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视觉美学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研究国家形象冬季色彩景观和视觉环境建构相关方法,本文以色彩视觉研究方法为基础,论述代表国家形象在内的北京四大主要区域冬季色彩视觉环境长时段(longduration)建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景观视觉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景观视觉美学研究论文 篇1:

当代中国的视觉表征与视觉建构

周宪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一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部从视觉文化视角解析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系统分析当代中国人主体性建构的著作。

本书在三个方面的理论探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从视觉文化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集中审视;二是从对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翻译、借用,转向致力于本国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建构;三是聚焦不同历史阶段视觉文化的生成机制,以及视觉活动、视觉体制、视觉技术对社会大众主体性的塑造。由此,社会变迁、理论建构和主体塑造,就成为本书的几个关键概念,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主要问题。在此过程中,本书最显著也最重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应该如何研究的问题,也就是理论建构和方法运用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内容安排和视点聚焦的问题。

在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建构起步很晚,原因在于建立这样的理论框架并非易事,以什么理论资源为参照,以什么学术问题为焦点,以什么逻辑关系为纽带等,都很具挑战性。对此,有学者这样说:“众所周知,视觉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参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学者学科背景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理论形态的复杂性。”[1]这其中,有三组关系的处理十分关键:一是西方移植与本土落地的关系。西方的视觉文化理论最早产生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及英国的文化研究,其后延伸至文艺学、美学、哲学、社会学、视觉理论、思想史、艺术史甚至人类学等学科领域[2],理论资源十分庞杂。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学术界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建构自己的视觉文化理论。本书的理论建构,深受米尔佐夫、米歇尔、伯格等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国内最早的文献是周宪先生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中。[3]二是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视觉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有着大体相同的理论话语,如权力、意识形态、性别、种族等。但同时,它更加强调视觉性、视觉实践、视觉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的视角。换言之,视觉文化研究是从视觉出发的文化研究。[4]除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外,它还有视觉理论、文艺学及美学等理论的支撑。如何确立视觉文化研究自身独有的理论品格,对国内学术界是不小的考验。三是视觉文化研究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无论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当代学者,都主张把视觉文化研究置于社会转型的语境中加以分析。米歇尔提出的社会的视觉建构和视觉的社会建构,中国学者进一步指出社会的视觉建构区分为形象建构、主体建构、文化建构和社会建构四个层次等,都是基于这一主张的。本书更是把社会性考察作为“把握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的有效方式”。[5]

历史地看,2008年以前,我国的视觉文化理论还处在移植西方的不成熟阶段。有学者指出,当时还是批评多于建构,局限在文学研究、影视研究和美学研究,以及性质、形态等问题的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研究方法,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尚未解决。[6]2012年开始,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其时,周宪先生发表《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关于中国问题及其研究范式》一文,就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四个问题域(大众文化、先锋艺术、草根传媒、城市景观),和四个相关项(思潮、体制、技术、全球本土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毫不夸张地說,该文奠定了这一领域研究的中国模式。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几乎就是对这一文章的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2016年《文化研究》推出视觉文化理论专辑[7],其中对视觉形象、视觉性及视觉建构等术语的运用与理论廓清,对视觉文化双向建构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深入考察,都把我国当代视觉文化研究推向了崭新的阶段,也进一步厘清了本书的研究框架。

概括说来,本书的理论建构,源自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吸收,更体现了对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本书把研究的核心问题定位为“视觉文化的建构功能”,就典型地体现了西方学术话语与中国社会问题的紧密结合[8]。围绕这一根本,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历史背景下,论者以美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为主,借鉴国外视觉理论资源,从中提取出一套学术范式和话语体系,包括四个主要概念:形象、视觉表征、视觉性和视觉建构,从而建构起独特的问题视角和理论模型,保证了多人合著研究成果的整体性和规范性。具体说来:

形象既是视觉文化的载体,也是理论分析的工具,在视觉形象的论述中,按照主题类型学,论者把形象分为静止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三维空间中实际存在的景象。在视觉理论中,形象所包含的图像、影像和景象是视觉文化的基本单元。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形象充沛甚至过量,三者中,影像对大众更有吸引力。[8]18-21作为一个理论工具,形象分析指向的问题是:视觉形象是如何构成和呈现的?

视觉表征是全书理论建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形象的堆积形成视觉景观,产生视觉文化,也就产生了对视觉文化的解析,包括对形象意义的分析,形象的意义则与视觉表征直接相关。本书认为,视觉表征就是视觉再现,指以形象的方式再现经验世界中真实的人、事、物等。借助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的表征理论,论者详细阐述了事物、概念、符号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一系列复杂的转换过程。进而,又借助霍尔关于信息编码解码的理论,讨论了当代中国种种视觉文化现象与巨大的社会变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认为在此过程中,信息编码者“所属的文化、历史、政治和价值观会隐蔽地或显著地植入形象”[8]26,从而达到这样一种效果:看他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看他看到的东西。比如,形象生产过程中,有的对变迁持肯定性态度,有的是批判性反思,有的则表现出怀旧式的忧虑。如此说来,在视觉文化中,人们面对的是“复杂的形象意义场”,它们所揭示的,恰恰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性,以及人们面对社会变迁的复杂态度和多样化情绪。通过视觉表征这一概念的分析,本书探讨了形象的建构规律、制约因素和各种规则。其中的核心问题,如简尼·基德所言,就是“意义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作为意义的生产者,才是意义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接受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赋予所生产的形象什么意义。意义正是通过表征过程,把我们所接受的文化、金融、历史、地理等价值观“嵌入其中”的。[8]28

