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的日子记叙文

2024-05-05

团圆的日子记叙文(精选14篇)

篇1:团圆的日子记叙文

中秋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传统节日。对我来说,有着更深的意义。

由于工作原因,爸爸常年出差在外,可是无论他有多忙,都一定会赶回家陪我们过中秋节。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一天爸爸会回来呢?”妈妈笑着说:“因为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所以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从那时起,对于中秋节我总有着深深的期盼。

在度过了悠闲而漫长的暑假,终于迎来了今年的中秋节。小区的桂花树开出一簇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桂花,秋风吹过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金色的花瓣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再缓缓地落下,远远望去如同在路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沙。

接到爸爸即将到家的电话,我飞一般的朝楼下跑去,只听见妈妈在后面追着我说:“慢着点,别摔着。”远远的,我看见爸爸一只手拎着大包小包,另一只手拉着行李箱,朝我大步走来。

我兴奋地朝爸爸跑去,他放下手里的行李,一下把我抱在怀里,我在爸爸耳边说:“爸爸,我好想你!”爸爸听到后把我搂的更紧了,他抬头看到我身后的妈妈,牵起我的手走过去,搂住了妈妈,对她说:“你在家辛苦了。”这时我们听见楼上有声音传来,抬头一看原来是爷爷奶奶,他们在窗边对我们笑着挥手呢,我们在楼下也都开心地笑了。

我爱秋天,它是丰收的季节,我爱中秋节,它是团圆的日子!

篇2:团圆的日子记叙文

中秋节重阳节,每家每户的人都期盼着团圆,一家人可以安安心心的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一起赏月……除了这两个特定的节日以外,那就是除夕夜春节家人们也都会从外地赶回来,一起吃年夜饭,第二天一起去拜年,团圆就是春节最大的“礼物”了。以前的我总会觉得团圆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等到过节的时候,我看见每家每户的人都整整齐齐的,开开心心的,有说有笑的,只有我自己的家人还不完整,爷爷奶奶在老家,爸爸在外面工作,我和妈妈在家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看着别人家嘻嘻哈哈的,听着他们吵闹的声音,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从那以后,我开始期待团圆了,以后的每次过年我都会叫爸爸妈妈会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有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也是一家人在一起。

团圆,就是这么热闹。世界上的家家户户有那么多,但是真正一家人团圆的又有多少呢,儿女们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法顾及家中的老人父母孩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有多思念他们。所以,请那些外出没有回家的人,多多回家陪陪自己的家人。

篇3:团圆的日子记叙文

两部片子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并且均在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样以这段经历, 故事片与纪录片在各自的艺术范畴围绕开去。故事片着重通过演员细腻的表演来演绎这段这段动人的故事, 导演用平缓的镜头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张力, 营造出强烈的对比, 触及了观众的心底。而纪录片《重逢的日子》则不含虚构成分, 片中人物均为真实的非表演呈现, 编导更观注片中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种种微妙的情感纠葛, 通过捕捉大量真实的镜头较为客观地讲述了这段故事, 为观众的视野提供了客观的参照。

首先, 从叙述方式来看, 纪录片《重逢的日子》采用纪实手法,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段落:介绍故事背景及缘由;邵玉华与张燕生准备离婚以及各方态度;二人离婚过程涉及房产的问题;邵家搬入新房, 离婚搁置, 大家在无奈的现状下迎来董万华离别的日子。编导在叙述故事时把大量的背景情况都交代给观众, 比如开场时画外音讲述两人重逢前的故事, 在片中穿插邵玉华和董万华回忆的片段, 通过他们的言语让观众了解到二人曾经相识相知的往事、董万华在台湾的境况等, 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从片中掌握第一手的情况, 从而来把人物的多面性展现在观众面前, 使人物性格丰满起来, 把评判的余地留给观众。纪录片主要是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事件的发生, 用摄像机记录下真实的镜头, 虽然它也多多少少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 但是人为干扰较少, 总体而言把握程度具有客观性。

