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保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又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自觉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要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科学发展论文范文

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最具里程碑式意义的创新就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决定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使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把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紧密结合起来的坚定立场、优良传统与创新品格,通过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明确界定而获得了生动的体现。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深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论述

当前,要做到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最切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十八大报告以简明、精炼的语言,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我认为,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主要围绕着五个方面的关系展开。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就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科学发展观既是党带领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而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成果,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十八大报告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从时间和空间、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认识道路,而且在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具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些论述表明,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新形势下的新的实践,而新形势下新的实践所凸显的“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一个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深层次问题。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理性把握和深刻揭示;运用这些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就可以在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获得更大的自由。

关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十八大报告凝练为一句话精辟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概括生动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它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实践开拓与理论创造,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性事业,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价值正义性、理论科学性、实践进步性,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提供了根本的主体保证。

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内部的关系。报告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理论体系;它的最核心的观点是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它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就意味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观点不是零散的、无序的,而是这些观点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所固有的内在逻辑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发展观与历史观、真理观与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上述五个方面的论述,分别涉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现实主题、主体动力、哲学前提、核心观点和内在逻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论述是我们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构架设想

要做到科学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构架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任何一个带有真理性认识的理论体系,都必定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备的结构,科学发展观也是如此。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不是毫无来由的主观想象,而是由我国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显现,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布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于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理念、新思路应运而生。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表述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此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已经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得到拓展与深化,这些观点大致勾画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五年间,党带领人民通过对新鲜实践经验的概括升华,分别在不同领域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思想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将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政策、思路和举措,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提升干部自觉实践和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多年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活动的循环往复,科学发展观已经以体系化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们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取得的最新认识成果。在我看来,这一成果的理论构架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着力回答和解决的实践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有四个,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上述四个问题中的前三个问题均含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方向性,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发展提供思想、制度和组织上的保证。因此,其落脚点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全方位地解决发展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决不是一个超阶级的所谓“中性”的问题,而是把发展的普遍性意蕴与特殊性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全局性问题。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十八大报告把这十六个字概括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就上述十六个字构成的四个词之间的关系而言,实事求是是核心,它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认识路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均是针对人们的思想变化不能与时代或形势的发展相同步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要求。前者要求人们的思想从某种不合时宜的教条或制度的桎梏与束缚中挣脱出来,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后者则要求人们不要在习惯性的思维定势下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使思想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与时俱进,其根本要求仍然是实事求是。至于求真务实,不仅仅是作风上的要求,更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正如胡锦涛所说:“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原则是:统筹兼顾。如果用更加详细、具体的语言来说,这一方法论原则就是:“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就哲学意义而言,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我们,在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关系中,不能把矛盾的一方消灭、代替另一方作为解决矛盾的唯一方式,而是应当允许矛盾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每一方均在最适合自己存在与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从而双方形成促进矛盾统一体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合力。这实质上是对毛泽东晚年“斗争哲学”的反思与扬弃。之所以要这样做,最根本的依据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党和国家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最高宗旨。

第四,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价值观和政治观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战略观是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世界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民主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文化观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观是促进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美丽中国,保证中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党建观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些主要观点既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质,又涵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撑点。

第五,科学发展观理论还应当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诸如:在政治层面上,有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特征等;在动力层面上,有发展主体、发展保证、发展动力等;在涉及发展的具体环节上,有发展目标、发展方法、发展要求、发展道路等。由于实践处于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中,因而概念、范畴作为源于实践的认识“纽结”同样也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理性提升。

以上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构架的设想,纯属个人看法。我们应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充分展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

三、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体系性、全面性和开放性

科学把握与理解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践中。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为了确保这“四个自觉”真正落到实处,我们需要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以下三点: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体系性,防止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简单化”。一般说来,人们在谈到科学发展观时,总是十分自然地想到这四句话,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但千万不要忘记,虽然这四句话的确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或核心观点,然而我们却不能以此来替代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理解上,那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简单化了。实际上,科学发展观具有理论上的系统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它既包含作为该理论体系核心观点的上述四句话,同时,又拥有其它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观点、论断、范畴,等等。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结合、理论体系和核心观点的交融,才能真正做到完整准确地掌握科学发展观。而只有依据这样理解了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发展。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工作中的广泛性和全面性,防止把科学发展观“片面化”、“肢解化”。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这就是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囿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局部的、特殊的领域,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时段区间内,而应当将科学发展观对于实践的指导涵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过程。因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作用具有空间或广度上的普遍性与全面性以及时间上的长期性。用党的文献中的语言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需要在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它是指导治党治国治军的思想武器和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行动指南。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防止把科学发展观“终极化”、“凝固化”。应当说,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客观必然性。人们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变为现实,并接受实践对这些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的正确性进行检验、验证;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将新鲜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概括、上升,使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更充实、理论更丰富。由于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因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任何把科学发展观凝固化、终极化的想法,都是与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相违背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还可以理解为它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虽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在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和理论内容的侧重点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确切地说,科学发展观应当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包容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的理论内容。由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都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因而它们都是绝对真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由于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仅仅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深化,因而它们又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为理论的发展开辟道路。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这种开放性特征,我们就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研究”(08&2D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姚润皋

