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2024-04-30

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精选8篇)

篇1: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正因为有了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才会不断地强大,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地创新、发展,特别是在航空军事技术领域,钱学森所做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看过电影版的《钱学森》之后,又一次被钱学森的为人和科学力量所打动。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尽管在美国钱学森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一心想要报效祖国。1955年10月,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不久,就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的工作。

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经过日日夜夜的潜心研究,在中央政治局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期盼和祝福声中,终于在1960年,成功发射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的开端。接着,钱学森紧跟步伐,接连为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贡献力量,中国的在航天、军事方面的空缺、弱势也逐渐被冲破,一步一步的逐渐强大起来,这方面,钱学森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得不说,钱学森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令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天才,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中国有钱学森。

钱学森在航空火箭、导弹的研究上,有着自己的敏感度,有着他人所无法契机的动力,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钱学森的热爱,对这方面技术科学感兴趣,更多的是由于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外国殖民主义者的欺辱之下,没有科学技术就以为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处于被动的状态,身为中国人的钱学森,并且是身为有着无穷科学力量的钱学森,报效祖国,改善中国现有的处境,就变成钱学森的使命,其实,钱学森被赋予了很大的使命还有压力,他义不容辞,奋力前行,和同事们共同努力。

钱学森除了在技术科学上的成就之外,他的为人处事也很值得称赞,回国之后的钱学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而忽略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而是和同伴齐心协力,虚心听取大家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见解而潜心研究。钱学森谦逊的态度和友好的相处方式,是大家每次提到钱学森时,有的不仅仅是崇拜、敬仰,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亲近。另外,钱学森和夫人蒋英的相濡以沫和同心协力,也是被称赞的,在家庭婚姻上,钱学森也是楷模,他和夫人蒋英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带给他的科学研究很大的推动力。

钱学森对中国航空、火箭和导弹军事领域的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举世闻名的,钱学森的科学技术和个人魅力在今天依旧影响着无数人,将永远记载于中国的历史史册中。

姓名:刘艳丽

学号:111500331 班级:11级编导三班

篇2: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荣正通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能取得卓越的科学成就,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与他对祖国的热爱分不开的。爱国主义这条主线贯穿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

热血青年立志报国

在北师大附中就读期间,钱学森在无意中得知来自农村的同学都是在来北京的路上第一次看到火车。他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觉得祖国的交通太落后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钱学森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决意日后攻读火车制造专业,设计制造中国自己的火车,力行实业救国。1929年从中学毕业后,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当钱学森如饥似渴地求学时,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了。日军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认识到飞机与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中国当时没有像样的航空工业,急需航空工程方面的人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决心争取出国留学,以后做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为国防建设贡献绵薄之力。这是钱学森的第一次改变专业方向。1934年暑假,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的赴美公费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赴美留学前,清华大学安排他去各地实习,以补习相关知识。在飞机修理厂,钱学森亲眼目睹中国空军的落后,发誓要在美国学会制造飞机的全部知识,回来造出最先进的飞机,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前夕,同学们纷纷赠言留念,期待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临行前,钱学森向交通大学同学、地下党员戴中孚表露过自己的心声:“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戴中孚赞许道:“你的想法很好。中国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学成归国后是大有可为的!”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留学。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刻苦学习,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航空硕士学位。因为学工程一定要到工厂去实习,而当时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因为种族歧视都不欢迎外国人,所以钱学森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航空工程面临困难。此时的钱学森已经不满足于做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还希望成为一名有雄厚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家,直接站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于是,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追随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这是钱学森的第二次改变专业方向。1936年10月,钱学森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此后,钱学森在航空工程理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仅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还迅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37年春,同学弗兰克·马林纳邀请钱学森加入“火箭研究小组”。钱学森从此踏上了航天之路,并很快成为小组中的理论专家。1938年,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诺德将军要求加州理工学院研制火箭助推器,使军用飞机、特别是重型轰炸机能从航空母舰及太平洋小岛的短跑道上起飞。钱学森意识到这项研 1

究有助于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便与马林纳等人毅然改变研究方向,全力以赴研制火箭助推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钱学森先后参与研制了美国的“二等兵”固体燃料导弹、“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下士”液体燃料导弹。1945年5月,钱学森随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赴欧洲重点考察了德国的火箭技术,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考察结束后,科学咨询团编写了题为《迈向新高度》共9卷带有展望性的报告,为美国战后飞机和火箭导弹的发展提出了长远的规划蓝图,其中有5卷为钱学森执笔。此时,他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航空领域逐渐转移到航天领域,因为他认识到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更适合优先发展导弹,而不是飞机。这是钱学森的第三次改变专业方向。

人无志不立,非立志无以为君子。钱学森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必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他将赤诚的爱国情怀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祖国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三次改变专业方向都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

冲破罗网毅然回国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旅美期间,他时刻思念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当时,钱学森在将风洞原理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所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八千米以上。这正是祖国的自然条件,其爱国热情可见一斑。正是因为钱学森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当新中国召唤他回国效力时,不论是丰厚的物质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还是牢狱之灾和长期软禁,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1949年春,中国的解放事业胜利在望。此时,钱学森也正处于事业的第一个巅峰。他在这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终身受聘的“戈达德教授”,并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当时钱学森的年薪大约为1.2万美元,相当于1955年时的29541.6元人民币,换算成月薪为2461.8元人民币。他回国后的月工资是331.50元,这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已属于“高工资”。钱学森还兼任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和美国航空喷气公司顾问等职,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当时是搞火箭导弹的。钱学森每个星期到这些单位去一次,指导他们解决工程中的难题,并得到一笔装在信封里的美元。他们一家的生活,在当时一般美国人眼里是优越的,就是在美国科学界也是上乘的。然而,钱学森根本就没有准备长期在美国生活。1989年,他在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祝贺他获得“小罗克韦尔奖”时的讲话中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一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美元也不存,他们听了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49年5月20日,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中区负责人葛庭燧转来了中共党员曹日昌于5月14日写给钱学森的信,转达了即将解放的祖国召唤他返国服务,领导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殷切希望。钱学森兴奋地开始准备回国。为此他要求退出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和辞去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的职务,但他的要求直到1949年底才得以实现。

