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团圆年作文

2024-05-05

我家的团圆年作文(共13篇)

篇1:我家的团圆年作文

我家的团圆年作文

我的爸妈已近十年没在家过年了,从很久之前我就希望爸妈都来陪我,总觉得大家在一起过年才是团圆,但今年春节虽然盼得父母归来,而且叔婶也回来了,却总是不开心,怪不得别人都说“人多就坏事”,我家今年还真热闹。

团圆年?

老弟听说婶子回来了,便跑去看,刚过了有十分多钟,老弟便回来了,而且他已泣不成声。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大姐是火爆脾气,怎能见我弟弟受气?便赶过去看个明白。过了一会儿,老妈怕大姐不会处理事,也去了。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我拿出笔,感慨顿生,“鸡飞狗跳的过年”便呆呆地出现在纸上。这难道就是我盼望中的“团圆年”?

团圆年”

大年初一时,爷爷让我爸和我叔带着两家人一起去吃“团圆饭”,我一听爷爷这么说,就倒吸一口凉气,接下来发生的事似乎想都没想到,而一切又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我帮妈切菜做饭,婶婶在外面站着,我看她没事,便让她拿韭菜。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心里无数次念叨着:今年这是大团圆,千万要平安吃完饭!我担心自己这次要变成导火线了:我婶不吃韭菜,我却要她拿,依她的脾气,一定认为我是故意的,一场舌战在所难免了。出乎意料,她面带笑容地走进放菜的屋子,出来时手中拿着豆腐。这是我大姐最讨厌的,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意:“拿去把这个吃了吧。”她举手交给了我。

这顿艰难的饭终于吃过了,爷爷又提出要照全家福,大家不敢拒绝爷爷的一片心意,但每个人好像都有一肚子的气,于是这张全家福转身变成了生气图了。

晚上又围在一起看电视,堂妹要看一部家庭剧,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看,看什么看,咱家比她们热闹多了”,“都是谁,整日没事老找事……”

大家你一句他一句地说着,屋里的气氛越来越冷。

“团圆年,团圆年……”爷爷重复着说。

团圆年……

从妈妈打工回来,她就开始说这说那,有时一直说到晚上九点钟,每天的内容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从刚来时的不想来,到后来的在家真烦,都是妈妈每晚的必修课。每当这时,爸爸就坐下来,温声细语地好像给自己说话似的说:“咱爸还是很难的,弟弟家的四个孩子都不大,肯定不太乖,忍一忍就行了。现在他家难,帮帮他们不过分吧?”妈妈一听这话便大发脾气:我对他忍让可以,但我也不会忘记她在我家打鸡骂狗的时候,她什么时候看起过我?看不起我就算了,她对两个老人(我爷和奶)又是怎样大骂大闹的.,你不会不知道吧?看我爸被说得一言不发了,妈妈又开始做结论了:“这是最后一次在家过年,以后八辈子也不在家过年了”!

这就是我家过新年的片断,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小小的事总是计较?那样的鸡毛蒜皮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真想过一次真正的团圆年,不光是人聚在一起,而且是心聚在一起。平安快乐地在一起生活,才是真的幸福啊!

篇2:我家的团圆年作文

外婆家在宜兴,那里过年家家户户除了买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种年货以外,还有用糯米面包团子的传统习俗,新年吃团子,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团子过新年。吃完早饭,外公外婆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外婆负责剁肉馅、青菜馅、萝卜丝馅,还要煮红豆做豆沙馅。外公的任务是和面,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进盆里,倒入热水后,使劲地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再搓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团。还有一部分面粉是用事先准备好的艾叶汁去和,雪白的面粉很快成了草绿色,外公说这是要做豆沙馅的青团。两人配合多年,显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种馅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绿的小面团。

