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系列报道之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信息报 2008-10-24 09:23:54 凡个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国家统计局观点,作者文责自负。转载或引用时务请遵守本网“版权声明”。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日前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决定》由十七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其中明确提出将农村金融列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可见中央对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视。

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信贷规模占全国信贷规模之比在3.1%和5.3%之间,这期间,农业增加值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3年为19.7%,2007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11.7%,同时,农村非农产业对国民经济中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农业和农村信贷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极不对称。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不足将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将使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一旦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大大加大。

另一方面,“贫血”的农村经济还在继续向城市“输血”。长期以来,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空洞化。金融资源的匮乏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一面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匮乏,同时却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大规模转移。这其中暴露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农村金融问题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农村金融的挑战和风险

其实,管理层很早就开始关注农村金融问题,近些年来,国家一再出台相关措施强调金融机构要支持“三农”。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拉开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序幕;2005年5月,央行明确4省进

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成立7家小额信贷试点公司;2006年12月底,邮政储蓄银行挂牌,主要定位于服务农村金融;2007年10月,村镇银行等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08年5月,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四类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政策。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已大幅改善,但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央行上月19日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做出如上表述。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仍不很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此外,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相对仍然较高。

同时,包括工、农、中、建等国有四大银行不断从县以下撤离,农业融资规模的增长缓慢,成为一道多年未化解的难题。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农村金融机构空白和覆盖率低,使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

多年来,农村金融问题一直被视做中国金融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农民贷款难、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效率低下、信用环境不好、资产质量差以及抵押担保物不足等,一直是令业界和决策层感到棘手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我国农业生产有成本高、收益低,自然风险大的特点;加入WTO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增大了市场风险。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在评估贷款安全的时候仍然强调抵押担保的作用而不是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农户贷款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土地集体所有使得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农户的有效金融需求难以满足。

农村金融的性质决定了在地广人稀的农村提供零售金融产品与服务成本巨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的提供者,坚持不懈地开发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不遗余力地压低运营成本。而封闭的农村金融市场,又因为金融供给不足而导致金融服务与产品定价过高,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发展农村金融要从制度着手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责任和分工不清晰;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改革出现离农倾向、涉农服务能力减弱;农村民间金融缺乏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育迟缓;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进展缓慢,满足农民贷款需求与化解金融组织风险的矛盾依然突出等问题和形成原因,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洪远提出,

当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应包括:

首先,加快推进正规金融机构改革。一是抓紧实施中国农业银行整体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家扶持、自身重组将其改造为按市场规则运行的商业银行。农行要充分发挥贴近农村的传统优势着力提高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户等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除继续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外,要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三是深化信用社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顾虑信用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其次,积极培育民间的信贷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对“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组织,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管制;对已经进入市场的小额信贷组织,帮助督促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补充机制。允许和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再次,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在继续鼓励农户资源互助担保的同时,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发展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风险。

最后,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从特定品种下手,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办公模式。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扩大投保范围。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积极发展农业再保险,通过财政补贴和委托代理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记者 孙靓)

第二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问计于民,改善服务”专题调研

华亭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再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时下,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着“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世界银行面向民众的项目管理模式,必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实践证明其正在履行党和政府惠农富民政策。

一、农业综合开发功不可没

自2005年我县正式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先后实施了西华镇、河西乡、策底镇、神峪乡、东华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客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虽然起步晚、基础差、投入相对较少,但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达到了项目区群众满意、地方政府满意、上级部门满意的效果。

该项目以国家财政无偿投资为主、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的形式改造中低产田,其国家财政无偿投资的95%来源于中央和省上,其总投资全部用于农业、农村装备现代物质条件,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进而达到农业增

1 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该投资稳定、渠道畅通、管理严格、项目到位的鲜明特性是其它支农项目不可比拟的。

农业综合开发重在开发、贵在“综合”,其自身优势决定了它在“三农”中的长盛不衰,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深情赞叹。①有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世界银行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将其运用到项目建设和管理当中。从项目的申报、评估、审批、实施到验收等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的稳定和提高;②有完善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制度。中央财政在预算中专门安排资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规定了各级财政的配套投入和项目区农民自筹投入比例。同时,实行了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账制、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审计制,杜绝了资金的挤占挪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③有一套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一方面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另一方面紧扣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开发、村村通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以工代赈项目等结合起来,整片、整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治理,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自立项以来,我们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为全县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完成投资3544.73万元(财政资金2849.6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95.09万元),其中水利措施完成投资1640.24万元;农业措施完成投资1242.86万元;林业措施完成