1949年中秋之夜,庄逢甘、罗沛霖等中国留学生围坐在钱学森周围,共度传统佳节,热烈商讨归国计划。同年,在看到香港《大公报》关于新中国的相关

报道后,钱学森以儿子永刚的名义购买了500美元的胜利公债。

1950年8月,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已经买好回国机票的钱学森被禁止离开美国。9月7日,钱学森遭到美国司法部的无理逮捕,被关押在特米诺岛联邦调查局监狱长达15天。期间,钱学森收到非人的折磨,不仅瘦了15斤,还暂时失去了说话能力。钱学森在被朋友保释出狱后仍无人身自由,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继续对他进行监视和跟踪。钱学森每月必须到移民归化局去报到一次,以证明他没有逃离美国。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洛杉矶,想到其它地方必须向移民局申报。期间,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为查清钱学森是否是共产党员,多次举行所谓的“听证会”。在一次听证会上,钱学森郑重声明:“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机智地给时任人大副委员长的陈叔通写了求援信,告知自己迫切期望回国参加建设,但遭美国政府阻挠、有国难归的困境,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在祖国的关怀下,钱学森在8月5日终于接到可以离境的通知。得知最快启航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只有三等舱船票,他决定马上购买,只求能够早日回国。

9月17日,钱学森登船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今后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十·一”过后,克利夫兰总统号上的归国人员商议过港时应该向新闻界发表一份书面声明,钱学森参与并领导了这一活动,发表了《向祖国致敬》一文。

10月8日,在香港九龙火车站候车室里,有一个香港记者用英语提问,钱学森说:“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讲中国话!”记者解释说:“我只会讲广东话和英语。”钱学森回答:“我想普通话在中国用得很普遍,而你是中国人,应该学会讲普通话!”这段对话深刻地反映了钱学森多么看重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这一天,钱学森一家人终于抵达了深圳海关,回到了祖**亲的怀抱。为了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钱学森在美国整整斗争了五年。在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犹如一盏明灯,刺破笼罩在周围的黑暗,照亮了漫长而艰难的回国之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回国后不久,钱学森被中国科学院安排去东北考察。当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学院院长陈赓大将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够造的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陈赓听到这句话,开始十分惊异,继而十分高兴,他握住钱学森的手说:“好!钱先生,我就是要您这句话!”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都很低,党中央知道钱学森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火箭专家,所以向他咨询中国到底能不能自己搞导弹火箭?历史的重担压在了钱学森的身上。他敢于非常确定地说可以,一方面是基于他对科学技术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爱国主义思想赋予了他无穷的动力。

此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关怀下,钱学森很快就投身于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中。周总理让他写个意见书,谈谈具体怎么干,要多少人力、物力。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要白手起家地搞导弹,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钱学森对此充满了信心,精心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面对巨大的压

力和殷切的期望,他满怀爱国热情,勇于承担责任,保证完成任务。

经过努力争取,苏联在1957年10月15日同意帮助中国仿制四种导弹。不料,随着中苏关系剧变,苏联在1960年7月16日突然撤走了全部专家,给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导弹仿制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党中央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地发展我国的尖端技术。8月的一天晚上,钱学森来到聂荣臻元帅家,两人坐在沙发上久久没有说话。终于,聂帅打破了沉默,问钱学森:“你觉得我们的事业能够顺利地继续下去吗?”“能!当然能!”钱学森坚定地回答。他来找聂帅就是要表这个态:下定决心,不惧万难地造出中国的导弹。此后,钱学森带领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克服了无数技术和非技术的难关,解决了苏联人遗留下来的许多难题,终于在11月5日仿制成功近程导弹。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钱学森家的食品供应也很紧张,他却主动提出来减工资。有一次,五院调进一批猪肉,聂荣臻办公室专门打电话交代给钱家半边猪。钱家的炊事员每次到食堂割一小块,切成肉末,放在菜里,以便细水长流。炊事员看到钱院长工作劳累,营养不良,人瘦了许多,心里难受。于是有一天他割了一大块肉,做了一锅红烧肉,想给首长补充点营养。当他把红烧肉端到饭桌上时,平时和颜悦色的钱学森,一下子把脸沉下来,严肃地说:“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全国人民都生活困难,连毛主席、周总理都不吃肉了,你居然给我做红烧肉!党性到哪里去了?”炊事员见首长生气了,而且批评得这么严肃,只好把红烧肉又端下去,还是像往常那样,剁成肉末,吃了好几天。

上世纪60年代末,在一次发射试验中,因为准备工作出现问题,发射被推迟到第二天凌晨。到了深夜,大家都劝当时已近60岁的钱学森离开指挥大厅去休息,但钱学森却坚持要留在指挥岗位上。指挥大厅非常简陋,除了几个桌子板凳,连个沙发椅都没有。钱学森便和大家一样,搬来两个木板凳并在一起,和衣躺下休息。几个小时后,钱学森又精神抖擞地坚守在指挥岗位上了。