开始包团子了,我也跃跃欲试,想一起参与进来。征得外婆的同意后,我说干就干,洗干净手,卷起袖子,加入包团子的队伍。我照着外婆包团子的方法和步骤慢慢地学起来。首先把小面团搓圆了,再用手把面团捏成圆圆的、扁扁的`小碗状,接着放入一勺菜馅,轻轻地把小面碗在掌中一边旋转一边用右手封好口,捏紧,捏尖,菜馅都被包进面里,一个圆圆的团子就包好了。外婆为了区别菜馅的不同,还会在萝卜丝肉馅的尖顶上捏个小凹槽。我也学着捏一下,做个记号。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兴极了。在大人们的鼓励下,我又继续尝试包了几个团子,还用同样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馅的青团。外公把我们包好的团子排在蒸笼里,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台边转了十多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香喷喷的团子吃起来,又粘又糯,还有菜和肉的鲜香,味道好极了。外公外婆也都夸奖我的“手艺”不错。

篇3:论《小团圆》的“小团圆”

关键词:《小团圆》;张爱玲;“小团圆”

长篇小说《小团圆》是张爱玲1975年开始创作的,然而一直到2009年才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社出版,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出版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且这本书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仅是华丽而苍凉的,且深入到了人性的底层。《小团圆》的情节其实很简单,讲述了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作家九莉在成长过程经历的难看、挫伤、挣扎以及自省,还有伴随期间的传统大家族的衰亡,于是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人物残缺、离散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而小说却命名为“小团圆”,这与小说叙述内容是相悖的。而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团圆”二字,一是在小说第九章“九莉无法再坐下去,只好站起来往外挤,十分惋惜没看到私定终身,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另外两处是在第十章的“团圆的时候还没到,这是接她去过地下生活”和“按照三美团圆的公式,只是必需的,作为信物,不然再海誓山盟也没用。”在第九章出现的背景是,九莉在去找邵之雍的途中,在乡下看到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团圆”即落难才子遇佳人,私定终身,一朝中榜,国仇家恨一时也了,然后夫妻妾大团圆的结局,这是传统戏曲的套路,这是台上的故事。而在第十章两处出现的背景则是台下九莉的故事,是邵之雍的“三美团圆”即与九莉和小康的大团圆,而这“大团圆”正如《华丽缘》中所说“男男女女都好的非凡,每人都是几何学上的一个‘点’”,也是《小团圆》中所说的“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而这样的二美三美的“大团圆”在《小团圆》中比比皆是,如九莉的外婆家,九莉的大爷和大妈、来喜,五爸爸一家,香港的大商家以及剑妮和魏先生等,五四之前的社会如此,而五四之后从内地的遗老遗少、佣仆到香港的大商家、受过现代教育女学生也皆是如此,这些都是新文化的产物,小说中的邵之雍更是一个现代文人,满口的新文化可满脑袋的仍是“二美三美团圆”,骨子里是“要是谁就是谁”的思想,可见接受新文化的新人仍然是“五四遗事”,就像没从五四走过一样,这也说明了文化具有巨大的惯性。但小说中的九莉不愿再看到这样的“大团圆”,于是她“站起身往外挤”,“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袄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犺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间挤出去。”这时的九莉不再是来找邵之雍之前的九莉,她要从二美三美的“大团圆”中挤出去,要与这样的一个世界不相干,她无意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小团圆”是在“大团圆”的反身中建构起来的一种存在,其是对“大团圆的”一种嘲讽。

