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习报告川农

2022-08-27

在一段难忘的实习结束后,想必你已经收获满满了吧?如果你能及时的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想必会获得更大的收获。那么如何能写好实习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壤学实习报告川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告川农

土壤学实习报告

四 、实习内容

我们班于2013年6月30日开始为期6天的土壤学实习,当天下午首先进行了小组分组,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我们是第五组,然后老师在室内为我们讲解关于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这一周实习大概内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个事项等。

(一)室内主要土壤类型剖面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2013年7月1日上午 地点:贵州大学南区土壤学实验室

上午的安排是在室内观察主要土壤类型的剖面。实验室有很多地方的土壤剖面,比如说广东的红壤(花岗岩下层)、云南的红壤(玄武岩)等。实验室里还有各种土壤的简介,它们有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盐土、碱土、黑垆土、褐土、白浆土、紫色土、石灰土、灌淤土、水稻土等。 以下是部分土壤类型剖面主要特点和分布情况。

石灰土以母岩分化以化学溶蚀为主,碳酸钙在成土过程中被不断地淋溶,但在土体中仍残留有一定的碳酸钙,其数量一般随剖面的深度而增加;石灰土富含钙质, 植物有机质腐殖化后,由于钙质的凝聚作用,使腐殖质较多地在土壤中积累。

石灰土的剖面特征是:腐殖质层(A)比较明显,暗灰棕色至灰黑色,多为粒状结构;其下为棕色、红棕色地淀积层(B)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土体浅薄,一般厚度30-50厘米;一般剖面都有石灰反应,并随深度而加强 ,它分为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共4个亚类。

赤红壤是我国南亚热带季雨林形成的强脱硅富铝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中南部、云南南部,其特点是: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较砖红壤弱,但比红壤强,土壤的淋溶强度介于红壤和砖红壤之间,表现明显的过度性质。赤红壤划分为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三个亚类。

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分布于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黄壤分布区。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与红呈壤分布于同一气候类型区,但其分布区年均温稍低而年雨量稍高。黄壤的土壤富铝化程度低于红壤,而酸度通常略大于红壤。正常发育的黄壤,腐殖质含量较高,但本区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已成为中国生态问题突出的贫困地区之一。黄壤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分布有3个。黄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漂洗黄壤亚类为具侧向漂洗层的黄壤,A-E-B-C构型;黄壤性土亚类为具A-(B)-C构型的弱发育土壤。

盐土含水溶性盐类较多的低产土壤。表面有盐霜或盐结皮;pH值一般不超过8.5。盐土中常见的水溶性盐类有钠、钾、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等。盐土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沿海地区。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的黄淮海平原和晋、陕河谷平原,东北的松辽平原,西北的甘肃、新疆、青海,以及内蒙古等地和滨海地区。根据成土过程及土壤性态特点,可分为草甸盐土、滨海盐土、沼泽盐土、洪积盐土、残余盐土、碱化盐土6个亚类。

紫色土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 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 。一般含碳酸钙 ,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

紫色土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三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土层较酸性紫色土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

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

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它以种植水稻为主,也可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旱作。

(二)野外土壤剖面观察

时间:2013年7月1日下午 地点:校园西村

本站主要是为让大家熟悉质地的鉴别,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掌握碱性土壤的石灰反应的测定等。

土壤测定结果如下表:

7月2上午黔中路干邻坡 ,牛家庄

7月2下午麦乃村 、 孟关(方解石的测定) 、 杨梅水库 、

青岩老蚌河( 河水及土壤的测定 )、青岩堡 7月3关岭坝岭河大桥下 黄果树 7月4日花溪河旁 桃园 公路旁 7月5 花溪政府周围3个地方 五.实习总结

第二篇:土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年11月9日—10日

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 陈宝成

实习工具:背包、地质锤、大小铁锹、剖面刀、软尺、盐酸瓶、比样标准盒、比色卡、PH混合指示剂、点滴板、滴管、记载表等

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

A.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B.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C.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土壤形态及性质,对土壤层次进行划分。

D.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记载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

E.土壤样品的采集:采集土壤,为以后实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3.2农业土壤

3.2.1实习地点自然社会简介:

3.2.2土壤情况详述: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料。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各种作物都是在土壤里扎根立足,并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取得养分和水分,才能生长繁茂。其次,人们饲养动物,也必须以植物为饲料。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3.3棕壤

