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我国的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学习也开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应该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学学习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未来自主学习和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论文 篇1:

高中历史学科学习与语文学科的交叉性教学研究

摘 要: 高中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两个学科知识上的交叉性、学习能力的迁移性、教学方式的区别性、教学目标的互通性四个方面来论述,结合教学实践整合学科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语文学科 交叉性

新课程改革,高中各门学科知识内容都作了相应调整,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和生活。目前江苏高中历史教材是人教版,教材的编订按照通史包含古今中外。历史必修课程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同时提供了六个选修学习模块,这样的专门史编排在教学中纲目清楚主线明显。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六册,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哲学论文等。高中语文教学与历史相关内容可分为六类:文化人物,文献作品,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与人类历史相比,教科书中的历史可谓沧海一粟,由于历史学科的覆盖性,教学内容关联到不同时期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处理文史知识,衔接学科知识的交叉,提高教学效率,显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中历史与语文学科在知识的交叉性、学习能力的迁移性、教学的区别性和教育的互通性方面,联系教学实践加以论述。

一、知识上的交叉性

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兼习六艺。近代西方教育思想传来,学科划分日益细化,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人文学科是基础学科,高中教学在学科内容上,历史和语文有很大的交叉性。

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高中语文教学中选录了大量的传统文献,出自左传,史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体裁。下面以高中历史必修三《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学》一课举例说明历史与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交叉性。

通过表格整理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形式的发展演变,除了分析文学特点形式,历史教学还要探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唐代诗歌繁荣是因为政治稳定统一、经济繁荣强盛及科举制的推动,而明清小说流行则是市民阶层的兴起,反映出整个古代文学演变走向世俗化和平民化的总体历史特征。所以内容上,文史教学内容看似交叉相通,但是实际上大有不同。

在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中,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历史与文学内容的紧密结合。那么如何上好这一节课,才可以体现出教学的新颖性、学科的互通性呢?陈经桥在《浅谈历史学科时空交叉的教学策略运用》中提出了如果文史知识相撞就略讲,历史课堂突出历史人物除文学以外的其他成就,重点放在分析上,这些方法都值得学习。

二、学习能力的迁移性

语文与历史学习的能力可以相互迁移。善于学习的人都善于学习和总结,关于学习的读书方法和笔记方法都有相通性。

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整理书本知识脉络,分析内在历史渊源,总结历史特征,在课堂学习中学会整理笔记,课后及时反思补充。在做题中,对于学科能力的迁移性使用更是比较突出的。历史学科在主观题目的解答中除了学科的特性之外,解题能力是对材料的审读分析和表达,是对学生掌握能力的根本考查,这也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字功底和书面表达能力。

首先,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语言的书面化和专业化,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口语化和其他学科倾向严重。比如有些学生在回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时候,就写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直接写出政治学科的语言,缺乏史论结合文史互证的表达,因而不能拿到高分。学科语言和思维能力在平时学习中需要不断积累和锤炼。

其次,近几年出现的历史高考小论文,就是对学生文史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就已经丧失了信心,其实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指导学生分析题目,列出答题框架,写出提纲,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善回答。一个问答题应该从哪几方面来回答,每一方面又包含哪些内容。比如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历程演变论述,先写出观点,然后结合中国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方向的不同革命史实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独立民主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这种类型的题目,方法是通用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是前提,然后调动思维整合表达应用。

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对待学科教育,应该触类旁通,寻求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的区别性

当然,两个学科尽管在教学内容方法与学习技巧上有互通性,但是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区别性。

中学语文教学内涵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大量名篇,通过读说听写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提高写作水平。

历史教学在通史和多元史观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但不论出发点如何,学习历史为复古、思今、指导未来。比如必修二中对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后联系我们国家今天的改革开放,可以做出思考和判断,指导我们的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避免重蹈覆辙。这是从中外对比的角度思考学习。从通史角度,可以对比近代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和当今的改革开放,得出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强大和进步发展的国家应该积极对外学习并采取开放的政策,闭关锁国带来的只能是落后挨打。

从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语文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倾向性是不同的,决定了不同的学科课堂有不同的教学特征。

四、教育的互通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读书和做人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优秀的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从这点来看,历史和语文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有互通性。