我国国防力量的迅速增长是与钱学森的出色工作分不开的。他把自己的科学知识全部转化为保家卫国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在那特殊的年代,钱学森从来没有对艰苦的生活条件有过半句怨言。一个人的生活条件从低水平改善到高水平很受欢迎,但是自愿放弃富裕生活而从此过上简朴、清贫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就难能可贵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使他能够坦然地面对各种困难,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聂荣臻元帅曾高度评价钱学森:“总是艰苦奋斗地工作,艰苦朴素地生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呕心沥血培育英才

在中国航天事业艰难的起步阶段,最缺乏的就是专业人才。钱学森是整个五院唯一的资深火箭导弹专家,注定是所有人的老师。他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通过办学授课、开办研究班等多种形式,悉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一支品格优良、技术精湛的航天科研队伍,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的导弹研制就像一张白纸,许多与导弹相关的技术名词都是由钱学森翻译的。1956年,他亲自撰写了中国第一本航天教材——《导弹概论》,并开始举办导弹技术训练班。钱学森用这份讲稿,在五院成立前后,亲自向刚刚分配来的一百多名大学生和其他技术人员,深入浅出地讲授导弹的基础知识,启蒙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为了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在钱学森的倡导与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与清华大学于1957年联合开办了工程力学与自动化两个研究班。钱学森亲自讲授《水动力学》课程。这两个班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从事工程力学和自动化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另一方面也为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因为力学和自动化是航天的基础性学科。

1958年,中国科学院为了满足发展尖端技术的需要,创办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是科大筹备委员之一,还兼任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他聘请了全国最好的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并亲自为学生讲授《火箭技术概论》课程。他还竭尽所能地资助贫困学生,改善办学条件。1958年,钱学森将所著的《工程控制论》(中文版)的稿费1000多元捐出,专门用于给学生买计算尺。1961年12月25日,钱学森又捐赠1.15万元资助中国科技大学购买实验仪器设备。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力学科研人才,许多人直接或间接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回国后二十多年里,钱学森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悉心培育年轻科技人员上,以至于几乎没有时间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纯科学研究。上世纪50年代末,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同学有一次问钱学森:为什么他回国一两年没发几篇重要论文,他能不能在学术上带点头?钱学森说:“我不这样认为。我回来开了许多班,如果你们都能做研究,那么一百多人做的肯定比我一个人做的多,贡献也大得多。”学生们无不感动。在钱学森看来,为国家培养一批急需的人才,远比自己发表几篇著名的学术论文重要。

钱学森不仅无私地培养提携年轻人,而且在关键时刻敢于替他们承担责任。孙家栋院士曾回忆说:“钱老总是鼓励年轻人大胆发表意见,并且诚恳地说:‘你们的建议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如果失败了,大家一起总结教训,责任由我来承担。’”

老骥伏枥心系祖国

上世纪70年末到80年代初,钱学森逐渐从科研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随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此时的钱学森内心依旧火热,头脑仍然睿智。他除了继续关心国防建设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计民生上,对社会、经济、管理、教育、生态等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钱学森晚年的学术思想十分活跃,涉猎学科非常广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在1978年,钱学森深感我国的组织管理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他对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总结,在短短几年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讲演、书信,积极宣传和推广系统工程。钱学森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最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科学方法进行分析。1991年3月8日,钱学森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了建立国家总体设计部体系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钱学森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从战略上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他十分重视军事科学的研究,希望通过科学技术与军事科学的结合,更好地推动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从1979年起,钱学森倡导并指导军事运筹学和军事系统工程学的建立与发展,为军事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大力推广作战模拟技术,使我国的军事科学研究走出

了纸上谈兵和沙盘模拟的传统模式。

为了开发利用沙漠地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阳光资源,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状态,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即用高新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区进行农业开发,形成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1984年6月,钱学森结合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又提出了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的新思路。为了支持沙草产业的更大发展,钱学森不仅多次莅临有关会议鼓励支持与会代表加强沙草产业研究和实践,而且破例担任内蒙古、甘肃沙草产业协会名誉顾问。1995年1月,钱学森荣获“1994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这笔100万港元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学森就让秘书代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2008年1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钱学森的沙产业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钱学森在晚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中国的人才培养问题。早在1989年,他就指出:“在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比赛,最关紧要并有决定性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水平高的占优势;水平低的处劣势,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在1991年,钱学森再次指出:“当代世界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素。” 2005年3月29日下午,钱学森在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提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从2005年到2009年,每次温家宝总理来看望他时,钱学森都会强调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性。

爱国典范科界楷模

钱学森曾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国防科技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聪明才智,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赤诚的爱国之心赋予钱学森非凡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使他在面对美国政府的百般刁难时坚贞不屈、英勇抗争,在面对众多的航天技术难题时不畏艰辛、开拓进取。长期以来,钱学森倾囊相授,甘当人梯,举贤荐能,为祖国精心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了进一步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他在晚年广泛涉足各个学科领域,潜心研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在钱学森长达九十八年的人生画卷中,到处洋溢着挚爱祖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

篇3: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一、胸襟博大的爱国情愫

《钱学森》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 整部影片采取倒叙的叙事方法展开, 通过展现钱学森辉煌的成就来回顾他一生, 有成功, 有挫折, 有选择, 有放弃。整部电影在叙事上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钱学森在美国接受的高等教育, 享受着最先进的国家带来的优质物质基础和硬件科技设施, 美国是一个政治高度集中的国家, 拥有着十分强大的经济实力, 集所有的高新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国家, 美国就象征着一个孕育文化的摇篮, 钱学森在这里可以无所顾忌的全身心钻研科学技术。