2 投资509.45万元;科技措施完成投资116.05;其他措施完成投资36.13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西华镇、河西乡、策底镇、神峪乡、东华镇5个乡镇6个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涉及23个行政村86个合作社4575户19709人,共改造中低产田4.57万亩。主要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工程措施,对项目区水、土、田、林、路进行整治,对桥、涵、闸、路、沟、渠进行配套,消除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项目区通过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至2009年,累计新建拦河坝6 座,维修1座,新打机电井10 眼,维修1眼,架设供电线路16公里,埋设供水管线2100米;衬砌各类灌溉渠道185条97.96公里,新修渠系建筑物1312座,埋设输水涵管2007米,疏浚排洪沟道37.7公里;新修梯田5898.28亩,修建机耕道路178条124公里,引进良种11万公斤,推广良种基地5045亩,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564亩,机耕深翻32692亩,增施农肥25476亩,种植绿肥13290亩,高茬收割20750亩,秸秆还田18890亩,配方施肥17200亩。购臵科技仪器4台件,栽植农田防护林4433亩,生态涵养林280.2亩。2010年东华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按照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任务,到7月底,新打机电井4眼,衬砌渠道20公里,预制U型槽23200块,修建渠系建筑物41座,开挖疏浚排洪渠道4.3公里;拓宽开通农田道路31条20.6公里,铺砂4.8万立方米,修建便桥2座,车桥3座;栽植农田防护林

3 800亩5万株;培训项目区群众400人次。

---开发催生优势产业,产业开发实现“双增”。项目建设紧扣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建基地,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的结合,使项目区45700亩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核桃、草畜、蔬菜产业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西华川、策底镇两个集蔬菜种植,优质中药材繁育,苗木繁育、新品种示范推广、设施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河西千亩中药材繁育种植基地和神峪寇家河优质核桃示范园、神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东华镇黎明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60元以上。

---走集约化经营路子,实现农企共生共赢。各项目区攻难点、建亮点,农产品生产初步形成了规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企受益日益明显。策底镇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项目区田间设施配套后,吸引大公司投入百余万元建成300亩蔬菜基地,使过去两料粮食作物亩均收入1000元提高到年种植五茬蔬菜收入万余元,年创收300余万元,不仅企业收益颇丰,农户在租地和劳作等方面也有80余万元的进账,实现了农企和农户双赢。东华镇依托华砚集团公司,组织农户在项目区建设蔬菜基地及蔬菜批发市场,实行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的办法,实现了农户与农企双赢。

---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我们坚持依靠科技推动开发,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广泛开展科技培新,

4 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开发效益。2005至2010组织实施了“优质洋芋坑种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大棚蔬菜栽培丰产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质核桃栽培技术”等11 个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涉及小麦、玉米、中药材、林果、蔬菜等多个产业。采取田间指导、座谈、交流、举办培训班、建立示范片等多种形式技术培训12889人(次),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取得省工、省力、省能的效果,群众尝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甜头,提升了项目区群众学科学用科技、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情,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山、水、田、林、路得到综合治理,全方位改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臵。通过流域治理、植树造林、农田林网和村屯绿化,提高了林草覆盖率,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水利措施的实施,提高项目区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河流免受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中,坚持土地治理与农村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建设和村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六个项目区涉及的23个行政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有了通达的道路网络、完善的排灌设施、优美的田园风光、崭新的乡村风貌,90%的行政村形成了新农村的雏形。同时项目区各村

5 积极实施乡村建设工程和农户“五改三建”工程,特别是项目区实施沼气池、太阳灶等农村洁净能源工程,节约了能源支出,提供了优质肥料,搞好了环境卫生,带来了经济收益。另外,近几年,由于项目区环境的改善,“农家乐”“假日菜园”“休闲采摘”等项目的俏然兴起,区内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明显推进。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万亩,增加农田防护林面积3.06亩,增加机耕面积1.67 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6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06亩,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3.76万亩,正常年新增粮食产量430.3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19万元,项目区人均增加收入467元。项目区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效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对全县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典型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二、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几年实践来看,目前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投向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更少。我县目前需要治理改造的土地面积有40多万亩,按照现有投入水平还需建设30年以上。如果考虑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相关内

