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1

近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取得可喜的进步, 但英语教学的效度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主要表现为投入多、产出少。教育者在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时, 往往归属于四六级统考对英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教材质量、教学环境等因素, 而忽略了教学中对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及情感教学策略的研究。

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情感教学策略

20世纪60年代,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中明确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主张促进学生变化和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有独特人格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 仅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 还应注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的发展, 良好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更是把情感和认知的整体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经验。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研究的人不难发现,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Stern说过, 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以提高学习效率。国外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证明, 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情感因素。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不是讲台上表演的过程, 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员与学员的积极参与, 充分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其中, 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任务。

2 情感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 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的情感教学思想主要有:第一, 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第二, 首次提出了“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第三, 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具体实施策略有以下三点:

一是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大学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 这些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教员的引导至关重要。现代情感心理学研究发现, 客观事物并不直接导致一个人的情绪, 而是通过认知评价对个体发生作用。同样一个客观事物会由于不同的认识评价而导致不同情绪的发生。因此, 教材内容能否引发学员情感, 取决于教员如何诱导学员的认知评价, 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并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感染学员。教学中教员若重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尽可能地展示这些情感, 则可使学员对教材内涵有更深层的了解, 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十分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因此教员在教学准备过程中, 应做到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 进行情知结合的备课, 多注重从认知维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从情感唯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织教员本人自己应首先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体验作者的种种情感, 对作者表达某种情感而使用的词汇, 句型, 修辞方法等应细心体会, 不但从语义, 语法角度备课, 也从语音角度备课, 深刻全面地鉴赏各种节奏, 将感染性、体验性、表情性方面的内容也列入备课范围。

二是调动学员的积极情感, 缩小学员对英语的心理距离。我们要培养学员积极情感、激励学员的学习动机。积极情感是指学员受到激励或能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对学习有着重大影响,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 带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学习的学员, 其学习更轻松、效率更高、成绩更好。而培养学员积极情感, 关键在于让学员在学习上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使他们获得一种动力。为此, 我们必须根据每一名学员的具体情况, 帮助他们建立切合个人实际的、对学员更有吸引力的学习目标, 并帮助他们获得可喜的成果。这样学员就能产生成功的感觉, 进而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克服学员的焦虑心理, 从而缩小学员对英语的心理距离。

三是提高教员自身的人格魅力, 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教员自身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员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员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员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学员往往由喜欢一个教员进而喜欢教员所教的这门科目。因此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感等优秀品质, 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教员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大学英语教员只有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持久耐心地与学员沟通,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由此可见, 教学活动是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活动, 情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教员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员的情感,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员的学习兴趣, 缩短与英语的心理距离, 同时教员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水平, 增进师生间交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对学员的情感、认知、动力、记忆等不断刺激的过程。在教学中, 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教学中具体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应包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积极情感因素, 形成良好情感氛围;调动学员积极情感, 控制课堂焦虑;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构建和谐师生情感关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情感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宋书文, 吴发鑫.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客户分类模型研究下一篇:高校体育协同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