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七年级数学试题

2022-12-15

第一篇:华师版七年级数学试题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力测试题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华师七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力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填一填(3分×10=30分)

1、已知2xy4,则14x2y______.

2、若mx3m3nnym2n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则

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5y63x6y40,则xy_____.

5、消去方程组2x35t3y42t22mn______.

x3y2,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二元一次方程

中的t,得___________.

2xmy4x4y8

6、当m=_______时,方程组的解是正整数.

7、某学生在n次考试中,其考试成绩满足条件:如果最后一次考试得97分,则平均为90分,如果最后一次考试得73分,则平均分为87分,则n=_______.

8、一轮船从重庆到上海要5昼夜,而从上海到重庆要7昼夜,那么一木排从重庆顺流漂到上海要_______昼夜.

9、一批宿舍,若每间住1人,则10人无法安排;若每间住3人,则有10间无人住,这批宿舍有_______间.

10、某商品售价a元,利润为成本的20%,若把利润提高到30%,售价应提高到_______元.

二、选一选(3分×10=30分)

11、下列方程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3x2y1A.

y4z1a3B.

2b3a21y3xC.

12x4ymn1D.

mn3

12、已知Sv0t于(

) A.106.5 12at2,当t=1时,S=13;当t=2时,S=42,则当t=3时,S等

C.70.5

D.69 B.87

13、已知单项式2ay5b3x与4a2b24y的和仍是单项式,则x、y的值为(

)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x1A.y2

x2B.

y1x0C.1y5

D.x2y1

2x3y43x5y6

14、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则a、baxby2bxay4的值为(

) A.a2b1 B.a1b2

C.a1b2

D.a1b2

15、若方程组A.2 2kxk1y34x3y1的解x和y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为(

)

C.3

D.-3 B.-2

x2ymxy4m

16、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x+2y14的一个解,那么m的值(

) A.1 B.-1 C.2 D.-2

17、6年前,A的年龄是B的3倍,现在A的年龄是B的2倍,A现在年龄是(

) A.12 B.18 C.24 D.30

18、我市股市交易中心每买、卖一次需千分之七点五的各种费用,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上海某股票1000股,当该股票涨到12元时全部卖出,该投资者实际盈利为(

) A.2000元 B.1925元 C.1835元 D.1910元

19、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今年有a部作品参赛,比去年增加了40%还多2部,设去年参赛的作品有b部,则b是(

) A.a2140% B.a140%2

C.

a2140%

D.a140%2

20、方程1990x1989y1991的一组正整数解是(

) A.x12785y12768 B.x12785y12770

C.x11936y11941

D.x13827y12632

三、解答题

21、解下列方程组(6分×4=24分) 3x5y(1)

2x3y1xy2(2)23 2x3y28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xyxy534(3) xyxy1143(4)

3x2y42xy5xy16

22、已知ab9, ab1, 求2a2b2ab的值.(5分)

23、已知2p3q3pq54,证明p2p32pq3.(6分)

24、已知方程组ax5y154xby2,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5得到方程组的解为y4x13,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y1b,若按正确的a、b计算,则原方程组的解x与y的差xy的值是多少?(7分)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25、某车间有甲、乙两种硫酸的溶液,浓度分别为90%和70%,现将两种溶液混合配制成浓度为80%的硫酸溶液500千克,甲、乙两种溶液各需取多少克?(8分)

26、某中学新建一栋4层的教学楼,每层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侧门时,4分钟可通过80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名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10分)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华师七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3分×10=30分)

1、-7

2、25

3、略

4、

1009

5、4x15y260

6、-4

7、8

8、35

9、20

10、

1312a

二、选一选(3分×10=30分)

11、B

12、B

13、B

14、B

15、A

16、C

17、C

18、C

19、C C

三、解答题

21、解下列方程(6分×4=24分)

(1)x5 (2) x4(3)

x18y3y12 x6y6 (4)

y1

22、-2

23、略

24、34115

25、甲、乙均取250千克

26、(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通过x名学生,一道侧门通过y名学生,则2x2y560y800 4x∴x120y80

(2)这栋楼最多有学生4×8×45=1440(名) 拥挤时5分钟4道门能通过,5×2×(120+80)×(1-20%)=1600(名) ∵1600>1440 ∴建造的4道门符合规定.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20、