第二篇:用科学发展观实践、宣传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保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又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自觉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要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我就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写出几十篇与此相关的稿件。

在跨越6个省区、历时近一个月的采访活动和后续的相关采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拨正前进航向,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是新时期唯一正确的选择。大量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而非科学的盲目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早在2000年,我在北京参加地球奖获奖者座谈会时,就听到有关科学发展问题的呼吁。由于对此深有同感,我在会后立即展开采访并及时反映了这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观点。应该看到,破坏环境的发展,掠夺资源的发展,盲目扩张的发展,畸形过度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有些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在某省采访时,我就听到某地对资源开发的议论:打了几个洞,挖了几个坑,冒了几股烟,留下几滩黑,剩下几把灰。有的地方决策者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惜引进外地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的生产设备、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表面、短期来看,这些地方的经济指标是上去了,但却给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的后患。

我认为,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到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是与此前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看到,在十年浩劫之后,在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而一些人却围绕姓社姓资等问题进行一些无谓的争论。在那个时候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必要的、正确的,及时的。这个口号在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的今天,就不能一味地、单纯地、不讲条件地谈发展了。

发展,是需要付出的:这里面既有人力、物力的付出,又有资源的消耗;发展,是有条件的,不考虑条件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发展;发展,是需要计较成本、计算投入产出比例的,不讲成本的发展、甚至赔本赚吆喝,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发展,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孤军深入的发展,则难以持久。也就是说,有的发展,是需要提倡、扶持、推广的,有的发展是需要阻止、遏制、修正的!我们不能一说起“发展”,就认为是好东西,就应该充分肯定,就不能产生怀疑,我们更不能脱离客观条件、不讲成本代价、不考虑负作用地讲发展。我们对任何事物,哪怕是经济发展,都要做具体分析,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为错误的东西唱了赞歌,我们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否定了正确的东西,我们就是扼杀了健康的力量。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过去的宣传报道,在这方面的失误和教训难道还少吗?明明是好大喜功的构想,我们却一味高唱赞歌;明明是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我们却高调肯定;明明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我们却没有指出其危害。而一些真正按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客观实际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却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和不公正的对待。

能否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在采访活动中采访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表现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常常取决于记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就以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为例,我们每到一地,当地都十分重视,对采访活动也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有些地方负责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或出于某种考虑,一些安排与科学发展观关系不大、甚至毫不沾边。一些单位介绍的情况虽然很丰富,但是可用的东西并不多,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在大堆的材料和繁杂的事物之中,如果不是独具慧眼,如果没有深入发掘、没有筛选提炼,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所以,每到一地,我都注意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新闻,最终确定自己要写的题材,要选的角度。我采写的《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青海阻止污染西移》《呼和浩特养牛人好潇洒》《榆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州将实现经济一体化》《“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看不见煤的煤矿》《“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青海省提高领导者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贺兰山的风刮来了多少钱》《红寺堡——区域协调发展的杰作》《宁夏: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黎明村里看“黎明”》《绿色的能源,绿色的希望——甘肃省敦煌靖远绿色能源公司发展“生物质燃气”见闻》《宁夏石嘴山:从煤城到山水园林城》《宁夏推动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就以科学发展观为精髓,力图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就是在写长篇综述《西部开发亮点多》时,我也注意将所写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这些稿件,取材不同,长短不一,写法迥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研究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批评。有的时候,深入的剖析、恰当的论述、准确的批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风力发电为何在新疆遭遇尴尬》《宁夏还该不该种植水稻?》《退耕还林:补贴到期之后怎么办》《退耕还林:不蹈“2605项目”的覆辙》《迷迷茫茫的“波尔多”梦》《珍惜青海湖“鱼鸟共生”状态》就是这方面的作品。

2006年7月30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述评《“用完就扔”:不该成为时尚》,是一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一些素材取自我家附近的早市,取自我对生活的观察。我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对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特别是过多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我的这篇文章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这篇只有千余字的作品,还被中宣部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的一等奖。当然,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我这篇文章发表几个月后,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限塑”的政策。虽然不能说这是我这篇作品的作用,但我还是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做过一点有益的工作感到欣慰。在此前后,我还针对商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虚假包装有违诚信》《过度包装:糟蹋社会财富》《商品包装,有多少是恰如其分》等针砭时弊的报道,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要善于在工作、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发现问题。2007年6月,我乘飞机去北京参加中宣部召开的总结表彰会。在飞机上提供的午餐中我发现了问题:一顿谈不上丰盛的午餐,竟使用了七八种包装材料,制造了数量可观的垃圾!于是,我利用乘机的间隙和乘客离机的时机迅速展开采访,写了一篇“记者来信”:《客机上能否少制造点垃圾》。这篇稿件,不仅被“航空网”等网站转载,而且被报社评为好稿。到了年终,它又被报社评为年度二等奖。

