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2024-05-10

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精选5篇)

篇1: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当前,作为市场主体的广大企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渴望,尤其是对政策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突出。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向社会中介机构转移服务职能,通过整合优质社会资源、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进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扩展公共服务的空间,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广大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按照国际反补贴条例及上市公司相关补助资金使用规定,逐步转变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的方式,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受益”的改革思路,鼓励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中介机构为广大企业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已成必然。最近国家财政部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进行研究部署。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广大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

2.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企业最需要政府提供单个企业无法承担、市场无法自动调节,而政府又难于直接提供给企业所需的优质公共服务。因此需要政府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改善施政模式,逐步改变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的方式,大力支持各类服务企业的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企业的受益面,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

3.有利于创新服务机制,汇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需引入竞争机制,深化考核监督机制,使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力量成为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发展,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为广大企业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公共服务。

二、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若干建议

1.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政府转变服务理念,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关系,发挥政府与社会中介机构各自的功能和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需格局,并且依托我市各类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专业服务机构,采取“一对多”的集合式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2.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购买服务规范化。根据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大企业对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在充分听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尽快研究制定我市政府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为企业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及时、充分向社会中介机构公布购买的服务项目、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和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

3.建立竞争和监督机制,确保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效率。要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财政与财务管理办法,细化和完善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制度化安排和规范化运行。同时,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评价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等进行绩效考核评价,确保企业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4.加大政策引导,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机构。目前我市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能力弱,高层次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状况。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财政扶持资金,不断完善对中介机构培育政策,解决政策缺失问题,加大对各类企业服务平台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财政资金向一批重点企业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倾斜。加大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服务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或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其发展壮大。

篇2: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讨如何提供更优服务,始终是季度例会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上的核心话题。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在成都市第44次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主动为企业提供“高端服务”的意识,及时沟通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新老问题,积极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蓉投资发展。

与往常一样,会议继续采取“分组交谈+总结会”的形式进行:市领导分5组与25家企业分别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沟通,倾听外商投资企业结合发展实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会上,交流汇总各组情况,梳理企业的意见建议,并针对具体问题和共性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葛红林说,每季度一次的例会,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政府自身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推动着我们这座城市不断发展。“但提升服务永无止境,我们的服务品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葛红林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升一流的办事效率,减少推诿扯皮,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按要求限时办理,绝不允许“多次反映的老问题却时时得不到解决”的情况出现;要提升一流的生产要素保障水平,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水、电、气等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工作,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要提升一流的细节服务水平,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更多地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更好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葛红林说,随着我市不断发展进步,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来蓉投资兴业,除季度例会外,随时保持和加强政企双方的日常沟通尤为重要,我们要主动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经常倾听企业的意见和问题,认真总结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营造更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市领导唐川平、白刚、王忠林、刘家强出席会议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去年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

反映的问题全部办结

本报讯(记者 尹婷婷)记者昨日从成都市第44次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上获悉,去年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反映的问题已经全部处理,办理结果企业满意率96%,全年在蓉投资企业增资数量和规模均大大高于往年,而今年我市将在继续强化“一对一”服务的基础上,增强对共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建立重大项目劳动用工协调服务机制。

据悉,在去年我市举办的四次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上,92家参会企业共反映问题及建议167件,问题处理率100%,办理结果企业满意率96%。同时,定期组织举办“政企沙龙”、各类沟通交流活动20余次,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金融、税务、知识产权、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方面“共性问题”召开沟通培训会;围绕劳动保障、投资环境比较优势、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等主题召开了多期“政企沙龙”,受到企业普遍好评。

同时,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全市将重大投资促进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服务,对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的行政审批提供咨询、引导、代办服务。去年全年,共为双流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等92个重大投资促进项目发放了重大项目服务卡,为青羊中铁商业中心项目等68个项目提供了代办服务,办结率100%。各区(市)县也都建立了按月召开项目协调会制度,全年共协调

解决379个重大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篇3: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关键词:企业,标准信息,服务方式

1 标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技术支撑。企业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主体, 其生产经营能否可持续发展, 能否赢得用户的满意, 靠的是产品质量。而产品的标准体现了对产品质量的具体要求, 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

因此, 标准信息的有效提供、标准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之一。

2 标准信息服务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标准信息服务已由提供单纯的文献服务进入到多种类型、多种服务方式共同发展的局面。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传统的标准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资源需求的深度, 具体体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标准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整合能力不强