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3.4褐土

1、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亚类

由于褐土为半淋溶土纲,根据土体所反映的淋溶程度及粘化特征相结合等而划分为淋溶褐土、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等。其它则根据其主导成土过程及附加成土过程所表现的土壤剖面特征而划分出楼土、潮褐土、燥褐土与褐土性土等。

3、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六)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我们对土壤学新的认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土壤学对实际农林生产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沂源主要地质地貌和所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1.前言

2012年12月18日我土管专业在四川省邛崃市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土壤学实习。

本次实习途径三个站,分别观测了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土壤:黄壤、紫色土和水稻土。 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还是很多。

我以下的土壤学实习报告就将分别以这三个实习站点为基础,总结、探讨实习当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也将以理论背景介绍、技术分析、图表对比、拓展延伸等多板块多形式来全面总结土壤学实习中的有关知识,达到老师所要求的理论+技术的目标,对土壤形成和性质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有一个新高度的认识。

2实习区概况介绍

邛崃,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南,总面积1384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117.3毫米,年均气温16.3℃,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实习站点

3.1第一站:黄壤

3.1.1黄壤知识背景

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等省,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黄壤的形成包含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由于高温多雨、岩石风化强烈,在成土过程中难移动的铁、铝在土壤中相对增多,土壤终年处于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土体中大量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

其主要特征是: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

黄壤区以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主要是玉米和薯类;有水源的地方,也种植水稻。黄壤地区是茶、桑的理想产地。

3.1.2实习中

在邛崃土地坡上,我们观测了此地的黄壤,由于地形较高,外来物质堆积在紫色土层,经过很长的时间,不断黄化、酸化,所以沿途种植的有茶叶。其来源有冰积物和洪积物之说,在公路旁的土坡观察到有三角形,肾形和猴子脸型的卵石,可以作为冰积物来源的佐证。候院士将其命名为老冲积黄壤,有别于蒙顶山发育的砂性黄壤和近代冲积物。

观测黄壤时,我们学到一个重要的土壤学野外技术,即怎样选点挖土壤剖面划分土壤发生层测定每个土层基本的理化特征。

选点:注意光线来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剖面向光。深度一般南方挖至1米,北方挖至2米,可能时挖至母质层。

土壤发生层划分:作为一个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一般由上至下有四层,分别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而耕作土壤由于有人为因素的作用,我们一般由上至下划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1颜色(内在性质的外在表现,用土壤比色划分观测土壤发生层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卡)2.土壤质地(砂土,壤土还是粘土,用手测法)3.酸碱性4.肉眼观察土壤结构体(团粒、块状、片状等)5.紧实度6.根系分布状况7.土壤湿度(降雨量和本身特性决定)8.测量深度

(由上至下,0到n,n到m…)

我们小组所选点位剖面有以下结果(见表)

3.1.3第一站小贴士: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对比各小组的实习结果,黄壤剖面各发生层都显酸性,ph约为4。我们不禁要问,土壤为什们会有不同的酸碱特性呢?

其实自然条件下的土壤酸碱性主要受土壤盐基状况所支配,而土壤的盐基状况又取决于淋溶过程和复盐基过程的相对强度。所以土壤酸碱性实际上是由母质、生物、气候和人为作用等多种因子控制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为盐基饱和土,并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而南方地区的大部分土壤盐基饱和度一般只有20%~30%。相应的,我国土壤的ph也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华北地区碱性土ph可达10.5,而华南地区的强酸性土壤可低至3.6~3.8。

2黄壤黄化原因

铁、锰、有机质是土壤的三大着色剂,土壤的颜色多与这三种物质有关。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铁可形成水合氧化铁,如褐铁矿,针铁矿。水和氧化铁少就偏红,多就偏黄。在邛崃地区,降雨较为充沛,铁可以大量形成结晶水,水和氧化铁较多,从而黄化。

3新生体常识

在挖土壤剖面的时候我们看到有黑色的小块状物,老师告诉我们是铁锰结核,是土壤生长发育而来的粘粒。

这种物质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称为新生体,其具有一定的外形和界限。新生体可以按它们的外观分类,也可按它们的化学组成来分类。按外观分,有盐霜,盐斑,结核等;按照化学组成分,新生体可由易溶性盐类组成,如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钙等,还有由晶质或非晶质的化合物组成,如含水氧化铁的化合物,氧化亚铁的化合物,锰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和有机物等。

新生体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非常重要的特征。例如,盐结皮和盐霜,表示土壤中有可溶性盐类的存在。锈斑和铁结核是近代或过去,在水影响下产生于干湿交替的特征。