理解视觉表征,需要把握其中隐含的三个问题:一是形象生产者或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对意义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视觉表征过程不是简单依赖实践经验和视觉经验,而是融入主体理解和价值观等文化经验的过程,其大致过程表现为:人、事、物等实体———实践经验———形象编码(经验+文化、历史等价值观)———形象解码(经验+文化、历史等价值观);三是视觉表征不仅指向形象背后的意义生成,还指向不同主体对形象阐释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第三个概念是视觉性(visuality)。不从事视觉文化研究的人,或许对这个概念还有些陌生,但它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却毋庸置疑,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并非视觉产品本身,而是隐藏在一切文化文本中的‘视觉性’”[9]。基于此,本书把视觉性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视觉性出发的分析也一直贯穿在全书之中。

本书对视觉性概念的理解,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性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与“视觉体制”“主体性”“交互主体性”“看之方式”“凝视”等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家族[9]29。其中,视觉性是一个引导性概念,从它入手,可以获得相关理论话语的互文性延伸,从而令各类视觉活动的分析游刃有余。

2.理解视觉性概念,重要的是把握视觉感官的社会化属性。它是“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建构的产物”,关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族群、一个阶层、一个性别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视觉感官既是被建构的社会器官,又对“主体性及交互主体性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觉感官的社会性好比一个过滤器,它会过滤掉一些客观的视觉信息,也会以不同的方式编码和解码同样的信息,从而影响到我们如何看和看什么,影响到我们对视觉形象所赋予的意义,进而完成主体性的建构。最终,所谓视觉性,实际上是一种“必然如此的‘看之方式’”。[8]30

3.论者进一步从文化政治学角度对这一概念做了挖掘,使得这样一个概念的论述显现出理论的深度和探究的广度,成为这部分乃至全书极富魅力之处。论者指出,视觉性也就是看之方式还与社会体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把视觉性与视觉政体相结合进行阐述。用学者弗斯特的话说,每一个视觉政体都会努力消除多种社会视觉性之间的差异,并将其“归并为某种不可或缺的视觉”,或者将它们有序化。[8]31如何理解这些话?简单说来,不存在纯粹的视觉性问题,每一种视觉行为都处在特定“视觉政体”的安排或操控之中,在这一社会文化环境下,视觉政体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和看什么。在论者看来,视觉性研究的任务,就是要研究“‘看’本身是如何形成的”,而视觉性研究的方法则是,“揭露‘视觉政体’是如何通过掩盖复杂多变的视线而生产出某种有序的视觉结构”[8]30。换言之,视觉性研究不是实证研究,也不是审美研究,而是批判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批判属性。

4.从视觉性出发,论者还对中国当代社会三种主要的视觉文化类型及其特征、规则做了分析,它们分别是:政治/社会主导型、大众消遣型和知识精英型视觉文化。政治主导型视觉文化注重道德引领和教化价值,生产和观看规则存在视觉禁忌;大众消遣型强调娱乐,追求快感,注重紧跟市场消费;知识精英型注重形式创新和对视觉经验的反思批判,但当前影响力越来越小。

第四个概念是视觉建构。前述三个概念的分析,最终都服务于视觉建构,它把理论焦点推进到视觉活动对主体性建构的思考上来,因而它也是全书理论建构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本书主编说:本课题的关键问题集中在“特定社会转型如何在视觉上塑造特定社会主体,而主体又如何通过视觉来认知转型中的社会现实和自我”,也就是“视觉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问题[8]3。这一问题设定背后的理论支撑源自米歇尔的著名论断———“视觉经验的文化建构”,认为存在两种主体性建构,即“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和“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8]36简言之,相较于以文字符号见长的印刷文化,视觉文化可以通过形象生产和消费来建构主体,通过视觉实践来建立人们对自然、社会、世界乃至自我的认知。反之,社会实践也可以建构人的视觉主体性。

上述四个概念所构成的理论基础,关键在于视觉形象背后的意义生成机制、观看方式等问题。所以,本书反复强调的,是社会实践主体的文化经验、社会属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必然影响和根本作用,社会性、主体性也就成为本书理论建构背后的问题指向。

综合来看,论者想强调的是,不仅要重视视觉活动对主体社会属性的建构,也应当重视社会活动对人们视觉经验的建构,二者不可偏废。视觉领域的活动可以塑造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领域的活动也可以塑造人的视觉属性。这一认识对深化我们关于视觉文化的理解,深化视觉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深化人在两种活动中主体性的不同表现的理解都大有裨益。因而,本课题所说的视觉建构,就是通过视觉活动和社会活动,对人的社会主体性和视觉主体性的双向、交叉的建构。而这里所说的主体性,自然包括了视觉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两重含义。