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来熏陶和塑造人文情怀。高中语文教材突出文体的广泛性、学生的接受性,培养理解和探究评价能力,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人生观。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所选课文为读写范文,可陶冶情操、规范行为、激发热情,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历史教学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评价生活、认识社会的标准,形成科学历史观,培养创新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高中教学中,语文与历史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都有非常大的互通性,也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的优秀人才。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一切都为我所用。一切的知识和学习都为了指导社会生活实践而服务,这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环视宇宙之变化,形成自我的独立认识,从而通过教育学习来熏陶人、影响人和塑造人。

五、总结

用联系的方法看待一切事物,在区别中找共同,在平行中看碰撞,知识的海洋浩渺无边,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中发现区别和联系,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历史课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可以体现学科教学的互动性,增强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历史教师必须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语文课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必须通读语文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历史教师要进一步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与教法,就会更准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相互迁移,就更能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之川.人教版教材简介[J].中学语文教学,2004(12).

[2]刘志国,毕朝辉.论学科交叉的历史必然性[J].华章,2011(8).

[3]单力丽.略论历史教学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0(8).

[4]贾艳霞.简述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J].科技信息,2012(22).

作者:淮利平

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论文 篇2: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摘要】在我国的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学习也开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应该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学学习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未来自主学习和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主体意识,所以,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在新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和重视个性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个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主体意识的内涵入手,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主体意识培养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途径,包含了进行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探索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思考时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生学习氛围、借助多种课堂教学工具、营造主体发展环境等。最后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了完整总结。

一、主体意识的内涵

主体意识也就是自主意识,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意识培养主要强调了人的自我支配能力、主动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事物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强调了学生通过自我思维判断,有意识地进行事物的客观改造和调整。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进行的事物改造,主要是指主体有意识有计划的情况下采取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更深层的自主性发挥就是创造性,主要强调的是在主体由判断和计划的基础上创造性支配生产的新事物。

培养的人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主体意识培养的问题

在我国的新课改大背景下,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具体,不仅仅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提升,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采取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部分问题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首先,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认识到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是采取的培养方式不对;其次,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重视程度不足。

三、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途径

(一)进行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探索教学

探索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前设置部分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答,课堂上交换意见,相互交流。由此带动了整体课程围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开展,可以对部分课程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该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言,维持好课堂秩序,适当引入课程主题,让学生在规范、有序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该种探索式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思考时间

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高考的目标,始终围绕高考语文展开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和规律,大部分语文课堂时间都是由老师来讲解,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记笔记和听讲,互动较少,处于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状态。单纯的记录课堂笔记,背诵考试重点,学生没有进行自主思考,很容易忘记所学内容,同时也无法提升学习效率。所以,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适当预留学生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相互提问,老师发挥引导作用。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生学习氛围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所以学生在压抑的学习氛围环境中很难有效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新课改时期,高中语文应该在课堂氛围的构建上加大重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可以设置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以及各科教师一样,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应该在课堂学习实践中深入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积极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学习彼此了解和相互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可以平等自由的进行交流。

(四)借助多种课堂教学工具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古板,所以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压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也没有认真深入探究和思考的热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单一为考试学习。在新媒体网络时代,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微视频语文课堂讲解,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讲解部分古诗词类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诗歌作品朗诵视频,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情感,还可以制作微动画来展现诗歌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到语文学习以及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文化的巨大魅力①。

(五) 积极鼓励学生学习

高中阶段属于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起到了重要影响,如果教师能够积极耐心地对待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让学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活动意识②。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难易程度,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互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突出能力,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主动性,活跃整体课堂学习氛围。

(六)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虽是师生关系,但却不是绝对的教师权威地位和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文学知识储备,学生也拥有在该年龄段独特的认知和情感体会,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之间积极交流和沟通,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教师应该注意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突破传统的教师权威形象。进一步实现教学民主化。只有在宏观环境良好的条件下才能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采取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是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情景教学法,可以进行实例分析教学和问题提问教学,可以通过特定的活动安排来达到课程内容的故事化,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情景剧当中,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分析知识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某些生活以及故事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景剧当中,亲自体验角色的真实情感和态度,进而了解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处理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课程学习重点思想与内容。通过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教学影响力发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④。

