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词中的爱国情怀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宋词中的爱国情怀

浅谈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摘要]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宋金对抗的时代、外族的入侵,本族统治者的无能,使少年时代的陆游饱尝兵荒马乱之苦,成年后又仕途坎坷,逐渐形成了他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最具特色的是这些诗词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他对腐败当局和投降派的揭露与抨击,关心人民疾苦都倾注于他的诗歌之中,对后世带来深远影响。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收复失地是他一生的伟大志向,他的一生为国家统一而努力,谱写了一首首充满悲壮的爱国情怀的诗,不愧是南宋诗坛的领军人物。

[关键词] 陆游诗词

爱国情怀

影响

陆游生在金人入侵、国势衰微的年代,抗金复国,收复失地成为他一生的志向,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充满爱国主义情怀,他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都倾注于诗词当中,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愤懑不已。

一、陆游爱国情怀形成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陆游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十七日,在他出生的这一年,新兴的女真族统治正酝酿着一个侵略宋朝的计划,而在陆游出生的前十天,这个计划已经成熟了。淮河上暴风雨似的透露了时代的消息,象征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在国难临头的时刻诞生的。

女真族灭掉了辽国后,又想侵扰宋朝。由于北宋统治者醉心于一己的腐化享乐生活,坚持投降求和的可耻政策,对于爱国的将领和士兵则横加贬斥和压抑,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奸臣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能挽救民族危机。在这天翻地覆的年月里,陆游是同当时的广大人民一起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这教育的第一课便是逃难。在兵荒马乱之中,颠沛流离,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这种生活给陆游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他曾这样写到:“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人怀一麦 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窜。”《三山杜门作歌》。这一段逃难生活,在陆游的幼小心灵上铭刻对敌人的仇恨;而义军领袖陈彦生的豪侠义勇,保境安民的爱国行动也给他带来很大的鼓舞,初步懂得团结起来,抵御外侮的道理。此后,他终生主张驱逐金人,收复失地,最早的根源就在这里。

(二)家庭和老师的影响

陆游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地主官僚家庭。陆游受到父辈们的影响很大,陆游的祖父陆佃当过尚书右丞,父亲陆宰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为朝廷出力不少,当他看到豺狼当道,就愤懑地退居林下,主战派、士大夫常去他家谈论国事。陆游小时候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苦,人人自期以杀身 羽戴王室。”这使陆游对爱国志士的忧国忧民的言行,为国献身的精神,对敌人、对叛臣嫉恶如仇的态度耳濡目染,对爱国英雄充满崇敬之情,便立下“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的誓愿。

陆游的老师对他谆谆教诲及言传身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陆游的老师大多是刚直不阿的爱国志士,其中曾几对他的影响最大,曾几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分子,也是宋朝南渡以后诗坛的领袖。曾几把江西派的作诗方法传授给了陆游,使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曾几的爱国思想和创作诗词的技巧使陆游一生受益匪浅。

(二) 个人修养和坚定的理想

陆游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戈”的英雄壮志,在“隆兴和议”进行期间,陆游仍上书朝廷,建议国家应凭借有利地势,积极从事收复中原的准备。而在主持北伐的张浚已罢,和局已定,主和派把持朝政之际,陆游还敢于提出这样的主张,这表现出他不计个人利害,为国家前途着想的爱国热忱。

陆游为了实现他的愿望,他坚持锻炼身体,钻研兵书,曾表示过“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的豪情壮志。在宋金两军试探战中,陆游也参加过,在西北寒冷的气候中,他身披铁甲,骑着骏马去追击敌人,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但陆游当时丝毫也不在乎,过后还非常留恋地在诗里一再提到,真可谓是“一寸赤心惟报国”。

二、陆游诗词爱国情怀体现

(一)表明了自己为恢复中原的壮志豪情

陆游亲历了丧乱之痛,从小便树立了恢复祖国统一的大志,毕生坚持不懈,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的时代风云之助,唱出了当时抗战爱国的最强音,也是自北宋以来爱国精神传统的最集中体现。 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他是要求参加战斗,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在他的诗里一再表示“杀身有地初非”“裹尸马革固其常”的为国牺牲的愿望,甚至老了病了他也不灰心,如《夜读兵书》说:“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表明他自己老当益壮,如果有报国的机会,他愿意即刻投笔从戎,上马杀敌。又如《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这时已经68岁,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杀敌雄心尚在,报国壮志犹存,一心只想能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诗中巧妙地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渲染自己此心无时不在中原,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崇高精神境界。

陆游重整山河的豪情壮志和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使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意志的坚强,感情的热烈。然而还不止此,甚至在陆游意识到生命将始终的时候,还盼望着收复中原,写下那首作为遗嘱的《示儿》,也是陆游最后的一篇充满了血泪的歌唱。《示儿》中蕴含着对儿孙的谆谆嘱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它是作者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总结,也是诗人爱国思想的艺术结晶。诗中没有只言片语涉及家事,唯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失地没有收复,祖国没有统一,含着老泪告诉儿孙,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遗志,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诗人强烈的统一祖国的愿望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三) 表现对腐败当局和投降派的批判