第二篇:华师版数学7年级期末达标测试卷

期末达标检测卷

(120分,12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郑的年龄比妈妈小28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小郑今年的年龄是(  )

A.7岁

B.8岁

C.9岁

D.10岁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2x-3y-1)2=0,则x、y的值分别是(  )

A.1,

B.-1,-

C.-1,-

D.-1,-1

4.一元一次不等式2(x+1)≥4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6.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正六边形和正方形

B.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

C.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D.正三角形和正十边形

7.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化简|a-b-c|+|b-a-c|+|c-b-a|的结果为(  )

A.a+b+c

B.-3a+b+c

C.-a-b-c

D.2a-b-c

8.如图①是3×3的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②中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图案,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

(第8题)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边上,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G,若△EFC≌△GFC,则∠ECF的度数是(  )

A.60°

B.45°

C.40°

D.30°

(第9题)

(第10题)

(第12题)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点E在边AB上,∠AED=60°,则一定有(  )

A.∠ADE=20°

B.∠ADE=30°

C.∠ADE=∠ADC

D.∠ADE=∠ADC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12.如图,△DEF是△ABC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后得到的图形,若∠B=31°,∠C=79°,则∠D的度数是______.

13.给出下列图形:①角;②线段;③等边三角形;④圆;⑤正五边形.其中属于旋转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填序号)

14.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BE是AC边上的中线,如果AC=10

cm,那么AE=________

cm;如果∠ABD=30°,那么∠ABC=__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15.如图,AB∥CD,BC与AD相交于点M,N是射线CD上的一点.若∠B=65°,∠MDN=135°,则∠AMB=________.

16.某班组织20名同学去春游,准备租用两种型号的车辆,一种车每辆有8个座位,另一种车每辆有4个座位.要求车辆不留空座,也不能超载,有________种租车方案.

17.如图,点D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如果△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E重合,那么旋转了________°.

18.如图,△ABD≌△ACE,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若AB=8

cm,AD=3

cm,则DC=________cm.

19.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0.某公园“6·1”期间举行特优读书游园活动,成人票和儿童票均有较大的折扣,张凯、李利都随他们的家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王斌也想去,就打听张凯、李利买门票花了多少钱.张凯说他家去了3个大人和4个小孩,共花了38元钱;李利说他家去了4个大人和2个小孩,共花了44元钱.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请你帮他算一下,需准备________元钱买门票.

三、解答题(23,25题每题5分,24题9分,27题7分,28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60分)

21.(1)解方程:4x-3(20-x)=6x-7(9-x);    (2)解方程组:

22.(1)解不等式x+1≥+2,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23.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数a,b,都有ab=a(a+b)-2,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

比如:25=2×(2+5)-2=2×7-2=14-2=12.

(1)求(-2)5的值;

(2)若4x的值小于16而大于10,求x的取值范围.

24.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的网格中有一个△DEF.

(1)作与△DEF关于直线HG成轴对称的图形(不写作法);

(2)作EF边上的高(不写作法);

(3)求△DEF的面积.

(第24题)

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点E,CF交AB于点F,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

(第25题)

26.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再画出将△A1B1C1绕点B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到的△A2B1C2;

(2)求△ABC的面积.

(第26题)

27.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某商店将某种碳酸饮料每瓶的价格上调了10%,将某种果汁饮料每瓶的价格下调了5%.已知调价前买这两种饮料各一瓶共花费7元,调价后买上述碳酸饮料3瓶和果汁饮料2瓶共花费17.5元,问这两种饮料在调价前每瓶各多少元?

28.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售,部分蔬菜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下表:

蔬菜品种

西红柿

青椒

西兰花

豆角

批发价格(元/千克)

3.6

5.4

8

4.8

零售价格(元/千克)

5.4

8.4

14

7.6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千克,用去了1

520元钱,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元钱?

(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

520元钱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

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多少千克?

答案

一、1.A 点拨:设小郑今年的年龄是x岁,则小郑的妈妈的年龄是(28+x)岁,根据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D 3.D 4.A 5.C 6.C

7.A

8.C 点拨:如图,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6种.