(二)赋予学生主体评定权

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讨论和研究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主体意识⑤。对于部分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研究和谈论下深化课题,达成共识⑥。在学生的谈论和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单一规定讨论的观点正确与否,或者谈论方法是否完善⑦。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组织语文课题辩论会,文学知识竞答以及课题讲座等,采用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的方式来体现出语文课题教学的生动性,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⑧。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只有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课堂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从实际的活动学习兴趣转化为语文内涵和文学情感的研究和热爱⑨。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课堂学习与自己未来人生发展的联系,了解到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对于理想实现的重要意义。所以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创新。这对于学生的未来一生都会有所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更加自主和独立,愿意主动思考和分析事物的解决办法,更加积极乐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拥有积极作用和影响⑩。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应该积极培养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觉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渗透重点的阅读方法和步骤,了解不同题材文学作品的分析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在遇到不同题材和内容的作品时都能够独立完成阅读和分析任务,给出自己的理解,进而展现出个人的独特的文学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关注和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得出个人体会,进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高考的目标,始终围绕高考语文展开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和重视个性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个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主体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探索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思考时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生学习氛围、借助多种课堂教学工具、营造主体发展环境等。应用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良好的人格培养与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和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为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注释

①姜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有效教学的实施[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6).

②胡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4).

③朱珠.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J].学周刊,2014(10).

④薛宇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⑤冯冬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 求知导刊,2015(4).

⑥李晓良.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⑦张东伟.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 科技信息,2010(25).

⑧段小年. 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⑨胡玉君.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科学教育,2011(3).

⑩马彦平,滕少华.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 文史月刊,2012(8).

(编辑:郭恒)

作者:秦芳

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论文 篇3:

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引导和促进他们将陈旧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式,变革,主动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TheStyleof Learning Historyand Its Change

KeyWords:Study Styleof History;Change;Positively Studying;Research Study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新近制定和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之中。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极高、阐释详尽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历史教学改革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方式转变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历史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但至今没有广泛认同的定义。我们认为,历史学习方式是人们学习历史的顺序(程序)、形式和方法。这只是一个简单、通俗的解释,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

诚然,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构成历史学习方式的三大要素,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们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学习历史,如何安排历史学习的程序,从根本上讲,是受其历史学习观支配的。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要起作用,非智力因素也要起作用。知识、能力、兴趣、情感、意志等都影响着人们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学习方式的形成绝非一时之功,它是在长期的反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经形成则作为一种定式,持续地影响人的历史学习。因此,我们可作如下界定:历史学习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学习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化的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方法、兴趣和习惯等的有机集合体,是人们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现阶段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剖析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可大体描述如下:

中学生普遍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历史知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之所以要上历史课是因为课程表上安排了这门课,而且要考试。正确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正确的历史学习观者,在中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大。

多数学生将"认真听讲"作为对自己上历史课的基本要求。至于听什么,则全由老师安排。对老师提示的"重点"(重要时间、地点、人物等),他们十分在意,常常会在教材的相关处作一些符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几乎都按教材上的文字或老师讲的话回答。总之,绝大多数学生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历史的。

历史教学都是分班集体上课,学生各自分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更未形成互动关系。现阶段的中学生以个体分散方式进行历史学习。

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普遍认为"背"是学习历史的"法宝"。一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历史单科取得优异成绩。在一篇总结自己历史学习的经验的短文写成后,他醒目地以《死背》作为标题。应该说,这位同学的能力和水平,在同龄人中还是较出色的,但就其历史学习的方法而言,仍是以机械记忆、甚至死记硬背为主。

学习手段单一。绝大多数学生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勾"教材(在教材上按老师的指点作符号、标出重点等),课后"对"教材(对照教材完成作业),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环节。

总结上述可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采用的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陈旧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历史学习方法(如记忆方法),受到了一些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但是,这种历史学习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第一,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总的说来,中学生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更讨厌历史考试。上历史课的时间愈长、年级愈高,这种情况愈明显。第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学生原本想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更多、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事实正与他们的愿望相反。运用这种办法学习历史,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记得快忘得更快。第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思维方式的外显,思维的发展要通过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来促进,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重复和模仿,注重机械记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新颖性、发散性、变异性和流畅性,简言之,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这种学习方式的长期持续的运用,会逐渐使学生形成"唯书唯上"的品性,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了。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特征与构成