3.2第二站:紫色土

3.2.1紫色土知识背景

紫色土是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的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四川盆地是全国四大盆地之一。盆地西部有将近10000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盆地东部(华莹山以东)有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外,大部分为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构成的丘陵,风化形成的土壤便是紫色土,故四川盆地称为紫色盆地。

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其有机质含量 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黄壤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80~90%。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的土

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3.2.2实习中

第二站我们认识了紫色土并简单观测了其理化性质。有了第一站黄壤的经验,我们观测紫色土时就容易一些了。我们先选择了一个有两米左右高差的土坎挖剖面,其上根系很发达,且有黑色土木灰耕作痕迹明显,看不出有什么分层,所以我们重新换了一点受人为因素较小的土壤观测。挖至40cm后,我们看到有土层变化,便开始按照第一站的方法观测其理化性质。结果如下表

3.2.3老师小结

听取了各班的汇报后,我们发现结果差距较大,且明显感到有困惑,所以老师为我们做了解答。此地有房屋,修建了小蓄水池,种植有猕猴桃的小苗,人为因素影响严重,所以不强调土壤发生层的划分。老师还讲解了一些四川紫色土的分类、蓄水池等农田水力工程的修建、猕猴桃的种植等问题,下文将有较为详细的总结。

3.2.4第二站小贴士

1紫色土分类

紫色土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土层较酸性紫色土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

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

2蓄水池修建

在实习的第二站中我们看到种植猕猴桃的周围有一个未完工的蓄水池。它是为周围作物提供灌溉水源的一项蓄水设施。关于其修建的好不好,我们做了一些思考。可以从选点、结构、材料、大小各方面来说。修建时,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地形条件还有作物种植范围等,确定蓄水池的大小、可灌溉面积。还要根据地表径流和坡度等因素配套修建沉沙池等过滤设施。也可在旁边修建小水池,勾兑粪便,利用有机肥灌溉。

像蓄水池等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坡改梯等农地整理项目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和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应该不断完善和加强。

3猕猴桃种植

四川省的西北地区是猕猴桃在全国的五大产区之一,所以其土壤类型等各种自然条件是较适宜猕猴桃的种植的。

土壤是栽培猕猴桃的基础。猕猴桃借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行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但品种不同差异较大。所要求的土壤类型是: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团粒结构好、湿润而不渍水。

3.3第三站:水稻土

3.3.1水稻土知识背景

水稻土是在长期种稻条件下,经人为的水耕熟化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产生水耕

熟化和交替的氧化还原,而形成的具有水耕熟化层一犁底层一渗育层~水耕淀积层~潜育层的特有的剖面构型的土壤。

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其中以江苏建湖一带为典型土质。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它以种植水稻为主,也可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旱作物。

3.3.2实习中

最后一站我们观测了低产水稻田,检测了其不同深度土层还原性物质的含量(Fe2+,S2-)。检测试剂分别为林斐罗琳和HCL。因为林斐罗琳可将2价铁氧化为3价,显红色,氧化的越多,红色越深。而HCL可以和S2-结合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H2S。但如果Fe2+,S2-都较多,易生成FeS,很稳定。所以先滴加HCL,在加入适量林斐罗琳试剂。结果如下表

3.3.3第三站小贴士

1低产水稻土的改良

高产水稻土的特点是耕层深厚(15~18厘米),犁底层不太紧实,淀积层棱块状结构发达,利于通气透水,其下为潜育层或母质层,剖面中无高位障碍层次(如漂洗层、潜育层或砂砾层);质地适中,耕性良好,水分渗漏快慢适度,养分供应协调。但高产水稻土仍须有相应的土壤管理措施才能实现高产。

此外,约有1/3 的水稻土具有潜育化、土壤板结和污染等障碍因素,耕作困难,有效养分低,保肥性能差,属于低产类型。水稻土的低产特性主要有冷、粘、沙、盐碱、毒和酸等。加以改良,增产潜力大。

1冷: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的水稻土如潜育水稻土,冷浸田。在秋季水稻收割后,土壤水分长期饱和甚至积水,这样于次年春季插秧后,土温低,影响水稻苗期生长,不发苗,造成低产。