6 容配套,则需50—60年才能完成改造中低产田土这一基本任务,这与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特别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投向粮油主产区和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土地治理项目,而作为山区县农民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种粮油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它不是山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山区的优势在资源,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才是实现小康的根本所在。

2、项目实施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投工投劳困难。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一项基础性的建设、农民得到的直接经济利益不明显,有的农户甚至要损失部分利益(如土地占用、田块打破等)。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劳动力组织十分困难,突出表现为投工投劳组织难;占用土地补偿难;满足农民的需要难。乡(镇)村组织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甚至对无理取闹者也无可奈何。

3、工程监理费过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不需要像修房造屋、修桥、修堤那样每个环节都需要监理工程师严格监督。比如土方开挖,清淤等建设内容是当地干部群众和工程技术人员随时都可监督的事情,没有必要将这部分建设内容纳入工程监理范围支付工程监理费。

4、县级农综办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机会少。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机会基本没有,见不多、识不广、思维老化、创新不足、工作的新点子、新办法不多。

5、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与其地位不对等,工作协调难度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这样一个办事机构的名称似乎从

7 一开始就是顺应上级而立,给外界的印象是临时机构。农业综合开发原本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机、水利、林业等诸多专业领域的利民事业,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与其在政府部门中的地位严重不符,市县农发办只是一个办事机构,非常具体的土地治理项目、责任重大的产业化项目、要求严格的项目建设标准和财务资料管理要求,就靠县区农综发办来承担。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才能完成。这些同志在管理项目的同时,又承担着施工现场的指挥员、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工作战线长,任务量大,往往是白天忙于项目区施工现场的工程建设指导和质量监督,晚上加班文案工作。就目前而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人员设臵反倒不了,但工作能力发挥参差不齐。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村社之间因工作具体、要求严格、而农发机构职级低,相当一个股室,在各项工作整体协调方面困难重重,由于各方利益关系,阻力很大。 农综工作者象拓荒牛一样奋蹄向前,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一座座无字丰碑,但无人挺身力荐能吃苦、能打硬仗的农发干部。其它部门一茬茬人被提拔升迁,而他们却因为奔忙在田间地头,不能为领导所识。加之检查频繁且严格,实行的是末尾淘汰退出农综行列,农发工作压力很大。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能力,使农业效益日显突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铺就了农民致富路。可以说,农业综合开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办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是党和政府的一项

8 “民心工程”,不仅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担当了大任,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三、措施和对策

我县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决定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必需紧紧围绕土地治理这个中心任务,把改造中低产田土与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结合起来;把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结合起来;把开发的原则规定与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项目实施内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利用搞开发,搞好开发促利用、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坚持土地治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结合打造核桃、中药材、蔬菜、草畜产业生产基地,力争通过3—5年时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扶持兔华亭县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达到既充分利用资源,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投入机制。每年项目区立项和龙头企业申报面向社会公开,将申报条件、内容及具体办法采用下发文件、电视台播放、发布告示等多种形式告知社会各界、调动乡(镇)、农民、业主多方面积极性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同时把项目区建设尽量与生态家园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技、农机示范推广等项目结合起来,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努力探索调动农民投工投劳积极性的措施和方法。在制定实施方案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项目区人畜饮水、机耕道及通院通户道路纳入建设规划。同时探索采取以奖代补

9 的办法修建机耕道、人行道、人畜饮水设施等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发挥农综资金的牵引作用,扩大建设成果。

四是探索将部分劳动力需求大,技术含量低,施工作业容易的项目,组织项目区群众直接实施,增加农民收入。并由财政监制票据直接报账,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工程开支。

五是不断完善工艺,降低成本。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综项目建设,全面推广机制预制件U型槽沟渠和预制件管道,降低建设成本。同时逐渐改用块石浆砌护堤、护坡,尽量减少开山取石和生态环境破坏。

四、建议

1、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欠账较大,加之山高坡陡,单位面积土地治理投入成本较高。若按目前投入水平恐怕30年内也难以改变我县农业基础建设现状。希望省市农发办加大对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

2、我县核桃、中药材等农特产品全国全市闻名,优势十分突出。希望市农综办将我县纳入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县,对我县特色产业基地、加工予以重点扶持,推进特色产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山区农民主要增收来源。