第二条主线是中国, 50年代的中国, 是一百废待兴的艰苦岁月, 没有先进的硬件设施, 没有优良的创作团队, 有的只是一个个朴实的共产党员真诚的心, 钱学森就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在美国, 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关注这国内的一举一动, 无论走到哪里, 钱学森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华丽的美国餐桌上, 钱学森骄傲地教大家如何吃有中国特色的叫花鸡, 钱学森将中国的筷子摆在美国的餐桌上, 这无疑流露出钱学森的爱国情愫。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属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一方面。1共同的语言成为维系国家或地区稳定强大文化纽带。2钱学森在美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是他坚持自己说汉语, 当钱学森被美国军方囚禁时, 蒋英去看望他, 美国军方要求他们用英语交流, 蒋英痛斥看守人“我们是中国人, 难道你听不出来吗”。无论走在哪里, 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中国人, 不能忘记对中国的信仰, 他们坚信终有一天自己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当钱学森他上回到祖国征程时, 一个中国记者问钱学森为什么不回台湾而回到中国大陆, 钱学森拒绝回答他的问题, 他认为一个中国人在异国碰到中国人, 应该用母语, 而非英语, 钱学森对中国有着深刻的爱国情愫, 无论身在何方, 他和妻子都坚守着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二、地理奇观中的爱国情操

在地区国家中, 科恩认为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是最重要的政治单元, 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主要力量。3影片《钱学森》在短短的98分钟里, 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 故事横跨62年, 涉及地理区域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 具有全球化覆盖的全面特征。冷战时期, 原子弹、氢弹、导弹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 美苏在这个时期为了争夺世界霸主之位, 纷纷在军事方面不断研制核武器, 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超越中国。为了报效祖, 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生活的优越条件, 毅然决然的回到红色中国的怀抱。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钱学森带领许多党员奔赴他乡, 来到中苏边境满洲里, 向苏联学习制导的核心技术, 尽管环境十分恶劣, 路途十分遥远, 但是这里的中国共产党员都十分认真细心地记笔记, 听讲解。由于国家利益关系, 苏联根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 他们把淘汰的导弹拿来给中国人讲解, 这样看别人脸色过日子的方式让大家备受屈辱,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 钱学森卧薪尝胆, 鼓励大家在失败中吸取经验, 建造自己的风洞, 试车台, 研究数据, 通过仿制, 逐渐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导弹。

在学习导弹理论知识的日子里, 钱学森是科学技术的先驱者, 他讲解的许多导弹基础知识, 其他科技工作者根本无法理解。在美国, 当有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不懂的问题时, 钱学森是一种漠视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学生不懂这些问题不仅是浪费他的时间, 也是浪费父母的金钱, 但是在中国, 钱学森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导演运用一组对比蒙太奇交叉呈现, 面对一群渴望获得知识的共产党员, 钱学森并没有痛斥和漠视, 钱学森收起了自己的锋芒, 耐着性子帮助大家重新梳理知识, 运用中国现有的知识条件, 不求单项技术的先进性, 只求总体设计的合理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钱学森具有党员所特有的先进性, 理性面对问题, 不求单个突出, 只求整体进步。

发射导弹需要一个大一点的地方, 国家经过周密的选址,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建立了导弹发射基地, 召集大量的军队在中国西部荒漠戈壁上开始一项艰苦的建设工程, 在荒漠中, 共产党员一边奋力建造, 劳苦工作, 一遍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为了导弹的研制成功, 为了国家的尊严, 全民上下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在风沙弥漫的酒泉发射地, 大家不畏艰险, 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东风一号导弹。

三、意识形态下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的思想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和无限的潜力, 美国政府不敢把钱学森放回到中国, 因为钱学森虽然什么都没有拿走, 可是他的所有学问都深藏在脑海中。美国移民局认为钱学森是潜伏在美国的中国共产党, 对其进行拘捕审问, 撤销他在的加州理工学院·JPC喷气推进探究中心的安全许可证, 在这个研究所里, 钱学森刚刚为美国建造出首架喷气式飞机, 便被拒之门外, 这对于威信极高的科学天才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 美国军方用没有用途的数据资料在媒体面前诬陷钱学森是红色中国的间谍, 把他扣押在监狱中。

影片运用平行蒙太奇分别展现出美国军方的激烈争议与在监狱中钱学森孤立无援, 其中导演用一个俯拍镜头, 展现钱学森目前的处境, 身陷囹圄, 大面积的黑色, 只有从牢房们的间隙透出一点微弱的光, 显得苍白无力, 一个博学多识的科学巨匠就这样被困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 就像美国困住钱学森不让他回国一样, 这更加坚定了钱学森回国的信念。

回国后不久, 周恩来总理告诉钱学森, 当前最重要的是研制原子弹, 把原子弹和导弹结合在一起, 为了这个目标, 钱学森静心在书桌旁钻研, 他脑海中不断呈现出导弹爆炸成功与原子弹成功结合飞天的理想蓝图, 导演运用淡入淡出的特技手法将钱学森的想法展现在屏幕中, 这侧面展现出, 虽然我们的国家十分艰苦, 但是钱学森依然对这片土地充满信心, 他对未来充满希望。钱学森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培养了许多人才, 他将导弹带给了中国, 为中国研制出了第一批核武器, 不为破坏, 只为维护中国在世界的安全, 钱学森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努力学习, 用自己的学识改变中国的命运。

钱学森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他淡薄名利, 勤勤恳恳工作, 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蒋英

再进一步——从《猩球崛起》看CG技术的发展

张杨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动漫系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从95年的《玩具总动员》到刚刚上映的《猩球崛起》, CG技术与真人实景融合是当前世界电影的主流。怎样解读目前最流行最前沿的CG技术是我们前进路上不可逾越的问题。本文通过电影中CG发展的梳理, 对当前尖端的技术进行解读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电影;虚拟演员;运动扑捉

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在看全球的电影票房排行榜之后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 《阿凡达》《泰塔尼克号》《指环王三:王者归来》等, 占据前50位的电影中的绝大多数都是CG技术或者说视觉效果与故事情节都吸引人的影片。包括现在每一部影片投拍前CG与后期制作的预算比例越来越大。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又将发展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步呢?我们作为CG设计的学习和从业人员该如何应对呢?