改良方法是开沟排水,增加排水沟密度和沟深,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

2粘和沙:质地过粘和过沙对水分渗漏不利,也不利于耕作管理。质地过粘,如粘粒含量超过30%,水分散的胶体含量高,淹水耕耙后,水稻土表面形成浮泥,浮而不实,栽稻秧后易飘秧,称为起浆性,耕耙后土壤中多僵块,不易散碎,也不利小苗生长,称为僵性。如质地偏沙,粗粉沙含量超过40%时,会出现淀浆性;沙粒超过50%时,出现沉沙性。具有这两类特性的水稻土,耕耙后很快澄清,地表板而硬,插秧除草都困难。

改良方法是客土,前者掺入沙土;后者掺入粘质土,如黄土性土壤或黑土等。

3盐碱、毒害:盐碱和工业废水的影响,主要是在排水的基础上,加大灌溉量以对盐碱、毒害进行冲洗。

4酸度改良:主要是对一些土壤酸度过大的水稻土适量施用石灰。

4.重点探讨

4.1四川土壤概况

4.1.1四川土壤主要形成特点

1母质起着突出作用(紫色土)

2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水稻土)

3土壤形成条件多样性,造成土壤形成过程和类型的多样性

4东西部土壤明显分异

4.1.2四川三大土壤对比(见表)

4.2土壤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

通过一天的实习,了解了以上三种土壤类型,加上实习报告的总结,对老师所说的土壤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讲从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来说明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土壤形成因素是指影响或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基本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成土因素。前者包括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时间(年龄);后者指人类的耕垦、施肥和灌溉等活动。

母质: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对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属性均有很大影响。1母质的矿物组成和理化性质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如在我国亚热带区,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因新风化的碎屑及富含碳酸盐的地表水源源 不断流入土体,延缓了土壤中盐基的流失,发育成石灰岩土;而酸性盐发育的则为红壤。

2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影响

如花岗岩形成的土壤,富钾而缺磷;玄武岩形成的土壤,缺钾而富磷;砂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贫乏;页岩形成的土壤,盐基养分较丰富。

3土壤母质不同,土壤矿物组成往往差别较大

如对原生矿物来说,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抗风化能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而酸性岩发育的土壤则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能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

4母质层次的不均一性也会影响土壤的发育和形态特征

如冲击母质的砂粘间层所发育的土壤容易在砂层之下、粘层之上形成滞水层。

总之,成土过程愈久,母质与土壤性质的差别就愈大。但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在土壤中。如华南地区的砖红壤是风化强度最深、成土时间最长的一类土壤,母质对其性质仍有深刻的影响。

气候: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水分和热量两个因素,其直接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1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以及物质积累和淋失。如第一站中的黄壤,由于降雨充沛,淋溶作用强,土壤不断酸化。

2控制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温度)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分物质循环的速度。

气候影响土壤中矿物质的迁移变化。从西北到华北,土壤中盐分的迁移能力不断加强。土壤地带性分布决定于气候地带性变化。如在我国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和砖红壤。土壤甚至是气候变化的记录者。气候的变化往往在土壤性质中可以得到体现,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古土壤的性质,来追朔过去的气候变化。

地形:不提供任何新的物质,通过影响其它成土因素,特别是影响水热条件及母质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土壤的形成(间接影响)。

如在四川盆地内,丘上常分布林地,旱地,河谷中多分布水田。老冲击平原可形成黄壤,近代冲积平原(一级阶地)可形成潮土。

时间:土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时间因素对土壤形成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体现在土壤的不断发展中。

如第一站的黄壤,时间太长,连石英都风化了,不断黄化。

植被: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有机质;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吸收起来,同时伴随着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化;植物根系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溶解和根系的挤压作用来破坏矿物晶格,改变矿物的性质,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土壤结构的发育。

土壤和植物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植物适应与不同的土壤类型。如石灰性紫色土指示植物为松树,酸性紫色土为马尾松,茶叶等。

人为因素:是土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对土壤性质、肥力和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如我们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水稻土就是在认为耕作情况下,由紫色土演变而来。

第四篇:青岛农业大学土壤学实习报告格式

青岛农业大学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组:

长:

实习组员: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实 习 报 告

一、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内 容 要 求

时 间

准备阶段 实习阶段 总结阶段

三、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

四、人事组织:

学生分组情况及其名单,组长

五、工具配备:

工具配备:铁锹,罗盘仪,速测盒,小刀,pH 指示剂,剖面记载表,卷尺, 土壤比色卡,定位仪,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

1实习分组

2 土壤剖面挖掘及观察 每组采 3-4 个,进行剖面观察记载 3 记载土壤剖面描述及评价

七、实习区域成土条件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地形

4. 地质简况

5. 植被

6. 水文条件

7. 土壤类型简介

八、实习区域土壤特点总结

1. 成土过程分析(主要的和次要的成土过程,证据都要说明)