3、建议市农综办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招标上采取更灵活的办法,对清淤、开挖土方、生态工程等项目,采取组织当地群众实施的办法建设,不纳入工程招标范畴,直接增加群众收入;将河堤、护堤、沟渠等技术性强的工程项目纳入公开招投标范畴。同时只将公开招标的工程量纳入监理范畴,按实支付工程监理费和委派监理人员,这样一方面可

10 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开支,节约建设资金,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4、建议在每年科技培训费中列支一定的学习培训经费,为农发办工作人员创造一定的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机会。以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多做贡献。

5、农综部门和农发工作者是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他们肩负着贯彻党在农村政策的重任,责任不小待遇不高,担子不轻手段不多,建议党委和政府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在政治上多关怀、工作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爱,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和风清气正的机关氛围,强化队伍建设,让能为华亭县农业发展要来实实在在项目资金的部门有“地位”且兴盛起来,让兢兢业业干事人不要吃亏。建议将市、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列入政府序列局管理,扩大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三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突出农业基础的优先地位,大力实施“农业立镇”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局面。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2%;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

实现5567元,同比增长12%,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连续四年被评为农业生产先进镇。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镇作为全县农业大镇,我们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入手,认真组织实施了水利化、农机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镇充分利用龙头桥灌区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力加强了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完成了前进至东进段4. 7公里 高标准的堤、涵、桥主要骨干水利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同时,在农业开发办的帮扶下,又投资700余万元,完善了前进灌区配套工程,修筑了标准化硬质沙石田间路 7公里 ,新植农防林带两条 14公里 。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镇已组建农机合作社2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3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1500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3%。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我镇认真开展了秋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2008年,全镇共完成整地任务12.3万亩,其中,深松整地7万亩,完成水利工程土方25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 5万平方米 ,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基地2个,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13.3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07年的 278公斤 ,提高到2008年的 350公斤 ,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加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为重点,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我们着重加大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全镇南部烤烟、北部大豆、中部水稻的种植格局,在镇南部永红村建立了千亩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镇中部兴旺村、庆东村建立了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北部新城村和卫东村建立了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为把基地培育成亮点,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镇党委确定了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抓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每个示范基地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协会,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使每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生产上都做到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档案,使基地生产逐步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一年来,我镇新城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和兴旺村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多次代表县里迎接国家、省、市、领导检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2008年秋,在县农委的大力扶持下,兴旺村新建的占地面积4. 5万平方米 ,育秧面积 4万平方米 ,水稻高台集中育秧大棚基地迎接全市农业秋季三项重点工作拉练检查,并受到市领导的一致认可,较好的推动了全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以开展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我镇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0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 “农村三项重点工程”的部署,我镇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克服了重重困难,加强领导,强化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修建通村白色路面9条,总里程达52. 8公里 ,是全县第一个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的工作乡镇;改造农村泥草房780栋,试点村庆东村改造泥草房71栋,预计两年时间实现全村无泥草房工作目标。新建村级活动室5个,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行政村都有综合活动室的目标。特别是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们确定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实施试点村典型引路作用,促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为了调动广大农户改造泥草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镇在不折不扣的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为资金短缺的农户协调贷款80余万元,帮助赊借红砖、水泥、彩钢等建筑物资累计金额近百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的改造热情,超额完成了泥草房改造任务。2008年10月, 全市泥草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召开,泥草房改造经验得到推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庆东村有两户孤儿也想改造泥草房,但资金缺口较大,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决定采取镇、村两级各出一部分资金,又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出一部分,最终使这两户在2008年10月末搬进了新房。截止2008年末,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村率、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新农村建设三年试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镇连续三年排在全县之首。

虽然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乡镇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开创我镇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关于如何推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共高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 刘晓维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摆在各级政府的现实问题。很多政府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除了建设一些文化设施和开展一些文化下乡活动外,很难有较好的作为和办法,似乎农村文化建设更多体现于“虚功”和“表面功夫”。笔者结合高安市的情况就如何推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思考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农村本土传统文化。

我国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地都具有浓郁的特色文化。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革中,许多传统文化在年轻人面前失去往日的魅力,优良传统文化元素已难以年轻人当中自然传承。农村很多民间文化、古村落文化越来越少,出现不断衰败景象。笔者认为挖掘保护并发展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