如果我们将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称为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的话,那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构建和推广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则可相应地称为现代历史学习方式。

(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青少年的学习)具有两大本性,一是接受本性,一是构建本性。前者告诉我们,"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后者告诉我们,学习是"心理的构建过程"[2](pp.101~103)。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都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是,二者又有明显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既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又重视学习的构建本性,此其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主动接受学习,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只重视被动接受学习,此其二。基于这两方面的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就具有不同于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一些特点:

1.它是主动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主动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

2.它是体验学习的方式。

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活生生的。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为古人担忧",在历史学习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当然,这种体验主要是心理层面的亲历,是再体验而不是原体验。

3.它是探索学习的方式。

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之后,而不存在于历史学习过程发生之前。走进历史,发现问题,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论证,得到答案,这是现代历史学习的一般程序。

4.它是综合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要求是综合学习的方式,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学,把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学。提倡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注意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整合学习。

5.它是合作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钻研、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要组织和联合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切磋、论争辩答。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6.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比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因此,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形式的要求

1.主动接受学习。

上文已说过,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接受的本性,与此相应,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重视接受学习。由于历史是消逝了的过去,无法直接感知,不能用实验手段加以再现,只能通过史料中介去间接认识,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学习更为重要。否认和排斥接受学习会把历史课的教与学引入误区。但是,接受学习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大类型,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的是主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这是它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那么,什么是主动接受学习呢?

第一,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在接受学习初始,学习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者(接受者)与传授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着某种不满足感,期待着一个新的接受学习过程的到来。

第二,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集合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受学习活动中也应如此,否则不能称之为主动接受学习。在主动接受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主地选择接受内容。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的前提下,要做到这一点难度较大,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如学生甲可以多学中国史,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世界史。在一课中有两个子目,学生甲可以着重学第1个子目,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第2个子目。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应有这样的"自主权"。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教材的弹性增加,在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之间、正文和注释之间、大字内容和小字内容之间,学生的自主权会更大。至于课外学习,自主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

(2)自主地选择接受方法。如某一知识,教师既用文字又用图像来呈现,学生甲可用细读文字的方法接受、学生乙可采用读图来接受、学生丙可通过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接受,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即令记忆某一知识(如历史年代等),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记忆方法。

(3)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只要能说出道理,就可不受教材结论的限制,并自主地检测接受学习的效果。如学了有关岳飞的知识,可通过完成练习、讲故事、编辑资料、编写小报、演历史短剧、讲解图片(如岳庙和岳坟照片)等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第三,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自觉积极地进行心理构建。

以上两个方面,侧重于考察主动接受学习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主动接受学习有其内在的品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不但具有接受的本性,还具有构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如认知结构等)应发生相当的变化。这一点十分重要,可视作区分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的分水岭。一般说来,被动接受学习对学习者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其知识的数量,而主动接受学习在增加知识数量的同时,还会改变学生的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接受学习"这一概念对我们理解主动接受学习的实质很有帮助,值得参考。

奥苏贝尔把接受学习分为机械接受学习和意义接受学习两大类型,并认为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3](p.193)。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并吸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笔者认为,在主动接受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的构建包括三个环节:

(1)在接受学习启动时,学习者表现出在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之间建立联系的"心向"。如通过以前的经历和学习,学生已有了关于猿(猴)和人的一些知识,当历史教师指明本课要学原始人类时,他们立即产生在"原始人类"和"猿(猴)"、"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愿望。这就表明,学生的接受一开始就具有主动性。

(2)在接受学习过程中,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相互作用(顺应和同化),学习者接受了新知识,形成了新概念。如在原始人类一课学习中,学生将猿(猴)与北京人比较,将现代人与北京人比较,掌握了北京人的知识,形成了"猿人"这一新概念。

(3)在一个具体的接受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在学习"原始人类"一课前,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图示是"猿-→人",学习后形成"猿-→古猿-→猿人-→人"的新图示。