南宋统治集团的罪行,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而对外又表现了投降的一面。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爱国志士和诗人,陆游因南宋统治者的对敌屈膝求和卖国派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和愤懑。陆游的深哀巨痛集中体现在《关山月》中;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和壮士心,沙里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早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诗人借守边将士之口,痛斥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政策,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愤怒斥责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揭示出那个年代尖锐的阶级矛盾。这正是南宋中叶沉闷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诗人用反问的态度“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加深感情,忧愤深厚,沉郁悲凉,充满爱国深情。对权贵的憎恨,对兵士们空有报国之志,没用武之地,对沦陷区遗民百姓的同情,种种爱国忧民的深沉感情都在诗中一一表露。

陆游始终信念坚定,要做一名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的爱国志士。“诗人以悲壮的笔触谴责隆兴和议,谴责南宋贵族的荒淫误国„„陆游对于这些误国的权奸满怀愤恨。”①强烈的憎恨之情通过字字句句表现出来。

陆游对腐败当局和卖国投降派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他的词《桃园忆故人》(题华山图)中“云外华山千刃,依旧无人问”揭露了南宋王朝不愿收复失地的卖国行径;《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揭露了统治阶级刻薄寡思,卑鄙地打击坚持抗金的爱国战士们 的罪行。

三、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深切的关怀和同情

陆游对沦陷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他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例如他在公元1195年写的《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这首诗通过一位农民的自述,反映当时农村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同时以简洁的笔触概括了农民处处种庄稼,辛勤耕田地的情景。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头两句的“河”指黄河,“岳”指华山。黄河和华山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也代表着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对于失掉它们的诗人肯定会痛惜和悲愤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他把他们称为“遗民”,暗示出那是由于昏庸的统治者逃跑了,把他们遗弃在那里,而他们被遗弃之后,就开始在“胡尘”的笼罩之下饱受敌人的蹂躏与奴役,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他们含着热泪,年复一年地盼望着“王师”来解救他们,但由于南宋小朝廷奉行着向敌人妥协投降的政策,他们殷切地希望终究却成为了泡影。在这短短的四句里,诗人把他对祖国的热爱,把对敌人的痛恨,对卖国朝廷失望,对沦陷区人民的关怀写的那样的深切动人。陆游对处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深表同情。

四、陆游诗词的深远影响

陆游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数量非常丰富。在他八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和九千首诗词中,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我国诗坛上的崇高的地位。

陆游以卓越的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后期,不少诗人以陆游为学习典范,还继承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较为重要的如:戴复古和刘克庄。江湖派诗中戴复古和刘克庄的诗词创作中都继承了陆游的诗歌特色,他们在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中都受到陆游的深刻启迪。到了宋末,宋代遗民中许多爱国诗人都对陆游的爱国思想产生了共鸣。陆游的爱国诗歌在后代也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危难时,陆游往往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陆游对祖国的统一而歌唱而呐喊的战斗精神,以及那种终生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对那个时代,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永远教育激励着后人。

总之,陆游诗词的成就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是杰出的,特别是诗人那些热血沸腾的诗篇,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感人肺腑。陆游为被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可以说这种爱国情怀是他的诗词作品的主旋律。梁启超就曾热烈的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②陆游的爱国诗篇鼓舞着人民,在宋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鲜亮的一笔。

注释:

①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下册,于非主编 1989年(第一版) 101页

选自《饮冰室文集》;梁启超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340页

参考文本:

①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9年11月出版 ② 《宋诗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次出版 ③ 《中国古典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情怀渗透

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内地新疆高中班自2000年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开始举办,到如今已经走了十个春秋。它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从开初的摸索、试点起步阶段,到了现在遍及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大规模地进行的鼎盛时期。这其中,既收获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有意识地、主动地对已往历史的回顾、总结,不仅是给过去的经历留下固化的痕迹,更是通过形成的文字材料,梳理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可操作的经验,对以后的内高班班级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内高班承担着“用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的重任。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环境,让内高班的学生们从小就处在与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特别是与内地学生不一样的视界与不一样的思维习惯中,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对国家的认同,着实培养起他们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让他们从思想上、从心灵深处树立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仅是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也是各少数民族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繁荣,建设和谐、幸福、富足、文明的边疆乃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求。内高班管理的成功与否,小则反映着班级、学校,各民族学生间的和谐气氛的养成,大则影响到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3)内高班学生多来自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地区,来自广大的农、牧民家庭。边疆的地区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造就一批一心一意建设边疆、奉献边疆的队伍,是内高班办班的主要任务之一。边疆地区的建设急需大批思想解放,又掌握科学知识的管理干部与技术人才。内高班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们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边疆建设由什么人来接班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从内高班的管理上折射出的将是关系到我们国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大问题。

(4)就内高班学生个人成长来说,

15、16岁到

18、19岁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养成生活技能,增长创造才干的阶段。班级管理提供给学生成长的背景与环境。透过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可以从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角度、文化角度挖掘出内高班学生极富特色又合于某种规律的经验,在不断的借鉴中充实实践的内容,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内高班班级管理实践研究所要达成的目标,是旨在通过对班级动态管理的跟踪、调研与潜心挖掘、总结,发现并梳理出各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在一起时,其思想、态度与行为习惯等方面通过碰撞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发现并梳理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过程中方法、技巧的使用与变通,发现并梳理出生生间、师生间对话、合作与共赢共荣的长效机制,进而在更广大与更崇高的层面上让学生自主完成对马克思主义“五观”与“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吸纳、消化和生成为他们思想肌体一部分的过程。