一、关于CG

(一) CG技术与影视特效和三维动画。

1995年, 世界第一部完全用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上映, 上映后不仅获得了破纪录的票房收入, 也给电影制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金光大路。不过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时并不被大家接受, 甚至还有看了一半吵着退场的观众。但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却绝不是单单的观赏性, 我们都知道, 片中人物即使是一个丰富的表情或者是一些细微的举动, 都要动用成百上千的CG画面整合而成, 而CG场景的塑造其艰辛程度更是当时的观众无法想象的。到了98年另外一部全三维CG电影《蚁哥正传》为了将大牌明星的表情与虚拟的CG角色融合在一起开始应用表情扑捉的方式则给CG电影又一次的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和指明了方向。

我们可以粗略的将CG电影分为场景和角色俩部分。全CG的场景代表是虚拟现实技术, 当然作为CG技术在一个更高层面的体现, VR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大大的超越电影的范畴和局限。这项技术在电脑游戏等娱乐领域体现出无穷的娱乐魅力和商业价值, 对电影来说这是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未来的观众能过亲临其境, 与场景互动那会多么奇妙的体验。

(二) 虚拟角色与运动扑捉。

虚拟角色是指完全由电脑创造出来的角色, 比如老鼠、蚂蚁、怪物、长毛象、猩猩, 当然还有人。从史莱克的怪物、冒险的小丑鱼、奋力需找松子的松鼠直到开始崛起的大猩猩, 每个个性鲜明的形象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同时也让发行制作方大赚特赚。它们的性格、谈吐和着装, 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幕后人员完全控制。

从开始的简单、僵硬和风格化到今天的丰富多彩惟妙惟肖, 甚至在《最终幻想》期间还大规模的引发了真人演员明星的担心和抗拒心理。当然这是一部不成功的电影, 可是没有任何人认为是技术上的原因。虚拟角色一直在大踏步的前进。

二、关于运动捕捉 (Motion Capture)

(一) CG角色与面部表情捕捉。任何CG角色的成功创建都可以归结为如何使所有元素能够实现配合使用。我们看到猩猩的每个表情都需要情绪十分投入, 并且和人类的表演一样需要细致入微。那么想要创建丰富的充满情绪的人物, 没有比学习天赋演员的表演更好的方式了。表演是特效的基础, 特效团队要尽可能忠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一个像蒋英那样的歌唱家, 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蒋英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光荣, 在国家面前, 蒋英愿意付出牺牲, 为了大家牺牲小家, 哪怕牺牲的是自己的梦想, 自己一生最骄傲的东西。钱学森一生是辉煌的, 是骄傲的, 他是中国先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掌舵人, 是中国知识分子实地诠释演员的表演, 并赋予角色以新的生命。通常的表演捕捉系统, 通常是固定在一个大型的专用舞台上, 然后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计跟踪器, 类似一个小包, 灵活、轻便, 可以迅速设置和拆卸。

(二) 创新和突破。但是这种通常的捕捉系统有个最大的局限就是光照。自然光是需要被屏蔽的, 要知道阳光能够破坏传统的动作捕捉系统, 让捕捉数据失效。另外, 像汽车这样的闪亮物体或照明点, 甚至船员的鞋子, 都可能破坏表演捕捉系统的数据。可是在这部电影中需要大量的在室外自然光照下捕捉猩猩的动作和表情, 同时猩猩的面部肌肉和结构与人类还有不小的差别。

制作这部影片的特效团队也是《阿凡达》的制作团队, 也就是业内大名鼎鼎的维塔数码, 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创作热情做出了令人敬服的工作。为了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以往的在人类演员身体和面部的捕捉工作, 又加入了三维角色上的捕捉以增添细节。表演捕捉工作一般需要在专门的空间里进行, 一般的电影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设置和校准, 有时会有十多台电脑一起运作, 操作员们需要同时操作这些设备, 管理大量的数据流。

为了在制作系统中更好地捕捉表演, 维塔数码减少一些繁琐的步骤, 使每个流程都变得灵活、快捷, 能够越快设置和移除最好。同时加入更多的光照, 来满足大多数捕捉系统的设计。要知道, 自然光是传统动作捕捉系统的天敌。

为了克服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在照明环境中的限制, 转换了捕捉标记, 从传统的反光球, 转换为“积极”的红外线LED。这些LED光束连接到一个控制包, 演员穿着专业服装, 能够发出很短但强烈的红外光线, 和动作捕捉相机快门同步。为以防万一, 还通过一些特别的测试, 来确认LED红外光线对使用的材料而言是不可见的, 这样拍摄时的频闪标记才不会被干扰。

而所使用的标记控制包, 为满足标准偏差电影拍摄做了一些自定义设置。利用工业级的“长距离”蓝牙技术, 以无线方式来确定标记控制包是否和计算机的主时钟相同步, 还要实时进行电池电量监控, 开关标记转换, 光照输出调整等工作。

