和应用的步伐还是相对缓慢,其所取得的成果也属鲜见,这与人工湿地本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与我国目前人工湿地建设和管理的体制也有较大的关系。

1、人工湿地的建设占用耗费了大量的土地面积。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我国的中心城市而言,是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开来的一个挚肘。在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的体制中,是不可能于城市中腾出一块较大的土地出来建设人工湿地的。

2、人工湿地建设的开挖量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工湿地建设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固化池体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复耕具有非常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湿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下,建设谨慎,发展缓慢。

3、人工湿地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用一句话来形容是,人工湿地“建一个废一个,废一个死一个”,以至于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很多都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一个累赘。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现行的人工湿地管理制度所制约的。很多的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即交付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主要是乡镇或村组),而当地政府部门却拿不出一定的经费对其进行预算和管理,包括灌溉、植物残体收割、病虫防治、人工费用支付等,这就导致了人工湿地成为了一个包袱,丢不掉也甩不脱。

4、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的杂乱和不规范。人工湿地进入我国的时间虽不长,但其所形成的工艺类型却不少。由于理论研究所针对的污水类型不同,研究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和影响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加之这门学科切入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规范和标准,这就给人工湿地工艺的甄选带来了很大的困挠。究竟选择何种工艺形式更加符合本区域的环境特征成为了建设者和决策者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实事是,很多决策者们单凭自己的第一感觉和单一印象,甚至是个人的交情就可以确定某个研究者所制定的工艺方案为工程实施方案。这样做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侥幸成功,二是功亏一篑。

窃喜的是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环境保护部、中科院等单位联合编制了《人工湿地建设规范》,厘清了人工湿地的具体概念、建设和设计要求,为这个学科(行业)的发展理顺了道路。

5、跟风、贪功和冒进。随着我国农村污染防治规划纲要的提出,人工湿地被“炒”得愈来愈热,甚至一些原本不知道湿地为何物的单位或个人也开始热捧人工湿地。从最初的人工湿地用作二级处理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一直到处理工业废水;其设计排放标准从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到景观再生水回用标准,到地表水标准,一个个跃进,一个个卫星,做过的没做过的,有能力没能力的............反正说大话无罪。

6、施工技术的落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其有自己的施工技术规范,包括布水方式、填料选择、填料铺设、墙体的构建、防水层的建设等等。这些除了必要的技术规范外,还需要有较深的经验积累。然而我国目前从事人工湿地建设施工的队伍参差不齐,不要说施工经验,有些甚至是连施工图纸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素质的施工队伍所建设的人工湿地可想而知了。

7、人工湿地建设时的随意性较大。人工湿地建设时应秉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但实际在建设过程中,作为业主方的建设单位却具有很高的决定权。为降低建设成本,常对工程的建设进行过分的干预,包括施工工艺的变更、工程工艺的增减、植物的配置以及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这就导致了工程运行后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隐患。

8、人工湿地管理技术的不完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工湿地系统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目前我国人工湿地大都采取托付当地有关部门管理的方式,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因此,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工程管理了。

9、支持人工湿地建设的基础数据和研究资料太少。虽然国内从事人工湿地研究和建设的从业人员不乏其人,但由于其所形成的成果都是其花费了较大的投入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尚不完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共享探讨。这也就导致了,我国人工湿地基础研究数据不仅量少,而且保守。

实际上,许多对工程实践具有很好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技术资料,往往不在书店的学术专著或大学的专业教册中,而在科技厅(局)、研究院(所)和科技企业的档案室里,在各个设计师、工程师和 项目主管的“经验”里。

人工湿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应用技术,对于我国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今人工湿地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工程技术规范也已经整理静待发布。

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提出,要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进行污水处理的推广与应用,而人工湿地正是其手段与方法之一。因此,切合我国农村环境实际,结合农村具体条件,探讨出一套切实有行的农村污染人工湿地综合整治方案将是其推广应用的当务之急,这其中包括人工湿地的设备化、模块化,湿地管理的规范化以及降低成本等。

第二篇:工业工程理论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工业工程学科广泛地应用于餐饮、医院、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本文运用工业工程的流程程序分析、动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餐厅传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改善传菜服务流程,提高了餐厅的运行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并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成本。