(2)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衡量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三个最基本的法码,也是教学活动所遵循的三维目标。内高班的班级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将成为课题研究所涉及的范畴。无论是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管理活动,还是管理效果,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不同侧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有鉴于“内高班班级管理”课题本身的特点,本课题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有对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统筹式的概括归纳,也包括对具体管理行为、管理活动“切片”式的细研与挖掘,而且更注重在可操作性经验的剖析、提纯、完善、推广。通过具体的案例剖析,以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过程评述代替抽象的干枯说教,形成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规范。语文教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词华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爱国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用爱国情感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首先,教者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把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等先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确事物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例如《秦风·无衣》这篇课文来说,应在学生诵读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这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战歌。这首诗用“岂曰无衣”疑问句式陡起,暗示军情紧急,时不我待。诗中接着用“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们同心协力对敌的情景和爱国情感及大无畏精神。这种爱国情感是大敌当前迸发出来的,而且是牢不可摧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祖国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从小在心田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爱国主义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

挖掘教材内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中学语文教材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古今中外事件、人物、知识和景物的记叙和描写而渗透其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语文教材中的《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古诗,分别从“悲与喜”两种对比强烈的角度,表达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展示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政治动荡,国破家亡,再让学生了解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抗金复国的志向,到了晚年报国信念仍矢志不移,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歌,抒发自己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当学生明白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追求之后,便自然明白了诗人临终前为什么念念不忘“九州同”的美好愿望了。一位即将辞世的老人所流露出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感人至深,教师可用深情的讲解引发学生爱国情感。 爱祖国的情感还体现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从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长城谣》、《春》等课文,都通过表现景物的美来抒发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配合教学,举办小型风景图片展,组织主题队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应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开始,“由心中有他人到心中有祖国。”在讲授11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课堂热烈的讨论,同学们肯定了阮恒为了挽求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并准备牺牲自己生命的可贵精神。大家表示,在他人遭受不幸时,每个人都应该伸出友爱之手,在精神上给予抚慰,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帮助他人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后来,当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时,学校发动为灾区孩子献爱心活动,这个班的学生都涌跃捐款,不少同学连续捐了几次,有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虽然学生们捐出的款额十分有限,但分分厘厘都代表了孩子们的心。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友爱互助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情感奠定了心理基础。

立志献身祖国,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立志献身祖国的远大理想。在讲授《詹天佑》(语文教材第十二册)时,我力图通过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清政府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铁路为什么会受到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要挟?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在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该项工程的艰难及工程竣工后的重要意义。最后介绍詹天佑自幼酷爱学习,十二岁时便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以及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等事迹,使学生了解历代科学家对祖国作出的卓越贡献与他们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以此激励学生发愤学习,立志报国。

总之,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语言教师必须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认识能力总是从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的,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靳佩云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如何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受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能靠教师的主观说教和灌输,而要通过语言训练的同时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控,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度。

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1.从情感人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人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年级青少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逐渐趋于平衡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创设情景,使学主人境人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三峡》一课,我们根据诗歌语言凝炼,含意深刻,跳跃性大的特点,教学时运用幻灯,录象,把诗中描写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声、形、色的具体形象,感知瀑布磅礴的气势,加深对诗的语言的理解,由此产生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青少年的情感在认识中产生,井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升华,因此,在培养情感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就必须“情思结合,激情明理”,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我们在教《最后一次演讲》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写闻一多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闻一多先生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在析词品句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重点词句的剖析和品味,对重点词句的剖析品味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有效时机。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感染、渗透,使爱国主义思想进入到学生的内化体验和外化行为,进而升华到爱祖国的道德感的更高层次。例如,教《桥》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个句子中的“飞”字,我就引导学生从下面3个方面去联想,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了解到南京长江大桥,跨越宽阔的长江南北气势磅礴,且建桥速度之快,确实是“飞”一样。这样做既使理解词句的方法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祖国建设的成就深深地记在学生心中。 3.感情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我让学生配乐朗读,一边出示幻灯图片,一边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让学生先展开想象,再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很容易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黄河的形形象及具有黄河精神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5.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意识是从认识开始,沿着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程序而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课要通过语言训练,结合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几年来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我爱中华考察团”、“祖国各处留下我的足迹”等的少先队活动;“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微型报设计:“我爱家乡的特产”;作文比赛:“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给香港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乡”;书信大赛;以及“小记者手记”、“夏令营专辑”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效甚好。不少的学生还在全国“金星杯”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中获大奖。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收藏主题

这“两爱”教育必须结合教学活动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而不能枯燥地说教,也不能像上政治课那样讲大道理,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要培养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学校,这是“两爱”的基础。难以想象一个连同学、老师和学习都不爱的人能够爱家乡、爱祖国。在合作学习中,“是互相关心的行为把学生们连在一起,使他们进步。热爱学习和师生间、同学间的互相爱戴,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1](P.11)合作性学习可使学生全身心倾注于学习之中,首先自己思考、探究课文的真谛,然后合作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释疑解惑,对课文的内容必然理解更深刻,对课文描写的祖国大好河山,一定会油然而生爱意;对英雄人物必然会肃然起敬;对祖国语言文字强大的生命力和字形美、音韵美、含义深感到无比的自豪。自然也就达到了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两爱”教育的目的。如果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等基本知识都不能掌握,根本就谈不上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无法体会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就无法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接受“两爱”熏陶。所以学 生在充满相互关心、爱护、帮助的合作小组内学习,不但可以学好语文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受到“两爱”教育。合作性学习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方法的应用中,老师的作用分为5个部分:(1)指定课程的目标。