文化元素既具有个性化、本土化又有时代性、多面性。一方面,文化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特色,才能有真正的价值,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农村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既要通过挖掘保护,保留内在核心文化元素和思想,又要引入现代文化理念,发展新表现形式,使之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高安市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牢牢把握文化的特性,在发展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之不断繁荣兴旺。高安采茶戏就是很好例子。高安市采茶戏是全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数次进京为中央领导人献演,好评如潮,《孙成打酒》、《南瓜记》、《断鸡》、《四九看妹》等诸多曲目获得全国性各类文化大奖。高安市依托采茶剧团每年通过高校定向培养一批青年文艺骨干,使高安采茶戏能一代代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同时在保留历史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内涵,创作编排了《孔繁森之歌》、《和谐新村新事多》、《金剑之光》、《布衣先生》等一大批具有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现代戏,延续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剧种。并且通过送戏下乡、把戏曲搬上银幕、发行录像光盘等等,不断扩大和繁荣了戏剧市场,受到群众的喜爱,成为每次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当地农民还自发地组织了十余支业余采茶戏剧团,自编自演,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去年该市还举办首届高安采茶戏文化艺术节,把这一特色文化以节日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

高安市还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独特的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古村古宅古文化为主线,对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旧址、古迹加以修复,实施保护性开发,并组织专家学者收编、整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名人珍闻,对经典旧民俗、古风情、老工艺等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内容。例如,该市上湖乡珠湖古村,以明清建筑为主,具有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农村活博物馆”高安市新街镇贾家古村至今仍保留完好明清古建筑有150多幢,形成极具特色的古建筑群。高安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这类具有文化价值的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多次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其进行考察挖掘。日前高安新街贾家古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思考二:怎样做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这篇文章。

当前,致富奔小康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传播先进的现代文化理念,开拓群众思想,培育创新精神,激活创业潜能,使群众自觉依从于勤于致富、勇于创业、敢于发展的文化风气。我省提出要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如何学,笔者认为关键要从思想精神上学,就是要学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卧薪尝胆、敢为人先、不尚空谈、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文化思想,需要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习惯,根据历史沿革而凝聚成地方特色的产业文化。比如高安的货运业的发展源于农民朴素的致富思想,从八十年代高安第一代汽运人创业致富起,树立起开拓创新,发财创新的榜样,牵动起高安农民致富的梦想,这种梦想的力量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宣传中不断产生裂变,构成一种具有高安特色的汽运文化,吸引了大批农民投身于汽运产业,形成了今天“十万大军搞运输,万辆货车跑全国”的生动局面。

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特别是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高安市农村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知识技术文化传播与培训,按照“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推行“政府埋单、部门协作、按需培训、有序转移”的运行机制,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整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阳光工程”、组织村建部门的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科协“科普示范”工程等部门培训资源,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支柱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关键技术和家政、餐饮、建筑、修理等适合农民就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00期以上,培训农民近2万人。

思考三:培育农村新风、加强农民道德建设应着力于何处。

树农村新风、加强农民道德建设不是简单依靠书写一些标语,挂上一些规划要求的牌子和强加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就能达到效果的。关键是要依据农村的地域文化风气,找准能切实有效改变旧风气,倡导新风尚的着力点。当前,农村村落基本仍呈宗族关系分布,宗族习惯与文化对农民有很大的约束力。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要在利用和改造一些传统宗族文化习惯、注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风尚、新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农民群众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要求的新型村规民约,推动农民群众自我道德约束、自我管理。

高安市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高安市八景镇组织农村老党员成立道德协会,采取“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村事大家办”的方式,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这种做法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目前该镇11个村委都成立了农民道德协会,会员69人。高安市上湖南坪村成立了由中小学生组成的26个娃娃理事会,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打分评比并张榜公布,极大促进了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的好转。这种“孩子管大人”的娃娃理事机制的成功做法,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还有很多乡镇村落都成立了诸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种群众自治组织。这种政府引导、群众自治的道德建设方式纠正农村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弘扬了正气、倡导了新风。一些运作成功的示范村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石脑镇赤岸东头村、上湖乡南坪谌家村等基本做到“六无”(无纠纷械斗、无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无越级上访、无偷盗赌博、无不赡养老人),“八有”(老人生活有可靠保障,村民娱乐有齐全设施,就医保健有医疗诊所,农副产品销售有公司收购,农技知识咨询有专人负责,红白喜事有协会操办,环境卫生有组织监管,矛盾纠纷有机构调处)。同时,政府依靠这些农民自治组织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村”、“信用村”活动和评选“道德农户”、“清洁户”活动。把创评“文明信用农户”与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打造“诚信高安”、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农户代表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农村小额贷款、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共评出文明信用农户11919户,优先放贷244.7万元,文明信用农户享受利息优惠21.8万元。