近年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达国家已进入服务型社会,服务业效率受到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的关注[1]。从全球范围来看,工业工程(IE)技术运用于服务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美国将IE运用于医疗行业,大幅度提高了医疗业服务质量和效率[2,3,4,5];加拿大等国在航空服务与管理中广泛运用IE技术,大大提高了民航的服务水平和业绩[1]。国内IE的应用领域也已向医院、民航、超市等服务系统扩展[5]。因此,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于服务业领域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也越来越好。而餐厅服务存在随机性、复杂性和对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等问题,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本增加。如何提升人们对于餐厅服务的满意度以及餐厅的运营效率是所有餐饮业亟待解决的问题[6,7,8,9]。

一、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改善传菜服务流程

由于各种原因,传菜组的工作效率低下,传菜组共有十几个传菜员,但还是经常出现服务员、领班、主管亲自去传菜部端菜,老总、经理送点菜单的情况。针对传菜组为服务流程的瓶颈环节,本文以传菜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流程程序分析,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改善优化流程。从传菜员接点菜员送来的点菜单开始记录,直到下一次接点菜单为止。记录后整理出流程程序表格,如表1中的“现行方法”。

从以上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共有6次加工,3次检验、6次搬运和1次等待。总共用时12.8min。加工时间共1.8min,检验时间共0.5min,搬运时间共4.5min,等待时间3min。

(一)5W1H分析

对整个流程进行5W1H分析。对传菜这一事情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问:这些流程必须吗?

答:为了准确、及时的将菜传至顾客的餐桌上,是必要的且无更合适的。

问:传菜员必需吗?可不可以让服务员直接把菜端过来?

答:传菜员是必需的,这样会加重服务员的担子,使得工作失去合理性。

问:必须要走到传菜部才能撕下传菜部菜单吗?

答:不是,可以在行走过程中撕下菜单。

问:把夹子夹在厨房联后必须要要将厨房联点菜单送到厨房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答:夹子必须要夹在厨房联上,这样不容易丢失,还很清楚地展示了菜单,而且必须送到厨房。但是可以通过改为钢丝铁夹子,直接滑过去。会更加节省时间。

问:菜肴必须由传菜员放在托盘上吗?

答:不是,可以由厨房部人员将菜肴放在托盘上。

根据以上改进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行走的过程中撕下传菜部点菜单,并判断菜肴数量,由之前的0.6min减为0.4min,将木夹子改为钢丝铁夹子传送厨房部菜单联将时间从1.8min减至0.8min,直接由厨房部人员将菜肴放在托盘上减少了0.6min。

(二)ECRS分析

ECRS指的是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运用ECRS分析法分析就是分析看各流程能否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1.合并现行步骤2、3和4,变为改良方法步骤2,即行走的过程中撕下传菜部点菜单,并判断菜肴数量。

2.取消现行方法中的步骤7和8。同时增加改良方法步骤5,即通过钢丝铁夹子传送厨房部菜单联。

3.取消步骤12,直接由厨房部人员将菜肴放在托盘上。

4.合并步骤14和15即在传菜的途中看台号。

经过以上方案进行改进,运用提问技术和改善技巧,对传菜流程作以下改善:合并现行步骤2、3和4,变为改良方法步骤2,即行走的过程中撕下传菜部点菜单,并判断菜肴数量。取消现行方法中的步骤7和8。同时增加改良方法步骤5,即通过钢丝铁夹子传送厨房部菜单联。取消步骤12,直接由厨房部人员将菜肴放在托盘上,合并步骤14和15即在传菜的途中看台号。改进后的新流程如表2中的“改良方法”。

改良方案效益分析:每人每个周期搬运距离减少16 m,节省时间2.0 min。按现行方法计算,每天按有效工时480 min,每人每天共做37.5次。传菜组共有15人,传菜组的总传菜次数为37.5×15=562.5次。按改良方法每人每天传菜44.4次,改良方法只需12.7人。可以减人力资源2.3人。如果传菜员工资按750/月来算,每月共节省人力成本1725元。

二、运用动作分析改善传菜员工作效率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传菜员的动作可以通过动作分析,进行改善,达到提高传菜员的工作效率。