(2)在授课之前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 (3)向学生们解释教学任务及目标结构。

(4)检查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效果,并不时地提供帮助(例如回答问题或教授完成任务的技巧)和提高学生的人际(小组)合作技巧。

(5)对学生的成绩作出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1](P.85)在这5部分作用中,除第(2)部分分组以外,其余4部分老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把“两爱”的目标直接或间接地(例如出思考题或导学提纲)指出,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及时介入某一组或几组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研讨,该小组领会后再通过组间交流使其它组理解,或者通过该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使其它组也领会课文传达的“两爱”精神,从而达到对全班学生进行“两爱”教育的目标。

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宋代著名诗人、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话表达出无数爱国志士的心声。爱国主义是人类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如何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深入剖析教材,挖掘思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教材。所以,广大教师应抓住语文教学这一有利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

一、充分利用教材,全面感受爱国情

在本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一〉朗读课文,领悟爱国情。“祖国在我心中”单元组中的《詹天佑》一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即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体会与感悟。

〈二〉了解背景,体会爱国情。要使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就要让学生先了解詹天佑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而这些内容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对詹天佑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了解,教师结合地图补充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铁路位置与地理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詹天佑的爱国情怀。通过交流,学生了解到当时的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体会到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极端蔑视,了解到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从而体会到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艰巨和重重困难。通过讨论,学生充分感受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品读关键词句,理解爱国情。如何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得更清晰、更准确,这就需要借助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解读和理解。在学生了解了詹天佑如何克服在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进行体会,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体会到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二、抓住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很容易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满足于了解具体的情节,对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思想内容,则很少主动去理解,思索、体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段,挖掘其思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深入思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入境动情。

第六课《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即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有了自己初步的感受,但这些只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问题上,只达到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向学生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于是,我继续引导学生剖析课文,提出:(1)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2)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学生或再次自主阅读思考,或低声讨论交流。在阅读和交流中,我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通过这样的品读剖析深入体会,学生对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

三、结合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爱国之志

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我鼓励学生树立爱国之志。要求学生,爱祖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热爱集体,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公物,让学生从身边做起,逐渐将爱心升华为爱国之志。在进行“祖国在我心中”单元组的习作教学时,我先引导回顾自己学习本组课文后的印象及感受,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爱国理想。

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命题,加强文前指导,加强作文讲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坚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教育,把同学们的爱国之志,转化成为具体的勤奋学习、文明守纪等行动,这样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课外拓展延伸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课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结合开展适合儿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在教学“祖国在我心中”单元时,我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自觉开展各种活动,如上课之前布置学生走出课堂搜集体现爱国主题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自主地融入爱国主义的氛围之中,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包括举行“祖国,我为你骄傲”摄影、绘画作品展览;举办“爱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作文比赛;开展“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相信扎实有效的语文教育必定能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洒下爱国的种子,必定能够在学生纯洁的灵魂中绽放出娇艳的爱国之花。

听了陈建先老师的《钱学森》一课,不由得心潮起伏。爱国主义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潜在的情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唤醒,张扬人们潜在的善。语文教育是什么?语文教育是充分挖掘文本的育人魅力,净化和陶冶人的灵魂。陈老师的这堂课,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在课堂上,孩子们大声地读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动情地唱出《我的中国心》,高声地喊出“我爱你,中国!”,再深情地诉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这是孩子们的爱国情结的觉醒,爱国热情的迸发,爱国激情的宣泄!这里,我们明白了“其言皆出于我之口”、“物我合一”的境界了。

爱祖国是孩子人生画布上应该染上的底色,钱学森在当时祖国那么贫穷和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有多少天之骄子的留学生一去不返,刨去种种客观原因,我想,在他们的人生画布的底色上缺了至关重要的一色,这种颜色应该在孩提时代去着,爱国的种子应该洒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上。陈老师深知肩上承担着育人担子的分量,胸中激荡那颗澎湃的中国心,毅然地带着孩子们走进文本,借助文本,朗诵表白,浓墨重彩挥洒“爱国”两个大字!

爱国是一方天空,陈老师头顶着这块天空;但爱国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在教学中要有个实实在在的承载,这个承载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爱国的说教是悬空的,陈老师没有悬空,而是脚踏语言实践的地。

一、语言实践之一——读进去,读出来

所谓语言实践,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再简单的说就是带领孩子读书,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本的味来,读出融入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前者是读进去,后者是读出来。例如,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这句话时是典型的三个层次:即“读——说——读”。①读进去,你看孩子们带着自己读课文的初步认识去读,“我是中国人。„„”这是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②说出来,“读了这句话想到什么?” 生:“想到一首歌《我的中国心》。”这是唤醒生活积累。“能唱吗?”孩子唱了,这就激活了生活情感,可以说,此时的《我的中国心》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与文本人物钱学森连了在一起。“唱过后有什么感觉?”生说“想喊:我爱你――中国”,这是孩子内心情感的宣泄,替钱学森发自内心的喊。③读出来,最后回到了读书,“我是中国人„„”这里融入自我情感的读,即文本情感与学生的生活情感融为了一体的读,使这句话富有了丰富的内涵。这一读、二说、三唱、四喊、五读,就是整个语言实践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了“言”,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每个字、每个词蕴含的文字魅力,得了“意”,钱学森的爱国情结与孩子们生活中的爱国情结融为一体。