2. 土壤剖面特征:(画剖面草图,逐层论述其基本特征)

3. 农业利用方面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4 剖面参考记载表

5. 综合论述崂山北坡地区土壤区域分布规律(从东向西)(画地形草图) 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河流冲积母质,棕壤——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坡积物,棕壤——崂山区王哥庄仰口:滨海沉积物,滨海盐土;

九、实习心得和体会(不少于 1000 字)

1 野外土壤调查技术内容 2土壤学实习取得成果 3 实习中存在不足之处 4 实习的经验教训

第五篇:川农《预算会计(专科)》17春在线作业

奥鹏17春川农《预算会计(专科)》16秋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55 分。)

1. 为了核算未设国库的乡财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应设置( )科目 A. 国库存款 B. 其他财政存款 C. 银行存款

D. 其他货币资金 正确答案:

2. 各级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依据是( ) A. 上级有关部门或领导同意的签字凭证

B. 经过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审核批准后的单位预算 C. 各单位的年度资金收支计划 D. 主管部门的同意 正确答案:

3. 编制总预算会计报表总的要求是( )

A. 严格按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和格式等编制 B. 数字准确,报送及时,内容完整

C. 各报表数字必.必须从本级有关账薄中产生 D. 应汇总的单位和各项指标要做到不重不漏 正确答案:

4. 资金调拨收入不包括下列( ) A. 补助收入 B. 拨入专款 C. 上解收入 D. 调入资金 正确答案:

5. 下列收入中不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是( ) A. 屠宰税 B. 关税 C. 资源税

D. 证券交易税 正确答案:

6. 如会计账簿记录串户,而凭证正确,则采用( )方法进行更正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 账簿作废

正确答案:

7. 如行政单位支出按预算确定的用途需要改变时,应( ) A. 经主管会计单位同意

B. 由主管会计单位按规定程序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C. 由主管会计单位按规定程序报经上级财政部门同意 D. 经上级行政部门同意 正确答案:

8. 属于会计事项唯一合法凭证,且作为登记明细账的依据的是( ) A. 原始凭证 B. 记账凭证 C. 总账

D. 会计报表 正确答案:

9. 构成事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非主要项目是( ) A. 直接材料费用 B. 直接人工费用 C. 间接费用 D. 税金 正确答案:

10. 事业单位经营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通过( )来进行核算 A. 经营支出 B. 事业支出 C. 其他支出 D. 专款支出 正确答案:

11. 行政单位负债中( )不通过“暂存款“来进行核算 A. 外单位押金

B. 应上缴财政专户款 C. 应付未付材料款 D. 外单位保证金 正确答案:

《预算会计(专科)》16秋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

1. 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下列( )原则 A. 统一性 B. 适应性

C. 通俗性 D. 相关性 E. 重要性 正确答案:

2.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 ) A. 资产负债表 B. 收入支出总表 C. 经费支出明细表

D. 专项资金收支明细表 E. 基本数字表 正确答案:

3. 财政总预算会计中暂付及应收款项包括( ) A. 在途款 B. 暂付款 C. 与下级往来 D. 与上级往来 E. 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

4. 行政单位固定基金的来源主要由( )形成 A. 国家拨入固定资产 B. 自行购建固定资产

C. 上级单位无偿调入固定资产 D.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E. 清查过程中盘盈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

5. 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及《银行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对银行存款管理要求( ) A. 不准出租账户 B. 不准出借账户 C. 不准签发空头支票 D. 不准套取银行信用 E. 不准签发远期支票 正确答案:

6. 财政总预算会计中负债包括( ) A. 暂存款 B. 与上级往来 C. 借入财政周转金 D. 借入款 E. 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

7. 下列支出中,可以用现金进行支付的有( ) A. 职工工资

B. 各种工资性津贴 C. 个人劳务报酬

D. 给个人的文化艺术奖

E. 给个人的科学技术奖 正确答案:

8.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管理财政性存款中,应当遵循下列( )原则 A. 集中资金,统一调度 B. 执行预算,计划支拨 C. 转账结算,不提现金 D. 严格控制存款开户

E. 在存款余额内支付,不得透支 正确答案:

9. 财政周转金包括( ) A. 财政周转金放款 B. 借出财政周转金 C. 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D. 借入财政周转金 E. 财政周转资金 正确答案:

上一篇:脱贫攻坚演讲稿题目下一篇:投融资业务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