如前所述,本书论题是“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该论题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及其现实环境。就这一论题,导论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当代的视觉文化研究“必须关联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语境”[8]2。这一表述说明,本书的视觉文化研究是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而不是视觉文化自身的内部研究,或纯粹的理论研究,这是在研究对象方面的明确定位。

在对这一对象的研究中,论者又集中在对“视觉文化的建构功能”這一核心问题的分析上。围绕这一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论者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念,在诸多相关学科知识及其方法论中,采取以美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方法论导向。

参照美国学者韦勒克对文学研究的说法,本书虽然有对各类视觉文化文本的内部分析,但更多是对视觉文化相关外部因素的分析,如社会观念变革、市场体系发育、媒体多元发展、社会功能发挥、主体精神情感塑造及其相互关系等的分析。因此,本书的研究方法是相关性研究,不是封闭式研究,它主要不是对视觉文化内部规律的探究,而是从文化社会学、文化政治学视角所做的权力结构改变及其影响的研究。

为做好这一研究,论者把视线集中在主体塑造这一问题上。于是,从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迁,到普遍性的主体精神与时代精神变化,成为本书研究的基本脉络。按照韦勒克的理论,把视觉文化放在社会大环境下,从与外部的相互作用中来审视,是基于内部但更侧重外部的、对视觉文化外部关系及其影响的研究。然而,要深入、清晰地揭示这一问题背后的复杂规律并不容易,涉及知识面也很宽,所以,在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研究中,系统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和问题导向的,本成果还是首次。它全面阐述了30年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以及其独特的社会塑造作用和视觉塑造作用。

通过外部研究,本书着力分析了社会变迁———视觉活动的变化———人的改变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且这一分析贯穿在对全部视觉文化领域的考察,使得本书的视觉文化研究突出地表现为一种相关性研究。三者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深度的互动关系,是因为隐藏在视觉文化背后的权力因素这一核心动力使然。社会变迁首先是行政权力的结构调整,在中国当代,行政权力的调整催生了市场要素的萌芽,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行政权力与市场权力之间彼此纠缠,互相角力,形成对抗、妥协与合谋等权力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权力关系表现不同;另一方面,基于二者共同的诉求,技术力量高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视觉文化产业的分化、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更多人在更多时候受到视觉文化的深刻影响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权力或权力的结构调整是视觉文化外部关系的内部驱动力,这一点在第五章中论述得最为清楚。

如果进一步追问,本课题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对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社会历史阶段视觉文化状况的梳理;二是在对各领域视觉文化的问题分析中,无论从视觉性、视觉表征还是从视觉建构入手,都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视觉活动实践;三是从艺术、景观、日常生活消费等不同视角,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技术变化、市场变化、政策变化、观念变化等视觉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关系做了深入分析。

本书力图揭示的规律,首先不是视觉文化本身如何,而是它在改变社会环境,改造人的内心世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在外部研究中,主要也不研究视觉文化怎么样的问题,虽说每一部分都贯穿了对各类视觉类型的历史考察,但这样的考察显然是服务于视觉表征和视觉建构这一中心问题的。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侧重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视觉建构,尤其是对主体的双向建构: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和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

本成果也有一些未尽之处,比如:关于视觉建构,导论说得很清楚,存在两种建构,而且贯穿在主体部分的所有内容分析中。但实际论述中对视觉领域的社会主体建构关注相对更多,也就是,通过生产和消费视觉形象,人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身份如何得以建构论述较为充分。相较之下,对社会领域的视觉主体建构讨论还欠深入,对新的社会条件下,人的视觉身份、视觉观念、视觉交往甚至视觉情感等方面的主体性建构问题,虽有涉及,但清晰性和深刻性略显不足,典型表现就是没能形成并固化社会领域视觉建构的理论话语。

大众视觉文化研究部分,较多倾向于艺术研究,文化社会学和文化政治学的视角有所欠缺。对大众视觉文化崇高感的缺失、娱乐化的泛滥、个人主义的风行,对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对过度的视觉化和形象创造中过度的程式化等问题的论述,理性批判精神略显不足。与此类似,在视觉体制研究的案例分析中,存在专注于博物馆内部规律的分析,对视觉文化在主体塑造方面的作用凸显不够的问题。

在内容安排上,从读者的角度看,游戏未能纳入研究有意犹未尽之感。因为无论游戏作为一个产业类型还是文化类型,其典型意义都是有目共睹的,它对青少年知识学习、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在深刻性和广泛性方面都很少有能够与之相比的类别。如能纳入研究,对深度诠释社会转型中视觉性、主体性、视觉表征、视觉建构等,应该更有说服力。相较之下,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在主体性建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其典型意义却明显不足。

注释

[1]李健.建构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理论[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8月17日].http://www.cssn.cn/zx/201803/t20180327_3888212.shtml.

[2]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视觉文化,艺术及视觉研究[M].张云鹏译.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

[3]参见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45;周宪.视觉文化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刘陶.视觉文化研究本土化与当代中国艺术[J].艺术评论,2012(11):91—92.

[5]周宪.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关于中国问题及其研究范式[J].艺术百家,2012(5).

[6]徐巍.國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J].中州学刊,2008(3):216—220.

[7]周宪,陶东风,周计武,胡疆锋.文化研究(第25辑)(2016年·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6.