不管是《小团圆》的叙述内容还是作家本身的遭际,实际上都是一个大大的离散,而小说命名为“小团圆”则是张爱玲的一个潜意识的情感需要,是深藏于心的隐秘。张爱玲晚期的几部重要的著作,自传体小说《雷峰塔》《易经》《小团圆》和《对照记》,都是一再地重写其成长的苦难,由于写作顺序与出版顺序的颠倒,使我们的感觉也被“颠倒”了。1922年最后出版的《对照记》中母亲的照片最多最美,可见母亲在张爱玲心目是重要的,而在小说《小团圆》中伤害九莉最深的却是母亲,甚至也可以说是这些人的总和,《易经》中更是以最大的篇幅展示母女关系的紧张。从叙述的角度来说,小说《易经》更像是一个被母亲伤害的少女琵琶的“控诉”,是单向度的,而《小团圆》在展现少年的九莉对母亲的控诉时,存有成年的九莉对这种怨怼的反省。《小团圆》以九莉的视角贯穿叙述的始终,这点是非常清楚的,但还存在一个比九莉更大的叙述者即作家,以致可以不断地插入随笔式的东西,不断议论。如果说九莉是张爱玲的投射,但作家又把她完全置于自己的审视、批判之下,像是一个“说书人”、一个超越现实的叙述者在审视九莉。如小说第一章,母亲来看九莉,在回浅水湾的旅馆时,嬷嬷和九莉一起去送行,嬷嬷送了一段就回去了,九莉觉得自己应该多送一段,可走了不多久,发现有辆汽车在等,九莉不愿看见自己母亲的情人,幸好母亲也不愿九莉看见自己的隐秘,在九莉踌躇中打发她回去,这时九莉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走快了,会碰到嬷嬷,又要跟她打招呼,九莉不愿意,如果走慢了,亨利嬷嬷会以为九莉故意躲着她。九莉不愿看清车里的人又不愿嬷嬷以为她故意躲着她,九莉的这种游移和矛盾就是在作家的叙述视角下被审视而呈现出来的。可见《小团圆》中不光蕊秋、乃德、邵之雍在九莉的叙述视角在被看,九莉也是在被看,于是九莉被对象化、符号化,而九莉的人生不仅有了一个日常化的层面,也有了一个寓言化的层面。而九莉和作家正是在这种自我审视中,不断找回自己,在这过程达到了与母亲、父亲的和解,与整个人生的和解,亦是一种回归和团圆,且不管是小说中的九莉还是现实中的张爱玲都是处在离散、疏离、放逐的环境中,因此这种“团圆”是深藏于心的隐秘而非付诸现实的行动,所以称之为“小”。

张爱玲在离散、放逐的境遇中与家族的“团圆”的落脚点其实是在古老的记忆(祖父母)那里。张爱玲总在重写同一些人和事,且几乎同样的文字描绘也在以不同的形式在出现,如在1955年的《张爱玲语录》中“一个人死了,可能还活在同他亲近爱他的人的心——等到这些人也死了,就完全没有了。”在1965年的《易经》中“祖父母却不会丢下她,因为他们过世了。不反对,也不生气,就静静躺在她的血液中,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在1976年的《小团圆》中“她爱他们。他们不干涉她,只静静的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在1992年的《对照记》中“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她一再的重写说明这些话对张爱玲是非同小可的,且每一次都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例像警语般的超然和具有启示性,是抽离和客观的,第二次引入了祖父母和他们的态度,趋向个人,第三处就有了作家感受,而第四处作家与他们则有了动人的关系:“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张爱玲在写《小团圆》的过程中说过“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最后张爱玲在漂泊半世之后,她在一再的重写中完成了在彼岸世界与家族的“团圆”,并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归处——古老的记忆,而这不同于胡兰成和赖雅,亲人给她的身心造成的真正的影响。她始终处于新旧时代、新旧文化、本国到他国的离散之中,最后她在祖父母那里找到了一直渴求的“安稳”和“团圆”,这也是她在文化上最后的诉求。

不管“小团圆”是对“大团圆”的一种讽刺,还是在作家离散的经历之中,在心里隐秘的世界中实现最后与家族的“团圆”,从古老的记忆里寻找到灵魂归宿,作家都是在大时代背景、文化中寻找一个人的“长度阔度厚度”,而不是一个点的地位,即使最后的文化归宿也只是古老的记忆,在实际上又是无效的,但作家所要凸显的正是不被“大”叙事所掩盖的“小”即个人的叙述话语。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6.

[2]张爱玲.易经[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4.