思考四:政府如何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和找准定位。

农村通过税费及其配套改革,精减乡镇机关人员,撤并站所,并且乡镇管理功能弱化也是今后改革的趋势。在这种现实与趋势下要切实有效推动在农村文化建设就需要政府能发挥作用和找准定位。

首先明确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由于经济与历史原因,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匮乏。因此,政府应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逐步改变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角。笔者认为当前应抓住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其中。要强化制度约束、量化目标考核,把文化建设内容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中当,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保证文化建设经费落实到位和有效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费用中要明确文化建设这一块,确保投入落到实处。其次,是以农民需求为方向,建设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笔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农民自己集资建成的一些文化设施往往利用率高,深受农民欢迎,而一些上级资金投入建设的样板设施则往往在热闹一阵子后就冷冷清清,甚至有的改作他用。因此,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一定把农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建设的方向,不要搞千篇一律的样板工程,不要做统一标准的设施建筑。要根据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布局。比如有的乡村戏剧文化氛围浓厚,则可建设一些戏台、戏院等;有的乡村农民爱好斗牛、拔河等运动赛事,则可建设公共运动赛场;还有的乡村农民急需科技文化知识,则可建立公共文化图书室,等等。在文化设施该“建怎样”与“怎样建”方面,可考虑采用由农民自主建成,由政府补贴买单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增强文化设施的实用性,又能体现政府文化建设职责,提高建设资金使效率。第三,要改革管理体制,规范文化市场,激活草根文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改变原有政府一手操办的管理式文化活动体制。在当前农村,在文化管理与建设方面,既没有条件让政府全面负担(乡镇政府在税费改革后,人员减少,经费减少,机构减少),也没有必要让政府大包大揽,重回“官办文化”老路上来。农村文化繁荣与发展最终是要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农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活农民的创造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政府一方面要通过监督和规划农村文化市场,防止一些不良文化垃圾进入农村;另一方面,要以文化经费的投入方向来引导农村文化走向,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引导企业、团体等各方面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参与和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联系地址:中共高安市委办公室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进步

“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曾有人对这些问题作了形容: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等等。以云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如果按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人均每天不低于1美元计算,全省农民整体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7.3×365=2664.5元)。以资源换资本,以生态换生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列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的任务作了明确的部署。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1 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2007年“两会期间”,也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三农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国务院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新内容?

1、“新”在什么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施,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对于这些全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准备把握。

第一,把握新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

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不少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条件都表明,只要我们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

第二,把握新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个目标集中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紧紧扣住这“五新”来展开,把中央的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践中去。

第三,把握新思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新事业需要新思路,要按照“民心工程”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符合民意的工作思路。具体来讲,要紧紧把握“五个不仅而且”:

一是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三是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四是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五是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要谋划长远,提出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归根结底一句话,就在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第四,把握新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

4 任务,为了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央明确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与此同时,中央还特别强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确保新农村建设不偏向、不跑样,真正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5年12月

5 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握其特征,理解其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条是首要的。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有调查显示,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考虑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考虑是村庄的规划,很少考虑农村生产的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要使生产发展,必须保障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二、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生活富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除掉农民背负的三大负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住房支出;

6 搬掉影响农民收入的三座大山:农民的准失业状态、国内外市场机制对农民的挤压、农民贫乏的自我组织能力。

三、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协会获捐赠的70%来自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内地富豪的捐赠不到15%。我国先富的一部分人,要么积聚财富、要么豪赌、要么回家修祖坟,主动将自己的财富回赠社会的很少;因病、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农民多数相信封建迷信,信仰宗教的人数超出我们的想象。

