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

2022-09-12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变大变快 , 使得人们身体激素以及内分泌代谢障碍不稳导致身体出现肿瘤和其他疾病 , 其中糖尿病是代谢障碍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节奏的改变 ,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 在我国也不例外。儿肿瘤的发病率也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有所提高 , 女性好发肿瘤之一就是乳腺癌 , 为全身疾病高发病之一 , 严重的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有研究显示 , 乳腺癌的发病与患者机体内的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 而女性激素以及内分泌代谢不稳不平衡也可导致并发糖尿病发生 , 患者全身呈现体形消瘦、乳腺阵发性疼痛等临床表现 , 乳腺上皮细胞若为经正规治疗遏制会造成全身淋巴扩散直至死亡。有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进行对症的护理干预和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而且减少患者在化疗和手术后的疼痛。笔者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现将调查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接受调查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5~57岁之间 , 平均年龄为49.8岁;患糖尿病患者病程在9~14年之间 , 平均病程为12.6年;患乳腺癌患者病程在2~5年 , 平均病程为3.2年。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该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护理干预

1.2.1术后愈合护理患者经过乳腺全切或局部切除后回到重症监护室应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 , 防止患者由于术中全麻导致患者头抬高导致脑疝的同时 , 防止患者的在麻醉期间为内容物反流入口腔引起呛咳或肺支气管感染甚至窒息;患者麻醉苏醒后6 h再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 有助于患者体位引流以及自主呼吸 , 同时降低手术切口的张力 ,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如血压、血氧、血糖等 , 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引流管、留置尿管等通畅 , 如有曲折及时处理。

1.2.2饮食护理为防止患者发生呕吐和恶心等情况发生 , 可在患者麻醉苏醒后的6 h进食软质食物。由于该组患者的年龄较大 , 在给患者进行饮食配置的时候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因素以及年龄对消化道系统产生的影响 , 给患者选择高优质、无糖、流质食物 , 保证患者营养供应的同时减少患者胃部不适。但是 , 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要考虑到患者的血糖情况 , 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 , 未经主治医师同意不得擅自为患者进食和输液含糖液体 , 患者应采取多餐少食原则 , 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体能的恢复 , 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有所控制 , 患者进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以免与治疗药物发生拮抗反应 , 患者应多进食青菜、肉质等荤素搭配 , 同时患者应禁止进食油炸食物 , 防止发生胃部血管壁血栓发生。

1.2.3手术切口护理1为减少由于全切或单侧切除带给患者困扰可帮助患者进行移植皮瓣 , 移植皮瓣后应定期为患者进行引流同时定期为患者进行伤口换药。此外 ,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液中糖的含量过高 , 是细菌等碧桂园微生物繁殖与生长的有力条件 , 所以 , 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后感染的几率较高。在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局部的血运情况 , 如发现移植皮瓣的皮瓣颜色改变或是局部温度异常 , 则提示患者移植皮瓣坏死或感染 , 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由于乳腺部位的血管与神经比较丰富 , 所以 , 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出血量会比较多 , 所以 , 术后常规给患者留置引流管 ,以防止术后切口内出血引起血肿。切开引流后放置负压吸引装置 , 同时定期为患者更换负压吸引装置 , 观察患者引流的颜色、形状、液体量等情况 , 若患者引流量超过300~500 m L, 应注意患者是否体内有出血点 , 必要时入手术室行切开探查术;在观察患者引流液颜色时若发现引流液体形状为白色粘稠状应考虑患者内部有炎症发生 , 术后7 d观察患者皮瓣移植效果 , 若移植皮瓣与创口皮肤紧密贴合 , 同时患者体位引流量逐日减少且性状和颜色均正常 , 应为患者拔出引流管路 , 并为患者创口加压包扎。

1.2.4并发症护理1出血。乳腺癌术后出血为首要并发症之一 ,大多由于患者在术中为对切除无有彻底清创 , 导致患者出血点未得到有效制止而出血 , 或由于患者术后使用激素类药物使得患者伤口出现局部渗血。应严密观察患者局部情况 , 同时告知患者术后3 d减少活动 , 防止由于体位改变而导致出血点破裂出血。