故事片主要是创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 在故事片里渗透很强的主观性, 它把一个故事的叙述融进了很多的主观思想在里面, 从而让观众能够明显地感觉出来。影片《团圆》中, 导演在保留了纪录片《重逢的日子》中三个主要的人物关系的基础上, 并增加了一条以外孙女及男友的婚事作为暗线, 使剧情更富张力, 丰富了剧中人物形象;另外从《重逢的日子》中挑选出“先结婚再离婚”这一本身就富有戏剧化色彩的段落, 给予加工和再演绎, 用极富幽默的戏剧语言

与表现手法展现给观众, 为影片增加了一些喜剧色彩, 增强可看性;通过导演的叙述以及对细节的把握,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三位主要人物鲜活的性格塑造:台湾老兵刘燕生对已故的亡妻还是有着几分眷恋, 对待昔日的恋人玉娥是一份情感上的愧疚与物质上的亏欠, 因而希冀能带玉娥回台湾重温旧情, 白头偕老, 并且对老陆在物质上极尽所能的补偿;玉娥虽然心系刘燕生, 满怀希望终于盼来了日思夜想的老情人, 为其铺床叠被、携手共游浦江美景, 往日情怀油然而生, 但是又念及老陆的恩情与家庭的责任, 特别是在老陆中风之后, 不得不在爱情与恩情间做出艰难的选择。作为解放军老战士的老陆对玉娥有着隐忍的爱情, 夫妻多年的相濡以沫更让他在生活上依赖玉娥, 随着刘燕生的到来, 面对昔日的敌人, 如今的朋友, 心情是复杂而矛盾, 一方面希望玉娥能够追随自己相爱的人而去, 一方面自己无论在感情上生活上都离不开玉娥。

篇4:论《小团圆》的“小团圆”

关键词:《小团圆》;张爱玲;“小团圆”

长篇小说《小团圆》是张爱玲1975年开始创作的,然而一直到2009年才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社出版,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出版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且这本书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仅是华丽而苍凉的,且深入到了人性的底层。《小团圆》的情节其实很简单,讲述了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作家九莉在成长过程经历的难看、挫伤、挣扎以及自省,还有伴随期间的传统大家族的衰亡,于是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人物残缺、离散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而小说却命名为“小团圆”,这与小说叙述内容是相悖的。而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团圆”二字,一是在小说第九章“九莉无法再坐下去,只好站起来往外挤,十分惋惜没看到私定终身,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另外两处是在第十章的“团圆的时候还没到,这是接她去过地下生活”和“按照三美团圆的公式,只是必需的,作为信物,不然再海誓山盟也没用。”在第九章出现的背景是,九莉在去找邵之雍的途中,在乡下看到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团圆”即落难才子遇佳人,私定终身,一朝中榜,国仇家恨一时也了,然后夫妻妾大团圆的结局,这是传统戏曲的套路,这是台上的故事。而在第十章两处出现的背景则是台下九莉的故事,是邵之雍的“三美团圆”即与九莉和小康的大团圆,而这“大团圆”正如《华丽缘》中所说“男男女女都好的非凡,每人都是几何学上的一个‘点’”,也是《小团圆》中所说的“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而这样的二美三美的“大团圆”在《小团圆》中比比皆是,如九莉的外婆家,九莉的大爷和大妈、来喜,五爸爸一家,香港的大商家以及剑妮和魏先生等,五四之前的社会如此,而五四之后从内地的遗老遗少、佣仆到香港的大商家、受过现代教育女学生也皆是如此,这些都是新文化的产物,小说中的邵之雍更是一个现代文人,满口的新文化可满脑袋的仍是“二美三美团圆”,骨子里是“要是谁就是谁”的思想,可见接受新文化的新人仍然是“五四遗事”,就像没从五四走过一样,这也说明了文化具有巨大的惯性。但小说中的九莉不愿再看到这样的“大团圆”,于是她“站起身往外挤”,“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袄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犺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间挤出去。”这时的九莉不再是来找邵之雍之前的九莉,她要从二美三美的“大团圆”中挤出去,要与这样的一个世界不相干,她无意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小团圆”是在“大团圆”的反身中建构起来的一种存在,其是对“大团圆的”一种嘲讽。

