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论文 篇1:

从逆反心理谈德育中因材施教方法的运用

关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说法。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逆反心理作了如下描述:“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活动的主体对客观的环境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也有人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压力后而产生的不满和反感的情绪,这种情绪导致了个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动上的反抗行为。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往往采用灌输式教育,而对各种管理和灌输的方式中所包含的示范和暗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研究。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受到成人和集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因此成年人的道德状况、集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往往比单纯灌输说教更有力量。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道德水平不高、道德行为欠佳,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单纯灌输式的说教对于青少年来说,易产生某些逆反心理或相反的示范作用。

2.青少年阶段心理特征的影响

青少年在这一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在社会和家庭环境中,人们仍然把他们当作未成年人看待,还是对他们加以呵护;在与自己同龄的伙伴中,他们希望以“成人”自居,不自觉地模仿成年人的某些行为,并有一种希望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愿望。但是在大多数社会场合中,成人和社会往往容易忽略青少年的这一种敏感的心理感受,青少年的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使他们总处于心理的矛盾状态。尤其在自尊心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某些出人意料的行为,常常是我行我素,漠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自己的教育和管理,对家长和社会的反抗行为逐渐增加,这种情感上的冷漠使他们越来越明显地疏远和怀疑成人,从而产生对社会的逆反心理。

3.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主要通过亲子之情的感化激励,家庭生活的渗透、熏陶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起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家长教育过于严厉或是对青少年放任自流的现象,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逐渐滋生对家长的敌对心态,再加上社会上不良思想的侵袭和影响,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

二、我国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过分注重规范要求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规范、轻人格”,重共性、轻个性。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比较多的是单纯向人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具体规范,如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朋友间的交友规范、政治上的政治道德、学业上的学术规范以及公共交往中的礼仪规范等,而不太注重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为了达到某种近期效果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生硬地要求教育对象遵守各种规范,教育者却很少以平等的身份与受教育者一起思考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在用规范来批评与表扬受教育者的行为时,往往不注意受教育者的个性和选择的权利。这种教育倾向培养出来的大都是某种被动型、依赖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这种教育倾向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往往导致青少年产生麻木、脆弱尤其是逆反的心理反应。

2.学校德育方式过于单一化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略了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德育目标上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學生,德育内容说教性太强,过于空泛和枯燥,使学生难以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认同。在德育方法上大量采取的是灌输式的说教,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忽视了道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没有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3.学校德育目标的构建过于统一化

现实中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千人一面,要求过于统一化,这种不分层面的“统一观”近年来已受到置疑。现在分层次的德育目标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德育的目标应注重内容丰富,力求全面涵盖思想教育、公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应该在不同的德育目标层次上,让学生通过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最终满足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每一层次的需要将会渗透在各级的德育课程标准中,在此基础上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从而注重因材施教,使之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学校德育中因材施教方法的具体运用

道德教育思想家曾经提出实行因材施教、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法,主张在实际道德的行为锻炼中培养德行,提出并开展了挫折教育、生存训练等教育试验,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模仿和榜样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实际地去认识和鉴别美和丑、善和恶。道德教育不能是强迫灌输,只能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得出正确的道德认识。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超越书本知识之外,积极地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力量。

1.规章制度的外在约束是基础

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能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言行,学校的制度按作用的范围可分为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生活行为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等制度。由这些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氛围,称之为制度文化环境。它所采取的强制与非强制的约束手段,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言行,通过外在强制性手段可以促使学生因害怕惩罚而形成对法纪规章等的遵从,最终在学校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和促人进步的良好风气。

2.道德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因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问题也呈现出区别性。因此,在对全体学生实行集体的统一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每个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针对个别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根本的原因,从而确保能够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个别心理教育,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聪明才智。

3.德育工作中应注重情感交流

有效的情感交流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逆反心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的情感得不到沟通和疏导,压抑的情绪没有宣泄的渠道。教师只有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去感化学生,把自己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换来学生真心的接受和信任,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更要耐心说服和劝解,还要注重信任和欣赏学生,随时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做到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4.班级、家庭以及社会舆论的外在约束途径

通过学生班级以及家庭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舆论,对个人行为予以肯定或是否定,运用这种外在的手段,也就是通过班风校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周围人们的舆论导向,促使学生个人倾向做出受到肯定和表扬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以及可能受到否定和批评的行为,从而能够遵从班级、社团、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

5.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己判定可能的行为后果,然后自己调节行为方式,为了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赞同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选择的行为后果负责。我们既要通过外在法规或通过社会舆论使学生做出符合要求的行为,又要提倡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德育实践分不同层次落到实处,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责任编辑袁妮)

作者:吕晓静

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论文 篇2:

