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2024-05-15

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共5篇)

篇1: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土壤学实习报告

班号: 专业: 小组: 组长: 撰写人: 组员:

时间:

实习报 告

一、目的要求: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时间 第一阶段

实际目的要求、内容的讲解。

了解实习的目的要求

调查区资料阅读

及调查区自然情况和

1天

宜林地土壤调查方法 第二阶段

下蜀林场土壤调查

分布规律及其与林木生长关系

1-2天

第三阶段

室内资料整理,写小结

每人写小结一篇

1-2天

三、实习时间:

四、组织和工具配备:

铁锹,罗盘仪,速测盒,小刀,pH指示剂,剖面记载表,皮尺,土壤比色卡,GPS,海拔仪,地形图

五、下蜀林场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林场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地理位置东径119°14’,北纬31°56’。东与句容县林场接壤,北靠下蜀乡,西部和南部与亭子乡毗连。

(二)气候条件

林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干湿寒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据句容县气象站和林场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 5.2℃,极端最高气温为39.6℃(1 96 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一l 6.7℃(1 955年)。历史最早初霜l 0月2 7日,最晚终霜4月1 6日。平均无霜期233天。日平均高于l0℃的植物生长期为226天,总积温4859.6℃o年平均日照21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年平均降水量l055.6mm,但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达1408.3mm(1 962年),最少为425.2mm(1 978年),降水以夏季最多,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各月平均风速2~3m·s-1,最大风速超过20m·s-1,春夏两季多偏东风,秋冬两季多东北风。初雪日期最早为11月20日,最迟在3月27日。

林场座落在宁镇山脉东段的武歧山、空青山南侧,宁镇山脉是东西走向,形成天然屏障,使北风和西北风难以长驱直入,对林木生长有利,林内的常绿成分也较多。

(三)地形

地形:全场可分为低山、丘陵和谷地三种地形。场内武岐山最高峰海拔377.8m,空青山322.6m;丘陵区一般100m左右;谷地75m。相对高差302.8m,地形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区。

(四)地质简况

下蜀林场面积虽然不大,但所见地层和地面物质较为复杂,下面就林场地质状况作一简述。新生代:现代冲积层,分布于丘间谷地。

坡积及洪积层,分布于山坡及山麓间,有石砾。

第四纪下蜀层沉积物,黄褐色有红色粘质、深厚、底部有铁锰结核及灰色斑纹且往往上覆坡积物,本区大部分由此构成。

中生代:白垩纪——第三纪侵入岩,多属中性岩类,极易风化,大馒头山顶部新场部及武歧山、空青山的南坡有成片分布。

侏罗纪象山层,多为砂岩,较易风化,大馒头山北坡成带状分布。

古生代:二叠纪船山、栖霞灰岩,前者灰白质纯,后者灰黑,零星分布于武岐南坡,山腰下部,石炭纪乌相系(五通系),多为石英质砂岩,坚硬不易风化而构成山脊。多分布于武歧山、空青山顶部及山腰中部。

志留纪高家边层,棕绿、灰绿色砂页岩,含泥质、灰质,层理面含白云母,易风化,氧化后铁质侵染而显黄棕色。

(五)植被

本地的地带性植被为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场内的天然林以栎类(麻栎、栓皮栎、白栎、短柄槐树、锐齿槲栎、茅粟等)次生林为主,并杂有化香、枫香、黄连木、刺楸、朴树、榉树、榔榆、黄檀、响叶杨、山槐、三角枫、五角枫、野漆树、盐肤木、皂荚、野柿等落叶树种,以及冬青、枸骨、石楠、乌饭树等常绿树木;.林下灌木主要有:茶条、角枫、枸骨森林、胡颓子、牛奶子、满山红、六月雪、白鹃梅、芫花、山胡椒、短穗竹、水竹等;藤本植物有:紫藤、野葛、千金藤、青藤、菝葜、木防己、木通、络石、金银花等;林下常见草本植物有:阔叶麦冬、天门冬、海金沙、百部、玉竹、黄精、太子参、明党参、紫参、桔梗、紫花地丁、地榆、夏枯草及白茅等禾本科植物;还有阴生的蕨类和苔藓等低等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场内天然和人工引种栽培的木本植物有72科、279种;草木植物72科358种;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频繁、自然植被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日益减少,而被人工森林群落所取代?人工森林群落主要有:马尾松、黑松林、湿地松林、火炬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麻栎林、板粟林、油茶林、茶园等。(六)水文条件