不管是《小团圆》的叙述内容还是作家本身的遭际,实际上都是一个大大的离散,而小说命名为“小团圆”则是张爱玲的一个潜意识的情感需要,是深藏于心的隐秘。张爱玲晚期的几部重要的著作,自传体小说《雷峰塔》《易经》《小团圆》和《对照记》,都是一再地重写其成长的苦难,由于写作顺序与出版顺序的颠倒,使我们的感觉也被“颠倒”了。1922年最后出版的《对照记》中母亲的照片最多最美,可见母亲在张爱玲心目是重要的,而在小说《小团圆》中伤害九莉最深的却是母亲,甚至也可以说是这些人的总和,《易经》中更是以最大的篇幅展示母女关系的紧张。从叙述的角度来说,小说《易经》更像是一个被母亲伤害的少女琵琶的“控诉”,是单向度的,而《小团圆》在展现少年的九莉对母亲的控诉时,存有成年的九莉对这种怨怼的反省。《小团圆》以九莉的视角贯穿叙述的始终,这点是非常清楚的,但还存在一个比九莉更大的叙述者即作家,以致可以不断地插入随笔式的东西,不断议论。如果说九莉是张爱玲的投射,但作家又把她完全置于自己的审视、批判之下,像是一个“说书人”、一个超越现实的叙述者在审视九莉。如小说第一章,母亲来看九莉,在回浅水湾的旅馆时,嬷嬷和九莉一起去送行,嬷嬷送了一段就回去了,九莉觉得自己应该多送一段,可走了不多久,发现有辆汽车在等,九莉不愿看见自己母亲的情人,幸好母亲也不愿九莉看见自己的隐秘,在九莉踌躇中打发她回去,这时九莉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走快了,会碰到嬷嬷,又要跟她打招呼,九莉不愿意,如果走慢了,亨利嬷嬷会以为九莉故意躲着她。九莉不愿看清车里的人又不愿嬷嬷以为她故意躲着她,九莉的这种游移和矛盾就是在作家的叙述视角下被审视而呈现出来的。可见《小团圆》中不光蕊秋、乃德、邵之雍在九莉的叙述视角在被看,九莉也是在被看,于是九莉被对象化、符号化,而九莉的人生不仅有了一个日常化的层面,也有了一个寓言化的层面。而九莉和作家正是在这种自我审视中,不断找回自己,在这过程达到了与母亲、父亲的和解,与整个人生的和解,亦是一种回归和团圆,且不管是小说中的九莉还是现实中的张爱玲都是处在离散、疏离、放逐的环境中,因此这种“团圆”是深藏于心的隐秘而非付诸现实的行动,所以称之为“小”。

张爱玲在离散、放逐的境遇中与家族的“团圆”的落脚点其实是在古老的记忆(祖父母)那里。张爱玲总在重写同一些人和事,且几乎同样的文字描绘也在以不同的形式在出现,如在1955年的《张爱玲语录》中“一个人死了,可能还活在同他亲近爱他的人的心——等到这些人也死了,就完全没有了。”在1965年的《易经》中“祖父母却不会丢下她,因为他们过世了。不反对,也不生气,就静静躺在她的血液中,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在1976年的《小团圆》中“她爱他们。他们不干涉她,只静静的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在1992年的《对照记》中“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她一再的重写说明这些话对张爱玲是非同小可的,且每一次都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例像警语般的超然和具有启示性,是抽离和客观的,第二次引入了祖父母和他们的态度,趋向个人,第三处就有了作家感受,而第四处作家与他们则有了动人的关系:“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张爱玲在写《小团圆》的过程中说过“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最后张爱玲在漂泊半世之后,她在一再的重写中完成了在彼岸世界与家族的“团圆”,并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归处——古老的记忆,而这不同于胡兰成和赖雅,亲人给她的身心造成的真正的影响。她始终处于新旧时代、新旧文化、本国到他国的离散之中,最后她在祖父母那里找到了一直渴求的“安稳”和“团圆”,这也是她在文化上最后的诉求。

不管“小团圆”是对“大团圆”的一种讽刺,还是在作家离散的经历之中,在心里隐秘的世界中实现最后与家族的“团圆”,从古老的记忆里寻找到灵魂归宿,作家都是在大时代背景、文化中寻找一个人的“长度阔度厚度”,而不是一个点的地位,即使最后的文化归宿也只是古老的记忆,在实际上又是无效的,但作家所要凸显的正是不被“大”叙事所掩盖的“小”即个人的叙述话语。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6.