三、关于再一步

CG技术大概可以称得上真正的“高科技板块”, 每天的技术都在飞速发展, 电影界风云变幻, CG技术日新月异。在技术的层面之上, 我们应该看到最终最求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我也不认为CG角色会真正的代替人类演员, 毕竟电影艺术中那种替代感是无法转变的。那么真的能够完美地实现“人类的面部表情”和“生命的真实感”之后呢, 就应该是学会了规律来打破规律, 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学会“招”之后忘了“招”吧。

参考文献:

[1]蔡臻欣.游戏评论者.CG技术与电影艺术, 2002

[2]丹莱蒙——Weta Digital视觉特效总监.赋予猩猩人类情感, 2011

张杨 (1979-) , 男, 辽宁沈阳人, 动画硕士,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动画技术;动画教学。

的杰出代表, 是红色中国的民族典范, 他的爱国情怀让人钦佩。

篇4:肖邦的爱国情怀

乐乐:肖邦竟是如此爱国!我正在思考他的爱国情结。

丁丁:哦,说说看。

乐乐:你说一个人“弥留之际”要“紧紧”抓的东西是什么?

丁丁:一定是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愿望!

乐乐:是呀,肖邦平生最后一个愿望是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这正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表现。

丁丁:是呀,你说得很对。你有没有注意大家为肖邦送别的过程中,肖邦的表现?

乐乐:我注意过肖邦的哭。你看肖邦告别亲人时,他没有哭;师生咏唱时,他没有哭;老师叮嘱时,他没有哭。可是,当他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时,他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肖邦的哭表现出了他是一个对祖国饱含深情的人!

丁丁:其实整个送别过程中肖邦的一言未发也值得注意,你看,作者用“点了点头”“溢满”“郑重”“望了望”“登上”“疾驰而去”等词语来描写肖邦的神态、动作,揭示了他的内心活动。他真的没有话说吗?不,他在强忍内心的悲愤与不舍!

乐乐:是呀,当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何等痛苦。

丁丁:从开头的“满怀悲愤”“不得不”等词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肖邦忍痛离开祖国的悲愤心情。

乐乐:是呀,课文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肖邦的爱国情怀。

篇5:有关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美 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 小组的5成员之一。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那些艰 苦的日子里,钱学森显露出卓越的才能。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即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诞生了。这是由冯 ?卡门提出命题,钱学森做出结果,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项公式。

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 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 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 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钱学 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 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 蔑钱学森是间谍。其实,这些书籍和笔记本,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

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天晚上隔10分钟进室内开一 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钱学森的遭遇,引起加州理工学院中坚持正义的同事和学生的同情,在他们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 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 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在争取回国的日子里,钱学森更加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经常从《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的情况,和中国科学家、留学生讨论建设祖国的有关问题。为了能够迅速地回国,他租房子只签订短 时间的合同。家里准备了3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可以搭飞机回中国。

5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 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了解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 代表,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

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 回中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清晨,钱学森就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 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 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 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篇6: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作文

1936年10月,钱学森进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成为美国籍匈牙利人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弟子。师生二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和科研研究中,彼此磨合,留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冯卡门先生是刚刚兴起的航空科学中的顶尖科学家,是动力学上的教授。初次和钱学森见面的冯卡门对这位仪表庄重的年轻人倍加赞许。他提出了很多问题,可是都被才思敏捷的钱学森回答出来。之后的几年中,钱学森先后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航空博士等学位,并成为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火箭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

40年代初,钱学森和另一个航空科学家马林纳合力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这一论文成为美国研制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45年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息后,国内解放战争也在节节胜利,钱学森先生意识到民族解放、复兴在即,他决定要回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可是归国路途确实是想象不到的坎坷和艰难。

1950年,因为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取消了他参加机密研究机构的资格。钱学森以此为契机,用回国探亲这个理由准备回到阔别许久的祖国。正当他要动身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当局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万五千元美金保释出来。但此后,美国屡次阻扰他回国,钱学森遭到了美国局长达五年的扣留和迫害。

据钱学森晚年时候的讲述,在美国羁绊的五年中,他时刻不忘回国,每一天都在准备着行李。由于美国政府的刻意压制,家中的生活条件很差,还要经常搬家。好在妻子蒋英贤良淑德,抚慰了他那寂寥无助的心。妻子蒋英毅然辞退家中所有的女佣,一个人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

篇7:有关钱学森爱国的故事

热血铸春秋 殷殷报国魂

2012年2月5日,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在301医院逝世,走完了她93年的精彩人生。蒋英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不仅因为她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中国杰出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更因为她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和钱学森相濡以沫的婚姻一直被人们称道,她的离去让人们感叹。在缅怀蒋英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钱学森这位已故科学家的深切追思……

“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钱学森》一文中对半个多世纪前钱学森返国的一段描述。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笔者对钱学森的认识也是始于课堂。孩提时代听着老师讲述他冲破阻碍毅然回国的事迹,满怀钦佩之情。

长大后,涉猎书籍,对钱学森知之更多,更是肃然起敬。“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他的丰功伟绩让世人瞩目。作为科学家,钱学森感动了整个中国。这不仅仅是是因他成就斐然、贡献卓越,更是因为他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愫。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人,用怎样的成就照亮一段历史?以怎样的力量感动一个民族?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再次追忆一段光辉的历史,体会钱学森带给我们的感动。

时间定格在1955年9月17日,洛杉矶港口,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轮船正在启航。

当船渐渐离开港口驶向大海时,站在甲板上的一个人长长地出了口气,他终于带着妻子和一双幼小的儿女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归途。而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煎熬了五年。

他的离开震惊了美国军界和科学界,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在9月17号这天,并没有到码头上送行,但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回国绝不是去种苹果树的。而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这一天等了很久,他的归来,牵动着中国政府,也让整个中国欣喜异常。这个人就是钱学森。

他的离开为什么能让美国紧张、中国欣喜、世界瞩目?