本场境内无常年固定水系,但武岐山与空青山之间,有常年溪水流淌,汇集于附近的北山水库,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已打机井三口,是林场生活及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七)土壤

根据传统的观点,下蜀林场属于黄棕壤土壤地带,但是传统的看法只能适合于大范围的土壤地区,对象下蜀林场这样小范围(或小区域)内,其土壤类型可能就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分类观点。根据l 987年全国土壤分类草案,下蜀林场的土壤类型大致有:

1.石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顶部平缓之处,多为石英砂岩残积物,其细土极薄,约为5cm左右,其剖面特征为:从地表起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厚度的土体含直径≥3毫米的颗粒在70%以上,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还可分为:

a.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 c.石灰性石质土:石质土中具有石灰性。

2.粗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上坡,从地表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土层含直径≥2毫米的颗粒35—70%,还可分为:

a.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c.石灰性粗骨土:粗骨土中具石灰性的。

3.薄层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坡中部,其从地表到50cm深度内即出现基岩层面: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可分为饱和薄层土和不饱和的薄层亚类.a.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4.黄棕壤: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的下坡、坡麓及高阶地上。具有黄棕壤的一般特点:根据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之不同,又可分为:

a.典型黄棕壤亚类

b.粘盘黄棕壤亚类:具有粘盘层

c.贫盐基黄棕壤亚类:盐基饱和度<35%。

5.石灰土:可分为红色石灰土亚类和棕色石灰土亚类。

六、实习步骤 每班以6-7人为一组,分组实习每组采3-4个土壤剖面,进行剖面观察记载

1)剖面号码1 地点:武岐山、空青山顶部;

地形:山顶平缓处;

地势:海拔高度300m以上;

母质:石英砂岩残积物;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浅(低);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石质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2)剖面号码2 地点:武岐山、空青山;

地形: 上坡;

地势: 海拔80m以上;

母质:砂岩、砾岩等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浅;

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粗骨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3)剖面号码3 地点:武岐山、空青山;

地形:中部;

地势:海拔高度40m以上;

母质:砂岩、砾岩等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浅; 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薄层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4)剖面号码4 地点:武岐山、空青山;

地形:下坡、底部; 地势:海拔高度15m-30m;

母质:石英砂砾岩坡积母质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高; 立地条件:好 土壤野外定名:黄棕壤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七、总结 野外踏查技术内容 2 下蜀林场土壤特点

八、实习心得和体会(不少于2500字)

篇2: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班号:0901031 专业:园艺 小组:第三组 组长:王文文 撰写人:王文文 组员:王洁、王静娴

王文文、吴浩然

吴辛寅、吴亚宇、夏钰 时间:2010年12月23日

实习报 告

一、目的要求: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2 通过以外实习,结合教学大纲和一些实习资料完成实习小结。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时间 第一阶段

实际目的要求、内容的讲解。

了解实习的目的要求

调查区资料阅读

及调查区自然情况和

1天

宜林地土壤调查方法 第二阶段

下蜀林场土壤调查

分布规律及其与林木生长关系

4天

第三阶段

室内资料整理,写小结

每人写小结一篇

1天

实习期间遇雨,日程作适当修改、压缩,必要时插以讲课、讨论报告等项目。

三、实习时间

12月19号—12月24号

四、组织和工具配备: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对全组进行组织和分工,每班由一位教师指导,教师对该班实行全面负责,每组配备工具及用品如下:

铁锹,罗盘仪,速测盒,小刀,pH指示剂,剖面记载表,皮尺,土壤比色卡,GPS,海拔仪,地形图

五、下蜀林场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林场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地理位置东径119°14’,北纬31°56’。东与句容县林场接壤,北靠下蜀乡,西部和南部与亭子乡毗连。