宣传科学发展观,本身也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不能做无谓的宣传、毫无成效的宣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宣传。没有效果的宣传,是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也就是说,宣传科学发展观,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要讲究宣传艺术,研究宣传艺术,把宣传效果最大化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任何文字,都要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动力,要有吸引力。只有被阅读了才有可能产生作用。没人理睬,就是文字垃圾。

是不是理论研究一定晦涩难懂?是不是新闻报道一定枯燥乏味?我想,任何读者都喜欢阅读引人入胜、生动有趣、鲜活耐读的文字,而不喜欢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的作品。同样是讲故事,有人讲得人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有人却讲得让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同一篇文章,有的可以吸引人一直读下去,有的竟让人看了开頭就不想看结尾。有时,换一个开头,变一种方式,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我们完全应该、也应该做到让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鲜活、生动、感人、耐读!这方面值得探讨、值得借鉴、值得改进的有很多。我在2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也算尝到过一些甜头。例如,我写人工饲养天牛的天敌花容穴甲取得成功的科技新闻,不直接写科研鉴定和研讨会,这些内容在标题和行文中甚至不出现。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标题也写成了《天牛,看你还能“牛”几时?》。写郑州人不驱赶、宰杀城市行道树上的鸟、努力营造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我的题目是《郑州人的“宽容”》。写由于封山禁牧带来野生岩羊的过快增长,我用了《贺兰山的岩羊多得让人有点愁》《谁给贺兰山的岩羊这么大的胆儿?》。写封山禁牧,我的标题是《宁夏:让羊换了一种“活法”》。

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有自己的探索,但我的探索是初步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我愿为此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

作者:庄电一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发展

收稿日期:2013-03-09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201318)

作者简介:毛殊凡(1963-),男,北京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1]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功能所起的积极作用,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一、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用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指导行动,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

只有坚持不懈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积极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3]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4]事实上,这一精神实质也是创新最重要的本质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许多地方都述及创新和创造问题,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这些精辟论述,不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世所罕见。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就必须坚决摒弃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坚决消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为了有效化解风险挑战和长久保持社会稳定,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内外环境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深入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规律性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方面特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必然大有可为。要实现文化的新跨越、创造文化的新辉煌,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创新发展研究,科学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其要求必定是又快又好的科学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以科学发展作为强大武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以积极的创新姿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勇于担当、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

丰富的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氛围等特点,奠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必定有所作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指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总人数约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85%,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5]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证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几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2/3以上,高校在“十一五”期间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6万多份。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0万篇,增长近50%。[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从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并重、为决策服务的方向转型,一大批研究现实问题的成果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许多研究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功能。事实胜于雄辩,高校无愧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八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已经建成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同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教育战线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协作,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断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要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咨询服务,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和模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服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实际问题,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系统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又快又好地科学地创新发展,当然首先必须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大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教育,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和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归结到在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中真正取得实效。要使创新发展真正取得实效,既要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改进思路,努力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的特殊而积极的作用,组织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不断推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中不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当前,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贡献。

三、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途径。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其个性不可能有自由独立的发展,因而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创新人才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又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大科学家、“大师”级专家学者的培育对象。创新人才富于独创性、创造能力强,能够积极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自觉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要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培养创新人才必然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谈到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时也强调:“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7]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研究及其成果“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能够“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8]。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高校只有以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真正大有作为。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相关工作。要加强和改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来,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学术理论创新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树立协同意识,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创新为目的,以协同为抓手,以管理创新为前提,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式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队伍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组织和集聚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关键领域做出实质性贡献,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

四、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衡量我们是否最终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全过程全方面并取得真正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面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应用研究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原始创新能力。为探索解决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探寻途径而进行的原始创新,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要求。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为国家建设充分表达意识形态内核、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征的现代文化体系,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原始创新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而言,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既是其学科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其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命源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体现传承性的内在要求,既要面向过去,又要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完善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就学理学科创新发展来看,只有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因此,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当前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对于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中,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学术研究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相对阶段不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总会以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来体现和标识。就是说,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最终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上,存在于相关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转化和传播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是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对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阅读、理解过程,是一种进行专门化学术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作为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的学术研究工作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此外,我们还要从整个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对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承担学术研究的重要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以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己任的专门文化机构,一方面实现了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与研究的统一,另一方面集中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研究人员并产生出大部分研究成果。因此,高等教育整体上的创新发展,将会为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学术研究支撑。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深刻而迫切的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原始创新压力和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如何适应这种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学术研究中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化论证,不断成就中国文化当代形态的深厚底蕴,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勤勤恳恳地甘于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探索中默默耕耘,少些浮躁,多些踏实,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深厚的学术积累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开辟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盛会著华章,道路定乾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共同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朝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3][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8,9.

[2]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5] 袁贵仁.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1):6.

[6] 王亮.述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11-07.

[7] 袁贵仁.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N].人民日报,2012-10-18.

[8] 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毛殊凡

上一篇:税务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