传统的标准信息服务方式仍然以“服务机构有什么, 企业就看什么, 企业想要什么, 服务机构就提供什么”的双向互动为主, 缺乏先进的信息收集手段、专业的信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

2.2 信息提供的方式单一, 缺乏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传统的标准信息服务, 无论是研究还是服务, 既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在规模、类型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化, 也没有考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缺乏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

2.3 服务的主动性不强

“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模式仍然存在, 缺乏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态度。

3 为企业提供标准信息服务的有效方式

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 在现有服务方式的基础上, 丰富服务资源, 增加服务手段, 灵活服务方式,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保障。

3.1 丰富标准信息资源库, 建立更加科学、智能的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一是各地方标准服务机构根据当地企业的类型特点和实际需要, 对用量大、使用率高的标准自行采购;二是各地标准服务机构由于掌握的标准资源种类不同, 可以通过互补的方式共享资源, 既节省了资金, 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十几年前, 各省市纷纷建立了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标准文献题录检索与全文浏览。但随着企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 单纯的全文传递业务已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PDF扫描、OCR、全文检索 (搜索引擎) 等技术的结合运用, 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智能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标准文献内容的全文检索、与产品相关的标准体系检索、系列标准中技术指标的同时检索以及在不同标准中同一技术指标的比对, 势在必行。

同时, 借助标准信息数据库强大的资源支持, 通过研发专题信息服务平台孵化器, 有针对性地为各个产业搭建专题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不同产业包含多个行业类别的特点, 实现快速、灵活地进行信息定制与分发, 并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业务支撑系统高度整合, 大幅降低标准信息资源的维护成本,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3.2提供全面系统的标准信息服务, 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服务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满足于一般标准信息的查阅服务, 而是需要向标准咨询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立足于对标准信息服务机构已有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充分发挥服务机构各自在标准化领域的信息资源优势、研究能力和人才优势, 对标准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 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服务。

3.2.1 标准检索

企业在进行生产与管理等活动中, 需要按照标准进行科学的设计, 并组织生产、产品验收等活动, 会涉及执行已颁布的标准、制定新的标准。要想做好这些工作, 就需要对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甚至国际标准、先进国家标准或法规信息等进行检索, 并获取信息文本。

面对大量的标准数据信息, 如何查准、查全是检索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标准具有不同于一般信息的特殊性, 单纯依靠企业用户利用标准号或几个关键词, 很难检索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因此, 标准信息服务机构应在原有以企业为主的检索方式基础上, 利用所掌握的标准知识和检索技巧, 指导企业配合正确使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及国际标准分类法进行检索。特别是对于需要查找某一类标准, 而又无从下手的检索者, 分类检索是一个有效的检索途径。它可以帮助检索者找到一系列相关标准, 从中分析出在这个类别中适用于本企业的标准。

3.2.2 标准查新

标准查新是以标准文献为基础, 以文献检索为手段, 以检出结果为依据, 通过综合分析, 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 出具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企业在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前、申报上一级标准的立项前和标准类科技成果登记前等情况下, 可以到当地标准信息服务机构对所选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进行查新, 并出具相应报告, 了解国内外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准水平, 并为有关部门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和奖励等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3.2.3 标准有效性确认和跟踪

标准有效性确认服务是从国内外标准信息数据平台、权威标准发布网站等多种信息渠道, 对相关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进行跟踪, 报告相关信息的最新状态, 对标准的时效性进行确认, 查验标准的更新、替代、废止信息, 出具权威的确认报告。

为保证企业执行标准的有效性, 标准信息服务机构既可以对企业执行标准的变化 (作废、修订、修改单等) 情况出具有效的报告, 也可以针对企业所指定的标准通过邮件、QQ、短信等方式进行持续的有效性跟踪, 以标准信息数据的更新来反映被跟踪标准的变化情况。

3.2.4 标准水平评价

标准水平评价是标准信息服务机构对企业产品执行的相关标准, 在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范围内进行全面收集, 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水平对比, 并就对比情况出具权威的专家意见。

企业通过获取产品执行标准的水平评价结论, 能够有效了解生产的产品所处的技术水平, 为下一步技术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3.2.5 标准制定与修订