[3]张爱玲著,傅光明主编.自己的文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4]宋以郎,符立中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

篇4:我家的团圆年作文

300字:团圆节

中秋节到了,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很快乐,决定每顿饭都吃一个月饼。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人坐车到了老家,送给了他们一些月饼。中午饭很热闹,一桌子美味大餐,大伙们吃的吃,喝的喝,非常快乐。最后大人们昏昏欲睡,小孩也见床就想睡。

晚饭过后,好几家人上了屋顶平台,一起看月亮。月亮慢慢出来了,我们认认真真地观赏月亮,一连看了一个小时。

篇5:团圆的记叙作文

除夕,我们和叔叔一家早早地去奶奶家大团圆。一大家子散落在家里的各个位置——客厅里,妈妈在用一个个精致的小碟子准备着花生、瓜子、开心果、巧克力和葡萄干;阳台上,奶奶和婶婶再给开了花的植物绑上红色的纸带子,让它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沙发上弟弟一边看着电视吃零食,一边还惦记着压岁红包。

而我呢,就喜欢看厨房里的爸爸和叔叔做年夜饭,他们不是厨师但都厨艺了得,看他们做菜是一种享受,今年的年夜饭,他们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叔叔正在切凉菜什锦拼盘,他的刀工行云流水,食材薄如纸片。他把干切牛肉,香肠,牛肚丝,鸭肫片,熏鱼五种卤菜顺着一个大圆盘子的盘边摆放,最后随手一整理就拼成了五角星的形状,完美的造型真是让人不忍下筷呢。爸爸正在煲制“全家福”,精心手工制作的鱼圆、蛋饺、肉丸加入海参、鱼肚、冬笋、木耳、融入老母鸡汤中小火慢炖,一缕热气从炖锅盖子的小孔向外徐徐发散,带出了全体食材的香味,并蔓延到了厨房的各个角落,馋得我这个小吃货不住地齿颊生津。都说小孩子会“年饱”,我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满脑子就想着早点开饭。

丰盛的菜肴端上了餐桌,酒杯里已经斟满了红酒和饮料。我们大家围着奶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相互道上美好的新年祝福,我们祝福奶奶健康长寿,奶奶呢,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乖孙女,乖孙子,好好学习哦,长得狗头狗脑的奶奶最开心了。”嘻嘻,奶奶的祝愿真实在。

篇6:团圆的味道作文

这就是我第一次值年夜班的情形,说不上什么滋味,心里像缺了口似的,有点空。

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时钟指向下午5点40分,母亲这会儿应该已经备好年夜饭了吧?一面想象着母亲在厨房橙黄的灯下忙碌的情景,一面拨通家中的移动可视电话。“视频呼叫中,请稍等……”我轻摁下按钮,手机侧翼立刻弹起两根小巧精致的立柱。我把手机支在桌面,将摄像头对准自己。“喂,儿子――”手机那头传来了母亲久违的声音。我赶紧按下手机的录像功能键,屏幕中是母亲喜出望外的笑脸。“妈!”

“儿子,你总算打电话回来啦。妈知道你忙,没空给家里打电话。我呢,又怕耽误你工作,所以一直没敢给你打电话……”“妈――”

“上回你打电话回来说今年除夕要值班,不能回来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不过,咱这团圆饭该吃还得吃!”

吃?怎么吃?这天南地北的!

我正疑惑着,菜做好端上了桌面,透过手机屏幕,我看到了红白相间肥嫩鲜美的糟粕红烧肉,冒着刚出锅的热气。

“儿子啊,这可是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母亲夹着肉就往我的画面送。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母亲泛红的眼睛,顿时觉得鼻尖麻麻的,感动和着愧疚化成一股暖流从心底往上涌。

“爸!妈!今年的年夜饭我不能回家和你们一起吃,可我在这里看着你们吃,你们可要替我多吃点呀!”