2.发现学习。

学习心理学家按知识的来源,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亦即创造学习,其特点是通过创造性地发现活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发现学习的具体形式很多,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倡和推广的是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对于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实际所指相同,二者并无本质的差别,都是指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是译法或提法不同罢了"[4]。另一种观点认为,探究式(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各有所指,区别明显。探究式(性)学习是指在传统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发现"教材上已有的结论,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解决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的问题,"发现"教材中没有的结论[5]。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主张将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列为发现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

一般说来,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学科学习(包括历史学习)中,学生以探究的精神,运用科学研究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与教材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从而获得和掌握新知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和教材"传授"的,更不是灌注的。如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讲山顶洞人已能人工取火。根据是什么,教材未讲。如果学生比较山顶洞人工具制作技术比北京人进步,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而摩擦会使物质发热、使易燃物燃烧,从而实现人工取火。这种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

我们现今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是指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1]。与这样的活动相对应的学习形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开放性。研究的专题不局于教材,研究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研究的内容和场所是开放的。第二,综合性。研究内容超出某一学科的狭小范围,是多学科的综合,是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综合。第三,实践性。学习过程中要动手操作,学习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第四,探究性。结论在学习过程中经探究而获得,学习过程带有科学研究的味道,运用了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五,互动性。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师生和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关系。如四川某学校,选择"四川交通的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走访相关部门,到铁路、公路沿线和车站、机场、港口进行考察,到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分头对道路、运输工具、交通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勾勒出四川交通发展的概况,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对四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采用的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总结上述,笔者认为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应是现代历史学习的基本形式。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方法的要求

学习方法是学习方式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必须研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一一罗列现代历史学习方法,只谈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1.读书与活动相结合。

读书,对中学生来说,首先是认真阅读历史教材,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同时,课外要读一点历史通俗读物,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在此基础上,应再读一点浅近的或有注释有今译的历史文献资料,如《史记》《资治通鉴》的选本等。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编了不少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善于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活动,这里是指读书、做练习等学习活动以外的带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重视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是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一大特点。新修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新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推荐了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学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将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往的历史学习重视读书,忽略活动。开展和组织活动对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来对待。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以往人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是做批注、制卡片、写读书笔记,在校学生还十分重视做练习、解习题。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今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仅此是不够的,应提倡使用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的新的学习方法。应引导中学生更多地经常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学习历史,利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很多。年青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一旦中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历史学习,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传统方法[6]

四、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我国广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应尽快地从陈旧的传统方式转变为科学的现代方式。而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现代历史学习方式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因而这一转变带有变革的性质。那么,学生如何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呢?影响和制约历史学习方式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很多。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既需要学生的主观努力,又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其提供和创造条件。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学生应自觉地调整和转变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是自己的事情,过去采用的被动接受、记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了,应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改革历史教育,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影响和制约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各种客观因素中,历史教育(包括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历史学习的评价体系等)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历史教师遵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历史课程体系,以灌注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闭卷考试为惟一手段,以分数为惟一标准进行历史学习评价,那么,学生必定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清楚了改革历史教育与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关系,就清楚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包括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制定者、历史教材编写者和广大历史教师)在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中的责任。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一书指出:"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就历史学科而言,当前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加快历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义务教育7-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投入实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制定之中。应抓紧这方面的工作,加快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工作。与此同时,要尽早使用按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材(实验本)采用"主题"结构,重视学习活动的安排,每课及各单元都提出了学习活动建议,使用这样的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大力转变历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师普遍采用以灌注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与此相对应,学生就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正如历史学习方式是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一样,历史教学方式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教育观指导下、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教学程序、形式、方法、习惯和艺术等的有机集合体。因此,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历史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包括小课堂和大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其次,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历史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历史教材体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观念必须先行。再次,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当前,历史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读书(首先是阅读历史教材)的指导,另一方面,一定要按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板报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而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一句话,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老师来灌注历史。最后,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对历史教师来说,既要评价学生的学,更要评价自己的教。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为此,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或登记表等实有必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能一张考卷定成绩。成绩显示要科学,使用要合理,不应以分数作为惟一的指数,更不应利用分数排队,给学生施加压力。

【收稿日期】2002年12月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历史教育学研究。

李洁,女,195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教科所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林屹】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1日。又见《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4]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

[5]夏正江、梅珍兰:《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6]参见杨文新:《信息技术与史学研究》。《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作者:冯一下 李 洁

上一篇:高校法治化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