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准则和依据。企业技术标准的起草人员大多是某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的专家, 虽然专业知识丰富, 但他们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及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标准的编写规则等基础性标准了解不充分, 因而起草的技术标准会产生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情况, 影响标准的质量和使用。因此, 为保证企业标准的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 标准信息服务机构提供标准制修订服务, 由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长期从事标准编写工作的专家团队, 协助企业完成标准的编写工作。不断将标准的基础理论、编写方法与具体专业相结合, 是标准信息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的客观要求。

3.2.6 专题标准数据库定制

专题标准数据库是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构建完整的标准信息体系, 数据库将涵盖法律法规、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采购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装备技术标准、检验实验标准、包装运输储存标准、安全和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环保、能源和卫生技术标准等各项内容。

标准信息服务机构能够借助标准资源优势和对标准管理的专业经验, 根据企业所处产业、行业特点, 为企业提供生产和管理必需的、专题性的, 利于技术进步的个性化、差异化数据服务, 全面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水平。

4 结语

篇4: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改革;管理;培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对于民办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也越加重视。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大力度对民办教育的扶持,采取了购买学位等服务。在这一新的政策与理念下,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同时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也逐步上升。

一、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现状

为了积极响应民办教育改革,泉港区学前教育也积极参与其中。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民办综合改革试点近些年的相关资料总结,政府扶持制度以及购买学位服务这一举措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在改革实施中,泉港区69所民办幼儿园入园率达到了95%以上,其中已经办证的幼儿园达到了42所。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足以证明建立政府扶持制度和购买学位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也加大了无证民办幼儿园的整改力度,使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得到了提高,也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

除此之外,政府在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助工程”中,出台配套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人每年配套补助50元。可见,为了落实改革,政府加大了经费的投入,旨在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办学以及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总的来说,在政府的督导与评估中,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减轻家长的负担,在扩大民办园普惠性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扩展瓶颈,阻碍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全面推行。

二、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泉港区普惠性民办园有31所,共有6000名幼儿,占民办教育的55%,在政府扶持制度和购买学位服务中,明显扩大了民办幼儿园普惠性。但是在对民办园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的同时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方面,在改革的同时,伴随着新的无证园现象,使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全面推行难度增加。同时,这些新增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人员配置不全,难以满足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使改革落实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民办幼儿园的安全意识不强,使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行质量受到影响。在办园经济效益与加大投入、确保安全方面,园所比较倾向降低办园成本,加大办园经济效益,所以致使幼儿安全存在隐患,尤其是校车方面,违规超载现象非常严重。此外,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由于道路较为狭窄,不利于幼儿的接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质量。

其次,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灵活性太高,不好把握收费标准,并且出现了行业间竞争激烈的现象。根据关于民办园收费的相关文件精神,民办园应依据办园成本折价收费,具体收费数目有关文件未做明确规定,因此,民办园收费灵活空间大,收费随意性大。部分民办园为扩大招生额,任意压价,行业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推行。换言之,“入园贵”仍然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者,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政策下,一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想法,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并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小学化教育倾向。

二、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统筹布局与规划

在各区的教育改革中,泉港区的教育改革落实较好,但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仍然应该积极地开展调研路线,了解民众对于普惠性幼儿园办学的要求。普惠性幼儿园的招生是面向全社会,因此对于幼儿园层次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价廉的学校就读,所以要求政府在购买学位服务之前,要对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行整体调查与对比,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要配合园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使不同园所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正常运营。除此之外,要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行的速度进行合理的设计。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扶持力度控制不好,反而会影响办学的质量。所以要结合当地的幼儿园进行规模的对比,并制定出一套联动机制与示范性改革试点。

(二)加大力度提升普惠性民办园质量

强化普惠性民办园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提高业务指导。在普惠性学前教育中,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所以使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建立学前教育研究组或者培训机构,对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进一步规范办学质量。其次,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标准。对园所的规模、师资力量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并且在认定的园所中实行评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普惠性幼儿园进行奖励,并且在当地或者全国进行推广与示范。同时在办园当中,不同的教学效率政府要给予不同的补贴,以此促进普惠性幼儿园在竞争中越办越好。

(三)落实动态监管机制

在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中,其质量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所以要实行动态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办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在这一制度的实施中,要重点抓好安全与卫生工作,确保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普惠性幼儿园设施费用的投入,保证幼儿在教学中使用的任何设施都是经过严格质检,符合安全标准的,对于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配备好安全性能较高的接送车等。除此之外,加大对于园所的卫生管理,使幼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落实动态监督机制还可以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实现全民参与教育的监督工作,也更加有利于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