浅述心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渗透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教育 中学教育 学科渗透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竞争压力增大,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使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其他疾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学心理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首先,心理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当前中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教育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最后,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妒忌、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及至犯罪、自杀等,也迫切要求开展学校心理教育。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学校工作是心理教育的中心环节。心理教育政策的落实,工作的开展,最终要归结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中去。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另一条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两条途径功能互补,各有侧重。学校应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心理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所有学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心理教育课程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如对高一学生就应侧重“学生适应新环境,改变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心理辅导。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咨询是指对同类心理疑问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个别心理咨询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咨询工作。既可采取学生与教师直接面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不记名反映问题。

4.学科渗透

心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对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自然已是不可言喻的。将心理学知识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从实施的具体过程来看,一切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都要通过学生心理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心理因素无疑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学科教育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能积极接受学科教学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学科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

作者:欧阳文婧

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论文 篇3:

青春期运动员心理训练特点探究

摘 要 现今阶段,心理训练在成年训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水平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青少年发育时期的训练是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也是心理逆反期,对将来的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时期也是运动员心理最不成熟的时期,游泳运动的心理训练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掌握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理训练特点是一个教练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 青春期 运动员 心理訓练 特点

一、青少年逆反期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和其他青少年运动员相比具有共性和特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的找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特点。

(一)青少年运动员共性心理特征

1.人格独立性增强;2.抽象思维能力增强;3.自尊心和心理敏感性增强;4.心理自控能力较差;5.成就感和自我表现欲强。

(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特有的心理特征

1.长时间的水里训练导致厌水或者恐惧水的心理;2.比赛过程中随着领先或者落后产生心理不稳定。

二、现阶段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训练比重太少,心理训练方法单一,心理训练流于表面,深度不够。许多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忽视了心理训练,在训练计划和安排中几乎没有心理训练。而大多数人只是在训练中采用简单的方法,并无计划和比重可言。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意识采用心理训练的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也过于简单,仅仅使停留在口头表扬、暗示等一些很简单的手段,长时间单调的训练方法会使运动员产生刺激适应,失去效果。即使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有针对心理方面的训练,也只是认识到了心理训练的皮毛,虽然对运动员有短暂的影响,由于没有系统性,深度不够,远远不能使运动员心理素质得到质的提高。

三、如何把握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特点

(一)训练手段多样化

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把基本的训练方法与入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加以融合。

(二)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助于动作的熟练和加深动作的记忆。而青少年对直观表象的模仿能力强,所以在游泳训练中要多采用表象训练这种直观的训练方法,使青少年运动员更容易掌握游泳技术。

(三)注意训练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成长时期好奇心理最强的时期,在训练或比赛中任何小的动静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造成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的下降。注意力集中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抗干扰能力,通过一个阶段强化后再逐渐放宽对青少年的督促和引导,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心理调整的习惯。

(四)应激控制训练

应激控制训练包含身体和环境两种应激控制训练方法。多采用环境应激控制训练,教练员制造比赛和竞争气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质才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时期应当采用的应激控制训练法。

(五)训练课设置要符合青少年性格特点,采用种类多、课时短的特点

青少年的性格比较活跃,耐性差、有很强的兴奋性和接受能力,所以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课程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以水中、陆上多种技术课结合,种类多、课时短的特点为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积极性,发挥训练课最大的效率。

(六)建立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

与运动员的交流要注意不同的训练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训练前要具有号召力;训练中要多用简短的手语和口令给与激励或提醒;休息时要具有安慰性和鼓励性;训练结束后总结要清楚明了有针对性。

(七)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了解孩子最深的人还是家长。现在,我们训练中所期待的家长的角色是由传统支持者转向现代的参与者和决策者。然而,在当前游泳训练中,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家长,缺乏参与训练的意识,全权依赖教练员对青少年的培养,这种意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家长有效地参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所以,教练员应该充分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

四、教练员在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心理训练要以启发谈话为引导。(二)教练员应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身行为对青少年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三)合理利用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特点。(四)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掌握青少年心理特点。

五、小结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成才是多方面的,一名运动员的成材除具备天赋的形态、机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外,一名优秀的游泳运动员还必须接受良好的心理训练。游泳属于体能类主导的竞技项目,由于其训练的单一性,如果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训练,那么往往会毁掉一个优秀的游泳运动的苗子。青少年游泳训练作为一项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人们对其的认识在逐渐加深。从以前单一的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发展到今天多种竞技能力的综合训练。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善于运用心理训练去启发每一名运动员,使其能够在训练场上自觉积极地投人练习,以提高训练质量,在赛场上能够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发挥最佳水平,从而实现为我国培养优秀游泳后备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林平.心理素质对游泳训练、比赛的影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S1).

[2] 严蓓.教练员与运动员家长谈话的技巧——青少年游泳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J].游泳.2005(1).

[3] 原涛.游泳训练中的心理教育[J].游泳季刊.2006(1).

[4] 孟小彩.青少年运动员如何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6(3).

[5] 岑正武.教练员在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体育科技.2006(4).

作者:吴咏

上一篇:研究生公民法律教育论文下一篇:关于农民的教育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