(二)气候条件

林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干湿寒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据句容县气象站和林场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 5.2℃,极端最高气温为39.6℃(1 96 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一l 6.7℃(1 955年)。历史最早初霜l 0月2 7日,最晚终霜4月1 6日。平均无霜期233天。日平均高于l0℃的植物生长期为226天,总积温4859.6℃o年平均日照21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年平均降水量l055.6mm,但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达1408.3mm(1 962年),最少为425.2mm(1 978年),降水以夏季最多,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各月平均风速2~3m·s-1,最大风速超过20m·s-1,春夏两季多偏东风,秋冬两季多东北风。初雪日期最早为11月20日,最迟在3月27日。

林场座落在宁镇山脉东段的武歧山、空青山南侧,宁镇山脉是东西走向,形成天然屏障,使北风和西北风难以长驱直入,对林木生长有利,林内的常绿成分也较多。

(三)地形

地形:全场可分为低山、丘陵和谷地三种地形。场内武岐山最高峰海拔377.8m,空青山322.6m;丘陵区一般100m左右;谷地75m。相对高差302.8m,地形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区。

(四)地质简况

下蜀林场面积虽然不大,但所见地层和地面物质较为复杂,下面就林场地质状况作一简述。新生代:现代冲积层,分布于丘间谷地。坡积及洪积层,分布于山坡及山麓间,有石砾。

第四纪下蜀层沉积物,黄褐色有红色粘质、深厚、底部有铁锰结核及灰色斑纹且往往上覆坡积物,本区大部分由此构成。

中生代:白垩纪——第三纪侵入岩,多属中性岩类,极易风化,大馒头山顶部新场部及武歧山、空青山的南坡有成片分布。侏罗纪象山层,多为砂岩,较易风化,大馒头山北坡成带状分布。

古生代:二叠纪船山、栖霞灰岩,前者灰白质纯,后者灰黑,零星分布于武岐南坡,山腰下部,石炭纪乌相系(五通系),多为石英质砂岩,坚硬不易风化而构成山脊。多分布于武歧山、空青山顶部及山腰中部。

志留纪高家边层,棕绿、灰绿色砂页岩,含泥质、灰质,层理面含白云母,易风化,氧化后铁质侵染而显黄棕色。

(五)植被

本地的地带性植被为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场内的天然林以栎类(麻栎、栓皮栎、白栎、短柄槐树、锐齿槲栎、茅粟等)次生林为主,并杂有化香、枫香、黄连木、刺楸、朴树、榉树、榔榆、黄檀、响叶杨、山槐、三角枫、五角枫、野漆树、盐肤木、皂荚、野柿等落叶树种,以及冬青、枸骨、石楠、乌饭树等常绿树木;.林下灌木主要有:茶条、角枫、枸骨森林、胡颓子、牛奶子、满山红、六月雪、白鹃梅、芫花、山胡椒、短穗竹、水竹等;藤本植物有:紫藤、野葛、千金藤、青藤、菝葜、木防己、木通、络石、金银花等;林下常见草本植物有:阔叶麦冬、天门冬、海金沙、百部、玉竹、黄精、太子参、明党参、紫参、桔梗、紫花地丁、地榆、夏枯草及白茅等禾本科植物;还有阴生的蕨类和苔藓等低等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场内天然和人工引种栽培的木本植物有72科、279种;草木植物72科358种;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频繁、自然植被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日益减少,而被人工森林群落所取代?人工森林群落主要有:马尾松、黑松林、湿地松林、火炬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麻栎林、板粟林、油茶林、茶园等。(六)水文条件

本场境内无常年固定水系,但武岐山与空青山之间,有常年溪水流淌,汇集于附近的北山水库,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已打机井三口,是林场生活及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七)土壤

根据传统的观点,下蜀林场属于黄棕壤土壤地带,但是传统的观点只能适合于大范围的土壤地区,对象下蜀林场这样小范围(或小区域)内,其土壤类型可能就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分类观点。根据l 987年全国土壤分类草案,下蜀林场的土壤类型大致有:

1.石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顶部平缓之处,多为石英砂岩残积物,其细土极薄,约为5cm左右,其剖面特征为:从地表起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厚度的土体含直径≥3毫米的颗粒在70%以上,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还可分为:

a.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 c.石灰性石质土:石质土中具有石灰性。2.粗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上坡,从地表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土层含直径≥2毫米的颗粒35—70%,还可分为:

a.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c.石灰性粗骨土:粗骨土中具石灰性的。

3.薄层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坡中部,其从地表到50cm深度内即出现基岩层面: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可分为饱和薄层土和不饱和的薄层亚类.a.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4.黄棕壤: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的下坡、坡麓及高阶地上。具有黄棕壤的一般特点:根据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之不同,又可分为:

a.典型黄棕壤亚类

b.粘盘黄棕壤亚类:具有粘盘层

c.贫盐基黄棕壤亚类:盐基饱和度<35%。

5.石灰土:其文可分为红色石灰土亚类和棕色石灰土亚类。

六、实习步骤 以7人为一组,分组实习采6个土壤剖面,进行剖面观察记载

1)剖面号码1 地点:武岐山山腰;

地形:低山丘陵;

地势:海拔高度160m以上;

母质:坡积物;

植被:乔木 松类-------、灌木--------、林下植物-----------;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深;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薄层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2)剖面号码2 地点:武岐山、山腰;

地形: 上坡;

地势: 海拔150以上;

母质:砂岩、砾岩等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浅;

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粗骨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3)剖面号码3 地点:武岐山、山腰;

地形:中部;

地势:海拔高度110m以上;

母质:砂岩、砾岩等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浅; 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野外定名:薄层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4)剖面号码4 地点:空青山腰;

地形:下坡、底部; 地势:海拔高度160;

母质:石英砂砾岩坡积母质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高; 立地条件:好 土壤野外定名:粗骨土 剖面说明:参考记载表 5)剖面号码5 地点:空青山腰;

地形:下坡、底部; 地势:海拔高度110;

母质:石英砂砾岩坡积母质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高; 立地条件:好 土壤野外定名:粗骨土 6))剖面号码6 地点:空青山腰;

地形:下坡、底部; 地势:海拔高度130;

母质:石英砂砾岩坡积母质

植被:乔木-------、灌木--------、林下植物----------;

排水状况:良好;

地下水位: 高; 立地条件:好 土壤野外定名:黄粽壤

七、总结 野外踏查技术内容

挖掘及观察记载主要剖面;

观察地形、地质、植被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 挖掘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

各类土壤野外定名和评定;

测出土壤pH通过比色卡查土壤颜色 下蜀林场土壤特点

1.石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顶部平缓之处,多为石英砂岩残积物,其细土极薄,约为5cm左右,其剖面特征为:从地表起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厚度的土体含直径≥3毫米的颗粒在70%以上,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还可分为:

a.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石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c.石灰性石质土:石质土中具有石灰性的。

2.粗骨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上坡,从地表至50cm深度内未见基岩面,但有半数以.上土层含直径≥2毫米的颗粒35—70%,还可分为:

a.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粗骨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c.石灰性粗骨土:粗骨土中具石灰性的。

3.薄层土: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坡中部,其从地表到50cm深度内即出现基岩层面:根据盐基饱和度不同,可分为饱和薄层土和不饱和的薄层亚类.a.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但无石灰性的。b.不饱和薄层土:盐基饱和度<50%,或pH<5.5的。

4.黄棕壤:主要位于武岐、空青山的下坡、坡麓及高阶地上。具有黄棕壤的一般特点:根据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之不同,又可分为: a.典型黄棕壤亚类

b.粘盘黄棕壤亚类:具有粘盘层

c.贫盐基黄棕壤亚类:盐基饱和度<35%。

篇3: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和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出发, 我们针对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核考试制度、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 并把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立为校教学改革项目。

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分为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 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 土壤管理, 植物营养和肥料合理施用的基本原理, 无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 以及有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积制、腐熟过程。目的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 研究土壤肥力发生发展的规律, 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明确土壤、植株和肥料之间的关系, 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 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

土壤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的交界面, 不仅关系到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质量, 而且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进步。21世纪的竞争, 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 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我们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 立足学以致用, 在教学改革中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与完整性, 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