(一)改画菜笔为印章

用笔划菜单有时划不清楚,甚至需要划两三道笔迹,才易于下次识别,从而增加了寻找对应台号菜单的时间,再加上菜单叠在一起很多,所以查找对应台号的时间花费也很多。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后提出的改善方案为用印章代替圆珠笔,直接在菜单上盖易识别醒目的红色粗线条。

(二)菜单摆放方式的改变

原菜单摆放方式为叠放在一起。但在工作中,厨房出菜肴的顺序并不是按菜单的顺序进行,因为做各个菜肴所花的时间不同。这样一来就要花时间在一大堆菜单中寻找对应台号的菜单,找到对应菜单后再找对应的菜肴来划菜。如果菜单摆放有规律可寻,甚至做到让划菜员闭上眼睛也能拿到相应的菜单,那就省时省事多了。(见表2)

所以,改变后为:菜单在案子上排开,一行20个,分几行排列,严格按顺序排列,没有上客的菜单位置空起来也不要放菜单,即各个菜单的位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划菜员熟悉各个菜单的位置后,即便不抬头也不会拿错菜单。

三、结束语

本文采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传菜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改变菜单的排列方式提高了划菜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利用流程程序分析和动作分析来分析某餐厅的传菜作业流程,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并改善餐饮业的传菜服务流程,餐厅实施改善结果显示本文所做的优化改善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并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提升了餐厅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案例分析报告

根据案例“某输气管道工程,总长13公里。设计采用20号钢钢管,施工合同约定钢管由业主供货。施工过程中,工程师发现钢管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在已完工程中总会有部分钢管焊接融合质量不好,很难满足无损探伤检查的质量要求。工程师责成承包商分析原因并进行质量缺陷修复。为抢进度承包商未停工整改,而是边施工边分析,查找造成焊接质量差的原因,直到该管道工程施工任务已完成90%,距合同规定的完工日期11月18日仅有30天时,才查出造成焊接质量不好的原因是这批管材中混入了不同型号的钢材。而此时,施工单位已对辅设好的管道进行了回填和地面恢复,并在需要护坡防护地段实施了护坡工程。”作为承包商应如何处理此问题,怎样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质量事故的责任鉴定和质量事故的分摊等做如下处理。

首先通过案冽分析可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业主提供的管材中混入了不同型号的钢材与施工方焊接技术等无关

程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的相关内容时引入案例分析,就教师所提供的质量事故案件进行分析。学生每5-8人分为一组,小组成员分工收集建设工程施工过程进度、质量、目标控制工作内容、规程、标准等资料,然后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及自己收集的资料,准备案例分析报告。分析讨论的内容包括: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质量事故责任的鉴定结论、质量事故责任的合同分担等。案例分析以启发学生发言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总结。

第四篇:工业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工业污水处理流程

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

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由于电镀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氰化镀铜的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等重金属废水。此外还有多种电镀废液产生。

对于含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含氰废水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必须注意含氰废水要与其它废水严格分流,避免混入镍、铁等金属离子,否则处理困难。

该法的原理是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破坏而除去的方法,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氧化为氰酸盐,对氰破坏不彻底,叫做不完全氧化阶段,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叫完全氧化阶段。 反应条件控制:

一级氧化破氰:pH值10~11;理论投药量:简单氰化物CN-:Cl2=1:2.73,复合氰化物CN-:Cl2=1:3.42。用ORP仪控制反应终点为300~350mv,反应时间10~15分钟。

二级氧化破氰:pH值7~8(用H2SO4回调);理论投药量:简单氰化物CN-:Cl2=1:4.09,复合氰化物CN-:Cl2=1:4.09。用ORP仪控制反应终点为600~700mv;反应时间10~30分钟。反应出水余氯浓度控制在3~5mg/1。

处理后的含氰废水混入电镀综合废水里一起进行处理。 2.含铬废水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含六价铬废水一般采用铬还原法进行处理,该法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投加还原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等,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投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石灰等调pH值,使其生成三价铬氢氧化物沉淀从废水中分离。 还原反应条件控制:

加硫酸调整pH值在2.5~3,投加还原剂进行反应,反应终点以ORP仪控制在300~330mv,具体需通过调试确定,反应时间约为15-20分钟。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搅拌或水力搅拌。 混凝反应控制条件:

PH值:7~9,反应时间:15~20分钟。 3.综合重金属废水

综合重金属废水是由含铜、镍、锌等非络合物的重金属废水以及酸、碱前处理废水所组成。此类废水处理方法相对简单,一般采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工艺进行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综合重金属废水→调节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过滤→pH回调池→排放

反应条件一般控制在pH值9~10,具体最佳pH条件由调试时确定。反应时间快混池为20~30分钟,慢混池10~20分钟。搅拌方式以机械搅拌最好,也可用空气搅拌。 4.多种电镀废水综合处理

当一个电镀厂含有多种电镀废水,如含氰废水、含六价铬废水、含酸碱、重金属铜、镍、锌等综合废水,一般采取废水分流处理的方法,首先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应从生产线单独分流收集后,分别按照上述对应的方法对含氰、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采用混凝沉淀方法进行后续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含氰废水→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综合废水池 含铬废水→调节池→铬还原池→综合废水池

综合废水→综合废水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pH回调池→排放

三、线路板废水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生产线路板的企业在对线路板进行磨板、蚀刻、电镀、孔金属化、显影、脱膜等的工序过程中会产生线路板废水。线路板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化学沉铜、蚀刻工序产生的络合、螯合含铜废水,此类废水pH值在9~10,Cu2+浓度可达100~200mg/l。 电镀、磨板、刷板前清洗工序产生的大量酸性重金属废水(非络合铜废水),含退Sn/Pb废水,pH值在3~4,Cu2+小于100mg/l,Sn2+小于10mg/l及微量的Pb2+等重金属。

干膜、脱膜、显影、脱油墨、丝网清洗等工序产生较高浓度的有机油墨废液,COD浓度一般在3000~4000mg/l。 针对线路板废水的不同特点,在处理时必须对不同的废水进行分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络合含铜废水(铜氨络合废水)

此类废水中重金属Cu2+与氨形成了较稳定的络合物,采用一般的氢氧化物混凝反应的方法不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必须先破坏络合物结构,再进行混凝沉淀。一般采用硫化法进行处理,硫化法是指用硫化物中的S2-与铜氨络合离子中的Cu2+生成CuS沉淀,使铜从废水中分离,而过量的S2-用铁盐使其生产FeS沉淀去除。 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根据各厂水质的不同在调试中确定。一般在加硫化物等破络剂之前将pH值调到中性或偏碱性,防止硫化氢的生成,也有的将pH值调到略偏酸性。硫化物的投药量根据废水中铜氨络离子的量来确定,一般投放过量的药。在破络池安装ORP仪测定,当电位达到-300mv(经验值)认为硫化物过量,反应完全。对过量的硫化物采用投加亚铁盐的方法去除,亚铁的投加量根据调试确定,通过流量计定量加入。破络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混凝反应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2.油墨废水

脱膜和脱油墨的废水由于水量较小,一般采用间歇处理,利用有机油墨在酸性条件下,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生产悬浮物的性质而去除,经过预处理后的油墨废水,可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进行后续处理,如水量大可单独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

当废水量少时,反应池内的油墨颗粒物在气泡上浮力的作用下浮出水面形成浮渣,可以用人工方法撇去;当水量大时,可用板框压滤机脱水,也可在撇渣后进行生化处理,进一步去除COD。 3.线路板综合废水

此类废水主要包括含酸碱、Cu2+、Sn2+、Pb2+等重金属的综合废水,其处理方法与电镀综合废水相同,采用氢氧化物混凝沉淀法处理。 4. 多种线路板废水综合处理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当一个线路板厂含有以上几种线路板废水时,应将铜氨络合废水、油墨废水、综合重金属废水分流收集,油墨废水进行预处理后,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进行后续处理,铜氨络合废水单独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铜氨络合废水→调节池→破络反应池→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水池 有机油墨废水→酸化除渣池→排入综合废水池

综合废水→综合废水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pH回调池→排放

四、常见有机类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技术 1.生活污水

较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是A2/O法,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生活污水→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排放 2.印染废水

此类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一般可采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物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印染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1→斜沉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氧化反应池→混凝反应池2→二沉池→中间池→过滤器→清水池→排放 3.印刷油墨废水

此类废水特点是水量小、色度深、SS和COD等浓度高。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

水墨废水→调节池→混凝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斜沉池→氧化池→过滤器→清水池→排放