[2]张爱玲.易经[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4.

[3]张爱玲著,傅光明主编.自己的文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4]宋以郎,符立中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

篇5:团圆的日子作文

红团,顾名思义代表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别看它名字这么简单,做起来可是一点都不简单呢。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一家也是为了过年,开始忙忙碌碌的做着准备。贴对联、打扫房屋、挂灯笼、炸豆腐,当然少不了做红团了。

这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姐姐,婶婶他们开始做起了准备来呢!让我来看看都有什么,有,昨天晚上蒸好的绿豆,有蒸好的糯米,有醒好的面团,有一些面粉,还有一小碗调好的可食用的红色色素,还有好多的香叶呀,我拿起来闻了一下,飘出了淡淡的清香。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婶婶负责擀皮和包馅,妈妈负责压模,姐姐负责剪香叶。而我负责上色。这个红团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馅儿包到擀好的面皮里;那着第二道工序就是,把这包好的红团压到模具里;第三道工序,就是把压好成型的红团,放到剪好的香叶上;第四道工序,就是放到蒸笼上去蒸;第五道工序,那就是上色了,把蒸好的放凉的红团刷上红红的颜色。这个我们当地最有特色的,过年小吃就做好了。别看只有这么简单的五道工序,我和妈妈,姐姐婶婶可是忙了大半天呢。这蒸好的红团软糯可口,加上香叶独有的清香,别提有多美味了。

篇6:中秋日记:团圆的日子

对中秋的印象,大多是童年的记忆。我的老家在农村,农村人对中秋节的重视,仅次于春节。

记得那时的中秋节,一般都处在农民所说的“大秋”,也就是收玉米种小麦的繁忙季节。可是再忙,妈妈也要在这一天摆上一桌丰盛的菜肴,全家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大吃一顿。那时家里穷,这是除此之外只有大年三十才有的待遇。所以在孩子的眼里,那时对中秋节的期盼,就象过年一样。

长大以后,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开始那些年,因为想家,还时不时地想方设法往家跑。

后来结婚生子忙于生计,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有时是工作忙加班,有时是孩子上学离不开,有时是生活不如意没心情……,反正每次都能给自己找到回不去的理由。渐渐地就成了一种习惯。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原因,即使有时间也懒得折腾了。再后来,真打算回去都要给自己找个充足的理由才能下定决心。

可能是自己的心太累吧。中秋放了三天假,也只想静静地在家里休息,哪儿都不愿去。坐在电脑前,想写点东西,想着想着,却开始默默地流泪。工作的压力,负担的沉重,生活的不如意,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还是等明年吧,等儿子考上大学,等生活好转了,会回去。

多少个团圆的日子,就在这明年复明年的推拖中蹉跎过去了。开始的时候,离中秋还好长时间,妈妈就开始打电话,询问回不回去,什么时候回去。听到不回去的消息,开始是失望,后来是沉默,现在,电话也很少打了。可能是绝望了吧。我有时想,她会不会象我们小时候盼过节一样盼着我们回去呢?

父母都快70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还有多少个节日可以团圆呢?总是借口自己的沧桑而忽略别人心里的苦,我是不是活得太自私了?

其实,团圆是不需要找理由的。父母的期盼,血浓于水的亲情,心里的那份牵挂,不就是最好的理由吗?!

