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设计

2022-09-12

一、课程定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很多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都开设有的课程, 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 网络基础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和电子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理解网络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网络操作和使用技术, 了解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二、课程基本目标

通过对网络基础基础知识的学习, 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以及对网络基本技术原理的理解和网络基本操作的学习。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知识目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目标在于,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慨念, 理解数据通信基本原理, 理解常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原理, 理解网络互连的概念以及网络互连设备工作原理, 掌握IP地址基本知识和IP规划, 了解防火墙应用、数据加密、Internet应用。 (2) 能力目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能力目标为:会网线制作, 会信息模块端接, 能列举实际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案例, 能判定IP地址类别、IP是否属于同一网段, 能利用常见网络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能列举常见Internet服务应用实例, 会简单网络服务搭建。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思路

本教程严格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规定的内容章节和课程设计进行教学, 坚持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方法。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 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 (课程单元) 组成:

(二)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72课时, 其中理论教学60课时, 实践教学12课时。

(三) 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1

课程单元2

课程单元3

四、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成长性评价,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建议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课程评价考核可以由2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 包括纪律考勤课堂抽问和书面作业等。第二部分为期末考核成绩, 即学生在最后学期考核中的成绩。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50%) +期末考核 (50%)

摘要: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 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通过对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 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以及对网络基本技术原理的理解和网络基本操作的学习。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单元

参考文献

[1] 宋斌.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华章, 2009 (19) :80.

[2] 孙志国.web N.O, 互联网发展新趋势[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

[3] 严学强.全业务运营的网络基础[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下册) [C].2009.

上一篇:急性重症胆管炎救治的几个问题下一篇:海外代购中代购方法律地位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