二、语言实践之二——有效文字训练

语言实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的理念支撑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两者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方面,那么语言就是这一枚硬币。语言实践作为学习语言的主要活动,理所当然地包含了文本中文字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个内容是语言实践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综观陈建先老师的这堂课,在文字的训练上是扎扎实实的。①有机地强调识字,如“赴”、“裕”字的识写②强调多音字“”兴、“露”字的读音,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③强调词语的理解,如“魂牵梦绕”、“归心似箭”等词语的理解是调动生活积累及文本信息来注释这些关键词的。这是语言实践的词语训练,它与以往的机械训练有着本质区别,表现在解释词意上,机械训练是脱离文本的空洞的定义解释定义,而语言实践中的词语理解是放在课文及学生的生活大背景下进行的。你看,陈老师对“魂牵梦绕”一词的处理是多么的浓墨重彩,就可以知道了。全篇都是在围绕“魂牵梦绕”这个词展开,全篇也都在为这个词作注释。同样“五个师”、“五年的漫长岁月”。这两个常见词的理解,陈老师采用了不厌其烦地“算帐”。如:

生: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这是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师:五个师多少人知道吗?

生:500人。

师:太少了!

生:5000人。

师:我来告诉你。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五个师多少人?

生:按甲种师是50000人,乙种师25000人。

师: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这里我们该知道为什么要算这笔帐了吧,空洞的数字化成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的东西。

同样对“五年的漫长岁月”陈老师的算帐精确到天,精确到小时、 精确到节课 、精确到分秒,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这样,形象地注释了“漫长”、注释了为什么“归心似箭”、“魂牵梦绕”。

字词的学习是学习文章最本位的东西,抓不住对字词句的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陈老师不仅是站在地上,而且是把根扎在泥土里。

三、语言实践之三——让学生得言

陈老师高举着人文主义的大旗,课堂上奏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引领着学生深情地倾诉,慷慨地告白;但是他没有忘记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之时,对文本本身写法的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得言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前面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把握是其中一部分。本课例中还有一处让学生领悟对比的写法也是他浓墨重彩的地方。请看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一节写了钱学森的话,还写了谁的话?

生:留学生的。

师:为什么要写留学生的?

生:因为留学生的话正好是个对比。

师:就是说,留学生的话和钱学森的话正好是个对比,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就更能突出钱学森的爱国心!

生:一对比,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就显得更坚决了!

师:那我们找找看,课文里还有没有这样对比的写法?快速浏览一下?

学生这么一浏览,发现不少运用对比之处,“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和“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是对比,说明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意志的坚定;“轮船的甲板”和“火箭的舱壁”作对比,说明钱学森归国心切!„„这不经意的一个小插曲,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在为文之时的对比意识。

阅读教学就是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陈老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词句章中穿行,触摸文本跳动的脉搏和激越的情感;他又带着学生走出文本,或说、或唱、或喊、或诵,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但陈老师的脚是踏实的,因为语言实践这个根被他牢牢地抓住了。

第三篇:唐诗宋词中的爱国主义内涵的比较研究

人文学院

摘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辉煌文化历史中,唐诗宋词无疑是华夏文化的星河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在这两代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都是从始至终都贯穿的主线,无论是盛世时的渴望从军戍边来报效国家还是朝代衰微叛乱四起时主张出兵镇压收复失地,都能充分体现,那时两代爱国词人的爱国情怀。但是,因为两个朝代也有各不相同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就表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内涵。下面我就比较唐宋两代诗词作品中的爱国主义内涵。

关键词:唐诗、宋词、爱国主义、内涵比较、关注战争

唐诗中的爱国思想——盛世之中的爱国情怀

唐诗是最符合“诗意志”的标准的。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

进取,昂扬乐观,守土卫国,跃然纸上[8]。所以唐诗的美,首先表现在它具有崇高的境界上,利用唐诗进行爱国情操的培养,首先就要领悟唐诗中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1]。

崔颢是一位唐代的大诗人,写过《黄鹤楼》,他还写过另外一首诗叫《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张都督是戍边的将军。崔颢在诗中称赞了他的雄威和勋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请注意这两个词“为汉将”和“清沙漠”,它们是因果关系,因为做了戍边将军,所以边疆沙漠地区便被他及他的军队整肃清静,这是功绩;“臣节苦”、“立思深”便是前果后因,因为立了功勋,受到了唐主(唐皇帝)的封赏,所以哪怕再苦、再累,也心存一颗“报国心”。“人人都有一颗报国之心”这是当时的时代主旋律[2][6]。读来怎不叫人振奋,怎不叫人感同身受呢?

盛唐时期还有一位大诗人王昌龄,他的诗歌大多是爱国的主题,请看他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时守边将士的豪言壮语,更是一首英雄的赞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镇守“孤城”的唐军,西拒吐蕃,北抗突厥,肩负着保卫国家的使命。尽管“长云暗雪山”,尽管黄沙弥漫“穿军甲”,但这一切困难,怎能掩灭“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这便是盛唐气势,这便是盛唐诗风[14]!