[

篇7:团圆的日子记叙文

摘要: 后来,姥姥得了心脏病,走几步路就会犯病。终于有一天,姥姥被送进了医院,我第一次进病房就吃了一惊,病床上的姥姥是那么瘦,姥姥见我来了,便露出几丝微笑,筋脉突兀的手不停的抚摸着我,我掉下了眼泪„„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姥姥便会带着我去一棵梧桐树下赏月,月亮披着神秘的面纱显得格外美丽。夜空如黑丝绒一般,一轮金黄的圆月镶嵌在上面,周围有好多星星眨着孩子似的眼睛,若隐若现,忽明忽暗。银白色的月光从天空直泻下来,洒在大地上。望着洁白的月亮,我问:“姥姥!为什么我看见月亮上有人呢?”姥姥说:“那是嫦蛾!”“嫦娥?”“对呀!从前„„”“知道了!”从姥姥的口中我知道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后来,姥姥得了心脏病,走几步路就会犯病。终于有一天,姥姥被送进了医院,我第一次进病房就吃了一惊,病床上的姥姥是那么瘦,姥姥见我来了,便露出几丝微笑,筋脉突兀的手不停的抚摸着我,我掉下了眼泪。

妈妈要带着姥姥去上海看病。而我与姥姥就只能在梦中相见,可醒来时,我又得与姥姥分开。。终于,姥姥打来电话,她的声音很小很小,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她在电话里的所有声音便会消失,我又不禁留下眼泪,泪水打在电话筒上,姥姥便说:“不哭,不哭,再哭姥姥挂电话了!“我马上擦干眼泪说:”我没哭!姥姥,你要早点回来!“说完便挂电话了,泪水再一次从眼框汹涌而出。

姥姥从上海回来了,病治好了,人人心里都很开心,我心想:“姥姥回来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让姥姥天天都开开心心的!

妈妈说要把我接回深圳,我的心中多了份不舍与伤心,离别的前一天,姥姥对我说:“到深圳以后要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说到这里姥姥哽咽了,我也落泪了。

离别的那一天,姥姥一直把我送到火车上,才依依不舍的下了车,默默的走开,任泪水在脸上划过,我觉得姥姥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火车开动了,姥姥在火车外使劲挥手,为的只是想让自己的外孙女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更长一些。我做在火车上,良久,也不说话,泪水从脸上划落,滴进嘴里,苦苦的,涩涩的。

篇8:团圆的记叙作文

除夕,我们和叔叔一家早早地去奶奶家大团圆。一大家子散落在家里的各个位置——客厅里,妈妈在用一个个精致的小碟子准备着花生、瓜子、开心果、巧克力和葡萄干;阳台上,奶奶和婶婶再给开了花的植物绑上红色的纸带子,让它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沙发上弟弟一边看着电视吃零食,一边还惦记着压岁红包。

而我呢,就喜欢看厨房里的爸爸和叔叔做年夜饭,他们不是厨师但都厨艺了得,看他们做菜是一种享受,今年的年夜饭,他们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叔叔正在切凉菜什锦拼盘,他的刀工行云流水,食材薄如纸片。他把干切牛肉,香肠,牛肚丝,鸭肫片,熏鱼五种卤菜顺着一个大圆盘子的盘边摆放,最后随手一整理就拼成了五角星的形状,完美的造型真是让人不忍下筷呢。爸爸正在煲制“全家福”,精心手工制作的鱼圆、蛋饺、肉丸加入海参、鱼肚、冬笋、木耳、融入老母鸡汤中小火慢炖,一缕热气从炖锅盖子的小孔向外徐徐发散,带出了全体食材的香味,并蔓延到了厨房的各个角落,馋得我这个小吃货不住地齿颊生津。都说小孩子会“年饱”,我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满脑子就想着早点开饭。

丰盛的菜肴端上了餐桌,酒杯里已经斟满了红酒和饮料。我们大家围着奶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相互道上美好的新年祝福,我们祝福奶奶健康长寿,奶奶呢,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乖孙女,乖孙子,好好学习哦,长得狗头狗脑的奶奶最开心了。”嘻嘻,奶奶的祝愿真实在。

篇9:如花的日子记叙文

犹记得我走过的那些如花的日子,虽然短暂,但令人难以忘怀。

那如花的日子,我曾陪她走过。

小时候,她是我最亲近的人,她便是我的奶奶。她说她只上过两晚学,不认识字,她常劝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有出息。幼儿园时,她常来接我放学,每次与她牵着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总会笑得很开心,因为有她的陪伴,度过了我最快乐的童年。

哟,我的小孙女又长大一岁了。她总是这样对我说,她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我安慰她,奶奶我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傻孩子,要是奶奶有一天不在了,你要更加懂事,知道吗?我无语,暗地里却在偷偷拭泪。