2005年秋季以来,黄河上游来水偏丰,宁夏永宁县望远镇东升村2队境内河岸坍塌严重,全队累计已有500多亩河滩地和承包田被毁。灾民自行护岸力不从心,多次找政府部门求助却得不到回应,一些迷信的农民便集资2000元请来和尚祭河,祈求河神“水下留田”。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曾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帮助恢复经济运动”“全国公园化运动”“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爱护环境运动”等各种活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开展的“奥林匹克新村运动”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为拯救国家经济开展的“捐金运动”都是“新村运动”的一部分,为韩国成功举办汉城奥运会和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

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新村运动”不是要改变社会结构,而是通过

7 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值得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活动中借鉴。

第四、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森林覆盖率15%以上。现在很多地方是院内干净,院外脏乱差。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路边,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村容整洁”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为就学、就医、结婚盖房子四处奔波的农民,精神状态没有大的改变,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顾及不上了。

第五、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不以要挟、贿赂影响民主选举。不以家族势力影响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的形式应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有多样性。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河北的寺后村,都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以“下派党员干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纳;以经济能人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浮现;以农村民间协会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出现在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评价村民自治的形式先进与否,应当以能否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进步为标准,应当以建设非农的先进村庄为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管理民主”就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生活殷实、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主健全。“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实际上是用农民的话语表达农村发展目标,从而使话语更朴实,目标更具体,度量更易行。再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农业税、缴猪:杀一头猪交一半,要自食一头猪,就必须交一头猪等),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

9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

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

10 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3、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西部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没有实现脱贫,仍处于整体贫困之中。如2006年底云南省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贫困面仍达到70%以上,独龙族的贫困面则更高,达到90%以上,这些民族与东部汉族地区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4、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

11 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昆明西山区沙朗乡的山砂、文山县德厚乡的三

七、富宁县洞波乡的八角为例)

2、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

12 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以玉溪大营街、通海县的纳家营为例)

3、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可持续提高。(以富宁县归朝镇的老街三寨:村在树林中,树林在村中为例)

4、城镇型新农村。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以砚山县平远街、剥隘新镇为例)

5、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

13 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昆明西山区团结乡为例)

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以昆明市官渡区福保乡、剥隘镇、普者黑等为例)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云南省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

第三,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一大症结。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5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极不适应。目前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

(二)云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考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1)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4900元,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协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

15 产品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和市场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社会事业,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找准发展路径,一村一策。每个自然村的生产基础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但每个村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去发现,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才是最好的路子。如富宁县的剥隘镇以生产“剥隘七醋”而闻名、丘北县的普者黑则以独特旅游风景而闻名、玉溪大营街则以玉溪卷烟厂为依托,大力发展纸箱、过虑咀棒等卷烟生产辅助产品而发展;丽江的大研镇、束河古镇则其山水而著世;迪庆香格里拉则以独特的藏族风情为吸引;大理周城则以其味道鲜美、肉质鲜嫩的豆腐砂锅鱼而受人称赞等等。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以剥隘镇搬迁水泥、钢筋等销售为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共有52个民族共同生活,其中世居少数民族25个;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是全国各省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省份;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特点,在云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更要以民族特色取胜,没有民族特色,就会失去吸引力。要看城市现代化,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要看现代企业,可以到玉溪卷烟厂、红河卷烟厂等现代企业。唯有民族特色,才能吸引外地游客到我们民族村寨,让他们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民族饮食、民族习俗等等。以藏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白族等生活习俗为例。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本身,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指导员来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不是外来的支援者或支持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契机,加快农场发展

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其特殊就在于“非工非农”、“非军非民”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部门来讲,是个机遇,对于农垦和农场来讲更是一个大的机遇。对此,农垦和农场要抓住发展机遇:

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优势,力争在

17 新农村建设中谋求新的发展。为此,要加深对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关于三农政策的新理念,关对“三农”的新的投入政策、关于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的政策。(云南省(16+1)体制:农垦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应承担企业的义务,而不应承担政府的职能等。)

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克服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大力发展农场生产力。为此,要不断营造有利于农场改革发展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农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解决农场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扩大农场职工的增收渠道,提高收入。

三、找准发展的支点,明确发展路径。每个农场都自己特定的自然、历史和市场等条件,不可能只有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宜种植的就发展种植,宜从事加工业的就发展加工业,宜从事物流业的就发展物流业,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基础的发展路子。

上一篇: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下一篇:如何看待中国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