“哎――哎――”

第一次值年夜班,第一次留守在外,第一次通过手机视频和父母一起吃饭,说不上什么滋味,只觉得这顿饭吃得实实沉沉的。

篇7:一家团圆的作文

今天是她生日,她早早就下了炕,给自己简单的做了碗面条,吃完天才蒙蒙亮。她想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可刚推开手机盖,一耿外面还没亮透的天,喃喃道:“太早了,孩子们兴许还没起呢。”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推回手机盖,收拾收拾跨着篮子赶早市。外婆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像以往一样回不来,犹豫着,最后还是买了一篮子的菜。

下午外婆择着菜,接到了大女儿的电话。“妈,晚上我们都回去给您过生日。”外婆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像是没听真切,等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有些受宠若惊,在厨房里像无头苍蝇转了两圈才想起要干什么。她念叨着孩子们爱吃的菜,把洗得干干净净的菜,整整齐齐的理在一边,收拾好了这些,又到门口盼孩子的身影,一遍遍的默念早已烂熟于心的女儿的车牌号,伸长脖子望向路的尽头。

小孙女拿着蛋糕,嘴里喊着:“外婆生日快乐”,然后象征性的抱了抱外婆,快速冲向屋里的电视。外婆准备抱孙女的手缩了回来,看着孙女逐渐长高的身影,有些欣慰,便不再在意孙女的敷衍。她没去屋里找孙女玩,她知道孙女不愿和自己玩,便不去烦她。外婆想让女儿们陪她做饭,顺便陪她聊聊天,但一看她们皱着眉头接着频繁的电话,只好把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独自在厨房忙活。

外婆做好了饭,叫看电视的孩子和忙着工作的大人吃饭。小孩子明显有些不情不愿,磨磨蹭蹭的挪到饭桌,又掏出手机开始玩。外婆开始许愿,愿许的很快,似是刚闭上眼就睁开。“这愿我许了很多年,每年孩子肯回来陪我就够啦。”外婆有些幸福的想。然后低头一看只顾玩手机的孩子,小声提醒他们吃饭。

外婆没怎么吃,一直给孙女夹菜,堆在孙女的碟子里,快耸成小山了。孙女却不领情,只尝了一口,皱着眉头听外婆让自己尝这尝那,对外婆的热情无动于衷。吃完饭,外婆想问问孩子的学习,可还没开口人就都散了,外婆不知该追哪个,只好收拾餐桌,安慰自己:“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语气里带着一丝没掩藏好的失落。

篇8:团圆的日子作文

由于工作原因,爸爸常年出差在外,可是无论他有多忙,都一定会赶回家陪我们过中秋节。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一天爸爸会回来呢?”妈妈笑着说:“因为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所以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从那时起,对于中秋节我总有着深深的期盼。

在度过了悠闲而漫长的暑假,终于迎来了今年的中秋节。小区的桂花树开出一簇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桂花,秋风吹过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金色的花瓣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再缓缓地落下,远远望去如同在路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沙。

接到爸爸即将到家的电话,我飞一般的朝楼下跑去,只听见妈妈在后面追着我说:“慢着点,别摔着。”远远的,我看见爸爸一只手拎着大包小包,另一只手拉着行李箱,朝我大步走来。

我兴奋地朝爸爸跑去,他放下手里的行李,一下把我抱在怀里,我在爸爸耳边说:“爸爸,我好想你!”爸爸听到后把我搂的更紧了,他抬头看到我身后的妈妈,牵起我的手走过去,搂住了妈妈,对她说:“你在家辛苦了。”这时我们听见楼上有声音传来,抬头一看原来是爷爷奶奶,他们在窗边对我们笑着挥手呢,我们在楼下也都开心地笑了。

篇9:团圆的日子作文

去年的团圆饭别有一番风味。大年三十一早,妈妈便大张旗鼓的吵醒了大家:“起床啦,起床啦,过年啦,回家吃团圆饭了!”经过一番收拾,我们终于出了家门,一路上,车外虽然有点雪,但窗外阳光明媚,大树挺拔地站在路边,仿佛一个个士兵,在为我们保驾护航,路边的小草也摇摆着身子,似乎在为我们高兴。车内,一家人沉醉在音乐之中,其乐融融。