一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创新精神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是开展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突出专业特色, 把专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询问疑难困惑, 通过课内学习、课外网站交流, 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 几乎全部是教师讲, 学生听, 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习, 我们结合生活生产实际, 鼓励学生多提问, 多质疑,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主动的配合教师。学生对教师所作的教学方法改革持肯定态度, 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如部分多媒体课件文字较多, 讲述速度较快。

在土壤肥料学授课过程中,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推荐一些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 如:《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plant and Soi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植物营养学报》等杂志期刊, 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对土壤和植物营养英语文献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研究领域, 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联系社会热点, 激发创新意识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特别是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我国人多地少, 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耕地资源分布不平衡, 耕地资源质量不高, 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 水土流失严重, 耕作层变薄,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土壤污染趋势加大, 土壤退化, 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为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使学生懂得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 促使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合当今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代替性, 土壤肥料学同时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 、全球环境变化、温室气体效应、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正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 现代化农业的高度集约化的发展阶段, 迫切需要协调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鼓励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关文献、资料。把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环境变化联系起来, 对比不同生态系统:海洋、工业、农田对大气CO2的贡献, 不同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废弃地土壤呼吸对温室气体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学习态度, 目的明确,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堂教学, 引导创新思维

土壤肥料学属于专业基础课, 系统性、理论性较强, 如教师单纯传授理论知识, 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结合生产实际和专业知识, 举一些典型例子, 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的“以教师、教材、教室黑板”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我们改变单向、封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行多样、开放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为什么”、“如何理解”、“表现在哪里”, 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适当在课堂上提问,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如给园艺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 由老师给出3个讨论题目, “设施栽培条件下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设施栽培条件下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和“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列出参考书目和准备讨论的时间,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 自由组合成小组,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上台发言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其它同学可以提问, 由发言的同学或者小组的其它同学上台回答, 最后教师及时归纳总结。这样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也使学生在逻辑、口语表达、临场应变、团队协作、自学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因其音、像、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方式, 以视听为特色, 提供多感官刺激。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 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来自视觉的占83%, 来自听觉的占11%,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 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学习, 加快学生理解、接受和获取知识的速度, 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获取的信息量大,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下载一些经典课件, 结合当地实际, 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发散性、创新性思维。

四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创新能力

杨叔子强调“创新源于实践”。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环节较强的课程, 其实验教学内容占整个课程教学学时的1/3, 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对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操作,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可在实验教学中, 一些学生忽视实验、疏于动手, 被动上实验课, 没真正动手操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试剂的配制、动手操作, 与化学、植物生理生化等学科综合考虑, 选定了一些必做实验, 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土壤质地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植物缺素症的观察及作物营养诊断等, 除必做试验外, 学生可选作1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

结合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 发动学生在假期放假期间对家乡的土壤、作物的施肥情况进行调查, 作物栽培的土壤环境如何, 施用何种肥料, 施用肥料的时间、用量, 这些都需要土壤分析测试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启发学生, 通过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 分析解决所发现问题的能力。

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深入研究, 实现“小题大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逐步转换到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试验, 体现“在新试验体系的走向、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改革上加强研究和实践,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中应当重点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做学问, 并注重心理辅导, 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力。这种孜孜不倦地探索学习过程, 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本文从重视人的因素, 发展人的智慧, 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询问疑难困惑,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就与学科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讨论, 加强实践,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 :56-58.

[2]梁红, 宋国利.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0) :177-178.

[3]刘爱红.浅谈多元化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1) :137-139.

篇4: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关键词: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施肥;产量;大豆

中图分类号:S14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56-2

1 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绥化市力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力多丰”叶面肥,在我地区对大豆增产效果,为大面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此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由绥化市力多农化有限公司提供)、二铵、氯化钾、大豆黑农48(市场购买)。

2.2 试验布置

2.2.1 试验地点 肇源县新站镇巴彦村李冬生地,肇源县浩德乡东浩德村林长河地。

2.2.2 试验时间 2009年3-11月。

2.2.3 项目执行人 丁旗。

2.2.4 试验设计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小区面积50m2,三次重复,三个处理,随即排列。