让我们把时间倒转回1950年。这年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名叫钱学森的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钱学森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说:“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国。”

此时,钱学森已经是美国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主任,已经成为颇具国际声望的科学家。美国国防部认为钱学森太有价值了,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回国。于是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钱学森被捕入狱,度过了14天炼狱般的生活。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当局不得不将钱学森释放,但仍对其行动进行监视和限制。出狱后的钱学森仍无人身自由,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为查清钱学森是否是共产党员,还多次举行所谓的“听证会”。检察官在一连串例行提问后,突然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心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检察官穷追不舍,“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共产党政权吗?”钱学森毫不示弱,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回到祖国。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全家人一夕三惊,经常搬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回忆说:“我们总是在身边放好三只轻便的箱子,天天准备随时获准搭机回国。”也就在这期间,钱学森完成了30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一举奠定了他作为工程控制论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1955年9月17日,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一天钱学森心情很好,他说:“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国,我已经被美国政府刻意地延误了我回祖国的时间,个中原因,建议你们去问美国当局。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科学创新 功照千秋

有人说,如果没有钱学森当年的回国,就不可能有中国航天事业的今天。回国后,从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到主持完成“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从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到直接领导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钱学森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为中国人争气”,这是钱学森的追求。为国争光,则是钱学森的信念。当年,陈赓将军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热血铸春秋 殷殷报国魂

当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宣布“要搞人造卫星”时,被西方讥笑为“妄想一步登天”。但是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一位老科学家说:“在新中国科学界,钱学森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没有他,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会延迟若干年。”

在钱学森的科学生涯中,还有一门学科成就了他非凡卓越的一生,那就是艺术。

钱学森年轻时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还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有极大的兴趣。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航空学会和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艺术与科学协会。数十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学森感慨万千:“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听说他爱好绘画、音乐等,也很欣赏他的“不务正业”,认为这些才华很重要。

“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有帮助,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钱学森常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宁静致远大师风范

篇8:廖仲恺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德

一、“爱国、爱民”, 正如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1. 良好的家庭教育, 并深知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廖仲恺爱国情怀萌生的土壤, 他的父亲廖竹宾曾经任职于美国旧金山汇丰银行, 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华侨。廖竹宾一向热爱祖国, 并在教育子女上主张以国学为先, 廖仲恺每天都去华人开办的学校学习古诗文。他的父亲还经常鼓励他要爱国爱乡, 并努力学好中国文化。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其爱国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在19世纪末爆发的排华运动对其影响最为深刻。廖仲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背景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他经常从父亲口中听到侨胞受到迫害的事情。进入大学后, 廖仲恺经常听到美国人辱骂中国人为黄狗, 并亲眼目睹了流氓用石块袭击华侨的事情, 特别是旧金山警察通过暴力手段, 迫使华侨迁居别处的事情更令其愤愤不平。美国社会这种排华的行径撞击着廖仲恺这颗幼小的心灵, 他经常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受屈辱?”这样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总是叹息道:“都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懦弱与无能, 无力保护华侨。希望你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为中国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其父亲病逝后, 廖仲恺陪伴母亲回到了中国, 在抵达香港时, 他亲自看到了帝国主义者殴打码头工人的场景, 从那时便感知到祖国富强的重要性。

2.“救国必须革命”, 爱国救亡思想的形成。

在回国初期, 廖仲恺在身为清廷政要的叔父的鼓励下开始走仕途的道路, 刻苦攻读四书五经, 准备进行科举考试。就在此时, 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及割地赔款屈辱的消息传来, 廖仲恺觉得中国处在危亡之中, 从古书中找不到救国的良策, 要想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 就只要学习西学。所以, 廖仲恺放弃了研读国学的道路, 开始在香港黄仁书院学习西学。在这一时期他打开了眼界及增长了知识, 并于广州与何香凝女士结为伉俪。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重。廖仲恺时刻注意着国家政治风云的变幻及祖国的前途命运, 这加速了其爱国救亡思想的形成。面对国势日趋衰弱的局面, 廖仲恺决定前往日本留学, 并对自己的夫人何香凝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我等怎能坐视不管, 我想东渡日本留学, 共图大事。”[1]从爱国走向革命是廖仲恺爱国主义深化的重要体现, 他始终将爱国与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特别是听取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积弱, 应彻底革命”的教诲后, 更认识到了救国必须革命的重要性。

二、后世风范的人品道德, 后来者汗颜的人格力量

1.“忠诚为人处事”, 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及战友, 廖仲恺在人格及品德修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于1925年8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民党人在悼念他的文章中不约而同地称赞了其崇高的品德, 并足以为后世所垂范。有人在文中指出:“廖仲恺先生足为一切革命者之典范, 其立身之风范, 更足供后人模仿与敬仰。”有人指出:“廖仲恺先生平日的人格修养上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勤劳、廉洁;其职务方面的美德更是对党的决议的忠实与服从, 一切以公事为重点, 毫无私人之见。”廖仲恺一生奉行“忠诚为人处事”的原则, 他追随孙中山二十多年, 并不遗余力地赞助革命, 实现为“勋业之最大者”。他完全献身于党, 成为团体行动的唯一规范。在武昌起义胜利后, 他担任军政府的财政领导, 为新生地方政权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袁世凯篡权的日子里, 他在广州积极开展支持孙中山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革命失败后, 廖仲恺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 并一直留在孙中山身边协助其重建革命政党的工作, 并毅然写下了《参加中华革命党誓约》, 表示:“为救中国危亡及民生之困苦, 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并附从孙中山先生再举革命。”在五四运动后, 中国的新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廖仲恺始终奉行三民主义。根据何香凝的回忆:“当晚胡汉民加入了同盟会, 不过他对三民主义不能很快地接受与了解, 特别是平均地权方面, 经过丈夫的详细与反复的解释, 胡汉民才最终加盟的, 当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了。”[2]