[9]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6(1):84.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

作者:万书辉 祝新艳

景观视觉美学研究论文 篇2:

视觉环境长时段:国家形象冬季色彩景观秩序

摘要:为研究国家形象冬季色彩景观和视觉环境建构相关方法,本文以色彩视觉研究方法为基础,论述代表国家形象在内的北京四大主要区域冬季色彩视觉环境长时段(long duration)建设。本文试从景观维度出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区域建筑物、植物、天空、地面、构筑物等色彩元素,形成数据库并整理出区域色彩图谱,同时分析人、环境、景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城市视觉环境建构提出新的设计框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形象景观建设。

关键词:视觉环境 长时段 国家形象 冬季色彩景观

视觉审美与城市景观紧密相连,视觉环境如何体现国家形象?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哪些城市建设的问题?冬季城市色彩实践如何与景观长时段互动?本文选取北京城市四个主要区域进行冬季景观色彩实践分析,讨论国家形象景观建设中长时段、秩序性、艺术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冬季景观视觉环境建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北京的冬季有元旦、春节、冬奥会等体现国家形象维度的大型活动举行,城市视觉系统与空间规划设计对城市环境建设有重要影响;二是北京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植物景观色彩单一,视觉环境效果不佳。影响国家形象的主要认知维度之一就是景观维度,需要有顶层设计,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参与和努力。[1]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家形象和城市氛围,需要对首都北京冬季景观环境建设做统一规划,找到视觉环境与城市景观发生联系的视觉要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

一、城市景观视觉环境的长时段

一般来讲,城市是一个较普遍的概念,城市多处于某一层级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现今的城市建设已成为高度复杂、多功能、综合性的有机统一体。[2]城市视觉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城市内部发生的一系列人类行为活动,由社会时间所掌控的城市区域划分使有经验的设计师们对城市自由发展形势做出归纳和图解。二是城市不是简单的居民聚居点,而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结合的集合体。城市建设的环境认知包括城市建设的元素集合,这些元素集合包含天空、地面、建筑物、景观构造、植物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环境空间。

景观建设特性是城市历史设计秩序创造的过程,是长时段(long duration)的秩序结构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认为历史发展的秩序存在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过程与阶段,起到终极作用的是历史长时段的发生。[3]布罗代尔将人、环境、传统联系起来,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整个缓慢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一方面,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的地理特征,有助于探讨城市建筑物、街道和地区集合体的意义和结构特点。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城市景观,必须巧妙而谨慎地处理好城市中风格与规模、结构与色调以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4]另一方面,也被视为一种成形空间和限定场所[5],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景观一直处于动态过程之中,景观随人的行为与视觉认知的改变而改变。城市景观建设以城市人文概念为前提,景观视觉营造以当地的现状为基础并加之主体性、能动性的创造。城市景观建设以城市人文概念为前提,并为建筑师、设计师和规划者们提供了成形空间和限定场所。另外景观视觉营造也以当地现状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冬季景观的视觉环境系统

本文是以城市为尺度进行的研究。视觉可以扩展为视觉环境进行讨论。视觉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视觉元素、城市环境组织、景观特质三部分内容。城市视觉设计要素可以看作一种空间感知格局。对城市视觉设计要素而言,我们应理解它的变化与发展,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景观设计过程,在研究时针对城市视觉环境设计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前期调研,提出视觉景观设计的全周期设计。

城市视觉元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植物、天空、地面、临时设施等形态。景观的空间组合是人们对该区域活动的整体反应,是以色彩为指标对该区域组成的空间活动行为的一种总结,是人们对空间艺术美感的认知和反映。其中各形态的变量会随着空间视觉的改变而改变。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在接受《哲学与视觉艺术》期刊采访时谈到建筑的复杂性是在体验的同时又思考着我们所体验的一切,并进一步将设计学科中的概念与体验、意象与实用、意象与结构结合起来。意象倘若不结合行为则无法存在。[6]意象是一种内在式体验,人们可以对看到的东西的外在结构进行再建构。

景观包括认知、评价、视觉、经验等在内的主体,也包括风景、空间现象、生态系统等在内的客体存在,[7]但城市环境组织并不是从固有的景观主客观二分层面进行讨论的,而是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出发的,建设者与消费者双方互为主体。运用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等人的主体间性理论来构建景观主体间性视觉认知理论,探讨景观建设者与消费者双主体是如何通过视觉色彩认知达到认知和情感双层面的主体间性认同的。此外,双主体充分的使动权和能动性,[8]可以使城市景观视觉文化共存互生、平等和谐。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应以分析空间关系的视觉表现为出发点,确定视觉认知下的设计手段,突出视觉审美的内在表现力。

