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中的“游戏”活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学印象

2023-03-07

2018年10月21日至11月3日, 笔者有幸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 (以下简称QUT) 学前教育系参加学习培训。我们从了解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开始了学习之旅。教授们用精湛的专业知识向我们解读了《澳大利亚幼儿教育框架》 (以下简称:“框架”) , 从内容与教学方式引导我们感受学前艺术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融合了数学、工程等学科交叉的STEM课程、儿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与教育实施等等。另外还观摩了不同规模与性质的儿童教育中心。短短2周时间里, 通过听课、观摩、反思、讨论, 使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儿童教育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诸多的新信息中,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的“游戏”活动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游戏活动因为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及特点, 已经成为当今各国都会采用的儿童教育方式。《澳大利亚儿童教育框架》中, 游戏也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重要的组织方式。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对“游戏”活动的印象。

一、《澳大利亚儿童教育框架》强调儿童教育成果的实现要重视基于游戏的学习, 将游戏视为儿童的权利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框架》是由澳大利亚政府间理事会 (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吸纳幼教产业、幼教学术界和澳大利亚联邦及各州地方政府的力量共同制定, 是澳大利亚第一部面向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全国幼儿教育框架。在框架中对儿童的定义为:婴儿、学步儿童及三至五岁幼儿。用“归属、存在和形成”这几个关键词阐述了澳大利亚儿童教育的学习愿景, 并从“原则、实践和学习成果”三个内在相关的元素展开具体描述, 旨在指引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更好地履行原则, 确保所有幼教和看护场所的儿童都能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

《框架》认为, 游戏是一种具备以下特点的学习场景:可以表达个性和独特性;强化好奇心和创造力等性格;帮助儿童将以往的经历与新的学习成果联系在一起;协助儿童发展关系和概念;激发幸福感。“……儿童在此过程中与人、物和表象积极互动, 从而组织和认识自己的社交世界” (《框架》P9) 。正因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深入影响, 因此在《框架》中明确提出:儿童发展要特别重视基于游戏的学习, 并充分认识到沟通和语言 (包括学前读写和算数) 以及社交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意义 (《框架》P5前言介绍) 。并指出《框架》响应《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规定“……儿童享有游戏权利, 并有权积极参与所有影响其人生的事务”的原则。

《框架》在阐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实践”中, 再次强调“在游戏中学习”的实践要求。《框架》认为: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机会, 他们会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创造、即兴发挥和想象。儿童在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时, 会组成社交团体, 交流思路, 相互挑战想法并形成新认识。……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儿童对游戏的投入程度, 体现了游戏帮助他们体验“存在感”, 并对幼教工作者在游戏的具体开展策略上提出建议。在上述官方文件中, 将“游戏”视作儿童的权利, 无疑是确立了“游戏”在儿童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有限的版面, 用大量文字对游戏的特点、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开展建议进行阐述, 既让澳洲幼教工作者很快理解其要点, 同时也从侧面反应澳洲政府在儿童学习问题上对“游戏”的重视程度。

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实施的特点

(一) 特别重视户外游戏区域的设置与利用, 游戏时间充足

在澳洲观摩了2个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一个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护士站发展至今的大约有70年历史的高丽夫人儿童中心, 大约有儿童110名左右, 算得上是有一定规模的中心了;另一个是C&K儿童中心, 属于社区小型幼儿园。虽然规模、历史及托管性质略有不同, 但在游戏区域的建设上都充分利用了户外资源, 例如:装填优质细沙的沙坑, 临时搭建的水池, 建筑或园林打理需要的工具, 不同规格的构建型“积木”等。例如C&K儿童中心, 虽然园区很小, 但后院保留着天然的沙、碎石、泥土及坡地, 在大树之间搭建一些幕布模拟剧场, 提供可以围坐的地垫等, 给孩子们带来完全契合大自然的体验, 也给孩子们临时构建新游戏提供多种可能性。例如:虽然在笔者看来有些碎石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但后来观察到, 很多孩子在碎石堆间玩耍跑动时, 不断调整平衡且没有一个孩子摔倒, 这无疑体现了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区域的教育价值。

虽然澳洲阳光十分充足易于晒伤皮肤, 但所有儿童中心都在充分做好防晒准备的基础上 (No hat no game) , 给以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据不完全统计, 一个3-5岁的全托儿童在儿童中心的游戏时间至少有4个小时左右, 其中户外游戏时间占到23。户外游戏区域天然且丰富, 户外活动时间充足, 这应该是澳洲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之一了。