(第8题)

9.B

10.D 点拨:在△AED中,∠AED=60°,所以∠A=180°-∠AED-∠ADE=120°-∠ADE,在四边形DEBC中,∠DEB=180°-∠AED=180°-60°=120°,所以∠B=∠C=(360°-∠DEB-∠EDC)÷2=120°-∠EDC.因为∠A=∠B=∠C,所以120°-∠ADE=120°-∠EDC,所以∠ADE=∠EDC.因为∠ADC=∠ADE+∠EDC=∠EDC+∠EDC=∠EDC,所以∠ADE=∠ADC.

二、11.12 12.70°

13.②③④⑤;②④

14.5;60° 点拨:根据题意知,点E是边AC的中点,所以AE=AC,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AB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5.70° 点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M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求出∠AMB的度数.

16.2 17.60 18.5

19.a<3 点拨:本题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等式组有解,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有公共部分.

20.34 点拨:设成人票每张x元,儿童票每张y元.

由题意,得:

解得:

则3x+2y=34.

即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需准备34元钱买门票.

三、21.解:(1)去括号,得4x-60+3x=6x-63+7x,

移项,得4x+3x-6x-7x=-63+60,

合并同类项,得-6x=-3,

系数化为1,得x=.

(2)原方程组可化为

①+②,得20x=60,解得x=3.

把x=3代入②,得36-15y=6,解得y=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2.解:(1)去分母,得2(x+1)≥x+4,

去括号,得2x+2≥x+4,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第22题)

(2)解不等式+>0,得x>-,

解不等式x+>(x+1)+a,得x<2a.

因为该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所以1<2a≤2,所以

23.解:(1)(-2)5=-2×(-2+5)-2=-2×3-2=-6-2=-8.

(2)因为10<4x<16,

所以10<4×(4+x)-2<16,

解得-1

24.解:(1)图略. (2)图略.

(3)△DEF的面积为×3×2=3.

25.解:AE∥CF.

理由如下:

因为AD⊥CD,BC⊥AB,

所以∠D=∠B=90°.

因为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所以∠DAB+∠DCB=180°.

因为AE平分∠BAD,CF平分∠DCB,所以∠DAE=∠BAE=∠BAD.

∠BCF=∠DCF=∠DCB.

所以∠BAE+∠DCF=(∠BAD+∠DCB)=90°.

又因为∠DAE+∠DEA=90°,

∠DAE=∠BAE,所以∠DEA=∠DCF(等角的余角相等).

所以AE∥C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6.解:(1)如图所示.

(第26题)

(2)△ABC的面积=×4×1=2.

27.解:设该种碳酸饮料调价前每瓶x元,该种果汁饮料调价前每瓶y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种碳酸饮料调价前每瓶3元,该种果汁饮料调价前每瓶4元.

28.解:(1)设批发西红柿x千克,西兰花y千克.

由题意得

解得

200×(5.4-3.6)+100×(14-8)=960(元).

答: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960元钱.

(2)设批发西红柿z千克,

由题意得(5.4-3.6)z+(14-8)×

≥1

050,

解得z≤100.

答: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100千克.

第三篇: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应该怎么设计?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1[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 ,求 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 ,求: 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2[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5、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

六、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 与∠ 是同旁内角,且∠ =50°,则∠ 的度数是( )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4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 是同位角,∠1和 是内错角,∠1和 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 ∠3.

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八、课后作业

1.教材P19第7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立体的,

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第四篇: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科书中的所有章节: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三、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八认真工作。把教学八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开展导学教学模式,按照教案设计要求,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实现共同进步。

6、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8、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9、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10、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1、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2、注重平时错题收集整理。

第五篇: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周测试卷

周测数学试卷3

班次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4

的意义是2.甲乙两数的积是2

12,若甲数是-312

,则乙数是

3.计算:-312154=4.计算:-3411

8

=5.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则a5mnb

6.将41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7.7.05106

8.4x2

的最大值是9.计算122(3)(2)10.a与

3互为倒数,则a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322313() 2.(2)4

24

16() 3.平方得-16的数是-4()

4.433

4

9

() 5.323

3的倒数是32

()

6.229

的个位数是2() 7.32(3)(3)9() 8.正数的平方比本身大() 9.2.1的倒数是1.2() 10.3

(3)3(3)9()

三、计算(每题12分,共60分) 1. 22

732(1)(3)2

2.54(5)342

(114

)3.(57261249)136

(3)

4.(10.5)(1)(4)14

3

5.(1)2(13

1

21

3)

2(3)2

上一篇:护士应急预案演练小结下一篇:护士七一建党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