景观特质是指基础性的景观元素,既包括地貌、水土植被、天空等自然要素,也包括文化地理的人文环境要素。景观特质成为影响冬季景观视觉色彩与形象差异性的基础要素。[9]从心理学角度看,景观色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心理感知;从环境角度看,景观特质植根于城市景观色彩,为人们提供心灵栖息地。[10]景观特质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形成了大多数人的视觉审美偏好,使得城市资源被更多地关注。当代景观视觉艺术被放置于社会情境之中,并逐渐介入公共空间,将艺术传播与艺术批评作为设计研究的“中介”,[11]更多地体现景观环境的心理、美学、生態、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心理价值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美学价值是一种设计追求,可以让城市视觉环境景观更具有设计感与艺术感;生态价值是视觉景观的纯自然感;社会价值是个体与人类幸福感和经济价值的融合。城市景观特质以时间为要素形成的冬季色彩与其他季节不同,需要考虑冬季的特殊视觉效果。冬季色彩由与它共存的视觉符号关系来确定,通过对照系统环境中的其他色彩视觉符号,冬季景观特质的自身概念及意义逐渐凸显。当时间秩序被视为一种存在状态,其要素系统被列入长时段的景观秩序,并对长时段的景观资源进行再创造。

三、国家形象与色彩体系

关注过程的设计研究必定会关注设计的结构与实践。下文分别从国家形象色彩景观、色彩体系结构、实践维度进行讨论,尝试探讨设计过程如何发挥设计的文化秩序的意义。

1.色彩景观为国家形象创造平台

国家形象是个人对国家情感和审美的认知综合体,常被视为认知的(cognitive)、情感的(affective)以及一种信息资本,[12]包括亲身经历、领悟、观点、回忆和印象等,[13]人们将加工后的“像”通过“输出”才会形成“形象”,[14]这也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结果。国家形象景观维度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维度。国家形象景观的呈现是形成国家形象的第一印象。从最初的认知维度考虑,视觉的直观感受对国家形象的树立作用较大,最为直观地传达着国家文化气质和国民文明素养。[15] 冬季色彩认知最重要的因素是冬季的视觉效果与文化属性。冬季色彩景观设计在构建中产生,按照设计研究的目的,色彩视觉被置于不同的、偶然的、情感化的结构网络中。此后这些视觉符号价值将不仅在共时的状态中产生,也会在设计行动者的概念与实践计划中产生,并拥有了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所谓文化价值特性,是指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16]文化价值特性的概念与共同标准在被建构的文化认知中激发出来。设计的过程被不断分析、重组、建构,形成新的形式与意义。

2.冬季色彩景观结构化的过程

本研究的设计过程是对冬季色彩景观结构的讨论,基本经历了以下流程。第一,拼贴组合出一张北京市高清地图并在地图中进行圈点,确定北京冬季色彩景觀设计主体调研区域范围,包括奥林匹克公园、机场高速、长安街、首钢周边四个北京不同特色的设计区域。第二,在不同区域内调查主体自然色彩以及其他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植物、天空、地面、临时设施的色彩,通过对现场进行NCS色彩色卡信息采集、中国国家标准建筑色卡色彩采集、潘通色彩检测仪色彩接触式信息采集的方法进行色彩调研与数据采集。其中,调研所用的工具是单反相机(尼康70D)自动挡拍摄,拍摄过程中曝光补偿为0,自动挡AUTO形式。为了避免阳光的照射过强或者过弱影响物体色彩采集,故拍摄地点多选择与阳光照射方向一致的地点,且多选择在10:00—17:00之间的晴天拍摄调研,并通过调研者(2人)对色彩的认知对比,选择彼此共同认同的颜色作为最佳色彩。第三,将色彩调研的颜色记录下来,通过数据统计进行编码,从而形成数据库,同时绘制和预测北京城市冬季景观色彩体系色谱,为北京城市冬季景观视觉环境建构提出立体式的设计框架。

冬季色彩景观结构化的过程中的测量主要使用了三种标准的测量方式,分别是NCS色卡、中国国家标准建筑色卡、潘通色彩检测仪,最后将这三种测量方式统一转化为潘通色彩检测仪色彩标准数据统计,运用潘通色彩检测仪软件、Photoshop软件,统一提取并记录色彩值。同时进行数据颜色提取,建立区域色谱体系,记录相应的色彩信息,包括色相、明度、纯度,最终形成色谱。

3.冬季色彩景观调查实践

设计实践的基本单位是设计师与个体行动者本身。本次设计实践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长安街、北京机场高速公路、北京首钢四个主要的设计区域,并以实践区域色彩研究为基础。研究过程发现,建筑物整体颜色多为灰色系色调。植物整体色调可以分为远观主体色调、中景植物色调、近景植物色调三个层次。天空测量集中于15点和17点两个时间段并记录颜色变化。地面测量采用远观对比测量方法记录颜色变化。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中轴线北端。建筑物色彩调研主体包括鸟巢、盘古大观、水立方、玲珑塔、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等。经调研发现,该区域建筑物整体颜色多为灰色系,其中鸟巢整体颜色偏灰,盘古大观整体颜色偏绿,水立方整体颜色偏蓝,玲珑塔颜色较为亮丽,国家体育馆整体颜色偏绿,国家会议中心的整体颜色偏粉绿,奥林匹克塔整体偏亮灰色。植物部分中由南向北的主干道旁槐树的整体色调偏灰。调研重心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南部已建成及预留区域。其绿化层次可以分为两个层级,层级一(主要层级)包括公园中轴线及重点场馆周边,层级二是公园西侧的树阵及天辰西路、天辰东路等中轴线以外的道路交通系统。在奥林匹克公园南段,中轴线两侧冬季植被景观其左侧为树阵,右侧绿地为北京本地物种和常绿植物搭配。天空颜色以天蓝色为主,地面整体颜色是亮灰,其他局部颜色和细节点缀颜色大多与整体相协调,只是在统一的色相基础上进行了纯度、明度的区分。