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看到诗人笑傲沙场,慷慨赴死的勇气;读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云门关”,我们似乎看到诗人马革裹尸,血溅沙场的悲壮;读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似乎触到诗人革新时弊,造福苍生的雄心。再来看王维,前人称颂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称赞他的诗具有图画美,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一幅多么科学,多么壮美祖国河山图。说它科学,因为沙漠空气稀薄,烈日轻风,甚至无风,所以才会“孤烟直”;说他壮美,那是因为广阔无垠的沙漠上,狼烟升空,战争将至,流血牺牲,在所难免,怎么不悲?说他美,那便是大漠之上,黄河远去,落日徐徐,余辉洒金,怎么不美?这是这首诗后半部分前两句的内容,那么后两句写什么呢?那便是戍边战士奔赴沙场,为国杀敌了。此外,诗人没有具体写战争的情形,但通过前两句的渲染,战争的惨烈可见一般。纵观全诗,短短二十个字,既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叙写了卫国守土战争的惨烈,还抒发了血战沙场,以身殉国的壮志[3][7]。

此外,唐朝还有许多诗人此人写过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诗如杜甫的

《对 雪》,诗云: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13]。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11]。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6]。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5]。

宋词中的爱国思想——激情迸发却无可奈何的年代[10]

读宋词,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阴阳永隔的愁苦,也不仅仅是孤独寂寥和怀才不遇的郁闷,而更多的是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无论是陆游或是辛弃疾,不论是有名的词人还是不为人知晓的爱国者。我们无不能读出那份渴望收复失地的深沉与迫切,还有永不放弃的信念。爱国,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此达到一个高潮。虽然,它并未挽救宋朝的覆灭。虽然,现在读来为古人感到无奈。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九曲黄河孕育了人文之初祖,浩荡长江肥沃了两岸之良田,不屈子民则用巧慧的双手谱写了千年不衰的中华文明:巧夺天工的青铜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气势恢弘的秦俑见证着历史的辉煌,而宋词中的咏志爱国更是让人气血沸腾,在长久中感慨、回忆,成为无法忘记的岁月。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是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一句话,作者在这里用“啼血的杜鹃”来自喻,表现了自己变成“啼血杜鹃”也要回归祖国的高度的爱国情感。在许多宋诗词中,爱国主义可以说表现得非常鲜明,几乎成了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说,缺少了爱国主义,宋词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华,明确地说,也就是有了爱国主义,宋词才得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爱国主义只所以在宋词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它的历史原因。

两宋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北宋时期,北方的辽和西夏成为严重的外患。后来,突起于东北的金人,在1127年灭了北宋。南宋建立后,和金对峙了一百多年。以后,蒙古族兴起,又对南宋发起进攻。此时,同南宋王朝内部分裂为两派:投降派请求投降,主战派坚决抵抗。虽然受投降派的压制和打击,但一些主张派将领和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抗金斗争。在贯穿整个时代的抗敌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诗人和词人,他们写出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政治抒情诗词,揭露敌人的罪行,表达了杀敌卫国、收复河山的强烈愿望。

自北宋到南宋,从汴京到临安,爱国的呼声从未断绝。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笑,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爱国,首推就是这首岳飞的《满江红》。此词以健语写壮怀,展示了这位民族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气贯长虹,“驾长车,踏破贺兰册缺”的气势撼山动地,千载之下读之仍然虎虎生风。岳飞斩钉截铁的铮铮誓言,表明了他坚决与投降派斗争,誓死歼灭敌人、保卫祖国的钢铁意志,与高宗、秦桧之流向金国乞怜求降的行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是这首《满江红》,淋漓出岳飞的一身忠义,满腔热血。他发出了我国封建时代所可能产生的激情最充沛、调子最高昂的爱国主义最强音,奏响了一支高亢的抗金杀敌进行曲,足以唤醒当时聋聩而激发其爱国热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南宋末的爱国,是令人感到凄凉的。外无良将,内无贤臣。奸佞之徒把持朝政。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辛弃疾的“不遇”的苦闷三处用典,用意清晰。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可大丈夫何以为家?自己的家乡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呢?再者,他也不想做许汜那样不关心国事的人。其三,用“树犹如此!”点出大好时光已白白虚度,北伐抗金的愿望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结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多情的美女或许还能同情自己,为自己擦去悲愤难忍的英雄之泪,然而就是这样的美女也无人为自己召唤前来。这是作者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尉籍的悲叹。辛弃疾所写的“英雄泪”,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一切爱国志士经历“忧愁风雨”的共同悲恸。此词雄奇开阔、飞动沉郁,上下古今,目接神游。然而,骨子里却透出一阵忧患意识的悲凉意味。赤子有心,报国却无门,丈夫空怀满腔热情却与不能容人的社会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怎能不生出极深沉的历史哲学意识?辛弃疾的词中就是如此深刻地横卧着生命无常的忧患意识。

宋的爱国词人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辛弃疾。他的诗词充满失落,但他从未绝望。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这两首词中,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与辛弃疾相比肩的恐怕只有陆游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宋代爱国诗词人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在他诸多的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对金用兵的撕心裂肝的呼号,对卖国贼义正辞严的声讨,对朝廷屈膝求和的愤怒指责,对南北分裂的痛苦焦灼,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是他最激动人心的主题。陆游著名的爱国词不多但是诗却很多,在此不详细列举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太有名的爱国词人。“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这是陈亮在淳熙十五年(1188)冬辛弃疾互相唱和中的一首。

