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09-12

情感教学是伴随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 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语言教学中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或者决定着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行为。因此,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 发展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新性,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1 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经过了高考, 由学校录取, 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但知识薄弱, 整体水平不高, 除了少数学生之外, 大部分不适应现在的教学;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只在初中阶段学过几年英语, 英语基础非常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 。英语教学在高中本来都比较枯燥化, 或者比较“应试“型, 加上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因此对英语就产生了一种害怕心理。通过跟学生的交谈可以发现, 绝大多数的同学不愿意学英语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而且基本上都是跟他们的情感因素息息相关: (1) 英语课比较沉闷, 乏味; (2) 英语老师太严肃; (3) 不喜欢英语老师, 所以不喜欢英语课; (4) 由于英语基础太差, 从来都没有受到过老师的表扬, 总是被批评; (5) 最怕英语考试, 看到英语单词就头痛, 诸如此类都是学生学习被动或者消极的原因所在。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学的问题, 就从利用情感教学着手, 那么情感教学是一种怎么样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怎么使用呢。下面就是如何使用情感教学,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基本方法。

2 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基本方法

2.1 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程序把书上的知识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 学生就成为知识学习的被动者。对于整个教学过程, 都是老师一直在自编自演, 学生就象是观众或者听众, 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认真听或者看, 仔细记。因此课堂气氛是相当地沉闷, 学生的参与度是相当地少, 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怎么能够得以发挥。因为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和余地,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给学生的感觉也始终是“居高临下”,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似乎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学生见到老师甚至是一种畏惧的感觉, 所以在课堂上, 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烦躁, 不安和沮丧地情绪, 进而学生对该课程也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甚至排斥。有时候学生本来开心地上完一二节课, 当第三节课铃声想, 预示着英语课的到来, 学生的心情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无缘无故就会发脾气, 心情开始低落。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保持在朋友的层面上, 给予了学生这样的人格平等或者尊重, 学生的积极性, 能动性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发。经常听到很多学生说不喜欢某一课程, 主要是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 因此教师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落后的教学模式, 因此转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应以学生为中心,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2 鼓励和表扬的重要性, 要多用形象鼓励和语言鼓励

可以说鼓励是激发学习者积极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高职学生虽然比初中高中时候心理要成熟一些, 可能对于表扬或者奖励没有小时候那样的强烈和渴望, 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改变他们对该课程的看法和消除他们对该课程的厌恶情绪。表扬和鼓励是学习者动机的添加剂和催长剂, 有时候就是一句小小的表扬, 就可以使学生萌发对某课程的学习兴趣, 因为他觉得他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或者在同学面前, 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 老师要面带微笑, 认真倾听, 让学生感到教师非常重视他, 以此拉近师生的关系, 而不是显得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如果回答正确, 老师应给予表扬, 回答错误的时候, 老师要用比较委婉的说法给予关心和激励, 而不是用很伤害学生自尊, 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语, 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通过几年的教学经历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 很多学生, 特别是基础较差和对英语课不敢兴趣的学生, 老师的表扬, 激励和对他们的关注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畏惧心理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2.3 采取有趣的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在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 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状态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单词的时候, 我们可以采用“接龙”的方法, 这样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增加了课堂的气氛, 就会带动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口语部分, 每次课之前上学生准备一个笑话, 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 又让课堂气愤变得活跃和轻松。在很多班级有这样的实验过, 某次课讲述一个笑话, 大家的心情很开心, 而且听课也相当认真, 同学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因为在课堂上他找到了快乐而不是学习的负担。

2.4 运用英语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 有谈到名人的成功与失败。谈到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品质:勤劳, 谦虚, 认真, 细心, 诚实, 勇敢, 坚强。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这些美好的品质。在谈到失败的时候, 教育学生要正确地对待失败:“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经历过失败的人, 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也会变得更坚强。

3 运用情感教学方法过程, 教师需注意的几点

3.1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社会在发展, 科学在进步, 语言也在变化。高职英语教师更应该勇于进取, 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比如现在的课件, 可能小小的改动或者修改, 能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虽然主要内容还是书本知识, 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电脑技术, 能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动漫效果, 给予他们视觉上的冲击, 可能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书本, 书本只是工具。我们教育对象是学生, 虽然同在一个班级, 有很多共性, 但是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 这样就能达到同一个目的, 即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高职英语课程来说学到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通过学习活动, 还可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 比如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的小组讨论以及分组练习就能使学生有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3.3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 教育观念转变也要在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 二者相辅相成。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情感, 须从三方面做起:第一, 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形式不要太单一, 死板;第二, 发挥学生创造性, 给予学生动手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参与到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中去;第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应从以前的单词讲解和语法训练中转向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比如基本的日常会话, 日常应用文的写作以及同懂英文广播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 比如听力训练, 不能再使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先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自己去理解生词的意义开展讨论, 各抒己见, 教师最后予以确认。

4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习者对要学习的东西感兴趣, 它就会转变成动力, 学习的动机就会很强烈, 然而兴趣又要怎么才能培养出来, 情感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形象和语言, 由此可见,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要解决英语教学的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正确运用情感教学, 用丰富的情感来打动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作用, 更好地促进英语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而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什么是情感教学呢?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 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 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 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即学习情感的现状,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情感和在培养积极情感时应注意的几点来探究英语教学难以及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 从而找出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情感教学,方法,对策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 等.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 陈安福.漫谈教学的情感性[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0.

[3]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 柳斌, 等.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M].长城出版社, 2000.

[5] 王斌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1.

上一篇: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学生骨干培养下一篇: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