长安街包括东长安街与西长安街,是北京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周边建筑物包括天安门、复兴门、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建国门、前门、人民大会堂等。该建筑区域整体色调偏暖。东西长安街、天安门、国家大剧院以红黄色调为主,人民大会堂的表面石材偏向于灰粉色,复兴门、建国门、前门区域冬季多以灰色为主。植物以槐树为主,多呈现暗灰色。该区域植物颜色层次较为丰富,景观效果较好。由于常绿性植物在长安街的绿化中占据很大比重,根据树种所占比例及规模粗略估计常绿植物可占60%。长安街的绿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是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多为油松、塔柏、玉兰、白杨、国槐等),为景观和建筑沿街的色彩奠定了基调;层次二是行道树后的休息游览区,这里拥有遮阳、观赏性植物;层次三是建筑物前的绿地系统,与乔灌草植物搭配。天空颜色随时间变化,道路颜色偏重。

北京机场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市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是个体行动者到达北京第一视觉要素通道。相关建筑物包括立交桥、T2航站楼、T3航站楼、贵宾接待厅等。该区域立交桥——四元桥和隔音墙颜色都为灰色系,但隔音墙的色调更明快。该区域体块状建筑物较少,空间较为开阔。此处植物多为杨树和常绿松柏植物。该区域植物处于冬季,常绿型植物所占比重不大,所以植被色彩明显偏灰。机场高速附近天空的整体颜色偏亮灰蓝,主道路是柏油路,颜色较重。构筑物较少,但立交桥周边花坛整体颜色的色彩标准浓度较高,局部颜色和细节点缀色较丰富。

北京首钢建筑是前工业时代遗留下的文化遗产,但却有着后工业时代特殊的文化印记。建筑物单一,偏灰色系,周边多为旧工业区。该区域以冷却塔为代表,兼有零散的工业园区构筑物,区域开敞宽阔,周边噪声较大。该区域植物较为简单,多为单一树种(杨树)灰白色。植物层次简单,与建筑物关系不明确。远离市中心且空气较好,天空颜色较明快且整体偏蓝。主道路颜色较重,构筑物多为永久型,整体色调呈灰蓝色。

四、结语:构建立体的城市视觉环境设计框架

北京城市视觉环境建设四大区域的选择,重在突出冬季景观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北京冬季景观长时段的视觉色彩。每個设计区域的色彩区块都有自身特色,色彩图谱可以被借鉴并形成设计框架。在整体设计框架与研究上可以具体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可以根据色彩调研结果建立色谱,选择同色系或和谐的色彩来匹配设计单元,突出冬季色彩长时段秩序特色。在景观色彩和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视觉设计。二是在冬季进行植物防护处理时,可以适当增加植物防护景观设计的艺术元素,让冬季视觉景观更具趣味性。三是将建筑、周边场地、植物统一设计,增加场地环境色彩协调性。四是可以利用大片空余区域,让闲置空间通过视觉空间色彩的设计和景观装置设计增加场地的活跃度,增加人、环境、景观之间的联系。五是可以将本次调研的城市视觉环境色彩数据作为北京冬季色彩景观设计的参考,将区域色谱作为设计参考,突出设计的结构。总体而言,一方面,视觉环境与城市景观联系密切,视觉环境元素的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景观的面貌;另一方面,城市环境色彩体系可以反映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建立城市色彩体系和视觉环境提供依据。

城市的视觉环境以肉眼所见的城市建筑物为基础,需要在环境中找到视觉要素协调统一的设计可能性,并为国家形象景观建设提供认知依据。“视觉”若是以城市建设为尺度,涉及色彩范围便扩展到建筑物外表皮、构筑物景观、植物层次、天空层次、地面远景等颜色系统。“环境”是客观物体所营造的空间色彩环境和视觉认知环境。视觉环境和人类认知互为主体并互相影响。长时段城市人类社区生态学认为空间分布特性决定人类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17]这体现了城市概念中所包含的关于人、环境、行为之间的某种隐性关系和设计框架。色彩景观的视觉环境为国家形象创造出展示的窗口与平台。

注释:

[1]范红,胡钰.论国家形象建设的概念、要素与维度[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4):55-60.

[2]刘海藩.现代领导百科全书·经济与管理卷[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513-514.

[3]赖国栋.时间的等级游戏:长时段与微观史[J].江海学刊,2013(01):161-165.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出版社合.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出版社,1988:75.

[5]罗杰斯B.世界景观设计:文化与建筑的历史[M]. 韩炳越,曹娟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512.

[6] TSCHUMI B . Responding to the question of complexity in: Complexity Art, Architecture, Philosophy[M]. Andrew Benjamin, Lond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and the Visual Arts, 2008(6) :82; TSCHUMI B. Event-Cities 4 : Concept-Form[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0.

[7]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1.

[8]赵培玲.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01):194-200.

[9]黄斌斌.城市色彩特色的实现: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体系研究[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51.