如今她以年过八旬,每看到她步履蹒跚的背影,我就会想起陪她走过那段如花的日子。3那如花的日子,我曾经陪她走过。

她是教了我们四年的小学班主任,我永远都无法忘怀她对我的淳淳教导,每一次考试,她都对我满怀信心,而我也不忍心看到她失望,最终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就第一个想到她。

她总爱逗我们笑,每次遇到不懂的难题时,她就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来向我们解释,让我们更觉得通俗易懂。因此,数学中的每一道困难的关卡都会被我们成功闯过。

毕业那天,她问我们:“你们觉得老师怎样?”大家都说她尽责,尽管每次我们班取的成绩都不理想,可她从来每说过要放弃,直到走进考场的那一刻,她也微笑地对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

小学的四年,那如花般的日子,有她陪我走过,我无悔。

升入初中我开始试着跟别人交朋友,同龄人之间往往是无活不逃的,终于我找到了她们。她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她性格幽默,爱逗我们笑。她文静好学,性格倔强。初中叁年虽短,但我们一起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定会找到属与我们的胜利。

那如花的日子,我曾陪她们走过

篇10:如花的日子记叙文

时光在指间滑落,我们在一起好长时间了吧。我们在彼此的宽容,信任,理解中漾着岁月的波纹成长。那朵小小的花也变成了大大的一朵。有些惊艳,有些不安常态。那些我们一起吃美食,逛大街,淘宝贝的日子清晰地又回到了眼前。

那日子如用血浇灌盛开的妖艳玫瑰,开的众人无声,开的艳惊四座。我们用我们的日子书写了最顽强的乐章,永记脑海。

篇11: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叙文

老师,我还想做您的学生。与您一起走过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最难忘的。在我眼中,您就像一位细心而又倍感亲切的“父亲”,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那一次上课,您提问同学们读课文。轮到我时,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心里非常紧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低着头,不敢看您。我想起在以前的学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会哄堂大笑,想到这,我的心里就感觉很自卑。我感觉您向我走来,轻轻的对我说:“我相信你可以读得很好。”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感觉就像干枯的小树苗得到春雨的灌溉般欣喜,我抬起头,又一次看到老师那亲切的笑容。我拿起课本顺利的把课文读了一遍,班里静悄悄的,好像是在听我的演讲。

从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语文。

后来上课,老师检查作业,全班只有我做完了,看着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心里觉得特别自豪。

篇12:那段自由的日子记叙文

终于放暑假了。

爸爸说:“你平时总说我们把你管得太死,这个暑假,一切由你自己做主。”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太好啦!爸爸你太伟大了!”

“不要高兴得太早,给你自由,是想让你体验一下长大的感觉,看看你是否真的长大了。”当老师的妈妈在一旁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补充。

“你们说话算话?”我仍有点怀疑,“无论我干什么你们都不会反对?不要过几天你们看我玩疯了,就变卦呀。”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还没等爸爸说完,妈妈就接着说。

“那好,明天我就去爷爷奶奶家。”

“可以,爷爷奶奶昨天就打来电话,说好想你呢!”爸爸点点头。

第二天,我真的一个人坐车来到了离县城80余里山区的奶奶家。见我来了,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奶奶嗔怪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来?爸爸妈妈也不担心吗?”我搂着奶奶的脖子说:“他们给我自由呢!”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爷爷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脸上乐开了花,“看来我孙子真的长大了,能一个人来看我们了。”

就这样,我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逗留了近一个月,还结识了一群纯朴好客的小伙伴。每天,他们陪着我不是到山上去摘野果,就是到河里去畅游。我原是一个旱鸭子,在他们手把手的教练下,不但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仰泳、蛙泳和钻猛子等许多花样,真是快乐极了。