2. 勤政为民, 忘我的工作作风与品德。

勤政为民及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的精神皆是廖仲恺先生的重要品行与作风。在广州军政府时期, 开始了廖仲恺为民执政的生涯。他担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财政部副部长等职务, 并经常出入督抚审议事务。在这时期, 他想方设法为国民政府广东共和政权的创建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孙中山进行讨伐袁世凯及护法运动中, 廖仲恺曾多次担任党政要务, 特别是理财的重任。他一如既往地踏实实干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了筹措护法运动的军政费用, 他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曾多次发行及销售公债来筹集巨款, 并对各地债券的销售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明确的任务, 他在此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勉与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他多年掌管财政要务, 并没有一笔不清楚的账目, 没有一宗无本人签字的收款或支款, 这足以说明其勤政与廉洁。工作中, 他任劳任怨、不畏强权、废寝忘食等是其重要的品行与作风, 这也是其首次国共合作中所给人的印象。这时期他先后担任二十多个党政方面的职务。根据何香凝的回忆:“在筹建黄埔军校的日子里, 他从早忙到晚, 快九点了, 还没有吃早餐, 午饭到下午两三点才吃, 有时候深夜三四点才回家。”在孙中山病逝后, 廖仲恺以一人之身担当财务、军事、党务要冲, 且每件事都是亲力亲为, 日常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拼命工作的勤政品德及作风无疑是其忠诚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体现。

三、“为官不能爱财”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为官不能爱财”的廉政思想。

廖仲恺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 并将其视为中国救亡的重要手段与不二法门。他的这一认识正是其行动的驱动力, 并促使其成为一位毕生献身国事及顽强斗争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先后担任十多个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的领导, 深刻认识到了贪污、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 “为官不能爱财”成为其执掌财权的口头禅, 并坚持两袖清风, 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其担任广东财政司长期间, 署中无一人私自收取财物, 他除了本人严格财政制度外, 还制定规章制度, 尽力防止职员徇私舞弊。根据职员的回忆说:“我们任职期间, 所见到的长官不少, 然无一人如廖仲恺之精勤廉洁的。”在广州二次革命后, 廖仲恺追随孙中山前往日本东京, 他与胡汉民同居一室, 并过着拮据清贫的生活。根据胡汉民的回忆:“海外人士看到我们那种流亡的生活很是奇怪, 他们知道仲恺做过广东都督, 都认为我们应该很有钱。谁料到我们同住一处, 只有两间简陋的草屋, 每月房租不到二十元, 其他的各种开支也是很节省。”廖仲恺多年为革命精心理财, 其廉洁品质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器重及其他同志的好评, 人们还称其为“孙中山的荷包”, 并说其里面装的都是公款, 无私钱。同时, 他还发行短期债券来平衡财政收支, 他统一全省的“军财两政”, 对贪官污吏不讲情面, 这样也招致他们的嫉恨, 并有谋杀之举。廖仲恺先生的廉政品行都来源于其执政为民的思想, 他生前曾说过:“作为革命党的人, 目前的私心是不能不放弃的。为官爱财则民穷, 民穷则国弱。”[3]44正是基于此, 廖仲恺堪称一代楷模及世人学习的榜样。

2.“杀身成仁、死得其所”的革命崇高意志。

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也是廖仲恺先生高尚的品德, 在其留给后世的手迹中就有“杀身成仁、死得其所”的墨宝。廖仲恺先生的大无畏精神是在革命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留学生考试, 中法政科举人, 被派往吉林巡抚任职。在其任职的两年多时间内, 并没忘革命救国之大志, 秘密进行了系列策反的地下工作, 暗中营救被囚禁的革命党人。他在《吉林岁暮杂感》中提到“松柏励志, 风霜改颜”等诗句以激励自己的无畏的斗志。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国民党右派勾结反动势力作恶, 当右派将刺杀廖仲恺的行动张扬出来并妄图吓退他时, 廖仲恺坦言道:“增加卫兵只能捉拿刺客, 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他们如果想来暗杀, 预防也是没用的。总之, 生死由他去, 革命工作我是一步不能松懈的。”他对汪精卫等人说:“我是准备临时死的, 吾无负于国家、政党及人民, 不谋私利, 要暗杀便暗杀, 余复何恤。”他甚至还将暗杀之事当做笑话讲给他的朋友:“听说他们用来暗杀的家伙不是手枪, 而是手提机关枪, 我倒要尝尝它的滋味。”总之, 廖仲恺先生以其毕生为人处事的优良品德及高尚的爱国情怀, 不但是其本人生前言行的规范, 而且还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财富。

参考文献

[1]周兴.论廖仲恺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特色[J].中山大学学报, 1998 (2) .

[2]李文山.试论廖仲恺的行政人格[J].文史博览, 2011 (4) .

上一篇:小班区域活动总结集合下一篇:夏天的风-中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