(四)保障普惠性民办园队伍的稳定

为了有效地实施政府购买学校的服务,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普惠性教育得到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以此,在这一制度的推行中,可以通过加强经费监管来保障教师的待遇。同时要加大对于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扶持力度,发放一些学历津贴、岗位津贴、园龄津贴,以此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中。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近年来,政府实行购买学位服务以及对学前教育实行扶持制度,不仅出台了配套资金、派驻公办教师等各项文件和政策,同时要求教师园长跟班实践学习——每年到实幼跟班一个月,以此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在政府的扶持与购买学位服务制度下,对示范园的师资进行免费培训,公办民办实施捆绑评价,使学前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对示范园实行一系列的奖励制度,比如,创建省级示范园奖金为10万元,市级示范园奖励5万元,区级示范园奖励3万元,进一步激励了各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积极性。并且,在幼儿园建设中,政府依照相关的征地规范建立民办园,从建设到创建进行全程指导。在创建中,减免公共集体租金,每年进行先进示范园以及优秀示范园的评选,推动了普惠性资助及购买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在政府扶持制度与购买学位服务中,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2]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胡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高艳艳.政府主导学前教育模式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

篇5: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马金英可谓指向了当下农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病灶。近年来,在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倒逼之下,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知名企业非常重视用户的三包服务,可是一旦三包期过,能否继续享受到满意的服务就成为用户至为头疼的问题。

当前的农机行业,快速创新、快速改变既是我国农机企业的一个优势,但在技术不成熟、质量不稳定大势下也存在不足。我们很多企业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没有做充足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试验,往往是一边用一边改,且每年产品的改动非常大,导致一些产品结构件的改动也非常大。还有些企业产品线很宽,但每款产品的销售规模都不大,相应的配件存储和市场供应也不足,用户机器一旦出现问题很难买到适配的零部件。

我国农机领域还有一个典型特征是各企业的产品自行设计,产品型号五花八门,而互相之间零部件的通用性极差,国家亦缺少这方面的相关标准规定。以目前的玉米收获机为例,仅在产品类别上就有单行、小两行、两行、小三行、大三行、小四行、四行、大四行、小五行、五行、六行、小七行及更多割幅宽度的产品,各企业的产品型号更是多如牛毛。

这种情况下,加上很多企业本身就不注意为老用户提供配件服务,导致往年购买机器的用户一旦遇到问题,四处求告无门,给作业季节高度集中的农机用户带来很大损失。一个零件不行,整台机器停摆。从大的视角看,农业机械的提前“退休”,也造成社会资源和国家补贴资金的浪费。

相形之下,西方国家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跟我国大多农机企业的升级换代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他们的一款产品首次推广向市场之后,除了细枝末节的优化,此后多年在主体结构件方面并没有大幅改动。他们的一款主导产品要销售很多年,供应商生产的配件量也非常大。因此,一旦产品出了故障,十多年前购买的机器也可以较容易地找到维修件。这对约翰迪尔、克拉斯等跨国巨头来说是司空见惯的。

农机售后服务涉及主机厂、经销商和供应商等整个产业链环节,这就要求主机厂家特别是大企业首先要有长期服务用户、长期供应配件的意识。在如今条件下,主机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易损件的消耗量,联合经销商、供应商,结合机器的使用年限为用户储备某一型号机器的配件数量。另外鉴于小企业可能今年在明年就没有了,而大企业竞争力强、存活时间长、对品牌和口碑更为看重,因此建议用户多购买大企业产品、名牌产品,不然,过了几年你的机器还在用,一旦出了毛病你连企业都找不到了,还哪儿去买其产品配件呢?而对于国家主管部门来说,应强化农机零部件的通用性和标准性规定,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农民的损失。

这方面,国内农机企业无疑需要向国外农机企业加强学习。实际上,为用户提供长期的服务支持,不仅是一种经营做法,更是一种经营理念,背后体现的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企业提出要善待用户,可现实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并不多见。有的企业喜欢在宣传服务周到性方面夸大其词,可一到繁忙的作业季节,出于这样那样的主客观原因,能提供用户满意服务的并不多见,还有的企业在生产规模较小时服务比较周到,后来随着规模的提升,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却没有同步跟上,造成服务与营销的脱节。

上一篇:职业女性的礼仪常识下一篇:学习导致的失败