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与兵法谋略

2022-09-11

体育竞技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充满着对抗和胜负之分。既然有对抗, 有胜负就有用兵之道。大到奥运会小到街头巷尾的一时兴起的比赛, 都是斗智斗勇的。排球比赛是同场对抗的比赛, 是全队在攻防这对矛盾中创造机会去抢得先机, 给对手制造麻烦, 进而赢得胜利的比赛。古代兵法的战术计谋对比赛的胜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古代兵法中的几个方面结合排球比赛的赛前工作, 赛中的进攻以及防守, 进行了讨论, 希望能给教练员和队员带来有益的启示。

1 赛前工作

1.1 兵者, 诡道也

“兵者, 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 能攻而装作不能攻, 要用某人而装作不用他。归纳起来就是赛前传播谣言说队内各种矛盾, 团队意识薄弱, 训练不积极。教练员和某某队员之间有矛盾。假传言某主力队员受伤, 在比赛时可能不上场的假消息, 用来迷惑对手, 使对手掉以轻心。

1.2 未战而庙算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这是说“在开战之前, “庙算”能够胜过敌人的, 是因为按五事七计经过周密研究, 有十之八九正确, 得到的胜利条件多;开战之前, “庙算”不能胜过敌人的, 是因为研究不周, 只有十之四五正确, 所得的胜利条件少。在排球比赛前每支队伍都要调查对方, 看看他们什么配备, 主力阵容、替补席是谁, 各有什么特点, 在每一轮次上使用什么战术, 每一轮次的薄弱环节在那里。现在每支队都用科技手段去研究对方, 甚至都研究到了对方二传手势所对应的战术。战前庙算可以针对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及早的做出应对措施, 防患于未燃。故曰“知己知彼者,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殆。”

1.3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这就说凡先占据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总结一下就是在比赛前要提前到比赛场地去适应, 适应那里的温度, 气候, 甚至有时要调整生物差。以及给队员的休息调整的时间。后去比赛场地的则旅途劳顿, 不适应当地状况, 对比赛大大不利。

2 赛中进攻方面

2.1 善战者, 其势险, 其节短

“善战者, 其势险, 其节短。”这是说“善于打仗的人, 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 (居高临下, 锐不可当) , 他所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在这里提到了“势”和“节”, 以我个人的理解它表明了在排球比赛中一定要在态势上给对手以压力, 队员的精神面貌, 球场上的拼劲, 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霸气, 都要给对手在心理上制造压力。就像前不久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排球超级联赛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队员一样在场上嗷嗷直叫, 尤其是在扣死对方或者防起对方的扣球时表现得异常兴奋。他们这种霸气就给对手带来压力。当然也不提倡那种在场上咆哮的做法, 但是它却表现出了一种想要征服对方的霸气。这里的“节”就是节奏, 在比赛中分为进攻节奏, 有攻转防的节奏, 节奏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 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进攻时快球要让对方反应不及, 强攻要从容不迫寻找战机;防守时沉着稳健快速抢位。牢牢把握进攻或者防守节奏, 让对手去适应你的比赛节奏而不是你去适应他。控制了节奏就等于控制了比赛。

2.2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夫兵形象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 兵因敌而制胜。”把兵比喻为水, 水的流动是避高而就低, 这就形象地比喻出用兵之道避实就虚。孙子说“出其所必趋, 趋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 攻其所不守也……故善攻着, 敌不知其所守。”排球比赛中, 通过短暂的接触洞悉对方薄弱环节抓住机会猛攻, 在技术上, 利用自己手法, 变化球的路线, 例如找人, 找区, 所谓找人就是找那些接发球差的, 或者是上次失误的或者是刚被换上场的队员;找区就是找空位或边线附近;在战术上利用掩护跑位, 佯攻等假象来隐藏真象或掩护同伴进攻, 以此迷惑对方的防守队员, 获得进攻机会。比如三号位跑快球掩护四号位在起身后扣半高球的梯次进攻, 四号位跑快球掩护, 三号位在四号位和三号位之间扣平拉开或半高球的交叉进攻等。以此来欺骗对方的拦网, 利用自己的强打对手的弱。或者二传突然来个二次球让对手防不胜防。

2.3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在排球比赛中战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比赛场上瞬息万变, 战术的使用要依据对方拦网队员分布, 实力, 以及一传是否到位等很多因素制约。所以就要求突出“变”, 排球比赛的指导思想中的灵活多变, 就是主张根据对手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当然这里所说得“变”还蕴涵着打破陈规, 改变传统战术, 善于创新。孙子的《九变篇》中提到“将通于九变之利害, 知用兵矣。”他强调的是将帅在作战中机制灵活的运用战略战术, 随机应变, 不可墨守成规。

3 赛中防守方面

3.1 守而必固者, 守其所不攻也

排球运动中强调的以球为主, 球、人、区三位防守的原则, 充分体现防守的集体性、攻击性, 灵活性和主动性, 并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创造了往前人盯人防守, 后排区域防守, 以及跟进保护的的三大防守战术。尤其对于是实力较强的对手, 防守战术的正确使用会逼迫对方改变自己固有的特长打法, 削弱其锐利攻击2007年女排大奖上, 中国姑娘前排拦网战术的使用有效的抑制了俄罗斯强攻, 迫使他们打不擅长的快球。这就减轻了后排防守的压力。这不失为一种“守而必固”的有效战术。

4 结语

排球比赛犹如两军对垒, 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 智者则能把兵法谋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从比赛的实际出发, 将谋略运用贯穿与战略战术实践的全过程, 使之成为制胜因素。深入了解赛前赛中实际情况, 全面分析战局变化才是谋略的根本所在。

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 不变的制胜之道是不存在的, 千万别照着葫芦画瓢, 生搬硬套, 要清醒的认识到, 只有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比赛规律才能合理的运用谋略。

摘要:排球比赛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球技的对抗, 也是谋略之对抗, 才能之对抗。现代排球演绎出的比赛谋略更显得重要, 本文通过与古代兵法相类比来分析排球比赛中谋略的运用。

关键词:兵法,排球比赛,谋略

参考文献

[1] 苏旭东.《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育谋略[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87~100.

[2] 肖丰.《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战术方略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63~64.

[3] 姚家新.竞技战术与《孙子兵法》及其哲学、心理学基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5) .

上一篇:关于探望权案件审理与执行情况的调研下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