(1)试验处理:

各处理在每亩施二铵10kg,氯化钾5kg基础上。

处理1:每亩30ml兑水300-400倍,在初花期、鼓粒期均匀喷施在大豆叶面上。

处理2:同期喷清水。

处理3:空白对照。

小区排列如图1和2所示。

2.2.5 试验地基本情况 土壤类型:黑钙土;质地:粘土;肥力等级:中。

2.2.6 试验地养分情况 有机质含量3.23%、速氧159.6ppm、速磷26.3ppm、速钾179.6ppm。

3 结果分析

3.1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

处理1较处理3(对照)出苗期相同,开花期提前2.5天,鼓粒期提前3天,成熟期提前3天。处理2(喷清水)较处理3(对照)生育期没有差异(见表1)。

3.2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2.1 肇源县新站镇巴彦村李东生地

(1)秋后考種,每处理随机选5点,每点取5株,株高、荚数、粒数取平均值,详见表2。

(4)在肇源县新站镇巴彦村李东生地,经方差分析:(1)处理1比处理3(对照)增产大豆12.1kg/亩,增产率8.43%,差异极显著。(2)处理2(喷清水)比处理3(对照)增产大豆1.2kg/亩,增产率0.83%,差异不显著。

3.2.2 肇源县浩德乡东浩德村林长河地

(1)秋后考种,详见表6:

(2)进行方差分析,见表7和表8。

所以:5%L.S.D=T0.05SX1-X2=2.3,1%L.S.D=T0.01 SX1-X2=3.9。

(3)对个处理的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见表9。

表9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不同处理实验产量比较(单位:千克/亩)

篇5:土壤学(含肥料)实习报告范本(学生)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

肥效试验报告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于2012年3月安排在渑池县陈村乡万寿村刘铁蛋承包田内。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供试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17.9 g/kg,全氮1.04g/kg,速效磷(P2O5)21.6mg/kg,速效钾(K2O)185.6g/kg。前茬作物玉米,亩产420kg。供试作物小麦,品种豫麦49。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0.3%,N+P2O5+K2O≥20%)由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40㎡。处理1:常规施肥+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亩底施45﹪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复合肥50㎏(25-10-10)。试验地小麦于2011年10月8日播种,亩播量12㎏。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2012年3月15日、4月10日、4月2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6月12日收获。收获时各小区单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生产。2结果与分析

2.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

2、处理3相比,亩穗数增加0.2万穗、0.4万穗,穗粒数增加0.4粒、0.6粒,千粒重增加1.8 g、1.9g。这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

表1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表

处 理 1 2 3 亩穗数(万穗/亩)

30.2 30.0 29.8

穗粒数(粒)33.8 33.4 33.2

千粒重(g)44.6 42.8 42.7(注:表中数据为三个处理三次重复的平均数)2.2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2亩增产23.0 kg,增产率为5.4%;处理2较处理3亩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增产7.4 kg,增产率为1.8%。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与处理

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和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2 产量结果统计表

处 理 1 2 3 Ⅰ 20.5 19.2 18.8 产量(kg/30m)Ⅱ 20.4 19.3 19.1

Ⅲ 19.8 19.1 18.7

平均 20.2 19.2 18.9

2折亩产 处理1比处理2 处理2比处理3 kg 449.7 426.7 419.3

±kg/亩 23.0

±% 5.4

±kg/亩 ±% 7.4

1.8

表3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处理间 区组间 机 误 总变异平方和 3.05 0.26 0.13 3.44

自由度 2 2 4 8

方差 1.52 0.16 0.03

F 45.70** 3.90

F0.05

F0.01

6.94 18.00

表4 多重比较表

处 理 1 2 3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小区平均产量(kg/30m2)20.2 19.2 18.9

差异显著性 0.05 a b b

0.01 A B B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3小结

3.1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与同期喷等量清水相比,提高了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23.0kg,增产率为5.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2本次试验结果仅对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供试肥料样品负责。

试验承担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试验实施单位:渑池县土肥站 试验执行人:(高级农艺师)

(助 农)

报 告 日 期:2012年7月14日

上一篇: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下一篇:学校校运会广播稿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