[10]任彦洁,倪琪.让色彩在景观中唱起歌来——谈色彩与景观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7(12):92-94.

[11]张苏卉, 包林.艺术何以“公共”中国当代艺术的公共性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6.

[12] Boulding K E .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017.

[13] Kleppe I A , Iversen N M , Stensaker I G . Country images in marketing strategies: Conceptual issues and an empirical Asian illustration[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2, 10(1):61-74.

[14]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J].现代传播,2002(02):27-31.

[15]范红,胡钰.如何认识国家形象[J].全球传媒学刊,2015,2(04):32-40.

[16]吴伟.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9):3.

[17]罗·帕克.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 [M].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8.

作者:王琰

景观视觉美学研究论文 篇3:

宜兴景观美学研究

摘 要: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以美学为纲,贯以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资料和素材,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方面进行论述,用对比等方法,从文艺心理角度,来阐释宜兴景观的“灵秀谨严”的美学特点。同时,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有助于人们营造更为诗意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 宜兴景观美学 “灵秀谨严”美 建议

一、引言

艺术产生是为弥补自然和人生的缺陷,它以诗意为最高境界,“审美需要不仅仅是欲望……还是审美理想,使人得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①因此,审美艺术的产生是为达到对现实的某种超越,也是为对审美理想的一种追求而产生。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通常意义上的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美的构成和欣赏的一般性的应用性学科。

关于景观的分类不是绝对性的,而是具有相对性,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景观有所分类和定义,如从物质构成角度来进行分类等,这些对于景观美学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景观可以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二、“灵秀谨严”美

(一)景观美学。

在研究景观美学之前,我们应明确两个概念,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可为下文进行的宜兴景观美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客观自然界中的景物构成观赏的对象,自然界是广阔无垠的天地,具有极其丰富性,欣赏自然景观就是欣赏自然美,自然孕育着人类这一审美主体,同时人类不可抗拒自然法则。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并非所有的人类文明,而实际上只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且需要呈现出具象。“作为人文景观,它一定是直观的对象,即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形象”。②

(二)发生机制。

对于灵秀美与谨严美二者而言,除了与景观本身相关外,还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发生机制特点。

1.韵律和谐式灵秀美,是指在审美方式上运用参差立体和对比律动的手法,表现韵律和谐的审美方式特点,以作为灵秀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灵动韵律美。

2.主体意识式谨严美,是指在审美主体上体现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的主体意识特点,表现主体意识的审美主体特点,以作为谨严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谨严文化美。

3.深度厚重式生命感,是指在审美表现上体现主体存在和客体生机的深度厚重特点,表现深度厚重的审美表现特点,以作为生命感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生命意识美,同时也为灵秀美在审美表现上提供了支持。

同时,这一美学观念的提出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即给在实际景观建设中的设计思想提供参考,对景观建设主题的打造有价值。

三、“灵秀美”典型性分析

(一)水: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

对于宜兴的水来说,其主要表现在“水抱之水烘托”与“缎带之水贯穿”两方面。这也是水作为主要景观对于宜兴景观美学特色机制起的作用。

以下从水的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三方面对灵秀美机制形成的作用加以论述。

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视野两个角度来体现对比律动性。具体而言,一是在宏观视野下紧实与虚空方面的对比;二是在微观视野下“直线”、“圆”和“波线”组成结果的律动和对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律动,即扩散与收缩之美。

其次,从位置错落和交杂体现参差立体性特点。

最后,综合作用下客体生机性特点与物我合一状态的显现。

(二)独特审美客体主导性特点的表现

具体说来,宜兴自然景观的独特特点及其在审美活动中主导性表现就是主体审美感受彻底性,以分析灵秀美的形成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审美情感上彻底的忘我性精神,二是审美表现上彻底的欲望性展现。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苏东坡迫切、牵挂、牵念、挂念、回味等复杂的心理过程,那一封封书信切实地表现出了这位大文人对于宜兴山水的爱恋和爱惜之情,对于这位见惯了祖国各大壮丽河山的大文豪来说,能这样对一座小城市的山山水水加以爱怜和赞叹,也给这座城市增光添彩了。自然,这其中不仅是简单的爱恋,而且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思绪浸含于其中,是对事物的流连、不舍、疼爱的温柔情绪。这其中包括着瞬时的情感体验和永恒的情感回味。

四、“谨严美”典型性分析

(一)壶:空间结构感、社会文化认同感。

首先,空间结构感表现为茶壶雅致的造型感、富有动感的设计感和素面素心的本质特征这三方面。一是以茶壶雅致造型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二是以富有动感设计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三是以素面素心本质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紫砂壶有着素面素心的本质特性。素面在于它的形状和外观。

其次,社会文化认同感表现为古朴的材料来源、朴素自然地反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人雅趣性这三方面。一是以古朴的材料来源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二是以朴素自然地反映社会实践活动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紫砂壶的产生和由来是一定时期宜兴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应。三是以文人雅趣性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宜兴人崇尚茶道,讲究以茶会友、亲和礼让、清节励志的积极进取精神,追求自然清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