来到奶奶家,各位伯母阿姨在厨房内忙里忙外:有的淘米,有的洗菜……总之,人人都在忙,叔叔伯伯们坐在客厅,围着方形的桌子,打着麻将;老一辈的人们围着火,在一起谈笑风生;而小孩子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探出脑袋,讲着平日里学校中的开心事儿,还时不时传出一阵笑声。

开饭了!小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上了饭桌,大人们也一边谈着话,一边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不一会儿,一盘盘色泽诱人、味美双全的菜就被端上了饭桌。桌上腊肉香肠,粉条肉丝,黄豆猪蹄儿汤……应有尽有。吃饭时,爸爸突然站起来,举起一杯果汁:“爸、妈,在新的一年里,我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好!好!”爷爷奶奶可高兴了,异口同声的说道。就这样,在一番欢声笑语之中,团圆饭愉快的过去了。

篇10:春节作文:团圆的春节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春节,让大人小孩都尽情地玩个痛快,也是团圆的好日子。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春节作文,在作者眼中春节是温馨快乐的,在大家的眼中春节又是怎样的呢?

相关推荐:

六年级春节的作文:有特色的春节

篇11:温暖的团圆夜作文

新春佳节日益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来。至于我们家,我的“空中飞人”老爸也终于结束了他最后一次的出差之旅,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带领我开始了大扫除、购置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年三十,老爸作为我们家的“厨神”终于可以好好显摆一下他的厨艺了。而我则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老爸来到厨房,看他做菜,当然主要目的是顺便偷吃一两口,嘻嘻。只见,老爸拿起一盘虾仁,往油烟直冒的锅中送去,随着老爸迅速翻炒的锅铲,虾仁在锅中不断的上下跃动,之后就如《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的那样,稍许盐、一点点料酒不断的被老爸投入到锅中,最后配上一些玉米粒以及小豌豆,就大功告成了。瞧那盘中透红晶莹的虾仁、金黄的玉米粒、绿油油的小豌豆互相搭配着,不停地诱惑着我的味蕾。老爸说这菜叫“金玉满堂”,寓意不解释了,让我自个想去,嘿嘿嘿。

接下来老爸准备奉献一手新绝活,还特邀我去帮忙哩。我的任务竟是刨山药。乍一看,山药就像一截粗糙的树根,那密密麻麻的细须,像极了老爷爷的长胡子。把山药的“衣裳”慢慢用刨子刨去,入眼的便是那像刚挤出来的牛奶一样的嫩白肉身,我几经努力的折腾一番后任务终于圆满完成。接下来就到了老爸表演的时间了,只见老爸将山药均匀的切断后置入盘中,然后入蒸锅开始给山药蒸起了“桑拿”,同时老爸将冰糖、蜂蜜一同放入另一口锅中慢慢的开始加热,蒸锅传来阵阵嘶嘶的响声,在烟雾弥漫的冒了10分钟的热气后,老爸终于端出了山药。快来瞧啊,那山药太靓丽了,洁白如雪胜似好看的样子,可还没等我一句赞美的话说完,就见老爸来不及的浇上那热腾腾的冰糖蜂蜜汁,最后撒上少许金黄的桂花,老爸的这手绝活就到了尾声。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老爸得意的话语:“这菜啊叫“蜜汁白雪”,形容生活甜甜蜜蜜哈。”

瞧我老爸那臭美得瑟样子,我表示挺无语,转身来到阳台上,突然发现街道是那么的寂静,没有了车流的奔腾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夜空也显得特别安宁,只有一轮皓月悬挂夜空,原来团圆和对家的思念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在此时此刻是那么的重要啊。厨房里终于结束了老爸锅铲敲击锅子的韵律,我们的年夜饭终于闪亮登场了有金玉满堂、蜜汁白雪、蒜香排骨、干炸带鱼、热气腾腾的大火锅等等。伴随着老爸的一声“开饭”,我立马狼吞虎咽起来而奶奶笑呵呵的在一旁叮嘱我慢些吃慢些吃。