2感染。术后感染可能与术中遗留肿物不完全清楚有关 ,同时也可与患者术后换药导致感染 , 加之患者本身并发糖尿病也是感染的高危因素 , 也可能是患者术后长时间的进行体位引流导致 , 若发生感染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及时足量、足疗程、合理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 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应在对患者更换药物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上肢肿胀。乳腺癌患者术后可能会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使患侧肢体发生上肢肿胀进而影响患者术后进行测量血压、抽血、皮下注射等操作 , 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平卧 , 抬高肿胀侧 , 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患侧局部按摩 , 促进血液循环。

1.2.5心理护理乳腺这一器官是女性性征的标志之一 , 老年患者在患乳腺癌之后 , 会有对自身形象的改变的担忧 , 同时 , 老年患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 对乳腺癌的理解局限于“绝症”的印象之中 , 同时 ,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关系思维会不同程度退化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 , 所以 , 对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对疾病的解释理解不多、对治疗疾病的信心也不高。而老年乳腺癌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多在确诊乳腺癌之前就已经有多年糖尿病史 , 患者由于病史多年对疾病的治疗已经不很积极 , 所以 , 在得知自己患乳腺癌之后通常也不会积极的对疾病进行治疗。此外 , 由于生理上的衰退以及社会家庭中的角色的改变 , 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对乳腺癌恐惧的同时多数抱有自生自灭的心理 , 不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或者擅自简化治疗的程序 , 给疾病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 , 此年龄段的患者大多数已经退出社会生产 , 家庭与子女均已稳定 , 所以患者生活中的牵挂较少 , 缺乏治疗疾病的动力。对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了解该组患者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情况 , 并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 与患者的家属共同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 并对手术以及放化疗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处理 , 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使患者产生归属感 , 使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家人心中的位置 , 进而激发患者生存的信念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积极地配合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有54例患者顺利出院 ,且患者血糖有所控制 , 仅有2例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放弃治疗 , 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 在疾病治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 一方面 , 乳腺癌属于恶性消耗性疾病 ,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患者适当的补充营养 , 特别是在手术之后 , 营养支持也是促进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护理措施之一;另一方面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代谢存在异常 , 进而使糖的分解与利用产生一定的障碍 , 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 , 控制患者的饮食是控制患者血糖的有效措施。所以 ,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 , 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 ,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 , 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 , 以便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 , 在对糖尿病合并乳腺癌的护理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乳腺癌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护理 , 乳腺癌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还是有手术为主 , 手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监测。同时对乳腺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患侧上肢水肿等情况进行前瞻性护理以减少患者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在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护理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护理问题 , 就是患者的心理护理 ,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渐弱以外 , 患者的心理成熟度也会逐渐的变差 , 所以 , 对疾病的恐惧、对家人的担忧、对治疗费用的关注等因素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在丧失治疗疾病的信心、消极的面对治疗 , 因此 ,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方面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使家属给与患者情感支持 ; 另一方面态度要亲切、主动 , 与患者交流的时候要向渗透治疗成功的案例 , 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 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与相应的护理 , 增加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 , 积极主动的面对治疗。

对于老年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主要观察患者的血糖以及伤口愈合情况 , 糖尿病患者对于伤口愈合由于血糖作用难以愈合 , 这就要求对于患者血糖控制应严格要求 , 对于术后患者并发症应严密观看及术后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而对于老年患者还要对患者饮食进行护理干预 , 防止由于饮食不当影响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入住该院的5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且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化疗、并发症、血糖以及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性恢复等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52例患者均生命体征平稳及血糖有所控制,有54例成功出院,仅有2例患者临床疗效欠佳放弃治疗。结论 对于老年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其进行对症、有效的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生命体症以及血糖均有所控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老年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上一篇: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与思考下一篇:新世纪初西藏题材的中国军旅小说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