(二)审美特征作用于审美环境的发生机制。

宜兴人文景观的研究有益于对景观建设的作用,从对它建立和保持审美环境机制来看可以对宜兴景观建设发挥实际作用。

1.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建立。

宜兴人文景观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审美需要,具体是指宜兴人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严谨机制的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要求。

2.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保持。

有意识地建立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长效机制,从传统的继承入手。宜兴地灵人杰,虽然地域不广,人也不如其他地方多,但是,正是由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幽闭和闲适,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总之,人文景观的发生機制对其典型性有着重要作用,而它因其特有的特点又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五、“灵秀谨严”美多维性视野分析及景观设计建议

(一)“江山之助”关照下的主客体关系论。

1.物我和谐:客体生机感的表现。

“江山之助”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它表现的主要是作为优越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系统对于审美主体的文化、思想、情感的辅助作用,也融合了中国古代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学观。它承认“物”(即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规律,以及“物”对“心”(即作家主体意识)的决定作用。

对于宜兴自然景观的定义就是灵秀美。它既包含自然景观本身灵动特色,又包括物被主观情感投射后的特点,因为景观中的物不仅是纯自然中的物,而且是审美主体眼中的物,并与审美主体发生情感的回复流转,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2.“心”的能动性。

“江山之助”认为,“心”(心即创作主体意识)有能动性,“心”决定作品主旨,江山会助其或哀或喜。这反映到艺术作品中也就是创作主体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了主旨。

作为人文景观来说,更需要能展现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特点。

谨严性特点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人文景观传承机制中,而且体现在审美环境中,包括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需要,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理想,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审美趣味,以及保持谨严美的长效机制的形成,这些都是审美主体能动性,即形成谨严美人文景观特点的原因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关照下的主体性追求。

1.群体性气质的形成。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群体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有影响,对群体气质的形成,对群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对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还影响着人类迁移和分布。

长期以来宜兴地理环境幽闭与自给自足的特点,造就了宜兴人民独立却兼收并蓄的群体性气质,反映到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就体现出严谨性特点。

2.地理基础对于严谨性维系的表现。

首先,幽闭和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宜兴拥有较为幽闭和隔离的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

其次,幽闭自足地理环境下安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宜兴有着安定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持谨严美的传承,以宜兴望族为例,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传统,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家族能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宜兴具有谨严性思维传统和文化习惯。宜兴有着独特的思维传统和良好持续的心灵关照,而这些足以对宜兴景观美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宜兴的教养、读书习惯、风俗习惯都是这一谨严性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

“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即在具体景观设计和建设时,以风格灵秀、造型灵秀、材料灵秀、主题灵秀等为特色的“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来使灵秀主题得以体现,同时以“开放式谨严主题馆”为文化宣传依托,以展现“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这一美学社会化概念。

1.“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灵秀美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复合型绿化、竹庭园、茶庭园。

复合型绿化,即将中高型、乔木型、灌木型类特征绿色植物相交织穿插,形成四周环绕特色。以绿化为主要手段,环保为主要目的。

屋顶庭园的复合型绿化这一观念具有很多特点,如占地面积小,具有一定的私隐感、设计感和美感。

竹庭园,即以宜兴竹海之竹为主要材料,以竹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竹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这是一种类似于植物主题为特点的庭园。

与竹庭园类似的还有茶庭园,茶庭园即以宜兴茶海之茶为主要材料,以茶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茶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的植物主题式庭园。

2.“開放式谨严主题馆”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谨严美和设计运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开放式场馆、书法馆、绘画馆、综合艺术馆。

开放式场馆即将场地开放化、场馆四周开放化、周围建筑开放化和风格开放化,同时保持与场地衔接。

书法馆即以宜兴名人书法作品为内容,鼓励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定点开放,并时常进行书法比赛和交流类活动。

与书法馆类似的还有绘画馆,绘画馆即以宜兴名人绘画作品为主要内容,鼓励新画家和绘画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开放,并时常进行绘画比赛和交流类结活动。

还有综合艺术馆。综合艺术馆即以宜兴其他艺术为综合的主题馆,主要体现谨严性设计风格和设计特征,以综合性艺术视觉效果为主要形式特征,以展现宜兴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为主题。

六、结语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应该享受欢乐,正如我们慢慢走路,欣赏湖光山色,而不是行色匆匆,疾驰而过。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就是享受着欢乐;人们被创造的成就包围,也享受着快乐。

当人们沉醉在景观美中的时候,同样也享受着欢乐。景观,不是虚设的,它是为人而存在的,景观,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就宜兴景观美学“灵秀谨严”美特点的提出而言,本文不仅从美学上对宜兴景观作了一定研究和分析,而且对宜兴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成系统的建议,尤其是对展现设计观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学作为人文类学科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美学学科和建筑学科共同发展和进步。

注释:

①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7.

②王长俊.景观美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4.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

[3]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5]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论文类:

[1]李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与规划导向.北方经贸,2008,(7).

[2]陈增辉.景观设计的人文美学特征.艺海,2008,(4).

[3]胡洪明.紫砂文化的文化互动初探.江苏陶瓷,2008,(4).

学位论文类:

[1]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博士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8.

[2]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博士论文,兰州大学,2008.

作者:赵 倩

上一篇:学校师资培养探析论文下一篇:作文心理分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