篇12:团圆的初一满分作文

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着一丝欢快和喜悦,勾起人想跳舞一般。我和妈妈站在冷藏柜前,眼睛在汤圆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团圆的.汤圆。

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地和我说:“算了吧,这些又贵,又不如我们自己做得好吃,我们还不如自己买些佐料回家自己做吧。”我乖巧地但有点失望地点了点头。然后陪着妈妈买了些面粉、芝麻、花生等材料仓促地赶回家迫不及待地赶回家迫不及待地想“动手”了。

妈妈换上了围裙,倒了一些热水,放进倒了面粉的盆子里,均匀地搅拌着。然后妈妈把芝麻洗好放进一个碗里,一切准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她先将搅匀的面粉熟练地揉成一个圆圆的略扁的小坨,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把芝麻放进小坨的坑里,为了不让小坨一压就会溢出芝麻来,妈妈放芝麻只放了少许。妈妈然后把小坑腾满,就把小坨揉圆,就这样,汤圆就成了。整个程序繁琐,母亲做起来却是那样的专注、仔细。

我蹲在妈妈身边,就这样如痴如醉地看着。妈妈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淡淡的笑容在脸上流溢,她鼻梁上,已浸满了细密的汗珠,我赶紧拿了一块小毛巾轻轻擦着妈妈的脸,深怕汗珠滴进汤圆里,妈妈刚做的不就白费了。妈妈被突如其来的毛巾有些吓住,抬头一看是我,便又恢复那平静的笑容……

汤圆的香味很快在屋子里放荡。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拣肥实的捞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芝麻也就随之冒出,便觉得口舌生津,唇齿飘香,十分享受。全家人也各各尝了几个,都连连称赞。

篇13:团圆的作文800字

以往的每个中秋,我们都中午在万安老家吃饭,晚上则回赣州在外婆家吃饭。每次回万安,我妈和二妈都会为那块地皮,跟大妈吵得死去活来。因为爷爷想把家里的地皮都只给大伯一人,二伯和爸爸一点都没有,我妈和二妈自然不服,大妈当然不干。她们平时打冷战,一年难得几次见面就要“开火”。按理来说,大人吵大人的,不关我们小孩子的事。可她们非得把小孩子也卷入“战场”,一句“不许跟他们玩”,硬是把原本好好玩、好好吃饭的兄弟仨给拆散了。而每次回外婆家,外婆也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我妈和大姨就会跟外婆会大闹一场。弄得节后几天,外婆都还在生气。

这次中秋,我照样无精打采回万安吃“团圆”饭。本以为,又要吃一顿风言冷语,品一番唇枪舌战。没想到,一回家,大妈居然主动微笑地问我和二哥:“舒阳、子昂,要不要大妈给你们装汤?”我和二哥刚一愣,不自觉才一点头,两碗热汤就放在我们眼前了。席间,我妈和二妈也愉快地与爷爷谈论一些生活琐事。吃饭时,没有了冷冷地话,只有有趣的话题和欢乐的笑声。直把我们哥仨看得目瞪口呆。那天,我哥仨饭也吃得香,赶鸭子、打水漂、钓鱼,玩也玩了个痛快!

在外婆家,也有惊喜在等着我们。一进门,外婆就眉开眼笑的,还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那晚,外婆做的饭菜美味极了,原来每次都被赶去做作业的表哥也敢逗我和姐姐玩了。吃饭时,各种有趣的话题直入耳膜——有校园趣事、工作逗乐,还有学习问题。我可高兴了。而且饭后,我们还全部去外面看月亮了。我觉得,那天晚上的月亮是我看过最大最圆的月亮了。

“为什么会爷爷家过节不吵不闹了呢?为什么外婆这么开心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总也想不明白。经妈妈答疑,我才知道,爷爷不但自己想通了,而且还用“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道理做通了大妈的工作,收回地皮三兄弟平分,矛盾自然化解了。而外婆则是看到原来乱花钱的妈妈和大姨变化居然那么大,自然也就高兴起来。

上一篇:高三打靶题下一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