(二) 充分尊重儿童意愿, 将儿童看作游戏项目的重要决策者

在观摩儿童中心及与中心老师交谈过程中, 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澳洲教师的教学计划不象国内幼教行业那样, 很早都规划好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主题或游戏内容, 而是计划内与非计划的活动相交替。尤其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上, 很大程度是听取孩子的意见的。每天离开中心之前老师都会询问孩子们:明天希望玩什么游戏?根据孩子的提议, 教师和孩子及家庭共同准备第二天活动素材。在诸多游戏项目的选择问题上, 教师也会集中所有孩子, 一一征询大家个人意愿, 再结合孩子特点协商游戏项目的分配与安排。正因为孩子们很大程度参与了游戏决策与自主选择, 在玩耍过程中, 孩子们十分开心与投入。

儿童中心的老师谈到, 把儿童看作游戏的积极参与者和决策者, 为教师打开了可能性, 帮助他们拓展了自己原先对儿童可以做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期望值。正如《框架》所提出的观念:在自主游戏中, 儿童积极构建自己的认识, 并积极影响着他人的学习。他们认识到自己发起和领导学习的作用和能力, 认识到自己参与各种影响自身 (包括学习) 决定的权利。儿童这种早期学习经验影响着他人生机会, 有助于儿童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幸福感以及强烈的连结、乐观和融入感。

(三) 混龄儿童共同游戏, 有效促进儿童间交流交往能力发展

澳大利亚儿童中心非常强调基于游戏的学习, 并充分提供户外游戏场地与时间, 再加上澳洲人口不多, 入园孩子因数量原因常常会有跨年龄段的孩子在同一个自然班级, 因此, 在游戏过程中, 混龄儿童共同玩同一游戏、或者混龄儿童在同一区域游戏的几率非常大。孩子们在这种动态学习中, 有效促进了社交、情感、精神、创意、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些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与交叉的学习中, 尤其促进了儿童之间的交流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 在计划性游戏活动中渗透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定的儿童研究的理念, 激发孩子积极地靠近最近发展区域

澳大利亚儿童中心或幼教机构游戏活动的开展随机部分属于非计划类活动, 例如上述的由儿童参与决策的游戏活动。除此之外, 幼儿教师会开展在计划内活动。这类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目标性, 也力求渗透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定的儿童研究的理念。例如:为1.5—2岁左右的儿童提供触感游戏活动:教师在教室放置一个较大的可以盛水的凸凹不平的桌子, 里面放置蜘蛛、蛇、虾、蟹等不同质地不同触感的模型, 还放置冰块, 冰块里冰冻着小型的动物模型, 让孩子在把玩中观察到冰块融化的过程, 获得热的、冰的、软的、硬的多种触感刺激及对动物的认知经验。对于即将入学的幼儿, 教师则会安排一些读、写游戏活动, 以及STEM课程等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 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有意识、有意图、经过深思熟虑地决策这一类游戏活动, 这对教师个人素养及专业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澳洲儿童教育“游戏”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 有着悠久的教育发展史。在近代幼儿教育方面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强国先强教育”的国策, 并对学前教育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 学前教育也在充分吸收当今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研究的成果上, 形成了适合中国本土儿童发展的理念与成果, 制定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 也充分提倡在游戏中学习的理念。在游戏的开展上也涌现出不同地方特色, 例如“安吉游戏”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相较而言, 澳洲儿童教育中, 将游戏作为儿童权利的高度提出, 在游戏决策权上充分尊重儿童意愿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另外, STEM课程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有着较高教育价值, 这对我们学前及幼儿教师师资培养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要:游戏活动是当今各国公认为最适合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 也是儿童学习活动中最易于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的方式。澳洲儿童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开展在游戏的区域、游戏项目的决策、游戏的综合学科渗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方式与特点, 本文将从《澳大利亚儿童教育框架》官方文件及幼儿园区活动实施现状的角度阐述笔者对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中的游戏活动的观感。

关键词:澳大利亚儿童教育框架,儿童,游戏

参考文献

[1] 《澳大利亚幼儿教育框架》.

[2] 澳大利亚C&K QUT Kelvin Grove中心课程计划.

[3] 澳大利亚Lady Gowrie Child Centre中心课程及活动.

[4] 孙文云, 陶红.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特点[J].职教论坛, 2016 (9) :90-96.

[5] 徐小琴.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特色评析[J].考试周刊, 2013 (46) :16-16.

[6] 员春蕊, 王小英.澳大利亚儿童早期学习框架的性质、内容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5)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分析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中的“游戏”活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学印象】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毕业率05-02

澳大利亚大学分类05-25

澳大利亚市场分析05-07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05-14

澳大利亚的大学排名05-28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传媒05-16

德阳留学360: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如何05-15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04-2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毕业率怎么样05-09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硕士留学条件详解04-13

上一篇: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教学原则下一篇:贡山县草果种植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