上片分析国势衰微之因,批判宋朝统治者屈膝事敌的投降路线。“爱吾民”三句,讽刺朝廷为苟安求和不惜以金帛向敌国纳贡,还无耻地说这是为了“爱民。”

下片为恢复中原而大声疾呼。“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两句,慷慨激昂,势不可扼,足以与辛弃疾的名句“气吞万里如虎”相比美。“这话霸”以下,笔锋突转,指出南宋朝廷决不会允许自己施展抱负。作者毫不气馁,欲以天地为炉,熔掉那些妨碍中兴大业的“杂铁”。结句“淝水破,关东裂”,用东晋谢安破敌的典故预言抗金大业必获全胜。全篇慷慨陈辞,确如明人毛晋所云“不作一妖语、媚语”(见《龙川词跋》)。

思想内涵比较: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诗词可谓是两座高峰,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1]。唐诗的兼收并蓄,宋词的豪放婉约,无不洋溢着文学家的人生抱负,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情怀和扼腕边塞,鞭笞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2]。唐宋两代的文学家都有许多表现他们满腔的报国热情的诗词,但就其内涵来说,又有许多细微的差别。本文就这内涵上的比较做简单研究。唐代诗人中的爱国思想是 热情奔放、高歌盛世、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针砭现实.具有极高的民族自豪感。而宋词中的表现的却是一种充满了无奈的爱国思想,从社会主流思想,家族文化、家庭教育和人生经历等方面探析入两宋诗词作家爱国思想成因。两宋时期,外族入侵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奔走呼号,为两宋王朝的生存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两宋社会,文人士大夫作为参政主体,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特殊的历史时期、动荡的时局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的爱国思想更加深沉、更加壮怀激烈。但是他们不是军队的掌管者,也不是战争的决策者,最终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还是决定在掌权者——皇帝的手中,而皇帝的懦弱妥协使得他们的强烈的爱国抱负不能施展,所以他们充满了无奈。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2]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 张金亮. 唐诗爱国思想纵横谈[J]. 昌潍师专学报, 1995

[4] 卢红军.唐宋边塞诗词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 周小立:《试论中唐边塞诗》,《中国文学研究》,1988(4) [6] 崔玉梅:《盛唐边塞诗中的战争与和平主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 黄小妹:《中唐边塞诗简论》,安徽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8] 葛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9] 关永利:《唐前边塞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0] 李春英:《稼轩词派》,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1] 李小彤:《初唐七言歌行论》,山东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12]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河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3] 汪爱武:《试论边塞诗在初唐的发展》,安徽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4] 王田田:《唐人和亲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第四篇:浅谈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思妇情怀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萧统在编纂《文选》时从《古诗》中选录的十九首诗歌。这十九首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直接反映了东汉末年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其风格质朴率真,不事雕琢,即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

古诗十九首,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包含着他们的伤情感怀,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思妇情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游子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一,游子传统的思乡思妇之情。 《去者日以疏》中写“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这样的感情在《涉江采芙蓉》中也有体现:游子渡过江水采集莲花,想要送给自己思念的人,然而“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些诗句都直白地表明了诗人想要回到故乡,与妻子家人共享天伦而不能的苦闷,明明是感情融洽深厚的夫妻,却因为游仕在外而不能团聚。

第二,仕途坎坷的彷徨失意及由此而生的及时行乐之感。《明月皎夜光》中诗人写到“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当年同门好友在平步青云之后,诗人本以为朋友会提携自己一把,却不料竟将自己如走路留下的脚印一般抛弃了。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惊讶,愤懑和不平,甚至由此而生出一份怨气“良无磐石固,虚名复合益!”。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外戚乱朝,四方割据,土地兼并,黄巾起义,三分天下,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子郁郁不得志。长期背井离乡的落魄,欲求功名而无门的失意,思归故乡而不能的忧思,使得许多文人心生倦怠,发出了“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选自《生年不满百》)的感叹。在《今日良宴会》中,诗人听曲而感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人生在世,如尘土般被风吹散,为什么不先登高位,安享富贵呢?别再辛辛苦苦,安守贫贱了。这可以说是诗人的乐观旷达,但这种旷达是在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上所写就的,这种感情与建安时期文人固守风骨的隐世不同,更不如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和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壮。

第三,由现实而生出的人生哲理。汉末社会**,政治黑暗,士人所奉行的价值标准受到冲击,思想的信仰危机由此而生,老庄思想蔓延,影响到了士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的冲击和交锋,就使得许多文人思考人生的真谛。在《驱车上东门》中,诗人这样写“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由墓地想到了埋在墓地下的人,人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诗人对生命的短促感到分外地惆怅,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写下了这首诗,这与《赤壁赋》中“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闲适旷达及《离骚》中“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振奋“修能”相比,高下立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思妇的情怀。