第五篇: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 一一一一

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工业园区典型案例 一一一

一、、、、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 1. 基本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2. 园区优势: (1)政策优势: •

拥有较大项目的自行审批权

同时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

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试点

全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拥有充分授权的外事管理权

拥有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公积金制度

(2)交通、物流优势: 通过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苏州工业园区设有独立的海关。区内建有虚拟空港,采用上海—园区货物空陆联程中转快速通关模式,空运货物通关时间最短可缩至5小时。 (3)基础设施优势: 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内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建成区内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 (4)行政管理优势: 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 ·园区管委会各局(办)全面充分授权 ·为进驻企业提供完整的行政许可服务·全力推行网上报批和审批 ·60%受理业务即办,30%在2-3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余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 (5)环境优势: 在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水源保护、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6)商业、娱乐优势: 环金鸡湖地区已成为消费社交、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舒适的居住环境、密集的商业设施、多样的餐饮服务、丰富的休闲活动、一流的素质教育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园区成为最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区域。 3. 运行模式: (1) 政企分离: 即坚持行政管理主体与基础设施开发主体相分离——园区管委会是副市级政府派出管理机构,在辖区内行使经济和社会综合管理权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中外合资的企业法人,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开发事项。 (2) 成立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与开发,并有上市的准备。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市政公用、多元化服务四项主营业务。

开发主体::::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SSD) CSSD注册资本1.25亿美元,股东5家,持股比例为中方财团52%、新方财团28%、港华投资10%、新工集团、苏州高新各持股5%)。

二二二

二、、、、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基本概况: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位于天津市西南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目前,高新区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18亿元,上缴税金97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 目前,高新区形成了绿色能源、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基地、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的建设;建立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初步构成了创新浪潮持续涌现、骨干企业规模带动、配套企业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创新集群。 2.园区特色: (1) 注重环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大力推行环保理念,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建设高新区。在区内推行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至回收处理全过程中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思路,在日常办公过程中,人人将环保节约作为行为规范准则,循环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已成为高新区的统一理念。 (2)办事流程简化:

3.运行模式:

(1)开发主体: 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是天津市委、 市政府管理的大型国有集团,为天津高新区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单位,对所属高新区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海泰控股集团主要依托天津高新区的自身优势,对华苑科技园12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承担滨海高新区开发建设任务;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风险投资和全程孵化服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为高新区创建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体系。

(2) 组织结构:

(3) 主营业务: 主要有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与投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四个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创业孵化带动工业地产与产业投资” 的工业园建设、管理、运营模式。

三三三

三、、、、

上海上海上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1. 园区概况: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交易区、生活区等功能小区。经过16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目前,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作为全球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以及国内自主创新企业的培育地,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自主创新成果,成为上海乃至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 截止2008年年底,园区进驻企业达1540家。200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421.4亿元;经营总收入83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吸引投资总额13.25亿美元;合同外资总额11.52亿美元。 2. 运营模式: (1) 开发主体: 开发主体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公司明确了“打造自主创新园区运营蓝筹股”的经营理念,确立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园区运营发展商”的战略目标,制定并全力开始实施“以张江园区特色房产营运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投资和专业化创新服务提供为两翼”的产业互动阶越式发展战略。 (2) 组织架构

(3) 运行方式: 公司战略投资业务发展,一方面,集中资源发展房地产开发核心业务,采用土地资源直接获得、深度开发,以及房地产项目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灵活设计项目投资方案,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充分预估和控制投资风险,集中资源发展房地产开发核心业务,加强客户集成服务业务,从软、硬环境两方面营造高品质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及其相关产业客户。

另一方面,打造高科技产业投资平台,逐步培养一支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利用公司作为高科技开发运营商得天独厚的优势,择机选择优质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投资培育业务,分享高科技企业成长硕果。房地产开发核心业务和高科技产业投资培育业务确保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并通过资本运作参与到园区后续项目及市场化项目开发,形成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互动与促进。

四四四

四、、、、

武汉东湖高新武汉东湖高新武汉东湖高新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区区区区 1. 园区概况: 1988年,东湖高新区正式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武汉•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2. 运行模式:

(1)开发主体: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1993年1月12日经武汉市体改委[1993]1号文批准,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现更名为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城市综合开发总公司(现更名为武汉市城市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庙山实业发展总公司、武汉市建银房地产开发公司、武汉市信托投资公司五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2) 股权结构:

股东

持股总数

比例% 有限售股数 无限售股数 股权性质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9,913,121 29 79,913,121 0 境内非国有法人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364,152 15.37 31,184,542 11,179,610 境内非国有法人

武汉城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9,014,059 6.90 7,591,442 11,422,617 国有法人 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191,295 0.8 2,111,685 79,610 国有法人 普通股

132,109,573 47.93 0 132,109,573 普通股

合计

275,592,200 100 120,800,790 154,791,410

五五五

五、、、、

中关村中关村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园区科技园区科技园区 1. 园区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一区多园”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08年,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引领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 2. 开发模式:

(1) 开发主体:

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6月注册成立,并于当年7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931,股票简称“中关村”。公司总股本67,484.694万元,是一家在资本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公众公司。2007年1月,公司完成股权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鹏泰投资、广东粤文、海源控股等三家企业收购了北京住总集团所持中关村科技公司的全部股权,公司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成功转变为由多种经营成分组成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其中,鹏泰投资为新的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为国美集团总裁黄光裕先生。 (2) 控股公司: 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科贸电子城有限公司 北京中实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青年科技创业投资公司 北京中科泰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3) 运行模式 新股东介入后,公司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确立了“科技地产”战略方向。公司将充分利用“中关村”品牌资源、股东资源和自身资源,致力于科技园和物流园区的开发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建筑施工等业务领域,努力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注注注注::::科技地产解释科技地产解释科技地产解释科技地产解释 A 科技地产代表了未来综合地产运营的方向科技地产代表了未来综合地产运营的方向科技地产代表了未来综合地产运营的方向科技地产代表了未来综合地产运营的方向 从地产开发的发展历程来看,科技地产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开发模式,代表了未来的综合地产的开发运营发展方向。科技地产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地产结合的产物,以提升、培育、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为手段,以高科技园为载体,通过产业提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科技地产通过高科技园区吸纳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地产开发改善区域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等软环境,形成产业和居住的良性互动。

“科技地产=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科技地产中的“科技”主要指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比如IT研发、软件行业、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等。其特点是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度密集,完全区别于传统制造工业园的劳动力密集。 从科技地产的地产载体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包括高科技孵化器(创业中心)、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创意中心、高端产业区等。科技地产除了包括高科技产业生产区以外,还包括满足“吃住行娱乐购”等综合配套生活休闲娱乐区域。 产业区为居住区提供就业机会,而居住区为产业区进行居住生活休闲娱乐配套,两者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区域发展的两轮驱动模式。 B 科技地产的成功要素科技地产的成功要素科技地产的成功要素科技地产的成功要素 科技地产的成功开发运营,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其中最核心的运营要素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对于运营主体或者投资方而言: 一是必须具有很强的产业整合和产业聚集能力。科技地产运营商和普通房地产开发商完全不同,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完全没有产业背景,但科技地产要求运营商具有一定的产业背景,而且在特定的行业内处于领袖地位,具有强大的整合产业能力。科技地产依托运营商在相关产业领袖地位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产业聚集,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依托高科技园区载体,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区域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是必须具有丰富的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经验 科技地产运营商和普通房地产另一个最大区别在于:科技地产的高科技园区开发,在开发之前一般要进行招商,企业入住以后还要提供一揽子服务支持,这就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相关开发运营管理经验的投资方很难胜任,更不可能成功。 其次,对于项目区域选址而言 区域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产业 科技地产的重要基础之一是高科技产业,没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的区域,不适合发展科技地产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优势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植入,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核心优势产业的形成一般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简单植入产业的方式一般很难凑效。 核心优势产业对于科技地产的载体―――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纵观国内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史,我们都可以找到其各自核心优势产业,比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讯产业(主要是NOKIA),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产业(东风、神龙)。 最后,区域政府必须有很好的政策配套支持 科技地产不是简单的地产开发,科技地产是区域综合发展项目,与区域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脱离政府的规划和政策,科技地产项目很难实施。因此运营商必须争取当地政府充分的政策支持,为科技地产的载体---综合性高科技园区争取良好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公寓设备使用培训计划下一篇:国有企业职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