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运算能力

2022-10-23

目前,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广,但是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却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有所发展,反而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是每况愈下。有的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也有的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着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心理因素

(一)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现在的学生的学习条件跟学习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太过分舒适的生活往往使学生缺乏斗志,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思想变的越来越懒惰,再加上计算器的普遍学习与使用,学生更不喜欢去计算数学。

(二)固定的思维方法

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种知识(方法)往往习惯用类似的旧知识(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必然会出现思维的惰性,影响运算的速度,使运算过程繁冗不堪。

(三)缺乏比较意识

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的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了。老师在讲评试题时,忽略多种解法当中简捷方法的优先性。

二、运算能力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一)运算能力的层次性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类别的运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到高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运算的认识和掌握也必须是逐步有序、有层次的,不掌握有理数的计算,就不可能掌握实数的计算;不掌握整式的计算,也就不可能掌握分式的计算。不掌握有限运算,就不可能掌握无限计算。没有具体运算的基础,抽象运算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运算能力是随着知识面的逐步加宽、内容的不断深化、抽象程序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的。如果说数学内容的发展是无穷的,那么运算能力的提高也是永远不会终结的。

对于中学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可分为:计算的准确性--基本要求;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较高要求;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高标准要求。在思想上一定要充分认识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把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上,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

(二)运算能力的综合性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中学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三、如何发展运算能力

培养和发展某一种运算的运算能力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理解有关运算的基本知识到形成这种运算的技能的阶段;

2、从运算技能上升到运算能力的阶段;

3、在各种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的阶段。要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重点是准确理解有关知识,熟练有关运算的方法、步骤,应该本着"先慢后快"、"先死后活"的原则。随着运算技能的形成,逐渐简化运算步骤,灵活运用法则、公式。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和习惯。

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还必须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在应用过程中,运算的目的不一定是追求一个简化的结果,而且要为一定的推理、演绎、判断服务。

四、如何培养运算能力

(一)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关系计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数学这门课,由于它自身严密的特点,就容不得学生丝毫的马虎与粗心。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题,究其原因,有一部分就与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无关系。为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细心观察,认真审题,仔细抄题,题做完后从多角度进行验算。对阿拉伯数字,运算符号严格要求,规范书写。经常这样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出现,真正地为学生的计算“保驾护航”。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强算法的对比及辨析

正确的算法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根本保证。对计算法则只有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时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对算理的教学不容忽视。再则,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法则,要经常进行一些算法易混淆的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辨析,从反面让学生"扶正固本"。

(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加强速算教学

多步计算的题其解题方法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好多题都不止一种解法。众多的解法中肯定有一种"又对又快"的。这种算法依赖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分解和组合。依赖于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的应用。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主动探索速算的方法灵活计算。方法活了,便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运算的目的不一定是追求一个简化的结果,而且要为一定的推理、演绎、判断服务。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加强口算训练

不论什么样的计算题都是以基本的口算作为基础的,老师要经常性的安排一些由易到难的口算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算法,而且由量变的积累能使学生最终达到熟性生巧的效果。学生算得多了,熟练了,计算能力就会提高。

上一篇: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技术改造下一篇:浅析冠心病的病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