从乡下回来后,我又到远在苏州的外公外婆家住了半个月。在那里,我同样得到优待。外婆说:“你妈妈打电话来,叫我们给你自由,你在这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注意安全就行了。”于是,早上跑步,上午玩游戏、聊天,下午看《哈里·波特》小说,晚上看足球赛,成了我每天的生活内容。暑假结束前几天,我还去游览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感受了唐诗《枫桥夜泊》的美妙意境;又独自一人随旅游团参观了江南水乡小镇——周庄,登上了画家陈逸飞先生画作《水乡的`回忆——双桥》中的双桥,如梦似幻的水乡一下子走进了我自由的心灵。

回到自己的家,没用妈妈唠叨、爸爸叮嘱,我主动完成了暑假作业,还写出了几篇以这次暑假生活为题材的作文,准备投给作文报社。爸妈看后,齐声叫好。妈妈欣慰地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看来这次给你自由是对的。”爸爸也说:“只要你能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我们就不会干涉你的自由。”

自由真好!

篇13:奋斗的日子最美记叙文

被小升初咬过的生活,苦涩无味,坐在桌前,想着老师分配的任务,本来沉重的眼皮,又噙满了泪,待我慢慢抬头,抓起笔杆,狂草,橡皮屑涌满桌面,被泪水粘住。我再次抬起头,任务刚刚完成。凌晨2点,爬上床,在英语听力中昏然入睡。

你可知,生活的重担使我提前成为月光族?那段奋斗的日子里,我看过月落,日出。

寒露时节,十月已至。四个女孩被阳光渗透的身影,映照在地板之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因为这次活动,走到一块儿,为自己的梦,出发!婉转的歌声,一遍一遍响起,悠美而有韵味。当男孩们开始表演时。我们跪坐在前面,小腿酸痛无力,麻的感觉从膝盖扩散到全身。

那段奋斗的日子里,腿上是一块儿又一块儿的膏药。

寒露当天,是我的生日。没有蜡烛,没有派对,中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袋巧克力。巧克力含在嘴里,化在心里,虽然加了糖,可在我的味蕾里是苦而辛的。下午排练至19点,匆匆跑进另一个教室,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走回座位上,吃掉那一小角蛋糕。

在那段奋斗的日子里,生活像一块杂味巧克力,是苦的,可又是甜的。

篇14:奋斗的日子最美记叙文

一年前,各机构正忙着“招兵买马”,竞选参加“华杯总决赛”的人选。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我也被选上了。

为了给自己增加荣誉,各机构都在组织自己的“秘密特训”。当时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既要顾华杯总决赛的“小奥”,又要顾马上要迎来的“初奥”。每周四下午,我都要从学校赶往训练机构训练,3小时后再匆匆去高思上初中联赛预备班,回家后还要做训练时留下来的大额作业。所以那时对周四甚为反感,甚至一度想过为了一个区区几天的考试付出如此之多是否真的值得。在奋斗与这样的思考下,我不知不觉的度过了这个学期。

暑假开始时,我也曾清闲了几天,但马上发现训练又劈头盖脸的迎面而来。每天早上,当你到了训练场后,老师便会用一张试卷“迎接”你。你只得埋下头来做卷子,让老师判完改完后才算结束了上午的训练。有时遇到不会的题,你还得抓耳挠腮地想上半天。如果实在不会,也只能与旁边同学“秘密交流”了——当然,得趁老师不在的时候。下午相对来讲比较轻松——老师会把上午的题讲一遍。不过不要高兴的太早——老师会用半张到一张的试卷为你“送行”。中午的时间相对就愉快多了。你可以打会儿桥牌,玩会儿游戏,饿了的话几个人就下楼合买一个“麦趣鸡盒”。在这些“午休”中,我们还度过了一个同学的生日。那时的感觉就是老天上午、下午给你苦,中午却给你甜,只是这甜十分有限,苦却一望不到头。在“苦海”中突然出现一汪甘甜的泉水,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考试的那天终于来了。我们紧张地走近考场,唯恐自己考不好,损失了一次机会——小学中的最后一次机会。随着一声清脆的考试铃。霎那间,天地中仿佛只有那张卷子,那根笔,与那个正在思考的我。我仿佛是在与千军万马对战,做出一道题便是杀了一个敌人。最终,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北京市小高组第二名。天,总算放晴了,而几个月来一望无际的苦海,也终于走到了头,苦尽甘来了。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题下一篇:企业文化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