生逢乱世,丈夫远游,许多妻子新妇就只能守在家中盼望着丈夫的归来,这种思妇诗表达的感情比较单一,主要就是对丈夫的思念,担心的情感及内心孤独寂寞的苦闷之情。在《行行重行行》中,妻子满心担忧地嘱托丈夫“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代女性生活封闭,虽然汉代妇女比之后世地位要高,受到的迫害也较少,(吕后掌权,女性封侯,妇女再嫁)但仍然不能摆脱世俗的禁锢,被封闭在家庭之中,《明月何皎皎》中,妻子“出户独彷徨”不知“愁思当告谁”她们期盼的也只是“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长期分居别离使得家中妻子只能睹物思人,“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客从远方来》)一封书信,三载置于怀中,一方端绮,能让她惊喜痴情,可见夫妻别离对妻子的伤害如此之深。

其实,游子思妇诗已成为古诗中的一个小类,“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早已开端,但直到《宋书·乐志》引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思妇”才确指怀念远出丈夫的妇人。可以说有夫妻离别,自然就有游子思妇诗。“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等都是这类的诗作。另外,有许多思妇诗并不是“思妇”所写,而是男子拟代而作,李白《长干行》二首,杜甫《月夜》等,也是其中代表。

参考资料:《古诗十九首》、《诗经》、《春江花月夜》 附

录:长干行二首⑴

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⑵。 同居长干里⑶,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⑷,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⑸。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⑹。 门前迟行迹⑺,一一生绿苔⑻。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⑼,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⑽,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⑾。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显著特点是基础知识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上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优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点燃学生胸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将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现仅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以聪颖的智慧,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7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当人类还处在幂幂洪荒之时,我国历史的车轮已驰进了文明的大门。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当古罗马奴隶制的丧钟响起,西欧揭开封建制序幕时,我国已在封建社会渡过将近一千年,封建制正处于上升时期,走在世界各国的最前列。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巴比伦、印度这三个文明古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比,它们三国都相继受到外族的蹂躏而使国家失去独立或处于分崩离析之中,人民饱尝亡国之苦。唯独中国几经磨难尽管在近代饱受侵略和欺凌,但仍然独立存在,没有中断历史。其延续

1 时间之长,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这是祖国的骄傲。教学中,通过分析、归纳、摸比,画龙点睛地指出,使学生在比较中,深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而加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祖国历史的绵延不断,是各族人民奋斗的结果。我们的国家也曾有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统一是长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讲述中华民族发展的悠久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学生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悠久历史而自豪。

二、运用我国古代的文化科技成就,激励产生民族自信心。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经济文化,对东方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发明的国度”的中国,有很多处于世界之最的地位。如最早种植粟和水稻、最早发明地动仪、最早测算子午线的长度,祖冲之圆周率成就,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还有四大发明的成果为全世界瞩目,万里长城是文明于世的伟大建筑工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而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丝绸之路也是举世闻名的等等。历史教材中,反映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先进地位的代表和成就不可胜数。这些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事实表明,我国古代无论在科技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进步方面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国的光荣,民族的骄傲,只是在近代,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勾结,统

2 治腐败,才使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科技文化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某些成果不断直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讲述我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各个方面给学生证明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的智慧才能,用活生生的历史感染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励他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为国争光的爱国热忱。

三.歌颂杰出人物的光辉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操;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敌的气节,一直被后世传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爱国主义思想都激励着后人报国之志,戚继光奋力抗倭,郑成功收回台湾,康熙帝反击沙俄,维护祖国尊严的光辉业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以上是古代英雄怀着爱国爱民之志,勇赴国难,甚至为国捐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正义凛然,虎门销烟;关天培坚守虎门,血染战袍,舍身殉国;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奋不顾身与舰同亡。他们为打击外来侵略者而英勇抗争,舍死忘生,同敌人血战到底。现代史上涌现像李大钊、林祥谦、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为拯救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也义无返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祖国的繁荣,战斗到最后一息。历史教材中,出现爱国精神的事例和英雄人物,不胜枚举。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他们光辉事迹,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

3 动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对爱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和爱国事件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述,用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听到栩栩如生,激动人心的英雄人物事迹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到其亲切,把爱国主义寓于知识熏陶之中,而不是抽象地懂得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颂扬我国人民的抗争业绩,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1949年的109年里,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受尽了欺凌和侮辱。教学中用大量史料进一步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使学生仇恨敌人越深,对祖国就更加热爱,并使学生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也是造成中国人民从没停止过抗争和奋斗。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虎门销烟、珠江口的激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反抗压迫和剥削,保卫祖国独立,不受侵略的民族,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无数的革命先烈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热爱,也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我国身经危殆而永立不败之地,从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崇敬。

在无数次反帝反封建斗争失败的同时,中华儿女没有停止艰苦的

4 摸索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28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让人确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在这一百年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充分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和大无畏的民族传统精神,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斗争本身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老师在讲述历史事实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对比、综合、解释、牵引,在课堂上制造一个情感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学有楷模,恨有所指,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祖国的历史悠久而延绵不断,治乱兴衰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然而历史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历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任务。教学中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相结合,爱国主义与传统、国情、形势、德育等方面思想教育相结合等。教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除课堂上教师讲授外,也可组织学生讨论,还可根据条件开展其它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开讲演会、搞专题报告等。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应注意使用挂图、幻灯、录像片和投影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画像或资料,加强直观性,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正确发挥历史学科优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爱国主义觉悟,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从而完成历史教学的双重任务,做到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上一篇:浅谈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下一篇:浅谈现代酒店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